-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2136.1-2008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动物纤维 第1部分:绒类

【商检行业标准(SN)】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动物纤维 第1部分:绒类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05:49:10
- SN/T2136.1-2008
- 现行
标准号:
SN/T 2136.1-2008
标准名称: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动物纤维 第1部分:绒类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9-04 -
实施日期:
2009-03-16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99 M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136.1—2008
代替SN0105-1992.SN0106—1992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动物纤维第1部分:绒类
Rules for inspec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 raw materials-Animal fibrePart 1:Cashmere,camel hair ane yak hain2008-09-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9-03-16实施
SN/T2136《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第1部分:绒类;
第2部分:免毛。
本部分为SN/T2136的第1部分。
动物纤维》共分两部分:
-TIKANiKAca-
SN/T2136.1—2008
本部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进出口绒类纤维对生产、交易、质量监督和进出口检验中的质量需求,对SN0105一1992《出口绒类检验规程》和SN0106一1992《出口无毛绒检验规程》进行修订,并将两项行业标准进行了整合。
本部分与SN0105—1992和SN0106—1992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对检验环境(调湿)提出了要求:用碱性次氯酸钠法取代了2.5%氢氧化钠法检验非动物纤维含量;用平均长度值作为动物纤维的长度检验值:-增加了平均直径试验;
增加了其他动物纤维含量试验;原绒、过轮绒、洗净绒主要考核净绒毛率或净绒率(A.C.W.C);规定了每检验批次的检验吨数。本部分的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包头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严兰珍、乔树亮、王媛I
1范围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动物纤维、第1部分:绒类
SN/T2136.1—2008
SN/T2136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分梳山羊绒、山羊原绒、过轮山羊绒和洗净山羊绒试验方法、检验证书及包装、标志、储存、运输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分梳山羊绒、山羊原绒、过轮山羊绒和洗净山羊绒及驼绒、耗牛绒等绒类纤维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21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2910—1997,eqvISO1833:GB/T2910
羊毛回潮率试验方法烘箱法
GB/T6500
GB/T6977
洗净羊毛油、灰、杂含量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GB/T106852007,ISO137:1975,MOD)GB/T10685
GB/T14593
山羊绒、绵羊毛及其混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GB18267山羊绒
SN/T0980进出口山羊绒净绒含量检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N/T2136的本部分。3.1
净绒毛率scouredyield
除去绒毛纤维本身以外的所有杂质(包括附着的油脂及吸附的水分),以公定含油脂率和公定回潮率修正后的质量占未除去杂质、油脂、水分前原绒毛质量的百分率。3.2
净绒率actualcleanwoolcontent(A.C.W.C)除去绒纤维本身以外的所有杂质(包括附着的油脂及吸附的水分)及粗毛,以公定含油脂率和公定回潮率修正后的质量占未除去杂质、油脂、水分及粗毛前原绒毛质量的百分率。3.3
疵点绒毛defectedhair(cashmere)非正常的、有各种缺点的绒毛。注:症点绒毛未包含在GB18267中。1
SN/T2136.1—2008
草刺绒毛fibrewithstraws
沾附草籽、花子、藜等的绒毛。3.5
污块绒毛fibrewithdirt
粘接粪块或其他污物,难以分开的绒毛。3.6
皮块绒毛fibrewithskin
剪毛不慎,基部带有皮块的绒毛。3.7
黄残绒毛fibrestainedbyurine
因受潮湿或粪尿等影响,颜色发黄、强力小、光泽暗淡的绒毛3.8
印记绒毛fibrestainedbymarks
带有涂过沥青、油漆标记痕迹的绒毛。3.9
疥癣绒毛
acariasiscashmere
从患有疥癣病的羊身上取得的绒毛,带有结痴或皮屑。3.10
弱节绒毛fibrewithweakerscales生长或营养不良,致纤维的一部分直径明显变细,产生弱节的绒毛。3.11
毡并绒毛(毡片绒毛)feltedfibre由于受潮等原因,绒毛纤维互相交错,纠缠成毡并状或束状。3.12
重剪绒毛(二剪绒毛)refleecedfibre剪绒毛所留底茬过长,经再次剪下来的短绒毛。3.13
肤皮绒毛fibrewithdandruff
纤维根部带有大量肤皮的绒毛。4产品分类
4.1绒纤维分为:山羊绒、驼绒和耗牛绒等。4.2山羊绒按其天然颜色划分为白、青、紫三类。4.3
3山羊绒颜色分类规定见表1。
表1山羊绒颜色分类规定
颜色类别
白山羊绒
青山羊绒
紫山羊绒
绒纤维和毛纤维均为白色
外观特征
绒纤维呈灰白色或青色,毛纤维呈黑、白相间色或棕色绒纤维呈紫色或棕色,毛纤维呈棕色或黑色4.4
不同颜色类别的山羊绒相混,按颜色深的定类。2
-iKAoNrKAca-
5抽样
5.1批次
第一篇分梳绒
SN/T2136.1—2008
按同一合同、同一生产批次、同一颜色分批,为保证货物的均匀性和抽样的代表性,每检验批质量不得超过2t。
5.2取样数量
按货物总包数的30%抽取样品。软包批量低于0.5t时逐包取样,机轧包少于3包逐包取样。每批货物品质样总质量不少于300g,回潮率试样质量每份约50g,总量不少于400g。同批次中对所确定的每个抽样包抽样量基本相同。回潮率试样抽取后应立即放于密封容器内,并在4h之内定重。5.3取样方法
随机确定抽样包,在包的上、中、下部位深于包皮15cm及以上抽取样品,对已确定的抽样包应完全开包取样。机轧包、软包均应在取样同时进行打包,并逐包称量,随即将称出的质量刷于包头上。6检验
6.1仪器和用具
显微投影仪;
电子显微镜;
烘箱:
天平(分度值:0.01g、0.0001g);恒温水浴锅;
索氏油脂抽出器;
液体石蜡或粘性介质液;
h)有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500mL;i)
100目铜丝筛;
哈氏切片器或双刀片:
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板、玻璃器皿;k)
绒板:其颜色与试验纤维颜色呈对比色;1)
m)直尺、坐标纸、尖头镊子等。6.2试样制备
6.2.1将所抽取的品质样平铺在试验台上进行充分混合,用四分法对角分成两份,一份为试验室样品,一份留作备样保存。
6.2.2将试验室样品置于温度20℃土2℃,相对湿度为65%士3%的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称量,当两次称量质量的差异(两次称量相隔2h)不超过后一次称量质量的0.25%时,即认为试验样品达到吸湿平衡。
6.2.3将达到吸湿平衡的试验室样品充分混合.用多点法从正、反两面随机抽取试样,试样质量及数量见表2。
表2试样质量及数量
试验项目
含粗率
含杂率
每份试样质量/g
试样数量/份
SN/T2136.1—2008
试验项目
平均直径
其他动物纤维含量
非动物纤维含量
含油脂率
手排长度
异色纤维含量
6.2.4称取回潮率试样,精确至0.01g。6.3试验方法
6.3.1含粗率、含杂率试验
6.3.1.1试验
表2(续)
每份试样质量/g
试样数量/份
-TYKAONYKAca-
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1g。将试样分别置于与被测绒纤维颜色反差较大的实验台上,用镊子将粗毛、杂质(包括肤皮)栋出置于玻璃器内.分别称取质量,精确至0.0001g。6.3.1.2含粗率、含杂率计算
含粗率计算见式(1),含杂率计算见式(2)。m×100
m=×100
式中:
含粗率,%;
粗毛质量,单位为克(g));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含杂率,%;
杂质质量,单位为克(g)。
6.3.1.3试验结果
.(1)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分梳山羊绒两份试样含粗率的绝对值差异大于0.05%时,分梳驼绒、耗牛绒两份试样含粗率的绝对值差异大于0.5%时,分梳山羊绒、驼绒、耗牛绒两份试样含杂率的绝对值差异大于0.05%时,需增试第三份试样,并以三份试样含粗率或含杂率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含粗率修约至一位小数,含杂率修约至两位小数。6.3.2异色纤维含量试验
6.3.2.1试验
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1g。将试样置于白色衬纸上,并在白色光不小于4001x的光源条件下用镊子将白山羊绒中含有的与其颜色有差异的绒毛纤维擦出,记录根数。6.3.2.2结果表示
异色纤维含量以“×根/5g”的形式表示。6.3.2.3试验结果
以两份试样异色纤维含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修约至整数6.3.3手排长度、短绒率试验
6.3.3.1制样
将手排长度试样平铺在试验台上,用镊子在不同部位用多点法从正、反两面随机抽取纤维(不少于4
SN/T2136.1—2008
40个点)约100mg~150mg,充分混合,平分三份,其中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6.3.3.2排图
将试验小样用手反复整理成一头齐且纤维自然顺直的小绒束,在绒板左侧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以定的密度均勾排成一端平齐地贴覆在绒板上的绒图。将试样起出,整理成小绒束,如此操作数遍(不多于四遍),使绒纤维以一定的密度均勾地排成底边长度为250mm士10mm的纤维长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
6.3.3.3作图
将玻璃板覆盖于纤维长度分布图上,在玻璃板上画出所排纤维长度曲线图,再用半透明的坐标纸置于玻璃图板上描绘出长度曲线图。以长度曲线图的底边为横坐标,纤维长度为纵坐标,从原点O自左向右每间隔10mm标出横坐标X、Xz、.....、A(如果末组组距小于10mm.标出终点横坐标点A),测量每一组对应的纤维长度OB、L、L.….…·、AC。6.3.3.4平均长度计算
平均长度计算见式(3)。
式中:
L = 1/2(OB +AC) +ZL
L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OB、AC纤维长度分布图两端的端线长度,单位为毫米(mm);L纤维长度分布图中每间隔10mm量出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长度分布图的组数。
注:如果末组组距小于10mm,如0.5mm计为0.5组。6.3.3.5短绒率计算
短绒率计算见式(4)。
式中:
根数短绒率,%;
X,A一15mm及以下长度纤维对应的底边长度,单位为毫米(mm);OA一长度分布图底边总长度,单位为毫米(mm)6.3.3.6试验结果
(3)
(4)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两份试样测得平均长度的绝对值差异超过2mm时,须增试第5
SN/T2136.1—2008
KANiKAca
三份试样,并以三份试样平均长度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平均长度修约至整数,短绒率修约至一位小数。
6.3.4平均直径试验
按GB/T10685进行。
6.3.5其他动物纤维含量试验
6.3.5.1显微投影仪法
6.3.5.1.1制样
将准备做其他动物纤维含量的试样平铺在试验台上,用子在不同部位用多点法从正、反两面随机抽取纤维(不少于20个点)约600mg,充分混合,平分三份,其中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将试样用哈氏切片器或双刀片切取0.2mm~0.4mm长的纤维片段,将这些纤维片段放在滴有液体石蜡或粘性介质液的载玻片上,用镊子搅拌,使之均匀分布在介质内,然后盖上盖玻片。盖时注意,应先去除多余的粘性介质混合物,保证覆上盖玻片后不会有介质从盖玻片下挤出,以免纤维流失。6.3.5.1.2测量
把载有试样的载玻片放置于放大倍数为500倍的投影仪载物台上,调整到纤维图像清晰,载物台水平及垂直方向以0.5mm间隔移动,逐一观察进入屏幕的各类纤维,根据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鉴别其类型(参见附录A),按GB/T10685测量各类纤维直径,并分别记录各类纤维根数,每个试样所测纤维根数应在1000根以上。
注:若所测纤维根数已够1000根,而载玻片只移动到中间,则要继续计数到边端方可停止。若上述某类纤维在混合物中含量比例较低,试样达不到测量直径要求的根数.测量取片子上此类纤维全部根数为止。山羊绒纤维直径大于30μm,驼绒纤维直径大于40μm,耗牛绒纤维直径大于35μm,兔毛纤维直径大于30μm,分别测量平均直径和记录纤维根数。上述各类纤维的根数占样品被检根数的比例小于0.3%的,可忽略不计。
6.3.5.1.3各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计算各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计算见式(5)。Nxdxp
E(N,XdXp)
式中:
P,各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N,各组分纤维的计数根数;
d,各组分纤维平均直径,单位为微米(um);P各组分纤维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见附录B)。6.3.5.1.4试验结果
··(5)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若两次计算结果绝对值差异大于3%时,应增试第三份试样,最终结果取三个试样计算结果的平均值。计算结果修约至一位小数。6.3.5.2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按GB/T14593进行。
6.3.6非动物纤维含量试验
按GB/T2910进行。
6.3.7含油脂率试验
按GB/T6977进行。
6.3.8回潮率试验
按GB/T6500进行。
6.3.9公量检验
6.3.9.1检验
SN/T 2136.1—2008
公量检验中,用称量100kg,分度值0.01kg的衡器,对全批货物逐包称取毛重,精确至0.01kg。每批取有代表性的三个整包去皮,称取皮重,以其平均值作为本批货物每包平均皮重,精确至0.01kg。6.3.9.2净重计算
净重计算见式(6)。
m,=m-NXm
式中:
ma全批货物净重,单位为千克(kg);m——全批货物毛重,单位为千克(kg);N-总包数;
m.———平均每包皮重,单位为千克(kg)。6.3.9.3公量计算
公量计算见式(7)。
式中:
全批货物公量,单位为千克(kg));全批货物净重,单位为千克(kg);公定回潮率;
公定含油脂率;
实测回潮率;
实测含油脂率。
(1+R,)X(1+J)
(1+R)X(1+J)
·(7)
注:山羊绒公定回潮率为17%.公定含油脂率为1.5%:驼绒、耗牛绒公定回潮率为15%,公定含油脂率为1.5%:绒条公定回潮率为18.25%,公定含油脂率为1.5%。信用证、合同及贸易双方有规定按规定执行,6.3.9.4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净重及公量修约至一位小数。6.4试验数据的修约
按GB/T8170进行。
第二篇原绒、过轮绒、洗净绒
7技术条件
7.1进出口原绒、过轮绒、洗净绒质量以净绒毛率或净绒率(A.C.W.C)为计算依据。7.2疵点绒毛中的生皮绒、熟皮绒、干退绒、灰退绒等须分栋且单独包装、疥癣绒、虫蛀绒、黄残绒毛等应栋出不得混入。
7.3山羊原绒回潮率不得大于13%,驼绒原绒回潮率不得大于14%,耗牛原绒回潮率不得大于14%。8抽样
8.1批次
按同一合同、同一批货物分批,为保证货物的均匀性和抽样的代表性,每检验批质量不得超过5t,8.2取样数量
按货物总包数的30%抽取样品。软包批量低于1t时逐包取样,机轧包少于10包逐包取样。每批7
SN/T2136.1—2008
-TIKANiKAca
货物品质样总质量不少于2kg,回潮率试样质量每份约50g,总质量不少于400g。同批次中对所确定的每个抽样包抽样数量基本相同。品质样和回潮率试样抽取后应立即分别放于密封容器内,并在4h之内定重。
8.3取样方法
随机确定抽样包,在包的上、中、下部位深于15cm及以上处抽取样品,每次取样量宜少、次数宜多,勿使尘砂杂质漏失,对已确定的机轧抽样包应完全开包取样。机轧包、软包均应在取样同时进行打包,并逐包称量,随即将称出的质量刷于包头上。9检验
9.1仪器和用具
烘箱;
天平(分度值:1g、0.01g、0.0001g);c
洗涤设备;
100目铜丝筛;
索氏油脂抽出器;
洗涤剂;
绒板、直尺、坐标纸、尖头镊子、玻璃板、玻璃器皿等。g)
9.2试样制备
9.2.1将抽取的品质样称其质量,计为m。,精确至1g。然后将样品平铺在试验台上,用手将样品撕松并充分混合为均匀状态,去掉土杂后称其质量,记作ms,精确至1g。9.2.2将混合均匀后的样品采用四分法对角分成两份,一份为试验室样品,一份留作备样保存。9.2.3称取回潮率试样,精确至0.01g。9.2.4
修正因子K值计算见式(8)。
式中:
系数,修约至四位小数;
试样撕松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撕松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9.3原绒、过轮绒试验方法
9.3.1净绒毛率试验
9.3.1.1制样
.(8)
从试验室样品中随机多点抽取试样三份,每份试样相当于混样前质量的100g,精确至0.01g。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9.3.1.2洗涤
见洗涤工艺表(见表3)。
表3洗涤工艺轰
槽别工艺
洗涤溶液
控制温度/℃
洗涤时间/min
注:洗涤剂为中性,洗槽浴比1:60。每次洗涤均由100目铜丝网筐过滤,以免纤维丢失。8
9.3.1.3栋出杂质
用镊子将洗涤后试样中绒毛纤维以外的草刺、粪便、沙石等杂质栋出。9.3.1.4烘干
SN/T 2136.1—2008
将洗净后去除杂质的试样按GB/T6500烘至恒重,质量计为my,精确至0.01g。9.3.1.5含油脂率测定
将洗净烘至恒重的净绒毛试样冷却后,随机多点抽取试样5g,精确至0.01g。按GB/T6977进行含油脂率测试。
9.3.1.6净绒毛率计算
净绒毛率计算见式(9)。
Y=[myX(1-J)]×(1+R.+J2×10...ma
式中:bzxz.net
Y-—净绒毛率,%;
洗后、去杂烘至恒重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J
实测含油脂率;
公定回潮率:
J—公定含油脂率;
原绒毛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m
注:山羊绒公定回潮率为17%,公定含油脂率为1.5%;驼绒、耗牛绒公定回潮率为15%,公定含油脂率为1.5%:信用证、合同及贸易双方有规定按规定执行。9.3.1.7试验结果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两份试样测得净绒毛率的绝对值差异超过3%时,应增试第三份试验,并以三份试样净绒毛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修约至两位小数。9.3.2净绒率试验A.C.W.C)(手工检取法)9.3.2.1制样
从试验室样品中随机多点抽取试样三份,每份试样相当于混样前质量的10g,精确至0.01g。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9.3.2.2择绒
用镊子将试样中的粗毛、杂质及肤皮栋出,使毛不带绒、绒不带毛,不得使绒毛失落。9.3.2.3洗涤
同9.3.1.2,
9.3.2.4烘干
将洗净后的试样按GB/T6500烘至恒重质量,计为mA,精确至0.01g。9.3.2.5含油脂率测定
将洗净烘至恒重的净绒试样冷却后,随机多点抽取试样5g,精确至0.01g。按GB/T6977进行含油脂率测试。
注:若烘至恒重冷却后的净绒试样少于5g·按实际克重测试含油脂率。9.3.2.6净绒率(A.C.W.C)计算
净绒率计算见式(10)。
A = [m^ X(1-J)1×(1+R,+J)×100me
式中:
A—净绒率,%;
.(10)
SN/T2136.1—2008
去粗、去杂、洗涤烘至恒重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实测含油脂率;
公定回潮率;
公定含油脂率;
原绒毛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9.3.2.7
试验结果
-TIKANiKAca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两份试样测得净绒率的绝对值差异超过3%时,应增试第三份试验,并以三份试样净绒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修约至两位小数,9.3.3净绒率试验(AC.W.C)(锡莱杂质分析机法)按SN/T0980进行。
9.3.4手排长度试验
9.3.4.1从试验室样品中,随机多点抽取试样质量约10g三份,两份用于手排长度试验,一份留作备样。
9.3.4.2用镊子将试样中的粗毛、杂质栋出。9.3.4.3其余试验步骤同6.3.3。9.3.5回潮率试验
按GB/T6500进行。
注:勿使沙土杂质丢失。
9.4洗净绒试验方法
9.4.1净绒率试验(A.C.W.C)(手工检取法)9.4.1.1制样
从试验室样品中随机多点抽取试样三份,每份试样相当于混样前质量的10g.精确至0.01g。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9.4.1.2择绒
用镊子将试样中的粗毛、杂质及肤皮栋出,使毛不带绒、绒不带毛,不得使绒毛失落。9.4.1.3烘干
将择绒后的试样按GB/T6500烘至恒重,质量计为mA,精确至0.01g。9.4.1.4含油脂率测定
将烘至恒重的净绒试样冷却后,随机多点抽取试样5g.精确至0.01g。按GB/T6977进行含油脂率测试。
注:若烘至恒重冷却后的净绒试样少于5g·按实际克重测试含油脂率。9.4.1.5净绒率(A.C.W.C)计算
净绒率计算见式(11)。
式中:
A——净绒率,%;
A _ [mAX(1-J)(1+R,+J)×100
去粗、去杂、烘至恒重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实测含油脂率;
公定回潮率:
公定含油脂率;
原绒毛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9.4.1.6试验结果
......(11 )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两份试样测得净绒率的绝对值差异超过3%时,应增试第三份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代替SN0105-1992.SN0106—1992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动物纤维第1部分:绒类
Rules for inspec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 raw materials-Animal fibrePart 1:Cashmere,camel hair ane yak hain2008-09-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9-03-16实施
SN/T2136《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第1部分:绒类;
第2部分:免毛。
本部分为SN/T2136的第1部分。
动物纤维》共分两部分:
-TIKANiKAca-
SN/T2136.1—2008
本部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进出口绒类纤维对生产、交易、质量监督和进出口检验中的质量需求,对SN0105一1992《出口绒类检验规程》和SN0106一1992《出口无毛绒检验规程》进行修订,并将两项行业标准进行了整合。
本部分与SN0105—1992和SN0106—1992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对检验环境(调湿)提出了要求:用碱性次氯酸钠法取代了2.5%氢氧化钠法检验非动物纤维含量;用平均长度值作为动物纤维的长度检验值:-增加了平均直径试验;
增加了其他动物纤维含量试验;原绒、过轮绒、洗净绒主要考核净绒毛率或净绒率(A.C.W.C);规定了每检验批次的检验吨数。本部分的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包头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严兰珍、乔树亮、王媛I
1范围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动物纤维、第1部分:绒类
SN/T2136.1—2008
SN/T2136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分梳山羊绒、山羊原绒、过轮山羊绒和洗净山羊绒试验方法、检验证书及包装、标志、储存、运输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分梳山羊绒、山羊原绒、过轮山羊绒和洗净山羊绒及驼绒、耗牛绒等绒类纤维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21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2910—1997,eqvISO1833:GB/T2910
羊毛回潮率试验方法烘箱法
GB/T6500
GB/T6977
洗净羊毛油、灰、杂含量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GB/T106852007,ISO137:1975,MOD)GB/T10685
GB/T14593
山羊绒、绵羊毛及其混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GB18267山羊绒
SN/T0980进出口山羊绒净绒含量检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N/T2136的本部分。3.1
净绒毛率scouredyield
除去绒毛纤维本身以外的所有杂质(包括附着的油脂及吸附的水分),以公定含油脂率和公定回潮率修正后的质量占未除去杂质、油脂、水分前原绒毛质量的百分率。3.2
净绒率actualcleanwoolcontent(A.C.W.C)除去绒纤维本身以外的所有杂质(包括附着的油脂及吸附的水分)及粗毛,以公定含油脂率和公定回潮率修正后的质量占未除去杂质、油脂、水分及粗毛前原绒毛质量的百分率。3.3
疵点绒毛defectedhair(cashmere)非正常的、有各种缺点的绒毛。注:症点绒毛未包含在GB18267中。1
SN/T2136.1—2008
草刺绒毛fibrewithstraws
沾附草籽、花子、藜等的绒毛。3.5
污块绒毛fibrewithdirt
粘接粪块或其他污物,难以分开的绒毛。3.6
皮块绒毛fibrewithskin
剪毛不慎,基部带有皮块的绒毛。3.7
黄残绒毛fibrestainedbyurine
因受潮湿或粪尿等影响,颜色发黄、强力小、光泽暗淡的绒毛3.8
印记绒毛fibrestainedbymarks
带有涂过沥青、油漆标记痕迹的绒毛。3.9
疥癣绒毛
acariasiscashmere
从患有疥癣病的羊身上取得的绒毛,带有结痴或皮屑。3.10
弱节绒毛fibrewithweakerscales生长或营养不良,致纤维的一部分直径明显变细,产生弱节的绒毛。3.11
毡并绒毛(毡片绒毛)feltedfibre由于受潮等原因,绒毛纤维互相交错,纠缠成毡并状或束状。3.12
重剪绒毛(二剪绒毛)refleecedfibre剪绒毛所留底茬过长,经再次剪下来的短绒毛。3.13
肤皮绒毛fibrewithdandruff
纤维根部带有大量肤皮的绒毛。4产品分类
4.1绒纤维分为:山羊绒、驼绒和耗牛绒等。4.2山羊绒按其天然颜色划分为白、青、紫三类。4.3
3山羊绒颜色分类规定见表1。
表1山羊绒颜色分类规定
颜色类别
白山羊绒
青山羊绒
紫山羊绒
绒纤维和毛纤维均为白色
外观特征
绒纤维呈灰白色或青色,毛纤维呈黑、白相间色或棕色绒纤维呈紫色或棕色,毛纤维呈棕色或黑色4.4
不同颜色类别的山羊绒相混,按颜色深的定类。2
-iKAoNrKAca-
5抽样
5.1批次
第一篇分梳绒
SN/T2136.1—2008
按同一合同、同一生产批次、同一颜色分批,为保证货物的均匀性和抽样的代表性,每检验批质量不得超过2t。
5.2取样数量
按货物总包数的30%抽取样品。软包批量低于0.5t时逐包取样,机轧包少于3包逐包取样。每批货物品质样总质量不少于300g,回潮率试样质量每份约50g,总量不少于400g。同批次中对所确定的每个抽样包抽样量基本相同。回潮率试样抽取后应立即放于密封容器内,并在4h之内定重。5.3取样方法
随机确定抽样包,在包的上、中、下部位深于包皮15cm及以上抽取样品,对已确定的抽样包应完全开包取样。机轧包、软包均应在取样同时进行打包,并逐包称量,随即将称出的质量刷于包头上。6检验
6.1仪器和用具
显微投影仪;
电子显微镜;
烘箱:
天平(分度值:0.01g、0.0001g);恒温水浴锅;
索氏油脂抽出器;
液体石蜡或粘性介质液;
h)有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500mL;i)
100目铜丝筛;
哈氏切片器或双刀片:
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板、玻璃器皿;k)
绒板:其颜色与试验纤维颜色呈对比色;1)
m)直尺、坐标纸、尖头镊子等。6.2试样制备
6.2.1将所抽取的品质样平铺在试验台上进行充分混合,用四分法对角分成两份,一份为试验室样品,一份留作备样保存。
6.2.2将试验室样品置于温度20℃土2℃,相对湿度为65%士3%的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称量,当两次称量质量的差异(两次称量相隔2h)不超过后一次称量质量的0.25%时,即认为试验样品达到吸湿平衡。
6.2.3将达到吸湿平衡的试验室样品充分混合.用多点法从正、反两面随机抽取试样,试样质量及数量见表2。
表2试样质量及数量
试验项目
含粗率
含杂率
每份试样质量/g
试样数量/份
SN/T2136.1—2008
试验项目
平均直径
其他动物纤维含量
非动物纤维含量
含油脂率
手排长度
异色纤维含量
6.2.4称取回潮率试样,精确至0.01g。6.3试验方法
6.3.1含粗率、含杂率试验
6.3.1.1试验
表2(续)
每份试样质量/g
试样数量/份
-TYKAONYKAca-
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1g。将试样分别置于与被测绒纤维颜色反差较大的实验台上,用镊子将粗毛、杂质(包括肤皮)栋出置于玻璃器内.分别称取质量,精确至0.0001g。6.3.1.2含粗率、含杂率计算
含粗率计算见式(1),含杂率计算见式(2)。m×100
m=×100
式中:
含粗率,%;
粗毛质量,单位为克(g));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含杂率,%;
杂质质量,单位为克(g)。
6.3.1.3试验结果
.(1)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分梳山羊绒两份试样含粗率的绝对值差异大于0.05%时,分梳驼绒、耗牛绒两份试样含粗率的绝对值差异大于0.5%时,分梳山羊绒、驼绒、耗牛绒两份试样含杂率的绝对值差异大于0.05%时,需增试第三份试样,并以三份试样含粗率或含杂率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含粗率修约至一位小数,含杂率修约至两位小数。6.3.2异色纤维含量试验
6.3.2.1试验
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1g。将试样置于白色衬纸上,并在白色光不小于4001x的光源条件下用镊子将白山羊绒中含有的与其颜色有差异的绒毛纤维擦出,记录根数。6.3.2.2结果表示
异色纤维含量以“×根/5g”的形式表示。6.3.2.3试验结果
以两份试样异色纤维含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修约至整数6.3.3手排长度、短绒率试验
6.3.3.1制样
将手排长度试样平铺在试验台上,用镊子在不同部位用多点法从正、反两面随机抽取纤维(不少于4
SN/T2136.1—2008
40个点)约100mg~150mg,充分混合,平分三份,其中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6.3.3.2排图
将试验小样用手反复整理成一头齐且纤维自然顺直的小绒束,在绒板左侧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以定的密度均勾排成一端平齐地贴覆在绒板上的绒图。将试样起出,整理成小绒束,如此操作数遍(不多于四遍),使绒纤维以一定的密度均勾地排成底边长度为250mm士10mm的纤维长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
6.3.3.3作图
将玻璃板覆盖于纤维长度分布图上,在玻璃板上画出所排纤维长度曲线图,再用半透明的坐标纸置于玻璃图板上描绘出长度曲线图。以长度曲线图的底边为横坐标,纤维长度为纵坐标,从原点O自左向右每间隔10mm标出横坐标X、Xz、.....、A(如果末组组距小于10mm.标出终点横坐标点A),测量每一组对应的纤维长度OB、L、L.….…·、AC。6.3.3.4平均长度计算
平均长度计算见式(3)。
式中:
L = 1/2(OB +AC) +ZL
L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OB、AC纤维长度分布图两端的端线长度,单位为毫米(mm);L纤维长度分布图中每间隔10mm量出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长度分布图的组数。
注:如果末组组距小于10mm,如0.5mm计为0.5组。6.3.3.5短绒率计算
短绒率计算见式(4)。
式中:
根数短绒率,%;
X,A一15mm及以下长度纤维对应的底边长度,单位为毫米(mm);OA一长度分布图底边总长度,单位为毫米(mm)6.3.3.6试验结果
(3)
(4)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两份试样测得平均长度的绝对值差异超过2mm时,须增试第5
SN/T2136.1—2008
KANiKAca
三份试样,并以三份试样平均长度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平均长度修约至整数,短绒率修约至一位小数。
6.3.4平均直径试验
按GB/T10685进行。
6.3.5其他动物纤维含量试验
6.3.5.1显微投影仪法
6.3.5.1.1制样
将准备做其他动物纤维含量的试样平铺在试验台上,用子在不同部位用多点法从正、反两面随机抽取纤维(不少于20个点)约600mg,充分混合,平分三份,其中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将试样用哈氏切片器或双刀片切取0.2mm~0.4mm长的纤维片段,将这些纤维片段放在滴有液体石蜡或粘性介质液的载玻片上,用镊子搅拌,使之均匀分布在介质内,然后盖上盖玻片。盖时注意,应先去除多余的粘性介质混合物,保证覆上盖玻片后不会有介质从盖玻片下挤出,以免纤维流失。6.3.5.1.2测量
把载有试样的载玻片放置于放大倍数为500倍的投影仪载物台上,调整到纤维图像清晰,载物台水平及垂直方向以0.5mm间隔移动,逐一观察进入屏幕的各类纤维,根据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鉴别其类型(参见附录A),按GB/T10685测量各类纤维直径,并分别记录各类纤维根数,每个试样所测纤维根数应在1000根以上。
注:若所测纤维根数已够1000根,而载玻片只移动到中间,则要继续计数到边端方可停止。若上述某类纤维在混合物中含量比例较低,试样达不到测量直径要求的根数.测量取片子上此类纤维全部根数为止。山羊绒纤维直径大于30μm,驼绒纤维直径大于40μm,耗牛绒纤维直径大于35μm,兔毛纤维直径大于30μm,分别测量平均直径和记录纤维根数。上述各类纤维的根数占样品被检根数的比例小于0.3%的,可忽略不计。
6.3.5.1.3各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计算各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计算见式(5)。Nxdxp
E(N,XdXp)
式中:
P,各组分纤维重量百分比,%;N,各组分纤维的计数根数;
d,各组分纤维平均直径,单位为微米(um);P各组分纤维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见附录B)。6.3.5.1.4试验结果
··(5)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若两次计算结果绝对值差异大于3%时,应增试第三份试样,最终结果取三个试样计算结果的平均值。计算结果修约至一位小数。6.3.5.2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按GB/T14593进行。
6.3.6非动物纤维含量试验
按GB/T2910进行。
6.3.7含油脂率试验
按GB/T6977进行。
6.3.8回潮率试验
按GB/T6500进行。
6.3.9公量检验
6.3.9.1检验
SN/T 2136.1—2008
公量检验中,用称量100kg,分度值0.01kg的衡器,对全批货物逐包称取毛重,精确至0.01kg。每批取有代表性的三个整包去皮,称取皮重,以其平均值作为本批货物每包平均皮重,精确至0.01kg。6.3.9.2净重计算
净重计算见式(6)。
m,=m-NXm
式中:
ma全批货物净重,单位为千克(kg);m——全批货物毛重,单位为千克(kg);N-总包数;
m.———平均每包皮重,单位为千克(kg)。6.3.9.3公量计算
公量计算见式(7)。
式中:
全批货物公量,单位为千克(kg));全批货物净重,单位为千克(kg);公定回潮率;
公定含油脂率;
实测回潮率;
实测含油脂率。
(1+R,)X(1+J)
(1+R)X(1+J)
·(7)
注:山羊绒公定回潮率为17%.公定含油脂率为1.5%:驼绒、耗牛绒公定回潮率为15%,公定含油脂率为1.5%:绒条公定回潮率为18.25%,公定含油脂率为1.5%。信用证、合同及贸易双方有规定按规定执行,6.3.9.4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净重及公量修约至一位小数。6.4试验数据的修约
按GB/T8170进行。
第二篇原绒、过轮绒、洗净绒
7技术条件
7.1进出口原绒、过轮绒、洗净绒质量以净绒毛率或净绒率(A.C.W.C)为计算依据。7.2疵点绒毛中的生皮绒、熟皮绒、干退绒、灰退绒等须分栋且单独包装、疥癣绒、虫蛀绒、黄残绒毛等应栋出不得混入。
7.3山羊原绒回潮率不得大于13%,驼绒原绒回潮率不得大于14%,耗牛原绒回潮率不得大于14%。8抽样
8.1批次
按同一合同、同一批货物分批,为保证货物的均匀性和抽样的代表性,每检验批质量不得超过5t,8.2取样数量
按货物总包数的30%抽取样品。软包批量低于1t时逐包取样,机轧包少于10包逐包取样。每批7
SN/T2136.1—2008
-TIKANiKAca
货物品质样总质量不少于2kg,回潮率试样质量每份约50g,总质量不少于400g。同批次中对所确定的每个抽样包抽样数量基本相同。品质样和回潮率试样抽取后应立即分别放于密封容器内,并在4h之内定重。
8.3取样方法
随机确定抽样包,在包的上、中、下部位深于15cm及以上处抽取样品,每次取样量宜少、次数宜多,勿使尘砂杂质漏失,对已确定的机轧抽样包应完全开包取样。机轧包、软包均应在取样同时进行打包,并逐包称量,随即将称出的质量刷于包头上。9检验
9.1仪器和用具
烘箱;
天平(分度值:1g、0.01g、0.0001g);c
洗涤设备;
100目铜丝筛;
索氏油脂抽出器;
洗涤剂;
绒板、直尺、坐标纸、尖头镊子、玻璃板、玻璃器皿等。g)
9.2试样制备
9.2.1将抽取的品质样称其质量,计为m。,精确至1g。然后将样品平铺在试验台上,用手将样品撕松并充分混合为均匀状态,去掉土杂后称其质量,记作ms,精确至1g。9.2.2将混合均匀后的样品采用四分法对角分成两份,一份为试验室样品,一份留作备样保存。9.2.3称取回潮率试样,精确至0.01g。9.2.4
修正因子K值计算见式(8)。
式中:
系数,修约至四位小数;
试样撕松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撕松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9.3原绒、过轮绒试验方法
9.3.1净绒毛率试验
9.3.1.1制样
.(8)
从试验室样品中随机多点抽取试样三份,每份试样相当于混样前质量的100g,精确至0.01g。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9.3.1.2洗涤
见洗涤工艺表(见表3)。
表3洗涤工艺轰
槽别工艺
洗涤溶液
控制温度/℃
洗涤时间/min
注:洗涤剂为中性,洗槽浴比1:60。每次洗涤均由100目铜丝网筐过滤,以免纤维丢失。8
9.3.1.3栋出杂质
用镊子将洗涤后试样中绒毛纤维以外的草刺、粪便、沙石等杂质栋出。9.3.1.4烘干
SN/T 2136.1—2008
将洗净后去除杂质的试样按GB/T6500烘至恒重,质量计为my,精确至0.01g。9.3.1.5含油脂率测定
将洗净烘至恒重的净绒毛试样冷却后,随机多点抽取试样5g,精确至0.01g。按GB/T6977进行含油脂率测试。
9.3.1.6净绒毛率计算
净绒毛率计算见式(9)。
Y=[myX(1-J)]×(1+R.+J2×10...ma
式中:bzxz.net
Y-—净绒毛率,%;
洗后、去杂烘至恒重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J
实测含油脂率;
公定回潮率:
J—公定含油脂率;
原绒毛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m
注:山羊绒公定回潮率为17%,公定含油脂率为1.5%;驼绒、耗牛绒公定回潮率为15%,公定含油脂率为1.5%:信用证、合同及贸易双方有规定按规定执行。9.3.1.7试验结果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两份试样测得净绒毛率的绝对值差异超过3%时,应增试第三份试验,并以三份试样净绒毛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修约至两位小数。9.3.2净绒率试验A.C.W.C)(手工检取法)9.3.2.1制样
从试验室样品中随机多点抽取试样三份,每份试样相当于混样前质量的10g,精确至0.01g。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9.3.2.2择绒
用镊子将试样中的粗毛、杂质及肤皮栋出,使毛不带绒、绒不带毛,不得使绒毛失落。9.3.2.3洗涤
同9.3.1.2,
9.3.2.4烘干
将洗净后的试样按GB/T6500烘至恒重质量,计为mA,精确至0.01g。9.3.2.5含油脂率测定
将洗净烘至恒重的净绒试样冷却后,随机多点抽取试样5g,精确至0.01g。按GB/T6977进行含油脂率测试。
注:若烘至恒重冷却后的净绒试样少于5g·按实际克重测试含油脂率。9.3.2.6净绒率(A.C.W.C)计算
净绒率计算见式(10)。
A = [m^ X(1-J)1×(1+R,+J)×100me
式中:
A—净绒率,%;
.(10)
SN/T2136.1—2008
去粗、去杂、洗涤烘至恒重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实测含油脂率;
公定回潮率;
公定含油脂率;
原绒毛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9.3.2.7
试验结果
-TIKANiKAca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两份试样测得净绒率的绝对值差异超过3%时,应增试第三份试验,并以三份试样净绒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修约至两位小数,9.3.3净绒率试验(AC.W.C)(锡莱杂质分析机法)按SN/T0980进行。
9.3.4手排长度试验
9.3.4.1从试验室样品中,随机多点抽取试样质量约10g三份,两份用于手排长度试验,一份留作备样。
9.3.4.2用镊子将试样中的粗毛、杂质栋出。9.3.4.3其余试验步骤同6.3.3。9.3.5回潮率试验
按GB/T6500进行。
注:勿使沙土杂质丢失。
9.4洗净绒试验方法
9.4.1净绒率试验(A.C.W.C)(手工检取法)9.4.1.1制样
从试验室样品中随机多点抽取试样三份,每份试样相当于混样前质量的10g.精确至0.01g。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9.4.1.2择绒
用镊子将试样中的粗毛、杂质及肤皮栋出,使毛不带绒、绒不带毛,不得使绒毛失落。9.4.1.3烘干
将择绒后的试样按GB/T6500烘至恒重,质量计为mA,精确至0.01g。9.4.1.4含油脂率测定
将烘至恒重的净绒试样冷却后,随机多点抽取试样5g.精确至0.01g。按GB/T6977进行含油脂率测试。
注:若烘至恒重冷却后的净绒试样少于5g·按实际克重测试含油脂率。9.4.1.5净绒率(A.C.W.C)计算
净绒率计算见式(11)。
式中:
A——净绒率,%;
A _ [mAX(1-J)(1+R,+J)×100
去粗、去杂、烘至恒重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实测含油脂率;
公定回潮率:
公定含油脂率;
原绒毛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9.4.1.6试验结果
......(11 )
以两份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两份试样测得净绒率的绝对值差异超过3%时,应增试第三份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商检行业标准(SN)标准计划
- SN/T1107-2002 出口蜂蜡检验规程
- SN/T2592.2-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2部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筛选法
- SN/T4656.4-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SN/T4549-2016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开口马口铁罐检验规程
- SN/T4585-2016 出口食品中甲基砷酸、二甲次胂酸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SN/T4568-2016 全氟烷基碘产品含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SN/T1010-2001 出口合成革鞋检验规程
- SN/T4551-2016 过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规范
- SN/T1623-2005 进出口卫生筷中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和抑霉唑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法
- SN/T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SN/T1687-2005 马流感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规程
- SN/T1502-2005 国境口岸拉沙热检验规则
- SN/T4656.2-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SN/T4656.5-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5部分:菌落总数
- SN/T2300-2009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