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职业眼面部防护 焊接防护 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3 16:53:24
  • GB/T3609.1-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3609.1-2008

  • 标准名称:

    职业眼面部防护 焊接防护 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83-04-15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64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防护设备>>13.340.20头部防护设备
  • 中标分类号: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劳动安全技术>>C73劳动防护用品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20页
  • 标准价格:

    18.0 元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计划单号:

    20060748-T-450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3-04-15
  • 起草人:

    王桂芬、宋毅、蒋瑞靓、唐一鸣、王继生、李莉、童旭芬
  • 起草单位:

    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等
  • 归口单位: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 112)
  • 提出单位: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相关标签:

    职业 面部 防护 焊接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焊接防护具的分类、标记、技术要求、包装、标识和储运。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焊接工防御有害弧光、熔融金属飞溅或粉尘等有害因素对眼睛、面部伤害的防护具。 GB/T 3609.1-2008 职业眼面部防护 焊接防护 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 GB/T3609.1-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3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09.1—2008
代替GB/T3609.1—1994,GB/T3609.2—1983,GB/T3609.3—1983职业眼面部防护
焊接防护
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
Occupational eye and face protection-Welding protection-Part1:Weldingprotector
2008-12-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0-01实施
GB/T3609《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
第2部分: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本部分为GB/T3609的第1部分。
GB/T3609.1—2008
本部分代替GB/T3609.1—1994《焊接眼面防护具》、GB/T3609.2—1983《焊接护目镜和面罩非光学测试方法》和GB/T3609.3—1983《焊接护目镜光学性能试验方法》。本部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焊接工防护面罩的尺寸;
-增加头箍尺寸;
删除视野要求;
修改焊接滤光片的颜色要求;
修改保护片可见光透射比的要求;修改屈光度要求;
修改抗冲击性能要求;
修改焊接工防护面罩的阻燃性能要求;增加焊接工防护面罩的抗热穿透性能;增加焊接工防护面罩的电绝缘性能;增加可见光透射比的测试方法。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112)。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斯博瑞安(中国)安全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泰安市吉盛机电有限公司、利克尔迅(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桂芬、宋毅、蒋瑞靓、唐一鸣、王继生、李莉、童旭芬。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3609.1—1983、GB/T3609.1-1994;—GB/T3609.2—1983;
GB/T3609.3—1983。
1范围
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
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
本部分规定了焊接防护具的分类、标记、技术要求、包装、标识和储运。GB/T3609.1—2008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焊接工防御有害弧光、熔融金属飞溅或粉尘等有害因索对眼睛、面部伤害的防护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GB/T2428成年人头面部尺寸
GB14866-2006个人眼护具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
焊接防护具weldingprotector
保护佩戴者免受由焊接或其他相关作业所产生的有害光辐射及其他特殊危害的防护用具(包括焊接眼护具和滤光片)。
焊接工防护面罩
welder's face shield
配有合适滤光片的面罩,在焊接作业时用以保护眼睛和面部。3.3
fwelder'sgoggle
焊接工防护眼罩
用头箍固定并围住眼眶,使焊接作业产生的辐射只能通过滤光片的防护具。3.4
焊接工防护眼镜
fwelder'sspectacles
带有侧面防护的眼镜框架上配以合适的滤光片,在焊接作业时用以保护眼睛。3.5
焊接滤光片weldingfilter
可以防御焊接作业中的有害眩光、同时可以减少对人眼危害的紫外和红外辐射的特殊滤光片。3.6
遮光号shadenumber
表示滤光片暗度的编号,由式(1)表示:1g(号)
式中:
N遮光号;
一可见光透射比。
GB/T3609.1--2008
保护片
coverplate
通常放置在焊接滤光片前面,用于抵御热粒子、灼热液体或融化金属飞溅以及擦伤的镜片。4分类
4.1焊接眼护具
按外形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焊接工防护眼镜、焊接工防护眼罩和焊接工防护面罩。4.2焊接滤光片
按材质分类,可分为无机焊接滤光片和有机焊接滤光片。5技术要求
5.1材料
5.1.1焊接工防护眼镜和焊接工防护眼罩焊接工防护眼镜和焊接工防护眼罩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表面光洁,无毛刺,无锐角或可能引起眼面部不适应感的其他缺陷;b)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刚性;c)不能用有害于皮肤或易燃的材料制作;d)眼罩头带使用的材料应质地柔软、经久耐用。5.1.2焊接工防护面罩
必须使用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潮湿、阻燃,并具有一定强度的不透光材料制作;面罩表面光洁,不得有起层、气泡及透光的缺陷。
5.1.3焊接滤光片
焊接滤光片距边缘5mm以内范围应平滑,着色均匀,无划痕、条纹、气泡、斑、橘皮、霍光、异物或有损光学性能的其他缺陷。
5.2结构
5.2.1焊接工防护眼镜和焊接工防护眼罩焊接工防护眼镜和焊接工防护眼罩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a)可调部件应灵活可靠,结构零件应易于更换;b)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5.2.2焊接工防护面罩
焊接工防护面罩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a)部件配合牢固,无松动现象,金属部件不能与面部接触;b)头戴式面罩掀起部件必须灵活可靠。5.3规格
5.3.1焊接滤光片
焊接滤光片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a)单镜片:长方形镜片(包括单片眼罩)尺寸不得小于长×宽:108mm×50mm,厚度不大于3.8mm;
双镜片:圆镜片直径不小于$50mm。不规则镜片水平基准长度不得小于45mm,垂直高度不b)
得小于40mm,厚度不大于3.2mm。焊接工防护面罩
焊接工防护面罩可分为手持式、头戴式和安全帽与面罩组合式,其规格尺寸如图1所示。a)长度:手持式和头戴式不小于310mm,安全帽与面罩组合式不小于230mm;2
宽度:不小于210mm;
深度:不小于120mm;
观察窗:长×宽的尺寸不小于90mm×40mm;质量:除去镜片、安全帽等附件,其质量不大于500g。a)手持式
b)头戴式
图1焊接面罩规格尺寸示意图
GB/T3609.1-2008
GB/T 3609.1—2008
焊接工防护面罩的长度;
焊接工防护面罩的宽度;
焊接工防护面罩的深度;
焊接工防护面罩观察眼窗的长度;焊接工防护面罩观察眼窗的宽度。5.3.3头箍
c)安全帽与面罩组合式
图1 (续)
有头箍的焊接工防护眼罩或焊接工防护面罩,其与佩戴者接触的任一部分头箍至少应保持10mm宽,头箍应能调节。
5.4光学性能
5.4.1焊接滤光片颜色
接滤光片的颜色为混合色,其透射比最大值的波长应在500nm~620nm之间;a)
b)左右眼滤光片的色差应满足GB14866—2006中5.6.3a)的要求。焊接滤光片的透射比
各遮光号的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线的透射比应符合表1要求。表1焊接滤光片各遮光号透射比性能要求紫外线透射比
遮光号
0.000 003
可见光透射比
380nm~780nm
红外线透射比
近红外
780nm~
1300nm
中近红外
1300nm~
2000nm
遮光号
紫外线透射比
0.000 003
0.000 003
0.000 003
0.000 003
0.00000076
0.00000027
0.000000094
0.000000034
焊接滤光片遮光号
0.00000076
0.00000027
0.000000094
0.000000034
表1(续)
可见光透射比
380nm~780nm
0.0000044
0.0000016
0.00000061
0.0000044
0.0000016
0.00000061
0.00000029
GB/T3609.1—2008
红外线透射比
近红外
780nm~
1300nm
0. 000 27
中近红外
1300nm~
2000nm
焊接滤光片共划分为19个遮光号。包装标识中遮光号与可见光透射比对应关系应符合表1要求。4保护片可见光透射比
保护片可见光透射比应不小于0.744。5.4.5屈光度
平光滤光片和平光保护片光度偏差为:1D。5.4.6棱镜度
焊接滤光片和保护片应满足下列要求:a)
平面镜片棱镜度偏差不得超过0.125△;球面平光镜片的镜片中心与其他各点之间垂直和水平棱镜度偏差均不得超过0.125△;左右眼镜片的棱镜度互差不得超过0.18△。c)
焊接工防护面罩透光性能
焊接工防护面罩的可见光透射比应不大于0.0000016。5非光学性能
5.5.1抗冲击性能
焊接防护具应能经受一直径为22mm、重约45g的钢球从1.3m高度自由落下的冲击。按6.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后,外观无变形、无裂纹、无碎片及无影响防护性能的缺陷。5.5.2
耐腐蚀性能
应符合GB14866—2006中5.9的要求。5.5.3焊接工防护面罩的阻燃性能面罩材料燃烧速度必须小于76mm/min。5.5.4焊接工防护面罩及保护片的抗热穿透性能按6.10进行测试,在5s内面罩材料无穿透、不透光;保护片无穿透。5
GB/T3609.1—2008
5.5.5焊接工防护面罩的电绝缘性能按6.11进行测试,其泄漏电流≤1.2mA。6测试方法
6.1焊接滤光片颜色
6.1.1仪器
分光光度计,精度为士0.01。
6.1.2测试方法
左右眼镜片的同一颜色深浅差,用分光光度计测量镜片的中心范围。6.2焊接滤光片的透射比
6.2.1仪器
采用200nm~2000nm波段,精度为0.01的分光光度计。6.2.2紫外线透射比
要求测量313nm和365nm两个波长的透射比。同时要求满足:a)在210nm和313nm之间,透射比的最大值不应超过313nm所允许的数值;b)在313nm和365nm之间,透射比的最大值不应超过365nm所允许的数值;c)在365nm和400nm之间,透射比的最大值不应超过可见光的透射比所允许的最大值;d)在380nm和480nm之间,透射比的最大值不应超过480nm的测试值。6.2.3可见光透射比
可见光透射比t,按照式(2)计算。t(a)y(a)s(a)d)
5(a)s(a)dx
式中:
(a)—为亮度的权重系数;
S(a)一—为标准照明体的光谱系数。引用CIE,推荐使用标准照明体A,数据参见表A.1。6.2.4红外线透射比
(2)
要求在780nm~2000nm波段内,每隔10nm读出一次透射比,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平均透射比。
近红外线透射比规定为780nm~1300nm,根据式(3)计算:1
t(a)da
中红外线透射比规定为1300mm~2000nm,根据式(4)计算:1
6.3焊接滤光片遮光号
采用精度为0.01的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在380nm~780nm间的可见光透射比,再根据式(1)计算出遮光号N。6.4保护片可见光透射比
检测方法同6.2.3。
(3)
·(4)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6.5屈光度
测试方法同GB14866—2006中6.1.1。6.6棱镜度
测试方法同GB14866—2006中6.1.2。6.7焊接工防护面罩透光性能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可见光透射比。6.8抗冲击性能
6.8.1滤光片和保护片
6.8.1.1测试装置
测试装置见图2。
1-标高柱;
压图;
定位支架;
-钢球投放孔;
试样;
6---橡胶垫图;
试样基座。
图2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滤光片和保护片)6.8.1.2测试方法
GB/T3609.1—2008
将滤光片或保护片安放在基座的夹具上,将其固定。调节高度,钢球投放点在滤光片或保护片的正上方,着落点为镜片中心5mm范围内,然后进行冲击试验。6.8.2焊接眼护具
6.8.2.1测试装置
测试装置见图3。头模由硬木制成,水平放置在底座上,并用螺栓固定其位置。注:本标准中测试用头模符合GB/T2428中成年男子头面部的尺寸要求。7
GB/T3609.12008
标高柱;
一定位支架;
一钢球投放孔;
4焊接眼护具;
5—头模。
6.8.2.2预处理
图3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焊接眼护具)防护具分别在一5℃±2℃、55℃士2℃的温度调节箱中放置3h。6.8.2.3测试方法
将待测试焊接眼护具按使用的正常位置戴在头模上。调节高度,钢球投放点在眼护具的正上方,着落点为镜片中心5mm范围内。分别对进行过预处理的防护具各进行三次试验。试验应在完成保温后1min内完成。6.9焊接工防护面罩的阻燃性能
从被测面罩最薄位置剪下127mm×13mm共3片,试样安装位置如图4。使酒精灯外焰接触到试样下端,点燃时间不可超过10s,点燃试样后移开酒精灯;开始计时,1min后熄灭火焰,测量其燃烧长度,计算出燃烧速度。3个试样的平均燃烧速度应不大于76mm/min。如果试样在10s内未被点燃,则认为该试样的燃烧速度为0。
试验在室温环境中进行。
图4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示意图
6.10焊接工焊接面罩及保护片的抗热穿透性能6.10.1
测试装置
长300mm士3mm、直径6mm的钢棒,底面为平面;b)热源;
热电偶温度计。
6.10.2测试方法
GB/T3609.12008
将钢棒加热,至少有50mm长度的温度为650℃士20C,测温点距底面20mm士1mm,钢棒与面罩材料或保护片试样均勾接触,持续5S,然后移去钢棒。检查面罩材料是否穿透和透光,保护片是否穿透。
6.11焊接工防护面罩的电绝缘性能6.11.1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应为23℃士5℃,相对湿度<70%。被测样品在此环境中平衡2h。6.11.2测试装置
测试装置有电极或手持探头、电压表、电流表、计时器、调压器和金属槽组成。a
电流表示值误差士1%;
b)电压表示值误差土1%;
计时器示值误差士1%。
6.11.3测试方法
给焊接面罩配以合适的目镜,在面罩的外面覆盖潮湿的布,并置于金属槽中,金属槽与一电极相连。在金属槽与面罩内面施加交流测试电压,调整测试电压在1min内将电压升至440V士10V,保持15s。记录泄漏电流的大小及可能的击穿现象7包装、标识、使用、储运
7.1包装
产品应有合适的包装,并且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7.2标识
在产品表面不影响视觉的地方,应产品类别标注相应的标记,标记方法参见附录B。在包装上应有下列标识: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产品标准;
制造厂名;
生产日期。
7.3使用
焊接滤光片的使用条件参见附录C。7.4储运
产品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满足下列条件:a)
应保持清洁、禁止与酸、碱及其他有害物接触:b)
防止雨淋、重压,要轻拿、轻放,防止破碎;c
包装箱运输标识应符合GB/T191的规定。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