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图集 >>
- 结构 >>
- 04G36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04G3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08 09:56:46
- 04G361
- 现行
图集号:
04G361
图集名称: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图集类别:
结构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1-03-12 -
实施日期:
2004-03-01 -
作废日期:
2020-05-01 下载格式:
pdf zip
替代情况:
代替标准号:20G361

部分标准内容:
批准部门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实行日期
总说明
二00四年三月一日
ZH-20~50-XXX配筋图
ZH-20~50-XXX配筋表
JZHb-220~225-XXX配筋图
JZHb-X30~X50-XXXX配筋图
JZHb-X20~X50-XXXX配筋表
钢帽甲-连接A详图
钢帽甲-连接B详图
钢帽乙-连接详图一
钢帽乙-连接B详图
钢帽丙详图
钢靴详图
AZH-20~50-XXX配筋图
AZH20~50XXX
JAZH&-X40~X50-XXXXX>-配筋表
JAZHbX20~X50XXXXX
批准文号
建质[2004]28号
GJBT-708
统一编号
图集号
04G361
主编单位负责人m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大德
技 术 审 定 人
设 计 负责 人
JAZHa-X40~X50-XXXXA配筋图
JAZHa-X40~X50-XXXXB配筋图
JAZHa-X40~X50-XXXXA.B配筋图
JAZHb-X20~X25-XXX配筋图
JAZHb-X30~X50-XXXXA配筋图
JAZHb-X30~X50-XXXXB.C配筋图
JAZHb-X30~X50-XXXXX配筋图(—)JAZHb-X30~X50-XXXXX配筋图(二)附录一:硫磺胶泥的配制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附录二:方柱的适用条件,
附录三:按抗裂控制的桩身抗拉力附录四:锤重选择参考表
附录五:压桩机型号选择参考表目录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在来设计输其平金25
图集号
04G361
1.适用范围
总说明
1.1本图集适用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下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低承台整向基桩;铁路、公路、港口、市政、水利等工程的低承台竖向基桩设计也可参考使用,但尚应符合相关专业规范和规程的要求。1.2基础工程的环境、地质条件应对混凝土无蚀性,如需考虑腐储性间题应结合相关规范另行设计计算。1.3本图集中方桩主要考虑承受竖向荷载,当同时承受水平荷载时,设计人员应另行设计验算,综合考虑后选用,1.4本图集适用周图环境能承受沉桩时振动与挤土影响的场地。1.5本图集中静压桩配筋图适用于筹压式压桩机,如果采用顶压式压桩机设计人员宜在桩项部适当增加网片和策筋,2.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3.种类和编号
GB50007-2002
GB50009-2001
GB50010-2002
GB50011-2001
GB50017-2003
GB50068-2001
GB50202-2002
GB50204-2002
GB50205-2001
JGJ94-94
3.1本图集桩的种类分为锤击整根桩、锤击焊接桩和静压整根桩、静压焊接桩、静压锚接椎,代号如下:锤击桂一—ZH(整根桩)和JZH(接桩);静压椎—AZH(整根桩)和JAZH(接桩);焊接桩一用脚注b表示,如JZHb;锚接桩一用脚注a表示,如JAZHs各类柱的适用条件可参考附录二选用。3.2焊接接桩钢帽分为甲、乙、丙三种,可按P17~21页说明分别选用,错接接椎用硫磺胶泥应按附录一的要求配制,3.3桩的截面共有200×200、250×250、300×300、350×350、400×400、450×450、500×500七种尺寸(单位为毫米,下同),3.4本图集考虑不同地质条件、抗震设防烈度、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桩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把桩分为A、B、C三组,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自行选用,见表一。桩分组表
整根桩(ZH)
锤击桩
接柱焊接法(JZHb)
每根桩(AZH)
静压椎
焊接法(JAZHb)
锚接法(JAZHa)
注:表中()内为桩的代号,
3.5桩的编号
3.5.1整根桩
8.锤击桩
b.静压桩
小于1度
A、B、C组
A、B、C组
A、B、C组
A、B、C组
A、B组
设防烈度
B、C组
B、C组
B、C组
B、C组
ZH—XX—XXA、B或CG
XXA、BCG
AZH-XX-
逆长长度
整根椎
(厘米)(米)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2东校对李来宝太来设计宋青君来青君04G361
3.5.2接桩
a.锤击桩
b.静压柱JAZHb(或a)-—X
接焊销
桩接接
3.6桩编号选用举例
3.6.1锤击柱
XX-XXXA、BCG
XXXXXA、BCG
(厘米)
上中下
段段段
长长长
L1 L2 L3
(米)
组别钢
例如设计中采用桩截面为450×450,总长为27m,按B组性配筋的整根桩时,则编号为ZH-45-27B;如果用焊接法两段接桩,分段长度上段为13m,下段为14m,按C组桩配筋带钢靴时,则编号为JZHb245-1314CG;又如总长为36m,采用焊接法三段接桩,分段长度上段为12m,中段为12m,下段为12m,按A组桩配筋时,则编号为JZHb-345-121212A
3.6.2静压桩
例如设计中采用桩截面为400×400,总长度为22m,采用锚接法两段接桩,分段长度上段为10m,下段为12m,按A组桩配筋时,则编号为JAZHa-240-1012A,如采用焊接法三段接桩,分段长度上段为7m,中段为7m,下段为8m,按B组配筋时,则编号为JAZHb-340-778B.
4.选用方桩的技术要点
4.1采用本图集时应考虑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4.2桩身穿过一定厚度的硬土层时,硬土层越厚沉桩越困难,锤击应力或压桩力越高。
4.3当桩需打入碎石、卵石或基岩风化层时,除应采用带有钢靴的桩外:还需考虑沉桩时桩身将承受较高的锤击应力。4.4对于无基岩风化层或基岩风化层较薄的硬质基岩,当岩面的倾斜度较大时,不宜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椎4.5对于大片密集的桩群应考虑有可能产生沉桩困难,从而增加锤击数,产生较大的锤击应力;同时更应注意到在软土地基中沉桩对于间距小,数量多的桩群会引起数值高、波及范围广的超孔水压力,而导致土体位移、柱位偏移、柱身弯曲,4.6对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高的桩、大片密集的桩群或需穿越一定厚度硬土层的桩必须分段时,应采用焊接接头,接桩宜避免在桩端穿越硬土层时进行。
4.7对于载面不大于350×350的桩宜采用整根桩,必须分段时应采用焊接接头。
4.8采用分段接桩时,锤击桩宜采用1~2个接头,静压桩宜采用1~3个接头,
4.9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8度时,桩的接头位置应设置在非液化土层中4.10当柱受到大面积地面堆载的影响,或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久固结土而桩端进入硬土层,或由于降低地下水位等因素造成桩周土可能产生的沉降大于桩的沉降时,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影响。
4.11对于同时承受水平荷载的桩,设计人员应结合地质条件、工程结构类型、荷载性质与大小等因素,通过分析验算后综合考虑调整配角和选用接头型式。
4.12对于要求起吊裂缝宽度小于0.2mm(含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桩,设计人员在选用时应通过计算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增加配筋。4.13对于桩周有可能液化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25kPa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时,应考虑压曲影响,适当调整主筋和筋的配置以及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子二东校对李来宝本设计宋青君宋青君页
04G361
4.14当估计沉桩困难较大或单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很大,且单独承台下数较少(如少于3根)或为单排桩桩基时,宜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配筋和提商混凝土强度等级,4.15对于锤击桩,摩擦桩的长细比不宜大于120;增承型桩或摩擦型桩需穿越一定厚度的硬土层时,其长细比不宜大于100,4.16对于锤击桩,锤击压应力应小于桩身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锤击拉应力宜小于1.2倍桩身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4.17对于静压桩,当预估沉桩阻力较大或需穿超较厚硬土层时,宜在械顶部适当增加网片和箍筋,并提商混凝土强度等级,5.设计计算
5.1技术参数
5.1.1水平吊运、旋转吊立及沉阶段,构件安全等级为三级,相应的构件重要性系数为0.9.
5.1.2制作、吊装、运输时,桩身自重分项系数取1.35,5.1.3吊运动力系数为1.5.
5.1.4裂续控制等级为三级
5.1.5台座吸力为偶然荷载,其值取3kPa。5.2设计计算规定
5.2.1桩的配筋系按在水平起吊和旋转起吊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内力进行计算,并满足构造和抗裂要求,
5.2.2桩的最小纵向钢筋配筋率与沉桩方法相适应,锤击桩不小于0.8%静压桩不小于0.6%,当桩身细长时,亦不宜小于0.8%,主锅筋直径不应小于虫14.
5.2.3B组桩的配筋率不小于1.0%,C组桩不小于1.2%,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抗震等级、荷载大小、施工务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沉桩设备及建筑场地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后选用。
5.2.4在起吊应力作用下,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桩,其计算最大裂缝宽度控制不超过0.3mm;长期或经常出现水平力或拨力的桩,以及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桩,最大裂终宽度控制不超过0.2mm,5.2.5吊点位置和起吊方式应根据桩长按图一所示进行选择,三点起吊时族转起吊所采用的下吊索长度人(见图八)应大于或等于桩长L,当施工吊装不符合本条规定时(如改变起吊方式、桩长或吊点时),应按现场吊装条件另行验算配筋,0.291
L≤18m
二点吊
一点吊
三点吊
5.3椎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并按GB50007-2002中8.5.9相关条款或根据地区特点,由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土质情况、桩基类型、施工条件及以往的工程经验等因素后决定,总说明
审核王卫东工东。校对李来宝在设宋青君案青君图集号
04G361
5.4在满足抗裂要求前提下,椎身的最大抗拉力(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拉力)可参照附录三选用5.5吊环直径宜按表二选用,
吊环选用表
桩截面
500×500
450×450
400×400
350×350
300×300
250×250
200×200
三点吊
注:1.每个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50N/m2.表中吊环钢筋接各吊环同时受力考虑,6.材料和构造要求
6.1混激土
混土强度等级按GB50010-2002相关条款采用二点吊
锤击椎-A组用C30,B组用C30~C40,C组用C40~C50静压椎A组用C30,B组用C30~C40,C组用C40~C50.6.2钢解
HPB235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210N/;HRB335级钢筋\4\抗拉强度设计值f=300N/mm2,6.3吊环应采用HPB235级钢筋制作,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6.4钢材应采用Q235B,
6.5焊条:HPB235级钢筋及Q235B钢材用E43XX型;HRB335级钢筋—用E50XX型
6.6硫磺胶泥的原材料、配合比、熬制方法、物理力学性能、施工操作、火候控制规定等参照附录一选用,6.7截面为200×200、250×250方椎的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其余截面方桩的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制桩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入模后主筋保护层厚度均匀一致6.8纵向钢筋和箍筋应扎牢,连接位置不应偏斜,纵向钢筋的接头如采用双面搭接焊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d,焊接接头位置应错开:同一截面内焊接接头的截面积不得超过主筋总面积的50%,以35d的区域内作为同一截面范图,并且该区域长度应不小于500mm,在桩顶与桩端各2m范图内主筋不得有接头,
6.9筹筋可采用螺旋形筹和矩形绑扎箍,当采用矩形绑扎筹时,箍末端应为135°弯钩或采用90°弯钩加焊接,髓筋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筋直径的5倍,椎两端的加密策筋均应采用点焊焊成封闭筹,7.生产制作
椎的制作质量标准除应符合GB50202-2002和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7.1主筋距桩顶的距高,应按设计要求产格控制,桩的主筋不得与钢帽预面钢板焊接。
7.2桩顶钢板套的焊接应平直、方正,不允许倾斜、串角或翘曲,焊缝必须饱满。
7.3灌注混凝土时,应由桩顶部分往桩端方向进行,必须连续灌注,不得中断,对桩头、桩尖部分应加强振。7.4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采用碎石或经过破碎的卵石,其粒径宜为5~40mm,7.5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7.5.1制作场地必须坚实平整,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地基变形应控制总说明
审核王卫东于-东校对李来宝本设计宋青君宋青君图集号
04G361
在制桩的允许偏差限值内,
7.5.2底模必须平整、牢靠,构造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宜用水泥地坪。侧模优先采用钢模,以保证制桩的平直度,宜选用定型耐久的装配式模板。模板的拼缝处应严密不漏浆,7.5.3模板与混凝土(或混凝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刷隔高剂,严防相互粘结,禁止使用废机油作隔高剂。7.5.4上层桩或邻桩的谦注,必须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方可进行。
7.5.5制桩的重叠层数应根据地基条件和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四层。7.6预制桩的制作严禁采用拉模或翻模等快速脱模,以及三块侧模同时浇注两根桩的方法施工,
7.7吊装一般采用预理吊环及预留孔两种方案,制作时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
7.7.1采用吊环方案时,吊环的位置应埋设在中问主筋的两侧(见图二),使桩在起吊时不发生侧向倾斜:吊环锚脚埋入混凝土内不得小于30倍吊环钢筋直径,并与桩的主筋扎牢(见图三);7.7.2当采用重受法制椎时,应在相邻桩被吊环削弱的截面处另加2214L=1000的补强钢筋(见图四);7.7.3采用留孔方案时,可在混凝土初凝后拔出钢管成孔(考虑吊装影响也可不拨),但不得损坏桩身,孔两侧应另加构造筋(见图五),中间纵向主篇
中间吊环(或留孔)置于中间纵向主篇的右侧上下二只吊环(或留孔)置于中间织向主筋的左侧图二
7.8制作桩顶螺纹孔时,通常采用螺杆工具(见图六),当混凝土浇擒完毕,根据气温及混凝土凝固时间,适时地旋转退出螺杆,制成轮廉清晰的螺纹形孔润。
7.9控制桩身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在易出现裂缝的区域加配短钢筋或增加细网片,7.10本图集中方桩设计选用桩长不包括桩尖部分,当计算工程量时应将桩尖部分计算在内。
70净牌
桩的主筋
被筝柱吊环削弱的裁面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方来设计宋青君宋青君页
04G361
8.验收标准
构速箍408
@50孔靠近中间飘向主筋
505050
8.1桩的检验应结合制作顺序逐根进行,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a.
桩的结构图;
材料检验记录;
钢筋和预埋件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
质量检查记录;
养护方法等.
8.2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三的规定。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椎的允许偏差编差名
(1)横裁面边长
(2)桩顶对角线之差
(3)保护层厚度
(4)桩身弯曲失商
(5)桩尖中心线
(6)桩顶平面对椎中心线的倾斜(7)错箔预留孔深
(8)浆锚预留孔位置
(9)浆错预留孔径
(10)锚筋孔的垂直度
(11)主筋间距
(12)笼筋间距或螺旋筋的螺距(13)椎顶钢筋网片位置
(14)吊环对桩纵轴线的偏差
(15)吊环露出柱表面的商度
(16)多节椎锚固钢筋的长度
(17)多节椎锚固钢筋的平面位置(18)多节柱预埋铁件位置
(19)主筋距桩顶距高
允许偏差值(mm)
不大于1%桩长,且不大于20
8.3预制钢筋混渠土方椎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8.3.1表面平整、密实,掉角深度不应超过10mm,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面积不超过全部柱表面积的0.5%,并不得过分集中,总说明
审核王卫东校对李来宝本设宋青君宋青君图集号
04G361
8.3.2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15mm,模向裂续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1/2,8.3.3桩顶与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或掉角,9.桩的吊运
9.1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起吊,达到100%时才能运输,
9.2长度大于18m的桩,在现场吊运时,可按下述方式进行:9.2.1运桩时可采用具有弹簧和转盘的平板车,转盘上的刚性托板(用方木或工字钢做成)应有足够的长度,刚性托板支点外桩的悬空长度应满足图七所示的要求,在刚性托板和桩之间须用垫木衬垫,平板车的轨道应平整,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平板车平稳,避免跳动和撞击,
9.2.2当桩放置于平板车上后,须清除桩上粘附之杂质,9.2.3桩在起吊时应使每个吊点同时均匀受力,9.2.4沉桩施工用三点吊就位之步骤:用2台卷扬机,按图八安装吊索,然后将桩水平提升至高度为L/2(L为桩长)处,即停止#1卷扬机,仅开动#2卷扬机,收紧03索,使柱旋转至垂直,脱下吊索,使桩单点吊在03索上,然后进入桩架龙门(见图八。9.2.5桩在旋转起吊就位时严禁使用吊环。9.3在方桩吊运过程中,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侧面边长的1/20.104L
下吊素
长度A(1-m-2)
10.沉桩
#1巷播机
#2卷扬机
L(柱长)
10.1沉桩前应清除高空和地下障碍物,应平整沉桩和运桩的场地,桩机移动范围内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桩机运行和机架垂直度的要求,施工场地及周围应保持排水畅通,10.2施工前应根据桩截面、桩长、土层特性及施工机械性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当预制方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沉桩。此外尚10.3
应考虑:
10.3.1锤击沉桩时混凝土的龄期不得少于28天,如有其他有效措施且有试验数据证明,桩身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能达到与28天龄期之强度相同时,可不受龄期限制
总说明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在设计宋青君来青君图集号
04G361
10.3.2静力压桩时,采用蒸汽养护的预制方桩,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自然养护5天以上才能进行压柱10.4沉桩顺序一般宜采用先深后浅,先大裁面后小载面的原则,自中间向两边对称前进,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如遗保护对象,则宜背高保护对象,由近向远沉桩。
10.5桩插入土中定位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10.6送柱孔应及时用砂或碎石回填密实,10.7锤击沉桩
10.7.1锤击沉应结合地区经验或参照附录四,对各种截面的桩和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锤重和落距以及采用适当的椎垫与锤垫等措施,降低桩身锤击拉应力和锤击压应力,10.7.2椎帽或送桩器与桩头周围应有5~10mm的空隙,锤与桩帽和桩增帽与桩之间应设弹性衬垫。桩锤、桩帽、送桩器和桩身应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
10.7.3桩开始锤击时落锤距离应较小,当桩入土一定深度桩身稳定,桩身不易偏斜后,再按要求的落距沉桩,用柴油锤时,应保证链踪动正带,并随时检查桩和打桩架的垂直度,超过1%应及时调整,如桩已打斜,应尽可能拔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桩孔用砂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
10.7.4沉桩标准应按标高和贯入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a.持力层为坚硬、硬塑的粘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风化岩石等土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桩端标高作为参考
b.贯入度已达到而柱端标商未达到要求时,应继续锤击3降,妻求每降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C.打桩过程邀到异常情况,如贯入度剧变、椎身倾斜、移位、椎顶与桩身裂缝等,应立即停止打桩,及时通知设计部门并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d.击总击数可根据锤重和地基土质条件控制,选用与方柱相适应的桩链,在一定的锤击能量下,沉桩全过程中锤击总数可控制在1500~2000击左右,或按地区经验控制。10.8静压沉桩
10.8.1静压沉桩时,压桩力可根据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结合地区施工经验,通过分析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Ps和标准贯入试验N值评估沉柱的可能性,并选用适宜的压桩机械。缺乏地区经验时也可参照附录五选用
10.8.2根据地质条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及布桩密集程度等因素,压机应按额定总重配制压重压椎机的重量(不含静压机大履和小履的重量)不宜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应避免配重不足而产生桩架被抬起的现象,应选择夹持摩擦力大而夹持力小的静压桩夹具。油压表必须经法10.8.3
定检测单位标定,机械性能应保证正常运转,10.8.4施工场地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不同静压桩设备正常运转的需要,10.8.5静压椎沉桩控制应按标高、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10.8.6桩端进入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风化岩等持力层时,静压桩的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端标高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作为辅助控制指标10.8.7静力压桩桩端进入持力层,达到综合确定的压桩力要求但未至设计标高时,宜保持稳压1~2分钟,稳压下沉量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
10.8.8静压沉桩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避免对柱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柱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除机裁故障外,不得停止沉柱施工,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本果之设计宋青君来责君页
04G361
10.9为减少沉桩挤土效应和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可综合考虑采取下列措施:
10.9.1合理安排沉桩流水顺序,一般宜先中央后四周,由里及外,如有保护对象,则宜背高保护对象由近向远沉桩10.9.2对于饱和软粘性土场地,可设置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或管笼井,其间距和深度应根据土层条件和相关规范确定,10.9.3设置地面防振(挤)沟,沟宽0.5~0.8m,深度按土质情况以边拨能自立为准,
预钻孔沉桩,孔径宜小于桩边长50~100mm,深度视桩距和土的10.9.4
密实性、渗透性而定,一般为桩长的1/3~1/2,施工时应随钻随流桩。
10.9.5设置遮断减振壁,如水泥土搅拌桩连续壁等,10.9.6沉桩过程应加强对保护对象的监测,根据监测资料与保护对象的、实际状态减缓沉速率。
10.10沉桩后桩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四的规定,椎位置的允许偏差
单排或双排桩条形基础
(1)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
(2)平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
数为1~3的桩基的桩中心距
桩数为4~16根的桩基的桩中心距柱数大于16根的桩基的桩中心距(1)最外边的柱
(2)中间桩
允许偏差(mm)
100(50)
150(70)
1/3桩边长
1/3雄边长
1/2桩边长
注:1.表内允许偏差不包括由于降水、基坑开挖、送桩等原因产生的位移、2.()中数字适用于200×200及250×250的方柱。11.接桩
接桩应在穿过硬土层后进行,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失商不得大于椎长的1%e,且不大于20mm,11.1焊接法
11.1.1焊接接椎时,预埋件表面应保持清洁,上下节桩桩项平整度必须小于2m,纵轴线必须重合一致,连接件应满足本图集设计要求,11.1.2上下两节椎之间的间像应采用厚薄适当、加工成槐形的铁片填实焊牢。
11.1.3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第一层焊应采用细焊条(Φ3.2mm)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焊方可用粗焊条,焊终必须每层检查,不应有夹渣、气孔等缺陷焊续要求续饱满,焊续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椎接头焊接完毕后,焊缝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5分钟以上方可继11.1.42
续沉椎。
接桩焊接质量应符合GB50205-2001中对三级焊缝的要求,并按胞11.1.5
藏工程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11.1.6接桩拼续允许偏差见表五:接桩拼缝允许偏差表wwW.bzxz.Net
偏差名称
桩身膏曲度
方桩两端板之间间踪
点焊高度
接终错位
总说明
允许偏差值
≤L/1200
≤2mm
≤1mm
≤2mm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设计宋青君来青君页
04G361
柱截面
400×400
450×450
硫磺胶泥浇注后雷停歇的时问
不同气温下的停歇时间(min)
11~20℃21~30℃31~40
41~50c
注:上表为上下节桩之间压实后硬化的硫磺胶泥厚度控制在10mm以下的普压柱的施工经验数据。
11.2锚接法
11.2.1接桩锚筋应事先清刷干净并调直。11.2.2检查锚筋长度、孔深、平面位置及锚筋孔内螺纹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1.2.3锚筋孔内应经清洗,达到无水、无杂质和无油污,11.2.4接桩时,起吊上节椎并对准下节送下,使上节桩的外露锚固钢筋全部插入下节桩的预留孔内,确保其垂直和接触面水平,然后拎起上节桩,箍上海绵夹,将熔化的硫磺胶泥浇入孔内,并满铺桩顶约20mm厚,再插入上节桩,胶泥的浇注温度宜控制在140~145℃之间,浇注时间不得超过两分钟,11.2.5待硫磺胶泥冷却凝固后,拆除海绵箍,硫磺胶泥浇注后的压桩施工停歇时间宜根据试验确定,或参考表六选用,11.2.6硫磺胶泥试块每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三块,试验方法参照混凝土试块的试验规定进行。
11.3装配式可调平刚性接头
11.3.1除本图集提供的常规接桩方法以外,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中推荐采用的装配式可调平接头也可参考选用,
11.3.2采用装配式可调平刚性接头,压桩前应将接头清理干净。压桩过程中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同步校正桩垂直度,以保证上下两节桩能顾利对接,
11.3.3接头施工时应先将上节桩插入下节椎,调整接头钢板之间的间隙,然后向下节桩桩帽中倒入适量的可调平材料,再重新将上节柱插入下节桩椎帽中,并沉桩10~20cm深,之后将上、下节桩接头焊接牢固。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乐东校对李来宝本录设计宋青君来青君页
04G361
小提示:此图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图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图集包。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实行日期
总说明
二00四年三月一日
ZH-20~50-XXX配筋图
ZH-20~50-XXX配筋表
JZHb-220~225-XXX配筋图
JZHb-X30~X50-XXXX配筋图
JZHb-X20~X50-XXXX配筋表
钢帽甲-连接A详图
钢帽甲-连接B详图
钢帽乙-连接详图一
钢帽乙-连接B详图
钢帽丙详图
钢靴详图
AZH-20~50-XXX配筋图
AZH20~50XXX
JAZH&-X40~X50-XXXXX>-配筋表
JAZHbX20~X50XXXXX
批准文号
建质[2004]28号
GJBT-708
统一编号
图集号
04G361
主编单位负责人m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大德
技 术 审 定 人
设 计 负责 人
JAZHa-X40~X50-XXXXA配筋图
JAZHa-X40~X50-XXXXB配筋图
JAZHa-X40~X50-XXXXA.B配筋图
JAZHb-X20~X25-XXX配筋图
JAZHb-X30~X50-XXXXA配筋图
JAZHb-X30~X50-XXXXB.C配筋图
JAZHb-X30~X50-XXXXX配筋图(—)JAZHb-X30~X50-XXXXX配筋图(二)附录一:硫磺胶泥的配制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附录二:方柱的适用条件,
附录三:按抗裂控制的桩身抗拉力附录四:锤重选择参考表
附录五:压桩机型号选择参考表目录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在来设计输其平金25
图集号
04G361
1.适用范围
总说明
1.1本图集适用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下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低承台整向基桩;铁路、公路、港口、市政、水利等工程的低承台竖向基桩设计也可参考使用,但尚应符合相关专业规范和规程的要求。1.2基础工程的环境、地质条件应对混凝土无蚀性,如需考虑腐储性间题应结合相关规范另行设计计算。1.3本图集中方桩主要考虑承受竖向荷载,当同时承受水平荷载时,设计人员应另行设计验算,综合考虑后选用,1.4本图集适用周图环境能承受沉桩时振动与挤土影响的场地。1.5本图集中静压桩配筋图适用于筹压式压桩机,如果采用顶压式压桩机设计人员宜在桩项部适当增加网片和策筋,2.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3.种类和编号
GB50007-2002
GB50009-2001
GB50010-2002
GB50011-2001
GB50017-2003
GB50068-2001
GB50202-2002
GB50204-2002
GB50205-2001
JGJ94-94
3.1本图集桩的种类分为锤击整根桩、锤击焊接桩和静压整根桩、静压焊接桩、静压锚接椎,代号如下:锤击桂一—ZH(整根桩)和JZH(接桩);静压椎—AZH(整根桩)和JAZH(接桩);焊接桩一用脚注b表示,如JZHb;锚接桩一用脚注a表示,如JAZHs各类柱的适用条件可参考附录二选用。3.2焊接接桩钢帽分为甲、乙、丙三种,可按P17~21页说明分别选用,错接接椎用硫磺胶泥应按附录一的要求配制,3.3桩的截面共有200×200、250×250、300×300、350×350、400×400、450×450、500×500七种尺寸(单位为毫米,下同),3.4本图集考虑不同地质条件、抗震设防烈度、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桩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把桩分为A、B、C三组,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自行选用,见表一。桩分组表
整根桩(ZH)
锤击桩
接柱焊接法(JZHb)
每根桩(AZH)
静压椎
焊接法(JAZHb)
锚接法(JAZHa)
注:表中()内为桩的代号,
3.5桩的编号
3.5.1整根桩
8.锤击桩
b.静压桩
小于1度
A、B、C组
A、B、C组
A、B、C组
A、B、C组
A、B组
设防烈度
B、C组
B、C组
B、C组
B、C组
ZH—XX—XXA、B或CG
XXA、BCG
AZH-XX-
逆长长度
整根椎
(厘米)(米)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2东校对李来宝太来设计宋青君来青君04G361
3.5.2接桩
a.锤击桩
b.静压柱JAZHb(或a)-—X
接焊销
桩接接
3.6桩编号选用举例
3.6.1锤击柱
XX-XXXA、BCG
XXXXXA、BCG
(厘米)
上中下
段段段
长长长
L1 L2 L3
(米)
组别钢
例如设计中采用桩截面为450×450,总长为27m,按B组性配筋的整根桩时,则编号为ZH-45-27B;如果用焊接法两段接桩,分段长度上段为13m,下段为14m,按C组桩配筋带钢靴时,则编号为JZHb245-1314CG;又如总长为36m,采用焊接法三段接桩,分段长度上段为12m,中段为12m,下段为12m,按A组桩配筋时,则编号为JZHb-345-121212A
3.6.2静压桩
例如设计中采用桩截面为400×400,总长度为22m,采用锚接法两段接桩,分段长度上段为10m,下段为12m,按A组桩配筋时,则编号为JAZHa-240-1012A,如采用焊接法三段接桩,分段长度上段为7m,中段为7m,下段为8m,按B组配筋时,则编号为JAZHb-340-778B.
4.选用方桩的技术要点
4.1采用本图集时应考虑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4.2桩身穿过一定厚度的硬土层时,硬土层越厚沉桩越困难,锤击应力或压桩力越高。
4.3当桩需打入碎石、卵石或基岩风化层时,除应采用带有钢靴的桩外:还需考虑沉桩时桩身将承受较高的锤击应力。4.4对于无基岩风化层或基岩风化层较薄的硬质基岩,当岩面的倾斜度较大时,不宜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椎4.5对于大片密集的桩群应考虑有可能产生沉桩困难,从而增加锤击数,产生较大的锤击应力;同时更应注意到在软土地基中沉桩对于间距小,数量多的桩群会引起数值高、波及范围广的超孔水压力,而导致土体位移、柱位偏移、柱身弯曲,4.6对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高的桩、大片密集的桩群或需穿越一定厚度硬土层的桩必须分段时,应采用焊接接头,接桩宜避免在桩端穿越硬土层时进行。
4.7对于载面不大于350×350的桩宜采用整根桩,必须分段时应采用焊接接头。
4.8采用分段接桩时,锤击桩宜采用1~2个接头,静压桩宜采用1~3个接头,
4.9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8度时,桩的接头位置应设置在非液化土层中4.10当柱受到大面积地面堆载的影响,或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久固结土而桩端进入硬土层,或由于降低地下水位等因素造成桩周土可能产生的沉降大于桩的沉降时,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影响。
4.11对于同时承受水平荷载的桩,设计人员应结合地质条件、工程结构类型、荷载性质与大小等因素,通过分析验算后综合考虑调整配角和选用接头型式。
4.12对于要求起吊裂缝宽度小于0.2mm(含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桩,设计人员在选用时应通过计算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增加配筋。4.13对于桩周有可能液化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25kPa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时,应考虑压曲影响,适当调整主筋和筋的配置以及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子二东校对李来宝本设计宋青君宋青君页
04G361
4.14当估计沉桩困难较大或单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很大,且单独承台下数较少(如少于3根)或为单排桩桩基时,宜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配筋和提商混凝土强度等级,4.15对于锤击桩,摩擦桩的长细比不宜大于120;增承型桩或摩擦型桩需穿越一定厚度的硬土层时,其长细比不宜大于100,4.16对于锤击桩,锤击压应力应小于桩身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锤击拉应力宜小于1.2倍桩身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4.17对于静压桩,当预估沉桩阻力较大或需穿超较厚硬土层时,宜在械顶部适当增加网片和箍筋,并提商混凝土强度等级,5.设计计算
5.1技术参数
5.1.1水平吊运、旋转吊立及沉阶段,构件安全等级为三级,相应的构件重要性系数为0.9.
5.1.2制作、吊装、运输时,桩身自重分项系数取1.35,5.1.3吊运动力系数为1.5.
5.1.4裂续控制等级为三级
5.1.5台座吸力为偶然荷载,其值取3kPa。5.2设计计算规定
5.2.1桩的配筋系按在水平起吊和旋转起吊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内力进行计算,并满足构造和抗裂要求,
5.2.2桩的最小纵向钢筋配筋率与沉桩方法相适应,锤击桩不小于0.8%静压桩不小于0.6%,当桩身细长时,亦不宜小于0.8%,主锅筋直径不应小于虫14.
5.2.3B组桩的配筋率不小于1.0%,C组桩不小于1.2%,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抗震等级、荷载大小、施工务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沉桩设备及建筑场地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后选用。
5.2.4在起吊应力作用下,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桩,其计算最大裂缝宽度控制不超过0.3mm;长期或经常出现水平力或拨力的桩,以及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桩,最大裂终宽度控制不超过0.2mm,5.2.5吊点位置和起吊方式应根据桩长按图一所示进行选择,三点起吊时族转起吊所采用的下吊索长度人(见图八)应大于或等于桩长L,当施工吊装不符合本条规定时(如改变起吊方式、桩长或吊点时),应按现场吊装条件另行验算配筋,0.291
L≤18m
二点吊
一点吊
三点吊
5.3椎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并按GB50007-2002中8.5.9相关条款或根据地区特点,由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土质情况、桩基类型、施工条件及以往的工程经验等因素后决定,总说明
审核王卫东工东。校对李来宝在设宋青君案青君图集号
04G361
5.4在满足抗裂要求前提下,椎身的最大抗拉力(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拉力)可参照附录三选用5.5吊环直径宜按表二选用,
吊环选用表
桩截面
500×500
450×450
400×400
350×350
300×300
250×250
200×200
三点吊
注:1.每个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50N/m2.表中吊环钢筋接各吊环同时受力考虑,6.材料和构造要求
6.1混激土
混土强度等级按GB50010-2002相关条款采用二点吊
锤击椎-A组用C30,B组用C30~C40,C组用C40~C50静压椎A组用C30,B组用C30~C40,C组用C40~C50.6.2钢解
HPB235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210N/;HRB335级钢筋\4\抗拉强度设计值f=300N/mm2,6.3吊环应采用HPB235级钢筋制作,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6.4钢材应采用Q235B,
6.5焊条:HPB235级钢筋及Q235B钢材用E43XX型;HRB335级钢筋—用E50XX型
6.6硫磺胶泥的原材料、配合比、熬制方法、物理力学性能、施工操作、火候控制规定等参照附录一选用,6.7截面为200×200、250×250方椎的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其余截面方桩的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制桩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入模后主筋保护层厚度均匀一致6.8纵向钢筋和箍筋应扎牢,连接位置不应偏斜,纵向钢筋的接头如采用双面搭接焊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d,焊接接头位置应错开:同一截面内焊接接头的截面积不得超过主筋总面积的50%,以35d的区域内作为同一截面范图,并且该区域长度应不小于500mm,在桩顶与桩端各2m范图内主筋不得有接头,
6.9筹筋可采用螺旋形筹和矩形绑扎箍,当采用矩形绑扎筹时,箍末端应为135°弯钩或采用90°弯钩加焊接,髓筋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筋直径的5倍,椎两端的加密策筋均应采用点焊焊成封闭筹,7.生产制作
椎的制作质量标准除应符合GB50202-2002和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7.1主筋距桩顶的距高,应按设计要求产格控制,桩的主筋不得与钢帽预面钢板焊接。
7.2桩顶钢板套的焊接应平直、方正,不允许倾斜、串角或翘曲,焊缝必须饱满。
7.3灌注混凝土时,应由桩顶部分往桩端方向进行,必须连续灌注,不得中断,对桩头、桩尖部分应加强振。7.4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采用碎石或经过破碎的卵石,其粒径宜为5~40mm,7.5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7.5.1制作场地必须坚实平整,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地基变形应控制总说明
审核王卫东于-东校对李来宝本设计宋青君宋青君图集号
04G361
在制桩的允许偏差限值内,
7.5.2底模必须平整、牢靠,构造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宜用水泥地坪。侧模优先采用钢模,以保证制桩的平直度,宜选用定型耐久的装配式模板。模板的拼缝处应严密不漏浆,7.5.3模板与混凝土(或混凝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刷隔高剂,严防相互粘结,禁止使用废机油作隔高剂。7.5.4上层桩或邻桩的谦注,必须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方可进行。
7.5.5制桩的重叠层数应根据地基条件和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四层。7.6预制桩的制作严禁采用拉模或翻模等快速脱模,以及三块侧模同时浇注两根桩的方法施工,
7.7吊装一般采用预理吊环及预留孔两种方案,制作时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
7.7.1采用吊环方案时,吊环的位置应埋设在中问主筋的两侧(见图二),使桩在起吊时不发生侧向倾斜:吊环锚脚埋入混凝土内不得小于30倍吊环钢筋直径,并与桩的主筋扎牢(见图三);7.7.2当采用重受法制椎时,应在相邻桩被吊环削弱的截面处另加2214L=1000的补强钢筋(见图四);7.7.3采用留孔方案时,可在混凝土初凝后拔出钢管成孔(考虑吊装影响也可不拨),但不得损坏桩身,孔两侧应另加构造筋(见图五),中间纵向主篇
中间吊环(或留孔)置于中间纵向主篇的右侧上下二只吊环(或留孔)置于中间织向主筋的左侧图二
7.8制作桩顶螺纹孔时,通常采用螺杆工具(见图六),当混凝土浇擒完毕,根据气温及混凝土凝固时间,适时地旋转退出螺杆,制成轮廉清晰的螺纹形孔润。
7.9控制桩身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在易出现裂缝的区域加配短钢筋或增加细网片,7.10本图集中方桩设计选用桩长不包括桩尖部分,当计算工程量时应将桩尖部分计算在内。
70净牌
桩的主筋
被筝柱吊环削弱的裁面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方来设计宋青君宋青君页
04G361
8.验收标准
构速箍408
@50孔靠近中间飘向主筋
505050
8.1桩的检验应结合制作顺序逐根进行,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a.
桩的结构图;
材料检验记录;
钢筋和预埋件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
质量检查记录;
养护方法等.
8.2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三的规定。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椎的允许偏差编差名
(1)横裁面边长
(2)桩顶对角线之差
(3)保护层厚度
(4)桩身弯曲失商
(5)桩尖中心线
(6)桩顶平面对椎中心线的倾斜(7)错箔预留孔深
(8)浆锚预留孔位置
(9)浆错预留孔径
(10)锚筋孔的垂直度
(11)主筋间距
(12)笼筋间距或螺旋筋的螺距(13)椎顶钢筋网片位置
(14)吊环对桩纵轴线的偏差
(15)吊环露出柱表面的商度
(16)多节椎锚固钢筋的长度
(17)多节椎锚固钢筋的平面位置(18)多节柱预埋铁件位置
(19)主筋距桩顶距高
允许偏差值(mm)
不大于1%桩长,且不大于20
8.3预制钢筋混渠土方椎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8.3.1表面平整、密实,掉角深度不应超过10mm,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面积不超过全部柱表面积的0.5%,并不得过分集中,总说明
审核王卫东校对李来宝本设宋青君宋青君图集号
04G361
8.3.2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15mm,模向裂续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1/2,8.3.3桩顶与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或掉角,9.桩的吊运
9.1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起吊,达到100%时才能运输,
9.2长度大于18m的桩,在现场吊运时,可按下述方式进行:9.2.1运桩时可采用具有弹簧和转盘的平板车,转盘上的刚性托板(用方木或工字钢做成)应有足够的长度,刚性托板支点外桩的悬空长度应满足图七所示的要求,在刚性托板和桩之间须用垫木衬垫,平板车的轨道应平整,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平板车平稳,避免跳动和撞击,
9.2.2当桩放置于平板车上后,须清除桩上粘附之杂质,9.2.3桩在起吊时应使每个吊点同时均匀受力,9.2.4沉桩施工用三点吊就位之步骤:用2台卷扬机,按图八安装吊索,然后将桩水平提升至高度为L/2(L为桩长)处,即停止#1卷扬机,仅开动#2卷扬机,收紧03索,使柱旋转至垂直,脱下吊索,使桩单点吊在03索上,然后进入桩架龙门(见图八。9.2.5桩在旋转起吊就位时严禁使用吊环。9.3在方桩吊运过程中,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侧面边长的1/20.104L
下吊素
长度A(1-m-2)
10.沉桩
#1巷播机
#2卷扬机
L(柱长)
10.1沉桩前应清除高空和地下障碍物,应平整沉桩和运桩的场地,桩机移动范围内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桩机运行和机架垂直度的要求,施工场地及周围应保持排水畅通,10.2施工前应根据桩截面、桩长、土层特性及施工机械性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当预制方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沉桩。此外尚10.3
应考虑:
10.3.1锤击沉桩时混凝土的龄期不得少于28天,如有其他有效措施且有试验数据证明,桩身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能达到与28天龄期之强度相同时,可不受龄期限制
总说明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在设计宋青君来青君图集号
04G361
10.3.2静力压桩时,采用蒸汽养护的预制方桩,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自然养护5天以上才能进行压柱10.4沉桩顺序一般宜采用先深后浅,先大裁面后小载面的原则,自中间向两边对称前进,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如遗保护对象,则宜背高保护对象,由近向远沉桩。
10.5桩插入土中定位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10.6送柱孔应及时用砂或碎石回填密实,10.7锤击沉桩
10.7.1锤击沉应结合地区经验或参照附录四,对各种截面的桩和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锤重和落距以及采用适当的椎垫与锤垫等措施,降低桩身锤击拉应力和锤击压应力,10.7.2椎帽或送桩器与桩头周围应有5~10mm的空隙,锤与桩帽和桩增帽与桩之间应设弹性衬垫。桩锤、桩帽、送桩器和桩身应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
10.7.3桩开始锤击时落锤距离应较小,当桩入土一定深度桩身稳定,桩身不易偏斜后,再按要求的落距沉桩,用柴油锤时,应保证链踪动正带,并随时检查桩和打桩架的垂直度,超过1%应及时调整,如桩已打斜,应尽可能拔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桩孔用砂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
10.7.4沉桩标准应按标高和贯入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a.持力层为坚硬、硬塑的粘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风化岩石等土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桩端标高作为参考
b.贯入度已达到而柱端标商未达到要求时,应继续锤击3降,妻求每降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C.打桩过程邀到异常情况,如贯入度剧变、椎身倾斜、移位、椎顶与桩身裂缝等,应立即停止打桩,及时通知设计部门并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d.击总击数可根据锤重和地基土质条件控制,选用与方柱相适应的桩链,在一定的锤击能量下,沉桩全过程中锤击总数可控制在1500~2000击左右,或按地区经验控制。10.8静压沉桩
10.8.1静压沉桩时,压桩力可根据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结合地区施工经验,通过分析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Ps和标准贯入试验N值评估沉柱的可能性,并选用适宜的压桩机械。缺乏地区经验时也可参照附录五选用
10.8.2根据地质条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及布桩密集程度等因素,压机应按额定总重配制压重压椎机的重量(不含静压机大履和小履的重量)不宜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应避免配重不足而产生桩架被抬起的现象,应选择夹持摩擦力大而夹持力小的静压桩夹具。油压表必须经法10.8.3
定检测单位标定,机械性能应保证正常运转,10.8.4施工场地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不同静压桩设备正常运转的需要,10.8.5静压椎沉桩控制应按标高、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10.8.6桩端进入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风化岩等持力层时,静压桩的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端标高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作为辅助控制指标10.8.7静力压桩桩端进入持力层,达到综合确定的压桩力要求但未至设计标高时,宜保持稳压1~2分钟,稳压下沉量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
10.8.8静压沉桩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避免对柱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柱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除机裁故障外,不得停止沉柱施工,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本果之设计宋青君来责君页
04G361
10.9为减少沉桩挤土效应和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可综合考虑采取下列措施:
10.9.1合理安排沉桩流水顺序,一般宜先中央后四周,由里及外,如有保护对象,则宜背高保护对象由近向远沉桩10.9.2对于饱和软粘性土场地,可设置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或管笼井,其间距和深度应根据土层条件和相关规范确定,10.9.3设置地面防振(挤)沟,沟宽0.5~0.8m,深度按土质情况以边拨能自立为准,
预钻孔沉桩,孔径宜小于桩边长50~100mm,深度视桩距和土的10.9.4
密实性、渗透性而定,一般为桩长的1/3~1/2,施工时应随钻随流桩。
10.9.5设置遮断减振壁,如水泥土搅拌桩连续壁等,10.9.6沉桩过程应加强对保护对象的监测,根据监测资料与保护对象的、实际状态减缓沉速率。
10.10沉桩后桩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四的规定,椎位置的允许偏差
单排或双排桩条形基础
(1)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
(2)平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
数为1~3的桩基的桩中心距
桩数为4~16根的桩基的桩中心距柱数大于16根的桩基的桩中心距(1)最外边的柱
(2)中间桩
允许偏差(mm)
100(50)
150(70)
1/3桩边长
1/3雄边长
1/2桩边长
注:1.表内允许偏差不包括由于降水、基坑开挖、送桩等原因产生的位移、2.()中数字适用于200×200及250×250的方柱。11.接桩
接桩应在穿过硬土层后进行,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失商不得大于椎长的1%e,且不大于20mm,11.1焊接法
11.1.1焊接接椎时,预埋件表面应保持清洁,上下节桩桩项平整度必须小于2m,纵轴线必须重合一致,连接件应满足本图集设计要求,11.1.2上下两节椎之间的间像应采用厚薄适当、加工成槐形的铁片填实焊牢。
11.1.3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第一层焊应采用细焊条(Φ3.2mm)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焊方可用粗焊条,焊终必须每层检查,不应有夹渣、气孔等缺陷焊续要求续饱满,焊续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椎接头焊接完毕后,焊缝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5分钟以上方可继11.1.42
续沉椎。
接桩焊接质量应符合GB50205-2001中对三级焊缝的要求,并按胞11.1.5
藏工程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11.1.6接桩拼续允许偏差见表五:接桩拼缝允许偏差表wwW.bzxz.Net
偏差名称
桩身膏曲度
方桩两端板之间间踪
点焊高度
接终错位
总说明
允许偏差值
≤L/1200
≤2mm
≤1mm
≤2mm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东校对李来宝设计宋青君来青君页
04G361
柱截面
400×400
450×450
硫磺胶泥浇注后雷停歇的时问
不同气温下的停歇时间(min)
11~20℃21~30℃31~40
41~50c
注:上表为上下节桩之间压实后硬化的硫磺胶泥厚度控制在10mm以下的普压柱的施工经验数据。
11.2锚接法
11.2.1接桩锚筋应事先清刷干净并调直。11.2.2检查锚筋长度、孔深、平面位置及锚筋孔内螺纹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1.2.3锚筋孔内应经清洗,达到无水、无杂质和无油污,11.2.4接桩时,起吊上节椎并对准下节送下,使上节桩的外露锚固钢筋全部插入下节桩的预留孔内,确保其垂直和接触面水平,然后拎起上节桩,箍上海绵夹,将熔化的硫磺胶泥浇入孔内,并满铺桩顶约20mm厚,再插入上节桩,胶泥的浇注温度宜控制在140~145℃之间,浇注时间不得超过两分钟,11.2.5待硫磺胶泥冷却凝固后,拆除海绵箍,硫磺胶泥浇注后的压桩施工停歇时间宜根据试验确定,或参考表六选用,11.2.6硫磺胶泥试块每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三块,试验方法参照混凝土试块的试验规定进行。
11.3装配式可调平刚性接头
11.3.1除本图集提供的常规接桩方法以外,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中推荐采用的装配式可调平接头也可参考选用,
11.3.2采用装配式可调平刚性接头,压桩前应将接头清理干净。压桩过程中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同步校正桩垂直度,以保证上下两节桩能顾利对接,
11.3.3接头施工时应先将上节桩插入下节椎,调整接头钢板之间的间隙,然后向下节桩桩帽中倒入适量的可调平材料,再重新将上节柱插入下节桩椎帽中,并沉桩10~20cm深,之后将上、下节桩接头焊接牢固。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王卫东乐东校对李来宝本录设计宋青君来青君页
04G361
小提示:此图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图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图集包。

标准图片预览:






图集目录:
04G361
目录
总说明
ZH-20~50-XXX配筋图
ZH-20~50-XXX配筋表
JZHb-220~225-XXX配筋图
JZHb-X30~X50-XXXX配筋图
JZHb-X20~X50-XXXX配筋表
钢帽甲-连接A详图
钢帽甲-连接B详图
钢帽乙-连接A详图
钢帽乙-连接B详图
钢帽丙详图
钢靴详图
AZH-20~50-XXX配筋图
AZH-20~50-XXX/JAZHa-X40~X50-XXXXX/JAZHb-X20~X50-XXXXX配筋表
JAZHa-X40~X50-XXXXA配筋图
JAZHa-X40~X50-XXXXB配筋图
JAZHa-X40~X50-XXXXA、B配筋图
JAZHb-X20~X25-XXX配筋图
JAZHb-X30~X50-XXXXA配筋图
JAZHb-X30~X50-XXXXB、C配筋图
JAZHb-X30~X50-XXXXX配筋图(一)
JAZHb-X30~X50-XXXXX配筋图(二)
附录一:硫磺胶泥的配制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附录二:方桩的适用条件
附录三:按抗裂控制的桩身抗拉力
附录四:锤重选择参考表
附录五:压桩机型号选择参考表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
- 下一篇: 钢烟囱(自立式30~60m)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174-2023 厨房纸巾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31138-2022 加氢机
-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