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水产行业标准(SC) >>
- SC/T 2004.1-2000 皱纹盘鲍增养殖技术规范亲鲍
标准号:
SC/T 2004.1-2000
标准名称:
皱纹盘鲍增养殖技术规范亲鲍
标准类别:
水产行业标准(S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0-02-22 -
实施日期:
2000-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3.77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皱纹盘鲍(Hatiotisd iscush annaiIn o)亲鲍的规格、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皱纹盘鲍亲鲍的生产和销售。 SC/T 2004.1-2000 皱纹盘鲍增养殖技术规范亲鲍 SC/T2004.1-2000

部分标准内容:
SC/T 2004.1--2000
本标准规定的皱纹盘鲍亲鲍的规格、质量要求主要依据是我国的科研成果、生产经验、销售状况、实测数据。本标准制定的目的在于加强对皱纹盘鲍增养殖过程中所用亲鲍的检测,提高亲鲍质量,促进皱纹盘鲍增养殖业的发展。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燕敬平、于东祥、杨爱国、方建光、王建伟。45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皱纹盘鲍增养殖技术规范
Maricultural technologic regulation of abalone-Parent abalone
SC/T 2004.1—2000
本标准规定了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 hannai Ino)亲鲍的规格、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皱纹盘鲍亲鲍的生产和销售。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壳长 shell length
壳顶后端边缘至头部壳前缘的距离。3.2规格合格率rateof qualified individuals forspecifications符合规格要求的个体占亲鲍总数的百分比。3.3 伤残个体 wound and broken individuals壳损、软体部受伤的个体。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3.4伤残率rateof wound and broken individuals伤残个体占亲鲍总数的百分比。3.5病态个体ill idividua!
亲鲍中消化腺菱缩的个体。
3.6 病态率rate of ill idividuals病态个体占亲鲍总数的百分比。4质量要求
4.1感官要求
a)附着物(石灰虫、苔藓虫和牡蛎)少;b)活力强;
c)软体部肥满。
4.2规格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0-02-22批准456
2000-04-01实施
亲鲍的规格为8.0~9.0cm。
规格合格率100%。
4.3伤残率
应小于1%。
4.4病态率
应小于1%。
5检验方法
5.1感官检验
5.1.1附着物检验
SC/T2004.1—2000
石灰虫、苔藓虫和牡蛎的附着面积不超过鲍壳面积的三分之一5.1.2活力检验
把亲鲍从附着物体上剥离开,腹面向上平放,腹足在30s内由平伸状态变成向中卷曲状态的个体为活力强的个体。
5.1.3软体部肥满检验
软体部不能完全被壳体所包盖的个体为软体部肥满的个体。5.2规格合格率检验
用游标卡尺测量壳长,精确至0.1cm。5.3伤残率检验
肉眼观察,对每个样品进行检验,统计伤残个体,计算伤残率。5. 4病态率检验
把待检亲鲍翻转,腹面向上,对消化腺进行检验,统计病态个体,计算病态率。6检验规则
6.1亲鲍销售交货时应进行检验。6.2组批规则:一个销售批作为一个检验批。6.3对一个检验批应逐个全部进行检验。6.4判定规则:经检验,有不合格项的个体为不合格亲鲍。7计数方法
采用逐个计数方法。
8运输方法
运输用水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8.1干运法
亲鲍放入无毒塑料泡沫箱内,海绵吸海水后轻轻挤出多余水分,盖在鲍体上,箱子加盖,箱子防晒,温度控制在15℃以下。运输15h成活率可达95%以上。8.2充气法
将亲鲍装入塑料袋中,充氧气后扎紧,塑料袋周围用吸海水后的海绵包盖后放入塑料泡沫箱内,胶带密封。温度控制在15℃以下。运输时间25h以内可采用此法。45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规定的皱纹盘鲍亲鲍的规格、质量要求主要依据是我国的科研成果、生产经验、销售状况、实测数据。本标准制定的目的在于加强对皱纹盘鲍增养殖过程中所用亲鲍的检测,提高亲鲍质量,促进皱纹盘鲍增养殖业的发展。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燕敬平、于东祥、杨爱国、方建光、王建伟。45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皱纹盘鲍增养殖技术规范
Maricultural technologic regulation of abalone-Parent abalone
SC/T 2004.1—2000
本标准规定了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 hannai Ino)亲鲍的规格、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皱纹盘鲍亲鲍的生产和销售。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壳长 shell length
壳顶后端边缘至头部壳前缘的距离。3.2规格合格率rateof qualified individuals forspecifications符合规格要求的个体占亲鲍总数的百分比。3.3 伤残个体 wound and broken individuals壳损、软体部受伤的个体。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3.4伤残率rateof wound and broken individuals伤残个体占亲鲍总数的百分比。3.5病态个体ill idividua!
亲鲍中消化腺菱缩的个体。
3.6 病态率rate of ill idividuals病态个体占亲鲍总数的百分比。4质量要求
4.1感官要求
a)附着物(石灰虫、苔藓虫和牡蛎)少;b)活力强;
c)软体部肥满。
4.2规格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0-02-22批准456
2000-04-01实施
亲鲍的规格为8.0~9.0cm。
规格合格率100%。
4.3伤残率
应小于1%。
4.4病态率
应小于1%。
5检验方法
5.1感官检验
5.1.1附着物检验
SC/T2004.1—2000
石灰虫、苔藓虫和牡蛎的附着面积不超过鲍壳面积的三分之一5.1.2活力检验
把亲鲍从附着物体上剥离开,腹面向上平放,腹足在30s内由平伸状态变成向中卷曲状态的个体为活力强的个体。
5.1.3软体部肥满检验
软体部不能完全被壳体所包盖的个体为软体部肥满的个体。5.2规格合格率检验
用游标卡尺测量壳长,精确至0.1cm。5.3伤残率检验
肉眼观察,对每个样品进行检验,统计伤残个体,计算伤残率。5. 4病态率检验
把待检亲鲍翻转,腹面向上,对消化腺进行检验,统计病态个体,计算病态率。6检验规则
6.1亲鲍销售交货时应进行检验。6.2组批规则:一个销售批作为一个检验批。6.3对一个检验批应逐个全部进行检验。6.4判定规则:经检验,有不合格项的个体为不合格亲鲍。7计数方法
采用逐个计数方法。
8运输方法
运输用水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8.1干运法
亲鲍放入无毒塑料泡沫箱内,海绵吸海水后轻轻挤出多余水分,盖在鲍体上,箱子加盖,箱子防晒,温度控制在15℃以下。运输15h成活率可达95%以上。8.2充气法
将亲鲍装入塑料袋中,充氧气后扎紧,塑料袋周围用吸海水后的海绵包盖后放入塑料泡沫箱内,胶带密封。温度控制在15℃以下。运输时间25h以内可采用此法。45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水产行业标准(SC)
- SC/T8045-2015 渔船无线电通信设备修理、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
- SC/T9413-2014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大黄鱼
- SC/T9418-2015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鲷科鱼类
- SC/T9406-2012 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
- SC/T2057-2014 青蛤 亲贝和苗种
- SC/T8030-1997 渔船气胀救生筏筏架
- SC/T1089-2006 鱼类消化率测定方法
- SC/T2046-2014 石鲽 亲鱼和苗种
- SC/T5023-2002 渔具材料抽样方法及合格批判定规则 合成纤维丝、线
- SC/T1056-2002 蛙类配合饲料
- SC/T6024-2003 小包装食品用压力蒸汽灭菌装置
- SC/T7006-2001 溶解氧测定仪
- SC/T6001.3-2001 渔业机械基本术语 水产品加工机械
- SC/T7204.2-2007 对虾桃拉综合征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 SC/T7205.2-2007 牡蛎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