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
- JC/T 667-1997 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4 15:48:41
- JC/T667-1997
- 已作废
标准号:
JC/T 667-1997
标准名称:
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
标准类别: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实施日期:
2003-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7.89 KB
替代情况:
被JC/T 667-2004代替采标情况:
ASTM C465-1992 MOD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
Processing additions for usein the manufacture of hydraulic cementJC/T667—1997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7-05-30批准并发布1997-12-01实施
本标悬粮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C465一92《水硬性水泥生产用T艺外加剂》制订的:技术内容等效采用该标准。由于标准中各项技术要求的指标均是对比值,因此本标准等同采用了ASTMC465指标,但检定各项技术的检验方法均采用我国现行试验方法标推,这样有利于本标准在我国的推广实施。其中由于我国通常不采用压蒸试验方法检验水泥安定性,而采用沸煮法,因此指标改为沸煮法安定性性能对比。本标准涉及的混凝土试验方法以及粗、细集料标准均采用我国标准,但其中粗、细骨料的粒级的选择尽可能接近ASTMC465,砂率选择等均等同ASTMC465。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载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谁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碧兰李立光张大同肖忠明16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对水泥及混凝土性能允许的影响范围及要求,试验方法和评定准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水泥粉磨用的工艺外加剂能否用于水泥生产。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5—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177—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344—92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6-8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8074--8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8077—87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12958—91
复合硅酸盐水泥
建筑用砂
GB/T14684--93
GB/T14685-93建筑用卵石、碎石GBJ80-8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J 81—85
JC600--1995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JC/T603—1995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JGJ55--199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定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工艺外加剂:为了改善水泥粉磨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而掺人的工艺外加剂。基准水泥:不掺工艺外加剂的硅酸盐水泥、,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基准混凝士:按照本标准规定配制的不掺工艺外加剂的混凝土。,4要求
4.1评价工艺外加剂应由含这种工艺外加剂的水泥与不含工艺外加剂的同种水泥进行比较,以其差值或相对值表示其对相应水泥性能的影响程度。4.2外加剂对水泥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应符合表1要求。4.3液体工艺外加剂按6.1.1测定密度值,其值应在提供值的士0.05范围以内。163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斌验项
标准稠度需水量,%
水泥胶砂水灰比
凝结时间
当氏法沸煮安定性,%
水混撬折,抗压强度,%
胶砂 28d 干缩率,%
滋凝土抗折、抗压强度,%
注,水泥胶砂水灰比悬针对不固定加水激的水泥。5材料
5.1水泥
5.1.1工艺外加剂制造和销售商
性能比对指标(与基准水泥、基准混凝土相比)绝对值之差不大于1. 0
绝对值之差不大于0.02
差慎不大于1h和相对值不大于50%结论不变
所有龄期相对值不低于95
绝对值之差不大于0.025
所有龄期相对假不惩于90
5.1.1.1当工艺外加剂将普遍用于通用水泥中,应至少对五个不同厂生产的熟料分别配制的两个通用水泥进行试验。
5.1.1.2当工艺外加剂将用于特种类型的水泥中时,应至少对两个不同厂生产的熟料分别配制的两个水泥进行试验。
5.1.1.3当工艺外媚剂将用于某工广时,应至少用代表该厂生产的每种类型的水泥熟料分别配制的两个水泥进行试验
5.1.1.4任熟料配制的两个对比水泥应粉磨至比表面积相差不大于13m*/kg,SO:含量以水泥重量百分数计,相差应不大于0.3%。5.1.1.5基准水泥构应符合GB175、GB1344、GB12958和JC600的要求。5.1.1.6每种试验水泥应测定以下化学成份: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1,O3),氧化铁(Fe2Os),氧化钙(CaO),氧化镁(MgO),三氧化硫(SOs),烧失量,不溶物,氧化钠(Na2O)和氧化钾(K,O)。每种水泥所用熟料还应计算出硅酸二钙(C,S),硅酸二钙(C,S),铝酸三钙(CA)和铁铝酸钙(CAF)的含量。5.1.2水泥生产企业
5.1.2.1水泥生产企业应从水泥粉磨生产流程中取样,取样点为水泥出料口。取样前应记录外加剂的加人速率、时间、溶液浓度,循环负荷量、出磨物料溢度以及热料、石膏和灌合材的如人速率。在磨机运行4h或通常条件下摩机运行达到乎衡谢先取基准水泥样,掺外加剂后达到平衡再取携外加剂水泥样,取样后立即测定水泥细度。5.1.2.2样品放存效在翻封容器内,使用前应充分混合。5 2臂料
5.2.1细骨料:符合GB/T14684要求,细度模数为3.0~~2.3的中砂,颗粒级配为2区。5.2.2粗料:符合GB/T14685要求,细度模数为5~20mm的连续粒级。5.2.3全部试验应采用同一批的粗、细骨料。5.3水
采用洁净的饮用水。
6试验方法
6.美液体工艺外加剂试验
其密度、含水量:按GB8077进行。6.2水泥试验
6.2.1水泥化学分析:按GB176进行。6.2.2水泥强度:按GB177进行。6.2.3水泥胶砂干缩率:按JC/T603进行。6.2.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按GB1346进行。6.2.5水泥细度:按GB8074进行。6.3混凝土试验
6.3.1试验室温度
试验室温度为20℃士3℃。
6.3.2配合比
基准混凝士配合比按设计规程JGJ55进行设计,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水泥用量:(307±3)kg/m2;b)用水量:应使混凝土落度达到65mm士10mm;c)砂率:推荐试配值如下:
采用卵石时砂率为40%,采用碎石时砂率为45%。6.3.3混凝土的拌和
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不应大于每组拌和料容量的两倍。6.3.4混凝土拌和物性能
新拌混凝土试样的坍落度、容重按GBJ80进行。6.3.5混凝土成型及试件数
6.3.5.1试件数:每种试验条件下至少应成型三块试体。对每种含有外加剂的水泥及其对应的基准水泥应在不同的日期拌制三批混凝土,但同一批含外加剂水泥和对应的基准水泥的混凝土拌制应在同一天完成。一次拌制的混凝土至少成型一次试验用试件数(即三块)。如需要由任一次拌制的混凝土来制备所有试验的试件,则可增加每次拌制混凝土的量。6.3.5.2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件成型、养护以及强度试验按GBJ80和GBJ81进行,并用護动台振实。但混凝土预养温度为20℃士3℃,强度试验龄期按3d、7d、28d、90d进行。7试验报告
按本标准评定用于水泥生产中工艺外加剂的试验结果报告应包括:a)外加剂的商品名称、来源、特性、推荐的使用量以及液体工艺外加剂的密度和含水量,
b)本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所有分析和试验的详细结果,外加剂的掺入量等;c)比较试验结果,确定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d)由各水泥生产企业所提供的资料作为试验报告的附录,资料包括所用外加剂的名称、掺用量及掺用水泥的品种。8评定准则
8.1凡符合本标准第4章要求的工艺外加剂可用于水泥粉磨生产。165
8.2水泥生产企业使用工艺外加剂时,应提供本标准第7章要求的试验报告,并由行业主管部门备案、核准后方可用于水泥生产。质量管理部门可按本标准婴求对其所用工艺外加剂进行监督、考核。
8.3水泥生产企业与外加剂制造或销售商因掺加工艺外加剂引起的质量纠纷由国家认可的水泥质量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16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
Processing additions for usein the manufacture of hydraulic cementJC/T667—1997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7-05-30批准并发布1997-12-01实施
本标悬粮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C465一92《水硬性水泥生产用T艺外加剂》制订的:技术内容等效采用该标准。由于标准中各项技术要求的指标均是对比值,因此本标准等同采用了ASTMC465指标,但检定各项技术的检验方法均采用我国现行试验方法标推,这样有利于本标准在我国的推广实施。其中由于我国通常不采用压蒸试验方法检验水泥安定性,而采用沸煮法,因此指标改为沸煮法安定性性能对比。本标准涉及的混凝土试验方法以及粗、细集料标准均采用我国标准,但其中粗、细骨料的粒级的选择尽可能接近ASTMC465,砂率选择等均等同ASTMC465。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载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谁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碧兰李立光张大同肖忠明16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对水泥及混凝土性能允许的影响范围及要求,试验方法和评定准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水泥粉磨用的工艺外加剂能否用于水泥生产。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5—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177—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344—92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6-8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8074--8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8077—87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12958—91
复合硅酸盐水泥
建筑用砂
GB/T14684--93
GB/T14685-93建筑用卵石、碎石GBJ80-8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J 81—85
JC600--1995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JC/T603—1995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JGJ55--199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定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工艺外加剂:为了改善水泥粉磨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而掺人的工艺外加剂。基准水泥:不掺工艺外加剂的硅酸盐水泥、,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基准混凝士:按照本标准规定配制的不掺工艺外加剂的混凝土。,4要求
4.1评价工艺外加剂应由含这种工艺外加剂的水泥与不含工艺外加剂的同种水泥进行比较,以其差值或相对值表示其对相应水泥性能的影响程度。4.2外加剂对水泥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应符合表1要求。4.3液体工艺外加剂按6.1.1测定密度值,其值应在提供值的士0.05范围以内。163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斌验项
标准稠度需水量,%
水泥胶砂水灰比
凝结时间
当氏法沸煮安定性,%
水混撬折,抗压强度,%
胶砂 28d 干缩率,%
滋凝土抗折、抗压强度,%
注,水泥胶砂水灰比悬针对不固定加水激的水泥。5材料
5.1水泥
5.1.1工艺外加剂制造和销售商
性能比对指标(与基准水泥、基准混凝土相比)绝对值之差不大于1. 0
绝对值之差不大于0.02
差慎不大于1h和相对值不大于50%结论不变
所有龄期相对值不低于95
绝对值之差不大于0.025
所有龄期相对假不惩于90
5.1.1.1当工艺外加剂将普遍用于通用水泥中,应至少对五个不同厂生产的熟料分别配制的两个通用水泥进行试验。
5.1.1.2当工艺外加剂将用于特种类型的水泥中时,应至少对两个不同厂生产的熟料分别配制的两个水泥进行试验。
5.1.1.3当工艺外媚剂将用于某工广时,应至少用代表该厂生产的每种类型的水泥熟料分别配制的两个水泥进行试验
5.1.1.4任熟料配制的两个对比水泥应粉磨至比表面积相差不大于13m*/kg,SO:含量以水泥重量百分数计,相差应不大于0.3%。5.1.1.5基准水泥构应符合GB175、GB1344、GB12958和JC600的要求。5.1.1.6每种试验水泥应测定以下化学成份: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1,O3),氧化铁(Fe2Os),氧化钙(CaO),氧化镁(MgO),三氧化硫(SOs),烧失量,不溶物,氧化钠(Na2O)和氧化钾(K,O)。每种水泥所用熟料还应计算出硅酸二钙(C,S),硅酸二钙(C,S),铝酸三钙(CA)和铁铝酸钙(CAF)的含量。5.1.2水泥生产企业
5.1.2.1水泥生产企业应从水泥粉磨生产流程中取样,取样点为水泥出料口。取样前应记录外加剂的加人速率、时间、溶液浓度,循环负荷量、出磨物料溢度以及热料、石膏和灌合材的如人速率。在磨机运行4h或通常条件下摩机运行达到乎衡谢先取基准水泥样,掺外加剂后达到平衡再取携外加剂水泥样,取样后立即测定水泥细度。5.1.2.2样品放存效在翻封容器内,使用前应充分混合。5 2臂料
5.2.1细骨料:符合GB/T14684要求,细度模数为3.0~~2.3的中砂,颗粒级配为2区。5.2.2粗料:符合GB/T14685要求,细度模数为5~20mm的连续粒级。5.2.3全部试验应采用同一批的粗、细骨料。5.3水
采用洁净的饮用水。
6试验方法
6.美液体工艺外加剂试验
其密度、含水量:按GB8077进行。6.2水泥试验
6.2.1水泥化学分析:按GB176进行。6.2.2水泥强度:按GB177进行。6.2.3水泥胶砂干缩率:按JC/T603进行。6.2.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按GB1346进行。6.2.5水泥细度:按GB8074进行。6.3混凝土试验
6.3.1试验室温度
试验室温度为20℃士3℃。
6.3.2配合比
基准混凝士配合比按设计规程JGJ55进行设计,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水泥用量:(307±3)kg/m2;b)用水量:应使混凝土落度达到65mm士10mm;c)砂率:推荐试配值如下:
采用卵石时砂率为40%,采用碎石时砂率为45%。6.3.3混凝土的拌和
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不应大于每组拌和料容量的两倍。6.3.4混凝土拌和物性能
新拌混凝土试样的坍落度、容重按GBJ80进行。6.3.5混凝土成型及试件数
6.3.5.1试件数:每种试验条件下至少应成型三块试体。对每种含有外加剂的水泥及其对应的基准水泥应在不同的日期拌制三批混凝土,但同一批含外加剂水泥和对应的基准水泥的混凝土拌制应在同一天完成。一次拌制的混凝土至少成型一次试验用试件数(即三块)。如需要由任一次拌制的混凝土来制备所有试验的试件,则可增加每次拌制混凝土的量。6.3.5.2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件成型、养护以及强度试验按GBJ80和GBJ81进行,并用護动台振实。但混凝土预养温度为20℃士3℃,强度试验龄期按3d、7d、28d、90d进行。7试验报告
按本标准评定用于水泥生产中工艺外加剂的试验结果报告应包括:a)外加剂的商品名称、来源、特性、推荐的使用量以及液体工艺外加剂的密度和含水量,
b)本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所有分析和试验的详细结果,外加剂的掺入量等;c)比较试验结果,确定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d)由各水泥生产企业所提供的资料作为试验报告的附录,资料包括所用外加剂的名称、掺用量及掺用水泥的品种。8评定准则
8.1凡符合本标准第4章要求的工艺外加剂可用于水泥粉磨生产。165
8.2水泥生产企业使用工艺外加剂时,应提供本标准第7章要求的试验报告,并由行业主管部门备案、核准后方可用于水泥生产。质量管理部门可按本标准婴求对其所用工艺外加剂进行监督、考核。
8.3水泥生产企业与外加剂制造或销售商因掺加工艺外加剂引起的质量纠纷由国家认可的水泥质量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16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标准计划
- JC440-1991 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 JC/T791-2019 轮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 JC/T793-2019 隧道式干燥室-轮窑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
- JC/T2547-2019 天然石粉综合利用技术要求
- JC/T976-2005 道桥接缝用密封胶
- JC/T993-2006 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
- JC/T874-2009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 JC/T2289-2014 聚苯乙烯防护排水板
- JC/T770-1989(1996) 经清洗再用处理剂处理的玻璃纤维织物处理剂 含量试验方法
- JC/T2016-2010 齿科精细陶瓷可加工性检测方法
- JC680-1997 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
- JC/T991-2006 建材工业用石膏墙板(砌块)成型机
- JC/T2234-2014 水泥早期抗裂性试验方法
- JC/T650-1996 玻璃原料粒度测定方法
- JC/T751-1984(1996) 石英玻璃软化点测试方法(拉丝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