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8648.11-1988 钴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锰量

【国家标准(GB)】 钴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锰量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4 17:18:42
- GB8648.11-1988
- 已作废
标准号:
GB 8648.11-1988
标准名称:
钴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锰量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实施日期:
1989-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15.43 KB
替代情况:
调整为YS/T 281.11-199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钻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锰量Cobalt—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and manganese contents—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UDC 669.25
:543.062
GB 8648. 11 --- 88
本标准适用于钻巾铜,锰含量的同时测定,也适用于其中一个元素的独立测定。测定范围:0. 000 5% ~0. 15% .
本标准遵守GB1167--78《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般规定》。1方法提要
试样用硝酸分解,在稀硝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按表1所列波长测量各元素的吸光度。
在标准溶液中应含有与试样溶液相同浓度的钻基体。表1
2试剂
2.1金属钴(含铜、锰分别<0.0001%)。2.2硝酸(1+1),优级纯。
2.3硝酸(1+19),优级纯。
长,nm
2.4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铜(≥99.99%),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40mL硝酸(2.2),盖上表Ⅲ皿,加热至完全溶解,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用水洗涤表皿及杯壁,冷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0ug铜。2.5锰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锰(≥99.99%),置于400mL烧杯中,加人40mL硝酸(2.2),盖上表皿,加热至完全溶解,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用水洗涤表皿及杯壁,冷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此溶液1mL含500g锰。2.6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移取20.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2.4)和锰标准贮存溶液(2.5),置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50μg铜和锰,3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铜、锰空心阴极灯。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8-01-11批准751
1989-01-01实施
GB 8648.11-- 88
最低灵敏度:工作曲线中所用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对铜和锰均应不低于0.35。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85。
最低稳定性:工作曲线中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各进行11次测量所得的吸光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应分别不大于1.50%和0.50%。稳定性变异系数的计算见附录A(补充件)。
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B(参考件)。4分析步骤
4.1试样量
按表2称取试样。
铜、锰含量,%
0. 000 5 ~~0. 005
>0. 005~~0. 050
>0. 05~0. 15
4.2空白试验
试样量,8
按表2称取金属钻(2.1),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4.3测定
4.3.1将试样(4.1)置于清洁没有被腐蚀过的400mL烧杯中。溶样加入硝酸(2.2)体积,mL
4.3.2加足够的水覆盖试样,按表2要求分次加入硝酸(2.2)溶解试样。加热至完全溶解,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蒸发至湿盐状。加20 mL水,加热至盐类溶解,冷至室温。4.3.3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勺。铜、锰量为0.05%~~0.15%,分取10.00mL试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3.4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按表1波长,与标准溶液系列同时,以硝酸(2.3)调零测量试液的吸光度,减去试样空白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元素的浓度。4.4.1.作曲线的绘制
4.4.1铜、锰量0.0005%~~0.005%的工作曲线4.4.1.1分别称取六份金属钻(2.1)5.00g于400mL烧杯中,以下按4.3.2款操作,分别移入100mL容量瓶中。
4.4.1.2用滴定管分别加入0、0.50、1.00、2.00、5.00、10.00mL混合标准溶液(2.6)于容量瓶(4.4.1.1)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4.1.3在与试样测定相同条件下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以被测元素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4.4.2铜、锰含量≥0.005%~0.05%的工作曲线4.4.2.1分别称取七份金属钻(2.1)1.000g于400mL烧杯中,以下按4.3.2款操作,分别移入100 mL容量瓶中。
4.4.2.2用滴定管分别加入0、1.00、2.50、5.00、7.50、10.00、12.50mL混合标准溶液(2.6)于容量瓶(4.4.2.1)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4.2.3按照4.4.1.3项进行。
4.4.3铜、锰含量0.05%~0.15%的工作曲线4.4.3.1分别称取七份金属钻(2.1)0.1000g于400mL烧杯中,以下按4.3.2款操作,分别移人755
100mL容量瓶中。
GB 8648.11-
4.4.3.2用滴定管分别加入0、0.50、1.00、1.50、2.00、2.50、3.50mL混合标准溶液(2.6)于容量瓶(4.4.3.1)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4.3.3按照4.4.1.3项进行。
5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被测元素的百分含量:X(%) = c. V。: V,X 10--
式中:X
S允许差www.bzxz.net
被测元素,(Cu、Mn);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被测元素浓度,ug/mL;试液的总体积,mL;
试液的分取体积,mL;
分取试液稀释后体积,mL,
试样量,g。
试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3所列允许差。表3
铜、锰量
0. 000 5 ~ 0. 001 5
≥0. 001 5 ~ 0. 005 0
>0. 005 ~0. 010
>0. 010~~0. 050
0. 050~0. 150
GB 8648.11--- 88
附录A
稳定性变异系数的计算
(补充件)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吸光度的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c-)
式中:s。
/(0-0)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变异系数;零浓度溶液吸光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的变异系数;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0
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
-零浓度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
n测量次数。
..(A2)
GB 8648.1188
附录B
仪器工作条件
(参考件)
使用GFU-20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各元素的参考工作条件如下表:测定元素
附加说明:
灯电流
本标推由北京矿治研究总院技术归口。单色器通带
本标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起草。本标主要起草人王云明、辛汉忌。燃烧器高度
空气流量;之炔通量
本标准等效采用苏联标准TOCT741.4-80《钻分析方法一钻中铜的测定》和IOCT741.7---80《钻分析方法-钻中锰的测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冶金工业部部标准YB93一70《钻化学分析方法》作废。75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钻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锰量Cobalt—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and manganese contents—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UDC 669.25
:543.062
GB 8648. 11 --- 88
本标准适用于钻巾铜,锰含量的同时测定,也适用于其中一个元素的独立测定。测定范围:0. 000 5% ~0. 15% .
本标准遵守GB1167--78《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般规定》。1方法提要
试样用硝酸分解,在稀硝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按表1所列波长测量各元素的吸光度。
在标准溶液中应含有与试样溶液相同浓度的钻基体。表1
2试剂
2.1金属钴(含铜、锰分别<0.0001%)。2.2硝酸(1+1),优级纯。
2.3硝酸(1+19),优级纯。
长,nm
2.4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铜(≥99.99%),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40mL硝酸(2.2),盖上表Ⅲ皿,加热至完全溶解,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用水洗涤表皿及杯壁,冷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0ug铜。2.5锰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锰(≥99.99%),置于400mL烧杯中,加人40mL硝酸(2.2),盖上表皿,加热至完全溶解,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用水洗涤表皿及杯壁,冷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此溶液1mL含500g锰。2.6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移取20.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2.4)和锰标准贮存溶液(2.5),置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50μg铜和锰,3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铜、锰空心阴极灯。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8-01-11批准751
1989-01-01实施
GB 8648.11-- 88
最低灵敏度:工作曲线中所用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对铜和锰均应不低于0.35。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85。
最低稳定性:工作曲线中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各进行11次测量所得的吸光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应分别不大于1.50%和0.50%。稳定性变异系数的计算见附录A(补充件)。
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B(参考件)。4分析步骤
4.1试样量
按表2称取试样。
铜、锰含量,%
0. 000 5 ~~0. 005
>0. 005~~0. 050
>0. 05~0. 15
4.2空白试验
试样量,8
按表2称取金属钻(2.1),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4.3测定
4.3.1将试样(4.1)置于清洁没有被腐蚀过的400mL烧杯中。溶样加入硝酸(2.2)体积,mL
4.3.2加足够的水覆盖试样,按表2要求分次加入硝酸(2.2)溶解试样。加热至完全溶解,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蒸发至湿盐状。加20 mL水,加热至盐类溶解,冷至室温。4.3.3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勺。铜、锰量为0.05%~~0.15%,分取10.00mL试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3.4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按表1波长,与标准溶液系列同时,以硝酸(2.3)调零测量试液的吸光度,减去试样空白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元素的浓度。4.4.1.作曲线的绘制
4.4.1铜、锰量0.0005%~~0.005%的工作曲线4.4.1.1分别称取六份金属钻(2.1)5.00g于400mL烧杯中,以下按4.3.2款操作,分别移入100mL容量瓶中。
4.4.1.2用滴定管分别加入0、0.50、1.00、2.00、5.00、10.00mL混合标准溶液(2.6)于容量瓶(4.4.1.1)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4.1.3在与试样测定相同条件下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以被测元素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4.4.2铜、锰含量≥0.005%~0.05%的工作曲线4.4.2.1分别称取七份金属钻(2.1)1.000g于400mL烧杯中,以下按4.3.2款操作,分别移入100 mL容量瓶中。
4.4.2.2用滴定管分别加入0、1.00、2.50、5.00、7.50、10.00、12.50mL混合标准溶液(2.6)于容量瓶(4.4.2.1)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4.2.3按照4.4.1.3项进行。
4.4.3铜、锰含量0.05%~0.15%的工作曲线4.4.3.1分别称取七份金属钻(2.1)0.1000g于400mL烧杯中,以下按4.3.2款操作,分别移人755
100mL容量瓶中。
GB 8648.11-
4.4.3.2用滴定管分别加入0、0.50、1.00、1.50、2.00、2.50、3.50mL混合标准溶液(2.6)于容量瓶(4.4.3.1)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4.3.3按照4.4.1.3项进行。
5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被测元素的百分含量:X(%) = c. V。: V,X 10--
式中:X
S允许差www.bzxz.net
被测元素,(Cu、Mn);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被测元素浓度,ug/mL;试液的总体积,mL;
试液的分取体积,mL;
分取试液稀释后体积,mL,
试样量,g。
试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3所列允许差。表3
铜、锰量
0. 000 5 ~ 0. 001 5
≥0. 001 5 ~ 0. 005 0
>0. 005 ~0. 010
>0. 010~~0. 050
0. 050~0. 150
GB 8648.11--- 88
附录A
稳定性变异系数的计算
(补充件)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吸光度的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c-)
式中:s。
/(0-0)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变异系数;零浓度溶液吸光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的变异系数;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0
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
-零浓度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
n测量次数。
..(A2)
GB 8648.1188
附录B
仪器工作条件
(参考件)
使用GFU-20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各元素的参考工作条件如下表:测定元素
附加说明:
灯电流
本标推由北京矿治研究总院技术归口。单色器通带
本标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起草。本标主要起草人王云明、辛汉忌。燃烧器高度
空气流量;之炔通量
本标准等效采用苏联标准TOCT741.4-80《钻分析方法一钻中铜的测定》和IOCT741.7---80《钻分析方法-钻中锰的测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冶金工业部部标准YB93一70《钻化学分析方法》作废。75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12031-1989 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 GB/T6346.1-2024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部分:总规范
- GB/T20617—2006 烟花爆竹烟火药中铁含量的测定
- GB12029.3-1989 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pH值的测定(电位法)
- GBJ12-1987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 GB17057-1997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
- GB/T4897.5-2003 刨花板 第5部分:在潮湿状态下使用的结构用板要求
- GB/T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
- GB13623-2003 铝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
- GB1727-1992 漆膜一般制备法
- GB/T6751-1986 色漆和清漆 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
- GB440-1977(1988) 20号航空润滑油
- GB16326-2005 坚果食品卫生标准
- GBZ/T211-2008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