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0179-1992 半导体分立器件 3CT103型反向阻断闸流晶体管详细规范

【电子行业标准(SJ)】 半导体分立器件 3CT103型反向阻断闸流晶体管详细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5 06:12:57
- SJ20179-1992
- 现行
标准号:
SJ 20179-1992
标准名称:
半导体分立器件 3CT103型反向阻断闸流晶体管详细规范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2-11-19 -
实施日期:
1993-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91.9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范规定了3CT103型反向阻断闸流晶体管(以下简称器件)的详细要求,该种器件按GJB33《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的规定,提供产品保证的三个等级(GP,GT和GCT级)。 SJ 20179-1992 半导体分立器件 3CT103型反向阻断闸流晶体管详细规范 SJ20179-199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5961
半导体分立器件
SJ20179--92
3CT103、3CT1053CT107
3CT682、683、685~692和
3CT5206型反向阻断闸流晶体管
详细规范
Semiconductor discrete device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reverse-blocking thyristorfortypes3CT103.3CT105.3CT107,3CT682,683685~692and3CT5206
1992-11-19发布
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
1993-05-01实施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半导体分立器件
3CT103型反向阻断闸流晶体管
详细规范
Semiconductor discrete device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reverse-blockingthyristorfortype3cT103
1.1主题内容
SJ2017992
本规范规定了3CT103型反向阻断闸流品体管(以下简称器件)的详细要求,该种器件按GJB33《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的规定,提供产品保证的三个等级(GP,GT和GCT级)。1.2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应符合GB7581《半导体分立器件外形尺寸》的C2-01C型,见图1。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1992-11-19发布1993-05-01实施
SJ20179-92
图1外形图
最小值
C2-01C
公称值
最大值
1.3最大额定值
3CT103A
3CT103B
3CT103C
3CT103D
3CT103E
3CT103F
3CT103G
3CT103H
3CT103J
3CT103L
3CT103A
3CT103B
3CT103C
3CT103D
3CT103E
3CT103F
3CT103G
3CT103H
3CT103J
3CT103L
55~+125
ItsM2)
SJ20179-92
-55~+150
注:1)最高壳温Tc=85C和正弦半波导通角为180°下的通态平均电流。2)为不重复的浪涌电流额定值。3)适用于零或负的控制极电压的值。1.4主要电特性(除非另有规定,T^-25℃)参数
极限值bZxz.net
最小值
最大值
引用文件
GB7581-87
半导体分立器件外形尺寸
低气压
螺栓转矩
(V/μs)
GJB33—85
SJ20179—92
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
GJB128-86半导体分立器件试验方法SJ/Z9014.3-87半导体分立器件第6部分闸流晶体管3要求
3.1详细要求
各项要求应按GJB33和本规范的规定。3.2设计、结构和外形尺寸
器件的设计、结构和外形尺寸应按GJB33和本规范图1的规定。3.3标志
器件的标志应按GJB33的规定。
4质量保证规定
4.1抽样和检验
抽样和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的规定。4.2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应按GJB33的规定。
4.3筛选(仅对GT和GCT级)
筛选应按GJB33表2和本规范的规定。下列测试应按本规范表1进行,超过规定极限值的器件应予剔除。
(见GJB33表2)
3.热冲击
4.恒定加速度
7.中间参数和(A)参数测试
8.电老化
(交流阻断)
9. 最后测试
4.4质量一致性检验
测试或试验
低温:一55℃其余按试验条件F,循环10次49000m/s
RRMI、IORMIVGT和VTM
96h.Roxco
Tc-125C,VRM-VRRMVoMVDRM
本规范表1的A2分组;
△IM1=初始值的100%或0.2mA,取较大者△IpRMi=初始值的100%或0.2mA,取较大者。质量一致性检验应按GJB33的规定,由A组、B组和C组检验或试验组成。4.4.1A组检验
A组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表1的规定进行。4.4.2B组检验
B组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表2的规定进行。4.4.3C组检验
C组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表3的规定进行。4.5检验和试验方法
检验和试验方法应按GJB128和本规范表1、表2、表3的规定。4
检验或试验
A1分组
外观及机械检验
A2分组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
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
通态峰值电压
维持电流
控制极反向电流
A3分组
高温工作: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
控制极不触发电压
低温工作: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
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
A6分组
浪涌电流
最后测试:
GJB128
附录A
SJ20179—92
表1A组检验
SJ/Z9014.3
VuVoxM
VDMVDRM
f=50Hz
Vo=6.0V.R,=50m
R,200(max)
ITM=15A
tp10ms
占空因数≤2%
Vp=24V
VG--10V
Te-125C
VRM-VxRM
f=50Hz
VDM-VDRM
f=50Hz
Vp=VDRM
Tc=55C
VRM-VgRM
f=50Hz
VDM=VORM
f=50Hz
R,=500
R,=200(max)
ITS4=60A
每分钟1次,共10次
Te=125℃
VRM-VRRM
浪痛持续时间
=7ms(min)
按表4.步骤1、3、5和6
极限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检验或试验
A7分组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
电路换向关断时间
控制极控制开通时间
SJ20179--92
续表1
SJ/Z9014.3
Te=125℃
dv/dz5V/μs
试验持续时间=15s
3CT103A
Vom=50V
3CT103B
VDm=100V
3CT103C
VoM-200V
3CT103D
VDM=300V
3CT103E
VDM=-400V
3CT103F
VoM=500V
3CT103G
VoM600V
3CT103H
Vum=700V
3CT103J
Vm800V
3CT103L
VpM=1000V。
Tc=100C,/M=5A
tp≥50μs
di/dt=8A/μs(max)
VeM=VRRMI
重复率≤60pps
du/dt5V/μs
VDM-VoRM
控制极偏置条件:
控制极电源电压=OV
控制极电源电阻=1000
3CT103A~103E
3CT103F~103G
3CT103H~103L
ITm=5A
IGM=-100mA
控制极电流脉冲:
上升时间<0.5ms
LTPD符
极限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检验或试验
检验或试验
B1分组
可焊性
标志的耐久性
B2分组
热冲击(温度循环)
密封:
a.细检漏
b.粗检漏
最后测试:
B3分组
交流阻断
最后测试:
B4分组
开帽内部直观设计
B5分组
B6分组
商蕴寿命
(非工作状态)
最后测试:
SJ20179-—92
续表1
SJ/Z9014.3
持续时间≤20ms
重复率≤60pps
di/d≤5A/μs
3CT103A
Vp=50V
3CT103B~103L
Vp-100V
表2B组检验
GJB128
·条件
控制极引出端焊片部分
停留时间=10士1s
低温:—55C:其余按试验
条件F,循环10次
按表4,步骤1.3、5和6
试验条件A
Te=125C,t170±24h
RGk = C0
VkM=VM+VDM-RpRM!
按表4,步骤2、4.5和7
SJ/Z9014.3
I=5A,T,=125C(max)
每批1个
器件/0
极限值
最小值最大值
It—保证完全导通的最低值
TA=150℃;t=340h
按表4.步骤2.4、5和7
极限值
最小值最大值
5×10-*Pacm*/s
检验或试验
C1分组
外形尺寸
C2分组
热冲击(玻璃应力)
引出端强度
弯曲应力
螺栓转矩
密封:
a.细检漏
b.粗检漏
综合温度/湿度周期
外观检验
最后测试:
C3分组
变频振动
恒定加速度
最后测试:
C4分组
盐气(侵蚀)(适用时)
C5分组
低气压
C6分组
间款工作寿命
最后测试:
2066按图1
SJ20179—92
表3C组检验
GJB128
试验条件B
试验条件F,方法B
阴极端:W=230g,t=15±3s
控制极端:W=230gt=15士3g
试验条件Ds;
转矩=2.0Nm,t=15±3s
按表4,步骤1.3、5和6
20164900m/s*,1.0ms
X.、Y,和Y:方向,每个方向各5次2056
49000m/s*XY,和Y,方向,
按表4,步骤1、3、5和6
VDM=-VDRM.VRM-VRRMt=60s
气压:2000Pa(200V~600V)
4000Pa(700V1000V)
ITAv)-3A
tan=50min
toft=10min
Tc=100±5℃
Te不控制
按表4.步骤2、4、5和7
LTPD符号
极限值
最小值
最大值
5×10-2Pacm*/s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断态重复蜂值电流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
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
通态蜂值电压
通态峰值电压
5交货准备
5.1包装要求
SJ20179—92
表4A组、B组和C组检验的电测试SJ/Z9014.3
包装要求应按GJB33的规定。
5.2贮存要求
存要求应按GJB33的规定。
5.3运输要求
运输要求应按GJB33的规定。
6说明事项
VRMVRRM
f-50Hz
VRMVRM
f=50Hz
VDM=VDRM
VoMVDHM
f=50Hz
R=200(max)
ITM-15A
tp≤10ms
占空因数≤2%
ITM15A
tp≤10ms
占空因数≤2%
6.1GJB33中规定的说明事项适用于本规范。符
极限值
最小值
最大值
A1目的
SJ20179—92
附录A
控制极反向电流测试方法
(补充件)
:本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在规定的控制极反向电压下测量器件的控制极直流反向电流。A2测试电路
选择R以限制超过控制被反向击穿电压时的电流。注:电流表两端之间应呈现短路,否则应对电压表读数作电流表压降方面的修正。图A1控制极反向电流测试电路
A3步骤
调节规定的控制极反向电压并读出控制极反向电流。A4规定条件
控制极直流反向电压应在详细规范中加以规定,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科技质量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青岛电器元件厂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贵永、陈熙春、郭美琪。计划项目代号:B9101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半导体分立器件
SJ20179--92
3CT103、3CT1053CT107
3CT682、683、685~692和
3CT5206型反向阻断闸流晶体管
详细规范
Semiconductor discrete device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reverse-blocking thyristorfortypes3CT103.3CT105.3CT107,3CT682,683685~692and3CT5206
1992-11-19发布
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
1993-05-01实施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半导体分立器件
3CT103型反向阻断闸流晶体管
详细规范
Semiconductor discrete device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reverse-blockingthyristorfortype3cT103
1.1主题内容
SJ2017992
本规范规定了3CT103型反向阻断闸流品体管(以下简称器件)的详细要求,该种器件按GJB33《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的规定,提供产品保证的三个等级(GP,GT和GCT级)。1.2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应符合GB7581《半导体分立器件外形尺寸》的C2-01C型,见图1。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1992-11-19发布1993-05-01实施
SJ20179-92
图1外形图
最小值
C2-01C
公称值
最大值
3CT103A
3CT103B
3CT103C
3CT103D
3CT103E
3CT103F
3CT103G
3CT103H
3CT103J
3CT103L
3CT103A
3CT103B
3CT103C
3CT103D
3CT103E
3CT103F
3CT103G
3CT103H
3CT103J
3CT103L
55~+125
ItsM2)
SJ20179-92
-55~+150
注:1)最高壳温Tc=85C和正弦半波导通角为180°下的通态平均电流。2)为不重复的浪涌电流额定值。3)适用于零或负的控制极电压的值。1.4主要电特性(除非另有规定,T^-25℃)参数
极限值bZxz.net
最小值
最大值
引用文件
GB7581-87
半导体分立器件外形尺寸
低气压
螺栓转矩
(V/μs)
GJB33—85
SJ20179—92
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
GJB128-86半导体分立器件试验方法SJ/Z9014.3-87半导体分立器件第6部分闸流晶体管3要求
3.1详细要求
各项要求应按GJB33和本规范的规定。3.2设计、结构和外形尺寸
器件的设计、结构和外形尺寸应按GJB33和本规范图1的规定。3.3标志
器件的标志应按GJB33的规定。
4质量保证规定
4.1抽样和检验
抽样和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的规定。4.2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应按GJB33的规定。
4.3筛选(仅对GT和GCT级)
筛选应按GJB33表2和本规范的规定。下列测试应按本规范表1进行,超过规定极限值的器件应予剔除。
(见GJB33表2)
3.热冲击
4.恒定加速度
7.中间参数和(A)参数测试
8.电老化
(交流阻断)
9. 最后测试
4.4质量一致性检验
测试或试验
低温:一55℃其余按试验条件F,循环10次49000m/s
RRMI、IORMIVGT和VTM
96h.Roxco
Tc-125C,VRM-VRRMVoMVDRM
本规范表1的A2分组;
△IM1=初始值的100%或0.2mA,取较大者△IpRMi=初始值的100%或0.2mA,取较大者。质量一致性检验应按GJB33的规定,由A组、B组和C组检验或试验组成。4.4.1A组检验
A组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表1的规定进行。4.4.2B组检验
B组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表2的规定进行。4.4.3C组检验
C组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表3的规定进行。4.5检验和试验方法
检验和试验方法应按GJB128和本规范表1、表2、表3的规定。4
检验或试验
A1分组
外观及机械检验
A2分组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
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
通态峰值电压
维持电流
控制极反向电流
A3分组
高温工作: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
控制极不触发电压
低温工作: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
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
A6分组
浪涌电流
最后测试:
GJB128
附录A
SJ20179—92
表1A组检验
SJ/Z9014.3
VuVoxM
VDMVDRM
f=50Hz
Vo=6.0V.R,=50m
R,200(max)
ITM=15A
tp10ms
占空因数≤2%
Vp=24V
VG--10V
Te-125C
VRM-VxRM
f=50Hz
VDM-VDRM
f=50Hz
Vp=VDRM
Tc=55C
VRM-VgRM
f=50Hz
VDM=VORM
f=50Hz
R,=500
R,=200(max)
ITS4=60A
每分钟1次,共10次
Te=125℃
VRM-VRRM
浪痛持续时间
=7ms(min)
按表4.步骤1、3、5和6
极限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检验或试验
A7分组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
电路换向关断时间
控制极控制开通时间
SJ20179--92
续表1
SJ/Z9014.3
Te=125℃
dv/dz5V/μs
试验持续时间=15s
3CT103A
Vom=50V
3CT103B
VDm=100V
3CT103C
VoM-200V
3CT103D
VDM=300V
3CT103E
VDM=-400V
3CT103F
VoM=500V
3CT103G
VoM600V
3CT103H
Vum=700V
3CT103J
Vm800V
3CT103L
VpM=1000V。
Tc=100C,/M=5A
tp≥50μs
di/dt=8A/μs(max)
VeM=VRRMI
重复率≤60pps
du/dt5V/μs
VDM-VoRM
控制极偏置条件:
控制极电源电压=OV
控制极电源电阻=1000
3CT103A~103E
3CT103F~103G
3CT103H~103L
ITm=5A
IGM=-100mA
控制极电流脉冲:
上升时间<0.5ms
LTPD符
极限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检验或试验
检验或试验
B1分组
可焊性
标志的耐久性
B2分组
热冲击(温度循环)
密封:
a.细检漏
b.粗检漏
最后测试:
B3分组
交流阻断
最后测试:
B4分组
开帽内部直观设计
B5分组
B6分组
商蕴寿命
(非工作状态)
最后测试:
SJ20179-—92
续表1
SJ/Z9014.3
持续时间≤20ms
重复率≤60pps
di/d≤5A/μs
3CT103A
Vp=50V
3CT103B~103L
Vp-100V
表2B组检验
GJB128
·条件
控制极引出端焊片部分
停留时间=10士1s
低温:—55C:其余按试验
条件F,循环10次
按表4,步骤1.3、5和6
试验条件A
Te=125C,t170±24h
RGk = C0
VkM=VM+VDM-RpRM!
按表4,步骤2、4.5和7
SJ/Z9014.3
I=5A,T,=125C(max)
每批1个
器件/0
极限值
最小值最大值
It—保证完全导通的最低值
TA=150℃;t=340h
按表4.步骤2.4、5和7
极限值
最小值最大值
5×10-*Pacm*/s
检验或试验
C1分组
外形尺寸
C2分组
热冲击(玻璃应力)
引出端强度
弯曲应力
螺栓转矩
密封:
a.细检漏
b.粗检漏
综合温度/湿度周期
外观检验
最后测试:
C3分组
变频振动
恒定加速度
最后测试:
C4分组
盐气(侵蚀)(适用时)
C5分组
低气压
C6分组
间款工作寿命
最后测试:
2066按图1
SJ20179—92
表3C组检验
GJB128
试验条件B
试验条件F,方法B
阴极端:W=230g,t=15±3s
控制极端:W=230gt=15士3g
试验条件Ds;
转矩=2.0Nm,t=15±3s
按表4,步骤1.3、5和6
20164900m/s*,1.0ms
X.、Y,和Y:方向,每个方向各5次2056
49000m/s*XY,和Y,方向,
按表4,步骤1、3、5和6
VDM=-VDRM.VRM-VRRMt=60s
气压:2000Pa(200V~600V)
4000Pa(700V1000V)
ITAv)-3A
tan=50min
toft=10min
Tc=100±5℃
Te不控制
按表4.步骤2、4、5和7
LTPD符号
极限值
最小值
最大值
5×10-2Pacm*/s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
断态重复蜂值电流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
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
通态蜂值电压
通态峰值电压
5交货准备
5.1包装要求
SJ20179—92
表4A组、B组和C组检验的电测试SJ/Z9014.3
包装要求应按GJB33的规定。
5.2贮存要求
存要求应按GJB33的规定。
5.3运输要求
运输要求应按GJB33的规定。
6说明事项
VRMVRRM
f-50Hz
VRMVRM
f=50Hz
VDM=VDRM
VoMVDHM
f=50Hz
R=200(max)
ITM-15A
tp≤10ms
占空因数≤2%
ITM15A
tp≤10ms
占空因数≤2%
6.1GJB33中规定的说明事项适用于本规范。符
极限值
最小值
最大值
A1目的
SJ20179—92
附录A
控制极反向电流测试方法
(补充件)
:本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在规定的控制极反向电压下测量器件的控制极直流反向电流。A2测试电路
选择R以限制超过控制被反向击穿电压时的电流。注:电流表两端之间应呈现短路,否则应对电压表读数作电流表压降方面的修正。图A1控制极反向电流测试电路
A3步骤
调节规定的控制极反向电压并读出控制极反向电流。A4规定条件
控制极直流反向电压应在详细规范中加以规定,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科技质量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青岛电器元件厂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贵永、陈熙春、郭美琪。计划项目代号:B9101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20334-1993 同轴波导转换器详细规范(5类-SMA连接器与3cm波导)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408-2009 软件构件 图形用户界面图元构件描述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