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交通行业标准(JT) >>
- JTJ 014-199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交通行业标准(JT)】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29 08:16:24
- JTJ014-1997
- 已作废
标准号:
JTJ 014-1997
标准名称: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7-01-06 -
实施日期:
1997-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8.52 MB
替代情况:
JTJ 014-86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J 014—9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1997 01—06 发布
1997—10—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关于发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通知交公路发[199718号
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市交通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部属公路设计、施工、科研、监督、监理单位,公路院校:
现批准发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编号JTJ014一97),作为行业标准,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1986年发布的《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同时废止。《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编,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一九九七年一月六日
《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JTJ014一86)公布实行以来,对我国的公路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原规范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根据交通部下达的编制、修订公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等工作计划的安排,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该规范修订工作。为修订规范曾二次发函到各省、市有关交通部门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修订大纲,并于1992年至1995年底开展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该课题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有关交通部门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等18个单位参加,历时4年。课题以现行规范的设计理论为基础,以完善弯沉和抗拉设计指标、设计参数为中心,对轴载换算公式、容许弯沉值、沥青路面和半刚性材料疲劳规律、材料设计参数、弯沉综合修正系数以及设计方法的验证,抗冻厚度设计等8个专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于1996年1月通过了交通部科技司主持的专家鉴定,并建议将成果纳入规范。规范编写组于1994年成立,1996年4月、11月分别召开了征求意见会和送审稿的专家审查会,12月提出报批稿,并经部审定,批准颁布执行。
本次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原规范《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名称与近年来公路多采用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不符,因此,更名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新规范现有9章106条。增加第二章“术语及符号”和第九章“其他路面工程”,并将原规范第三章的内容分解为三、四、五章。3.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1
修订,并删除了查图法和旧路补强的经验公式。新方法在理论计算体系上更加完善合理,且适合于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的特点,设计参数的测试更加简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4.为吸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公路建设的新鲜经验,对分期修建、抗滑标准、沥青层厚度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指标和水稳性指标,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等内容。为了与相关规范协调一致,对有关章节的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本规范及其条文说明是根据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国外的有关资料及工程实践经验而编制的,在此,对参加专题研究和为规范修订提供资料的各单位以及关心支持修订工作的各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表示衰心地感谢。规范颁布后,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问题或有修改意见请随时函告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邮编:100010),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2
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参编单位:长沙交通学院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建筑大学交通学院
西安公路研究所
吉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江西省交通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杨孟余、郑健龙、杨世基、郭大智、胡鸣琴、李桂伦、陈国垣
2术语及符号
结构设计
沥青面层·
般规定
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基层、底基层及垫层
基层、底基层
路基与排水
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
改建路面设计:
其他路面工程·
附录A
附录 B
附录C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附属部位的路面设计
中、低级路面·
各级公路路面推荐结构
各种沥青面层的级配、材料规格及用量表中级路面、基层及底基层级配组成表3
附录D材料设计参数
附录E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一97)条文说明修订说明
结构设计
沥青面层·
基层、底基层及挚层
路基与排
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
改建路面设计
其他路面工程
1. 0. 1目的
为适应公路交通量不断增长的需要,贯彻“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使路面在设计年限内满足各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耐久性、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特制定本规范。1.0.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沥青路面新建和改建设计,以及四级公路的中、低级路面设计。
1.0.3设计内容
路面设计应包括路面结构层原材料的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设计参数的测试与确定,路面结构层组合与厚度计算,路面结构的方案比选等内容,以及路面排水系统设计和路肩加固等的设计。
路面结构层设计除包括行车道部分的路面外,对高速公路、级公路还应包括路缘带、硬路肩、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匝道、收费站和服务区的路面设计。1.0.4设计原则
1.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2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3,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对行之有效的1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在路面设计方案中积极、慎重地加以运用。
4.路面设计方案应注意环境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5.为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应推行机械化施工。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大型、高效的成套机械设备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不宜分期修建。对软土地区或高填方路基等可能产生较大沉降的路段,宜按“分期修建”或“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设计。设计时,应按远景交通量设计路面结构与厚度,铺筑时可减薄沥青面层,待路基趋于稳定后,视路面实际情况再加铺沥青面层。:1.0.5设计理论与方法
路面设计应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计算路面厚度应采用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解的专用设计程序。
1.0.6特殊地区的路面结构
多年冻土、沙漠、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地区的路面结构,除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外,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水文、土质、材料等特点,并结合各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设计。1.0.7公路自然区划
设计路面时,路面结构类型的选择,路基和路面各项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对筑路材料的要求等,应结合公路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区进行考虑。自然区的划分应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执行。
1.0.8相关规范
设计路面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1.1设计年限
2术语及符号
2.1术 语
高级路面的设计年限是指在规定期限内满足预测标推累计轴次所需承载力,并允许在该期限内进行一次恢复路表功能的维修(罩面),路面应具有的使用寿命。次高级路面或中、低级路面的设计年限是指满足规定时间内预测标准累计轴次所需承载力,在小修保养的条件下,路面应具有的使用寿命。
2.1.2当量轴次
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称为当量轴次。
2.1.3累计当量轴次
在设计年限内,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总和。
2.1.4设计弯沉值Www.bzxZ.net
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2.1.5竣工验收弯沉值
竣工验收弯沉值是检验路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之一。当路面厚度计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控制指标时,则验收弯沉值应等于设计弯沉值;当厚度计算以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时,应根据拉3
应力计算所得的结构厚度,重新计算路表弯沉值,该值即为竣工验收弯沉值。
2.1.6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是一个考虑沥青混合料和半刚性材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安全系数,它是根据一次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强度与不同轴次作用下的疲劳破坏强度之比,并考虑公路等级、室内与现场差异等因素而确定。
2.1.7容许拉应力
容许拉应力是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之比。
2.1.8半刚性基层
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稳定土类,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基层结构称为半刚性基层。
21.9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结构称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2.1.10柔性基层
用有机结合料或有一定塑性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基层、沥青贯入碎石基层、热拌沥青碎石或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不加任何结合料的各种集料基层和泥灰结碎石等结构均称为柔性基层。2.1.11柔性路面
在柔性基层上铺筑沥青面层或用有一定塑性的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中、低级路面结构,因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而称这类结构为柔性路面。
2.1.12沥青路面
在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路面结构均称为沥青路面。
2.1.13中级路面
用水结碎石或泥结碎石、级配碎(砾)石、不整齐石块等作面层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JTJ 014—9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1997 01—06 发布
1997—10—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关于发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通知交公路发[199718号
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市交通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部属公路设计、施工、科研、监督、监理单位,公路院校:
现批准发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编号JTJ014一97),作为行业标准,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1986年发布的《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同时废止。《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编,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一九九七年一月六日
《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JTJ014一86)公布实行以来,对我国的公路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原规范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根据交通部下达的编制、修订公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等工作计划的安排,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该规范修订工作。为修订规范曾二次发函到各省、市有关交通部门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修订大纲,并于1992年至1995年底开展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该课题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有关交通部门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等18个单位参加,历时4年。课题以现行规范的设计理论为基础,以完善弯沉和抗拉设计指标、设计参数为中心,对轴载换算公式、容许弯沉值、沥青路面和半刚性材料疲劳规律、材料设计参数、弯沉综合修正系数以及设计方法的验证,抗冻厚度设计等8个专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于1996年1月通过了交通部科技司主持的专家鉴定,并建议将成果纳入规范。规范编写组于1994年成立,1996年4月、11月分别召开了征求意见会和送审稿的专家审查会,12月提出报批稿,并经部审定,批准颁布执行。
本次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原规范《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名称与近年来公路多采用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不符,因此,更名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新规范现有9章106条。增加第二章“术语及符号”和第九章“其他路面工程”,并将原规范第三章的内容分解为三、四、五章。3.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1
修订,并删除了查图法和旧路补强的经验公式。新方法在理论计算体系上更加完善合理,且适合于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的特点,设计参数的测试更加简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4.为吸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公路建设的新鲜经验,对分期修建、抗滑标准、沥青层厚度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指标和水稳性指标,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等内容。为了与相关规范协调一致,对有关章节的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本规范及其条文说明是根据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国外的有关资料及工程实践经验而编制的,在此,对参加专题研究和为规范修订提供资料的各单位以及关心支持修订工作的各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表示衰心地感谢。规范颁布后,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问题或有修改意见请随时函告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邮编:100010),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2
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参编单位:长沙交通学院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建筑大学交通学院
西安公路研究所
吉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江西省交通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杨孟余、郑健龙、杨世基、郭大智、胡鸣琴、李桂伦、陈国垣
2术语及符号
结构设计
沥青面层·
般规定
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基层、底基层及垫层
基层、底基层
路基与排水
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
改建路面设计:
其他路面工程·
附录A
附录 B
附录C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附属部位的路面设计
中、低级路面·
各级公路路面推荐结构
各种沥青面层的级配、材料规格及用量表中级路面、基层及底基层级配组成表3
附录D材料设计参数
附录E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一97)条文说明修订说明
结构设计
沥青面层·
基层、底基层及挚层
路基与排
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
改建路面设计
其他路面工程
1. 0. 1目的
为适应公路交通量不断增长的需要,贯彻“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使路面在设计年限内满足各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耐久性、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特制定本规范。1.0.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沥青路面新建和改建设计,以及四级公路的中、低级路面设计。
1.0.3设计内容
路面设计应包括路面结构层原材料的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设计参数的测试与确定,路面结构层组合与厚度计算,路面结构的方案比选等内容,以及路面排水系统设计和路肩加固等的设计。
路面结构层设计除包括行车道部分的路面外,对高速公路、级公路还应包括路缘带、硬路肩、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匝道、收费站和服务区的路面设计。1.0.4设计原则
1.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2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3,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对行之有效的1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在路面设计方案中积极、慎重地加以运用。
4.路面设计方案应注意环境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5.为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应推行机械化施工。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大型、高效的成套机械设备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不宜分期修建。对软土地区或高填方路基等可能产生较大沉降的路段,宜按“分期修建”或“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设计。设计时,应按远景交通量设计路面结构与厚度,铺筑时可减薄沥青面层,待路基趋于稳定后,视路面实际情况再加铺沥青面层。:1.0.5设计理论与方法
路面设计应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计算路面厚度应采用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解的专用设计程序。
1.0.6特殊地区的路面结构
多年冻土、沙漠、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地区的路面结构,除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外,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水文、土质、材料等特点,并结合各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设计。1.0.7公路自然区划
设计路面时,路面结构类型的选择,路基和路面各项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对筑路材料的要求等,应结合公路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区进行考虑。自然区的划分应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执行。
1.0.8相关规范
设计路面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1.1设计年限
2术语及符号
2.1术 语
高级路面的设计年限是指在规定期限内满足预测标推累计轴次所需承载力,并允许在该期限内进行一次恢复路表功能的维修(罩面),路面应具有的使用寿命。次高级路面或中、低级路面的设计年限是指满足规定时间内预测标准累计轴次所需承载力,在小修保养的条件下,路面应具有的使用寿命。
2.1.2当量轴次
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称为当量轴次。
2.1.3累计当量轴次
在设计年限内,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总和。
2.1.4设计弯沉值Www.bzxZ.net
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2.1.5竣工验收弯沉值
竣工验收弯沉值是检验路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之一。当路面厚度计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控制指标时,则验收弯沉值应等于设计弯沉值;当厚度计算以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时,应根据拉3
应力计算所得的结构厚度,重新计算路表弯沉值,该值即为竣工验收弯沉值。
2.1.6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是一个考虑沥青混合料和半刚性材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安全系数,它是根据一次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强度与不同轴次作用下的疲劳破坏强度之比,并考虑公路等级、室内与现场差异等因素而确定。
2.1.7容许拉应力
容许拉应力是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之比。
2.1.8半刚性基层
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稳定土类,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基层结构称为半刚性基层。
21.9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结构称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2.1.10柔性基层
用有机结合料或有一定塑性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基层、沥青贯入碎石基层、热拌沥青碎石或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不加任何结合料的各种集料基层和泥灰结碎石等结构均称为柔性基层。2.1.11柔性路面
在柔性基层上铺筑沥青面层或用有一定塑性的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中、低级路面结构,因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而称这类结构为柔性路面。
2.1.12沥青路面
在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路面结构均称为沥青路面。
2.1.13中级路面
用水结碎石或泥结碎石、级配碎(砾)石、不整齐石块等作面层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交通行业标准(JT)标准计划
- JTGT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JT∕T1208-2018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
- JT∕T1215-2018 锥形泥门
- JT∕T1216-2018 挖泥船泥泵安装要求
- JT/T955-2014 潜水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 JT∕T925.3-201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第3部分:纤塑格栅
- JT/T1383-2021 空气潜水系统通用要求和周期性检验
- JTJ270-1998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 JT∕T1217-2018 自浮橡胶排泥管
- JT/T1353-2020 交通运输视频交换技术要求
- JTG/T3821-2018 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 JT/T617.4-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
- JT/T1180.18-2018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18部分:高速公路运营企业
- JT/T1257.2-2019 营运货车能耗在线监测第2部分:平台技术要求
- JTG/T6303.1-2017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