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998-2006 谷物联合收割机修理技术条件

【农业行业标准(NY)】 谷物联合收割机修理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14:19:49
- NY/T998-2006
- 现行
标准号:
NY/T 998-2006
标准名称:
谷物联合收割机修理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1-26 -
实施日期:
2006-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03.1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零部件、总成及整机的修理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合保用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全喂入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收割机)的修理质量评定。 NY/T 998-2006 谷物联合收割机修理技术条件 NY/T998-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998-2006
谷物联合收割机修理技术条件
Repai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in combine2006-01-26发布
200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S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NY/T998—2006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文健、于志刚、武志、解德海、杨金生、王国臣、苏兴俊、李成福。I
1范围
容物联合收割机修理技术条件
NY/T998—2006
本标准规定了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零部件,总成及整机的修理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保用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全喂入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收割机)的修理质量评定。其他收制机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彩总则(eqy
GB10396一1999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ISO 11684:1995)
GB16151.12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谷物联合收割机GB/T16784.2一1998工业产品售后服务第2部分维修JB/T5673—1991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3修理技术要求
3.1发动机
3.1.1发动机修后在环境温度-5C时应能顺利起动:在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5℃C时,起动次数不应超过3次、每次起动时间不应超过5s即应起动成功。3.1.2发动机应运转平稳,由低速变高速过程中不应有放炮,审油,冒浓烟和敲击声;标定转速,最高空转转速及怠速转速应符合规定;水温、机油温度、机油压力应正常:运转及停机时,发动机各部位不应有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3.1.3大修后的发动机在标定转速时,功率应达到原机标定功率的95%以上,燃油消耗率不应超过标定值的5%。
3.2传动系
3.2.1离合器,变速箱、后桥最终传动箱的外壳体不应有裂纹,变形,紧固应牢靠。3.2.2链轮、皮带轮不应有裂纹,轮缘、轴孔、键槽、链齿及轮槽工作面应完好。同一传动链上的链轮应在同一回转平面内。
3.2.3传动链,传动带应完好无损伤,张紧装置有效。多条传动带用于同一传动时,新旧不应混用。3.3转向系wwW.bzxz.Net
3.3.1转向节臂及其纵横拉杆不应有变形,球销不松旷,其间隙及转向轮的前束值应符合原设计规定。3.3.2全液压转向系油箱油位正常、油品合格、油液清洁。液压泵、转向机、液压油缸及连接管路工作中各处不应渗漏油。
3.4制动系
3.4.1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钢片、压力板、制动毂、半轴壳体与摩擦片接触的表面不应有油污、龟裂和破损,平面度公差不应大于0.10mm。3.4.2摩擦片表面不应有油污、裂纹、被损、翘曲和烧蚀,与制动盘钢片应铆接牢固。铆钉规格、铆钉在NY/T998—2006
摩擦片中的沉人量以及制动盘总成厚度应符合原设计规定。3.4.3制动盘总成应能在半轴及齿轮箱轴花键上滑动自如,制动状态制动盘总成与制动毂及半轴壳体的贴合面积不应小于总面积的95%,非制动时其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3.4.4蹄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制动蹄不应有裂纹和变形;摩擦片与制动蹄应铆接牢固、弧度正确:制动状态制动蹄总成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90%,非制动时与制动鼓的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3.5机架及行走系
3.5.1机架不应有变形和裂纹,各焊接处不应有脱焊,紧固件不应缺少或松动。3.5.2轮毂、轮辋、辐板、锁图等应无裂纹和变形,螺母应齐全,并应按规定力矩紧固。3.5.3轮胎型号应符合出厂时的规定,不应装用胎冠花纹磨平的驱动轮和胎冠花纹深度低于3.2mm的转向轮。轮面和轮壁上不应有长度超过25.0mm或深度足以暴露出轮胎帘布层的破裂和割伤。
3.5.4驱动轮胎冠花纹顶部应指向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不应反装。同一轴上左右轮应装用相同型号胎冠花纹及磨损大致相等的轮胎。3.5.5左右履带板数量应相等,张紧装置应有效,张紧度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导向轮、托带轮及驱动轮应在同一传动平面内,驱动轮与履带板不应有顶齿及脱轨。3.5.6橡胶半履带行走装置与轮式行走装置应能方便敏捷地互换,密封应良好。3.6割台部分
3.6.1护刃器不应有裂纹、弯曲和扭曲,安装应牢固,各护刃器的刃口平面应处于同一平面内,误差不应大于0.50mm。
3.6.2护刃器与定刀片铆合应牢靠,铆合处不应有间隙,定刀片刃伸出护刃器两边应均勾。3.6.3刀杆应平直,其窄面的直线度公差:当长度小于或等于3.0m时,为1.0mm;大于3.0m时,为1.5mm;刀杆宽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应大于0.50mm。3.6.4动刀片应齐全,缺齿数多于5个的刀片不应超过5个,刃口不应有缺口。动刀片与刀杆应紧密铆合,铆合处不应有间隙,铆合后刀杆应平直,所有动刀片应在同一平面内,偏差不应大于0.50mm3.6.5刀杆在护刃器中前后最大间隙不大于0.80mm,压刃器与动刀片的间隙不应大于0.50mm,动刀片底面与定刀片或护刃器刃口面的前端间隙不应大于0.50mm后端间隙不应大于1.0mm3.6.6拨禾轮管轴及弹齿轴在全长上的直线度公差不应大于10.0mm3.6.7拨禾轮弹齿应牢固地固定在弹齿轴上,长度一致并应在同一平面内,不应有缺少和变形,其倾角应能按规定灵活调节。拨禾轮压板损坏应更换,其长度和厚度应与原板一致。3.6.8分未器及扶倒器不应有变形,固定应牢靠。3.6.9螺旋输送器叶片应无裂纹,开焊和变形,叶片与割台底面间隙及与后挡板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拨齿不应缺少和变形,角度调整应灵活可靠,与导套的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螺旋输送器外壳端面与割台左右侧壁的间隙应一致,不应大于5.0mm检验螺旋输送器静平衡,应能在任意位置停转。
3.6.10割台底的仿型滑撑应齐全,高度和倾斜度合适:挠性割台仿型滑板的仿型效果应灵敏可靠。3.6,11倾斜输送器链爬不应有变形,断裂.爬齿无缺损,高度应一致,链爬被动轴正下方爬齿距倾斜室底板的间隙不应小于20.0mm
3.6.12带式输送带不应有偏斜和破损,铆钉、搭扣应牢固,接头处遮盖应严实。输送带前后挡草护板应完整,运转无阻碍。
3.7脱粒部分
NY/T998—2006
3.7.1滚筒纹杆应无裂纹,直线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相邻纹杆凸纹方向应相反。3.7.2滚筒辐盘应无裂纹和变形,与纹杆固定应牢靠。纹杆与滚筒轴及凹板横格板的平行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g
3.7.3钉齿滚筒及凹板的钉齿不应有变形,安装方向应正确;左右齿隙应相等,最小齿隙为4.0mmc3.7.4滚筒上的配重件不应任意更换或移动部位,应在对称部位以同等质量成对更换。滚简旋转应灵活,轴向无审动,与两侧壁间应一致,最小间隙为7.0mm。检验滚筒静平衡,应能在任意位置停转。3.7.5橱栅格式凹板的横格板不应有变形;编织筛式凹板的筛条不应有断裂或翘起。凹板包角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凹板调节装置应有效。3.7.6逐稿轮与轴的联接应可靠,转动应录灵活,叶板安装正确。逐稿轮两侧面与机壁的间隙应一致,偏差不应大于3.0mm
3.7.7键式逐稿器应平整无变形,与前后支架铆接应牢率靠,与支架底平面垂直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轴向游隙不应大于0.50mm;两侧阶梯片不应歪斜,筛面应完好,鱼鳞片或贝壳孔开度应一致;键式逐稿器侧壁间的距离应均,不应有摩擦和碰撞;两侧键式逐稿器的侧壁与机体侧壁的间隙应一致,不应小于5.0mm。
3.7.8籽粒抖动板(阶梯板)应无裂纹和破损,工作表面清洁无锈蚀。抖动板运转应平稳,与两侧机壁间隙应一致,偏差不应大于5.0mm。3.7.9筛箱应无破损,相对应的悬挂机件长度应一致,摆动平稳无阻碍。3.7.10鱼鳞筛筛片完整,开度应一致,调节机构有效;编织筛片钢丝不断不翘,筛孔尺寸应一致:冲孔筛及贝壳筛筛面应平整,与筛框固定牢靠:梳齿筛钢丝不应有缺损,间距应一致,筛面平整,尾筛开度、倾斜度及挡板上下位置调节灵活。3.7.11茎秆切碎器转动应灵活,轴向无审动,检验静平衡,应能在任意位置停转。3.7.12风扇外壳及叶片不应有破损,变形,叶轮旋转灵活无碰擦,风量及风向调节装置应有效。3.8液压系统
3.8.1液压系统各元件(液压泵、操纵阀、油缸、液压马达)及连接管路应性能完好,工作正常,不应有振动异常噪声和温开升。转向,操纵系统的油压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在规定油压下试验,元件与管路连接处,机件和管路结合处均不应有渗漏油。3.8.2割台提升时间应为2.5s~3.5s,下降时间应为3s~4.5s割台提升至最高位置,30min静沉降量不应大于15.0mm。
3.8.3拨禾轮提升时间不应超过2.5s;30min静沉降量不应大于15.0mm3.8.4各部位无级变速应平稳、灵活,有效。限压阀(安全阀)开启压力符合规定。3.9电器设备
3.9.1蓄电池壳体应无裂纹或渗漏,极板与电桩、电桩与联接板应焊接牢固,螺塞及螺孔的螺纹应完好,通气孔畅通,各部密封良好。蓄电池的电液密度应根据地区和气温条件配制。3.9.2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应负极搭铁,与调节器应匹配。搭铁总开关应可靠有效。3.9.3各部位配置的传感器应齐全,安装牢固,作用有效。3.10整机
3.10.1修理所用的零部件、总成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技术文件要求,并应经检验合格。3.10.2外观整洁。涂漆质量应符合JB/T5673的要求。3.10.3各部不应有妨碍操作、影响安全及限制原机性能的改装。各种管路接头、阀门螺塞、油封、水封及结合面垫片应齐全完好,安装紧固,结合严密,不应有渗漏。3
NY/T998—2006
3.10.4电气装置及线路应完整,安装牢靠。电系导线应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靠并应有绝缘封套:穿越孔洞的导线,外部应设置绝缘导管3.10.5灯光照明,声响信号等装置应符合GB16151.12申第16章的有关规定3.10.6传动带、链条、缆索、转轮、转轴等外露传动机件、清选风扇进风口、割刀端部、茎杆切碎器端部、发动机排气管、万向节及传动轴等处设置的防护板、防护网和防护罩等应齐全完好,安装牢固。3.10.7在切割器、割台螺旋输送器、拔禾轮及茎秆切碎器附近醒目位置设置的永久性安全警告标志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应清晰、可视。标志符号、文字图形、颜色及尺寸应符合GB10396中有关规定。3.10.8各部密封应良好,割台、喂人室、清选室、升运器、螺旋输送器、检视窗、粮箱等外壳及连接处不应出现大于2.0mm的缝隙或孔洞;用胶板密封的,胶板不应丢失,变形和残损。3.10.9仪表(包括行走速度表、滚筒转速表、计时器等)工作正常,数值准确:指示器(如割茬高度、脱粒间隙等指示器的指示位置应与各相应部位的实际情况相符。3.10.10油门调整正确可靠,在两个极限位置处应能保证最大供油量和完全停止供油。3.10.11离合器接合平稳,分离彻底,不打滑、不发抖、不发响。踏板操纵力不应大于350N,自由行程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3.10.12转向应轻便灵活,不跑偏,不摇摆,不与其他机件发生干扰:转向盘从中间位置向左或向右的最大转角和最小回转半径应符合原设计规定。转向盘操纵力:机械转向器不应大于250N,全液压转向器不应天于15N(当熄灭发动机,齿轮泵停转,手动转向泵起作用时,不应大于600N)。3.10.13变速箱换档操纵应灵活,不跳档、不乱档、无异响3.10.14传动轴、前(后)桥运转应平顺,不振抖、无异响、不发热。5制动器左右踏板应调整一致。联锁装置和定位装置应可靠,自由行程应符合原设计规定。3.10.15
3.10.16制动器和驻车制动装置工作应平稳,灵敏、可靠。制动踏板的操纵力不应大于600N,制动手柄的操纵力不应大于400N。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收割机可靠停驻在坡度为20°的纵向干硬坡道上。3.10.17收割机运输状态以20km/h的速度行驶于干燥平坦的混凝土路面或沥清路面上,当制动踏板力不大于800N时,其制动距离或平均减速度及制动稳定性要求应符合GB16151.12中有关规定。3.10.18割台升降应灵活,平稳、无卡滞。拨未轮应能自如地调节其前后、高低位置,且左右应一致。当其在最前、最低位置时,拨禾轮弹齿与护刃器间距在割幅全长上应一致,其值不应小于20.0mm。3.10.19用手搬动拔齿,螺旋输送器应能灵活转动,拔齿与割台底面的距离应为10mm~15mm,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m:与拨禾轮压板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3.10.20收割机驾驶员位置处允许噪声:无驾驶室的不应大于94dB(A),普通驾驶室不应大于90dB(A),压力密封驾驶室不应大于83dB(A);动态环境噪声不应大于89dBA)。4检验规则
收割机整机或总成以及主要零部件经修理竣工后,其功能和相关技术数据达到本标准的相应规定,应视为修理合格。达不到本标准相应规定的应视为修理不合格。修理設工合格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或总成以及主要零部件在办理交接手续时,承修单位应根据GB/T16784.2—1998中第4章的要求,向用户交付修理合格证和维修记录单。维修记录单应注明修理的故障内容,修理项目、内容或更换零部件的名称、数量和价格等,并由承修单位和用户签字。维修记录单的格式可参考GB/T16784.2—1998的附录A。5保用条件
承修单位对修理竣工的收割机整机或总成以及主要零部件应给予质量保证,自交接之日起一年时4
NY/T 998—2006
间内,在用户严格执行走合期规定,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质量保证期内修理部位出现的修理质量问题,承修单位应负责返工包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998-2006
谷物联合收割机修理技术条件
Repai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in combine2006-01-26发布
200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S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NY/T998—2006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文健、于志刚、武志、解德海、杨金生、王国臣、苏兴俊、李成福。I
1范围
容物联合收割机修理技术条件
NY/T998—2006
本标准规定了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零部件,总成及整机的修理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保用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全喂入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收割机)的修理质量评定。其他收制机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彩总则(eqy
GB10396一1999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ISO 11684:1995)
GB16151.12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谷物联合收割机GB/T16784.2一1998工业产品售后服务第2部分维修JB/T5673—1991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3修理技术要求
3.1发动机
3.1.1发动机修后在环境温度-5C时应能顺利起动:在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5℃C时,起动次数不应超过3次、每次起动时间不应超过5s即应起动成功。3.1.2发动机应运转平稳,由低速变高速过程中不应有放炮,审油,冒浓烟和敲击声;标定转速,最高空转转速及怠速转速应符合规定;水温、机油温度、机油压力应正常:运转及停机时,发动机各部位不应有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3.1.3大修后的发动机在标定转速时,功率应达到原机标定功率的95%以上,燃油消耗率不应超过标定值的5%。
3.2传动系
3.2.1离合器,变速箱、后桥最终传动箱的外壳体不应有裂纹,变形,紧固应牢靠。3.2.2链轮、皮带轮不应有裂纹,轮缘、轴孔、键槽、链齿及轮槽工作面应完好。同一传动链上的链轮应在同一回转平面内。
3.2.3传动链,传动带应完好无损伤,张紧装置有效。多条传动带用于同一传动时,新旧不应混用。3.3转向系wwW.bzxz.Net
3.3.1转向节臂及其纵横拉杆不应有变形,球销不松旷,其间隙及转向轮的前束值应符合原设计规定。3.3.2全液压转向系油箱油位正常、油品合格、油液清洁。液压泵、转向机、液压油缸及连接管路工作中各处不应渗漏油。
3.4制动系
3.4.1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钢片、压力板、制动毂、半轴壳体与摩擦片接触的表面不应有油污、龟裂和破损,平面度公差不应大于0.10mm。3.4.2摩擦片表面不应有油污、裂纹、被损、翘曲和烧蚀,与制动盘钢片应铆接牢固。铆钉规格、铆钉在NY/T998—2006
摩擦片中的沉人量以及制动盘总成厚度应符合原设计规定。3.4.3制动盘总成应能在半轴及齿轮箱轴花键上滑动自如,制动状态制动盘总成与制动毂及半轴壳体的贴合面积不应小于总面积的95%,非制动时其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3.4.4蹄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制动蹄不应有裂纹和变形;摩擦片与制动蹄应铆接牢固、弧度正确:制动状态制动蹄总成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90%,非制动时与制动鼓的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3.5机架及行走系
3.5.1机架不应有变形和裂纹,各焊接处不应有脱焊,紧固件不应缺少或松动。3.5.2轮毂、轮辋、辐板、锁图等应无裂纹和变形,螺母应齐全,并应按规定力矩紧固。3.5.3轮胎型号应符合出厂时的规定,不应装用胎冠花纹磨平的驱动轮和胎冠花纹深度低于3.2mm的转向轮。轮面和轮壁上不应有长度超过25.0mm或深度足以暴露出轮胎帘布层的破裂和割伤。
3.5.4驱动轮胎冠花纹顶部应指向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不应反装。同一轴上左右轮应装用相同型号胎冠花纹及磨损大致相等的轮胎。3.5.5左右履带板数量应相等,张紧装置应有效,张紧度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导向轮、托带轮及驱动轮应在同一传动平面内,驱动轮与履带板不应有顶齿及脱轨。3.5.6橡胶半履带行走装置与轮式行走装置应能方便敏捷地互换,密封应良好。3.6割台部分
3.6.1护刃器不应有裂纹、弯曲和扭曲,安装应牢固,各护刃器的刃口平面应处于同一平面内,误差不应大于0.50mm。
3.6.2护刃器与定刀片铆合应牢靠,铆合处不应有间隙,定刀片刃伸出护刃器两边应均勾。3.6.3刀杆应平直,其窄面的直线度公差:当长度小于或等于3.0m时,为1.0mm;大于3.0m时,为1.5mm;刀杆宽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应大于0.50mm。3.6.4动刀片应齐全,缺齿数多于5个的刀片不应超过5个,刃口不应有缺口。动刀片与刀杆应紧密铆合,铆合处不应有间隙,铆合后刀杆应平直,所有动刀片应在同一平面内,偏差不应大于0.50mm3.6.5刀杆在护刃器中前后最大间隙不大于0.80mm,压刃器与动刀片的间隙不应大于0.50mm,动刀片底面与定刀片或护刃器刃口面的前端间隙不应大于0.50mm后端间隙不应大于1.0mm3.6.6拨禾轮管轴及弹齿轴在全长上的直线度公差不应大于10.0mm3.6.7拨禾轮弹齿应牢固地固定在弹齿轴上,长度一致并应在同一平面内,不应有缺少和变形,其倾角应能按规定灵活调节。拨禾轮压板损坏应更换,其长度和厚度应与原板一致。3.6.8分未器及扶倒器不应有变形,固定应牢靠。3.6.9螺旋输送器叶片应无裂纹,开焊和变形,叶片与割台底面间隙及与后挡板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拨齿不应缺少和变形,角度调整应灵活可靠,与导套的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螺旋输送器外壳端面与割台左右侧壁的间隙应一致,不应大于5.0mm检验螺旋输送器静平衡,应能在任意位置停转。
3.6.10割台底的仿型滑撑应齐全,高度和倾斜度合适:挠性割台仿型滑板的仿型效果应灵敏可靠。3.6,11倾斜输送器链爬不应有变形,断裂.爬齿无缺损,高度应一致,链爬被动轴正下方爬齿距倾斜室底板的间隙不应小于20.0mm
3.6.12带式输送带不应有偏斜和破损,铆钉、搭扣应牢固,接头处遮盖应严实。输送带前后挡草护板应完整,运转无阻碍。
3.7脱粒部分
NY/T998—2006
3.7.1滚筒纹杆应无裂纹,直线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相邻纹杆凸纹方向应相反。3.7.2滚筒辐盘应无裂纹和变形,与纹杆固定应牢靠。纹杆与滚筒轴及凹板横格板的平行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g
3.7.3钉齿滚筒及凹板的钉齿不应有变形,安装方向应正确;左右齿隙应相等,最小齿隙为4.0mmc3.7.4滚筒上的配重件不应任意更换或移动部位,应在对称部位以同等质量成对更换。滚简旋转应灵活,轴向无审动,与两侧壁间应一致,最小间隙为7.0mm。检验滚筒静平衡,应能在任意位置停转。3.7.5橱栅格式凹板的横格板不应有变形;编织筛式凹板的筛条不应有断裂或翘起。凹板包角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凹板调节装置应有效。3.7.6逐稿轮与轴的联接应可靠,转动应录灵活,叶板安装正确。逐稿轮两侧面与机壁的间隙应一致,偏差不应大于3.0mm
3.7.7键式逐稿器应平整无变形,与前后支架铆接应牢率靠,与支架底平面垂直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轴向游隙不应大于0.50mm;两侧阶梯片不应歪斜,筛面应完好,鱼鳞片或贝壳孔开度应一致;键式逐稿器侧壁间的距离应均,不应有摩擦和碰撞;两侧键式逐稿器的侧壁与机体侧壁的间隙应一致,不应小于5.0mm。
3.7.8籽粒抖动板(阶梯板)应无裂纹和破损,工作表面清洁无锈蚀。抖动板运转应平稳,与两侧机壁间隙应一致,偏差不应大于5.0mm。3.7.9筛箱应无破损,相对应的悬挂机件长度应一致,摆动平稳无阻碍。3.7.10鱼鳞筛筛片完整,开度应一致,调节机构有效;编织筛片钢丝不断不翘,筛孔尺寸应一致:冲孔筛及贝壳筛筛面应平整,与筛框固定牢靠:梳齿筛钢丝不应有缺损,间距应一致,筛面平整,尾筛开度、倾斜度及挡板上下位置调节灵活。3.7.11茎秆切碎器转动应灵活,轴向无审动,检验静平衡,应能在任意位置停转。3.7.12风扇外壳及叶片不应有破损,变形,叶轮旋转灵活无碰擦,风量及风向调节装置应有效。3.8液压系统
3.8.1液压系统各元件(液压泵、操纵阀、油缸、液压马达)及连接管路应性能完好,工作正常,不应有振动异常噪声和温开升。转向,操纵系统的油压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在规定油压下试验,元件与管路连接处,机件和管路结合处均不应有渗漏油。3.8.2割台提升时间应为2.5s~3.5s,下降时间应为3s~4.5s割台提升至最高位置,30min静沉降量不应大于15.0mm。
3.8.3拨禾轮提升时间不应超过2.5s;30min静沉降量不应大于15.0mm3.8.4各部位无级变速应平稳、灵活,有效。限压阀(安全阀)开启压力符合规定。3.9电器设备
3.9.1蓄电池壳体应无裂纹或渗漏,极板与电桩、电桩与联接板应焊接牢固,螺塞及螺孔的螺纹应完好,通气孔畅通,各部密封良好。蓄电池的电液密度应根据地区和气温条件配制。3.9.2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应负极搭铁,与调节器应匹配。搭铁总开关应可靠有效。3.9.3各部位配置的传感器应齐全,安装牢固,作用有效。3.10整机
3.10.1修理所用的零部件、总成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技术文件要求,并应经检验合格。3.10.2外观整洁。涂漆质量应符合JB/T5673的要求。3.10.3各部不应有妨碍操作、影响安全及限制原机性能的改装。各种管路接头、阀门螺塞、油封、水封及结合面垫片应齐全完好,安装紧固,结合严密,不应有渗漏。3
NY/T998—2006
3.10.4电气装置及线路应完整,安装牢靠。电系导线应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靠并应有绝缘封套:穿越孔洞的导线,外部应设置绝缘导管3.10.5灯光照明,声响信号等装置应符合GB16151.12申第16章的有关规定3.10.6传动带、链条、缆索、转轮、转轴等外露传动机件、清选风扇进风口、割刀端部、茎杆切碎器端部、发动机排气管、万向节及传动轴等处设置的防护板、防护网和防护罩等应齐全完好,安装牢固。3.10.7在切割器、割台螺旋输送器、拔禾轮及茎秆切碎器附近醒目位置设置的永久性安全警告标志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应清晰、可视。标志符号、文字图形、颜色及尺寸应符合GB10396中有关规定。3.10.8各部密封应良好,割台、喂人室、清选室、升运器、螺旋输送器、检视窗、粮箱等外壳及连接处不应出现大于2.0mm的缝隙或孔洞;用胶板密封的,胶板不应丢失,变形和残损。3.10.9仪表(包括行走速度表、滚筒转速表、计时器等)工作正常,数值准确:指示器(如割茬高度、脱粒间隙等指示器的指示位置应与各相应部位的实际情况相符。3.10.10油门调整正确可靠,在两个极限位置处应能保证最大供油量和完全停止供油。3.10.11离合器接合平稳,分离彻底,不打滑、不发抖、不发响。踏板操纵力不应大于350N,自由行程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3.10.12转向应轻便灵活,不跑偏,不摇摆,不与其他机件发生干扰:转向盘从中间位置向左或向右的最大转角和最小回转半径应符合原设计规定。转向盘操纵力:机械转向器不应大于250N,全液压转向器不应天于15N(当熄灭发动机,齿轮泵停转,手动转向泵起作用时,不应大于600N)。3.10.13变速箱换档操纵应灵活,不跳档、不乱档、无异响3.10.14传动轴、前(后)桥运转应平顺,不振抖、无异响、不发热。5制动器左右踏板应调整一致。联锁装置和定位装置应可靠,自由行程应符合原设计规定。3.10.15
3.10.16制动器和驻车制动装置工作应平稳,灵敏、可靠。制动踏板的操纵力不应大于600N,制动手柄的操纵力不应大于400N。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收割机可靠停驻在坡度为20°的纵向干硬坡道上。3.10.17收割机运输状态以20km/h的速度行驶于干燥平坦的混凝土路面或沥清路面上,当制动踏板力不大于800N时,其制动距离或平均减速度及制动稳定性要求应符合GB16151.12中有关规定。3.10.18割台升降应灵活,平稳、无卡滞。拨未轮应能自如地调节其前后、高低位置,且左右应一致。当其在最前、最低位置时,拨禾轮弹齿与护刃器间距在割幅全长上应一致,其值不应小于20.0mm。3.10.19用手搬动拔齿,螺旋输送器应能灵活转动,拔齿与割台底面的距离应为10mm~15mm,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m:与拨禾轮压板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3.10.20收割机驾驶员位置处允许噪声:无驾驶室的不应大于94dB(A),普通驾驶室不应大于90dB(A),压力密封驾驶室不应大于83dB(A);动态环境噪声不应大于89dBA)。4检验规则
收割机整机或总成以及主要零部件经修理竣工后,其功能和相关技术数据达到本标准的相应规定,应视为修理合格。达不到本标准相应规定的应视为修理不合格。修理設工合格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或总成以及主要零部件在办理交接手续时,承修单位应根据GB/T16784.2—1998中第4章的要求,向用户交付修理合格证和维修记录单。维修记录单应注明修理的故障内容,修理项目、内容或更换零部件的名称、数量和价格等,并由承修单位和用户签字。维修记录单的格式可参考GB/T16784.2—1998的附录A。5保用条件
承修单位对修理竣工的收割机整机或总成以及主要零部件应给予质量保证,自交接之日起一年时4
NY/T 998—2006
间内,在用户严格执行走合期规定,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质量保证期内修理部位出现的修理质量问题,承修单位应负责返工包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797-2004 硅肥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