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水产行业标准(SC) >>
- SC/T 2023-2006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水产行业标准(SC)】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14:20:37
- SC/T2023-2006
- 现行
标准号:
SC/T 2023-2006
标准名称: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水产行业标准(S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1-26 -
实施日期:
2006-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63.5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真鲷养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养成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真鲷的人工养殖。 SC/T 2023-2006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SC/T2023-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2023-2006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red sea bream culture2006-01-26发布
200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SC/T2023—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四清、于东祥、马爱军、张岩、雷弄霖、李晶、王春生。I
1范围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SC/T2023—2006
本标准规定了真鲷(PagrusmajorT&S)养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紫殖,苗种培育,养成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真鲷的人工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
NY5052
NY5071
NY5072
渔业水质标准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无公害食品
SC/T2007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真鲷配合饲料
SC/T2022真鲷
3环境条件
3.1场址选择
养殖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通讯、交通方便,电力充足,有淡水水源的沿海地区。3.2水质条件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4亲鱼
4.1设施
应包括亲鱼培育池、饲料加工室和分析化验室。应有控温设施、充气设施控光设施,进排水设施和水处理设施。
4.2亲鱼选择
亲鱼种质符合SC/T2022的要求,体形完整,色泽正常,健康,活力强,摄食良好,成熟的个体要求腹部饱满,婚姻色明显。人工繁殖用亲鱼,自然海区捕获的亲鱼年龄,雌鱼应在4龄以上、雄鱼应在3龄以上:人工养殖培育的亲鱼年龄,雌鱼应在3龄以上,雄鱼应在2龄以上。4.3亲鱼来源
亲鱼来源于直接捕捞自然海区达到性成熟的亲鱼,或由自然海区捕获的真鲷种苗、人工繁殖的鱼苗培育的真鲷亲鱼。禁止使用近亲繁殖的后代作为真鲷亲体。4.4亲鱼培育
4.4.1培育条件
放养密度小于5kg/m2,光照强度60lx~400lx,光线应均匀。水温16C~20℃,盐度28~32,pH7.8~8.2,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流水培育,日流水量为1
SC/T2023—2006
培育水体的4倍~6倍,持续充气增氧,及时排除残饵、污物。4.4.2饲料投喂
饲料有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和饲料鱼。软颗粒饲料主要成分为粉状配合饲料、饲料鱼等,饲料鱼以新鲜、冷冻小杂鱼为主。
配合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饲料应大小适口。配合饲料的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一2%,饲料鱼的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5%~3.0%,每天投喂1次~2次。5采卵与孵化
5.1采卵
产人池内的卵子,随流水经溢水口收集于网箱内,收集后的卵子经洗涤,放人小型水槽内,静置20min~30min,将上浮卵子选出并计数后,进行孵化。计数采用重量法(1800粒/g)或容量法(1200粒/mL)5.2孵化
30m2~50m2的水泥池可每立方米放卵5×10t粒~10×10+粒,1m左右的小水槽控制微流水孵化时可每立方米放卵10×10+粒~30×104粒。孵化时控制微量充气,上面用黑布遮光,定时清除水表面的黏液、箱底的死卵。孵化水温控制在18℃~20℃。6苗种培育
6.1育苗场设施
应包括苗种培育室、生物饵料培养室、水质分析和生物监测室、充气设施、控温设施、控光设施、水处理设施以及进排水设施等。
6.2用水要求
培育用水为经二级砂滤的海水。水温18℃~26℃,酸碱度为7.8~8.2盐度2832,溶氧量在5mg/L以上。
6.3光照
控制在500x~2.0001x,光线应均匀、柔和。6.4培育管理
6.4.1培育密度
使用容积为25m2~100m2的方形或圆形水泥池,池内设置上水、充气及加温管阀,排水口位于池中央通于池外排水沟。培食池便用前用高锰酸钾或次熟酸钠消毒、日光赚晒。放养密度以初孵仔鱼1×104尾/m2~2×10+尾/m2布池。6.4.2换水管理措施
培育1d-5d微流水方式换水,日换水率20%:5d~10d,日换水率20%:10d~25d,日换水率50%~100%:25d以后,日换水率逐新增加200%~500%。6.4.3清底
通过虹吸法及时清除池底部的污物,保持池底清洁。6.5饲料投喂
苗种饲料主要有小球藻,轮虫,卤虫和微颗粒配合何料,配合饲料的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72的要求:苗种培育期间使用的小球藻应生长良好无污染,轮虫和卤虫应冲洗干净,无病原,经营养强化和灭菌处理后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7%~15%,投喂轮虫密度应维持每毫升3个~15个,卤虫的投喂量应保证鱼苗每日有2次~4次饱食。饲料颗粒应大小适口,投喂要及时,宜少投勤投。2
6.6病害防治
6.6.1原则
SC/T2023—2006
应坚持以预防为主、以非药物方法为主的原则,采取调温、改善水质、增大流水量和均衡营养等综合措施。
6.6.2观察检测
应定时观测苗种摄食、游动和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病鱼及死鱼,分析原因,捞出病鱼,死鱼做深埋处理。
6.6.3药物使用
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提倡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免疫制剂防病。6.7鱼种质量和规格
6.7.1鱼种质量
要求色泽正常,健康无损伤、无病害、无畸形,活动能力强,摄食良好。全长合格率、伤残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鱼种体长合格率、伤残率要求单位为百分率(%)
全长合格率
伤残率
6.7.2鱼种规格
应符合表2的要求。
鱼种规格
小规格鱼种
大规格鱼种
6.7.3鱼种出池
真鲷鱼种的规格要求
鱼种出池应进行质量和规格检测。通常采取排水集苗出池,操作中应避免苗种损伤。6.8鱼种运输
6.8.1运输方式
有尼龙袋充氧密封运输、箱式或桶式容器充气运输、活水船运输,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6.8.2运输用水
水温、盐度可根据养成水环境要求提前进行调节,温差小于3℃,盐度差小于5。6.8.3注意事项
鱼种运输前应停食1天以上。
7养成
7.1养成方式和海区条件
真鲷的养成方式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多种形式,其中以网箱养殖规模最大,下面规定的是网箱养殖操作技术规范,其他养殖方式可参照相关要求执行。3
SC/T2023—2006
选择水质好、潮流平稳、水流畅通、流速适中、风浪小和无污染的海湾设置网箱养殖水域水深要求,浅水网箱低潮时水深应在7m以上,深水网箱低潮时水深应在15m以上;水域水流流速大潮为5cm/s~15cm/s,溶氧量5mg/L以上为宜。真鲷摄食生长的最佳水温为20℃26℃,14℃以下食欲减退,10℃以下基本不摄食,6℃以下即会逐渐死亡。北方海区水温低于12℃时应移人室内升温越冬。真鲷喜欢盐度、水质透明度较高的海区,要尽量选择饵料供应和运输方便的海区。7.2网箱养殖
7.2.1网箱网目选择
中间培育过程中随鱼苗的生长应更换网衣的网目(见表3)。表3真鲷鱼全长与网箱网目大小的选择全长,mm
网目,mm
7.2.2放养密度
全长,mm
放养密度,尾/m
7.3日常管理
7.3.1水环境检测
400~500
71~100
101130
131160
表4鱼种放养密度
200300
100~150
161~200
150-250
250以上
250~350
日常测定水温、盐度、溶氧量,观察记录天气、风向、风力水文气象资料和海水异常现象。7.3.2网箱管理
根据网箱污浊情况定期换洗网箱,检查网箱有无破损,看护网箱防逃、偷盗。7.3.3饲料
7.3.3.1种类
养成饲料包括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饲料鱼。软颗粒饲料由全价粉末饲料与饲料鱼等混合制成:饲料鱼洗净后可以直接投喂,但不宜长时间投喂单一品种的饲料鱼。
7.3.3.2安全要求
配合饲料的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72的规定: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SC/T2007的规定,饲料鱼应新鲜、无病害、无污染。
7.3.3.3投喂管理
饲料鱼的日投喂量视鱼体大小和水温来确定,投喂2g~60g的幼鱼,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0%~10%,60g以上的鱼,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1%。软颗粒饲料的日投限量则以饲料鱼的1/2~1/3量折算投喂。硬颗粒饲料的日投喂量参照厂家提供的投喂量投喂。每次的具体投饲量根据鱼摄食情况来确定,不宜有饲。
日投喂次数,体重200g以内的3次4次;体重200g~300g的2次~3次;体重300g~400g的2次。
在水温低于12℃或高于26℃及鱼摄食不良时,应适当减少投饲次数及投喂量。7.4病害防治和药物使用
7.4.1观察检查
SC/T2023—2006
应定时观察鱼群摄食、活动情况,发现病鱼、死鱼,检查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捞出病鱼、死鱼,进行深理消毒处理。
7.4.2防治原则
应坚持以预防为主,以非药物方法为主的原则,采取均衡营养、勤换网箱、保持水流畅通,维持环境清洁等综合措施。
7.4.3药物使用
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2023-2006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red sea bream culture2006-01-26发布
200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SC/T2023—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四清、于东祥、马爱军、张岩、雷弄霖、李晶、王春生。I
1范围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SC/T2023—2006
本标准规定了真鲷(PagrusmajorT&S)养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紫殖,苗种培育,养成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真鲷的人工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
NY5052
NY5071
NY5072
渔业水质标准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无公害食品
SC/T2007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真鲷配合饲料
SC/T2022真鲷
3环境条件
3.1场址选择
养殖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通讯、交通方便,电力充足,有淡水水源的沿海地区。3.2水质条件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4亲鱼
4.1设施
应包括亲鱼培育池、饲料加工室和分析化验室。应有控温设施、充气设施控光设施,进排水设施和水处理设施。
4.2亲鱼选择
亲鱼种质符合SC/T2022的要求,体形完整,色泽正常,健康,活力强,摄食良好,成熟的个体要求腹部饱满,婚姻色明显。人工繁殖用亲鱼,自然海区捕获的亲鱼年龄,雌鱼应在4龄以上、雄鱼应在3龄以上:人工养殖培育的亲鱼年龄,雌鱼应在3龄以上,雄鱼应在2龄以上。4.3亲鱼来源
亲鱼来源于直接捕捞自然海区达到性成熟的亲鱼,或由自然海区捕获的真鲷种苗、人工繁殖的鱼苗培育的真鲷亲鱼。禁止使用近亲繁殖的后代作为真鲷亲体。4.4亲鱼培育
4.4.1培育条件
放养密度小于5kg/m2,光照强度60lx~400lx,光线应均匀。水温16C~20℃,盐度28~32,pH7.8~8.2,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流水培育,日流水量为1
SC/T2023—2006
培育水体的4倍~6倍,持续充气增氧,及时排除残饵、污物。4.4.2饲料投喂
饲料有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和饲料鱼。软颗粒饲料主要成分为粉状配合饲料、饲料鱼等,饲料鱼以新鲜、冷冻小杂鱼为主。
配合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饲料应大小适口。配合饲料的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一2%,饲料鱼的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5%~3.0%,每天投喂1次~2次。5采卵与孵化
5.1采卵
产人池内的卵子,随流水经溢水口收集于网箱内,收集后的卵子经洗涤,放人小型水槽内,静置20min~30min,将上浮卵子选出并计数后,进行孵化。计数采用重量法(1800粒/g)或容量法(1200粒/mL)5.2孵化
30m2~50m2的水泥池可每立方米放卵5×10t粒~10×10+粒,1m左右的小水槽控制微流水孵化时可每立方米放卵10×10+粒~30×104粒。孵化时控制微量充气,上面用黑布遮光,定时清除水表面的黏液、箱底的死卵。孵化水温控制在18℃~20℃。6苗种培育
6.1育苗场设施
应包括苗种培育室、生物饵料培养室、水质分析和生物监测室、充气设施、控温设施、控光设施、水处理设施以及进排水设施等。
6.2用水要求
培育用水为经二级砂滤的海水。水温18℃~26℃,酸碱度为7.8~8.2盐度2832,溶氧量在5mg/L以上。
6.3光照
控制在500x~2.0001x,光线应均匀、柔和。6.4培育管理
6.4.1培育密度
使用容积为25m2~100m2的方形或圆形水泥池,池内设置上水、充气及加温管阀,排水口位于池中央通于池外排水沟。培食池便用前用高锰酸钾或次熟酸钠消毒、日光赚晒。放养密度以初孵仔鱼1×104尾/m2~2×10+尾/m2布池。6.4.2换水管理措施
培育1d-5d微流水方式换水,日换水率20%:5d~10d,日换水率20%:10d~25d,日换水率50%~100%:25d以后,日换水率逐新增加200%~500%。6.4.3清底
通过虹吸法及时清除池底部的污物,保持池底清洁。6.5饲料投喂
苗种饲料主要有小球藻,轮虫,卤虫和微颗粒配合何料,配合饲料的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72的要求:苗种培育期间使用的小球藻应生长良好无污染,轮虫和卤虫应冲洗干净,无病原,经营养强化和灭菌处理后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7%~15%,投喂轮虫密度应维持每毫升3个~15个,卤虫的投喂量应保证鱼苗每日有2次~4次饱食。饲料颗粒应大小适口,投喂要及时,宜少投勤投。2
6.6病害防治
6.6.1原则
SC/T2023—2006
应坚持以预防为主、以非药物方法为主的原则,采取调温、改善水质、增大流水量和均衡营养等综合措施。
6.6.2观察检测
应定时观测苗种摄食、游动和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病鱼及死鱼,分析原因,捞出病鱼,死鱼做深埋处理。
6.6.3药物使用
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提倡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免疫制剂防病。6.7鱼种质量和规格
6.7.1鱼种质量
要求色泽正常,健康无损伤、无病害、无畸形,活动能力强,摄食良好。全长合格率、伤残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鱼种体长合格率、伤残率要求单位为百分率(%)
全长合格率
伤残率
6.7.2鱼种规格
应符合表2的要求。
鱼种规格
小规格鱼种
大规格鱼种
6.7.3鱼种出池
真鲷鱼种的规格要求
鱼种出池应进行质量和规格检测。通常采取排水集苗出池,操作中应避免苗种损伤。6.8鱼种运输
6.8.1运输方式
有尼龙袋充氧密封运输、箱式或桶式容器充气运输、活水船运输,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6.8.2运输用水
水温、盐度可根据养成水环境要求提前进行调节,温差小于3℃,盐度差小于5。6.8.3注意事项
鱼种运输前应停食1天以上。
7养成
7.1养成方式和海区条件
真鲷的养成方式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多种形式,其中以网箱养殖规模最大,下面规定的是网箱养殖操作技术规范,其他养殖方式可参照相关要求执行。3
SC/T2023—2006
选择水质好、潮流平稳、水流畅通、流速适中、风浪小和无污染的海湾设置网箱养殖水域水深要求,浅水网箱低潮时水深应在7m以上,深水网箱低潮时水深应在15m以上;水域水流流速大潮为5cm/s~15cm/s,溶氧量5mg/L以上为宜。真鲷摄食生长的最佳水温为20℃26℃,14℃以下食欲减退,10℃以下基本不摄食,6℃以下即会逐渐死亡。北方海区水温低于12℃时应移人室内升温越冬。真鲷喜欢盐度、水质透明度较高的海区,要尽量选择饵料供应和运输方便的海区。7.2网箱养殖
7.2.1网箱网目选择
中间培育过程中随鱼苗的生长应更换网衣的网目(见表3)。表3真鲷鱼全长与网箱网目大小的选择全长,mm
网目,mm
7.2.2放养密度
全长,mm
放养密度,尾/m
7.3日常管理
7.3.1水环境检测
400~500
71~100
101130
131160
表4鱼种放养密度
200300
100~150
161~200
150-250
250以上
250~350
日常测定水温、盐度、溶氧量,观察记录天气、风向、风力水文气象资料和海水异常现象。7.3.2网箱管理
根据网箱污浊情况定期换洗网箱,检查网箱有无破损,看护网箱防逃、偷盗。7.3.3饲料
7.3.3.1种类
养成饲料包括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饲料鱼。软颗粒饲料由全价粉末饲料与饲料鱼等混合制成:饲料鱼洗净后可以直接投喂,但不宜长时间投喂单一品种的饲料鱼。
7.3.3.2安全要求
配合饲料的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72的规定: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SC/T2007的规定,饲料鱼应新鲜、无病害、无污染。
7.3.3.3投喂管理
饲料鱼的日投喂量视鱼体大小和水温来确定,投喂2g~60g的幼鱼,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0%~10%,60g以上的鱼,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1%。软颗粒饲料的日投限量则以饲料鱼的1/2~1/3量折算投喂。硬颗粒饲料的日投喂量参照厂家提供的投喂量投喂。每次的具体投饲量根据鱼摄食情况来确定,不宜有饲。
日投喂次数,体重200g以内的3次4次;体重200g~300g的2次~3次;体重300g~400g的2次。
在水温低于12℃或高于26℃及鱼摄食不良时,应适当减少投饲次数及投喂量。7.4病害防治和药物使用
7.4.1观察检查
SC/T2023—2006
应定时观察鱼群摄食、活动情况,发现病鱼、死鱼,检查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捞出病鱼、死鱼,进行深理消毒处理。
7.4.2防治原则
应坚持以预防为主,以非药物方法为主的原则,采取均衡营养、勤换网箱、保持水流畅通,维持环境清洁等综合措施。
7.4.3药物使用
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水产行业标准(SC)标准计划
- SC/T3309-2016 调味烤酥鱼
- SC/T3220-2016 干制对虾
- SC/T3502-2016 鱼油
- SC/T3602-2016 虾酱
- SC/T9417-2015 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 SC/T9420-2015 水产养殖环境(水体、底泥)中多溴联苯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SC/T9422-2015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鲆鲽类
- SC/T9416-2014 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
- SC/T3208-2017 鱿鱼干、墨鱼干
- SC/T3216-2016 盐制大黄鱼
- SC/T7218.2-2015 指环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页形指环虫病
- SC/T9418-2015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鲷科鱼类
- SC/T3205-2016 虾皮
- SC/T9410-2012 水族馆水生哺乳动物驯养技术等级划分要求
- SC/T8045-2015 渔船无线电通信设备修理、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