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水产行业标准(SC)】 鲤鱼杂交育种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09:15:23
  • SC/T1005-199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C/T 1005-1992

  • 标准名称:

    鲤鱼杂交育种技术要求

  • 标准类别:

    水产行业标准(SC)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2-11-06
  • 实施日期:

    1993-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01.53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水产、渔业>>B50水产、渔业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4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1993-04-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胡德高、徐忠法
  • 起草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归口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提出单位:

    农业部水产司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相关标签:

    鲤鱼 技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鲤鱼常规杂交育种的分类,杂交组合原则,亲本选择,杂种一代的生产与优势评价,以及杂种优势的保持。本标准适用于鲤鱼的常规杂交育种,其他鱼类的杂交育种亦可参照使用。 SC/T 1005-1992 鲤鱼杂交育种技术要求 SC/T1005-199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鲤鱼杂交育种技术要求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C/T 1005—
本标准规定了鲤鱼常规杂交育种的分类,杂交组合原则,亲本选择,杂种一代的生产与优势评价,以及杂种优势的保持。
本标推适用于鲤鱼的常规杂交育种,其他鱼类的杂交育种亦可参照使用。2符号、代号
2.1早:雌鱼(母本)
2.2:雄鱼(父本)
2.3P:亲鱼(亲本)
2.4X:杂交(交配)
2.5B.回交世代。B,回交—代;B,回交二代;2.6P,早×P2正交
2.7 P,早×P1:反交
2.8F 杂种世代。Fi——杂种-代;F,-一杂种二代wwW.bzxz.Net
3术语
杂种优势强度
显优势的杂种一代某性状平均值与双亲同性状平均值之差,占双亲同性状平均值的百分率,称为杂种优势强度,作为评估杂种优势的依据。杂交分类
4.1根据亲本间分类地位划分
种内杂交:种内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的杂交;种间杂交:属内不同种之间的杂交;b.
属间杂交:科内或亚科内不同属之间的杂交;c.
d、亚科间杂交:同一科内不同亚科之间的杂交。4.2根据亲本间配组次数和所用亲本数量划分4.2.1单杂交:配组一次,只用两种鱼的亲本进行杂交。4.2.2复合杂交:配组两次,三种鱼以上的亲本进行杂交。复合杂交又分为:a
单复杂交:配组两次,两种鱼杂交的后代再与第三种鱼进行杂交。b.双复杂交:配组两次,两种鱼杂交的后代再与另两种鱼杂交的后代进行杂交。4.3根据选育目标划分
增殖杂交:两种鱼杂交后,从其后代中选择性状优良者连续进行多代自交繁殖和选育,以稳定a.
优良性状,达到育种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2-11-06批准1993-04-01实施
其模式为:
P,×P2
IFIEIF:
SC/T 1005--92
b,引入杂交:一个外来种或品种与本地优良种或品种杂交,其杂种再与本地种或品种进行回交,经过多代回交,以便把本地种或品种的优良性状引入到外来种或品种中去,并逐代增强和稳定。其模式见表1。
杂交类别
杂交模式
引人杂交
P,×B2
注:PI为本地种或品种,P,为外来种或品种。吸收杂交
B2×P2
交替杂交
c吸收杂交:一-个外来种或品种与本地种或品种杂交,其杂种再与外来种或品种进行回交,经多代回交,使本地种或品种吸收外来种或品种的优良性状,并逐代增强和稳定。其模式见表1。d.交替杂交:两种鱼杂交的后代,再分别与两种亲本进行多代回交,将双亲优良性状集于一体,使其逐代增强和稳定。其模式见表1。5杂交组合原则
5.1杂交组合的主要目标:改良养殖鱼类品质,提高生产性能及抗逆性。5.2选入杂交组合亲本的核型,即染色体组型应相同或相近。5.3亲本在形态、生态、生理等方面应有显著差异。5.4一个好的杂交组合后代,应在生长、体型等经济性状方面应有显著优势。6亲本选择
6.1亲本应是纯种或纯品种。
6.2亲本必须具有所需的优良性状。6.3杂种只能在育种研究中有选择性地作为亲本,不得作为规模性生产苗种的亲本。7杂种一代的生产
7.1配组亲鱼的选择
7.1.1雌、雄亲鱼鉴别特征见表2。102
7.1.2雌鱼选择
SC/T 1005—92
大而软,性成热时膨大呈囊
圆形,柔软有弹性
小而硬,性成熟时轻压腹部
有精液流出
胸鳍和体表
没有或少有珠星
繁殖季节有珠星手摸有粗
繁殖季节早期,应选择腹部大而软,且有弹性的亲鱼配组,肛门和泄殖孔
肛门周围有辐射褶,前区
有纵褶;繁殖季节肛门和
泄殖孔凸出,且略红肿
前区无纵褶繁殖季节肛
门和泄殖孔略内凹,但不
繁殖季节中期,应选择腹部中等大小,而后腹较松软且有弹性的亲鱼配组,b.
繁殖季节后期,应选择腹部较小,且不太松软而又有弹性的亲鱼配组。c.
7.1.3雄鱼选择
应选择轻压腹部有浓稠白色精液流出,且遇水扩散快者,不应选择精液量少,入水后呈细线状,且不易扩散,或精液稀且带黄色者。7.1.4亲本应体质健壮、发育良好、无外伤。7.2配组比例
雌、雄亲鱼配组比例分两种情况:a、采用人工授精的雌、雄亲鱼比例为2:1或3:2;自然受精的雌、雄亲鱼比例为11或1:1.5~2。b.
8杂种一代优势评价
8.1杂种一代优势强度
杂种优势强度按下式计算:
P+P)-P+P
式中:D——杂种优势强度,%;F-杂种某一性状的平均值;
-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值。
8.2杂种一代优势的生产验证
8.2.1杂种一代与亲本子代应来源于同一原种的亲本。即将A种母本的鱼卵分成二份,-一份用B种父本的精子授精,获得杂种F:;另一份用A种父本的精子授精,获得亲本自交子代。8.2.2杂种一代应尽可能与亲本子代同池对比饲养试验。如因多因子而不能同池对比试验,则应按生物数学中正交法设计试验方案。8.2.3同池或不同池对比试验的鱼种,其数量、规格和质量必须一致。8.2.4根据饲养对照获得的数据,按杂种优势强度计算公式得出杂种一代在主要经济性状方面的优势率,并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方能应用于池塘养殖推广。9杂种优势的保持
9.1淘汰不利性状(基因):采用测交、后裔鉴定等技术淘汰不粒性状(基因)。103
SC/T1005-92
9.2采取群体选择、家系选择等相结合的技术,对杂种连续进行多代选育,直至性状相对稳定。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农业部水产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德高、徐忠法。10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水产行业标准(SC)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