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农业行业标准(NY)】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14:46:13
  • NY/T5333-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NY/T 5333-2006

  • 标准名称: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1-26
  • 实施日期:

    2006-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82.52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20植物栽培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经济作物>>B31瓜果、蔬菜种植与产品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农业出版社
  • 书号:

    16109.681
  • 页数:

    6页
  • 标准价格:

    10.0 元
  • 出版日期:

    2006-04-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邢增涛、谭琦、白冰、王志强、李明容
  • 起草单位:

    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生产中对菌种、产地环境、栽培基质、化学投入品、生产技术、加工、保鲜与贮藏、包装运输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的生产。 NY/T 5333-2006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5333-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5333-2006
无公害食品
2006-01-26发布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200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NY/T5333—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增涛、谭琦、门殿英、白冰、王志强、李明容。1范围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5333—2006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生产中对菌种、产地环境、裁培基质、化学投人品、生产技术,加工、保鲜与贮藏、包装运输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014食品包装纸
GB2760
GB5749
GB8868
GB9687
GB9689
GB1168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蔬菜塑料周转箱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食品包装用聚萃艺烯成型品卫生标准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
QB1014食品包装纸
3要求
3.1菌种
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1.1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的要求。3.1.2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的生产菌种应是经鉴定可食用的大型真菌,且可食部分不含有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的成分。自行采集,分离和别化的食用菌菌种,未经专业机构鉴定,不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的生产。
3.2产地环境
3.2.1产地的选择
生产场地应生态环境良好,周围1000m无工业废弃物、专业畜禽饲养场及垃圾(费便)场、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如大量扬灰的水泥厂石灰厂,煤场等),并且远离公路、医院,并尽可能避开学校和公共场所。封闭型设施化食用菌裁培基地宜选择交通便利的场地。3.2.2产地环境空气
应符合NY5010-2002中3.2的要求。3.2.3覆土质量
生产覆土裁培的食用菌时,覆土质量应不影响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1
NY/T5333—2006
3.2.4生产用水
生产拌料用水、菌棒(袋)补水、菇床喷酒用水及生产环境湿度维持用水均需符合GB5749的要求。3.2.5其他
应建立有效措施,防止食用菌生产、菇场培养料堆制发酵、废弃物处置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3栽培基质
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生产用栽培基质应符合NY5099—2002的要求。3.4化学投入品
3.4.1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生产用化学添加剂应符合NY5099—2002附录A的要求。3.4.2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生产用农药应符合NY5099—2002附录B的要求。宜使用具有有效农药登记证,并且在登记证的登记作物中含有该食用菌的农药,不应在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使用在食用菌产品中残留状况不明的农药3.5生产技术
3.5.1场地环境
生产场地应合理布局,生产区和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应严格分开。生产区中原料区、堆制发酵区或拌料区、装料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其中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当紧密相连。生产场地应排水系统畅通,地面平整,不积水、不起尘,保持环境卫生。3.5.2原辅材料
原辅材料在放置过程中,应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贮藏环境干燥,防止原辅材料滋生虫和霉烂变质。原辅材料使用前应在阳光下翻晒,将霉变、虫蛀严重的原辅材料栋出并做无害化处理。食用菌对木屑等原料的堆制期有特殊要求的,应按照生产实际进行处置。3.5.3生产设施
食用菌原辅材料加工、拌料、裁培环境控制系统、通风照明等设施应符合相关质量安全标准,保证人身健康、安全。锅炉灭菌锅等压力容器,应通过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5.4病虫害防治
3.5.4.1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宜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栽培防治、综合防治的结合技术防治病虫害。3.5.4.2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一且发生病虫害,宜选用已在国家登记的可以在指定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按照使用方法喷施,禁止采后向菇体上喷药。3.5.4.3培养室内、菇房中、菇床上已发生污染的菌瓶(袋)或料面要及时清理出去,进行灭菌或烧。3.5.4.4门、窗、进(排)风扇口宜用纱网等防护设施阻隔,阻止虫、蚊蝇等进人,必要时可在适当的位置安装灭蝇灯。
3.5.5培养料制备
3.5.5.1培养料可根据生产用菌种的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配方进行配制。3.5.5.2为防止裁培过程中杂菌滋生和虫害发生,应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进行,如高温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前后发酵、覆土消毒等,彻底杀灭培养料中的杂菌和害虫(卵)。各种原辅材料的加工、分装和灭菌应尽快完成。灭菌时应防止棉塞被冷凝水打湿。a)草腐菌生产中可采用堆制发酵杀灭原料中的虫、卵或有害微生物:b)木腐菌熟料栽培用原料可采用高温高压或高温常压方式进行灭菌3.5.6接种、菌丝培养、出菇和采收3.5.6.1接种环境、器具消毒
接种工具、接种箱,接种室、床架、裁培房等在使用前均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被杂菌污染或发生虫害,可参见附录A中列举的方法进行消毒。2
3.5.6.2接种、菌丝培养与出菇管理NY/T5333—2006
母种和原种的接种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裁培种的接种宜在经消毒处理的开放环境中进行。菌丝培养和出菇阶段应根据各类食用菌对营养、温度、湿度、氧气、光照、PH等生长发育条件的需求差异,创造适宜食用菌生长而不适宜病虫害生长的微生态环境,促使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健康生长3.5.6.3采收
裁培期间,应根据产品忙藏,加工,运输的需要,确定采收标准,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调整裁培环境,适时采收。采收人员应有健康证。3.6加工、保鲜与贮藏
可根据需要对食用菌进行分级、干制、保鲜、盐渍、制罐等生产加工。工作人员应具有健康证,应穿着工作衣帽,不准佩戴饰品,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人员的手和器具要清洗消毒。但在食用菌加工,保鲜和贮藏过程中需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符合GB2760的相关要求,在食用菌贮藏加工,保鲜过程中,不应为延长货架期、护色、增重、保鲜而超标准、超范围地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不应使用非食品级化学品和有毒有害物质。贮藏管理阶段应保证产品不霉变、不变质、无虫蛀。3.7包装运输
食用菌贮藏包装材料的内包装应符合GB11680和QB1014的要求,直接用于终端销售的产品外包装应符合GB8868GB9689和GB9687的要求,包装标识应符合GB/T191的规定。在运输过程中应有保持干燥、防压、防晒、防雨、防尘等措施,不应与有毒,有害物品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运载。食用菌鲜品运输宜使用冷藏车,冷藏车箱内温度可根据各种菇类不同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3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NY/T5333—2006
75%乙醇
紫外灯
高锰酸钾/甲醛
高锰酸钾
酚皂液(来苏儿)
新洁尔灭
漂白粉
硫酸钢/石灰
浸泡或涂擦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表A部分食用菌生产环境及器具消毒方法使用方法
适用对象
接种工具,子实体表面、接种台、菌种外包装、接种人员的手等
直接照射,紫外灯与被照射物距高不超过1.5m,每次30min以上
直接照射,离地面2m的30W灯可照射9m房间,每天照射2~3h
(高锰酸钾5g+37%甲醛溶液10mL)/m,加热熏蒸
0.1%~0.2%,涂擦
0.5%~2%,喷雾
1%~2%,涂擦
3%,没泡
0.25%-0.5%,没泡、喷雾
1%,现用现配,喷雾
10%,现用现配,凝泡
硫酸铜1g+石灰1g+水100g,现用现配,喷雾,涂擦
接种箱、接种台等,不得对菌种进行紫外照射消毒接种室、冷却室等,不得对菌种进行紫外照射消毒培养室、无菌室、接种箱
接种工具、子实体表面、接种台、菌种外包装等无菌室、接种箱、裁培房及床架接种人员的手等皮肤
接种器具
接种人员的手等皮肤、培养室、无菌室、接种箱,不能用于器具的消毒
裁培房和床架
子实体表面、接种工具、菌种外包装等裁培房、床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