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农业行业标准(NY)】 绿色食品红茶和绿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15:38:39
  • NY/T288-1995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NY/T 288-1995

  • 标准名称:

    绿色食品红茶和绿茶

  •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18.34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标准价格:

    8.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NY/T 288-1995 绿色食品红茶和绿茶 NY/T288-199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NY/T288—199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绿色食品红茶和绿茶
NY/T288—1995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红茶和绿茶的术语、感官品质特征、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贮藏。本标准适用于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红茶和绿茶。2引用标准
GB8302
GB8304
GB8305
GB8306
GB8307
GB8308
GB8309
GB8310
GB4285
GB8311
GB5009
GB7718
ZBX8321
GB8321
3术语
水分测定
水浸出物测定
总灰分测定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
粗纤维测定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出口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1绿色食品
系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3.2绿色食品红茶和绿茶
指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红茶和绿茶。红茶、绿茶品名、花色、等级
4.1红茶是采摘茶树新梢的芽、嫩叶、嫩茎,经过萎调、揉捻、发酵干燥工艺制成初制茶后再经过精制加工而成的成品茶。红茶按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三类。4.1.1工夫红茶因产地和茶树品种不同,品质有差异,可分为滇红、祁红和川红等。各等级的感官品质特征列表1一3。4.1.2红碎茶根据传统制法结合茶树品种的产品质量情况分为四套。其中一、二套适用于大叶种地区;三、四套适用于小叶种地区。第一、二套红碎茶感官品质特征见表4,第三、四套红碎茶感官品质特征见表5。
茶叶感官品质审评术语见附录A。第1页共1页
NY/T288—1995
叶茶一号
叶茶二号
碎茶一号
碎茶二号
碎茶三号
片茶一号
肥嫩紧实
锋苗好
肥嫩紧实
有锋苗
肥嫩紧实
尚有锋苗
细嫩挺秀
金亳显露
细紧露毫
显锋苗
有锋毫
紧细多毫
锋苗好
紧细有毫
有锋苗
紧细匀称
条索紧卷
条索紧卷
颗粒结实
金亳显露
颗粒细紧
颗粒紧结
片状皱褶
滇红工夫茶感官品质特征
金毫特多
金毫较多
尚乌润
金毫尚多
嫩香浓郁
鲜浓醇富
有收敛性
鲜醇富有
收敛性
有收敛性
表2祁门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特征
乌黑油润
高鲜嫩甜
鲜嫩甜
鲜醇嫩甜
鲜醇甜
表3川红工夫茶感官品质特征
乌黑油润
乌黑匀嫩
乌黑尚润
表4第
乌润亳尖
鲜嫩浓郁
嫩甜清香
鲜浓嫩爽
醇厚甘爽
醇和尚爽
红艳明亮
红艳明亮
红艳明亮
红艳明亮
二套红碎茶感官品质特征
鲜爽强烈
香高鲜爽
鲜尚持久
第2页共2页
浓强鲜爽
浓强尚爽
尚浓强
尚浓厚
红艳明亮
红艳明亮
柔嫩多芽
柔嫩红艳
嫩匀红亮
红艳明亮
细嫩显芽
红亮嫩匀
红艳柔嫩
柔嫩多芽
柔嫩有芽
嫩匀柔软
红尚亮
嫩匀红亮
红匀尚亮
嫩匀红亮
红匀嫩明
红匀嫩尚
红匀明亮
NY/T288—1995
片茶二号
碎茶一号bzxZ.net
碎茶一号
碎茶二号
碎茶二号
碎茶三号
片茶上档
片茶中档
末茶上档
末茶中档
片状皱褶
细纱粒状
颗粒紧细
颗粒紧细
较重实
颗粒较紧
颗粒较紧
结重实
颗粒壮实
皱褶片状
皱褶片状
尚匀齐
细纱粒状
细砂粒状
乌尚润
表5第三、
(棕润)
乌或棕
乌润或
棕褐或黑
褐尚润
棕褐或黑
褐尚润
棕褐或黑
褐尚润
棕褐或黑
褐欠润
棕褐或黑
褐尚润
棕褐或黑
褐尚润
尚纯正
尚红明
深红尚明
四套红碎茶感官品质特征
高尚鲜
尚高略鲜
尚高鲜
浓尚鲜
尚浓鲜
尚浓鲜
尚红亮
红尚亮
尚红明
尚红明
红深尚亮
红深尚明
4.2绿茶是采摘茶树新梢的芽、嫩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抢、
成的初制茶和再经整形加工制成的精制茶。红匀尚明
红匀尚亮
嫩匀红亮
嫩匀尚红
嫩匀红亮
尚嫩匀红
红尚亮
尚红匀
红匀匀亮
红尚匀明
干燥工艺制
4.2.1初制绿茶按杀青方法不同,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炒青茶按其干茶形状不同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长炒青、圆炒青、烘青、晒青的各等级感官品质特征列表6一9。4.2.2精制绿茶根据初制茶原料、加工工艺,按形态、色泽、香气和滋味的品质特征,分为珍眉、珠茶、秀眉、雨茶和贡熙等花色。各花色按感官品质分级,列表1014。
4.2.3特种绿茶是采用特种工艺制成的形美质优的茶。特种绿茶花色品种繁多,有龙井、毛峰等,龙井的感官品质特征列表15。项目
显锋苗
有锋苗
表6长炒青感官品质特征
绿尚润
鲜嫩高爽
第3页共3页
清绿明亮
绿明亮
黄绿明亮
柔嫩匀整
嫩绿明亮
绿嫩明亮
尚嫩黄绿
NY/T288—1995
特珍特级
特珍一级
细圆重实
显锋苗
有锋苗
有锋苗
略有锋苗
显锋苗
有锋苗
圆炒青感官品质特征
深绿光润
尚绿润
尚绿润
墨绿光润
墨绿尚润
深绿带褐
绿光润
绿润起霜
香高持久
烘青感官品质特征
晒青感官品质特征
珍眉感官品质特征
鲜嫩清高
高香持久
第4页共4页
鲜爽浓醇
鲜浓爽口
清绿明亮
黄绿明亮
黄绿尚明
清绿明亮
黄绿明亮
尚明亮
黄绿明亮
嫩绿明亮
绿明亮
芽叶较完
整嫩绿明
芽叶尚完
整黄绿明
尚嫩尚匀
黄绿尚明
嫩绿明亮
尚嫩匀
黄绿明亮
尚明亮
柔嫩有芽
黄绿明亮
柔嫩黄绿
尚明亮
叶质尚软
含芽嫩绿
嫩匀嫩绿
NY/T288—1995
特珍二级
珍眉一级
珍眉二级
特贡一级
特贡二级
贡熙一级
尚紧实
细圆紧结
圆紧重实
嫩茎细条
筋条带片
紧结短钝
带蝌蚪形
短钝稍松
圆结重实
尚绿润
尚绿润
深绿光润
绿润起霜
尚绿润
绿尚润
珠茶感官品质特征
香高持久
秀眉感官品质特征
浓尚醇
浓带涩
雨茶感官品质特征
贡茶感官品质特征
龙井感官品质特征
第5页共5页
尚明亮
尚明亮
嫩绿明亮
黄绿明亮
尚明亮
尚明亮
黄绿明亮
绿黄稍暗
黄绿明亮
尚绿匀
黄绿明亮
尚嫩匀
黄绿明亮
尚匀黄绿
芽叶完整
嫩绿明亮
嫩匀黄绿
尚嫩匀
黄绿明亮
尚明亮
尚嫩匀
黄绿尚亮
绿黄尚匀
黄绿明亮
尚匀绿黄
嫩匀绿亮
尚嫩匀
黄绿明亮
尚明亮
NY/T288—1995
5技术要求
叶底嫩度
叶底色泽
5.1基本要求
扁直光滑
挺秀尖削
匀齐尖削
嫩绿油润
鲜嫩清高
鲜嫩爽口
细嫩多芽
嫩绿鲜亮
扁直光滑
嫩绿匀润
鲜嫩清香
鲜醇浓
细嫩显芽
翠绿明亮
扁直匀净
浅绿尚可
尚嫩匀
浅绿尚明
扁直尚匀
茶应该洁净,匀齐,不含外来杂物。具有茶特有的香气,无劣变,无异味。5.2原料产地环境要求
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标准。5.3感官要求
各花色、等级的感官品质应符合本级品质特征要求,见表1一15。5.4理化要求应符合表16的规定。表
水浸出物
总灰分
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百分率)%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
酸不溶性灰分
粗纤维
铅(以Pb计)
铜(以Cu计)
六六六
≤6.5(工夫红茶,绿茶)6.0(红碎茶)≥34
≤6.5(红茶)7.0(绿茶)
1.0—3.0
<1.0(工夫红茶、小种红茶末茶,珍眉、珠茶、雨茶、贡熙)
≤2.0(叶茶、碎茶、片茶)
注:其它农药施用方式及其限量应符合GB8321、GB4285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所订“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规定。6检验方法
6.1取样按GB8302的规定执行。
6.2感2感官品质检验,按ZBX5003的规定执行。6.3理化检验
水份测定按GB8304规定执行。
水浸出物测定按GB8305规定执行。总灰分测定按GB8306规定执行。水溶性灰分测定按GB8307规定执行,结果以总灰分的百分率表示。第6页共6页
NY/T288—1995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按GB8309规定执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按GB8308规定执行。粗纤维测定按GB8310规定执行。粉末测定按GB8311规定执行。
铅的检测按GB5009.12规定执行。铜的检测按GB5009.13规定执行。六六六、滴滴递的检测按GB5009.19规定执行。7检验规则
7.1产品须经生产厂按本标准检验合格,签发产品合格证的,方可出厂。7.2交收检验
7.2.1交收检验以每班所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次”,每批次产品随机抽取2kg。
7.2.2交收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理化项目。7.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也应进行:7.3.12
更改主要原料;
配方或工艺有较大变化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交收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3.2型式检验项目及样品重量同交收检验。7.4判定原则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者,为合格品。否则,在该批次中抽取两份样品复检一次。若复检结果仍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5仲裁检验
在保质期内,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可共同协商选取仲裁单位,进行检验判定。
8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8.1包装容器应该用干燥、清洁、无异味以及不影响茶品质的材料制成。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能保护茶品质。8.2标志
产品标签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的规定。具体标注按GB7718执行。
8.3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中应防雨,防潮、防曝晒、防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异味等损害茶品质的货物混装运输。8.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中。第7页共7页
NY/T288—1995
评语和定义
附录A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各类茶叶通用评语
干茶形状评语
富含茸毛的茶叶。
细嫩、紧卷有尖锋。
茶在手中有沉重感觉。
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匀整而无梗朴及其它夹杂物。
卷紧而结实。
形状松紧适中,有重实感,嫩度稍低于紧结。芽肥茎壮,形态丰满,重实。(雄壮与此同义)大而重实,嫩度次于肥壮。
条形扁,次圆浑。
干茶色泽评语
指干茶叶色泽鲜活,光泽好。(光润与此同义)叶色均匀一致。
汤色评语
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
汤色鲜明艳丽悦目,清澈明亮。新鲜明亮。
汤色色深而透明,亮度次于鲜艳。茶汤清净透明。(明净与此同义)香气评语
香高持久
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稍低于纯正。
较低,但无杂气。(平正与此同义)滋味评语
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茶汤味厚,有较强的刺激性。
浓爽正常,略带甜。
爽而带甜,但欠浓鲜。
淡而正常,无粗老味。(平正与此同义)叶底评语
芽头多,叶子细小嫩软。
叶质嫩软而叶色鲜艳明亮。
嫩而柔软。
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无弹性。老嫩、大小、厚薄、色泽等均匀一致。(匀整与此同义)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
鲜艳程度次于鲜亮。
红茶评语
干茶形状评语
第8页共8页
NY/T288—1995
指金黄色茸毫的嫩芽。
条索细长挺直而紧卷,有锋毫。条细紧,金黄色芽毫显。
紧细秀长。
指碎茶颗粒卷得很紧。
颗粒虽卷得不紧,但边缘折皱是片茶好的形状。形态大小,粗细基本一致。
干茶色泽评语
乌黑油润。
乌中带褐有光泽。
褐中带红棕色。
汤色评语
似琥珀色,鲜艳明亮,金圈厚而艳。红而透明光亮。
红而透明,亮度次于“红亮”。红且深。
香气评语
新鲜、活泼爽快。
鲜爽带甜香,系高档工夫红茶的香气特征。高而带甜香。
毫香显露而细腻。
刺激强烈,浓郁持久,具有充沛的活力。(浓烈与此同义)香气高而鲜爽。
滋味评语
鲜洁爽口,有活力。
有刺激性,不苦不涩。
鲜而带甜。
茶味浓厚,刺激性强。
鲜爽,浓厚而富有刺激性。
味鲜醇带甜,有刺激性。
叶底评语
芽叶细嫩,叶色红亮鲜艳悦目。红而明亮,稍次于红艳。
红色深浅比较一致。
绿茶评语
干茶形状评语
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有锋苗。细紧完整,显毫。
细紧秀长,有锋苗。
蝌蚪形圆茶带尾,条茶一头粗。细圆
颗粒细小圆紧,嫩度好,身骨重实。(细结与此同义)颗粒圆而紧结。
颗粒圆而结实。
颗粒圆而整齐。
第9页共9页
NY/T288—1995
颗粒稍大,身骨较重实。
扁直坦平。(平扁与此同义)
表面平整,油润发亮。
挺直、显锋苗,造型秀美。
干茶色泽评语
浅绿嫩黄,富有光泽。
绿得较深,有光泽。
深绿泛乌有光泽。(乌绿与此同义)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表面带银白色有光泽。
黄中泛绿,光泽较差。
汤色评语
绿中微黄,鲜艳透明。(碧绿与此同义)浅绿微黄透明。
绿中带黄,绿多黄少。
黄中带绿,黄多绿少。
香气评语
芬芳持久,泌人心肺。
茶香芬持久,令人舒适爽快。
具有新鲜悦鼻的嫩茶香气。
新鲜爽快。
香气清纯爽快,柔和而令人有愉快之感。清香高而持久。
滋味评语
有刺激性,回味好,不苦不涩。鲜洁爽口,有活力。
鲜洁爽口,富收敛性。
叶底评语
似表果色,鲜亮悦目。
叶质细嫩,色泽浅绿微黄,明亮度好。绿色较浅,叶质嫩度和明亮度好。绿色带黄,绿多黄少。
黄中带绿,黄多绿少。
茶叶感官审评常用名词、虚词
常用名词
未发育成茎叶的嫩尖,质地柔软。尚未木质化的嫩梢。
脱去叶肉的叶柄、叶脉部分。
呈颗粒细而短的新碎芽叶。
破碎的细小轻薄片。
细小呈粉末状。
常用虚词
两者相比,品质水平一致或基本相符。两者相比,品质水平差距甚小或者某项因子稍差。第10页共10页
NY/T288—1995
两者相比,品质水平稍差或某项因子略低,两者相比,品质水平较好或某项因子较高。高
两者相比,品质水平明显的好或某项因子明显的高。强
两者相比,其品质总水平要好些。稍或略某种程度不深时用。
两者相比,有一定差距。
某种程度上有些不足,但基本还接近时用。表示某些方面存在。
表示某些方面比较突出。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敖宁建、王少雄。第11页共11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