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19:07:44
  • NDGJ8-1989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NDGJ 8-1989

  • 标准名称: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47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电力、核工业工程>>P60电力工程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37页
  • 标准价格:

    24.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NDGJ 8-19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NDGJ8-198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
设计技术规定
NDGJ8--89
主编部门:西北电力设计院
批准部门: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实行日期:1989年3月17日
NDGJ889
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
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8-89的通知
(89)电规技学第025号
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局委托西北电力设计院对《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强电部分)(试行)》SDGJ8一78进行了修订。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8一89,自发行之日起执行。原颁发的《火力发电广、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强电部分)(试行)》SDGJ8-—78同时停止执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西北电力设计院。1989年3月17日
NDGJ 8—89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是吸取我国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建设运行方面的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而编制的。是二次接线设计应共商遵守的基本原则二次接线设计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力求简单,不断地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和推广经过试验、鉴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单机容量为12000~600000kW的新建火力发电厂及电压为3~50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的新建变电所的二次接线设计。对扩建和改建T程,可参照使用。
第1.0.3条二次接线设计应积极采用经过审定的标准设计和典型设计.以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并为保扩及控制屏标准化生产创造条件。第1.0.4条250V以上的电服不宜进入控制屏和保护屏第1.0.5条在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中,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有关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第二章控制方式
第2.0.1条单机容量为100000kW以下的发电厂,宜采用主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为100000~125000kW的发电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主控制室或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为200000kW及以上的发电厂,应采用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采用单元控制室控制方式的发电厂,当主接线比较简单且远景规划明确时,电力网的控制部分官设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内;当主接线比较复杂或配电装置离主厂房较远时,可另设网络控制室。第2.0.2条单元控制室电气元件的控制应采用强电接线,发电机的信号、测量和自动装置应与热工仪表和控制相协调。信号可采用强电或弱电接线。主控制室和网络控制室电气元件的控制宜采用强电接线,信号可采用强电或弱电接线:第2.0.3条应在单元控制空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发电机、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组、高压厂用T作变压器、高压厂用公用/备用或起动/备用变压器、高压厂用电源线、主厂房内采用专用备用电源的低压厂用变压器及该单元其他必要集中控制的设备和元件。对于全厂共用的设备,应集中在第一单元控制室或网络控制室控制。应在第单元控制室的电力网部分或网络控制室内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三绕组或自耦变压器、高压母线设备、110kV及以上线路、高压或低压并联电抗器等。此外,还应有各单元发电机变压器组以及高压厂用公用/备用或起动/备用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的信号和必要的表计。当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与发电机变压器组有关的两台断路器应在单元控制室控制。在第:·单元控制室的电力网部分或网络控制室内,应有上述断路器的信号。第2.0.4条应在主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发电机、主变压器、联络变压器、母线分段、电抗器的旁路、母线联络、联络线、旁路、35kV及以上线路、高压厂用电源线、厂用工作与备用变压器(电抗器)、备用励磁装置和全厂共用的消防水泵。第2.0.5条变电所的值班方式分为有人值班、驻所值班和无人值班。35kV及以下的变电所宜为驻所值班或无人值班方式。
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应设主控制室。驻所值班和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应设控制小宰。应在主控制室内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主变压器、线路并联电抗器、母线联络断路器、分段断路器,1654
NDGJ 8 -89
旁路断路器、35kV及以上的线路、串联补偿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如同步调相机、电力电容器电抗器、静止补偿装置等宜在主控制室内控制,如调相机房距主控制室较远,另设单独值班附,调相机可在调相机房内控制。
第2.0.6条主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其继电保护装置和电能表宜装设在主控制室内单元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其继电保护装置和电能表可装设在单元控制室内或毗邻集中控制案的继电器案内。
当35kV及以上配电装置远离控制室时,其线路和母线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电能表,可装设在屋内配电装置室内或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室内。采用弱电控制的变电所,其强弱电转换坏节(出口件,变送器等),继电保护装置和电能表等,应根据配电装置距控制室的远近和其间的联系要求,变送器同远动合用等条件统筹考虑,可装设在控制室内,也可装设在配电装置室内或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内:第2.0.7条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室需满足以下要求:、继电器室应靠近配电装置,使控制电缆最短。二、环境条件应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等的安全可靠要求。三、应有良好的防尘、防潮、照明和必要的来暖通风设施,为检修、调试创造较好的条件。四、保护为双重化时,不同出口的保护屏宜分开布置在继电器室的两个半边·它们之间的电缆沟宜用防水隔墙隔开。
电力网的控制屏(台)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内,其蓄电池或直流分配电屏地可布置在继电器室内,第2.0.8条发电厂和变电所6kV或10kV屋内配电装置到用户去的线路:发电)中.为备用的低压厂用变压器、供电给辅助车间的厂用变压器、交流事故保安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和直流设备等。宜采用就地控制。对接有重要负荷的辅助车间电源变压器,如燃油录房的燃油变压器等,当离控制室较远时,可在其邻近的有人值班的控制室控制。第三章控制室及其屏(屏台)的布置第一节总的要求
第3.1.1条主控制室及网络控制室,应按规划设计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次建成每个单元控制室以控制两台同类型机组为宜,也可台机组设个单元控制室。单尼控制案的位置应与主房布置密切配合,可布置在两炉之间,或在除氧煤仓间的运转层,也可布置在主厂房人排柱的外侧
第3.1.2条控制室的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建筑、照明、暖通等专业密切配合;应便于运行人员相互联系;便于监视屋外配电装置;控制电缆的总长度较短及有较好的朝向,以获得良好的运行条件。第3.1.3条控制室的屏间距离和通道宽度,要考虑运行维护及控制、保护装置调试的方便,可按附求一确定。
控制室的布置要有利于防火和有利于紧急事故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出人口不应少于两个。第3.1.4条初期工程屏(屏台)的布置应结合远景规划,充分考虑分期扩建的使利,布置紧凑成组,避免零乱无章。
第3.1.5条控制屏(屏台)的布置宜与配电装置的间隔排列次序相对应,应使控制电缆最短,敷设时交叉最少。
第3.1.6条模拟母线应清晰、连贯。模拟母线的色别按附录二确定。第3.1.7条控制屏可选用屏式、屏台合、屏台分开设返回群或其他新型屏及屏台的结构当采用单个屏(屏台)时,控制屏(屏台)和继电器屏宜采用宽为800.600mm.厚为600mml、高为1655
NDGI 8--89
2200mm的。继电器屏宜选用屏前后设门的结构,控制屏(屏台)选用屏后设门的结构。第3.1.8条开散式控制屏(屏台)与继电器屏在主要通道处应设置边屏。第3.1.9条在离控制屏(屏台)800mm处的地面上应饰有警戒线。第3.1.10条屏(屏台)的安装应采用螺栓固定方式。第二节主控制室和网络控制室的布置第3.2.1条控制屏和继电器屏可共在一室布置,也可分隔设置在两室内。发电厂有500kV电压级时的网络控制室和500kV变电所的主控制室宵将控制屏和继电器屏分隔在两室布置。
第3.2.2条发电主控制室屏(屏台)布置。,主挠制室主环宜采用Ⅱ型布置。二、主环正面屏台(屏)数量超过7块时,宜采用弧形布置。7块及以下时,宜采用直列式布置宝环正面为弧形布置时,曲率半径宜采用8m或12m。三、发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主变压器、联络变压器,母线联络、母线分段、电抗器的旁路、中央信号装置等主要元件的控制屏台(屏),应布置在主环的正面电压在35kV及以上的线路及专用旁路的控制屏,宜布置在主环的一侧。兼作母线联络的旁路,应根据规划确定布置在主坏正面或线路侧面。广用电源线、高低压厂用工作及备用变压器的控制屏,宜布置在主环的另一侧。主环正面屏台(屏)的排列顺序,宜与主厂房机组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当主环的任-一侧布置有两种电压级的控制屏(如110kV和220kV线路或高压和低压厂用变压器)时,宜由中间向两端扩建。第3.2.3条变电所及网络控制室的布置:一、主环正面宜采用直列式布置,超过九块屏时,也可采用弧形布置。二、主变压器、母线设备及中央信号装置的控制屏,应布置在主环正面。35kV及以1的线路控制屏、线路并联电抗器、串联补偿电容器及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屏,应根据规划确定布置在主环正面或侧面。
二、对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接线中的全部设备的控制屏应布置在主环的正面。第3.2.4条电能表屏及记录仪表屏应布置在抄表方便的地方。第3.2.5条当直流屏布置在控制室时,可布置在主环的侧面,也可布置在使于操作的主环外的地方。
第3.2.6条计算机或微处理机及铺助设备宜布置在与主控制室相通的单独房间中,该房间应能满足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的运行要求。屏幕显示器宜放在主环正面或值班操作台上。第三节单元控制室的布置
第3.3.1条在一个单元控制室中的两台机组的主机控制屏屏面布置,应按炉机电、炉机电相同顺序排列。
当网控屏放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如果两机共用一单元控制室时,网控屏布置在两机中间位置,如果一机一单元控制室时,网控屏布置在一侧。第3.3.2条控制屏台(屏)、控制设备、测量仪表和信号装置等的选型及台面(屏面)的布置,应与热.工自动化部分相配合。
电气部分的保护屏、自动装置屏等,宜布置在单元控制室的后部或布置在靠近单元控制室的继电器屏室内;也可布置在单元控制室下层的电子设备室内。1656
NDGJ 8-89
第四节控制屏(屏台)及继电器屏的屏面布置第3.4.1条控制屏(屏台)的屏面布置:一、控制屏(屏台)的屏面布置应满足监视和操作调节方便、模拟接线清晰的要求。相同的安装单位,其屏面布置应一致。
二、测量仪表尽量与模拟接线相对应,A、B、(相按纵向排列,同类安装单位功能相同的仪表,般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
三、主环内每侧各屏光字牌的高度应一致。光字牌宜放在屏的上方,要求上部取齐,也可放在中间。要求下部取齐。
四、对屏台分开设仪表信号屏或返回屏的结构,经常监视的常测仪表、光字牌、操作设备放在屏台上,一般常测仪表布置在仪表信号屏或返回屏电气主接线模拟线上。返回屏上仪表最低位置不宜小于1.5m,如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返回屏垫高。五、操作设备宜与其安装单位的模拟接线相对应。功能相同的操作设备,应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操作方向全厂必须一致。
采用灯光监视时,红、绿灯分别布置在控制开关的右上侧及左上侧。800mm宽的控制屏或台上,每行控制开关不得超过5个(强电小开关及弱电开关除外)。操作设备(中心线)离地面不应低于600mm(调节手轮除外),经常操作的设备宜布置在离地面800~1500 mm处。
第3.4.2条继电器屏的屏面布置:一、继电器屏的屏面布置应在满足试验、运行方便的条件下,适当紧凑。二、相同安装单位的屏面布置宜对应一致,不同安装单位的继电器装在一块屏上时,宜按纵向划分,其布置宜对应一致。
三、当设备或元件装设两套主保护装置时,宜分别布置在两块屏上。四、组合式继电器插件箱,宜将相同出口继电器的保护装置装在一个插件箱内。五、对由单个继电器构成的继电保护装置,调整、检查工作较少的继电器布置在屏的上部,较多的布置在中部。一般按如下次序由上至下排列: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上部,方向、差动、重合闸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中部。对组合式继电器插件箱,宜按出口分组的原则,相同出口的保护装置放在块箱内或上下紧靠布置。一组出口的保护装置停止工作时,不得影响另一组出口的保护装置运行。六、各屏上设备装设高度横向应整齐一致,避免在屏后装设继电器。七、各屏上信号继电器宜集中布置,安装水平高度应一致。信号继电器在屏面上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600mm。
八、试验部件与连接片,安装中心线离地面宜不低于300mm。九、对正面不开门的继电器屏,屏的下面离地250mm处宜设有孔洞,供试验时穿线之用。第四章二次回路设计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控制系统
第4.1.1条发电厂和变电所宜采用强电一-对一控制接线。变电所也可采用弱电对-控制方式。110kV及以下变电所也可采用选线控制。控制回路宜采用控制开关具有固定位置的接线。对遥控及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控制回路,宜采用控制开关自动复位的接线。
NDGJ 889
第4.1.2条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应有电源监视。并宜监视跳、合闸绕组回路的完整性。二、应能指示断路器合闸与跳闸的位置状态,自动合闸或跳闸时应有明显信号。三、合闸或跳闸完成后应使命令脉冲自动解除。四、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电气闭锁装置。五、接线应简单可靠,使用电缆芯最少。第4.1.3条断路器宜采用双灯制接线的灯光监视控制回路。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红灯亮.跳澜位置时绿灯亮。
500kV变电所断路器采用弱电控制时也可采用单灯制接线。第4.1.4条在配电装置就地操作的断路器,可只装设监视跳闸回路的位置继电器.用红、绿灯作位置指示灯,正常时暗灯运行,事故时绿灯闪光,并向控制室或驻所值班室发出声、光信号。第4.1.5条当断路器采用电流起动的“防跳”接线时,应满足以下要求:一、防跳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应大于跳闸脉冲发出至断路器辅助触点切断跳闸回路的时间二、一般利用防跳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对跳闸脉冲子以自保持。当保护跳闸回路串有信号继电器时,该防跳继电器触点应串接其电流自保持线圈。当选用的防跳继电器无电流自保持线圈时,亦可接适当电阻代替,电阻值应保证信号继电器能可靠动作。第4.1.6条当发电厂与变电所有两组蓄电池时,对具有两个独立跳闸系统的断路器,应由二.组蓄电池的直流电源分别供电。当保护有两组出口继电器时,也应由不同的出口继电器分别接至两个跳闸绕组。
第4.7.7条分相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当设有综合重合闸或单相重合闸装置时,应满足事故时单相和三相跳、合闸的功能。其他均应采用三相操作控制。第4.1.8条主接线为-·…个半断路器接线时,为使二次接线运行,调试方便,每串的二次接线宜分成五个安装单位。当为线线串时,每条出线各为…·个安装单位,每台断路器各为个安装单位;当为线路-变压器串时,变压器、出线,每台断路器各为一个安装单位。当线路接有并联电抗器时,并联电抗器可单独作为-~个安装单位。wwW.bzxz.Net
第4.1.9条500kV倒闸操作用的隔离开关应能远方及就地操作;检修用的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利母线接地器宜就地操作。220kV及以下电压的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和母线接地器宜就地控制。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和母线接地器都必须有操作闭锁措施,严防电气误操作,防电气误操作回路的电源应单独设置。
第4.1.10条液压或空气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当压力降低至规定值时,应相应闭锁重合闸、合闸及跳闸回路。对液压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室不采用压力降低至规定值后自动跳阐的接线。弹簧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应有弹簧拉紧与否的闭锁。第4.1.11条对具有电流或电压自保持的继电器,如防跳继电器等,在接线中应标志极性。第一节号系统
第4.2.1条在控制室应设中央信号装置。中央信号装置由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组成。发电厂应装设能重复动作并延时自动解除音响的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装置。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应装设能重复动作,延时自动或手动解除音响的事故和预告信号装置。驻所值班的变电所,可装设简单的事故信号装置和能重复动作的预告信号装置。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只装设简单的音响信号装置,该信号装置仅当远动装置停用片转变为变电所就地控制时投人。
单元控制室的中央信号装置宜与热控专业共用事故报警装置。第4.2.2条中央信号接线应简单、可靠,对其电源熔断器应有监视,中央信号装置应具备下列1658
功能:
NDGJ 8-89
一、对音响监视接线能实现亮屏或暗屏运行。二、断路器事故跳闸时,能瞬时发出音响信号及相应的灯光信号。,发生故障时,能瞬时发出预告童响·并以光宁牌显示故障性质。四、能进行事故和预告信号及光字牌完好性的试验。能手动或事动复归音响,而保留光字牌信号。六、试验遥信事故信号时,能解除遥信回路。七、事故音响动作时,应停事故电钟。但在事故音响信号试验时,不应停钟第4.2.3条中央信号可采用由冲击继电器或脉冲继电器构成的装置:也可彩用山制造厂成套供应的闪光报警装置
第4.2.4条强电控制或弱电控制均可采用弱电信号。对具有返国屏的控制方式,应在返回湃上设置断路器的位置信号,由断路器的位置继电器触点控制。第4.2.5条弱电信号系统,当设备发生事故或异常运行时,宜用对的光字牌信号,如光字牌很多,屏面布置有困难或信号传输距离很长,也可采用间接分区信号。即由断路器的对象灯闪光表示事故或异常运行的对象,由一组光字牌来显示事故或异常运行的性质。第4.2.6条信号的传送宜采用多通道系统,如被控制设备离控制室很远·技术经济合理时.也可采用单通道系统。
第4.2.7条为避免有些预告信号(如电压回璐断线、断路器三相位置不致等)可能瞬间误发信号,可将预告信号带0.3~0.5$短延时动作。元件过负荷信号可经其单独的时间元件后,接人预告信号。
第4.2.8条500kV变电所的预告信号宜分区装设,第4.2.9条直流系统的事故,预告信号应重复动作,当直流屏装设在主环外时,还应在环设直流系统故障的总信号光字牌。
第4.2.10条在配电装置就地控制的元件,应按各母线段、组别,分别发送总的事故和预告音响和光字牌信号。
第4.2.11条变压器调压分接头的切换开关应在控制室设置自动的位置指示信号,所有检修用的就地操作隔离开关.在控制室内可不装设位置指示器。第4.2.12条驻所值班的变电所,在值班室应设总的事故和预告音响和灯光信号。在屋外宜装设相应的音响信号。
第4.2.13条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就地布置时,主要的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应能传送到主控制室。为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后,能及时将信号继电器予以复归。宜设事故分析光字牌或“掉牌未复归”小母线,并发送光字牌信号。第4.2.14条在主控制室各发电机的控制屏台上,宜装有与汽机屏之间相互联系的指挥信号。系统调频的发电厂,可装有主控制室与锅炉房的通知信号。第三节测量系统
第4.3.1条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测量仪表的设置应符合《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9-87的有关规定。
第4.3.2条当发电厂和变电所装设有遥测装置或计算机或者技术上必要时,测量仪表采用经变送器的二次仪表。此时,二次仪表、遥测和计算机宜共用变送器。第4.3.3条发电机的远方测温装置,宜装设在汽机控制屏上,调相机的远方测温装置的装设地点,应根据调相机的值班方式确定。变压器的远方测温装置,宜装设在相应的变压器控制屏二。第4.3.4条直流屏布置在控制室主环外时,宜在中央信号控制屏上增设直流母线电压表。1659
NDGJ 8--89
第4.3.5条测量回路可为强电也可为弱电。弱电测量参数,电流回路可选0.5A或1A:电压向路宜为100V;当为次仪表时,应与变送器输出参数一敛。第4.3.6条对具有返回屏的控制方式,常测表计宜命置在返回屏上,选测表计宜布置在控制台的立面上。对运行需要经常监视的常测表计(发电机的有功、无功功率表等)及同步表计等也可布置在控制台的立面上。
第4.3.7条当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有常测与选测表计时,宜先接常测表计,后接选测表计。选测接线不宜直接切换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宜通过中间变流器或变送器的二次侧来进行切换,第4.3.8条选测按钮宜分组装设(如按电压等级分组),同一选测组内各安装单位的按钮之间应有闭锁。
第四节交流电流、电压回路
第4.4.1条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一、应满足一一次回路的额定电压、最大负荷电流及短路时的动、热稳定电流的要求。二、应满足二次路测量仪表、自动装置的准确度和保护装置10%误差特性曲线的要求,、500kV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应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第4.4.2条电流互感器的配置:
一、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数量与等级应满足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测量表计的要求。二、用于保护装置时,应消除主保护的不保护区。三、对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可按三相配置;对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依具体要求可按两相或三相配置。
四、当500kV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每串宜配置三组电流互感器。五、用于自动调整励磁装置时,应布置在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出线侧。第4.4.3条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各侧电流互感器铁芯,宜具有相同的铁芯型式。第4.4.4条用于同--母线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铁芯,官具有相同的铁芯型式。第4.4.5条当测量仪表与保护装置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时,宜分别接于不同的二次绕组。若受条件限制须共用电流互感器同一个二次绕组时,应按下述原则配置:一、保护装置接在仪表之前·避免校验仪表时影响保护装置工作。二,电流回路开路能引起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而又未设有效的闭锁和监视时,仪表应经中间电流互感器连接,当中间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时,保护用电流互感器误差仍应不大于10%。第4.4.6条当几种仪表接在电流互感器的一个二次绕组时,其接线顺序宜先接指示和积算式仪表,再接记录仪表,最后接发送仪表。第4.4.7条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宜进行切换,当需要时,应采取防止开路的措施。第4.4.8条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一个接地点,宜在配电装置处经端子接地。差动保护装置与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时,宜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接地。第4.4.9条220kV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宜选1A。第4.4.10条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一、应满足一次回路额定电压的要求。二、容量和准确等级(包括电压互感器辅助绕组)应满足测量仪表、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要求。三、需要检查和监视一次回路单相接地时,应选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或具有第三绕组的单相电压互感器。对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其第三绕组电压为100V。对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其第三绕组电压为100/3V。
四、500kV电压互感器应有三个二次绕组,其暂态特性和铁磁谐振特性应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
NDGJ 8--89
第4.4.11条当主接线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每回线路宜装设组三相电压五感器:变压器回路和母线宜装设一-相电压感器,若不能满足继电保护要求时,也可装设一组三相电压互感器。第4.4.12条应保证电压互感器负载端仪表、保护和自动装置工作时所要求的电压准确等级。电压百感器二次负载三相宜平衡配置。第4.4.13条电压4.感器的一次侧隔离开关断开后,其二次回路应有防止电压反馈的措施。第4.4.14条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中性点或绕组引出端之一应接地。接地点宜在控制室屏内经端子排接地。向交流操作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白动装置操作回路供电的电压互感器应通过击穿保险接地。对于母线电压互感器和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回路用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地方式可按下列方式决定:
。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电压互感器主二次绕组宜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二、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电压互感器主二次绕组,宜采用B相直接接地方式。熔断器或口动开关触头应接在电压互感器B相二次绕组与接地点之间。采用B相直接接地星形接线的电压互感器,其中性点也应通过击穿保险接地。
第4.4.15条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除开口三角形绕组和另有规定者(例如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外,应装设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在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线上不应安装有开断可能的设备。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绕组应抽取试验芯。抽取的试验芯宜按同步系统接线的要求而定,并注意与零序方向保护的极性相配合。
第4.4.16条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互为备用的切换,应由在电压互感器控制屏上的切换开关控制。在切换后,在控制屏上应有信号显示。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母线电压互感器接线中,应设有绝缘监察信号装置。
第4.4.17条当电压回国路电压降不能满足电能表的准确度的要求时,电能表可就地布置,或在电压互感器端子箱处另设熔断器和引接电缆,该熔断器应有熔断信号。第五节电子计算机和微处理机的应用第4.5.1条发电厂主厂房内机、炉,电共用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由热工自动化专业负责总体规划与设计,电气专业配合,其内容为:一、电气设备保护、信号和测量的模拟量与开关量。二、电气运行系统屏幕显示(CRT)画面有:1.单元控制室的电气主接线画面。2.高压厂用电系统画面。
3.低压厂用电系统画面。
4.当网络控制部分在单元控制室时,需提供全厂电气主接线画面。5.当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的容量允许时,可增加直流系统画面和保安电源系统画面。三、电厂电气性能计算项目如下:1.发电量(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2.厂用电量(小时、值租日厂用电量)。3.厂用电率(小时、值和日厂用电率)。4.发电机功率因数。
5.主要设备运行小时数。
第4.5.2条对具有500kV电压级发电厂的网络控制室和500kV电压级的变电所宜设微机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单机方式。微机监控装置的功能宜包括:事故顺序记录、事故追记,数据采集和測表打印等。若微处理机的容量允许时,也可增加主要运行系统画面显示和部分管理功能。166
NDGJ 8--89
其他电压等级的控制室可装设事件顺序记录装置、信号可适当简化第4.5.3条计算机与微处理机及变送器应由不停电电源供电第五章控制室控制的各安装单位的接线第节发电机和调相机
第5.1.1条应减少200000kW及以上机组全停的次数.缩短恢复正常供电的时间.根据保护装置的性质,按保护装置的动作对象,可将出口方式划分为以下几组。一、全停:断开发电机断路器,自动灭磁,关闭汽机主汽门。二、解列灭磁:断开发电机断路器,自动灭磁,汽轮机甩负荷。三、程序跳闸:关闭汽机主汽门,然后解列灭磁。四、解列:断开发电机断路器,汽轮机甩负荷。五,缩小故障范围:例如断开双母线系统的母线联络断路器或断开一个半断路器接线中的中间断路器等。
六、减出力:将汽轮机出力减至给定值。七、减励磁:将发电机励磁电流减至给定值。八、励磁切换:出自动调整励磁方式切换手动调整励磁方式。九、厂用电源切换:由工作电源供电切换为由备用电源供电。十、信号:发出预报及事故分析信号:第5.1.2条对于主控制室控制方式,汽机屏上应装设发电机事故跳闸按钮,并串接信号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应装设在发电机保护屏上。第5.1.3条对于主控制室控制方式.应设主控制室控制屏与汽机控制屏之间的指挥信号,指挥信号应能相互发送信号,由对侧复邮。由主控制室发至汽机屏的信号宜包括:①注意②增加;)减少:(1发电机已合闸;③发电机已断开?停机;更改命令;③电话。由汽机屏向主控制室发送的信号宜包括:I注意;②减负荷:③可并列;④汽机调整;@更改命令;③机器危险。仅在发送“注意”信号时,应发出音响和光信号:在发送其它信号时,仅应发出光信号。第5.1.4条发电机出口或发电机变压器组各侧断路器全断开时,应闭锁发电机的继电强行励磁装置。对装有可实现强励闭锁的自动调整励磁的发电机,还应对自动调整励磁装置进行强励闭锁。第5.1.5条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组变压器冷却器全停,机炉故障保护(如发电机冷却水小断)也可采用程序跳闸保护出口方式。程序跳闸保护出口,应能切换至解列灭磁出方式。程序跳闸的保护方式为当保护动作后,先切断汽机主汽门,再由逆功率保护动作经3s左右的短延时作用于解列。为防止程序跳闸拒动的可能性,应设后备逆功率保护。后备逆功率保护动作后经10~30s延时,作用于停机。第5.1.6条对不设失磁保护的发电机,当发电机灭磁开关跳闸时,应经连接片联动发电机断路器跳闸。不设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中、小型发电机变压器组,其灭磁开关跳闸时,应经连接片作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出口继电器,以断开发电机。第5.1.7条调相机的控制监测:
对串电抗器降压起动的调相机,宜在控制室程序控制。各程控对象也应能在就地进行手动控制。为便于在控制室对调相机进行监测,控制室除装设电测量仪表外,还应设必要的非电气量的测量和信号装置。
第二节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
第5.2.1条变压器通风:
NDGJ 8—89
一、自然油循坏风冷却变压器的通风控制回路,宜由交流电源供电,按变压器工层油温及负荷电流可自动及手动起停通风电动机。向控制室发送的通风故障信号宜用直流电源。通风电动机群宜出共同的熔断器及热元件进行保护,并宜装设熔断器熔断信号。通风控制设备宜装设在变压器二次接线箱内。二、强迫油循环风(水)冷却变压器的通风控制柜由制造厂成套供应。每台通风控制柜应两路电源供电,电源供电侧宜用自动开关保护。变压器冷却器全停时,应自动发出信号,并根据现行的电力变压器标准的规定,限时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三,200000kW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其厂用高压工作变压器冷却器全停时,宜作用于厂用电源切换。
第5.2.2条应装设变压器温度信号和远方测温装置。对需远方测温的变压器,宜采用每台变压器单独装设温度指示调节仪方式进行远方测温,并由温度指示调节仪发送变压器上层油温越限信号。若一台变压器具有两个及以上远方测温点时,应共用-个温度指示调节仪,各点温度的检测应为选测方式。第5.2.3条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应在变压器控制屏上设有远方调压的控制和信号设备。第5.2.4条变压器及并联电抗器的瓦斯继电器与中间端子盒之间的连线应采用防油导线。中间端子盒应具有防雨措施,盒内端子排应横向排列安装,瓦斯继电器接入中间端子盒的连线,应从端子排下侧进线接人端子,跳闸回路的端子与其他端子之间应留出一个端子相隔并单独用一根电缆。中间端子盒的引出电缆应从端子排上侧连接,对单相变压器的瓦斯继电器保护宜三相共用一个光字牌。第三节送电线路
第5.3.1条线路的自动重闸装置由系统保护统筹设计,自动重合闸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设自动重合闸投入与切除的选择开关。二、自动重含闻可按控制开关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的原理起动,对综合重合阐宜实现由保护同时起动的方式。
三、控制开关或遥控装置将断路器断开,或断路器投于故障线路上随即由保护装置将其断开时,自动重合闹装置均不应动作。母线保护动作时,应闭锁重合闸。四、在任何情况下,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自动重合闸动作后应发出光宁牌信号。
五、白动重舍闸装置动作后应自动复归。六、自动重合闸装置,应能在重合闸后加速继电保护的动作。必要时,还应能在重合闸前加速其动作。当用控制开关合闸时,应采用加速继电保护动作的措施。七、当断路器处于不允许实现自动重合闸的不正常状态(例如气压,液压降低等)时,应将自动重合闸装置闭锁。
第5.3.2条对双侧电源的手动合闸回路,宜串接重合闸切换开关的触点,以防止未经同步检查而误合闸。系统联络线设有手动同步接线时,手动合闸回路中可不再串接重合闸切换开关的触点。第5.3.3条线路出线侧的电压互感器或电压抽取装置二次侧,应装设熔断器。熔断器的完整性应加以监视
第5.3.4条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线路应装设接地检查装置。第四节电容补偿装置
第5.4.1条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设置应符合《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25--85的有关规定。
第5.4.2条串联补偿装置强补部分的投人时间,应根据电力系统稳定要求及设备允许时间决定强补部分的投人,宜出保护及综合重合闸装置控制,必要时还可增设远动信号起动强补。166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