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552-1984 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时分多路复用设备电性能测量方法

【电子行业标准(SJ)】 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时分多路复用设备电性能测量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18:22:50
- SJ2552-1984
- 现行
标准号:
SJ 2552-1984
标准名称:
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时分多路复用设备电性能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4-12-03 -
实施日期:
1985-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73.3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的时分多路复用设备(以下简称TDM设备)的电性能测量。本标准规定的电性能测量项目是电报和数据信号的错误率及多效瞬间时间失真度,其它电性能的测量待定。 SJ 2552-1984 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时分多路复用设备电性能测量方法 SJ2552-198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SJ2552-84
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时分多路复用设备的电性能测量方法(暂行)
1984-12-03发布
198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SJ2552-84
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时分多路复用设备的电性能测量方法(暂行)1.1本标准规定了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的时分多路复用设备(以下简称TDM设备)的电性能测量。
1.2本标准规定的电性能测量项目是电报和数据信号的错误率及有效瞬间时间失真度,其它电性能的测量待定。
1.3TDM设备在产品试制、定型和生产检验时,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测量。2测盘条件及测量仪器的特性要求2.1测量的环境条件
无特殊规定时,测量工作应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气压86~106kp.)进行。
2.2TDM设备中电报信号的测量条件及仪器特性要求2.2.1测量的标称速率为50、75、100、200和300波特,各速率的精度不应偏离标称值的±0.01%。
2.2.2测量失真度用的标准信号文本是:重复地发送如图1所示的字符序列,或者长空号、长传号,传空比为1:1、2:2、16、6:1等的信号。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失真度最大值不应超过土1%。
母健S车换行&敬牌键空格键:9
2.2.3失真测试仪的接收测量装置必须与收到的测量信号的阶跃变化同步(包括比特同步和码组同步)。
2.2.4测量信号的电气接口特性如下:双极性电压:±24±60V:
电子工业部1984-12-03发布
1985-10-01实施
输出电流:
10~40mA;
单极性电压:±90~±120V:
输出电流:
15~70mA。
SJ2552-84
测量信号通过TDM设备中适当的接口电路进入通路编码器。2.3TDM设备中数据号的测量条件及仪器特性要求2.3.1测量中使用的测量设备的标称调制率分别为50、75、100、200、300、600、1200、2400、4800波特,各速率的精度不应偏离标称值的±0.01%。2.3.2测量用的标准信号文本采用特征多项式为1+X5+X9的周期为511比特的伪随机序列码,或者是长空号、长传号,传空比为11、3:1、13、7:1、1*7等信号,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失真度最大值不应超过±1%。2.3.3接收测量装置必须与接收到的测量信号阶联变化同步(包括比特同步和码组同步)。
2.3.4测量信号的电气接口特性如下:双极性电压:±5~±15V:
直流阻抗:3~7k:
负载电容:2500pF的负载电路:单极性电压:为TTL器件接口电平(U≥2.4V时为“1”,U≤0.4V时为“0”),3TDM设备中电报信号的测量项目及测量方法。3.1电报错字率的测量
3.1.1将TDM设备收端与发端“背靠背”或“自环”连接,其中,的如图2:
电传机wwW.bzxz.Net
电报信号发生器
TDMA(爱)
妞接器
TDMS《收)
“背靠背”连接
测量工作在A、B二个TDM设备中某一对通路编、解码器的基础上进行。3.1.2将电传机或电报信号发生器所输出的,符合上述2.2.2款中规定的标准测量值号,直接通过接口电路送入TDMa的某一通路输入端,经TDMB的对应通路输出在收端电传机恢复出信号,根据其中错字个数统计出电报错字率(电传机本身的错字率要扣除)。
SJ2552-84
3.1.3一般以收、发一万个汉字为一次统计单位时间。3.1.4根据需要,测量错字率可在不同等时失真(根据传输系统的等时失真指标规定例如,0、15%、45%等)的条件下分别进行。3.2电报信号有效间时间失真的测量3.2.1将TDM设备“背靠背”或“自环”连接,其中“自环”连接如图3所示,电传机
报信号发生器
测量可在TDM设备中某一对通路编、解码器的基础上进行。A'
电传机或电报信号发生器输出测量信号(图3中A)应符上述2.2.2款的规定。用失真仪测量TDM设备输出恢复信号(图3中A)的有效瞬间的失真度。3.2.2数字信号有效瞬间时间失真度反映其与理论位置的偏差程度,对电报和数据信号共有四种失真:单个起止失真,起止失真,单个等时失真:等时失真。其测量方法如下,
&,单个起止失真度的测量
采用统计失真分析仪描绘曲线,测录步长分别为1%、2%、4%和8%,每次测量期间至少应测到20000个信号有效瞬间(对50波特信号的测量时间约为15min,其每个起止字符中平均应有三个极性转折点)。整个测量期间应分成两个步骤,分别测信号有效瞬间位置超前(M偏)和滞后(S偏)于理论位置的数值及其出现的概率。曲线纵座标表示概率,横座标表示失真度,曲线上应标出负(M偏)和正(S偏)失真情况。
b,起止失真度的测量
这是一次测量期间记下的单个起止失真度的最大值(可分成最大正偏值和最大负偏值)。测量信号要有随机特性。每个测量期间应至少能测到800个信号有效瞬间(对于50波特信号,测量时间为30s,其它速率的信号测量时间约为20s)。c.单个等时失真度的测量
测试仪的收、发端之间必须保证准确同步,如采用“自环”连接方式测量时还要考虑信号往返传输所造成的平均延迟时间。其它测量条件如a项所述。d.等时失真度的测量
这是一次测量期间记下的单个等时失真最大正偏和负偏的绝对值之和,在进行c项3
SJ2552-84
测量中已获得了全部有用数据,这里主要是统计工作。3.2.3为保证测量精度,本项测量应在TDM设备本身工作正常且无误码情况下进行。
3.3用电报信号的专用仪器进行的测量3.3,1用国产“电报信号产生器”(例如TS一2型)配合“电报号失真测试仪”(例如XJC-1型)可测量50波特信号的等时失真。对于其他速率的等时失真的测量在专用仪器未具备时,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同意可暂时采用下述简便的方法估测:以TDM设备的定时信号加在双线示波器上作“外同步”,在示波器屏幕上观察图2中A、A信号有效瞬间之间的最大正、负偏差,以此目测等时失真度。3.3.2用其它失真度的专用仪器进行的测量待定。4TDM设备中数据信号的测量项目及测量方法4.1数据信号误码率的测量
4.1.1将TDM设备的收、发端“背靠背”或“自环”连接。其中“背靠背”的连接如图4所示:
测试仪
(发)
TOMA(岁)
TOMB(收)
测试仪
(收)
测量工作在A,B二个TDM设备中其一对通路编、解码器的基础上进行。4.1.2误码测试仪发端输出(图4中A)应符合上述。2.3.2款中规定的周期为511比特的伪随机序列码,测试仪收端判决并由计数器显示出恢复信号(图4中A)中的比特误码率及511序列码的错误率。
4.1.3根据需要,测量可在计入TDM设备的等时失真(根据传输系统的等时失真指标规定,例如15%或45%)影响和不计入等时失真影响两种情况下进行。4.1.4一次测量连续统计15min。4.2数据信号有效瞬间时间失真度的测量4.2.1将TDM设备“背靠背”或“自环”连接其中“自环”连接的原理方框与图2相似,但测试仪发端改为“数字信号发生器”,而“背靠背”连接的原理方框与图3相似,测试仪同样要相应改变。“自环”测量应排除信号往返传输所造成的时延影响,“背靠背”测量应尽量解决测试仪收、发端须要精确同步的困难。4.2.2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图3中A)应符合上述。2.3.2款中规定的测量信号,4
SJ2552-84
TDM送出恢复信号(图3中A)供失真仪测量其失真度。4.2.3,测量项目同3.2.3款。
4.2.4应分别测量单个(超前和滞后的)失真度以及起止失真度和等时失真度。其中等时失真度是最大单个超前和滞后失真度的绝对值之和,起止失真度是最大单个失真度的绝对值。
4.2.5为保证测量精度,本测量应在TDM设备工作正常且无误码情况下进行。4.3用数据信号的专用仪器进行的测量同3.3.1和3.3.2款。
5TDM设备用在传输系统中的测量5.1测量条件及测试仪器的特性要求5.1.1应在与TDM设备接口的传输终端符含接口指标,并且在传输线路上可存在造成线路故障的干扰的情况下测量。5.1.2其它同2.1条和2.2条。
5.2测量项目及测量方法
5.2.1TDM设备在传输线路上的测量可采用“环路”(对端返回)法或“定点”(在两末端间)法。环路法简便但精度较差,定点法精度较高但测试仪收、发端间精确同步较困难。可根据具体条件及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5.2.2在需检测误码突发率时可以秒或分为单位测量时间,连续统计15min。5.2.3
其它条同第3、4章中有关条。
“定点”测量法的连接如图5所示:编
TDMA(发)
“环路”测量法的连接如图6所示:传赖
解码器
TDMB(收)
编码器
新码器
复稻器
.分器
SJ2552-84
世终端
传输炎漏
图中环路①用作TDM设备本身自检,环路②检验TDM设备与传输终端的接口情④检验TDM设备对信道的适应能力。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环路节数。况,环路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时分多路复用设备的电性能测量方法(暂行)
1984-12-03发布
198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SJ2552-84
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时分多路复用设备的电性能测量方法(暂行)1.1本标准规定了32kbit/s、64kbit/s电报和数据传输的时分多路复用设备(以下简称TDM设备)的电性能测量。
1.2本标准规定的电性能测量项目是电报和数据信号的错误率及有效瞬间时间失真度,其它电性能的测量待定。
1.3TDM设备在产品试制、定型和生产检验时,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测量。2测盘条件及测量仪器的特性要求2.1测量的环境条件
无特殊规定时,测量工作应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气压86~106kp.)进行。
2.2TDM设备中电报信号的测量条件及仪器特性要求2.2.1测量的标称速率为50、75、100、200和300波特,各速率的精度不应偏离标称值的±0.01%。
2.2.2测量失真度用的标准信号文本是:重复地发送如图1所示的字符序列,或者长空号、长传号,传空比为1:1、2:2、16、6:1等的信号。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失真度最大值不应超过土1%。
母健S车换行&敬牌键空格键:9
2.2.3失真测试仪的接收测量装置必须与收到的测量信号的阶跃变化同步(包括比特同步和码组同步)。
2.2.4测量信号的电气接口特性如下:双极性电压:±24±60V:
电子工业部1984-12-03发布
1985-10-01实施
输出电流:
10~40mA;
单极性电压:±90~±120V:
输出电流:
15~70mA。
SJ2552-84
测量信号通过TDM设备中适当的接口电路进入通路编码器。2.3TDM设备中数据号的测量条件及仪器特性要求2.3.1测量中使用的测量设备的标称调制率分别为50、75、100、200、300、600、1200、2400、4800波特,各速率的精度不应偏离标称值的±0.01%。2.3.2测量用的标准信号文本采用特征多项式为1+X5+X9的周期为511比特的伪随机序列码,或者是长空号、长传号,传空比为11、3:1、13、7:1、1*7等信号,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失真度最大值不应超过±1%。2.3.3接收测量装置必须与接收到的测量信号阶联变化同步(包括比特同步和码组同步)。
2.3.4测量信号的电气接口特性如下:双极性电压:±5~±15V:
直流阻抗:3~7k:
负载电容:2500pF的负载电路:单极性电压:为TTL器件接口电平(U≥2.4V时为“1”,U≤0.4V时为“0”),3TDM设备中电报信号的测量项目及测量方法。3.1电报错字率的测量
3.1.1将TDM设备收端与发端“背靠背”或“自环”连接,其中,的如图2:
电传机wwW.bzxz.Net
电报信号发生器
TDMA(爱)
妞接器
TDMS《收)
“背靠背”连接
测量工作在A、B二个TDM设备中某一对通路编、解码器的基础上进行。3.1.2将电传机或电报信号发生器所输出的,符合上述2.2.2款中规定的标准测量值号,直接通过接口电路送入TDMa的某一通路输入端,经TDMB的对应通路输出在收端电传机恢复出信号,根据其中错字个数统计出电报错字率(电传机本身的错字率要扣除)。
SJ2552-84
3.1.3一般以收、发一万个汉字为一次统计单位时间。3.1.4根据需要,测量错字率可在不同等时失真(根据传输系统的等时失真指标规定例如,0、15%、45%等)的条件下分别进行。3.2电报信号有效间时间失真的测量3.2.1将TDM设备“背靠背”或“自环”连接,其中“自环”连接如图3所示,电传机
报信号发生器
测量可在TDM设备中某一对通路编、解码器的基础上进行。A'
电传机或电报信号发生器输出测量信号(图3中A)应符上述2.2.2款的规定。用失真仪测量TDM设备输出恢复信号(图3中A)的有效瞬间的失真度。3.2.2数字信号有效瞬间时间失真度反映其与理论位置的偏差程度,对电报和数据信号共有四种失真:单个起止失真,起止失真,单个等时失真:等时失真。其测量方法如下,
&,单个起止失真度的测量
采用统计失真分析仪描绘曲线,测录步长分别为1%、2%、4%和8%,每次测量期间至少应测到20000个信号有效瞬间(对50波特信号的测量时间约为15min,其每个起止字符中平均应有三个极性转折点)。整个测量期间应分成两个步骤,分别测信号有效瞬间位置超前(M偏)和滞后(S偏)于理论位置的数值及其出现的概率。曲线纵座标表示概率,横座标表示失真度,曲线上应标出负(M偏)和正(S偏)失真情况。
b,起止失真度的测量
这是一次测量期间记下的单个起止失真度的最大值(可分成最大正偏值和最大负偏值)。测量信号要有随机特性。每个测量期间应至少能测到800个信号有效瞬间(对于50波特信号,测量时间为30s,其它速率的信号测量时间约为20s)。c.单个等时失真度的测量
测试仪的收、发端之间必须保证准确同步,如采用“自环”连接方式测量时还要考虑信号往返传输所造成的平均延迟时间。其它测量条件如a项所述。d.等时失真度的测量
这是一次测量期间记下的单个等时失真最大正偏和负偏的绝对值之和,在进行c项3
SJ2552-84
测量中已获得了全部有用数据,这里主要是统计工作。3.2.3为保证测量精度,本项测量应在TDM设备本身工作正常且无误码情况下进行。
3.3用电报信号的专用仪器进行的测量3.3,1用国产“电报信号产生器”(例如TS一2型)配合“电报号失真测试仪”(例如XJC-1型)可测量50波特信号的等时失真。对于其他速率的等时失真的测量在专用仪器未具备时,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同意可暂时采用下述简便的方法估测:以TDM设备的定时信号加在双线示波器上作“外同步”,在示波器屏幕上观察图2中A、A信号有效瞬间之间的最大正、负偏差,以此目测等时失真度。3.3.2用其它失真度的专用仪器进行的测量待定。4TDM设备中数据信号的测量项目及测量方法4.1数据信号误码率的测量
4.1.1将TDM设备的收、发端“背靠背”或“自环”连接。其中“背靠背”的连接如图4所示:
测试仪
(发)
TOMA(岁)
TOMB(收)
测试仪
(收)
测量工作在A,B二个TDM设备中其一对通路编、解码器的基础上进行。4.1.2误码测试仪发端输出(图4中A)应符合上述。2.3.2款中规定的周期为511比特的伪随机序列码,测试仪收端判决并由计数器显示出恢复信号(图4中A)中的比特误码率及511序列码的错误率。
4.1.3根据需要,测量可在计入TDM设备的等时失真(根据传输系统的等时失真指标规定,例如15%或45%)影响和不计入等时失真影响两种情况下进行。4.1.4一次测量连续统计15min。4.2数据信号有效瞬间时间失真度的测量4.2.1将TDM设备“背靠背”或“自环”连接其中“自环”连接的原理方框与图2相似,但测试仪发端改为“数字信号发生器”,而“背靠背”连接的原理方框与图3相似,测试仪同样要相应改变。“自环”测量应排除信号往返传输所造成的时延影响,“背靠背”测量应尽量解决测试仪收、发端须要精确同步的困难。4.2.2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图3中A)应符合上述。2.3.2款中规定的测量信号,4
SJ2552-84
TDM送出恢复信号(图3中A)供失真仪测量其失真度。4.2.3,测量项目同3.2.3款。
4.2.4应分别测量单个(超前和滞后的)失真度以及起止失真度和等时失真度。其中等时失真度是最大单个超前和滞后失真度的绝对值之和,起止失真度是最大单个失真度的绝对值。
4.2.5为保证测量精度,本测量应在TDM设备工作正常且无误码情况下进行。4.3用数据信号的专用仪器进行的测量同3.3.1和3.3.2款。
5TDM设备用在传输系统中的测量5.1测量条件及测试仪器的特性要求5.1.1应在与TDM设备接口的传输终端符含接口指标,并且在传输线路上可存在造成线路故障的干扰的情况下测量。5.1.2其它同2.1条和2.2条。
5.2测量项目及测量方法
5.2.1TDM设备在传输线路上的测量可采用“环路”(对端返回)法或“定点”(在两末端间)法。环路法简便但精度较差,定点法精度较高但测试仪收、发端间精确同步较困难。可根据具体条件及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5.2.2在需检测误码突发率时可以秒或分为单位测量时间,连续统计15min。5.2.3
其它条同第3、4章中有关条。
“定点”测量法的连接如图5所示:编
TDMA(发)
“环路”测量法的连接如图6所示:传赖
解码器
TDMB(收)
编码器
新码器
复稻器
.分器
SJ2552-84
世终端
传输炎漏
图中环路①用作TDM设备本身自检,环路②检验TDM设备与传输终端的接口情④检验TDM设备对信道的适应能力。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环路节数。况,环路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0020-1991 GH12513型3cm波导和GH12514A型2cm波导匹配负载详细规范
- SJ1158-1977 MF11型普通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 SJ/T11342-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通用规范
- SJ20463/13-2003 5SG31Y43型单色显示管详细规范
- SJ/T9555.6-1993 YC型音响设备用圆形连接器质量分等标准
- SJ/T211.2-1996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设计文件 第2部分:图样的标题栏、附加栏和明细栏
- SJ/T9167.4-1993 电话设备
- SJ/T9167.8-1993 软线组件与电源软线
- SJ20576-1996 舰船扩声系统电源通用规范
- SJ420-1973 低噪声行波管各极电压和电流的测试方法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 SJ50681.51-1994 SMA系列(接半硬电缆)插针接触件2级射频同轴插头连接器详细规范
- SJ50681.55-1994 SMA系列(接半硬电缆)插孔接触件锁紧螺母安装2级射频同轴插座连接器详细规范
- SJ20159-1992 半导体集成电路JT54LS155和JT54LS156型LS—TTL 译码器详细规范
- SJ20569-1996 无人侦察飞机综合无线电系统通用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