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458-1984 数字磁带机通用技术条件

【电子行业标准(SJ)】 数字磁带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18:49:43
- SJ2458-1984
- 现行
标准号:
SJ 2458-1984
标准名称:
数字磁带机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4-03-12 -
实施日期:
1984-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17.08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电子计算机使用的9磁道12.7mm宽磁带(不归零制——NRZI、调相制——PE)的数字磁带机的通用技术条件。它可作为数字磁带机设计、产品定型、生产和用户选型的依据。 SJ 2458-1984 数字磁带机通用技术条件 SJ2458-198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SJ2458—84
数字磁带机通用技术条件
1984-03-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984-10-01实施
术语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t...................
验收规则
包装、标志、运输、存
附录A可靠性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数字磁带机通用技术条件
SJ2458-84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电子计算机使用的9磁道12.7mm宽磁带(不归零制——NRZI、调相制——PE)的数字磁带机的通用技术条件。它可作为数字磁带机设计、产品定型、生产和用户选型的依据。1术语定义
1.1启动距离:从发出启动命令开始,到带速达到正常带速的95%时,经过磁头处的磁带上某一点所移动的距离。
1.2停正距离:从发出停止命令开始,到带速达到正常带速的5%时,经过磁头处的磁带上某一点所移动的距离。
1.3启动时间:对应于启动距离所需的时间。1.4停止时间:对应于停止距离所需的时间。1.5扭斜:磁带上任一行里各位信息读出时间上的偏差(换算成长度)。1.6失效:磁带机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或磁带机性能超出了规定的误差范围。1.6.1关联失效:由于磁带机本身条件引起的所有失效。1.6.2非关联失效:非磁带机本身条件引起的所有失效。1.6.3独立失效:由受试磁带机的元件、器件、部件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失效。1.6.4从属失效:是由受试磁带机的独立失效而引起的失效。1.6.5反复失效:由于相同的失效原因而引起的元件、器件、部件等多次失效或多次出现同一失效现象的失效。
1.6.6误用失效:对磁带机施加了超过规定的应力(包括不适当的安装、专用仪器失效、试验操作人员的过失等)而造成的失效。2技术要求
2.1磁带正走速度
磁带机的带速分为以下几种:
b.0.64m/s
c.0.95m/s
d.1.14m/s
e.1.91m/s
h.3.81m/s
2.2启/停距离
(12.5in/s);
(25in/s):
(37.5in/s):
(45in/s);
(75in/s):
(100in/s):
(125in/s):
(150in/s):
(200in/s)。
启/停距离为:4.8±0.5m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4-03-12发布1984-10-01实施
2.3启/停时间
各种磁带机的启/停时间如表1所示。带速m/s
2.4平均速度误差
启/停时间ms
SJ2458-84
带速m/s
磁带正走时的平均速度误差应小于±1%。2.5瞬时速度误差
磁带正走时的瞬时这度误差应小于±3%。2.6倒带速度
磁带的倒带述度不低于正走速度的2倍。2.7写静态扭斜
对于不归零制(NRZI),最大扭斜不得超过3.81um。对于调制(PE),最大扭斜不得超过15.87um。2.8综合扭斜
对于不归零制(NRZI),最大扭斜不得超过10.8μm。对于调相制(PE),最大扭斜不得超过.31.7um。2.9磁带卷绕张力
磁带卷绕张力为140±14gf至280±14gf。2.10误码率
不归零制(NRZI)的误码率应小于5×10-8。调相制(PE)的误码率应小于5×10-°。2.11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磁带机可接受的MTBF(0。)应不少了500h。2.12互换性
磁带机能与同类磁带机进行信息左换。2.13磁头
磁头为双缝、9道,附有沐头。
2.14始端标记和末端标记检测器到磁头写缝之间的距离启/停时间ms
磁带始端标记(BOT)和未端标记(EOT)检测器到磁头写缝之间的距离为36mm至57mm2.15信息块的间隔长度
邻两数据块之间的间隔应为:
标称值:15mm;
b.最小值:12.7mm
c.最大值:7.6m。
2.16记录道数
能记录9条磁道。
2.17记录方式
a.不归零制(NRZI);
b.调相制(PE)。
2.18记录密度
a.32行/毫米(对NRZI制);
b.63行/毫米(对PE制)。
2.19记录要求
SJ2458-—84
不归零制(NRZI)应符合国家标准GB2020—80《信息处理交换用九磁道12.7毫米宽32行/毫米记录磁带》的规定。
调相制(PE)在国家标准制订前应符合国际标准ISO3788—76《信息交换用9磁道12.7毫米宽63行/毫米记录磁带》的规定。
2.20未记录磁带的要求
在国家标准制订前应符合国际标准ISO1864-—75《信息交换用未记录磁带》的规定。2.21带盘要求
应符合国家标准GB3290—82《信息交换用磁带盘的尺寸和性能》的规定。2.22接口
磁带控制器与磁带机的接口应衍合电子工业部部标准SJ1499—79《数字电子计算机与磁带机的接口》的规定或其他系列机的接口约定。2.23电源
交流电为220V单相或380V三相,频率为50±1Hz,电压的允许误差为土10%。直流电源电压的允许误差为±5%。
2.24使用气候环境条件
温度:10~30℃;
相对湿度:20%~80%;
高度:真空式磁带机为海拔2000m以下,摆杆式磁带机为海拔6000m以下;c.
d.工作环境要求清洁,应无损伤磁带的物质。2.25贮存、运输气候环境条件
a.温度:-40~55℃;
相对湿度:小于90%(+40℃)。b.
2.26外观、结构要求
外观应清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覆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开关、按键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结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GB3047.1一82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中第二部分的有关规定。
磁带机经运输试验后应无损伤,紧固件应无松动,机器能正常工作。2.27抗干扰能力
磁带机在3.18条规定的情况下,应能正常工作。2.28安全
a,所有大于36V的易触及部位均应加以保护。b,电源插头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S。经受潮湿试验后,绝缘电阻不小于2M2。c.电源插头与机壳间的绝缘强度在承受50Hz,1250V(有效值)交流电压历时1min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孤现象。
d.电源应有过压、过流保护装置。3
3试验方法
SJ2458—-84
在本标准中,测试均在2.24中规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进行。3:1正走、反走启/停时间的测试3.1.1启动时间的测试
磁带机作正/停操作,读全“1”带,观察读出幅度到达正常带速时读出幅度的95%处时所需的时间即为正走启动时间;同理,机器作反/停操作,可测得反走启动时间。3.1.2停止时间的测试
磁带机作正/停操作读全“1”带,观察正常带速的读出幅度下降到5%所需的时间,即为正走停止时间,同理,机器作反/停操作可测得反走停止时间。3.2平均速度误差的测试
a,利用磁带机主动轮上的50Hz闪光测速盘,用50Hz×2的闪光灯或其他100Hz的闪光光源。平均速度的误差应小于±1%,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其数值:E=
式中:E平均速度误差的有效值;T——图象转一周的时间,s;
u—带速,m/s;
1%·D×100%
D-—主动轮直径尺寸,m。
b,使用副速度标准带在磁带机上读出,用频率计记录读出频率,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平均速度误差:
式中:E平均速度误差的有效值;f。副标准带的理论频率,Hz
[ fo-f-×100%|<1% .
f——副标准带读出的实际频率,Hz。(2)
3.3瞬时速度误差的测试
使用示波器,利用副速度标准带,观察读出波形的第十个钟形波的晃动量。此晃动量不能超过钟形波宽度的60%。
3.4写静态扭斜的测试
将副扭斜标准带装在磁带机上,正向走带进行读出,测出各磁道读出波形瞬态变动的中心点相对第5磁道的时间偏差t1:(其中n为磁道号。t的符号以超前于第5道为正,落后于第5道为负)。然后装上工作磁带,在各磁道上写连续的“1”,在第一次读出时,测出各磁道与第5磁道的偏差t2\。计算t2n-tiatno
求出ti、t2、ts、t4、ts(=0)、t。\t.。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4t。对于不归零制的磁带机,要求:
4t<3.81×10-0
式中:4t—一时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sU-磁带带速,m/s。
·(3)
3.5综合扭斜的测试
a,主机给磁带机送随机码,调整读选通延迟电位器,从零开始,直到数据不出错为止,此时的读4
选通延迟脉冲的时间为扭斜时间7。公式,式中:—综合扭斜(按长度),m;u带速。m/s;
T——扭斜时间,S。
综合扭斜应符合2.8条的要求。
SJ2458—84
b。测阶梯波,扭斜时问根据下列公式求出:T=T,+1/2T
式中:T,——静扭时间,S;
一动扭时间,。
由扭斜时间T和带速求出练合扭斜1(如图所示):1=V.T
式中:(—综合扭斜(按长度),m;u-带速,m/s;
T—扭斜时间,s。
综合扭斜应符合2.8条的要求。
(m/s)
(5)
3.6磁带张力的测试
3.6.1磁带缓冲机构为摆杆式时,用弹贫称量摆杆在工作区内的磁带张具变化量不得超过标称值的±14gf。
3.6.2磁带缓冲机构为真空积带箱式时:a.用3.6.1款测试;
b。用汞柱表测试;
c.用水柱U型管测试。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张力:
式中:F—磁带张力,gf;
B——积带箱宽度,cm;
W——磁带宽度,cm;
H——真空水柱高,cm;
d。—水的密度,g/cm。
SJ2458—84
F-lB.W.H.d。
磁带张力的变化量不得超过标称值的土14gf。3.7误码率的测试
(7)
磁带机通可靠性诊断程序,写、读一满盘磁带(732m)。根据数据比较所打印的信息,计算误码。但由反向留空操作错所造成的大量数据错不计入误码。误码率一送玛总数(位)
错误码数(位)
对于不归零制,误码率应小于5×10-8;对于调相制,误码率应小于5×10-°。3.8互换性的测试
用定位、幅度、扭斜三种副标准带调整后,通互换性诊断程序作互换性检查。3.9信息块间隔的测试
(8)
从磁带始端开始写入12个区,每个区有18行全“1”。把记录部分切下,月磁带记录液显出,用游标尺测量区间间隔:或用示波器测量区间间隔。3.10使用温度下限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接通电源放入恒温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降到10±2℃,保持8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降发生。3.11贮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断开电源放入恒温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降到-40±2℃,保持4h,然后使机器在使用环境条件下恢复24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
注:在作此项试验时,为防止产生结冰和凝露,产品可用聚苯乙烯薄膜密封后进行试验,同时也可在密封套内放吸湿剂。
3.12使用温度上限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接通电源放入恒温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升到30土2℃,保持8h,然后机器处于加载状态,再保持8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3.13贮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断开电源放入恒温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升到55±2℃,保持4h。然后使机器在使用环境条件下恢复8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
3.14使用湿度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接通电源放入潮湿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升到30±2℃,经至少1h的热平衡后输入水气。在1h内使相对湿度达到77%~83%,并应防止凝露落到受试机器上。保持12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3.15贮存、运输湿度试验
SJ2458—84
将合格的磁带机断开电源放入潮湿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升到40±2℃,经至少1h的热平衡后输入水气。在1h内使相对湿度达到87%~93%,并应防止凝水落到受试机器上。保持12h,然后使机器在使用环境条件下恢复6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
3.16运输试验
3.16.1运输试验应在模拟运输台上进行,试验时间为6h。在无合适的试验设备时,可以按3.16.2款进行。
3.16.2将合适的磁带机放入包装箱内,固定在载重汽车后部,汽车的负荷应为额定载重的三分之一。汽车在三级公路(土路或碎石路)上以20~40km/h的车速行驶,行程为200km。试验后机器应无损伤、紧固件应无松动。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公路等级应按交通部1972年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执行。3.17电源拉偏试验
调节交流供电电压,使电压变化到其标称值的土10%,分别通三遍诊断程序,无故障发生调节直流电压,使电压变化到其标称值的土5%,分别通三遍诊断程序,无故障发生。3.18抗干扰试验
3.18.1对主机的干扰:磁带机处于联机或准备状态,主机单独通内存检查程序,此时,磁带机电源开关通断5次。主机程序不应受破坏。3.18.2两磁带机之间:一台磁带机与主机联试,另一台磁带机电源插头和前者在同一电源插板上,并通断电源开关5次。与主机联试之磁带机不应出错。3.19绝缘电阻试验
用500V+20%,准确度为1.0级的兆欧计连接在电源插头与机壳两端(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但电源插头又不插入电网),在施加测量电压1min后,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其结果应符合2.28b的要求。
3.20绝缘强度的试验
在电源插头与机壳间(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但电源插头不插入电网),用功率不小于500VA的可调电源馈给试验电压,在5~10s内逐渐增加到1250V土10%,维持1min,试验结果应符合2.2c的要求。
试验后,在5~10s内逐渐降低电压到低于工作电压数值后,断开试验电源。3.21可靠性试验
3.21.1试验环境条件
额定上限工作温度30±2℃。
温度:
相对湿度:20%~80%。
高度:
6000m以下(摆杆式);
2000m以下(真空积带箱式)。
3.21.2试验方案
在可靠性鉴定试验中采用SJ206482《电子设备可靠性验证试验(统计试验方案)》中概率比序贯试验方案3:4(见附录A.2)。在可靠性交收试验中采用试验方案3:6(见附录A.3)或全数可靠性试验(见附录A.4),具体方案根据生产情况确定。3.21.3样品的数量
a对于方案3:4和方案3:6,推荐最佳样品数如表2所示。7
批量大小
最佳样品数
SJ2458—84
最大样品数
批量大小
97~200
200以上
b.对于全数可靠性试验,每台磁带机都要进行可靠性交收试验。3.21.4利用系数
最佳样品数
最大样品数
磁带机应处于加载(T作)状态。当采用方案3:4和3:6试验时,磁带机与主机联试的时间不低于加载时间的15%。
3.21.5试验时间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磁带机应通可靠性检查程序,试验时间应延续到能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决为止。但每台样品的受试时问至少应为所有受试样品平均试验时间的一半。试验期间发生第k次失效时,累积试验时间T按下式计算:TE-ET
式中:五一
受试样品总台数;
T,——第k次失效时受试样品中第号受试样品的应试验时间。到判决点没有发生一次失效的相应累积时间T按下式计算:T=nt.
式中:n—受试样品总台数:
t到判决点时受试样品的相应试验时间。3.21.6失效的计算
总失效数应理解为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受试样品的累积失效数。关联的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a.
:(9)
:(10)
b。关联的反复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C:试验方案3:4时,通可靠性检查程序中有4次读固定错折算为1次“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关联的反向留空错,每次都为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写错、读部分错,不计入失效数。d.试验方案3:6时,通可靠性检查程序中4次读部分错折算1次“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每个固定错都为独立尖效,计入累积失效数;关联的反向留空错每次都为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写错不计入累积失效数。
试验方案3:6时不允许出现关联的独立失效。e.
所有非关联失效和从属失效不计入累积失效数。f.
9.误用失效不计入累积失效数。4验收规则
磁带机在定型生产时,必须通过规定的试验,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条件规定的质量要求。试验分为:
a.定型试验;
b.交收试验;
例行试验;
d。可性试验。
4.1定型试验
SJ2458—84
4.1.1磁带机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必须通过交收试验,例行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4.1.2试验后要有定型试验报告。4.2交收试验
4.2.1交收试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订货方可派代表参加。4.2.2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磁带机均应逐台地通过交收试验项目的检验。4.2.3交收试验的项目在工作环境条件下,除对机器进行外观、机械结构检查外,再根据技术要求按3.1、3.2、3.3、3.4、3.5、3.6、3.7、3.8、3.9条测试方法逐项进行检查。然后进行试验方案3:6(见附录A.3)或全数(见附录A.4)进行可靠性交收试验。4.2.4试验中发现设备有不合格者,排除故障后,重新试验与故障有关的项目。4.2.5检查合格的产品,库存超过6个月者,在出厂前应重新进行交收试验。4.3例行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4.3.1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例行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a.产品定型时;
b。对产品进行重大的设计更改、改进主要工艺和主要元器件时;年产量多于50台的生产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试验;c.
d,年产量低于50台的生产单位,累积50台时,应进行一次试验。4.3.2若无特殊规定,例行试验样机应在交收试验合格的产品随机抽取一台。在例行试验前,应对所抽取的样机,按交收试验项目进行复测。4.3.3例行试验项目如下:
a,使用温度下限试验;
贮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
使用温度上限试验;
贮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
使用湿度试验;
存、运输湿度试验;
运输试验;
电源拉偏试验;
抗干扰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强度试验。
4.3.4按3.21的规定用方案3:4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4.3.5例行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由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主持,设计、生产部门参加。4.3.6试验后应有试验报告。
4.3.7例行试验过程中,送试样机的任一项目试验不衍合技术标准规定时,要查明故障的程度和原因,消除产生故障的根源。根据具体情况,例行试验从该项继续进行或从相关的项日进行或重新进行。在重新进行例行试验中出现同一项通不过时,则判该产品通不过例行试验。进一步的处置办法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经过反修的产品重新进行交收试验。4.3.8经过例行试验利可靠性试验的产品不作正式产品出厂。5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5.1包装
SJ2458--84
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要求,磁带及带盘单独包装,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清单、包装人员代号、包装日期及产品合格证、产品操作和维修说明书、备份元器件及专用附件。5.2标志
包装箱上应有不退色的“小心轻放”、“防湿”、“向上”等标志。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GB191一73《包装储运指示标志》的规定。包装箱上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出厂年、月、日。5.3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均能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运输。5.4存
产品不能露天存放,存放的库房应保持干燥、无酸碱等腐蚀气体,存放日期不得超过6个月。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数字磁带机通用技术条件
1984-03-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984-10-01实施
术语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t...................
验收规则
包装、标志、运输、存
附录A可靠性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数字磁带机通用技术条件
SJ2458-84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电子计算机使用的9磁道12.7mm宽磁带(不归零制——NRZI、调相制——PE)的数字磁带机的通用技术条件。它可作为数字磁带机设计、产品定型、生产和用户选型的依据。1术语定义
1.1启动距离:从发出启动命令开始,到带速达到正常带速的95%时,经过磁头处的磁带上某一点所移动的距离。
1.2停正距离:从发出停止命令开始,到带速达到正常带速的5%时,经过磁头处的磁带上某一点所移动的距离。
1.3启动时间:对应于启动距离所需的时间。1.4停止时间:对应于停止距离所需的时间。1.5扭斜:磁带上任一行里各位信息读出时间上的偏差(换算成长度)。1.6失效:磁带机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或磁带机性能超出了规定的误差范围。1.6.1关联失效:由于磁带机本身条件引起的所有失效。1.6.2非关联失效:非磁带机本身条件引起的所有失效。1.6.3独立失效:由受试磁带机的元件、器件、部件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失效。1.6.4从属失效:是由受试磁带机的独立失效而引起的失效。1.6.5反复失效:由于相同的失效原因而引起的元件、器件、部件等多次失效或多次出现同一失效现象的失效。
1.6.6误用失效:对磁带机施加了超过规定的应力(包括不适当的安装、专用仪器失效、试验操作人员的过失等)而造成的失效。2技术要求
2.1磁带正走速度
磁带机的带速分为以下几种:
b.0.64m/s
c.0.95m/s
d.1.14m/s
e.1.91m/s
h.3.81m/s
2.2启/停距离
(12.5in/s);
(25in/s):
(37.5in/s):
(45in/s);
(75in/s):
(100in/s):
(125in/s):
(150in/s):
(200in/s)。
启/停距离为:4.8±0.5m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4-03-12发布1984-10-01实施
2.3启/停时间
各种磁带机的启/停时间如表1所示。带速m/s
2.4平均速度误差
启/停时间ms
SJ2458-84
带速m/s
磁带正走时的平均速度误差应小于±1%。2.5瞬时速度误差
磁带正走时的瞬时这度误差应小于±3%。2.6倒带速度
磁带的倒带述度不低于正走速度的2倍。2.7写静态扭斜
对于不归零制(NRZI),最大扭斜不得超过3.81um。对于调制(PE),最大扭斜不得超过15.87um。2.8综合扭斜
对于不归零制(NRZI),最大扭斜不得超过10.8μm。对于调相制(PE),最大扭斜不得超过.31.7um。2.9磁带卷绕张力
磁带卷绕张力为140±14gf至280±14gf。2.10误码率
不归零制(NRZI)的误码率应小于5×10-8。调相制(PE)的误码率应小于5×10-°。2.11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磁带机可接受的MTBF(0。)应不少了500h。2.12互换性
磁带机能与同类磁带机进行信息左换。2.13磁头
磁头为双缝、9道,附有沐头。
2.14始端标记和末端标记检测器到磁头写缝之间的距离启/停时间ms
磁带始端标记(BOT)和未端标记(EOT)检测器到磁头写缝之间的距离为36mm至57mm2.15信息块的间隔长度
邻两数据块之间的间隔应为:
标称值:15mm;
b.最小值:12.7mm
c.最大值:7.6m。
2.16记录道数
能记录9条磁道。
2.17记录方式
a.不归零制(NRZI);
b.调相制(PE)。
2.18记录密度
a.32行/毫米(对NRZI制);
b.63行/毫米(对PE制)。
2.19记录要求
SJ2458-—84
不归零制(NRZI)应符合国家标准GB2020—80《信息处理交换用九磁道12.7毫米宽32行/毫米记录磁带》的规定。
调相制(PE)在国家标准制订前应符合国际标准ISO3788—76《信息交换用9磁道12.7毫米宽63行/毫米记录磁带》的规定。
2.20未记录磁带的要求
在国家标准制订前应符合国际标准ISO1864-—75《信息交换用未记录磁带》的规定。2.21带盘要求
应符合国家标准GB3290—82《信息交换用磁带盘的尺寸和性能》的规定。2.22接口
磁带控制器与磁带机的接口应衍合电子工业部部标准SJ1499—79《数字电子计算机与磁带机的接口》的规定或其他系列机的接口约定。2.23电源
交流电为220V单相或380V三相,频率为50±1Hz,电压的允许误差为土10%。直流电源电压的允许误差为±5%。
2.24使用气候环境条件
温度:10~30℃;
相对湿度:20%~80%;
高度:真空式磁带机为海拔2000m以下,摆杆式磁带机为海拔6000m以下;c.
d.工作环境要求清洁,应无损伤磁带的物质。2.25贮存、运输气候环境条件
a.温度:-40~55℃;
相对湿度:小于90%(+40℃)。b.
2.26外观、结构要求
外观应清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覆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开关、按键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结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GB3047.1一82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中第二部分的有关规定。
磁带机经运输试验后应无损伤,紧固件应无松动,机器能正常工作。2.27抗干扰能力
磁带机在3.18条规定的情况下,应能正常工作。2.28安全
a,所有大于36V的易触及部位均应加以保护。b,电源插头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S。经受潮湿试验后,绝缘电阻不小于2M2。c.电源插头与机壳间的绝缘强度在承受50Hz,1250V(有效值)交流电压历时1min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孤现象。
d.电源应有过压、过流保护装置。3
3试验方法
SJ2458—-84
在本标准中,测试均在2.24中规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进行。3:1正走、反走启/停时间的测试3.1.1启动时间的测试
磁带机作正/停操作,读全“1”带,观察读出幅度到达正常带速时读出幅度的95%处时所需的时间即为正走启动时间;同理,机器作反/停操作,可测得反走启动时间。3.1.2停止时间的测试
磁带机作正/停操作读全“1”带,观察正常带速的读出幅度下降到5%所需的时间,即为正走停止时间,同理,机器作反/停操作可测得反走停止时间。3.2平均速度误差的测试
a,利用磁带机主动轮上的50Hz闪光测速盘,用50Hz×2的闪光灯或其他100Hz的闪光光源。平均速度的误差应小于±1%,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其数值:E=
式中:E平均速度误差的有效值;T——图象转一周的时间,s;
u—带速,m/s;
1%·D×100%
D-—主动轮直径尺寸,m。
b,使用副速度标准带在磁带机上读出,用频率计记录读出频率,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平均速度误差:
式中:E平均速度误差的有效值;f。副标准带的理论频率,Hz
[ fo-f-×100%|<1% .
f——副标准带读出的实际频率,Hz。(2)
3.3瞬时速度误差的测试
使用示波器,利用副速度标准带,观察读出波形的第十个钟形波的晃动量。此晃动量不能超过钟形波宽度的60%。
3.4写静态扭斜的测试
将副扭斜标准带装在磁带机上,正向走带进行读出,测出各磁道读出波形瞬态变动的中心点相对第5磁道的时间偏差t1:(其中n为磁道号。t的符号以超前于第5道为正,落后于第5道为负)。然后装上工作磁带,在各磁道上写连续的“1”,在第一次读出时,测出各磁道与第5磁道的偏差t2\。计算t2n-tiatno
求出ti、t2、ts、t4、ts(=0)、t。\t.。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4t。对于不归零制的磁带机,要求:
4t<3.81×10-0
式中:4t—一时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sU-磁带带速,m/s。
·(3)
3.5综合扭斜的测试
a,主机给磁带机送随机码,调整读选通延迟电位器,从零开始,直到数据不出错为止,此时的读4
选通延迟脉冲的时间为扭斜时间7。公式,式中:—综合扭斜(按长度),m;u带速。m/s;
T——扭斜时间,S。
综合扭斜应符合2.8条的要求。
SJ2458—84
b。测阶梯波,扭斜时问根据下列公式求出:T=T,+1/2T
式中:T,——静扭时间,S;
一动扭时间,。
由扭斜时间T和带速求出练合扭斜1(如图所示):1=V.T
式中:(—综合扭斜(按长度),m;u-带速,m/s;
T—扭斜时间,s。
综合扭斜应符合2.8条的要求。
(m/s)
(5)
3.6磁带张力的测试
3.6.1磁带缓冲机构为摆杆式时,用弹贫称量摆杆在工作区内的磁带张具变化量不得超过标称值的±14gf。
3.6.2磁带缓冲机构为真空积带箱式时:a.用3.6.1款测试;
b。用汞柱表测试;
c.用水柱U型管测试。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张力:
式中:F—磁带张力,gf;
B——积带箱宽度,cm;
W——磁带宽度,cm;
H——真空水柱高,cm;
d。—水的密度,g/cm。
SJ2458—84
F-lB.W.H.d。
磁带张力的变化量不得超过标称值的土14gf。3.7误码率的测试
(7)
磁带机通可靠性诊断程序,写、读一满盘磁带(732m)。根据数据比较所打印的信息,计算误码。但由反向留空操作错所造成的大量数据错不计入误码。误码率一送玛总数(位)
错误码数(位)
对于不归零制,误码率应小于5×10-8;对于调相制,误码率应小于5×10-°。3.8互换性的测试
用定位、幅度、扭斜三种副标准带调整后,通互换性诊断程序作互换性检查。3.9信息块间隔的测试
(8)
从磁带始端开始写入12个区,每个区有18行全“1”。把记录部分切下,月磁带记录液显出,用游标尺测量区间间隔:或用示波器测量区间间隔。3.10使用温度下限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接通电源放入恒温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降到10±2℃,保持8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降发生。3.11贮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断开电源放入恒温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降到-40±2℃,保持4h,然后使机器在使用环境条件下恢复24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
注:在作此项试验时,为防止产生结冰和凝露,产品可用聚苯乙烯薄膜密封后进行试验,同时也可在密封套内放吸湿剂。
3.12使用温度上限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接通电源放入恒温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升到30土2℃,保持8h,然后机器处于加载状态,再保持8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3.13贮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断开电源放入恒温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升到55±2℃,保持4h。然后使机器在使用环境条件下恢复8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
3.14使用湿度试验
将合格的磁带机接通电源放入潮湿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升到30±2℃,经至少1h的热平衡后输入水气。在1h内使相对湿度达到77%~83%,并应防止凝露落到受试机器上。保持12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3.15贮存、运输湿度试验
SJ2458—84
将合格的磁带机断开电源放入潮湿箱(室)内。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比受试机器的体积大两倍以上。使温度升到40±2℃,经至少1h的热平衡后输入水气。在1h内使相对湿度达到87%~93%,并应防止凝水落到受试机器上。保持12h,然后使机器在使用环境条件下恢复6h后,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
3.16运输试验
3.16.1运输试验应在模拟运输台上进行,试验时间为6h。在无合适的试验设备时,可以按3.16.2款进行。
3.16.2将合适的磁带机放入包装箱内,固定在载重汽车后部,汽车的负荷应为额定载重的三分之一。汽车在三级公路(土路或碎石路)上以20~40km/h的车速行驶,行程为200km。试验后机器应无损伤、紧固件应无松动。通三遍诊断程序应无故障发生。*公路等级应按交通部1972年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执行。3.17电源拉偏试验
调节交流供电电压,使电压变化到其标称值的土10%,分别通三遍诊断程序,无故障发生调节直流电压,使电压变化到其标称值的土5%,分别通三遍诊断程序,无故障发生。3.18抗干扰试验
3.18.1对主机的干扰:磁带机处于联机或准备状态,主机单独通内存检查程序,此时,磁带机电源开关通断5次。主机程序不应受破坏。3.18.2两磁带机之间:一台磁带机与主机联试,另一台磁带机电源插头和前者在同一电源插板上,并通断电源开关5次。与主机联试之磁带机不应出错。3.19绝缘电阻试验
用500V+20%,准确度为1.0级的兆欧计连接在电源插头与机壳两端(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但电源插头又不插入电网),在施加测量电压1min后,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其结果应符合2.28b的要求。
3.20绝缘强度的试验
在电源插头与机壳间(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但电源插头不插入电网),用功率不小于500VA的可调电源馈给试验电压,在5~10s内逐渐增加到1250V土10%,维持1min,试验结果应符合2.2c的要求。
试验后,在5~10s内逐渐降低电压到低于工作电压数值后,断开试验电源。3.21可靠性试验
3.21.1试验环境条件
额定上限工作温度30±2℃。
温度:
相对湿度:20%~80%。
高度:
6000m以下(摆杆式);
2000m以下(真空积带箱式)。
3.21.2试验方案
在可靠性鉴定试验中采用SJ206482《电子设备可靠性验证试验(统计试验方案)》中概率比序贯试验方案3:4(见附录A.2)。在可靠性交收试验中采用试验方案3:6(见附录A.3)或全数可靠性试验(见附录A.4),具体方案根据生产情况确定。3.21.3样品的数量
a对于方案3:4和方案3:6,推荐最佳样品数如表2所示。7
批量大小
最佳样品数
SJ2458—84
最大样品数
批量大小
97~200
200以上
b.对于全数可靠性试验,每台磁带机都要进行可靠性交收试验。3.21.4利用系数
最佳样品数
最大样品数
磁带机应处于加载(T作)状态。当采用方案3:4和3:6试验时,磁带机与主机联试的时间不低于加载时间的15%。
3.21.5试验时间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磁带机应通可靠性检查程序,试验时间应延续到能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决为止。但每台样品的受试时问至少应为所有受试样品平均试验时间的一半。试验期间发生第k次失效时,累积试验时间T按下式计算:TE-ET
式中:五一
受试样品总台数;
T,——第k次失效时受试样品中第号受试样品的应试验时间。到判决点没有发生一次失效的相应累积时间T按下式计算:T=nt.
式中:n—受试样品总台数:
t到判决点时受试样品的相应试验时间。3.21.6失效的计算
总失效数应理解为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受试样品的累积失效数。关联的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a.
:(9)
:(10)
b。关联的反复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C:试验方案3:4时,通可靠性检查程序中有4次读固定错折算为1次“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关联的反向留空错,每次都为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写错、读部分错,不计入失效数。d.试验方案3:6时,通可靠性检查程序中4次读部分错折算1次“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每个固定错都为独立尖效,计入累积失效数;关联的反向留空错每次都为独立失效,计入累积失效数;写错不计入累积失效数。
试验方案3:6时不允许出现关联的独立失效。e.
所有非关联失效和从属失效不计入累积失效数。f.
9.误用失效不计入累积失效数。4验收规则
磁带机在定型生产时,必须通过规定的试验,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条件规定的质量要求。试验分为:
a.定型试验;
b.交收试验;
例行试验;
d。可性试验。
4.1定型试验
SJ2458—84
4.1.1磁带机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必须通过交收试验,例行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4.1.2试验后要有定型试验报告。4.2交收试验
4.2.1交收试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订货方可派代表参加。4.2.2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磁带机均应逐台地通过交收试验项目的检验。4.2.3交收试验的项目在工作环境条件下,除对机器进行外观、机械结构检查外,再根据技术要求按3.1、3.2、3.3、3.4、3.5、3.6、3.7、3.8、3.9条测试方法逐项进行检查。然后进行试验方案3:6(见附录A.3)或全数(见附录A.4)进行可靠性交收试验。4.2.4试验中发现设备有不合格者,排除故障后,重新试验与故障有关的项目。4.2.5检查合格的产品,库存超过6个月者,在出厂前应重新进行交收试验。4.3例行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4.3.1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例行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a.产品定型时;
b。对产品进行重大的设计更改、改进主要工艺和主要元器件时;年产量多于50台的生产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试验;c.
d,年产量低于50台的生产单位,累积50台时,应进行一次试验。4.3.2若无特殊规定,例行试验样机应在交收试验合格的产品随机抽取一台。在例行试验前,应对所抽取的样机,按交收试验项目进行复测。4.3.3例行试验项目如下:
a,使用温度下限试验;
贮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
使用温度上限试验;
贮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
使用湿度试验;
存、运输湿度试验;
运输试验;
电源拉偏试验;
抗干扰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强度试验。
4.3.4按3.21的规定用方案3:4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4.3.5例行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由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主持,设计、生产部门参加。4.3.6试验后应有试验报告。
4.3.7例行试验过程中,送试样机的任一项目试验不衍合技术标准规定时,要查明故障的程度和原因,消除产生故障的根源。根据具体情况,例行试验从该项继续进行或从相关的项日进行或重新进行。在重新进行例行试验中出现同一项通不过时,则判该产品通不过例行试验。进一步的处置办法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经过反修的产品重新进行交收试验。4.3.8经过例行试验利可靠性试验的产品不作正式产品出厂。5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5.1包装
SJ2458--84
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要求,磁带及带盘单独包装,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清单、包装人员代号、包装日期及产品合格证、产品操作和维修说明书、备份元器件及专用附件。5.2标志
包装箱上应有不退色的“小心轻放”、“防湿”、“向上”等标志。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GB191一73《包装储运指示标志》的规定。包装箱上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出厂年、月、日。5.3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均能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运输。5.4存
产品不能露天存放,存放的库房应保持干燥、无酸碱等腐蚀气体,存放日期不得超过6个月。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