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05:05:18
  • GB/T20348-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0348-2006

  • 标准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5-25
  • 实施日期:

    2006-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4.41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词汇>>01.040.11医药卫生技术 (词汇)
  • 中标分类号: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医药、卫生、劳动保护综合>>C05医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54页
  • 标准价格:

    49.0 元
  • 计划单号:

    19990183-T-468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6-05-25
  • 起草人:

    李德新、郑洪新、王彩霞、易杰、崔家鹏
  • 起草单位:

    辽宁中医学院
  • 归口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提出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界定了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预防、治则、五运六气等的术语及定义;适用于中医教学、医疗、科学研究、管理、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 GB/T 20348-2006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GB/T20348-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01. 040.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348--2006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Basic theory nomenclature n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061214000060
2006-05-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10-01实施
GB/T 20348-2006
规范性引用文件
阴阳类
五行类
脏象类
气血津液精类
经络炎·
体质类·
病因类
病机类
养生预防类
13治则类
[而运汽类
参考文献
汉谱拆音素引
汉字笔画顾序索引
英文对成词索引
-YYKAONrKAa=
本标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CB/T20348--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季德新、郑洪新、正彩霞、易杰、崔家鹏、张庆荣、吕爱平、王伯庆、修宗吕、金红妹、谢竹游、方廷钰、王牵、宣文。GB/T20348—2006
-YYYKAoNirKAca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的独特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诊疗力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中医药学的继承创新,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强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以标准化促迹现代化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是由中医学的概念、原理和逻辑结论等要素构成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休系。中医学的基本概念是构建中医学埋论的最基本的知识要素。中医学的概念是通过中医学的科学术语而概括、表达和传递的,中医学的科学术语也是与时俱进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反秋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医学科学术语的标准化是中医学学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为人类健康服务,满足中医教学、科学研究、医疗、管理及对外交流的需要,应遵循中医学埋论体系,建立科学、统一的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标准。
1范围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GB/T20348—2006
本标准界定了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预防、治则,五运气等的术谱。
本标准适用丁中医教学、医疗、科学研究、管理、出版及国内学术交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木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6751—1997(所有部分)
GB/T156571995(所有部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ZY/T001—1994(所有部分)5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egeneral
3总论
中医学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以中医药理论
导,研究人的生命、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医学科学。fundamental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3. 1. 1. 1
整体观念conceptofholism
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3.1.1.2
天人相应
天人相参
correspondenee h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人与白然密切关联的学术思想
treatmentup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辨证论治
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明确病变的本质,拟定治则治法
证候clinicalmanifestation
证的外候。疾病过程中机体综合反应出的症状与体征。3.1.1.5
理法方药theory,principle,prescriptionandmedicinal诊治疾病过程的基本步骤。根据中医学理论,明确病因病机,确定治则治法,进行组方遣药。1
GB/T 20348—2006
4阴阳类yin and yang
阴阳学说 yin-yang theory
-FYYKAONr KAa=
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中医学以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规律,认识和说明生命、健康和疾病。4.2
ayinand yang
事物或事物之问相万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4.2. 1
阴yin
与阳对称。具有内里的、尚下的、暗嗨的、抑制的、重浊的、形质的等属性的事物及其运动属于阴。4.2.2
阳yang
与阴对称。具有外表的、向上的、明亮的、亢盛的、轻清的、功能的等属性的事物及其运动属于阳。4.2.3
阴气yin qi
与阳气对称。气之属于阴者,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4.2.4
阳气yang qi
与阴气对称。气之属于阳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4.2.5
阳化气 yang forming ql
阳主化气的功能,与“阴成形”相对。阳主动而傲,散则无形面化气。4.2.6
阴成形yin forming substance
阴成形的功能,与“阳化气”相对。阴主静而凝,聚则有形而成形。4.3
interactlonofyinandyang
阴阳交感
阴阳相错
阴阳之间的对立,育根、消长、转化的相互作用。4.3.1
阴阳对立 opposi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制约、
interdependence of yin and yang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4.3.3
waxing-waning 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消长
阴阳之间互为增减盛衰的运动。4.3.4
阴阳转化 inter - Iransformation of yin and yang阴阳之间在“极\或“重\的条件下,向反方面变化。2
4. 3. 4. 1
extreme yin transforming into yang重阴必阳
阴极反陷
阴重复积累至极必转化为阳,
重阳必阴
extreme yang transforming into yin极反阴
阳重复积累至极必转化为阴。
阴平阳秘
sound yin and firm yang
阴气平和,阳气固秘,相互为用,协调平衡。4.5
阴阳平衡
equilibrium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勾平
阴之间和谐、均衡、相对稳定。4.6
阴阳自和 Hatural harmony of yin-yang人体止气自身调节使阴阳恢复平衡。4.7
阴阳离决
separ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之间不相维系而分离决裂。4.7. 1
孤阳不生solitaryyang failing to rise无阴则阳无以生。
独阴不长 solitary yin failing to increase无阳则阴无以长,
阴中之阴yin within yin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中再分阴阳之属于阴者。4.9
yang within yin
阴中之阳
阴阳中复有阴阳,阴中再分阴阳之属于阳者。4.10
yin within yang
阳中之阴
阴阳中复有阴阳,阳中再分阴阳之属于阴者。4. 11
yang within yang
阳中之阳
阴阳中复有阴阳,阳中再分阴阳之属于阳者。4.12
阳生阴长 growth nf yang and generation of yin阴阳相万为用,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GB/T 20348—2006
GB/T20348—2006
阳杀阴藏declineof yangandsafekeepingof yin阳气肃杀收束,阴气封董闭藏。4.14
生之本originof life
阴阳。阴阳为生命的源泉与根本规律。5五行类fiveelements
五行学说five-elementtheory
-YYKAONTKAca
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制化是宇宙间各种事物普遍联系、协调平衡的基本规律。中医学用以说明人体白身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以系统的观点阐明生命、健康和疾病。5.2
五行fiveelements
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5.3
五时 five periods of year
春、夏、长夏、秋、冬五季。
五气riveqi
果,寒五种气候。
风、暑、凝、燥、
《运气>木、火王、金、水五运之气。5.5
五化rive changes
生、长、化、收,藏五个生化阶段5.6
五色five colors
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五味fiveflavors
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5.8
五音five notes
角、征、宫、商、羽五个音阶。5.9
五声 five sounds
呼、笑、歌、哭、五种声音。
五官five sense organs
月、舌、口(唇)、鼻、耳五个器官。5.11
五方(宫)
five directions
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
五行相生generationamongfiveelementsGB/T20348—2006
木、火、土、金、水之间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十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5.12.1
母气 mother element qi
五行相生中的生我之气。
子气child elementqi
五行相生中的我生之
wood generating fire
木生火
在五行相生中,未资生助长火的作用。用以说明肝对心的资助作用。5.12.4
火生土
fire generating earth
在五行相生中一火资生、助长土的作用。用以说明心对脾的资助作用5.12.5
土生金
earth generating metal
在五行相生点
,土资生、助长金的作用。用以说明脾对肺的资助作用,metal gencrating water
金生水
在五行相生中,金资生、助长水的作用。用以说明肺对肾的资助作用。5.12.7
water generating wood
水生木
在五行相生中水资生、助长未的作用。用以说明肾对肝的资助作用。5.13
restriction among five elements五行相克
木、火、土、金、水之同的递相制胜。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任何一行都有我克(所胜)、克我(所不胜)两方面的关系。5.13.1
restricted objeet
五行相克中之我所克制的方。
所不胜
un-restricted object
五行相克中之克制于我的一方。5.13.3
wood restricting earth
木克士
在五行相克中,木制约土的作用。用以说明肝对肿的制约作用。5.13.4
土克水earthrestrictingwater
在五行相克中,土制约水的作用。用以说明肿对肾的制约作用。5.13.5
水克火waterrestricting fire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GB/T 20348—2006
在万行相克中,水制约火的作用。用以说明肾对心的制约作用。5.13.6
火克金firerestrictingmetal
在五行相克中,火制约金的作用。用以说明心对肺的制约作用。5.13.7
金克木 metal restricting wood在五行相克中,金制约木的作用。用以说明肺对肝的制约作用,5.14
over-restrlctlonamongfiveelements五行相乘
在五行相克中,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制约。其颇序与五行相克相同5. 14. 1
木乘土woodover-resiricting earth在五行相乘中,木过度克土的作用。用以说明肝刘脾的过度制约作用。5.14.2
土乘水earthover-restrictingwatcr在五行相乘中,土过度克水的作用。用以说明脾对肾的过度制约关系。5.14.3
水乘火waterover-restricting fire在五行相乘中,水过度克火的作用。用以说明肾对心的过度制约作用。5. 14.4
火乘金fire over-restricting metal在五行相乘中,火过度克金的作用,用以说明心对肺的过度制约作用。5.14.5
金乘木mctal over-restricting wood在五行相乘巾,金过度克木的作用。用以说明肺对肝的过度制约作用,5.15
五行相悔counter-restriction among five elements在五行和克中,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其顺序与五行相克反间。5. 15. 1
木海金wondcounter-restricting metal在五行相悔中,未对金的反克。用以说明肝对肺的克制作用。5. 15. 2
金悔火 metal counler-restricting fire在五行相每中,金对火的反克。用以说明肺对心的克制作用。5.15.3
火悔水fire counter-restricting water在五行相悔中,火对水的反克。用以说明心对肾的克制作用。5.15.4
水悔±water counter-rcstricting earth在五行相侮中,水对土的反克。用以说明肾对脾的克制作用。5.15.5
土悔木earth counter-restricting wood在五行相悔中,士对木的反克。用以说明脾对肝的克制作用。6
-YYKAONrKAa=
五行生克generation and restriction among five elements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的合称。
五行乘悔over-restriction aad counler-restriction among five elements五行相乘与五行相悔的合称。
五行制化restriction and generation among five elcments制化
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相互为用,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平衡协调,5.19
alternate preponderance among five elements五行胜复
GB/T 20348—2006
五行相胜相制中的克制与反克制。其一般规律是:凡先有胜,后必有复,以报其胜。5.20
亢害承制harmfulhyperactivitycheckedforharmony五行之间的盛极必制。一行相胜至极,另一行必从而制之,以维持其平衡。6 脏象类 visceral manifestation6.1
脏象学说 theury of visceral manifestation研究人体脏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6.2
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
人体内在脏腑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6.3
脏腑 zang-fu viscera
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6. 3. 1
形脏suhstance contained zang viscus瑟有形之物的胃、小肠、大肠和膀胱四个内脏的总称。6.3. 2
mentality housed zang viscus神脏
藏儿形之神的肝、心、肿、肺、肾五脏的总称,6.3.3
孤脏unique zang viscus
脾脏。
孤腑unique fu viscus
三焦。六腑中三焦与五脏光合关系。6.4
脏腑相合zang and ru yiscera in pair脏腑之间的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相匹配,包括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肿合肯、肝合胆.肾合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GB/T20348—2006
脏行气于腑zang viscera moving qi to fu viscera脏腑相合理论。五脏输送精气,充养六腑以传导化物。6.4.2
腑输精于脏fuvisceratransportingessencetozangviscera脏腑相合理论。六腑消化水谷,吸收、转输水谷精气至五脏:6.5
五脏five zang viscera
肝、心、脾、肺、肾五个内脏的总称。6.5.1
五脏所藏those housed in five zang viscera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的总称6.5.2
五脏所主
inated byfivezangviscera
心主脉,肺主皮,脾牌主肉,肝主筋,肾主骨的总称。6.5.3
五脏化液
liquids transformed by five zang viscera心为汗,肺为涕,脾为涎,肝为泪,肾为唾的总称。6.5.4
五脏外华
manifestations of five zang viscera心华在面,肺华在毛,脾华在唇,肝华在瓜,肾华在发的总称6.5.5
五脏所恶
those intolerated by five zang viscera心恶热,肺恶脾恶湿,肝恶风,肾恶燥的总称。6.5.6
藏精气而不泻
house of essence-qi without leakage五脏生理特点。五脏忙藏精气,勿使要泄。6.5.7
心heart
属五脏,居胸腔之内,隔膜之上心包卫护其外。主神明、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6.5.7.1
心气heart qi
心藏之气,与心血对称。心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其动力来源。6.5.7.2
心血heartblood
心藏之血,与心气对称。心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6.5.7.3
心阴heartyin
心之阴精,与心阳对称。具有宁静、内守、润的作用。6.5.7.4
心阳heart yang
心之阳气,与心阴对称。具有振奋、推动、温煦的作用。8
-FYYKAONr 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