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Z 9066-1987 电视类设备用高压部件

【电子行业标准(SJ)】 电视类设备用高压部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08:46:22
- SJ/Z9066-1987
- 现行
标准号:
SJ/Z 9066-1987
标准名称:
电视类设备用高压部件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7-10-30 -
实施日期:
1987-10-3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28.10 K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推荐性部标准电视类设备用高压部件
High-voltage components tor
television typeappliances
SJ/Z9066-87
UL1413-1983
本标准是以UL1413《电视类设备用高压部件》为依据制订的。所依据的UL1413的版本如下,
1:UL1413第一版(1974年1月发布)2.UL1413第二版(1981年5月发布)3。UL1413第三版(1983年3月30日发布),4.UL1413第三版修订单(1985年11月12日发布),本标准文本中的计量数值,凡带括号的数值是原UL1413文本中不带括号的要求值,凡不带括号的数值是原UL1413文本中带括号的近似值。第一部分 总 则
1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电视设备用回扫变压器、倍增升压器、偏转线圈及显象管颈部的高压部件。
1.2高压定义为等于或大于2500V的峰值电压。1.3除另有说明,本标准每一条均适用于由本标准适用范围所涉及到的所有部件。1.4作为部件整件一部分的保护装置和电路应认为是该部件的一部分。2计盘单位
2.1本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告构
第二部分
3电气连接
3.1若不正确的电气连接有着火或触电的危险,则连接应焊接牢固,或用其它可靠的方法连接。焊接之前,焊点处应进行机械固定。3.2当采取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措施时,可认为引线已被机械固定:A至少在端子上环绕一整圈。
B。当通过眼孔或开孔时至少要弯9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7—10—30批准-1-
C.与其它导体拧合。
SJ/Z9066-87
8.3引线沿平面放置和焊接(相当于平头焊接)是不充许的,除非证明引线开焊没有着火、触电或人身伤害的危险。3.4应对采用的任何其它机械固定引线方法,如扇平连接器,线缠绕或类似方法予以评定以确定其机械牢固程度。
4部件引线
4.1用来将部件与设备电路连接的全部引线应有应力消除措施,以使在外部引线或引线组合上的应力不应(1)造成引线的损坏或位移,(2)减少与部件或内部任何连接处的间距,张力消除方法应符合第14章的要求。5引线出口
5.1如果引线穿过元器件的外壳、盖或类似零件上的孔,其孔边缘或是平滑和良好倒圆的,没有可能损坏导线绝缘的毛刺和飞边。6套管
6.1如果使用套管应将其牢固固定,套管的材料应符合表10.1“材料性能要求”中所述要求。
7防腐蚀
7.1由部件完成予期功能所需的全部金属零件应予保护以防腐蚀。7.27.1条适用于可能与工作有关的所有零件,若某些小的不重要的铁制或钢制的非载流零件,例如垫圈、螺钉、螺栓等如果这些未加保护的小零件的失效不会导致着火、触电、人身伤害的危险或零件丧失工作能力,则7.1条不适用于这些小零件。但是仍推荐对这类零件予以煤护。
7.3非铁制金属零件,如果需要,可进行涂覆或表面处理,但不需附加防腐蚀保护。8绝缘材料
8.1用在具有着火、触电、或人身伤害危险的端子间保持间距的绝缘材料或只作为这些端子机械支承的绝缘材料,应符合表10.1“材料性能要求”所述的要求。9小线规接线
9.1小于美国线规24号并接入设备电路的部件引线应予保护防止机械损伤,包括使用期间的振动和冲击产生的机械损伤。9.2如果引线和线圈绕组是不同的金属,不论它们的连接是熔焊、锡焊、压接或类似的连接,都应考虑到机械牢固性、挠曲、电解作用和张力。10材料
[一般要求】
SJ/Z9066-87
10.1材料和(或)材料组合(引线除外)应满足下列要求:A。适用于具体使用的温度、电压。B。符合下列两者之~:
1符合表10.1(材料性能要求)所述的要求。2符合第13章的部件火焰燃烧试验以及热棒或热丝阻燃性不小于10s。表10.1材料性能要求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热棒或热丝阻燃性,秒
可燃性分类
热棒阻燃性一—热棒阻燃性能是用一根耗散如SJ/Z9134—87(UL1410)电视接收机和视频产品标准”所述规定电能的热棉点燃试样(部件成品)所臀耍的秒数来表示。b,热丝阻燃性一热丝阻燃性能是用点燃标准试样所需要的秒数来表示。试验时,试样绕上耗散规定电能的电阻丝。本试验采用注C规定的条形样品。本试验在ULI46“聚合材料要求一一短期性能评价”部分作了敏述。
c。可燃性分类一—可燃性分类按SJ/Z9132一87(UL94)*各种电气装置和设备中零部件用塑料的可燃性试验方法”中规定的试验来确定。对于材料试验,样品应做成平块(条形),样品长约130mm(5in)宽为13mm(1/2i)厚度为使用中的最小厚度对于组装体,样品可以用组装件。高压变压器、偏转线圈、印制线路版、引出端子等可以做为成品零件来试验。或者从成品零件上切割试验样品。在试验结束前小部件可能被消耗掉的情况下可用相同材料的大样品进行试验,只要它们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有算议的厚度即可,任一个大样品都不得被全部烧掉。由组装件或其一部分组成的不平整的样品,要选取认为在使用中是条件最恶劣的部分进行试验。利用表10.1进行评定并用1.6mm(1/16ia)厚条形试样进行燃烧分级的零件,在最终产品中厚度稍小也是可以的。d,介质击穿强度一-按ANSI/ASTMD148-75“工作在电网电源频率的电气绝缘材料的介质击穿电压和抗电强度的试验方法”所确定的介质击穿强度每0.0255mm至少为17,5V,在试验前试验材料应经过5(弱F)和相对湿度90%的96h予处理,方法按ANSI/ASTMD618一61(1977)“塑料和电气绝缘材料试验的予处理方法”中的程序C进行。这是大多数色缘材料以通常采用的最小特性数值而取值的。为了在最终产品中达到满意性所以可能需要更高的数值。e,体积电阻率—-按ANSI/ASTMD618-61(1977)“塑科和电气绝缘材料试验的予处理方法”中的程序A,经过230℃(73.4F)和相对湿度60%的40小时予处理后,测得的体积电阻率为50MQ-cm按ANS1/ASTMD257-78“绝缘材料直流电阻或电导试验方法”的谨序C经过36C(95F)和相对湿度90%的96h子处理后,体积电阻率为10MQ一cm。这是大多数绝缘材料以通常特性的最小数值取值。为了最后产品的裕量可选用较高的数值。1,热变形温度-按ANSI/ASTMD648-72(1978)*塑料在挠曲负荷下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材料在4,64kg/cm2(66b/iach2)压力下的热变形温度应超过设备最高工作温度至少10℃(18F)。低于这个热变形温度的材料可根据用来评定热望应力消除效果的7h烘箱试验结果来考虑。—3
SJ/Z9066-87
g。热塑应力消除—--零件要承受温度稳定性试验,或按制造厂的选择进行SJ/Z9134-8T(UL1410)电镜机和带高压视产品标准规定的烘箱试验。零件应无收缩、挑曲及其它变形以致(1)影响到正带工作或维护(2)造成带电部件可触及。(3)电气间骤减小到低于符合电介质强度和漏电流相应要求所需的值。h。绝缘性能和稳定性一一在使用中必须考机械强度。电晕衰变一一除非材料在更高电压下的加速度试验表明此材料在其使用厚度和使用电压下是抚电晕衰变的(以气泡、裂纹、退色或其它材料损坏的迹象来标实1,否则应按SJ/Z9134-87(UL1410)“电视接收机和带高压视频产品”的规定进行高压电驱击穿试验。i。耐潮——按ANSI/ASTMD570—7T“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在23.0℃(73。4F)的水中放24h,前后的最大尺寸变化不超过2.0%。
k。间距——按SJ/Z9134-8T(UL1410)“电视接收机和带高压视频产品”的规定来确定可接受的间距。i,尺寸稳定性—般认为,任何尺寸的最大变化不超过2%(即0.02mm/mm(0,021n/in)的材料能对最终产品提供满意的性能,当使用较严的配合公差时可能需要选用更小的值。尺寸稳定性是指尺寸长期器露在已评定材料的最高工作温度下所产生的永久性变形。如果这种长期老化数据不易取得,就在高于工作温度55℃(99F)的温度下暴露1000h后,测量永久性尺寸变形,来合理估价它的尺寸稳定性。m。已按表10.1进行评定并用1.6mm(1/16in)厚棒形试样分级的零件,在最终产品中允许其厚度再小些。11绝管、绝缘带和绝缘套
11.1用作绝缘的绝缘管、绝缘带和绝缘套应在其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最大电压和温度下工作。绝缘管和绝缘套应具有VW-1阻燃特性,绝缘带应是阻燃的。11.2在绝缘导线上用作附加绝缘的绝缘管要针对电压额定值予以考虑。第三部分操作
12样品
12.1本试验要在三个完整的样品上进行,但作为任选,组装件中的成品零件可以逐个进行试验。
13部件一一零件燃烧试验
13.1一个零件每施加五次15s的试验火焰,继续燃烧应不超过105,并在第五次施加试验火焰后,该零件应能完成它予期的各种机械功能。13.2三个样品在高于额定温度20℃(36°F)但不低于70.0±2.0C(158.0±3.6°F)的条件下进行168h的予处理,在168h予处理结束后,立即把样品从高温烘箱中取出,放入氟化钙干燥器内,使其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试验。13.3试验火焰施加五次,施加间隔为15s,但是某一次施加火焰后,该零件继续燃烧超过10s则应停止试验。
13.4试验火焰来自9.5mm(3/8in)直径的梯瑞尔燃烧器,调节该燃烧器使其产生个127mm(5in)高,带有38.1mm(1in)高的兰色内锥火焰。13.5把火焰的兰色内锥尖端施加到受试零件。13.6除非制造厂另有规定,可在任何部位对零件进行试验。14张力消除试验
SJ/Z9866--87
14.1零件引线上的张力消除装置(措施)应能承受表14.1所规定的力。14.2受试零件置于室温条件下,在结构所允许的任何方向把力施加到引线1min。14.3把力施加到承受扯动的任何引线,采用挂重物的方法或其它可产生稳定拉力的等效方法。
仅依靠引线与零件之间的粘合作为张力消除方法要作为特殊应用来给予评定。14.4
表14.1张力消除
4a或以上
注:W:
指施加一个数值等于季件重量的力。力可以施加到整个线束而不是单根引线。施加力一
51bf(6.8N)
1bf(N)
2.5W或51bf(6.8N)选较大
值,最大为101bf(13.6N)
2.5W或51bf(6.8N)
选较大值,最大为
151bf(20.3N)
2.5W或51bf(6.8N)
选较大值,最大值为
201bf(27.1N)
第四部分标记
15元器件识别
15.1每种元器件应有能够识别制造厂以及分类编号、元器件号、型号等字迹清楚的永久性标记,可以是代码。
15.2如果制造厂在一个以上的工厂生产或组装元器件,每个元器件成品应有区分的标记(可以是代码)此标记用来识别产品具体的生产厂家。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High-voltage components tor
television typeappliances
SJ/Z9066-87
UL1413-1983
本标准是以UL1413《电视类设备用高压部件》为依据制订的。所依据的UL1413的版本如下,
1:UL1413第一版(1974年1月发布)2.UL1413第二版(1981年5月发布)3。UL1413第三版(1983年3月30日发布),4.UL1413第三版修订单(1985年11月12日发布),本标准文本中的计量数值,凡带括号的数值是原UL1413文本中不带括号的要求值,凡不带括号的数值是原UL1413文本中带括号的近似值。第一部分 总 则
1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电视设备用回扫变压器、倍增升压器、偏转线圈及显象管颈部的高压部件。
1.2高压定义为等于或大于2500V的峰值电压。1.3除另有说明,本标准每一条均适用于由本标准适用范围所涉及到的所有部件。1.4作为部件整件一部分的保护装置和电路应认为是该部件的一部分。2计盘单位
2.1本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告构
第二部分
3电气连接
3.1若不正确的电气连接有着火或触电的危险,则连接应焊接牢固,或用其它可靠的方法连接。焊接之前,焊点处应进行机械固定。3.2当采取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措施时,可认为引线已被机械固定:A至少在端子上环绕一整圈。
B。当通过眼孔或开孔时至少要弯9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7—10—30批准-1-
C.与其它导体拧合。
SJ/Z9066-87
8.3引线沿平面放置和焊接(相当于平头焊接)是不充许的,除非证明引线开焊没有着火、触电或人身伤害的危险。3.4应对采用的任何其它机械固定引线方法,如扇平连接器,线缠绕或类似方法予以评定以确定其机械牢固程度。
4部件引线
4.1用来将部件与设备电路连接的全部引线应有应力消除措施,以使在外部引线或引线组合上的应力不应(1)造成引线的损坏或位移,(2)减少与部件或内部任何连接处的间距,张力消除方法应符合第14章的要求。5引线出口
5.1如果引线穿过元器件的外壳、盖或类似零件上的孔,其孔边缘或是平滑和良好倒圆的,没有可能损坏导线绝缘的毛刺和飞边。6套管
6.1如果使用套管应将其牢固固定,套管的材料应符合表10.1“材料性能要求”中所述要求。
7防腐蚀
7.1由部件完成予期功能所需的全部金属零件应予保护以防腐蚀。7.27.1条适用于可能与工作有关的所有零件,若某些小的不重要的铁制或钢制的非载流零件,例如垫圈、螺钉、螺栓等如果这些未加保护的小零件的失效不会导致着火、触电、人身伤害的危险或零件丧失工作能力,则7.1条不适用于这些小零件。但是仍推荐对这类零件予以煤护。
7.3非铁制金属零件,如果需要,可进行涂覆或表面处理,但不需附加防腐蚀保护。8绝缘材料
8.1用在具有着火、触电、或人身伤害危险的端子间保持间距的绝缘材料或只作为这些端子机械支承的绝缘材料,应符合表10.1“材料性能要求”所述的要求。9小线规接线
9.1小于美国线规24号并接入设备电路的部件引线应予保护防止机械损伤,包括使用期间的振动和冲击产生的机械损伤。9.2如果引线和线圈绕组是不同的金属,不论它们的连接是熔焊、锡焊、压接或类似的连接,都应考虑到机械牢固性、挠曲、电解作用和张力。10材料
[一般要求】
SJ/Z9066-87
10.1材料和(或)材料组合(引线除外)应满足下列要求:A。适用于具体使用的温度、电压。B。符合下列两者之~:
1符合表10.1(材料性能要求)所述的要求。2符合第13章的部件火焰燃烧试验以及热棒或热丝阻燃性不小于10s。表10.1材料性能要求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热棒或热丝阻燃性,秒
可燃性分类
热棒阻燃性一—热棒阻燃性能是用一根耗散如SJ/Z9134—87(UL1410)电视接收机和视频产品标准”所述规定电能的热棉点燃试样(部件成品)所臀耍的秒数来表示。b,热丝阻燃性一热丝阻燃性能是用点燃标准试样所需要的秒数来表示。试验时,试样绕上耗散规定电能的电阻丝。本试验采用注C规定的条形样品。本试验在ULI46“聚合材料要求一一短期性能评价”部分作了敏述。
c。可燃性分类一—可燃性分类按SJ/Z9132一87(UL94)*各种电气装置和设备中零部件用塑料的可燃性试验方法”中规定的试验来确定。对于材料试验,样品应做成平块(条形),样品长约130mm(5in)宽为13mm(1/2i)厚度为使用中的最小厚度对于组装体,样品可以用组装件。高压变压器、偏转线圈、印制线路版、引出端子等可以做为成品零件来试验。或者从成品零件上切割试验样品。在试验结束前小部件可能被消耗掉的情况下可用相同材料的大样品进行试验,只要它们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有算议的厚度即可,任一个大样品都不得被全部烧掉。由组装件或其一部分组成的不平整的样品,要选取认为在使用中是条件最恶劣的部分进行试验。利用表10.1进行评定并用1.6mm(1/16ia)厚条形试样进行燃烧分级的零件,在最终产品中厚度稍小也是可以的。d,介质击穿强度一-按ANSI/ASTMD148-75“工作在电网电源频率的电气绝缘材料的介质击穿电压和抗电强度的试验方法”所确定的介质击穿强度每0.0255mm至少为17,5V,在试验前试验材料应经过5(弱F)和相对湿度90%的96h予处理,方法按ANSI/ASTMD618一61(1977)“塑料和电气绝缘材料试验的予处理方法”中的程序C进行。这是大多数色缘材料以通常采用的最小特性数值而取值的。为了在最终产品中达到满意性所以可能需要更高的数值。e,体积电阻率—-按ANSI/ASTMD618-61(1977)“塑科和电气绝缘材料试验的予处理方法”中的程序A,经过230℃(73.4F)和相对湿度60%的40小时予处理后,测得的体积电阻率为50MQ-cm按ANS1/ASTMD257-78“绝缘材料直流电阻或电导试验方法”的谨序C经过36C(95F)和相对湿度90%的96h子处理后,体积电阻率为10MQ一cm。这是大多数绝缘材料以通常特性的最小数值取值。为了最后产品的裕量可选用较高的数值。1,热变形温度-按ANSI/ASTMD648-72(1978)*塑料在挠曲负荷下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材料在4,64kg/cm2(66b/iach2)压力下的热变形温度应超过设备最高工作温度至少10℃(18F)。低于这个热变形温度的材料可根据用来评定热望应力消除效果的7h烘箱试验结果来考虑。—3
SJ/Z9066-87
g。热塑应力消除—--零件要承受温度稳定性试验,或按制造厂的选择进行SJ/Z9134-8T(UL1410)电镜机和带高压视产品标准规定的烘箱试验。零件应无收缩、挑曲及其它变形以致(1)影响到正带工作或维护(2)造成带电部件可触及。(3)电气间骤减小到低于符合电介质强度和漏电流相应要求所需的值。h。绝缘性能和稳定性一一在使用中必须考机械强度。电晕衰变一一除非材料在更高电压下的加速度试验表明此材料在其使用厚度和使用电压下是抚电晕衰变的(以气泡、裂纹、退色或其它材料损坏的迹象来标实1,否则应按SJ/Z9134-87(UL1410)“电视接收机和带高压视频产品”的规定进行高压电驱击穿试验。i。耐潮——按ANSI/ASTMD570—7T“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在23.0℃(73。4F)的水中放24h,前后的最大尺寸变化不超过2.0%。
k。间距——按SJ/Z9134-8T(UL1410)“电视接收机和带高压视频产品”的规定来确定可接受的间距。i,尺寸稳定性—般认为,任何尺寸的最大变化不超过2%(即0.02mm/mm(0,021n/in)的材料能对最终产品提供满意的性能,当使用较严的配合公差时可能需要选用更小的值。尺寸稳定性是指尺寸长期器露在已评定材料的最高工作温度下所产生的永久性变形。如果这种长期老化数据不易取得,就在高于工作温度55℃(99F)的温度下暴露1000h后,测量永久性尺寸变形,来合理估价它的尺寸稳定性。m。已按表10.1进行评定并用1.6mm(1/16in)厚棒形试样分级的零件,在最终产品中允许其厚度再小些。11绝管、绝缘带和绝缘套
11.1用作绝缘的绝缘管、绝缘带和绝缘套应在其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最大电压和温度下工作。绝缘管和绝缘套应具有VW-1阻燃特性,绝缘带应是阻燃的。11.2在绝缘导线上用作附加绝缘的绝缘管要针对电压额定值予以考虑。第三部分操作
12样品
12.1本试验要在三个完整的样品上进行,但作为任选,组装件中的成品零件可以逐个进行试验。
13部件一一零件燃烧试验
13.1一个零件每施加五次15s的试验火焰,继续燃烧应不超过105,并在第五次施加试验火焰后,该零件应能完成它予期的各种机械功能。13.2三个样品在高于额定温度20℃(36°F)但不低于70.0±2.0C(158.0±3.6°F)的条件下进行168h的予处理,在168h予处理结束后,立即把样品从高温烘箱中取出,放入氟化钙干燥器内,使其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试验。13.3试验火焰施加五次,施加间隔为15s,但是某一次施加火焰后,该零件继续燃烧超过10s则应停止试验。
13.4试验火焰来自9.5mm(3/8in)直径的梯瑞尔燃烧器,调节该燃烧器使其产生个127mm(5in)高,带有38.1mm(1in)高的兰色内锥火焰。13.5把火焰的兰色内锥尖端施加到受试零件。13.6除非制造厂另有规定,可在任何部位对零件进行试验。14张力消除试验
SJ/Z9866--87
14.1零件引线上的张力消除装置(措施)应能承受表14.1所规定的力。14.2受试零件置于室温条件下,在结构所允许的任何方向把力施加到引线1min。14.3把力施加到承受扯动的任何引线,采用挂重物的方法或其它可产生稳定拉力的等效方法。
仅依靠引线与零件之间的粘合作为张力消除方法要作为特殊应用来给予评定。14.4
表14.1张力消除
4a或以上
注:W:
指施加一个数值等于季件重量的力。力可以施加到整个线束而不是单根引线。施加力一
51bf(6.8N)
1bf(N)
2.5W或51bf(6.8N)选较大
值,最大为101bf(13.6N)
2.5W或51bf(6.8N)
选较大值,最大为
151bf(20.3N)
2.5W或51bf(6.8N)
选较大值,最大值为
201bf(27.1N)
第四部分标记
15元器件识别
15.1每种元器件应有能够识别制造厂以及分类编号、元器件号、型号等字迹清楚的永久性标记,可以是代码。
15.2如果制造厂在一个以上的工厂生产或组装元器件,每个元器件成品应有区分的标记(可以是代码)此标记用来识别产品具体的生产厂家。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20334-1993 同轴波导转换器详细规范(5类-SMA连接器与3cm波导)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408-2009 软件构件 图形用户界面图元构件描述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20463/15-2003 26SG301Y22-DC70型彩色显示管详细规范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