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T 10469-1994 录像机电视接收单通用技术条件

【电子行业标准(SJ)】 录像机电视接收单通用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18:35:57
- SJ/T10469-1994
- 现行
标准号:
SJ/T 10469-1994
标准名称:
录像机电视接收单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4-04-11 -
实施日期:
1994-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非广播录像机用电视接收单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符合国家电视广播制式的各种非广播录像机用电视接收单。 SJ/T 10469-1994 录像机电视接收单通用技术条件 SJ/T10469-199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0469-94
录像机电视接收单元通用
技术条件bZxz.net
GenerralspecificationforTv
receiving units of video tape recorders1994-04-11发布
199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3术语
天线放大单元
中频单元
3.3组合型接收单元
电视接收单元
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
4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外观要求
性能要求
安全性要求
电磁兼容性要求
4.6环境要求
4.7可靠性要求
5试验方法
测试要求
5.2结构、外观检查
5.3性能测试方法
安全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试验方法
5.6环境试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定型检验
交收检验
例行检验·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
7.2包装·
7.3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录像机电视接收单元通用技术条件Generral specification forTVreceiving unit of video tape recorder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J/T10469-94
本标准规定了非广播录像机用电视接收单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国家电视广播制式的各种非广播录像机用电视接收单元。2引用标准
GB2421
GB2828
GB2829
GB3174
GB4892
GB6543
GB8171
GB8496
GB8898
GB9372
GB9383
GB9384
GB10239
GB13837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彩色电视广播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瓦楞铁纸箱
使用缓冲包装材料进行的产品机械冲击脆值试验方法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的传导抗扰度特性测量方法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总技术条件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GB/T13838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辐射抗扰度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GB/T13839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内部抗干扰度允许值和测量方法GB/T15523录像机射频调制器通用技术条件SJ2303
TX型同心插头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
SJ2950
SJ3263
3术语
SJ/T10469-94
广播电视接收机用调谐器验收规则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传导抗扰度限额值塑料打包带
3.1天线放大单元
autennaamplifyunit
将接收的电视信号放大并分配给录像机的电子调谐器,和录像机调制输出信号进行混合的放大单元。
3.2中频单元intermediatefrequencyunit含有中频放大器和解调器的单元。3.3组合型接收单元comlinedreceivingunit电子调谐器与中频单元安装在同一结构件上的接收单元。3.4电视接收单元televisionreceivingunit是由天线放大器、电子调谐器和中频单元组成的,将射频电视信号解调成为视频、音频信号的高频接收系统。其框图如图1所示。电规接收信号
天线放大器
电子调谐器
中频单元
V电视信号
广A音额信号
图1电视接收单元组成方框图
3.5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ratioofaboutpicturerangetosynchronization电视接收单元解调后的视频信号,其图像电平与同步电平之比。4技术要求
4.1般要求
4.1.1电视制式与中频频率
电视制式应符合GB3174的规定;a.
b.接收频道应符合GB10239中1.4条规定;c.中频频率应符合GB10239中1.5条规定。4.1.2结构要求
a。外型及安装尺寸由产品标准中规定;b.电视接收单元与印制板连接的端子,其强度应满足在弯曲力矩小于或等于标称值(产品标准中规定)时,与之连接的印制板或穿心电容本体不允许损坏;c,电视接收单元中天线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子调谐器的天线输入端如用电缆连接,其接口应使用TX型连接器,并符合SJ2303中的有关规定,插座分解力应符合GB8496中的有关规定。
4.1.3对电源的适应性
a:电视接收单元的上作电压应为直流5.9.12V中的种,优选电压为5V或12V,并在以下电源条件中应能正常工作:电源偏差:±5%:
—2—
电源纹波:不大于30mVp-P
SJ/T10469-94
b.功耗:电子调谐器部分不大于1.5W(仅为工作电压功率);中频单元不大于1W;
天线放大单元不大于1W。
4.2外观要求
电视接收单元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毛刺、霉班、锈蚀等缺陷。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合及标志应清晰、端正、牢固。
4.3性能要求
4.3.1视频特性
视频特性参数及技术要求见表1。表1
基本参数
视频信噪比
选择性
-1.5MHz处衰减
-1.5MHz以下衰减
+8MHz处衰减
+8MHz以上衰减
视颖检波输出电平
微分增益
微分相位
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
色/亮度时延差
视频辐频特性
视频输出阻抗
AGC特性
声音特性
声音特性参数及技术要求见表2。单位
技术要求
(7±0.3)/(3±0.3)
由产品标准规定
测量方法条号
不平衡
基本参数
音频输出电平
音频输出阻抗
音频信噪比
音频幅频特性
音频失真
调幅抑制比
音频静噪能力
3AFC特性
AFC特性参数及技术要求见表3。序号
基本参数
AFC引入范围
AFC引入精度
AFC保持范围
AFC中心颗率温度漂
AFC中心频率湿度漂
4.3.4接收特性
SJ/T10469-94
术要求
接收特性参数及技术要求见表4。序
基本参数
中频抑制能力
镜像干扰抑制比
技术要求
f±1000
f±100
f±1200
测量方法条号
50Hz10kHz,
400Hz点为0dB
测量方法条号和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60±2℃
10±3c
测量方法5.3.3.2
测量条件4.6.5
测量方法5.3.3.2
技术要求
f为锁定中心
测量方法条号
4.4安全性要求
基本参数
噪声限制灵敏度
最大输入电平
SJ/T10469-94
续表4
技术要求
≤103
测量方法条号
电视接收单元模拟雷击和天线耐压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8898中10.1和10.3条的规定。并在试验后,电视接收单元噪声系数的变化应小于或等于2dB,调谐解调的图像声音应良好,无异常变化。
4.5电磁兼容性要求
4.5.1于扰特性
干扰特性限额值应符合GB13837的规定。4.5.2抗干扰特性
4.5.2.1传导抗扰度特性
传导抗扰度限额值应符合SJ3263的规定。4.5.2.2辐射抗扰度特性
辐射抗扰度限额值应符合GB/T13838的规定。4.5.2.3内部抗扰度特性
内部抗扰度特性应符合GB/T13839的规定。4.6环境要求
4.6.1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应满足录像机的使用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4.6.2试验后要求
4.6.2.1外观、结构和功能要求
试验后样品按5.2条规定检查。不应出现表14中25项的不合格内容。4.6.2.2电性能检套
试验后按表5所列项目检测,其参数应符合木标准规定。表5
测试项目
视频信噪比
选择性
图像检波输出电平
视颗幅频特性
技术要求
4.6.3高温负荷
SJ/T10469-94
续表5
测试项目
AGC特性
音频输出电平
音频信噪比
音频幅额特性
音颜失真
AFC引入范围
AFC引入精度
噪声限制灵敏度
技术要求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60±2C的条件下连续工作16h,并在此温度下应符合表3中的第4项规定。恢复常温后应符合4.6.2.1条规定。4.6.4高温贮存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70±2C时搁置168h,恢复1h后应符合4.6.2条规定。4.6.5恒定湿热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的条件下搁置168h,恢复1h后,应符合表3中的第5项和4.6.2条规定。4.6.6低温负荷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10±3℃时搁置2h后,应能持续工作1h,并在此温度下符合表3中第4项规定,恢复常温后应符合4.6.2.1条规定。4.6.7低温储存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25±3℃时搁置96h.恢复1h后应符合4.6.2条规定。4.6.8温度循环
电视接收单元应能承受图2规定要求的温度变化试验,共10个循环,试验后样品应符合4.6.2.1条规定。
4.6.9扫频振动
第一循环
温度循环图
第二循环
SJ/T10469-94
电视接收单元应能承受表6规定的振动试验,试验后样品应能符合4.6.2.1条规定。表6
频率范围
7~30~7
30~5530
4.6.10碰撞
位移幅值
每一轴线上的
扫频循环次数
样品应按工作位置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依次振动
电视接收单元应能承受脉冲峰值加速度为100m/s,脉冲持续时间为16ms,脉冲重复频率40~80次/min,碰撞次数为1000±10次,脉冲波形近似半正弦波的碰撞试验。试验后样品应能符合4.6.2.1条规定。
4.6.11自由跌落
质量不大于100kg的包装样品应具有和流通过程的运输包装中相同的包装(包装应为平行六面体形状),样品应按表7的规定进行跌落试验。试验后样品应符合4.6.2条规定。表7
样品重量
≥10~20
≥20~30
≥30~40
≥40~50
跌落高度
4.6.12敲击
面跌落
跌落面
图为样品正常工作位置,按3-2-5-4-6面次序向下跌落(2为正
面,顶面不跌)
跌落高度
角、棱跌落
跌落棱
跌落棱为
跌落角的
三条棱
跌落角
跌落角
为样品
正面下
边的任
各一次
敲击电视接收单元时,所接监视器同步破坏,画面质量降低,彩条异常则为不合格。但允许所接监视器上的画面有少量白线、黑线。但敲击所接监视器时,画面上不允许有白线、黑线。4.7可靠性要求
定量的可靠性要求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下限值Q,应大于或等于50000h。5试验方法
5.1测试要求
5.1.1测试条件
a一般测试条件
温度:+5~+35℃;
相对湿度:45%~85%;
大气压:86~106kPao
b仲裁测试条件
度:25±3T;
相对湿度:60%~70%;
大气压:86~106kPa
5.1.2信号要求
视频调制度:87.5%;
SJ/T10469-94
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7:3;图像载波与声音载波电平差:13dB;音频调制度:100%,400Hz正弦波(无特殊规定时);天线输入电平:70dBμV.75Q不平衡。5.1.3测试频道
VHF 1,3,5,6,12CH
UHF13,21,33,45,57CH。
5.1.4测试说明
。测量时录像机用天线放大单元、电子调谐器、和中频单元连在一起构成系统进行测量。
电视接收单元中的天线放大单元和电子调谐器的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分别按GB/T15523和GB8496规定执行;
b.测量组合型接收单元时,所配接的天线放大单元的电压驻波比要求为1.5,功率增益要求为3dB:
c.测量中频单元时,不仅配接5.1.4.b条中规定的天线放大单元,还需配接标准解调器,以构成高频接收系统:
d。测量电视接收单元的图像指标时,如果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端没有缓冲器,则应连接图3所示射随器电路;
接中频单元
视颊输出端
5.2结构外观检查
射随器电路
用目测手感法检查,在正常照度下,目视距离约为30cm。5.3性能测试方法
5.3.1视频特性测试方法
5.3.1.1视频信噪比
测试方框图如图4所示。
接测试仪器
视频掩入端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置于调谐状态,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APL100%带色同步的白电平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5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视频噪声表,测量解调后视频信号的信噪比,以分贝表示。8
SJ/T10469-94
-般在不计权状态下进行测量,视频噪声表测量通道的频带限制为100kHz~5MHz。为了消除副载波成分的影响,应接入副载波陷波器。视额信号
发生器
5.3.1.2选择性
调制器
行消隐
被测电视
接收单元
视频信噪比测试方框图
图5APL100%灰电平信号
噪声表
按GB9372第4.19.2条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中用400Hz正弦波信号代替图像调制,A1A2=0.2Vp-p。
5.3.1.3视频输出电平
测试方框图如图6所示。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置于调谐状态,其中频单元视频输出接额定负载电阻。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APL100%白电平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5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示波器测量解调后视频信号的幅度,以Vp-P表示。视频信号
发生器
5.3.1.4微分增益
调制器
被测电视
接收单完
图6视频检波输出电平测试方框图测试方框图如图7所示。
示波器
负载电阻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置于调谐状态,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叠加有彩色副载波的阶梯波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8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DG/DP测试SJ/T10469-94
仪,测量解调后视频信号的微分增益,以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失量示波器测量解调输出后彩色视频信号的微分增益。当有争议时以DG/DP测试仪所测量结果为准。
规颁信号
发生器
5.3.1.5微分相位
调制器
电视接
收单元
图7微分特性测试方框图
图8叠加有彩色副载波的阶梯波信号测试方框图如图7所示。
DG/DP测试仪
失景示波器
测试方法同5.3.1.4条,其中用DG/DP测试仪,测量解调视频信号的微分相位。以度表示。
5.3.1.6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测试方框图如图6所示。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于调谐状态,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APL100%的白电平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5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示波器,测量解调后的视频图像信号电平与同步信号电平的比。5.3.1.7色/亮度时延差
测试方框图如图9所示。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置于调谐状态,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复合色度副载波20T正弦平方波脉冲和条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10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彩色增益延时测试仪,用电视波形监视器观测解调后的视频信号波形出现如图11所示的失真,采用补偿法调节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之间的相对时延,使波形底部平坦,从彩色增益时延测量仪上读出时延差At,以纳秒(ns)表示。当色度信号时延大于亮度信号(图11a)时,时延差△为正,反之(图11b)为负。
规频信号
发生器
调制器
电视接
收单元
彩色增益延
时测量仪
图9亮度与色度信号时延差测试方框图电视波形
监视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T10469-94
录像机电视接收单元通用
技术条件bZxz.net
GenerralspecificationforTv
receiving units of video tape recorders1994-04-11发布
199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3术语
天线放大单元
中频单元
3.3组合型接收单元
电视接收单元
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
4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外观要求
性能要求
安全性要求
电磁兼容性要求
4.6环境要求
4.7可靠性要求
5试验方法
测试要求
5.2结构、外观检查
5.3性能测试方法
安全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试验方法
5.6环境试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定型检验
交收检验
例行检验·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
7.2包装·
7.3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录像机电视接收单元通用技术条件Generral specification forTVreceiving unit of video tape recorder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J/T10469-94
本标准规定了非广播录像机用电视接收单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国家电视广播制式的各种非广播录像机用电视接收单元。2引用标准
GB2421
GB2828
GB2829
GB3174
GB4892
GB6543
GB8171
GB8496
GB8898
GB9372
GB9383
GB9384
GB10239
GB13837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彩色电视广播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瓦楞铁纸箱
使用缓冲包装材料进行的产品机械冲击脆值试验方法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的传导抗扰度特性测量方法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总技术条件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GB/T13838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辐射抗扰度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GB/T13839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内部抗干扰度允许值和测量方法GB/T15523录像机射频调制器通用技术条件SJ2303
TX型同心插头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
SJ2950
SJ3263
3术语
SJ/T10469-94
广播电视接收机用调谐器验收规则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传导抗扰度限额值塑料打包带
3.1天线放大单元
autennaamplifyunit
将接收的电视信号放大并分配给录像机的电子调谐器,和录像机调制输出信号进行混合的放大单元。
3.2中频单元intermediatefrequencyunit含有中频放大器和解调器的单元。3.3组合型接收单元comlinedreceivingunit电子调谐器与中频单元安装在同一结构件上的接收单元。3.4电视接收单元televisionreceivingunit是由天线放大器、电子调谐器和中频单元组成的,将射频电视信号解调成为视频、音频信号的高频接收系统。其框图如图1所示。电规接收信号
天线放大器
电子调谐器
中频单元
V电视信号
广A音额信号
图1电视接收单元组成方框图
3.5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ratioofaboutpicturerangetosynchronization电视接收单元解调后的视频信号,其图像电平与同步电平之比。4技术要求
4.1般要求
4.1.1电视制式与中频频率
电视制式应符合GB3174的规定;a.
b.接收频道应符合GB10239中1.4条规定;c.中频频率应符合GB10239中1.5条规定。4.1.2结构要求
a。外型及安装尺寸由产品标准中规定;b.电视接收单元与印制板连接的端子,其强度应满足在弯曲力矩小于或等于标称值(产品标准中规定)时,与之连接的印制板或穿心电容本体不允许损坏;c,电视接收单元中天线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子调谐器的天线输入端如用电缆连接,其接口应使用TX型连接器,并符合SJ2303中的有关规定,插座分解力应符合GB8496中的有关规定。
4.1.3对电源的适应性
a:电视接收单元的上作电压应为直流5.9.12V中的种,优选电压为5V或12V,并在以下电源条件中应能正常工作:电源偏差:±5%:
—2—
电源纹波:不大于30mVp-P
SJ/T10469-94
b.功耗:电子调谐器部分不大于1.5W(仅为工作电压功率);中频单元不大于1W;
天线放大单元不大于1W。
4.2外观要求
电视接收单元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毛刺、霉班、锈蚀等缺陷。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合及标志应清晰、端正、牢固。
4.3性能要求
4.3.1视频特性
视频特性参数及技术要求见表1。表1
基本参数
视频信噪比
选择性
-1.5MHz处衰减
-1.5MHz以下衰减
+8MHz处衰减
+8MHz以上衰减
视颖检波输出电平
微分增益
微分相位
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
色/亮度时延差
视频辐频特性
视频输出阻抗
AGC特性
声音特性
声音特性参数及技术要求见表2。单位
技术要求
(7±0.3)/(3±0.3)
由产品标准规定
测量方法条号
不平衡
基本参数
音频输出电平
音频输出阻抗
音频信噪比
音频幅频特性
音频失真
调幅抑制比
音频静噪能力
3AFC特性
AFC特性参数及技术要求见表3。序号
基本参数
AFC引入范围
AFC引入精度
AFC保持范围
AFC中心颗率温度漂
AFC中心频率湿度漂
4.3.4接收特性
SJ/T10469-94
术要求
接收特性参数及技术要求见表4。序
基本参数
中频抑制能力
镜像干扰抑制比
技术要求
f±1000
f±100
f±1200
测量方法条号
50Hz10kHz,
400Hz点为0dB
测量方法条号和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60±2℃
10±3c
测量方法5.3.3.2
测量条件4.6.5
测量方法5.3.3.2
技术要求
f为锁定中心
测量方法条号
4.4安全性要求
基本参数
噪声限制灵敏度
最大输入电平
SJ/T10469-94
续表4
技术要求
≤103
测量方法条号
电视接收单元模拟雷击和天线耐压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8898中10.1和10.3条的规定。并在试验后,电视接收单元噪声系数的变化应小于或等于2dB,调谐解调的图像声音应良好,无异常变化。
4.5电磁兼容性要求
4.5.1于扰特性
干扰特性限额值应符合GB13837的规定。4.5.2抗干扰特性
4.5.2.1传导抗扰度特性
传导抗扰度限额值应符合SJ3263的规定。4.5.2.2辐射抗扰度特性
辐射抗扰度限额值应符合GB/T13838的规定。4.5.2.3内部抗扰度特性
内部抗扰度特性应符合GB/T13839的规定。4.6环境要求
4.6.1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应满足录像机的使用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4.6.2试验后要求
4.6.2.1外观、结构和功能要求
试验后样品按5.2条规定检查。不应出现表14中25项的不合格内容。4.6.2.2电性能检套
试验后按表5所列项目检测,其参数应符合木标准规定。表5
测试项目
视频信噪比
选择性
图像检波输出电平
视颗幅频特性
技术要求
4.6.3高温负荷
SJ/T10469-94
续表5
测试项目
AGC特性
音频输出电平
音频信噪比
音频幅额特性
音颜失真
AFC引入范围
AFC引入精度
噪声限制灵敏度
技术要求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60±2C的条件下连续工作16h,并在此温度下应符合表3中的第4项规定。恢复常温后应符合4.6.2.1条规定。4.6.4高温贮存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70±2C时搁置168h,恢复1h后应符合4.6.2条规定。4.6.5恒定湿热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的条件下搁置168h,恢复1h后,应符合表3中的第5项和4.6.2条规定。4.6.6低温负荷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10±3℃时搁置2h后,应能持续工作1h,并在此温度下符合表3中第4项规定,恢复常温后应符合4.6.2.1条规定。4.6.7低温储存
电视接收单元在温度为-25±3℃时搁置96h.恢复1h后应符合4.6.2条规定。4.6.8温度循环
电视接收单元应能承受图2规定要求的温度变化试验,共10个循环,试验后样品应符合4.6.2.1条规定。
4.6.9扫频振动
第一循环
温度循环图
第二循环
SJ/T10469-94
电视接收单元应能承受表6规定的振动试验,试验后样品应能符合4.6.2.1条规定。表6
频率范围
7~30~7
30~5530
4.6.10碰撞
位移幅值
每一轴线上的
扫频循环次数
样品应按工作位置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依次振动
电视接收单元应能承受脉冲峰值加速度为100m/s,脉冲持续时间为16ms,脉冲重复频率40~80次/min,碰撞次数为1000±10次,脉冲波形近似半正弦波的碰撞试验。试验后样品应能符合4.6.2.1条规定。
4.6.11自由跌落
质量不大于100kg的包装样品应具有和流通过程的运输包装中相同的包装(包装应为平行六面体形状),样品应按表7的规定进行跌落试验。试验后样品应符合4.6.2条规定。表7
样品重量
≥10~20
≥20~30
≥30~40
≥40~50
跌落高度
4.6.12敲击
面跌落
跌落面
图为样品正常工作位置,按3-2-5-4-6面次序向下跌落(2为正
面,顶面不跌)
跌落高度
角、棱跌落
跌落棱
跌落棱为
跌落角的
三条棱
跌落角
跌落角
为样品
正面下
边的任
各一次
敲击电视接收单元时,所接监视器同步破坏,画面质量降低,彩条异常则为不合格。但允许所接监视器上的画面有少量白线、黑线。但敲击所接监视器时,画面上不允许有白线、黑线。4.7可靠性要求
定量的可靠性要求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下限值Q,应大于或等于50000h。5试验方法
5.1测试要求
5.1.1测试条件
a一般测试条件
温度:+5~+35℃;
相对湿度:45%~85%;
大气压:86~106kPao
b仲裁测试条件
度:25±3T;
相对湿度:60%~70%;
大气压:86~106kPa
5.1.2信号要求
视频调制度:87.5%;
SJ/T10469-94
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7:3;图像载波与声音载波电平差:13dB;音频调制度:100%,400Hz正弦波(无特殊规定时);天线输入电平:70dBμV.75Q不平衡。5.1.3测试频道
VHF 1,3,5,6,12CH
UHF13,21,33,45,57CH。
5.1.4测试说明
。测量时录像机用天线放大单元、电子调谐器、和中频单元连在一起构成系统进行测量。
电视接收单元中的天线放大单元和电子调谐器的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分别按GB/T15523和GB8496规定执行;
b.测量组合型接收单元时,所配接的天线放大单元的电压驻波比要求为1.5,功率增益要求为3dB:
c.测量中频单元时,不仅配接5.1.4.b条中规定的天线放大单元,还需配接标准解调器,以构成高频接收系统:
d。测量电视接收单元的图像指标时,如果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端没有缓冲器,则应连接图3所示射随器电路;
接中频单元
视颊输出端
5.2结构外观检查
射随器电路
用目测手感法检查,在正常照度下,目视距离约为30cm。5.3性能测试方法
5.3.1视频特性测试方法
5.3.1.1视频信噪比
测试方框图如图4所示。
接测试仪器
视频掩入端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置于调谐状态,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APL100%带色同步的白电平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5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视频噪声表,测量解调后视频信号的信噪比,以分贝表示。8
SJ/T10469-94
-般在不计权状态下进行测量,视频噪声表测量通道的频带限制为100kHz~5MHz。为了消除副载波成分的影响,应接入副载波陷波器。视额信号
发生器
5.3.1.2选择性
调制器
行消隐
被测电视
接收单元
视频信噪比测试方框图
图5APL100%灰电平信号
噪声表
按GB9372第4.19.2条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中用400Hz正弦波信号代替图像调制,A1A2=0.2Vp-p。
5.3.1.3视频输出电平
测试方框图如图6所示。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置于调谐状态,其中频单元视频输出接额定负载电阻。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APL100%白电平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5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示波器测量解调后视频信号的幅度,以Vp-P表示。视频信号
发生器
5.3.1.4微分增益
调制器
被测电视
接收单完
图6视频检波输出电平测试方框图测试方框图如图7所示。
示波器
负载电阻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置于调谐状态,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叠加有彩色副载波的阶梯波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8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DG/DP测试SJ/T10469-94
仪,测量解调后视频信号的微分增益,以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失量示波器测量解调输出后彩色视频信号的微分增益。当有争议时以DG/DP测试仪所测量结果为准。
规颁信号
发生器
5.3.1.5微分相位
调制器
电视接
收单元
图7微分特性测试方框图
图8叠加有彩色副载波的阶梯波信号测试方框图如图7所示。
DG/DP测试仪
失景示波器
测试方法同5.3.1.4条,其中用DG/DP测试仪,测量解调视频信号的微分相位。以度表示。
5.3.1.6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幅度比测试方框图如图6所示。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于调谐状态,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APL100%的白电平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5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示波器,测量解调后的视频图像信号电平与同步信号电平的比。5.3.1.7色/亮度时延差
测试方框图如图9所示。
被测电视接收单元置于调谐状态,天线放大器天线输入端送入符合5.1.2条规定的复合色度副载波20T正弦平方波脉冲和条信号,其视频波形如图10所示。中频单元的视频输出送彩色增益延时测试仪,用电视波形监视器观测解调后的视频信号波形出现如图11所示的失真,采用补偿法调节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之间的相对时延,使波形底部平坦,从彩色增益时延测量仪上读出时延差At,以纳秒(ns)表示。当色度信号时延大于亮度信号(图11a)时,时延差△为正,反之(图11b)为负。
规频信号
发生器
调制器
电视接
收单元
彩色增益延
时测量仪
图9亮度与色度信号时延差测试方框图电视波形
监视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