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2682-1990 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GB)】 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5 18:31:40
- GB/T12682-1990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2682-1990
标准名称:
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0-12-30 -
实施日期:
1991-12-01 -
作废日期:
2005-10-14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54.0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法的原理、仪器装置、样片制备、试验条件选择、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及试验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银盐与非银盐感光材料,负正系统、正正系统、多层彩色片与染印法等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本标准也适用于评价照相加工工艺条件对形成影像色稳定性的影响。 GB/T 12682-1990 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法 GB/T12682-1990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活Teat method for comparing colour stabilities ofcolour photographic imag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 12682-90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法的原理、仪器装置、样片制备、试验条件选择、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及试验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标推适用于银盐与非银盐感光材料,负正系统、正正系统、多层彩色片与染印法等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
本标准也适用于评价照相加工工艺条件对形成影像色稳定性的影响。2引用标准
GB11500摄影透射密度测量的几何条件GB11501摄影密度测量的光谱条件3名词、术语
3.1影像染料
感光材料经照相加工后构成影像的对可见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物质,称为影像染料:3.2影像色稳定性
加工后的感光材料在使用或保存过程中,影像染料保持初始光学性能的特性。3.3影像色率(T,)
影像染料在给定条件下颜色变化程度的量度,用以定量表示影像色稳定性。以影像染料吸收光谱主峰处密度变化(An)与初始骅度(D)之比的百分数表示,如下式:7(%)= [( — )/] × 100
=[(A)/D] X 100
式中:D.样片试验后影像染料i的分光密度值D-—-样片试验前影像染料i的分光案度值;D,-一样片试验前、后影像染料i的分光密度之差,正值表示染料密度上升,负值表示染料密度下降。
4方法原理bzxz.net
感光材料染料影像在保存过程中,受到光线,温度、湿度等因素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改变对可见光的吸收特性。借助密度计和规定的滤光片组合,可测出试验前后样片染料密度的变化,以密度变化的大小来表示影像染料的色稳定性。本标准规定三种试验方法,分别采用氩灯目晒气候试验仪、荧光试片器、调温调湿箱,模拟样片在使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30批准1991-12-01实施
GB 12682—90
用与贮存中经受日晒气候、室内光照以及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暗保存对影像染料色稳定性的影响。5试验装置
5.1:氙灯日晒气候试验仪
本装置以氙弧灯作光源,其辐射光谱能量分布模拟日光光谱能量分布。通过滤光片组合,既可做日晒色稳定性试验又可做气筷色稳定性试验。样片与灯之间装有专用吸热玻璃。灯工作时在样片平面上的照为190000~2100001x。仪器主要性能如下:光源:灯,额定功率1.5kW,色温:5000~6500K。滤光片:色稳定性试验使用的滤光片,380~750nm波长处透射率在90%以上。耐气候色稳定性试验时使用的滤光片,380~750nm波长处透射率在90%以上,290~300nm波长处透射率为零。样片架:转速5~6r/min。
氙灯中心至样片距离:79mm。
曝晒宽度,19.29 mm两种,
温度:2243℃。
混度:相对湿度·10%~90%可调整、可控制、可以喷淋模拟下雨。此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1氙灯日嗮气候试验仪示意图
1—给水喷头;2—湿度计,3—溢度计,4—淋雨喷嘴;6—氙灯;6--滤光片;7—样品架;8—风扇;9—水泵5.2荧光试片器
GB 12682—90
荧光试片器系模摄照相影像在荧光灯照射下工作的条件,光强较实际使用时大,以提供加速试验的效果。片面照度5100~5700x。荧光试片器结构见图2、图3。蒙框
燃平西
样品变架
图2荧光试片器俯视图
荧光试片器侧规图
慢射器
5.3暗褪色试验装罩
GB.12682-..90
暗褪色试验装置采用调温调湿箱,试验空间温,湿度应均匀.为防止试样曝光,须将调温调湿箱放在暗室内进行试验。
本标准规定之暗褪色试验,试验的温、湿度控制条件分别为:5.3.1模拟热带气候试验条件:见表1中的5.3.1;5.3.2模拟长期存放强化试验条件:见表1中的5.3.25. 3. 3模拟十热气候强化试验条件见表 1中的 5. 3. 3。6试验方法
6.1试验茶件选择
试验条件,与试验时间见表1。因为不同用户拥有的产品型号不同,对形成影像的色稳定性要求不一,所以应根据具体品种实用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试验条件来评价。本标准列出的试验时间,若产品色稳定性较差,可选用较短的时间,若产品色稳定性好,可选用较长的时间,若对几个产品作色稳定性对比试验,必须选用相同条件、相同试验时间。6.2试验样片
每次每个条件至少以双份样片进行试验,每个样片的大小以满足测量要求为度,但不得小于7mm×了mm。试验样片对于所试产品应具有代表性。麦1
试验章条编号
试验要置或条件
试验时间,h
试验片种
避明幻灯片
电影正片与反转片
避明散贞片
电影与散页底片及胶卷底片
反射光材料及照片
6.3样片曝光
耐晒试验
日俩气候
试验仪
50~100
试片器
720-1500
干球温度
38±0. 5
相对湿度
87%~93%
120~200
170~~200
170~200
170~200
170~~200
影像暗褪色试验
干球温度
60±0. 5 C
相对湿度
67%~73%
干球禮度
77±0.5℃
相对湿度
5%以下
110~150
110~150
110~150
110-150
110~150
样片曝光在感光仪上进行。应选用表2列出的或相似光谱特性的滤光片及中灰滤光片控制曝光,制备两组有适当密度值的黄、品、青分色样片及中性灰样片。彩色负片黄、品、青样片密度应为最小密度以上1.0士0.1,中性灰样片密度应为最小密度、最小密度以上1.0士0.1和最大密度。其他彩色片黄、品、青样片的密度应为1.0±0.1,中性灰样片密度应为1.0士0.1,0.5±0.05和最小密度。表2
滤光片
反转片
负片、正片
6.4.冲洗加工
柯达雷登
柯达雷登
桐达雷登
柯达留
柯达雷登
柯达雷登
GB12682—90
胶片或相纸制作样片时,样片经赚光后,按制造厂家推荐的专用加工配方与工艺冲洗加工。如果试验骨在考察加工配方及工艺变化的影响则例外。6.5密度测定
射密度测定应符合GB11500的规定。中灰及分色试验样片测定密度时应以专用的窄带红、绿、蓝滤光片测定。滤光片的最大透射率对应之主波长应接近于彩色照相影像三个染料的最大吸收峰对应之主波长。密度测定适用的滤光片特性见表3。样片加工完成后,应检查表观,主观视觉效果应与密度测定结果一致。为下减少误差,试验前后密度测定必须在样片的同一位置上进行。表3
试验产品
彩色相纸
反转与非反转影色正片
彩色底片
检测滤光片峰慎波长,nm
注:1)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滤光片组合。6.6影像色稳定性试验前样片处理红
滤光片组合\
A状态
A状态
M状态
试验样片色稳定试验之前不需进行任何特殊空调处理。但是,已经测试完密度的样片应在72h内进行试验。色稳定性试验之前,样片应用防光材料封存。使用氙灯口晒试验仪试验时,胶片样片架后边需衬以黑色材料(黑纸或黑布)。如果试验样片为相纸,架后不需衬黑色材料。试验时,样片乳剂面是面向光源还是背向光源应按产品实用过程中之规定办理。7数据处理及试验报告编制
如果平行试验的两条样片密度值之差大于两样片密度均值的20%,试验应重做。7.1密度变化数据处理三线法
将黄、品、青、中灰样片试验前后的密度按三线坐标规定方向绘出密度点,表示密度的变化程度。详细绘制方法见附录A中的A1。
7.2密度变化数据处理绘图法
将黄,品、青、中灰样片的度变化,接密度下降、上升绘制方块图,表示密度的变化,绘图方法详见附录 A 中的 A2 。
7.3色度评价数据处理法
样片色试验前后经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色度参数,按给定程序以电子计算机,依CE1976L*U*V或CIE1976Lu3色空间评价其色差、彩度差、色相差、饱和度差等参数的变化,以衡量其色稳定性,计算方法见附录A中的A3。
7.4试验报告编制
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样片(产品)名称、批号、轴号、卷(盒)号、生产厂家:D
样片制备编号、制备(曝光、冲洗)条件;试验装置及测定仪器(包括滤光片组合);试验条件(光照或暗視色试验、温度、度、时间等):测定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试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及需说明的问题!试验日期、试验人员。
GB12682—90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补充件)
试验数据,可以任意选择以下方法予以处理并报告处理结果。A1密度变化数据处理三线法
某正片照相制品I、1,经一种试验装置褪色试验后测得的密度变化,如表A1。表Al
中性灰
控制密度
密度类别
— 0. 20
— 0. 02
密度变化
— 0. 01
— 0. 04
为了说明中灰色块额色变化的标绘方法,只分析表A1中控制密度1.0中灰色块的试验数据,如图A1中(左下角)标绘出的图像。产品1三个(蓝、绿,红)密度变化量(一0.20)相同,所以产品I在密度1.0处表现颤色只有深浅变化,试验前后色泽变化(指偏色)规觉难辨,两者标绘时重合到了一起。产品1试验前后颜色有变化,三个密度值,将最小变化密度值,从其余两个密度变化值中减去(蓝密度变化最小为一0.01,其他两个密度变化值为一0.06与—0.16)最小密度变化值,结果绿密度变化为—0.05,红密度变化为一0.15;因青色红密度变化为负值,从起点向红的方向迁移0.15单位(若红密度变化为正值则向青方向迁移,其余类推),然后向绿的方向迁移0.05个单位,结果表现出黄红额色,示于图A1。注意三个颜色各自都损失密度时,分色与中灰色块表现为饱和度降低,如果密度增加,则必定使色块颜色表现得更为饱和。
数据表明:产品1的三个染料比产品互的稳定性要差一些,尽管产品I的密度损失较多,但中灰色块仍保持中灰色调;从密度变化上看,产品染料比产品I染料更稳定,但在红的方向上色变表现更显著。
黄染料
中灰平衡变化
A2密度变化数据处理绘图法
GB12682-90
品染料
中灰平衡变化
中灰平衡变化
图A1试验结果三线法标绘图
1一产品1,I一产品I;O一变化起点数据处理的第二种方法是绘图法。表 A1中的数据绘成图如图 A2所示青染料
色坐标
密度0.20
红光出度
12682-90
绿光密度
D=1.0分色样片密度化
D =1. 4 中灰样片出度变化
D =0. 5 中灰样片密度变化
效小密度处的密度变化
产品I试验结巢
临光宽度
A 产品 I 试验结果
图A2密度变化方块图
A3色度评价数据处理法
样片褪色试验前后,经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按C光源,间隔10nm波长测出400~700nm间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及由此求得的(X、Y、Z)三刺激值(、\)色品坐标等色度学参数:按计算机的要求格式编制数据文件并输入电子计算机(IBM或Z-80),按预先编好的程序(LUVFOR或LABFOR)进行处理,可打印输出如下评价指标:
各样片试验前后CIE1976L+U·V或C正1976L*a*5\之色差AE各样片试验前后色饱和度差αS\;各样片试验前后色彩度差,
各样片试验前后之色相差AH\的综合评价结果。型:
附录A3根据CTE(国际照明委员会)出版物No.15(TC-1.3)1982CIE色度学引用了下述色度学模A3.1CIE(L*U*V*)色空间
L* = 116(Y/Y,)1/3 - 16 Y/Y, > 0. 008 856L* = 903. 3(Y/Y.)Y/Y. ≤ 0. 008 856.(A3-1)
-(A3-2)
研究试样的色刺激;
式中 Y,t,-
GB 12682—90
U±13 L(u—)
V = 13 L(u - 0)
Ya、th、
白体或光源色刺激。
计算色刺激间的色差品代表它们在该空间两点间的几何距离:AE+= [(AL\)* +(AU*)+(AV)/2
CIE 1976 ,# 饱和度 S%.
$± = 13[(u - un)2 + (V,)31/2CIE 1976 #,v 彩度 Ct
Cu = [(U*) + (V*)\1
CLE 1976 a, 色相角 h,
hy=arctan(v+u
CE 1976 ,色相差 4H
AHL = [(ABU)2— (ALL)* - (AC&)]1/zA3.2 CIE(L*α*5\)色空间
L=116(X/V.)/3-16Y/Y.>0.008856a* 500L(X/Xn)a - (Y/Y.)/3)X/X,> 0. 008 856Y/Y, > 0. 008 856
6*= 200L(X/Y.)1/3 —(Z/Z.)1/3)2/2zm>0.008 856L* - 903. 3(Y/Y,) Y/Y.≤ 0. 008 856当Y/Y。,x/X。,z/Z,均小于 0. 008 856时:a? = 500(f(X/X,) — f(Y/Y.))B° - 200f(Y/y.) f(z/z))
式中:
f(x/x.)=(x/x.)/3X/x.>0. 008 856.f(x/X.)-7.787(X/X)+16/116X/X,≤0.008856f(Y/Y.)-(Y/Y.)1/8Y/Y.≥0. 008 856f(Y/Y.)=7.787(Y/Y,)+16/116Y/Y.≤0.008856f(z/zh)(Z/2,)1/Z/Zh≥0.008856f(Z/Z)7.787(Z/Z)+16/116Z/Z≤0.008856X、Y、Z系研究色样的色刺激,X.、Y.、Z.系白体或光源的色刺激。计算两个色刺激间的差表示它们在该空间的儿何距离:=[(+(+(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3-10)
(A3-11)
(A3-12)
(A3-13
CIE 1976 a,b 明度 L
CIE1976 a,b彩度C
GB12682-90
L = 116(Y - Y,)/S - 16Y/Y, > 0. 008 856..(A3-14)
C% = [(a*)2 + (5))1/2
CIE 1976 a,b色相角品
磊= arctan (*/a*)
CE1976a色相差A开
中电+
AH% = [(AE)2 - (AL) (ACA)1/2附加说明:
(A3-15)
(A3-16)
.(A3-17)
本标准参照采用 ANSI PH1.42—1969《照相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法》规定的部分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第胶片厂归口。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感光材料技术开发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长岭、刘率清、杨文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活Teat method for comparing colour stabilities ofcolour photographic imag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 12682-90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法的原理、仪器装置、样片制备、试验条件选择、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及试验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标推适用于银盐与非银盐感光材料,负正系统、正正系统、多层彩色片与染印法等彩色照相影像色稳定性对比试验。
本标准也适用于评价照相加工工艺条件对形成影像色稳定性的影响。2引用标准
GB11500摄影透射密度测量的几何条件GB11501摄影密度测量的光谱条件3名词、术语
3.1影像染料
感光材料经照相加工后构成影像的对可见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物质,称为影像染料:3.2影像色稳定性
加工后的感光材料在使用或保存过程中,影像染料保持初始光学性能的特性。3.3影像色率(T,)
影像染料在给定条件下颜色变化程度的量度,用以定量表示影像色稳定性。以影像染料吸收光谱主峰处密度变化(An)与初始骅度(D)之比的百分数表示,如下式:7(%)= [( — )/] × 100
=[(A)/D] X 100
式中:D.样片试验后影像染料i的分光密度值D-—-样片试验前影像染料i的分光案度值;D,-一样片试验前、后影像染料i的分光密度之差,正值表示染料密度上升,负值表示染料密度下降。
4方法原理bzxz.net
感光材料染料影像在保存过程中,受到光线,温度、湿度等因素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改变对可见光的吸收特性。借助密度计和规定的滤光片组合,可测出试验前后样片染料密度的变化,以密度变化的大小来表示影像染料的色稳定性。本标准规定三种试验方法,分别采用氩灯目晒气候试验仪、荧光试片器、调温调湿箱,模拟样片在使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30批准1991-12-01实施
GB 12682—90
用与贮存中经受日晒气候、室内光照以及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暗保存对影像染料色稳定性的影响。5试验装置
5.1:氙灯日晒气候试验仪
本装置以氙弧灯作光源,其辐射光谱能量分布模拟日光光谱能量分布。通过滤光片组合,既可做日晒色稳定性试验又可做气筷色稳定性试验。样片与灯之间装有专用吸热玻璃。灯工作时在样片平面上的照为190000~2100001x。仪器主要性能如下:光源:灯,额定功率1.5kW,色温:5000~6500K。滤光片:色稳定性试验使用的滤光片,380~750nm波长处透射率在90%以上。耐气候色稳定性试验时使用的滤光片,380~750nm波长处透射率在90%以上,290~300nm波长处透射率为零。样片架:转速5~6r/min。
氙灯中心至样片距离:79mm。
曝晒宽度,19.29 mm两种,
温度:2243℃。
混度:相对湿度·10%~90%可调整、可控制、可以喷淋模拟下雨。此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1氙灯日嗮气候试验仪示意图
1—给水喷头;2—湿度计,3—溢度计,4—淋雨喷嘴;6—氙灯;6--滤光片;7—样品架;8—风扇;9—水泵5.2荧光试片器
GB 12682—90
荧光试片器系模摄照相影像在荧光灯照射下工作的条件,光强较实际使用时大,以提供加速试验的效果。片面照度5100~5700x。荧光试片器结构见图2、图3。蒙框
燃平西
样品变架
图2荧光试片器俯视图
荧光试片器侧规图
慢射器
5.3暗褪色试验装罩
GB.12682-..90
暗褪色试验装置采用调温调湿箱,试验空间温,湿度应均匀.为防止试样曝光,须将调温调湿箱放在暗室内进行试验。
本标准规定之暗褪色试验,试验的温、湿度控制条件分别为:5.3.1模拟热带气候试验条件:见表1中的5.3.1;5.3.2模拟长期存放强化试验条件:见表1中的5.3.25. 3. 3模拟十热气候强化试验条件见表 1中的 5. 3. 3。6试验方法
6.1试验茶件选择
试验条件,与试验时间见表1。因为不同用户拥有的产品型号不同,对形成影像的色稳定性要求不一,所以应根据具体品种实用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试验条件来评价。本标准列出的试验时间,若产品色稳定性较差,可选用较短的时间,若产品色稳定性好,可选用较长的时间,若对几个产品作色稳定性对比试验,必须选用相同条件、相同试验时间。6.2试验样片
每次每个条件至少以双份样片进行试验,每个样片的大小以满足测量要求为度,但不得小于7mm×了mm。试验样片对于所试产品应具有代表性。麦1
试验章条编号
试验要置或条件
试验时间,h
试验片种
避明幻灯片
电影正片与反转片
避明散贞片
电影与散页底片及胶卷底片
反射光材料及照片
6.3样片曝光
耐晒试验
日俩气候
试验仪
50~100
试片器
720-1500
干球温度
38±0. 5
相对湿度
87%~93%
120~200
170~~200
170~200
170~200
170~~200
影像暗褪色试验
干球温度
60±0. 5 C
相对湿度
67%~73%
干球禮度
77±0.5℃
相对湿度
5%以下
110~150
110~150
110~150
110-150
110~150
样片曝光在感光仪上进行。应选用表2列出的或相似光谱特性的滤光片及中灰滤光片控制曝光,制备两组有适当密度值的黄、品、青分色样片及中性灰样片。彩色负片黄、品、青样片密度应为最小密度以上1.0士0.1,中性灰样片密度应为最小密度、最小密度以上1.0士0.1和最大密度。其他彩色片黄、品、青样片的密度应为1.0±0.1,中性灰样片密度应为1.0士0.1,0.5±0.05和最小密度。表2
滤光片
反转片
负片、正片
6.4.冲洗加工
柯达雷登
柯达雷登
桐达雷登
柯达留
柯达雷登
柯达雷登
GB12682—90
胶片或相纸制作样片时,样片经赚光后,按制造厂家推荐的专用加工配方与工艺冲洗加工。如果试验骨在考察加工配方及工艺变化的影响则例外。6.5密度测定
射密度测定应符合GB11500的规定。中灰及分色试验样片测定密度时应以专用的窄带红、绿、蓝滤光片测定。滤光片的最大透射率对应之主波长应接近于彩色照相影像三个染料的最大吸收峰对应之主波长。密度测定适用的滤光片特性见表3。样片加工完成后,应检查表观,主观视觉效果应与密度测定结果一致。为下减少误差,试验前后密度测定必须在样片的同一位置上进行。表3
试验产品
彩色相纸
反转与非反转影色正片
彩色底片
检测滤光片峰慎波长,nm
注:1)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滤光片组合。6.6影像色稳定性试验前样片处理红
滤光片组合\
A状态
A状态
M状态
试验样片色稳定试验之前不需进行任何特殊空调处理。但是,已经测试完密度的样片应在72h内进行试验。色稳定性试验之前,样片应用防光材料封存。使用氙灯口晒试验仪试验时,胶片样片架后边需衬以黑色材料(黑纸或黑布)。如果试验样片为相纸,架后不需衬黑色材料。试验时,样片乳剂面是面向光源还是背向光源应按产品实用过程中之规定办理。7数据处理及试验报告编制
如果平行试验的两条样片密度值之差大于两样片密度均值的20%,试验应重做。7.1密度变化数据处理三线法
将黄、品、青、中灰样片试验前后的密度按三线坐标规定方向绘出密度点,表示密度的变化程度。详细绘制方法见附录A中的A1。
7.2密度变化数据处理绘图法
将黄,品、青、中灰样片的度变化,接密度下降、上升绘制方块图,表示密度的变化,绘图方法详见附录 A 中的 A2 。
7.3色度评价数据处理法
样片色试验前后经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色度参数,按给定程序以电子计算机,依CE1976L*U*V或CIE1976Lu3色空间评价其色差、彩度差、色相差、饱和度差等参数的变化,以衡量其色稳定性,计算方法见附录A中的A3。
7.4试验报告编制
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样片(产品)名称、批号、轴号、卷(盒)号、生产厂家:D
样片制备编号、制备(曝光、冲洗)条件;试验装置及测定仪器(包括滤光片组合);试验条件(光照或暗視色试验、温度、度、时间等):测定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试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及需说明的问题!试验日期、试验人员。
GB12682—90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补充件)
试验数据,可以任意选择以下方法予以处理并报告处理结果。A1密度变化数据处理三线法
某正片照相制品I、1,经一种试验装置褪色试验后测得的密度变化,如表A1。表Al
中性灰
控制密度
密度类别
— 0. 20
— 0. 02
密度变化
— 0. 01
— 0. 04
为了说明中灰色块额色变化的标绘方法,只分析表A1中控制密度1.0中灰色块的试验数据,如图A1中(左下角)标绘出的图像。产品1三个(蓝、绿,红)密度变化量(一0.20)相同,所以产品I在密度1.0处表现颤色只有深浅变化,试验前后色泽变化(指偏色)规觉难辨,两者标绘时重合到了一起。产品1试验前后颜色有变化,三个密度值,将最小变化密度值,从其余两个密度变化值中减去(蓝密度变化最小为一0.01,其他两个密度变化值为一0.06与—0.16)最小密度变化值,结果绿密度变化为—0.05,红密度变化为一0.15;因青色红密度变化为负值,从起点向红的方向迁移0.15单位(若红密度变化为正值则向青方向迁移,其余类推),然后向绿的方向迁移0.05个单位,结果表现出黄红额色,示于图A1。注意三个颜色各自都损失密度时,分色与中灰色块表现为饱和度降低,如果密度增加,则必定使色块颜色表现得更为饱和。
数据表明:产品1的三个染料比产品互的稳定性要差一些,尽管产品I的密度损失较多,但中灰色块仍保持中灰色调;从密度变化上看,产品染料比产品I染料更稳定,但在红的方向上色变表现更显著。
黄染料
中灰平衡变化
A2密度变化数据处理绘图法
GB12682-90
品染料
中灰平衡变化
中灰平衡变化
图A1试验结果三线法标绘图
1一产品1,I一产品I;O一变化起点数据处理的第二种方法是绘图法。表 A1中的数据绘成图如图 A2所示青染料
色坐标
密度0.20
红光出度
12682-90
绿光密度
D=1.0分色样片密度化
D =1. 4 中灰样片出度变化
D =0. 5 中灰样片密度变化
效小密度处的密度变化
产品I试验结巢
临光宽度
A 产品 I 试验结果
图A2密度变化方块图
A3色度评价数据处理法
样片褪色试验前后,经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按C光源,间隔10nm波长测出400~700nm间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及由此求得的(X、Y、Z)三刺激值(、\)色品坐标等色度学参数:按计算机的要求格式编制数据文件并输入电子计算机(IBM或Z-80),按预先编好的程序(LUVFOR或LABFOR)进行处理,可打印输出如下评价指标:
各样片试验前后CIE1976L+U·V或C正1976L*a*5\之色差AE各样片试验前后色饱和度差αS\;各样片试验前后色彩度差,
各样片试验前后之色相差AH\的综合评价结果。型:
附录A3根据CTE(国际照明委员会)出版物No.15(TC-1.3)1982CIE色度学引用了下述色度学模A3.1CIE(L*U*V*)色空间
L* = 116(Y/Y,)1/3 - 16 Y/Y, > 0. 008 856L* = 903. 3(Y/Y.)Y/Y. ≤ 0. 008 856.(A3-1)
-(A3-2)
研究试样的色刺激;
式中 Y,t,-
GB 12682—90
U±13 L(u—)
V = 13 L(u - 0)
Ya、th、
白体或光源色刺激。
计算色刺激间的色差品代表它们在该空间两点间的几何距离:AE+= [(AL\)* +(AU*)+(AV)/2
CIE 1976 ,# 饱和度 S%.
$± = 13[(u - un)2 + (V,)31/2CIE 1976 #,v 彩度 Ct
Cu = [(U*) + (V*)\1
CLE 1976 a, 色相角 h,
hy=arctan(v+u
CE 1976 ,色相差 4H
AHL = [(ABU)2— (ALL)* - (AC&)]1/zA3.2 CIE(L*α*5\)色空间
L=116(X/V.)/3-16Y/Y.>0.008856a* 500L(X/Xn)a - (Y/Y.)/3)X/X,> 0. 008 856Y/Y, > 0. 008 856
6*= 200L(X/Y.)1/3 —(Z/Z.)1/3)2/2zm>0.008 856L* - 903. 3(Y/Y,) Y/Y.≤ 0. 008 856当Y/Y。,x/X。,z/Z,均小于 0. 008 856时:a? = 500(f(X/X,) — f(Y/Y.))B° - 200f(Y/y.) f(z/z))
式中:
f(x/x.)=(x/x.)/3X/x.>0. 008 856.f(x/X.)-7.787(X/X)+16/116X/X,≤0.008856f(Y/Y.)-(Y/Y.)1/8Y/Y.≥0. 008 856f(Y/Y.)=7.787(Y/Y,)+16/116Y/Y.≤0.008856f(z/zh)(Z/2,)1/Z/Zh≥0.008856f(Z/Z)7.787(Z/Z)+16/116Z/Z≤0.008856X、Y、Z系研究色样的色刺激,X.、Y.、Z.系白体或光源的色刺激。计算两个色刺激间的差表示它们在该空间的儿何距离:=[(+(+(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3-10)
(A3-11)
(A3-12)
(A3-13
CIE 1976 a,b 明度 L
CIE1976 a,b彩度C
GB12682-90
L = 116(Y - Y,)/S - 16Y/Y, > 0. 008 856..(A3-14)
C% = [(a*)2 + (5))1/2
CIE 1976 a,b色相角品
磊= arctan (*/a*)
CE1976a色相差A开
中电+
AH% = [(AE)2 - (AL) (ACA)1/2附加说明:
(A3-15)
(A3-16)
.(A3-17)
本标准参照采用 ANSI PH1.42—1969《照相色稳定性对比试验方法》规定的部分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第胶片厂归口。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感光材料技术开发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长岭、刘率清、杨文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19148.2—2003 插脚式灯座的型式和尺寸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9124.1-2019 钢制管法兰 第1部分:PN 系列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