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55-2006 原木缺陷

【国家标准(GB)】 原木缺陷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6 09:49:08
- GB/T155-2006
- 现行
标准号:
GB/T 155-2006
标准名称:
原木缺陷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7-12 -
实施日期:
2006-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67.94 K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55-1995采标情况:
ISO4473:1988 ISO4474:1989 ISO4475:198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针叶树和阔叶树锯材用原木可见缺陷的分类、定义、检验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针叶树和阔叶树原木,原条亦应参照执行。 GB/T 155-2006 原木缺陷 GB/T155-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79.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5—2006
代替GB/T155-1995
原木缺陷
Defects in logs
(1ISO 4473:1988,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s tree sawlogs—Visible defects-classification;ISO 4474:1989,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s tree sawlogsVisible defects--Terms and definitions;ISO 4475:1989,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s tree sawlogsVisible defects-Measurement,MOD)2006-07-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生数码筋伪
2006-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缺陷的定义
5.2裂纹
于形缺陷
5.4木材结构缺陷
5.5真菌造成的缺陷
5.6伤害
6检验和计算方法
6.1节子的检验.
6.2裂纹的检验·
6.3千形缺陷的检验·
6.4木材结构缺陷的检验
6.5真菌引起的缺陷检验
6.6伤害的检验·
GB/T155—200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4473:1988、ISO4474:1989、ISO4475:1989章条编号对照·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4473:1988、JSO4474.1989、ISO4475:1989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汉语拼音索引
英文索引
GB/T155—2006
本标准缺陷分类修改来用ISO4473:1988《针吁树和阔叶树锯材用原本—可见缺陷——分类》(英文版),缺陷术语和定义修改采用ISO4474:1989《针叶树和阁叶树锯材用原木一—可见缺陷-术语和定义》英文版),检验和计算方法修改采用ISO4474:1989《针叶树和阔叶树锯材用原木一—可见缺陷—检验》(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4473:1988、ISO4474:1989和ISO4475:198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4473:1988,ISO4474:1989、ISO4475:1989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O44731988、ISO4474:1989、ISO4475:1989时,本标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差异已编人正文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示。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对ISO4473:1988、ISO4474:1989、ISO4475:1989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将三个标准编排在一个标准内,代替了ISO4473:1988、ISO4474:1989和ISO4475:1989;a)
删除了ISO4473:1988、ISO4474:1989和ISO4475:1989的前言;b)
本标准的图和计算公式,采用了我国标准的编排方式,即图和公式列在条文的后面;c)
d)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
本标准代替GB/T155--1995《原木缺陷》。本标准与GB/T155一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范围重新作了规定;
本标准中缺陷分类:按ISO4473:1988分为六大类(CB/T155—1995中为八大类),并对其顺序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对部分术语作了调整。节子:删除了散生节、轮生节、簇生节、圆形节、椭圆节;裂纹:删除了端裂、侧面裂;木材结构缺陷:删除了髓心材、脆心材、树脂囊、乱纹,将偏枯、夹皮列人其中;由真菌造成的缺陷(GB/T155—1995称为变色):删除了化学变色,将GB/T155—1995中的腐朽列入其中;伤害(GB/T155—1995称为损伤):删除了树脂漏;检验计算公式:删除了边腐、心腐、伪心材、内含边材、机械损伤等计算公式;增加了树包、大兜、凹兜、内夹皮等计算公式;
删除了GB/T155—1995中附录C\缺陷对材质的影响”(参考件)。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滨凡、李晓琴、刘玉敏、祝彦杰、黄登民、刘长奇、金明铁、曹秀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5.1~155.3—1984;
GB/T4823.1~4823.3—1984;
-GB/T155—1995。
GB/T155-2006
《原木缺陷》国家标准在我国已实施了10年,它在我国的原木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适应我国加人WTO的要求,促进国际贸易和交流,使我国原木缺陷标准逐步地与国际标准相一致,有必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本次修订减少了原标准中的一些缺陷,使缺陷的种类更加明确,有利于标准的,应用。
采用国际标准是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基础之一。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并且尽快废止与国际标准有冲突的国家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我国的国情或技术问题,完全采用国际标准有一定困难,所以本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这将有助于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贸易与交流。
本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差异已清楚地标明,能随时提醒我们,这些差异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为以后的修订作为参考。
1范围
原木缺陷
GB/T155—2006
本标准规定了针叶树和阔叶树锯材用原木可见缺陷的分类、定义、检验和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针叶树和阔叶树原木,原条亦应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1917制材工艺术语
GB/T15787原木检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可见缺陷visibledefects
从原木材身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影响木材质量和使用价值或降低强度、耐久性的各种缺点。4分类
原木可见缺陷根据产生的原因分为六大类。各类别、种类和细目详见表1。
表1原木缺陷的分类
5.1节子
5.2裂纹
5.1.1表面节
5.1.2隐生节
5.1.3活节
5.1.4死节
5.1.5漏节
5.2.1端裂
5.2.2纵裂
5.1.1.1健全节
5.1.1.2腕朽节
5.2.1.1径裂
5.2.1.2环裂
5.2.2.1冻裂和震击裂
5.2.2.2干裂
5.2.2.3浅裂
5.2.2.4深裂
5.2.2.5贯通裂
5.2.2.6炸裂
5.2.1.1.1单径裂
5.2.1.1.2复径裂(星裂)
GB/T155—2006
5.3干形缺陷
5.4木材结构缺陷
5.5由真菌造成的
5.6伤害
5.3.1弯曲
5.3.2树包
5.3.3根部肥大
5.3.4椭圆体
5.3.5尖削
5.4.1扭转纹
5.4.2应力木
5.4.3双心或多心木
5.4.4偏心材
5.4.5偏枯
5.4.6夹皮
5.4.7树瘤
5.4.8伪心材(只限間叶)
5.4.9内含边材
5.5.1心材色变及条班
5.5.2边材变色
5.5.3室息木(只限阁叶)
5.5.4腐朽
5.5.5空漏
5.6.1昆虫伤害(虫眼)
5.6.2寄生植物引起的伤害
5.6.3鸟眼
5.6.4夹杂异物
5.6.5烧份
5.6.6机械损伤
表1(续)
5.3.1.1单向弯曲
5.3.1.2多向弯曲
5.3.3.1大宪
5.3.3.2凹兜
5.4.2.1应压木
5.4.2.2应拉木
5.4.6.1内夹皮
5.4.6.2外夹皮
5.5.2.1青变
5.5.2.2边材色斑
5.5.4.1边材腐朽
5.5.4.2心材腐朽
5.6.1.1表层虫限
5.6.1.2浅层虫眼
5.6.1.3深层虫眼
5.6.6.1树皮剥伤
5.6,6.2树号
5.6.6.3刀伤
5.6.6.4锯伤
5.6.6.5撕裂
5.6.6.6剪断
5.6.6.7抽心
5.6.6.8锯口偏斜
5.6.6.9风折木
5.6.1.3.1小虫眼
5.6.1.3.2大虫眼
5缺陷的定义
节子knot
包含在树干或主枝木质部中的枝条部分。5.1.1
表面节flushknot
暴露在原木表面上的节子。按照木材的状况分为健全节和腐朽节。5.1.1.1
健全节
5soundknot
节子的材质完好,无腐朽现象。5.1.1.2
腐朽节rottenknot
节子本身已腐朽,但未透人树干内部,其周围木材完好。5.1.2
overgrown protrudingknot
隐生节
GB/T155—2006
没有暴露在原木表面的节子,可通过过渡生长的迹象来发现表面隆起,或由损伤引起的色斑(见图1)。
摄伤色斑
图1隐生节
活节liveknot,intergrownknot节子年轮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由树木的活枝条形成的节子。5.1.4
死节deadknot;encasedknot
节子年轮与周围木材脱离或部分脱离,由树木的枯死枝条所形成的节子。5.1.5
漏节seriously decayedknot
节子不仅本身已腐朽,而且深人树干内部,引起内部材质腐朽。因此,漏节常成为树干内部腐朽的外部特征。
裂纹shake
木材纤维沿纹理方向发生分离所形成的裂隙。按裂纹在原木上的位置分为端裂和纵裂。5.2.1
端裂end shake
在原木一个或两个端面上发生的开裂。端裂可分为径裂和环裂。3
GB/T155—2006
径裂heartshake
从髓心沿半径方向的开裂。径裂又分为单径裂和复径裂(星裂)。5. 2. 1. 1. 1
simpleheartshake
单径裂
在原木端面内出现的沿同一直径或半径的一条或两条裂隙(见图2)。图2单径裂
5.2.1. 1. 2
复径裂(星裂)compound(star)heartshake在原木端面出现的若干条裂隙从髓心向各方辐射呈星状的开裂(见图3)。图3复径裂
环裂ring shake
沿年轮方向的端裂,裂纹为圆弧状或圆周状,其特点是沿圆木纵向有明显的裂隙(见图4)。图4环裂
纵裂sideshake
在原木的材身或材身与端面同时出现的裂纹。纵裂按形成方式分为冻裂(击裂)和干裂。按穿透原木的深度分为浅裂、深裂和贯通裂、炸裂。5.2.2.1
冻裂和麗击裂frostcrackand shakecausedbyighting由于低温或雷击引起的径向纵裂,其特点是沿原木纵向有明显裂隙,冻裂的木质部和树皮常出现梳状翻卷(见图5)。
千裂drying shake
图5冻裂和震击裂
GB/T155—2006
原木在干燥过程中,端面和材身由于干燥不均出现在原木表面的径向开裂。干裂分浅裂和深裂(见图6)。
图6干裂
浅裂shallowshake
a)原木端面直径小于或等于70cm,纵裂深度小于相应原木端面直径1/10的裂纹;b)原木直径大于70cm,纵裂深度小于或等于7cm的裂纹。5.2.2.4
深裂deepshake
a)原木直径小于或等于70cm,纵裂深度大于相应原木端面直径1/10的裂纹;b)原木直径大于70cm,纵裂深度大于7cm的裂纹。5.2.2.5
贯通裂
through shake
贯通在端面上的开裂(见图了)。图7贯通裂
炸裂popping
因应力作用原木断面径向开裂成三块或三块以上,其中有三条裂口的宽度均等于或大于10mm。5.3
于形缺陷defects of trunk shapeGB/T155—2006
curvature
由于树干变形使原木纵轴偏离两端面中心连接的直线所产生的缺陷。按形状分为单向弯曲和多向弯曲。
单向弯曲simplecurvature
在一个平面内产生的弯曲(见图8)。图8单向弯曲
compound curvature
多向弯曲
在一个或多个平面内产生两个或多个弯曲(见图9)。图9多向弯曲
树包knob
树干局部明显凸起、木纤维卷曲增厚。5.3.3
root swelling;buttress
根部肥大
树干基部直径方向上明显增大。按照树干基部的形状分为大兜和凹兜。5.3.3.1
大兜round rootswelling
原木根部横断面皇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肥大。5.3.3.2
凹兜veined rootswelling
原木根部横断面呈不规则星形肥大。5.3.4
椭圆体ovality
原木横断面的长径与短径有明显不同。5.3.5
尖削tapering
因原木两端直径相差悬殊,其粗度从大头至小头逐渐减小的程度。5.4
defectsofwood structure
本材结构缺陷
扭转纹slopeofgrain
原木材身木纤维排列与树于纵轴方向不一致,形成的呈螺旋状纹理。6
应力木reactionwood
GB/T155-2006
在倾斜或弯曲的树干、树枝部分因拉伸或压缩所形成的一种非正常结构和性质特征的木材。针叶树材的应力木称为应压木,阔叶树材的应力木称为应拉木。5.4.2.1
应压木compressionwood
针叶树材在倾斜或弯曲树干、枝条的下方受压部位所形成的一种应力木,在其断面上,受压部位的年轮明显加宽。
应拉木tensionwood
阔叶树材在倾斜或弯曲树干、枝条的上方受拉部位所形成的一种应力木。在其断面上,受拉部位的年轮明显加宽。bzxZ.net
双心或多心木doubleormultiplepith原木的一端有两个或多个髓心并伴随独立的年轮系统,而外部被一个共同的年轮系统所包围,其特点是横截面多呈椭圆形(见图10)。图10双心多心木
偏心材removedpith
树木的髓心明显偏离树干的中轴。5.4.5
偏枯scar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树干局部受创伤或烧伤后,因表层木质枯死裸露而形成。通常沿树于纵向伸展,并径向凹进去。偏桔常伴有树脂漏、变色或腐朽(见图11)径向深度力
图11偏枯
夹皮inbark
径向深度h
树木受伤后继续生长,将受伤部分的树皮和纤维全部或部分包入树干而形成的,伴有径向或条状的凹陷。夹皮可分为内夹皮和外夹皮(见图12)。7
GB/T155—2006
内夹皮closedinbark
a))内夹皮
图12夹皮
b)外夹皮
夹皮部分已被生长木质所包含,仅在原木端面可见的夹皮(见图12a))。5.4.6.2
openedinbark
外夹皮
在原木材身或在原木材身和端面同时可见的夹皮(见图12b))。5.4.7
cancer
因真菌或细菌的作用,在活树表面产生的局部凸起,多呈球状。5.4.8
伪心材falseheartwood
因某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心材颜色变深且不均匀,形状多样,不规则,主要有圆形、星形、铲状等。常见于心材结构不规则的阔叶树。5.4.9
内含边材heartsapwood
心材中几个相邻的年轮具有与边材外观和性质接近的木材。5.5
真菌造成的缺陷defectscausedbyfungi5.5.1
心材变色及条斑fungalheartwoodstainsandstreaks活立木在变色真菌和腐朽真菌的作用下心材区产生不正常的变色及条纹,但硬度并不降低。5.5.2
边材变色fungal sapcoloration在木材变色真菌的影响下,原木或锯材的边材部分出现的变色,边材变色可分为青变和边材色斑。5.5.2.1
青变bluestain
边材因青变菌的作用所引起的变色,边材呈蓝灰色至黑色,有时呈蓝色或浅绿色,对针叶树和某些阔叶树其木材性质和密度没有明显变化。5.5.2.2
边材色斑coloured sapstain
原木边材出现的桔、黄、粉红、浅紫和褐色等颜色。5.5.3
室息木suffocatedwood
阔叶伐倒木的边材出现灰棕色的变色,色泽或深或浅,有时由于真菌的存在而使木材的性质有所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5—2006
代替GB/T155-1995
原木缺陷
Defects in logs
(1ISO 4473:1988,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s tree sawlogs—Visible defects-classification;ISO 4474:1989,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s tree sawlogsVisible defects--Terms and definitions;ISO 4475:1989,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s tree sawlogsVisible defects-Measurement,MOD)2006-07-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生数码筋伪
2006-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缺陷的定义
5.2裂纹
于形缺陷
5.4木材结构缺陷
5.5真菌造成的缺陷
5.6伤害
6检验和计算方法
6.1节子的检验.
6.2裂纹的检验·
6.3千形缺陷的检验·
6.4木材结构缺陷的检验
6.5真菌引起的缺陷检验
6.6伤害的检验·
GB/T155—200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4473:1988、ISO4474:1989、ISO4475:1989章条编号对照·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4473:1988、JSO4474.1989、ISO4475:1989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汉语拼音索引
英文索引
GB/T155—2006
本标准缺陷分类修改来用ISO4473:1988《针吁树和阔叶树锯材用原本—可见缺陷——分类》(英文版),缺陷术语和定义修改采用ISO4474:1989《针叶树和阁叶树锯材用原木一—可见缺陷-术语和定义》英文版),检验和计算方法修改采用ISO4474:1989《针叶树和阔叶树锯材用原木一—可见缺陷—检验》(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4473:1988、ISO4474:1989和ISO4475:198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4473:1988,ISO4474:1989、ISO4475:1989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O44731988、ISO4474:1989、ISO4475:1989时,本标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差异已编人正文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示。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对ISO4473:1988、ISO4474:1989、ISO4475:1989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将三个标准编排在一个标准内,代替了ISO4473:1988、ISO4474:1989和ISO4475:1989;a)
删除了ISO4473:1988、ISO4474:1989和ISO4475:1989的前言;b)
本标准的图和计算公式,采用了我国标准的编排方式,即图和公式列在条文的后面;c)
d)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
本标准代替GB/T155--1995《原木缺陷》。本标准与GB/T155一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范围重新作了规定;
本标准中缺陷分类:按ISO4473:1988分为六大类(CB/T155—1995中为八大类),并对其顺序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对部分术语作了调整。节子:删除了散生节、轮生节、簇生节、圆形节、椭圆节;裂纹:删除了端裂、侧面裂;木材结构缺陷:删除了髓心材、脆心材、树脂囊、乱纹,将偏枯、夹皮列人其中;由真菌造成的缺陷(GB/T155—1995称为变色):删除了化学变色,将GB/T155—1995中的腐朽列入其中;伤害(GB/T155—1995称为损伤):删除了树脂漏;检验计算公式:删除了边腐、心腐、伪心材、内含边材、机械损伤等计算公式;增加了树包、大兜、凹兜、内夹皮等计算公式;
删除了GB/T155—1995中附录C\缺陷对材质的影响”(参考件)。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滨凡、李晓琴、刘玉敏、祝彦杰、黄登民、刘长奇、金明铁、曹秀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5.1~155.3—1984;
GB/T4823.1~4823.3—1984;
-GB/T155—1995。
GB/T155-2006
《原木缺陷》国家标准在我国已实施了10年,它在我国的原木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适应我国加人WTO的要求,促进国际贸易和交流,使我国原木缺陷标准逐步地与国际标准相一致,有必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本次修订减少了原标准中的一些缺陷,使缺陷的种类更加明确,有利于标准的,应用。
采用国际标准是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基础之一。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并且尽快废止与国际标准有冲突的国家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我国的国情或技术问题,完全采用国际标准有一定困难,所以本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这将有助于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贸易与交流。
本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差异已清楚地标明,能随时提醒我们,这些差异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为以后的修订作为参考。
1范围
原木缺陷
GB/T155—2006
本标准规定了针叶树和阔叶树锯材用原木可见缺陷的分类、定义、检验和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针叶树和阔叶树原木,原条亦应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1917制材工艺术语
GB/T15787原木检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可见缺陷visibledefects
从原木材身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影响木材质量和使用价值或降低强度、耐久性的各种缺点。4分类
原木可见缺陷根据产生的原因分为六大类。各类别、种类和细目详见表1。
表1原木缺陷的分类
5.1节子
5.2裂纹
5.1.1表面节
5.1.2隐生节
5.1.3活节
5.1.4死节
5.1.5漏节
5.2.1端裂
5.2.2纵裂
5.1.1.1健全节
5.1.1.2腕朽节
5.2.1.1径裂
5.2.1.2环裂
5.2.2.1冻裂和震击裂
5.2.2.2干裂
5.2.2.3浅裂
5.2.2.4深裂
5.2.2.5贯通裂
5.2.2.6炸裂
5.2.1.1.1单径裂
5.2.1.1.2复径裂(星裂)
GB/T155—2006
5.3干形缺陷
5.4木材结构缺陷
5.5由真菌造成的
5.6伤害
5.3.1弯曲
5.3.2树包
5.3.3根部肥大
5.3.4椭圆体
5.3.5尖削
5.4.1扭转纹
5.4.2应力木
5.4.3双心或多心木
5.4.4偏心材
5.4.5偏枯
5.4.6夹皮
5.4.7树瘤
5.4.8伪心材(只限間叶)
5.4.9内含边材
5.5.1心材色变及条班
5.5.2边材变色
5.5.3室息木(只限阁叶)
5.5.4腐朽
5.5.5空漏
5.6.1昆虫伤害(虫眼)
5.6.2寄生植物引起的伤害
5.6.3鸟眼
5.6.4夹杂异物
5.6.5烧份
5.6.6机械损伤
表1(续)
5.3.1.1单向弯曲
5.3.1.2多向弯曲
5.3.3.1大宪
5.3.3.2凹兜
5.4.2.1应压木
5.4.2.2应拉木
5.4.6.1内夹皮
5.4.6.2外夹皮
5.5.2.1青变
5.5.2.2边材色斑
5.5.4.1边材腐朽
5.5.4.2心材腐朽
5.6.1.1表层虫限
5.6.1.2浅层虫眼
5.6.1.3深层虫眼
5.6.6.1树皮剥伤
5.6,6.2树号
5.6.6.3刀伤
5.6.6.4锯伤
5.6.6.5撕裂
5.6.6.6剪断
5.6.6.7抽心
5.6.6.8锯口偏斜
5.6.6.9风折木
5.6.1.3.1小虫眼
5.6.1.3.2大虫眼
5缺陷的定义
节子knot
包含在树干或主枝木质部中的枝条部分。5.1.1
表面节flushknot
暴露在原木表面上的节子。按照木材的状况分为健全节和腐朽节。5.1.1.1
健全节
5soundknot
节子的材质完好,无腐朽现象。5.1.1.2
腐朽节rottenknot
节子本身已腐朽,但未透人树干内部,其周围木材完好。5.1.2
overgrown protrudingknot
隐生节
GB/T155—2006
没有暴露在原木表面的节子,可通过过渡生长的迹象来发现表面隆起,或由损伤引起的色斑(见图1)。
摄伤色斑
图1隐生节
活节liveknot,intergrownknot节子年轮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由树木的活枝条形成的节子。5.1.4
死节deadknot;encasedknot
节子年轮与周围木材脱离或部分脱离,由树木的枯死枝条所形成的节子。5.1.5
漏节seriously decayedknot
节子不仅本身已腐朽,而且深人树干内部,引起内部材质腐朽。因此,漏节常成为树干内部腐朽的外部特征。
裂纹shake
木材纤维沿纹理方向发生分离所形成的裂隙。按裂纹在原木上的位置分为端裂和纵裂。5.2.1
端裂end shake
在原木一个或两个端面上发生的开裂。端裂可分为径裂和环裂。3
GB/T155—2006
径裂heartshake
从髓心沿半径方向的开裂。径裂又分为单径裂和复径裂(星裂)。5. 2. 1. 1. 1
simpleheartshake
单径裂
在原木端面内出现的沿同一直径或半径的一条或两条裂隙(见图2)。图2单径裂
5.2.1. 1. 2
复径裂(星裂)compound(star)heartshake在原木端面出现的若干条裂隙从髓心向各方辐射呈星状的开裂(见图3)。图3复径裂
环裂ring shake
沿年轮方向的端裂,裂纹为圆弧状或圆周状,其特点是沿圆木纵向有明显的裂隙(见图4)。图4环裂
纵裂sideshake
在原木的材身或材身与端面同时出现的裂纹。纵裂按形成方式分为冻裂(击裂)和干裂。按穿透原木的深度分为浅裂、深裂和贯通裂、炸裂。5.2.2.1
冻裂和麗击裂frostcrackand shakecausedbyighting由于低温或雷击引起的径向纵裂,其特点是沿原木纵向有明显裂隙,冻裂的木质部和树皮常出现梳状翻卷(见图5)。
千裂drying shake
图5冻裂和震击裂
GB/T155—2006
原木在干燥过程中,端面和材身由于干燥不均出现在原木表面的径向开裂。干裂分浅裂和深裂(见图6)。
图6干裂
浅裂shallowshake
a)原木端面直径小于或等于70cm,纵裂深度小于相应原木端面直径1/10的裂纹;b)原木直径大于70cm,纵裂深度小于或等于7cm的裂纹。5.2.2.4
深裂deepshake
a)原木直径小于或等于70cm,纵裂深度大于相应原木端面直径1/10的裂纹;b)原木直径大于70cm,纵裂深度大于7cm的裂纹。5.2.2.5
贯通裂
through shake
贯通在端面上的开裂(见图了)。图7贯通裂
炸裂popping
因应力作用原木断面径向开裂成三块或三块以上,其中有三条裂口的宽度均等于或大于10mm。5.3
于形缺陷defects of trunk shapeGB/T155—2006
curvature
由于树干变形使原木纵轴偏离两端面中心连接的直线所产生的缺陷。按形状分为单向弯曲和多向弯曲。
单向弯曲simplecurvature
在一个平面内产生的弯曲(见图8)。图8单向弯曲
compound curvature
多向弯曲
在一个或多个平面内产生两个或多个弯曲(见图9)。图9多向弯曲
树包knob
树干局部明显凸起、木纤维卷曲增厚。5.3.3
root swelling;buttress
根部肥大
树干基部直径方向上明显增大。按照树干基部的形状分为大兜和凹兜。5.3.3.1
大兜round rootswelling
原木根部横断面皇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肥大。5.3.3.2
凹兜veined rootswelling
原木根部横断面呈不规则星形肥大。5.3.4
椭圆体ovality
原木横断面的长径与短径有明显不同。5.3.5
尖削tapering
因原木两端直径相差悬殊,其粗度从大头至小头逐渐减小的程度。5.4
defectsofwood structure
本材结构缺陷
扭转纹slopeofgrain
原木材身木纤维排列与树于纵轴方向不一致,形成的呈螺旋状纹理。6
应力木reactionwood
GB/T155-2006
在倾斜或弯曲的树干、树枝部分因拉伸或压缩所形成的一种非正常结构和性质特征的木材。针叶树材的应力木称为应压木,阔叶树材的应力木称为应拉木。5.4.2.1
应压木compressionwood
针叶树材在倾斜或弯曲树干、枝条的下方受压部位所形成的一种应力木,在其断面上,受压部位的年轮明显加宽。
应拉木tensionwood
阔叶树材在倾斜或弯曲树干、枝条的上方受拉部位所形成的一种应力木。在其断面上,受拉部位的年轮明显加宽。bzxZ.net
双心或多心木doubleormultiplepith原木的一端有两个或多个髓心并伴随独立的年轮系统,而外部被一个共同的年轮系统所包围,其特点是横截面多呈椭圆形(见图10)。图10双心多心木
偏心材removedpith
树木的髓心明显偏离树干的中轴。5.4.5
偏枯scar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树干局部受创伤或烧伤后,因表层木质枯死裸露而形成。通常沿树于纵向伸展,并径向凹进去。偏桔常伴有树脂漏、变色或腐朽(见图11)径向深度力
图11偏枯
夹皮inbark
径向深度h
树木受伤后继续生长,将受伤部分的树皮和纤维全部或部分包入树干而形成的,伴有径向或条状的凹陷。夹皮可分为内夹皮和外夹皮(见图12)。7
GB/T155—2006
内夹皮closedinbark
a))内夹皮
图12夹皮
b)外夹皮
夹皮部分已被生长木质所包含,仅在原木端面可见的夹皮(见图12a))。5.4.6.2
openedinbark
外夹皮
在原木材身或在原木材身和端面同时可见的夹皮(见图12b))。5.4.7
cancer
因真菌或细菌的作用,在活树表面产生的局部凸起,多呈球状。5.4.8
伪心材falseheartwood
因某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心材颜色变深且不均匀,形状多样,不规则,主要有圆形、星形、铲状等。常见于心材结构不规则的阔叶树。5.4.9
内含边材heartsapwood
心材中几个相邻的年轮具有与边材外观和性质接近的木材。5.5
真菌造成的缺陷defectscausedbyfungi5.5.1
心材变色及条斑fungalheartwoodstainsandstreaks活立木在变色真菌和腐朽真菌的作用下心材区产生不正常的变色及条纹,但硬度并不降低。5.5.2
边材变色fungal sapcoloration在木材变色真菌的影响下,原木或锯材的边材部分出现的变色,边材变色可分为青变和边材色斑。5.5.2.1
青变bluestain
边材因青变菌的作用所引起的变色,边材呈蓝灰色至黑色,有时呈蓝色或浅绿色,对针叶树和某些阔叶树其木材性质和密度没有明显变化。5.5.2.2
边材色斑coloured sapstain
原木边材出现的桔、黄、粉红、浅紫和褐色等颜色。5.5.3
室息木suffocatedwood
阔叶伐倒木的边材出现灰棕色的变色,色泽或深或浅,有时由于真菌的存在而使木材的性质有所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GB/T 143-2006 锯切用原木
- 下一篇: GB 209-2006 工业用氢氧化钠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T7477-198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 GB4706.1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 GB/T14625.4-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4部分:试验条件与试样准备
- GB/T32355.4-2015 电工电子产品可再生利用率评价值 第4部分:复印机和打印机
- GB/T39010-2020 精油 表征
- GB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 GB12802.2-2004 电气绝缘用薄膜 第2部分: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
- GB13077-2004 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 GB18436-2001 轮机日志和车钟记录簿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