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2479.11-199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其他轨道作业机械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其他轨道作业机械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09 15:10:19
- TB/T2479.11-1993
- 现行
标准号:
TB/T 2479.11-1993
标准名称: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其他轨道作业机械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3-12-18 -
实施日期:
1994-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0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轨缝调整器、长轨拉伸机、轨距调整器、液压方枕器、机动扳手等的通用试验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上述产品的型式试验。 TB/T 2479.11-199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其他轨道作业机械 TB/T2479.11-1993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翟
TB/T 2479.1~11—9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1993 12 - 18 发布
199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TB/T2479.1---93
TB/T2479.2--93
TB/T2479.3--93
TB/T2479.4-93
TB/T2479.5---93
TB/T2479.6—93
TB/T2479.7 -93
TB/T2479.8--93
TB/T2479.9--93
TB/T2479.10—93
TB/T2479.11-93
TB/T2479—9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整机结构和运行性能试验
系统性能试验
道碴清筛机械
道渣固机械
轨道动力稳定机械
配碴整形机械
轨行式装运机械
铺轨机械
起拨道机械
钢轨整形机械
其他轨道作业机械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479.11--9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其它轨道作业机械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轨缝调整器、长轨拉伸机、轨距调整器、液压方枕器、机动扳手等的通用试验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上述产品的型式试验。2引用标准
GB 3883.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般要求TB/T2479.2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系统性能试验3轨缝调整器
3.1试验前/检查
3.1.1各部件和安全装置应安装齐全,牢固可靠。3.1.2走行轮转动灵活,操纵杆摇动灵活可靠。3.1.3液压管路连接牢固、无泄漏。3.2空载试验
3.2.1空载性能试验
拧紧回油阀,摇动操纵杆,两液压缸活塞应移动均匀,同步误差值符合设计要求。3.2.2空载效率试验
同时摇动两对柱塞液压泵操纵杆往返20次,测量液压缸活塞移动量,其空载效率符合设计要求。
3.2.3弹簧复位试验
在液压缸活塞最大行程下,打开回油阀,活塞应全部复位。3.2.4活塞行程试验
摇动操纵杆使液压缸活塞处于最大工作行程,测量活塞最大伸出量,不小于设计值。3.3额定载荷试验
3.3.1用斜铁夹住钢轨,拧紧回油阀,摇动操纵杆,系统逐渐加压至额定压力时,各连接处和密封处不应渗漏油,受力件无变形及其他异常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93---12--18批准52
1994--07--01实施
TB/T2479.11-—93
3.3.2斜铁对钢轨压痕深度不大于0.5mm。3.3.3拨动斜铁,夹轨和松卡均应可靠,斜铁无裂纹和断牙。3.3.4在额定压力下测量额定推力,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3.4保压试验
用斜铁夹住钢轨,拧紧回油阀,摇动操纵杆,使系统逐渐升压至额定压力,保压1min,压降应不大于规定值。
3.5溢流阀试验
拧紧回油阀,摇动操纵杆,油压在最大压力士2MPa,溢流阀开启。3.6紧急安全装置试验
在轨缝调整器上施加额定载荷,任一紧急安全装置的作用均应使斜铁脱轨,在规定时间内整机下道。
4长轨拉伸机
4.1试验前检查
4.1.1拉伸机各部件应能在钢轨上顺利组装和拆卸。4.1.2阀体、手动泵和管接头等部件应安装牢固。4.1.3试验使用的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为B级,压力表的量程按规定选用。4.2液压泵站试验
4.2.1空载试验
液压缸空载,将换向阀置于中位,低、高压手动泵柱塞移动顺利,不卡阻,不松动。吸油时不应有吸空现象。
4.2.2额定载荷试验
将拉伸机装于同一钢轨上,用液压泵站向液压缸供油。使活塞杆回收,锁紧块夹紧钢轨,逐渐加压至额定压力时,换向阀手柄应扳动轻便,不卡阻,换向定位可靠。4.2.3超载试验
在上一试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压至120%额定压力,各密封处不得渗漏油。将换向阀手柄扳向反位,使活塞杆外伸,重复上述试验。4.3液压缸试验
4.3.1空载试验
空载工况下活塞杆全行程往复移动5次,液压缸工作正常且同步,活塞杆全行程往复移动平稳,不爬行,液压缸不得渗漏油。4.3.2额定载荷试验
有杆腔压力为额定压力时活塞全行程往复移动5次,液压缸工作状况应正常,活塞杆全行程往复移动平稳,不爬行,液压缸不得渗漏油。在额定压力下,测量其拉伸力应符合设计要求。4.3.3最低启动压力试验
空载工况下向无杆腔通入液压油,缓缦升至活塞杆移动,其最低启动压力不大于规定值。4.3.4保压试验
将拉伸机装于同一根钢轨上,使活塞处于液压缸中部,对有杆腔加载使油压升至额定压53
力,保压1min,压降应不大于规定值。4.3.5液压缸工作行程试验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TB/T 2479.11-93
活塞分别停留在行程的两端,测量活塞全行程长度,其工作行程应符合设计值。4.3.6耐压试验
活塞停留在液压缸一端,有杆腔加压至最大压力,保压3min,液压缸不得渗漏油,零件不应损坏或产生永久变形。
4.4手动液压泵空载效率试验
空载工况下用正常工作速度操作手动泵,对-个液压缸有杆腔供油,低压泵柱塞全行程工作5次,高压泵柱塞全行程工作10次,活塞杆移动距离各应符合设计要求。4.5锁紧块硬度试验
按GB230的规定进行,锁紧块工作表面的硬度应为HRC35~40。4.6整机试验
4.6.1两个液压缸活塞杆各伸出200mm,拉伸机各部件应能在同-根钢轨上顺利组装和拆卸。
4.6.2用液压泵站向液压缸供油,使活塞杆回收,锁紧块夹紧钢轨,逐渐加压至额定压力,锁紧块夹紧钢轨应可靠,不打滑。钢轨压痕深度不大于0.5mm。管接头和密封处不应渗漏油,各部件工作正常。
4.6.3耐久试验
将拉伸机组装在同一根钢轨上,连续作锁紧——加压--保压—-降压循环动作300次,试验压力为80%额定压力,保压3min,整机应工作正常。5轨距调整器
5.1试验前检查
5.1.1各零部件应安装牢固可靠,运动部分动作正常。5.1.2液压系统无漏油现象。
5.1.3检查整机在作业过程中对钢轨的绝缘电阻,其值符合轨道电路的要求。5.2空载试验
5.2.1摇动摇臂,液压泵和活塞应正常动作,无卡阻。5.2.2摇动摇臂,使活塞处于最大外伸位置,然后打开回油阀,弹簧应使活塞全部复位。5.3轨距调整最大范围试验
将轨距调整器放在线路上,跨接于两股钢轨间.拧紧回油阀,摇动摇臂,使液压缸加载,推动钢轨,先测量钢轨向外移动量,换方向加载,再测量钢轨向内移动量。其轨距调整最大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5.4额定推力试验
将轨距调整器装于试验台上,拧紧回油阀,摇动摇臂,使液压缸加载,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额定压力值时,测力计上显示的活塞推力应不小于额定推力值。在额定推力试验时,各件不得有永久变形。
5.5最大手柄力试验(柄长400mm)。在额定推力试验中,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额定压力值时,用测力计测量操作手柄力不大于54
200N。
5.6密封性能试验
TB/T 2479.11--93
将轨距调整器装于试验台上,摇动摇臂使液压缸加载,当压力表显示系统压力为120%额定压力时,保压3min,平均压降不大于规定值,且各处无渗漏。6液压方枕器
6.1试验前检查
6.1.1各零件的安装和联接正确、牢固,各运动部件灵活可靠、6.1.2方枕器轮廓尺寸应保证方枕器安装在钢轨内外侧,均不侵入如图所示“限界”(图示黑线以上)。
比例:1:10
检查方法是:“限界”模板平面垂直于钢轨,模板底边平行于轨枕面。6.2空载试验
6.2.1关闭回油阀。摇动手柄,活塞在全行程中应平稳伸出。空载效率应符合设计要求。6.2.2活塞伸至限位位置。打开回油阀,活塞在全行程上应能自动复位。6.3额定载荷试验
6.3.1加载试验
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额定方枕力的外载荷。摇动手柄,使活塞全行程往复3次。全机工作状态应正常。可见配合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液压缸的运动密封处,只允许有油膜存在,固定密封处不得渗漏油。
6.3.2对于夹轨底的方枕器,其夹轨器应夹紧轨底,不得打滑且无压痕。6.3.3保压试验
将活塞伸至全行程的2/3处,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额定方枕力的外载荷。保压3min,活塞下降量应不大于0.2mm。
6.3.4手柄操作力试验
时)。
TB/T2479.11—93
当顶枕板处的外负载达到相当于额定方枕力时,手柄操作力应小于400N(手柄长1m6.3.5容积效率检验
在室温下,将液压缸伸至最大行程的1/3处,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额定方枕力的外载荷。摇动手柄,液压泵工作n次,计算其容积效率n:H
n=×100%≥92%
式中:D-液压缸内径,mm;
.d—液压泵内径,mm;
H液压泵n次时,液压缸伸出长度,mm;h一液压泵实际工作行程,mm。
6.4超载试验
摇动手柄,使活塞伸出全行程的2/3处,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1.2倍额定方枕力的载荷,保压3min,方枕器不得出现任何异常现象。6.5溢流阀试验
溢流阀卸荷压力为系统最大压力士2MPa,试验不少于3次。6.6高温密封性能试验
全机呈整备状态,将方枕器在温度50士5C的环境中.液压缸水平放置2h,各密封处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6.7耐久性试验
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0.8倍额定方枕力的载荷,摇动手柄使活塞由零位伸至最大行程处,然后回油,使活塞回复至零位。重复操作,其正常工作次数不得低于规定值(试验中允许更换密封件)。
6.8永久变形试验
完成上述各项试验项目后,解体方枕器检查所有零部件均不得有永久变形或损坏。7机动螺栓扳手(内燃、电动)
7.1绝缘性能试验
机具按作业状态放置在钢轨上,用兆欧表测量机具与钢轨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符合轨道电路要求。
7.2电气安全试验
7.2.1用兆欧表测量电机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其值符合TB/T2479.2中第4章的规定。7.2.2操纵手把介电强度试验,其试验方法符合GB3883.1中14.3条的规定。7.3空载试验
7.3.1内燃扳手自动离合器性能试验汽油机额定转速时,离合器应完全结合,不得产生打滑现象,用转速表测量套简转速应为规定值。汽油机速时,离合器应完全脱开,套筒不旋转。56
7.3.2减速箱试验
TB/T2479.11-93
当机动扳手以额定转速运转时,减速箱不应有异常的响声,密封处不得渗漏油。7.3.3换向试验
起动内燃机或者接通电源,操纵换向装置,换向(正、反转或空挡)应可靠,换向动作顺利无阻碍。
7.4套简的升降试验(双头)
套筒升降操作灵活,测量套筒的最高位置(自由位置)至最低位置,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7.5作业试验
7.5.1按作业程序拧紧,旋松螺母30个,套筒套入与离开应顺利,不发生卡阻现象。7.5.2用扭矩扳手检验套筒简的扭矩,应符合调定要求。7.6减速箱温升试验
用温度计测量减速箱轴承盖上的温度,应符合TB/T2479.2中3.3.4.4条规定。7.7作业效率试验
按作业程序,由熟练工人操作;拧紧、旋松螺母30个,用秒表计时,单头扳手≤6s/个,双手扳手≤5s/个。
7.8寿命试验
按作业要求,在额定扭矩下,正、反转连续作业至该机主要零部件不能正常使用为止,记下作业次数。
8试验资料和试验报告
按TB/T2479.1中第5章的规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文政芬、张毅、朱克让。5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TB/T 2479.1~11—9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1993 12 - 18 发布
199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TB/T2479.1---93
TB/T2479.2--93
TB/T2479.3--93
TB/T2479.4-93
TB/T2479.5---93
TB/T2479.6—93
TB/T2479.7 -93
TB/T2479.8--93
TB/T2479.9--93
TB/T2479.10—93
TB/T2479.11-93
TB/T2479—9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整机结构和运行性能试验
系统性能试验
道碴清筛机械
道渣固机械
轨道动力稳定机械
配碴整形机械
轨行式装运机械
铺轨机械
起拨道机械
钢轨整形机械
其他轨道作业机械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479.11--9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其它轨道作业机械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轨缝调整器、长轨拉伸机、轨距调整器、液压方枕器、机动扳手等的通用试验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上述产品的型式试验。2引用标准
GB 3883.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般要求TB/T2479.2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系统性能试验3轨缝调整器
3.1试验前/检查
3.1.1各部件和安全装置应安装齐全,牢固可靠。3.1.2走行轮转动灵活,操纵杆摇动灵活可靠。3.1.3液压管路连接牢固、无泄漏。3.2空载试验
3.2.1空载性能试验
拧紧回油阀,摇动操纵杆,两液压缸活塞应移动均匀,同步误差值符合设计要求。3.2.2空载效率试验
同时摇动两对柱塞液压泵操纵杆往返20次,测量液压缸活塞移动量,其空载效率符合设计要求。
3.2.3弹簧复位试验
在液压缸活塞最大行程下,打开回油阀,活塞应全部复位。3.2.4活塞行程试验
摇动操纵杆使液压缸活塞处于最大工作行程,测量活塞最大伸出量,不小于设计值。3.3额定载荷试验
3.3.1用斜铁夹住钢轨,拧紧回油阀,摇动操纵杆,系统逐渐加压至额定压力时,各连接处和密封处不应渗漏油,受力件无变形及其他异常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93---12--18批准52
1994--07--01实施
TB/T2479.11-—93
3.3.2斜铁对钢轨压痕深度不大于0.5mm。3.3.3拨动斜铁,夹轨和松卡均应可靠,斜铁无裂纹和断牙。3.3.4在额定压力下测量额定推力,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3.4保压试验
用斜铁夹住钢轨,拧紧回油阀,摇动操纵杆,使系统逐渐升压至额定压力,保压1min,压降应不大于规定值。
3.5溢流阀试验
拧紧回油阀,摇动操纵杆,油压在最大压力士2MPa,溢流阀开启。3.6紧急安全装置试验
在轨缝调整器上施加额定载荷,任一紧急安全装置的作用均应使斜铁脱轨,在规定时间内整机下道。
4长轨拉伸机
4.1试验前检查
4.1.1拉伸机各部件应能在钢轨上顺利组装和拆卸。4.1.2阀体、手动泵和管接头等部件应安装牢固。4.1.3试验使用的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为B级,压力表的量程按规定选用。4.2液压泵站试验
4.2.1空载试验
液压缸空载,将换向阀置于中位,低、高压手动泵柱塞移动顺利,不卡阻,不松动。吸油时不应有吸空现象。
4.2.2额定载荷试验
将拉伸机装于同一钢轨上,用液压泵站向液压缸供油。使活塞杆回收,锁紧块夹紧钢轨,逐渐加压至额定压力时,换向阀手柄应扳动轻便,不卡阻,换向定位可靠。4.2.3超载试验
在上一试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压至120%额定压力,各密封处不得渗漏油。将换向阀手柄扳向反位,使活塞杆外伸,重复上述试验。4.3液压缸试验
4.3.1空载试验
空载工况下活塞杆全行程往复移动5次,液压缸工作正常且同步,活塞杆全行程往复移动平稳,不爬行,液压缸不得渗漏油。4.3.2额定载荷试验
有杆腔压力为额定压力时活塞全行程往复移动5次,液压缸工作状况应正常,活塞杆全行程往复移动平稳,不爬行,液压缸不得渗漏油。在额定压力下,测量其拉伸力应符合设计要求。4.3.3最低启动压力试验
空载工况下向无杆腔通入液压油,缓缦升至活塞杆移动,其最低启动压力不大于规定值。4.3.4保压试验
将拉伸机装于同一根钢轨上,使活塞处于液压缸中部,对有杆腔加载使油压升至额定压53
力,保压1min,压降应不大于规定值。4.3.5液压缸工作行程试验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TB/T 2479.11-93
活塞分别停留在行程的两端,测量活塞全行程长度,其工作行程应符合设计值。4.3.6耐压试验
活塞停留在液压缸一端,有杆腔加压至最大压力,保压3min,液压缸不得渗漏油,零件不应损坏或产生永久变形。
4.4手动液压泵空载效率试验
空载工况下用正常工作速度操作手动泵,对-个液压缸有杆腔供油,低压泵柱塞全行程工作5次,高压泵柱塞全行程工作10次,活塞杆移动距离各应符合设计要求。4.5锁紧块硬度试验
按GB230的规定进行,锁紧块工作表面的硬度应为HRC35~40。4.6整机试验
4.6.1两个液压缸活塞杆各伸出200mm,拉伸机各部件应能在同-根钢轨上顺利组装和拆卸。
4.6.2用液压泵站向液压缸供油,使活塞杆回收,锁紧块夹紧钢轨,逐渐加压至额定压力,锁紧块夹紧钢轨应可靠,不打滑。钢轨压痕深度不大于0.5mm。管接头和密封处不应渗漏油,各部件工作正常。
4.6.3耐久试验
将拉伸机组装在同一根钢轨上,连续作锁紧——加压--保压—-降压循环动作300次,试验压力为80%额定压力,保压3min,整机应工作正常。5轨距调整器
5.1试验前检查
5.1.1各零部件应安装牢固可靠,运动部分动作正常。5.1.2液压系统无漏油现象。
5.1.3检查整机在作业过程中对钢轨的绝缘电阻,其值符合轨道电路的要求。5.2空载试验
5.2.1摇动摇臂,液压泵和活塞应正常动作,无卡阻。5.2.2摇动摇臂,使活塞处于最大外伸位置,然后打开回油阀,弹簧应使活塞全部复位。5.3轨距调整最大范围试验
将轨距调整器放在线路上,跨接于两股钢轨间.拧紧回油阀,摇动摇臂,使液压缸加载,推动钢轨,先测量钢轨向外移动量,换方向加载,再测量钢轨向内移动量。其轨距调整最大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5.4额定推力试验
将轨距调整器装于试验台上,拧紧回油阀,摇动摇臂,使液压缸加载,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额定压力值时,测力计上显示的活塞推力应不小于额定推力值。在额定推力试验时,各件不得有永久变形。
5.5最大手柄力试验(柄长400mm)。在额定推力试验中,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额定压力值时,用测力计测量操作手柄力不大于54
200N。
5.6密封性能试验
TB/T 2479.11--93
将轨距调整器装于试验台上,摇动摇臂使液压缸加载,当压力表显示系统压力为120%额定压力时,保压3min,平均压降不大于规定值,且各处无渗漏。6液压方枕器
6.1试验前检查
6.1.1各零件的安装和联接正确、牢固,各运动部件灵活可靠、6.1.2方枕器轮廓尺寸应保证方枕器安装在钢轨内外侧,均不侵入如图所示“限界”(图示黑线以上)。
比例:1:10
检查方法是:“限界”模板平面垂直于钢轨,模板底边平行于轨枕面。6.2空载试验
6.2.1关闭回油阀。摇动手柄,活塞在全行程中应平稳伸出。空载效率应符合设计要求。6.2.2活塞伸至限位位置。打开回油阀,活塞在全行程上应能自动复位。6.3额定载荷试验
6.3.1加载试验
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额定方枕力的外载荷。摇动手柄,使活塞全行程往复3次。全机工作状态应正常。可见配合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液压缸的运动密封处,只允许有油膜存在,固定密封处不得渗漏油。
6.3.2对于夹轨底的方枕器,其夹轨器应夹紧轨底,不得打滑且无压痕。6.3.3保压试验
将活塞伸至全行程的2/3处,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额定方枕力的外载荷。保压3min,活塞下降量应不大于0.2mm。
6.3.4手柄操作力试验
时)。
TB/T2479.11—93
当顶枕板处的外负载达到相当于额定方枕力时,手柄操作力应小于400N(手柄长1m6.3.5容积效率检验
在室温下,将液压缸伸至最大行程的1/3处,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额定方枕力的外载荷。摇动手柄,液压泵工作n次,计算其容积效率n:H
n=×100%≥92%
式中:D-液压缸内径,mm;
.d—液压泵内径,mm;
H液压泵n次时,液压缸伸出长度,mm;h一液压泵实际工作行程,mm。
6.4超载试验
摇动手柄,使活塞伸出全行程的2/3处,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1.2倍额定方枕力的载荷,保压3min,方枕器不得出现任何异常现象。6.5溢流阀试验
溢流阀卸荷压力为系统最大压力士2MPa,试验不少于3次。6.6高温密封性能试验
全机呈整备状态,将方枕器在温度50士5C的环境中.液压缸水平放置2h,各密封处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6.7耐久性试验
在顶枕板处施加相当于0.8倍额定方枕力的载荷,摇动手柄使活塞由零位伸至最大行程处,然后回油,使活塞回复至零位。重复操作,其正常工作次数不得低于规定值(试验中允许更换密封件)。
6.8永久变形试验
完成上述各项试验项目后,解体方枕器检查所有零部件均不得有永久变形或损坏。7机动螺栓扳手(内燃、电动)
7.1绝缘性能试验
机具按作业状态放置在钢轨上,用兆欧表测量机具与钢轨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符合轨道电路要求。
7.2电气安全试验
7.2.1用兆欧表测量电机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其值符合TB/T2479.2中第4章的规定。7.2.2操纵手把介电强度试验,其试验方法符合GB3883.1中14.3条的规定。7.3空载试验
7.3.1内燃扳手自动离合器性能试验汽油机额定转速时,离合器应完全结合,不得产生打滑现象,用转速表测量套简转速应为规定值。汽油机速时,离合器应完全脱开,套筒不旋转。56
7.3.2减速箱试验
TB/T2479.11-93
当机动扳手以额定转速运转时,减速箱不应有异常的响声,密封处不得渗漏油。7.3.3换向试验
起动内燃机或者接通电源,操纵换向装置,换向(正、反转或空挡)应可靠,换向动作顺利无阻碍。
7.4套简的升降试验(双头)
套筒升降操作灵活,测量套筒的最高位置(自由位置)至最低位置,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7.5作业试验
7.5.1按作业程序拧紧,旋松螺母30个,套筒套入与离开应顺利,不发生卡阻现象。7.5.2用扭矩扳手检验套筒简的扭矩,应符合调定要求。7.6减速箱温升试验
用温度计测量减速箱轴承盖上的温度,应符合TB/T2479.2中3.3.4.4条规定。7.7作业效率试验
按作业程序,由熟练工人操作;拧紧、旋松螺母30个,用秒表计时,单头扳手≤6s/个,双手扳手≤5s/个。
7.8寿命试验
按作业要求,在额定扭矩下,正、反转连续作业至该机主要零部件不能正常使用为止,记下作业次数。
8试验资料和试验报告
按TB/T2479.1中第5章的规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文政芬、张毅、朱克让。5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520-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