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1445.2-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第2部分: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

【国家标准(GB)】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第2部分: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1:18:09
- GB/T11445.2-1989
- 已作废
- 点击下载此标准
标准号:
GB/T 11445.2-1989
标准名称: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第2部分: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9-07-04 -
实施日期:
1990-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59.37 KB
替代情况:
替代QJ 1613-198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1445.2-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第2部分: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 GB/T11445.2-1989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445.2—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
技术要求第二部分
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
Terminal eguipments for domesticsatellite communicationearth stationsTechnical reguirements-
Part2:Singlechannelper carrierterminaleguipment
1989-07-04发布
1990-03-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
技术要求第二部分
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
Terminal equipments for domestic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arth stationsTechnical requirements
Part 2 : Single channel per carrierterminal equipment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1445.2—1989
本标准规定了SCPC终端设备的技术要求。回声控制设备(回声抑制器或回声抵消器)不设置在地球站内,本标准未作规定。参考导频发生器技术要求,可参照GB11444.2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射、接收和地面通信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部分:单路每载波设备。本标准适用于通过SCPC/BPSK/CVSD或SCPC/QPSK/CVSD终端设备传输的电话业务,也适用于音频载报、单路传真、1200bit/s和2400bit/s低速数据等非电话业务。当设备配置前向纠错编译码器时,还适用于SCPC/QPSK终端设备传输56kbit/s(采用7/8的前向纠错编码)和48kbit/s(采用3/4的前向纠错编码)数据。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建立、技术改造和作为制造设备时的技术依据。2引用标准
GB761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GB11443.1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11443.3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三部分单路每载波通道GB11444.2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射、接收和地面通信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部分单路每载波设备
3术语、代号
3.1术语
3.1.1二相移相键控binaryphaseshiftkeying(BPSK)用发送0°和180°相位的载波来分别代表“0”和“1”符号的称为两相移相键控。3.1.2四相移相键控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QPSK)用发送45°135%225°315°相位的载波来分别代表“00”、“01”、“11”、“10”符号的称为四相移相键控。
3.1.3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ontinuouslyvariableslopedeltamodulation(CvSD)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是增量调制的一种,量化阶距是随着语言信号音节斜率连续变化的。3.1.4话音激活voiceactivation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07-04批准1990-03-01实施
GB/T 11445.2—1989
为了节省卫星发射功率,提高通信容量,当输入话音电平达到一定门限值时,SCPC发载波,否则不发载波。它是SCPC系统特有的功能。3.1.5信号总噪声比signal-to-totalnoiseratio信号总噪声比是CVSD译码器输出端的话音信号电平与总噪声电平之比。总噪声包括量化噪声。3.1.6空闲信道噪声idlechannelnoise空间信道噪声是在没有输入话音信号时,在CVSD译码器输出端的噪声。3.1.7杂散信号spurioussignals杂散信号是在没有输入话音信号时,在CVSD译码器输出端带内单频噪声。3.1.8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FEC)发送端发出能够纠错的码,接收端收到纠错码后,根据译码规则自动地纠正传输中出现的错误。3.1.9编码增益codinggain
数据信息经过FEC编码以后误码率改善的倍数。3.1.10跳周cycleskipping
尤其在低C/N值情况时,有时载波瞬时不能跟踪恢复,过后又恢复,在那个瞬时,载波相位就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就称为跳周。3.1.11报头preamble
在数据发送前,供解调器载波和时钟恢复用的信息。3.2代号
3.2.1DAMA按需分配多址
3.2.2dBc相对于载波的分贝数
4设备功能组成
4.1SCPC终端设备功能方框图
见图1。
信语单元
清告物出
数据验人
skLitis
数抵输工
编评码器
合战器!
发选接计
32kbir
晓详码器
调划解调强
32± bs
收合成器
合我器
Bhils调
收会成举
一新共世信草单元
中成计站
图1SCPC终端设备功能方框图
中辅守系统
车1行单元
没送4瓶频
总基导显
「夜活干签考站
发生器
出顺娱行坐
Aoc u路!
T0 ± 1)MH:
4.2SCPC终端设备功能
GB/T11445.2—1989
SCPC各个射频载波预先分配给每条数字化话音信道或数据信道。SCPC终端设备具有如下三个功能:
a.0.3至3.4kHz频带内的电话信号传输;b。话音频带内的音频载报、单路传真、2.4kbit/s以内的低速数据传输;c.采用7/8FEC进行56kbit/s数据传输,采用3/4FEC可进行48kbit/s数据传输。以上功能根据需要,设备可以部分具备,也可以全部具备。5设备工作条件
a.环境温度:+5~+40℃;
b.相对湿度:5%~85%
c.气压:70~106kPa;
d.电源:单相交流电压:220士22V6话音编码方式
6.1增量调制编码类型
6.2抽样频率
32kHz(50%占空比)
6.3数据接口电平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TTL)接口6.4数据码型
单极性不归零码
7调制方式
7.1话音信道调制方式
频率:50±1Hz。
BPSK或QPSK信息速率均为32kbit/s。7.2数据信道调制方式
QPSK信息速率为64kbit/s。
8信道频率配置
a.70士18MHz带宽内每隔45kHz为个信道(话音信道或数据信道)的频率配置见图2;3
第信进
策信道
第所-
GB/T11445.2—1989
图2800路信道频率配置
b.70士18MHz带宽内每隔22.5kHz为第信(空)
第798信进(空)
第787信治一
系M倍道-
第3信道
第2信道
第1信道-
华401信(空)
002商道
第业编
需密淘
BBMIL2
个信道(话音信道)的频率配置见图3。第造()
第明洁造()
第80倍道(穿)
第忙道
第信追
-第1597信适
每159信进
年1599信道
MMNMIAMM
kn.skn-s.dkH.
4 22 .3h22.6*+22. 5432.57
52hd112
图31599路信道频率配置
8.1信道间隔
a.45kHz,话音信道采用BPSK,数据信道采用QPSK;b.22.5kHz,话音信道采用QPSK。4
8.2最大信道数
GB/T11445.2—1989
a.信道间隔为45kHz时,36MHz带宽最大信道数为单向800路(话音信道或数据信道);b.信道间隔为22.5kHz时,36MHz带宽最大信道数为单向1599路(话音信道)。8.3第1信道频率
a。信道间隔为45kHz时,第1信道频率是52.0225MHz;b。信道间隔为22.5kHz时,第1信道频率也是52.0225MHz。8.4最高信道频率
a.信道间隔为45kHz时,最高(第800)信道频率是87.9775MHz;b.信道间隔为22.5kHz时,最高(第1599)信道频率是87.9775MHz。8.5参考导频频率
a.信道间隔为45kHz时,参考导频频率是70MHz#b.信道间隔为22.5kHz时,参考导频频率也是70MHz。9系统接口
9.1话音接口
SCPC系统同地面电路话音接口采用四线接续9.1.1通频带
300~3400Hzwww.bzxz.net
9.1.2输入阻抗
6002(平衡)
9.1.3输出阻抗
600(平衡)
9.1.4电平
a.四线入一14dBr(0dBm0为一14dBm,是最高输入电平)b.四线出十4dBr(0dBmo为十4dBm,是最高输出电平)。9.2信令接口
9.2.1信令方式:信令方式采用直流信令方式和交流信令方式9.2.1.1直流信令方式
发送端通过M线将直流信号从长途交换局送至信令单元。格式:+60V或一60V直流信号表示“摘机”状态,0V直流信号表示“挂机”状态。接收端通过E线将回路状态从信令单元送至长途交换局。格式:根据需要,工作状态回路是“接通”或“断开”可供选择。9.2.1.2交流信令方式
发送端连续(大于250ms)2600Hz单音信号从长途交换局送至CVSD单元。格式:2600Hz正弦波,电平为峰峰3V或峰峰0.7V。接收端连续2600Hz单音信号从CVSD单元送至长途交换局。格式:2600Hz正弦波,电平为峰峰3V或峰峰0.7V。9.2.2信令独特码码型:111100009.2.3直流信令接口:E、M线
9.2.4交流信令接口:话音四线制9.3公务接口
公务电话信道由SCPC系统专用话音信道提供。9.3.1话音接口
见9.1条。
9.3.2信道频率合成器接口
GB/T11445.2—1989
TTL电平接口,“1”电平为主叫状态,“0”电平为被叫状态。9.4中频接口
9.4.1频率范围:70士18MHz
9.4.2输入阻抗:752
9.4.3输出阻抗:752
9.4.4输出电平:—30士15dBm/路9.4.5输入电平:—30±15dBm/路9.5DAMA接
SCPC系统应该留有与DAMA方式接口的功能。10电话信道性能
10.1话音带宽
300~3400Hz
10.2输入阻抗
600Q(平衡)
10.3输出阻抗
6002(平衡)
10.4输入回波损耗
≥15dB(300~600Hz)
≥20dB(600~3400Hz)
10.5输出回波损耗
≥15dB(300~600Hz)
≥20dB(600~3400Hz)
10.6话音接口电平
见9.1.4条。
10.7编译码器连码检测长度
注:在抽样频率为32kHz时,编译码器连码检测长度也可以采用4bit,但网内必须统一。10.8话音激活电平
≥-30dBm0
10.9话音激活启动时间
5±2ms
10.10话音激活释放时间
150~250ms
10.11误码率
BPSK:≤1X10-4(C/N=10.5dB)
QPSK:≤1X10-4(C/N=13.5dB)
10.12加权信号总噪声比(加权特性符合附录A的规定)≥26dB(输入信号—30~0dBm0,测试频率为820Hz至1020Hz正弦信号;误码率≤1×10-)
注:当编译码器连码检测长度定为4bit时,在同样输入信号范围内,该指标定为大于或等于27.5dB。10.13振幅/频率特性
0.5~+0.5dB(400~2000Hz)
—1.0~+1.0dB(300~3000Hz)
—2.0~+1.0dB(300~3400Hz)
GB/T11445.2—1989
测试条件:输入电平一13dBm0,参考频率1020Hz。10.14线性
-1.0~+1.0dB(输入电平-30~0dBm0)1.5~+1.5dB(输入电平—35~-30dBm0)—2.0~+2.0dB(输入电平—40~-35dBm0)测试条件:测试频率为820Hz正弦信号,参考电平一13dBm0。10.15空闲信道噪声
≤-61 dBmOp
测试条件:输入终接600Q,加权测试,加权特性见附录A(补充件)。10.16杂散信号
≤-50dBm0
测试条件:输入终接6002。
10.17互调失真
CVSD译码器输出互调产物f2—f1、f2十f1、2f1一f2、2f2—f1等分别比基波f1或f2电平低25dB。测试条件:CVSD编码器输入频率f1及f2分别为1250Hz及1550Hz或两个互不成谐波关系的频率,但互调产物必须在3400Hz以内。两个输入基波频率电平分别为一13dBm0。10.18群时延/频率特性
1000μs(500~2800Hz)
500μs(600~2600Hz)
200μs(1000~2600Hz)
10.19带内非话音传输
10.19.1频分载报
单话路信道传输16路50波特音频报10.19.2传真
单话路信道传输文字传真,传输速率2.4kbit/s10.19.3低速数据
单话路信道传输1.2kbit/s或2.4kbit/s低速数据11数据信道性能
11.1FEC数据率
11. 1.1 3/4 FEC
11.1.1.1FEC编码器
数据速率:输入48kbit/s
传输速率:输出2×32kbit/s
电平:输入TTL,输出TTL
11.1.1.2FEC译码器
传输速率:输入2×32kbit/s
数据速率:输出48kbit/s
电平:输入TTL,输出TTL
11.1.27/8FEC
11.1.2.1FEC编码器
数据速率:输入56kbit/s
传输速率:输出2×32kbit/s
电平:输入TTL,输出TTL
11.1.2.2FEC译码器
传输速率:输入2×32kbit/s
数据速率:输出56kbit/s
电平:输入TTL,输出TTL
11.2接口
符合GB7611的规定。
11.3误码率
GB/T11445.2—1989
≤1X10-6(C/N=15.5dB,无FEC无扰码)≤1X10-9(C/N=15.5dB,有FEC无扰码)<3×10-(C/N=15.5dB,有FEC加扰码)11.4编码增益
103(误码率为1×10-)
12系统性能和指标
12.1中频频率范围
70±18MHz
12.2中频噪声带宽
a.信道间隔45kHz时,中频噪声带宽为38kHzb.信道间隔22.5kHz时,中频噪声带宽为19kHz12.3中频输入回波损耗
≥20dB
12.4中频输出回波损耗
12.5中频输出衰减
40dB范围步进1dB
12.6中频输入衰减
40dB范围步进1dB
12.7中频发送振幅/频率特性
—0.5~+0.5dB(70±18MHz)
12.8中频接收振幅/频率特性
-1.25~+1.25dB(70±18MHz)
12.9中频发送输出杂散信号
≤—40dBc
12.10中频接收输出杂散信号
≤—40dBc
12.11中频发送互调失真
≤一40dBc(24路电平测,激活因子67%)12.12中频接收互调失真
≤一40dBc(800路电平测,激活因子40%)12.13自动增益控制范围
当输入变化士7dB时,输出变化士1dB。8
12.14信道频率合成器相位噪声
GB/T11445.2—1989
≤-40dBc(离载波300~1000Hz范围内,测试分辨带宽100Hz)<-36dBc(离载波100~300Hz范围内;测试分辨带宽10Hz)12.15跳周率
BPSK:≤1次/分钟(C/N=6.8dB)QPSK:≤1次/分钟(C/N=9.8dB)12.16话音信道报头格式
a.载波恢复为128bit(典型值)全“1”信号;b.时钟恢复为128bit(典型值)全“01”信号。12.17载波捕获时间
≤1ms
12.18时钟捕获时间
<2ms,必须从接收数据中恢复时钟定时。12.19话音信道数据时延
16ms(典型值)
12.20载波频率稳定度
不劣于士100Hz/月
12.21载波电平稳定度
不劣于士0.5dB/d
GB/T11445.2—1989
附录A
电话加权特性
(补充件)
本附录参照采用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0.41“电话电路噪声计特性”电话电路噪声计加权特性
见图A1。
电话电路噪声计加权容差
见表A1。
900 40-0-500 70F 1000
200300 4405H006003
电话加权特性
相对加权
0.0(基准)
附加说明:
GB/T11445.2—1989
续表A1
相对加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第一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德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T11445.2—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
技术要求第二部分
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
Terminal eguipments for domesticsatellite communicationearth stationsTechnical reguirements-
Part2:Singlechannelper carrierterminaleguipment
1989-07-04发布
1990-03-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
技术要求第二部分
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
Terminal equipments for domestic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arth stationsTechnical requirements
Part 2 : Single channel per carrierterminal equipment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1445.2—1989
本标准规定了SCPC终端设备的技术要求。回声控制设备(回声抑制器或回声抵消器)不设置在地球站内,本标准未作规定。参考导频发生器技术要求,可参照GB11444.2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射、接收和地面通信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部分:单路每载波设备。本标准适用于通过SCPC/BPSK/CVSD或SCPC/QPSK/CVSD终端设备传输的电话业务,也适用于音频载报、单路传真、1200bit/s和2400bit/s低速数据等非电话业务。当设备配置前向纠错编译码器时,还适用于SCPC/QPSK终端设备传输56kbit/s(采用7/8的前向纠错编码)和48kbit/s(采用3/4的前向纠错编码)数据。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建立、技术改造和作为制造设备时的技术依据。2引用标准
GB761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GB11443.1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11443.3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三部分单路每载波通道GB11444.2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射、接收和地面通信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部分单路每载波设备
3术语、代号
3.1术语
3.1.1二相移相键控binaryphaseshiftkeying(BPSK)用发送0°和180°相位的载波来分别代表“0”和“1”符号的称为两相移相键控。3.1.2四相移相键控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QPSK)用发送45°135%225°315°相位的载波来分别代表“00”、“01”、“11”、“10”符号的称为四相移相键控。
3.1.3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ontinuouslyvariableslopedeltamodulation(CvSD)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是增量调制的一种,量化阶距是随着语言信号音节斜率连续变化的。3.1.4话音激活voiceactivation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07-04批准1990-03-01实施
GB/T 11445.2—1989
为了节省卫星发射功率,提高通信容量,当输入话音电平达到一定门限值时,SCPC发载波,否则不发载波。它是SCPC系统特有的功能。3.1.5信号总噪声比signal-to-totalnoiseratio信号总噪声比是CVSD译码器输出端的话音信号电平与总噪声电平之比。总噪声包括量化噪声。3.1.6空闲信道噪声idlechannelnoise空间信道噪声是在没有输入话音信号时,在CVSD译码器输出端的噪声。3.1.7杂散信号spurioussignals杂散信号是在没有输入话音信号时,在CVSD译码器输出端带内单频噪声。3.1.8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FEC)发送端发出能够纠错的码,接收端收到纠错码后,根据译码规则自动地纠正传输中出现的错误。3.1.9编码增益codinggain
数据信息经过FEC编码以后误码率改善的倍数。3.1.10跳周cycleskipping
尤其在低C/N值情况时,有时载波瞬时不能跟踪恢复,过后又恢复,在那个瞬时,载波相位就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就称为跳周。3.1.11报头preamble
在数据发送前,供解调器载波和时钟恢复用的信息。3.2代号
3.2.1DAMA按需分配多址
3.2.2dBc相对于载波的分贝数
4设备功能组成
4.1SCPC终端设备功能方框图
见图1。
信语单元
清告物出
数据验人
skLitis
数抵输工
编评码器
合战器!
发选接计
32kbir
晓详码器
调划解调强
32± bs
收合成器
合我器
Bhils调
收会成举
一新共世信草单元
中成计站
图1SCPC终端设备功能方框图
中辅守系统
车1行单元
没送4瓶频
总基导显
「夜活干签考站
发生器
出顺娱行坐
Aoc u路!
T0 ± 1)MH:
4.2SCPC终端设备功能
GB/T11445.2—1989
SCPC各个射频载波预先分配给每条数字化话音信道或数据信道。SCPC终端设备具有如下三个功能:
a.0.3至3.4kHz频带内的电话信号传输;b。话音频带内的音频载报、单路传真、2.4kbit/s以内的低速数据传输;c.采用7/8FEC进行56kbit/s数据传输,采用3/4FEC可进行48kbit/s数据传输。以上功能根据需要,设备可以部分具备,也可以全部具备。5设备工作条件
a.环境温度:+5~+40℃;
b.相对湿度:5%~85%
c.气压:70~106kPa;
d.电源:单相交流电压:220士22V6话音编码方式
6.1增量调制编码类型
6.2抽样频率
32kHz(50%占空比)
6.3数据接口电平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TTL)接口6.4数据码型
单极性不归零码
7调制方式
7.1话音信道调制方式
频率:50±1Hz。
BPSK或QPSK信息速率均为32kbit/s。7.2数据信道调制方式
QPSK信息速率为64kbit/s。
8信道频率配置
a.70士18MHz带宽内每隔45kHz为个信道(话音信道或数据信道)的频率配置见图2;3
第信进
策信道
第所-
GB/T11445.2—1989
图2800路信道频率配置
b.70士18MHz带宽内每隔22.5kHz为第信(空)
第798信进(空)
第787信治一
系M倍道-
第3信道
第2信道
第1信道-
华401信(空)
002商道
第业编
需密淘
BBMIL2
个信道(话音信道)的频率配置见图3。第造()
第明洁造()
第80倍道(穿)
第忙道
第信追
-第1597信适
每159信进
年1599信道
MMNMIAMM
kn.skn-s.dkH.
4 22 .3h22.6*+22. 5432.57
52hd112
图31599路信道频率配置
8.1信道间隔
a.45kHz,话音信道采用BPSK,数据信道采用QPSK;b.22.5kHz,话音信道采用QPSK。4
8.2最大信道数
GB/T11445.2—1989
a.信道间隔为45kHz时,36MHz带宽最大信道数为单向800路(话音信道或数据信道);b.信道间隔为22.5kHz时,36MHz带宽最大信道数为单向1599路(话音信道)。8.3第1信道频率
a。信道间隔为45kHz时,第1信道频率是52.0225MHz;b。信道间隔为22.5kHz时,第1信道频率也是52.0225MHz。8.4最高信道频率
a.信道间隔为45kHz时,最高(第800)信道频率是87.9775MHz;b.信道间隔为22.5kHz时,最高(第1599)信道频率是87.9775MHz。8.5参考导频频率
a.信道间隔为45kHz时,参考导频频率是70MHz#b.信道间隔为22.5kHz时,参考导频频率也是70MHz。9系统接口
9.1话音接口
SCPC系统同地面电路话音接口采用四线接续9.1.1通频带
300~3400Hzwww.bzxz.net
9.1.2输入阻抗
6002(平衡)
9.1.3输出阻抗
600(平衡)
9.1.4电平
a.四线入一14dBr(0dBm0为一14dBm,是最高输入电平)b.四线出十4dBr(0dBmo为十4dBm,是最高输出电平)。9.2信令接口
9.2.1信令方式:信令方式采用直流信令方式和交流信令方式9.2.1.1直流信令方式
发送端通过M线将直流信号从长途交换局送至信令单元。格式:+60V或一60V直流信号表示“摘机”状态,0V直流信号表示“挂机”状态。接收端通过E线将回路状态从信令单元送至长途交换局。格式:根据需要,工作状态回路是“接通”或“断开”可供选择。9.2.1.2交流信令方式
发送端连续(大于250ms)2600Hz单音信号从长途交换局送至CVSD单元。格式:2600Hz正弦波,电平为峰峰3V或峰峰0.7V。接收端连续2600Hz单音信号从CVSD单元送至长途交换局。格式:2600Hz正弦波,电平为峰峰3V或峰峰0.7V。9.2.2信令独特码码型:111100009.2.3直流信令接口:E、M线
9.2.4交流信令接口:话音四线制9.3公务接口
公务电话信道由SCPC系统专用话音信道提供。9.3.1话音接口
见9.1条。
9.3.2信道频率合成器接口
GB/T11445.2—1989
TTL电平接口,“1”电平为主叫状态,“0”电平为被叫状态。9.4中频接口
9.4.1频率范围:70士18MHz
9.4.2输入阻抗:752
9.4.3输出阻抗:752
9.4.4输出电平:—30士15dBm/路9.4.5输入电平:—30±15dBm/路9.5DAMA接
SCPC系统应该留有与DAMA方式接口的功能。10电话信道性能
10.1话音带宽
300~3400Hz
10.2输入阻抗
600Q(平衡)
10.3输出阻抗
6002(平衡)
10.4输入回波损耗
≥15dB(300~600Hz)
≥20dB(600~3400Hz)
10.5输出回波损耗
≥15dB(300~600Hz)
≥20dB(600~3400Hz)
10.6话音接口电平
见9.1.4条。
10.7编译码器连码检测长度
注:在抽样频率为32kHz时,编译码器连码检测长度也可以采用4bit,但网内必须统一。10.8话音激活电平
≥-30dBm0
10.9话音激活启动时间
5±2ms
10.10话音激活释放时间
150~250ms
10.11误码率
BPSK:≤1X10-4(C/N=10.5dB)
QPSK:≤1X10-4(C/N=13.5dB)
10.12加权信号总噪声比(加权特性符合附录A的规定)≥26dB(输入信号—30~0dBm0,测试频率为820Hz至1020Hz正弦信号;误码率≤1×10-)
注:当编译码器连码检测长度定为4bit时,在同样输入信号范围内,该指标定为大于或等于27.5dB。10.13振幅/频率特性
0.5~+0.5dB(400~2000Hz)
—1.0~+1.0dB(300~3000Hz)
—2.0~+1.0dB(300~3400Hz)
GB/T11445.2—1989
测试条件:输入电平一13dBm0,参考频率1020Hz。10.14线性
-1.0~+1.0dB(输入电平-30~0dBm0)1.5~+1.5dB(输入电平—35~-30dBm0)—2.0~+2.0dB(输入电平—40~-35dBm0)测试条件:测试频率为820Hz正弦信号,参考电平一13dBm0。10.15空闲信道噪声
≤-61 dBmOp
测试条件:输入终接600Q,加权测试,加权特性见附录A(补充件)。10.16杂散信号
≤-50dBm0
测试条件:输入终接6002。
10.17互调失真
CVSD译码器输出互调产物f2—f1、f2十f1、2f1一f2、2f2—f1等分别比基波f1或f2电平低25dB。测试条件:CVSD编码器输入频率f1及f2分别为1250Hz及1550Hz或两个互不成谐波关系的频率,但互调产物必须在3400Hz以内。两个输入基波频率电平分别为一13dBm0。10.18群时延/频率特性
1000μs(500~2800Hz)
500μs(600~2600Hz)
200μs(1000~2600Hz)
10.19带内非话音传输
10.19.1频分载报
单话路信道传输16路50波特音频报10.19.2传真
单话路信道传输文字传真,传输速率2.4kbit/s10.19.3低速数据
单话路信道传输1.2kbit/s或2.4kbit/s低速数据11数据信道性能
11.1FEC数据率
11. 1.1 3/4 FEC
11.1.1.1FEC编码器
数据速率:输入48kbit/s
传输速率:输出2×32kbit/s
电平:输入TTL,输出TTL
11.1.1.2FEC译码器
传输速率:输入2×32kbit/s
数据速率:输出48kbit/s
电平:输入TTL,输出TTL
11.1.27/8FEC
11.1.2.1FEC编码器
数据速率:输入56kbit/s
传输速率:输出2×32kbit/s
电平:输入TTL,输出TTL
11.1.2.2FEC译码器
传输速率:输入2×32kbit/s
数据速率:输出56kbit/s
电平:输入TTL,输出TTL
11.2接口
符合GB7611的规定。
11.3误码率
GB/T11445.2—1989
≤1X10-6(C/N=15.5dB,无FEC无扰码)≤1X10-9(C/N=15.5dB,有FEC无扰码)<3×10-(C/N=15.5dB,有FEC加扰码)11.4编码增益
103(误码率为1×10-)
12系统性能和指标
12.1中频频率范围
70±18MHz
12.2中频噪声带宽
a.信道间隔45kHz时,中频噪声带宽为38kHzb.信道间隔22.5kHz时,中频噪声带宽为19kHz12.3中频输入回波损耗
≥20dB
12.4中频输出回波损耗
12.5中频输出衰减
40dB范围步进1dB
12.6中频输入衰减
40dB范围步进1dB
12.7中频发送振幅/频率特性
—0.5~+0.5dB(70±18MHz)
12.8中频接收振幅/频率特性
-1.25~+1.25dB(70±18MHz)
12.9中频发送输出杂散信号
≤—40dBc
12.10中频接收输出杂散信号
≤—40dBc
12.11中频发送互调失真
≤一40dBc(24路电平测,激活因子67%)12.12中频接收互调失真
≤一40dBc(800路电平测,激活因子40%)12.13自动增益控制范围
当输入变化士7dB时,输出变化士1dB。8
12.14信道频率合成器相位噪声
GB/T11445.2—1989
≤-40dBc(离载波300~1000Hz范围内,测试分辨带宽100Hz)<-36dBc(离载波100~300Hz范围内;测试分辨带宽10Hz)12.15跳周率
BPSK:≤1次/分钟(C/N=6.8dB)QPSK:≤1次/分钟(C/N=9.8dB)12.16话音信道报头格式
a.载波恢复为128bit(典型值)全“1”信号;b.时钟恢复为128bit(典型值)全“01”信号。12.17载波捕获时间
≤1ms
12.18时钟捕获时间
<2ms,必须从接收数据中恢复时钟定时。12.19话音信道数据时延
16ms(典型值)
12.20载波频率稳定度
不劣于士100Hz/月
12.21载波电平稳定度
不劣于士0.5dB/d
GB/T11445.2—1989
附录A
电话加权特性
(补充件)
本附录参照采用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0.41“电话电路噪声计特性”电话电路噪声计加权特性
见图A1。
电话电路噪声计加权容差
见表A1。
900 40-0-500 70F 1000
200300 4405H006003
电话加权特性
相对加权
0.0(基准)
附加说明:
GB/T11445.2—1989
续表A1
相对加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第一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德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9053-2013 稳定轻烃
- GB/T18391.1-2009 信息技术 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1部分:框架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 GB18279-2023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 GB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 GBJ10-19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 GB/T15822.1-2005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1部分:总则
- 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FZ/T62030-2015 磨毛面料被套
- GB/T40694.5-2022 信息技术 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图示、图标和符号 第5部分:人脸应用
- GB/T15969.5-2002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5部分: 通信
- GB/T63-1988 环形螺母
- GB/T90.2-2002 紧固件 标志与包装
- GB3102.2-1993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
- 行业新闻
- 本周美国加密货币监管动态:关键立法投票前银行获准托管加密货币
- 上海监管放松信号:国内企业布局“人民币稳定币”
- PENGU上演10倍奇迹,胖企鹅成加密IP最大赢家?
- 加密货币支持者称XRP涨至10美元将引发网络轰动
- 6. 稳定币行业背后的资金机会:从美债到支付场景
- 押注潜力:5种可能在本季带来10倍收益的替代币
- 比特币ETF热潮再度来袭——但这款低市值AI代币可能带来更大收益
- 分析师称,Ruvi AI(RUVI)通过审计或将加速实现1美元目标,有望先于狗狗币(DOGE)达成这一里程碑
- 港币稳定币与Binance(币安):交易平台机会与服务布局
- 美国患者用Shiba Inu支付5000美元牙科账单
- Metrics Ventures市场观察:喜看稻菽千重浪
- 柴犬币突破:三角形态被打破,销毁率激增
- 赛勒策略在比特币触及12.2万美元时获得310亿美元未实现收益
- NYSE Arca批准ProShares Ultra XRP ETFC及Solana上市
- 胖企鹅飙升86%,MANA和AXS大涨:本周加密货币涨幅榜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