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有溶剂绝缘漆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2:49:23
  • GB/T1981-1989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981-1989

  • 标准名称:

    有溶剂绝缘漆试验方法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89-03-22
  • 实施日期:

    1990-01-01
  • 作废日期:

    2003-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28.84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气工程>>绝缘流体>>29.040.20绝缘气体
  • 中标分类号:

    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5电工绝缘材料及其制品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其他信息

  • 起草单位:

    桂林电器研究所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981-1989 有溶剂绝缘漆试验方法 GB/T1981-198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溶剂绝缘漆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insulating varnishes containing solvenlGB 1981—89
代GD1981:80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电_1.标准(IEC464—2(1974)《有溶剂绝缘漆规范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溶剂绝缘漆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有溶剂绝缘漆的性能试验。2供货状态漆的试验方法
2.1密度
漆的密度可以用漆样在容积不小于25mL.的广口比重瓶中于23土2℃时称得的质量(精确到5mg),与同样体积的蒸馏水在同一温度时的质量比来确定。密度也可用比重计测定。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应使用比重瓶,结果以/cm示。2.2粘度
粘度应使用合适的粘度计在23士2℃时测定,正常的温度偏差是土2℃。如需较高的精确度,偏差应是+0.5℃。所用的粘度计在被试漆整个粘度范围内用23℃时动力粘度已确定的油来校准,并以校正曲线表示粘度(Pa·s)与仪器读数间的关系。推荐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漆的粘度,也可用流出杯粘度计(例如IS()杯,4号杯等)测定漆的粘度。用1SO杯测定漆的粘度,应按GB6753.4&涂料检验方法涂料流出时间的测定1SO流量杯法》进行。2.3固体含量
2.3.1仪器和材料
理:实验室电热烘箱;
b.平底铝血或玻璃Ⅲ,直径75mm,高约15~20mm;c.天平,感量1mg,
2.3.2试验步骤
铝血或玻璃血预先在135℃烘箱中加热30min,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在血中加入1.5~2.0g被试漆,使其均匀分布在Ⅲ底,在空气中放置30min后,水平放置于烘箱中,加热温度和时间出产品标准规定。试样取出,放到干燥器内冷却到空温·再称量。2.3.3结果
固体含量X按式(1)计算:
×100%
武中:一
血的质量+:
加热前试样与血的质基,;
m2—-加热后试样与血的质基,g。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228批准.(1)
1990-01-01实施
GB 1981—89
以个试样测定值的中间值作为试验结果,取俩位有效数字。2.4漆膜干蝶时间
2.4.1仪器和材料
a金属(铜、钢或铝)片,长约100mm,宽100mm,厚0.10土0.01mm,用合适的落剂擦净并燥。产品标准未做规定时,应采用铜片;b.软橡皮片,直径20 mm厚5 mm;.
圆柱磁码,质景500g接触面直径20II滤纸,尺25 mm×25 mm ;
静重圆盘式测厚仪,刻度0.U02mm,上溯量面直径6~8mm,作用丁试样F的压强为e.
f.自动控温实验室烘箱。
2.4.2试验步
在金属片上用浸漆,喷漆或其他合适的方法涂一层漆·必要时可调整漆的浓度·使最终漆膜的厚度为门.04十0.01 mm或产品标准规定的其他厚度,当用没漆法制备试样时,应使金属片竖授直到空气泡消失,对涂漆方法未作规定时·应采用漫漆法,涂好漆的试样悬挂在无尘的空气或烘箱中进行十燥,其温度和时间在产品标准中规定。然后.取出试样,在23士2下冷却 10 Imin 后经受检查。试样置于平整光滑的玻璃板上,在靠近试样中心部位放-块滤纸(光滑的一面面向漆膜),把础码放在滤纸上,在滤纸租码之间放入橡皮片,以使压力分布均匀。1 min 后取下码和橡皮片,检查试样:a将漆膜试样翻转,在轻微的震动下,滤纸在自身重虽的作用下从试样上落下,而在试样上没有纤维留下,结果为不粘。
社:偶而,纸在自身重茎作用下,即使轻微虑动也不落下,而被粘附在试样上,此时可轻轻触及,如果纸落下,!要没有纸维留下,也认为是不粘。
b。纸粘在试样],当滤纸被拉下时,有显数量的纸纤继留在试样上,结果为粘。2.4.3结果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记录试验条件与结果“粘”或“不粘”。2.5闪点
在所用仪器的温度测量范围5~65℃内测定漆的闪点。2.5.1仪器
采用闭杯法闪点测定仪测定漆的闪点,它围以下部分组戒:试验杯:应是带有内部水平刻度的闭杯。杯内带有:·个紧窜配台的盖了,盖上带有··个可以打开的滑板和一个点火装置。
水浴锅:凡是能调到要求温度、满足试验要求的水浴锅都可应用。温度计:试验杯应装支温度计,浸入试样中,以便测量其温度。水浴锅也装一支温度计,所用温度计的精度应为 0.5℃。
支架:用于把试验杯置于水浴锅内。2.5.2试验步骤
2. 5.2. 1初步试验:用一次或几次初步试验确定样品的近似闪点,以比它低 5℃的漏度作为确定试验的起始温度,
2.5.2.2仪器准备,仪器安放在20℃的室内,谢整水浴锅的温度到比近似闪点低5C的温度。清洗和干燥试验杯,盖和温度计,并使其与水浴锅温度相近。2.5.2.3确定试验:把温度比预计闪点低10℃的试样装入试验杯,直至杯内水平刻度恰好在被体表面的下面,应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防止试样与水平刻度上滞的杯壁接触;立即盖上杯盖并放在水裕锅的支GB198189
架上,使盖子保持水平,杯子浸入水中,试样的表面与水浴锅中水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或低丁水面。点燃点火装置的火焰,调整使其焰珠直径为3.5士0.5mrm。当试样达到和水浴同一温度(即确定试验的起始温度)时,立即在2.5土0.58内进行点火试验。如果点者火了,表明选择的起始温度太尚,则应在再低5℃的温度用新试样重复本条的步骤,假如点不着火,就以水浴锅和试样间的温差不超过2的速度加热水浴锅:当试样温度增高约0.5℃时(在不少于1.5min启).重复点火试验,直到可着火的温度为止。但整个试验时间应不超过2h。记录杯上温度计读数T,精确到0.5℃,同时记录试验时的气压值p(kPa)。
2. 5- 3 结果
按式(2)计算出气压为101.3kPa时的校正闪点Tn:T. = T + 101. 3 - ±
以两软测是的校正点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维果。2.6稀释能力
2.6.1仪器
100mL的带塞量简,刻度为1mL。2. 6.2试验步
在带塞量简内倒入20mL被试漆,加入按产品标推或供方规定的稀释剂10mL,用力摇动后.使合物静置数分钟。若未发现浑独或分层,再加入5mL稀释剂.再摇动量简后静置,如此重复,直到发现混合物变浑或分层为止。
2.6.3结果
试验报告应包括:
a。被试漆的型号,
稀释剂的种类:
第:欣出现浑前能够加的释剂的体积百分率:c
温度。
2.7厚层固化能力
2.7.1仪器和材料
平整铝箔,厚0.1mm,约95mm×95mm;b.
圆柱码,质量 500g;接触面直径20mm;软橡皮片,直径20mm,厚5mm;
自动控温实验室烘箱,鼓风机。e.
2. 7. 2 试验步骤
本试验必须有两个试样。用正方形的铝箔弯拆成两个同样的小盒,其底面积为45mm×45mm,高25 tnm。铝箱在使用前用一甲苯和无水乙醇的混合物擦净。在制备的盒内称取被试漆(精确到0.1 g),漆量由固体含量而定,如表1。
干燥之后剩余胶层的厚度约4mm。漆盒放到烘箱中,干燥条件(温度和时间)在产品标准中规定或按漆的供方推荐的条件。
试样从烘箱中取出,放在标准的试验室条件下冷却。去掉铝箱后的试样在温度23士2和相对湿度(50士5)%条件下处埋16h。
被试漆的固体含虽,%
量·%
2.7.3评定
GB 1981.-89
小盒中形成的已胶化的漾饼按上面,下面和内部用眼睛观察判断。2.7.3.1上面的状况见表2。
试样上面状况
下面的状况见表3。
2. 7. 3- 2
试样下面状说
为检查试样粘性须作如下试验
识别字母
识别字母
识别数字
识别数字
在每个底面翻转朝上的试样上,放上滤纸片,纸片上压上阅杜码。滤纸与础码之间垫以橡皮片,1min后去掉础码,按第2.4.2条检查试样。2.7.3.3内部状况见表4。
试样内部近乎“均匀”或\不均勾”的状态可用将此术语加到符号或文字后面丧示,例如“131均勺或者“内部硬如皮革、无气泡、均匀”。用手弯曲试样有时可帮助判断机械性能(脆性、柔软性等),为检查内部须切开试样。表4
试样内部状况
硬如角质
硬如皮单
识别字母
第丨个
识别数字
第2个
试拌内部状况
软如橡胶
胶凝状
无气泡
少气泡
有气泡
2.7.4试验告
识别字母
GB 1981--89
续表 4
第1个
识别数字
在试验报告中,对两个试样的各项检查结果,用下述符号表示,例如:上面状况:S1;
下面状况:U2;
内部状况:14·1均勾。
如两个试样的结果不尚,用另外的试样重作试验。2.8漆和铜的反应
2.8.1仪器和材料
a.铜线,直径0.5mm,长120mm36根;b。自动控温实验室烘箱。
2.8.2试验步骤
所有铜线用棉布带包扎三处使其成一捆。第2个
将此线束在105℃烘箱中干燥1h,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到空温,在被试漆中浸10min滴续 5 mir后按产品标准或供方的规定进行「燥。冷却后,线束再次浸漆,再复前述操作。冷却后拆去棉布带,检查铜线,记录铜的颜色的任何变化。2.9漆在密闭容器中的稳定性
2.9.1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当漫溃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加热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以粘度的差别来度量。
注意:本方法不能用于多于一个分供应的漆。2.9.2仪器
烘箱,容积50 L,自然通风;
容积250 ml.的密闭容器,由玻璃或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制成犬平,感量0.5g!
符合第2.2条规定的粘度计。
2.9.3试验步骤
按第2.2 条测定被试漆的粘度;取约150续样放在容器中并密封容器;称量,精确到0.5Bi检查封闭紧密之后,把容器放到60上2.℃的烘箱;96h之后,从烘箱中取出容器,冷却到23℃后称量,除允许的10.5g的称量误差外,质量应无变化。按选定的方法测定粘度。
本试验加热时间也而为一周。
2.9.4结果
GB 1981--89
漆的稳定性以加热前后的粘度变化X来表示,并按式(3)计算:X=
加热前漆的粘度Pa·s
式:A一
加热后漆的粘度,Pa·S。
2.9.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
被试漆的型号,
粘度的测定方法;
加热时间:
楷度变化:
其他观察结果(如生成结皮、胶块、沉淀等)。漆在敞Ⅱ容器中的稳定性
烘箱,容积50L,自然通风;
250ml.烧杯或类似容器。
试验步骤
在250mL的烧杯或类似容器中称取150g(精确到1g)凹知粘度的漆,放到50士2C的烘箱中96h。为补偿溶剂挥发损耗,每24h添加足够量(以体积计)溶剂于漆中,并拌均勾。96h之后,添加足以补偿挥发损耗数的溶剂于漆中,混合后在23℃重测漆的粘度。2.10.3结果
按第 2. 9. 4 条。
2.10.4试验报告
按第 2. 9. 5 条。
2.11漆对漆包线的作用(铅笔硬度)2.11.1仪器和材料
各种硬度的铅笔;
b.漆包线,型号由产品标准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2.11-2试样
一根直的漆包线段,长150mm,直径一般为0.8mm。2.11.3试验步骤
试样在130C加热10min。取·一玻璃量筒,其中装有足以把试样大部分浸没的漆,漆的温度为60士3℃。试样应在漆中浸30min,试验时温度应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30mi后,从漆中取出试样,按铅笔硬度测定漆包线漆膜的硬度,试样从漆中取出至测定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08,否则可能得到错误结果。每次测试前,铅笔芯用细锉削尖,使其锥形边缘与笔芯中心线对称地成60°角。将试样擦掉表面漆液后平放在桌上,把产品标准中规定硬度的铅笔芯以60\角与试样表面接触,用约5 N的力沿试样表面轴向缓缓推动。GB 1981—89
试验三次,漾膜在任何一次试验中均不应被磨损至见到金属,把刚好不便漆膜磨破的铅笔硬度作为硬度结果。
2.11.4结果
试验报告应包括:
被试漆的型号:
硬度测定结果;
漆包线的类型。
3固化状态漆的试验方法
3.1弹性
采用心轴试验确定膜的弹性。
3.1.1仪器和材料
自动控温实验室烘箱;
漆膜弹性试验仪(见图 1),心轴直径3 mm:h.
软钢片.厚0. 10士0.01 mm,沿片轧延方向剪成 120 mm×20 mm 的长条图1弹性试验仪
3. 1.2试验步骤
按第2.4.2条规定的方法用软铜片制备三个试样,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当烘焙温度对铜过高时,可用铝片。试样在干燥器冷至室温后,插入试验仪,每次一个,在18内绕心轴弯曲180°,试验温度23±2℃。
3.1.3结果
报告漆膜弯曲后是否出现肉眼可见的开裂,以三个漆膜均不开裂为合格。注:由于试样两侧边缘部分漆膜往往厚薄不匀,评定弹性时以漆膜中部均勾部分为准(离两侧边缘2 nm处开始)3.2粘结强度
3.2.1螺旋线圈法
3.2.1.1仪器和材料
直径1.0mm的铝线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漆包线:拉力试验机。示值误差不超过1%,试样破坏负荷量应在试验机刻度范围的15%~85%之间,b.
3.2.1.2试样
螺旋线圈用铝线缠绕在直径6.3mm的心轴上制成,作用在线上的张力为10N,线圈相邻两匝之间应无间隙,螺旋部分长75mm,两端弯成环形。线圈在甲苯乙醇混合溶剂中洗净,再在闪酮中漂洗一GB 1981—89
至二次,然后T燥。线阁垂点没人被试漆中5min,以10cm/min的速度从漆中取出·滴于30min,以同样状态放入烘箱中固化。敢出在室温下冷却30min后倒转180°,重复漫溃和固化。预先调整漆的浓度,使漆在铜片上两次浸漆固化后每面漆膜厚度为0.05上0.005mm。固化温度和时闻按产品标催规定或供力推荐的条件。3.2.1.3试验步骤
将室温下冷却30min后的试样效在拉力试验机的专用支架上(见图2),支点距离44nim。上压头对推试样的中心部位,以50mn/min的速度对试样施加弯曲力,记录试样裂开时的力,如无特殊说明,试验应在23工2℃下进行。测定试样在高混下的粘结强度时,试样应在测量温度下预热不少下5min。能线函试样及测定用支架
玉头形
图2螺旋线圈试样及测定月支架和压头形状3. 2. 1. 4结果
以5个试样测定值的中间值作为结果N,取两位有效数字。3.2.2线束法
3.2.2.1仪器和材料
a.漆包线或裸铜线,直径2.0mm,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b.拉力试验机,要求同第3. 2. 1. 1 条 b。3.2.2.2试样
试样用直径2.0mm的漆包线或裸铜线制成。线的种类在漆的产品标准中规定。导线应行细校直而不损坏漆膜,导线表面用合适的溶剂擦净。用6根约105mm长的导线围绕1根长120mm导线一端组成线束,如图3所示。其重叠部分为15士0.5mm,并用直径0.35mm的导线在规定位置扎牢。在线束的另一端,于6根导线的中心放1根长50mm的导线,同样用细线扎牢。用合适的溶剂清洗线束,再放入溢度不超过100的烘箱内干燥30min。线束取出后浸入被试漆中,伸出在外的单根导线上,浸5rix,滴于15min,然后以同样状态按心品标准规定或供方推荐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固化。对漆的浓度要求同第3.2.1.2条,至!
此导的将要可能要加反、以使加长部分能弯成的子3.2.2.3试验步骤
CB 1981-89
A-A削面
充殖学战
中返火调线
一中0.35退火锅线
将在室温下冷却30 min后的线束试样两端分别夹在拉力试验机的上下夹其上,夹具的距离为150 mm,以 50 mm/min 速度施加张力,以试样的中心一根导线与周围 6 根导线脱开时的力为漆的粘结强度,如无特殊说明,试验在23士2℃ 于进和,测定试样在高温下的粘结强度时,试样应在测量温度下预热不少于5min。
3.2.2,4结果
以5个试样测定值的中间值作为结果N,取两位有效数字。3.3耐绝缘波体能力
3.3.1仪器
绝缘液体容器。
3. 3.2试样
按第2.4.2条规定在金属片上涂一层漆,制备5个试样。3.3.3试验步骤
试样端切去10 mm,试样划端浸入规定的绝缘液体中 48 h,取出试样用脱脂棉探干,肉眼观察漾膜是否溶解、起泡、起皱、松胀或未见任何物理变化。3.3.4结果
说明下列各项并报告受侵蚀的迹象:因漆膜变软或碎裂而使脱脂棉沾污!a
b。漆膜起泡、起皱、碎裂或剥落。3.4体积电阻率
3.4.1仪器
GB 1981—89
试验装置应符合GB1410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规定。3.4.2试样
将按第2.4.1条擦净的宽100mm、长100mm的铜片竖直浸入调好浓度的漆中直至气泡消失,以10cm/min的速度句速缓慢取出。除供需双方另有商定外,气于漆试样在每次浸漆后,应在温度23十2℃,相对湿度(50士5)%的人气中,保持同浸漆时一样的垂直状态,干燥24h。对于烘干漆,使试样在温度23士2℃燥到凝结(停止流动),即离底边约5ctn处用手指轻轻按乐后留有痕迹。然后试样处于同漫漆时一样的状态,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试样浸漆两次,第二次没漾时试样浸入方向应与第一次相反。.次漫漆后试样每面的漆膜厚度应为0.050土0.005mm。漆膜平均厚度是以沿片长度方向并距两端各3mm长度范围内至少测6次的平均值计算。下漆在规定十燥时间后立即进行试验:烘下漆在试验前于 23士2℃下冷却15 min。3.4.3:试验步骤
按GB1410进行测试。高压电极为涂漆的铜片,测量电极直径50mm、保护电极内径54mm、外径74mm。电极材料为退火铝箔或导电橡皮。测试电压带态时为500V,条件处理后为250V。记下施加电压1 min后测得的电阻,计算出体积电阻率。测试浸水后电阻率时,是将试样浸于23士2C的蒸馏水中,时间按产品标准规定,测试前取出并用滤纸擦干后即进行试验,试样从水中取出到测试完毕不得超过5min。在高温下测试时,应将试样和电极置于绝缘良好的专用烘箱里,在规定的温度下保持15min后进行。金属电极应预先加热到规定的温度。3.4.4结果
以三次测试的中间值作为试验结果。3.5电气强度
3.5.1仪器
电气强度测定装置应符合GB1408《固体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的试验方法》规定。3.5.2试样
试样的制备同第3.4.2条。
3.5.3试验步骤
按GB1408进行测试,采用直径6mm的电极,升压速度为500V/s。从铜片刮去小块漆膜为触点,使铜片作为第二电极。测定每一-铜片厚度及漫漆后近似同一点的厚度。试样的条件处理及测试注意事项同第3.4.3条。每种状态下,应在两个涂漆铜片上至少测试15点。3.5.4结果
试验报告应包括:
被试漆的型号;
烘焙时间与温度:
处理方法:
铜片平均厚度;
漆膜平均厚度;
各种状态的各个击穿电压值;
平均电气强度V/μm(平均击穿电压除以臻膜平均厚度),3.6耐电起痕性
本试验方法旨在说明漆膜在电场下暴露于电解质中对表面漏电起痕敏感性的相对性能。3.6.1仪器
GB 1981—89
试验仪器应符合GB4207《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状态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第4章规定。
3.6.2试样
基板为酚醛层压纸板,厚 3 mm,面积不小于 60 mm×100 mm。基板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应在 130~140V范围内。
基板的一面应无伤痕或污点,在其均匀地涂一层漆,干燥或固化后的漆层厚度应为0:05~0.055 mm(另有规定者除外),涂层应无气泡开裂或质。对干特定的耐漫电起痕性的评定,根据供需双方商定,可用其他基板。3.6.3试验步骤
试验在18~28℃的案温条件下进行,试验电极材料为铂。:3.6.3.1测定漆是否降低耐漏电起痕性(A法)从试样上切取 5个小试样,面积不小于15mm×15mm,漆层应无损伤。在电极上施加130 V电压进行试验,记录发生破坏时的滴数,取5次测定结果的中间值作为结果。如中间值等于或小于50,则报告漆降低了耐溺电起痕性;如中间值大于50,则用B法继续试验。3.6.3.2测定漆的保护能力(B法)从试样上切取5个小试样,面积不小于15rmm×15mm,漆层应无损伤。在电极上施加200 V电压进行试验,记录发生破坏时的滴数,取5次测定结果的中间值3.6.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
被试漆的型号,
渎层厚度!
漆层于燥或固化的温度与时间:c
dA法测定的数
e. B 法测定的滴数;
f.漆降低或提高耐漏电起痕性的情况。3.7工频介质损耗因数和相对介电常数3.7.1仅器
试验仪器应符合GB1409&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额(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的规定。3.7.2试样
试样的制备同第3.4.2条,
3.7.3试验步骤
按 GB 1409 进行测试。高压电极为涂漆的铜片,测量电极直径 50 mm,保护电极内径 54 mm,外径74mm。电极材料为退火铝箔或导电橡皮。测试电压常态时为500V,条件处理后为250V。试样的条件处理及测试注意事项同第3.4.3条。3.7.4结果
以三次测试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GB 1981-89
附录A
(补充件)
A1试管法:将漆倒入直径15mm的干燥洁净无色透明玻璃试管中,在23土2C下静置至气池消失后,在白昼散射光下对光观察漆的颜色是否透明,有无机杂质和不溶解的粒子,A2涂片法:取测定电性能前的漆膜试样两片,观案漆膜的颜色,是否平滑,有无光泽,有无机械杂质和颗粒等。
A3清漆按A1和A2条检查;沥青漆及漆按A2条检查。附录B
用4号杯测定粘度
(补充件)
B1仪器
4号杯式粘度计(图B1):粘度计的杯体由塑料或金属制成,F: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在圆维底部有漏嘴,嘴与杯体用螺纹结构连接。在容器上部有凹槽,作试样溢出用,粘度计底附有两个螺钉,以备调节水平用。
1一嘴;2—杯体;3—凹槽
粘度计的基本尺没要求:
容量为100+mL,
漏嘴孔高为4mm;
漏嘴孔直径为4&2mm
4号杯式粘度计于温度20士1C时的水值为11.5土0.5 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