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5187.1-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1部分:运煤系统

【电力行业标准(DL)】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1部分:运煤系统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7:42:44
- DL/T5187.1-2004
- 现行
标准号:
DL/T 5187.1-2004
标准名称: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1部分:运煤系统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4-03-09 -
实施日期:
2004-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51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适用于燃煤发电机组为125MW及以上的凝汽式发电厂,也适用于50MW及以上的供热式燃煤机组的热电厂和采用洁净煤发电技术的设计。 DL/T 5187.1-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1部分:运煤系统 DL/T5187.1-2004

部分标准内容:
ICS 27.100
备案号:J353-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T 5187.1 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1部分:运煤系统
Technical Codefor
Designing Coal Handling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Part 1: Coal Handling System2004-03-09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铁路卸煤
水运卸煤
公路卸煤
贮煤场、贮煤设施和设备
筛分破碎设施
石灰石贮存、制备及输送
带式输送机
辅助设备和设施
运行维护条件
运煤系统的控制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DL/ T 5187.1 — 2004
散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
码头作业区主要生产辅助建筑
物指标(以建筑面积计)
卸船机、清舱机驾驶、码头皮带机工77
(包括履行水于职能)人员定额79运煤汽车选型计算
DL / T 5187.1 — 2004
DLGJ1一1993《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定》自颁布实施以来,在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体现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统一明确建设标准,保证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的安全、经济、可靠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米,国内的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各设计院、电厂和制造厂家等单位运煤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不仅白行开发、研制了许多国产的先进运煤技术和设备,而且也引进、消化和吸收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得运煤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DLGJ1一1993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要求。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司(局)电力[2000]22号文《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月的通知》的安排,对DLGJ1一1993进行修订。成为系列标准DL/T5187《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DLT5187《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分以下三部分:一第一部分:运煤系统:
一第一部分:煤尘防治:
一第三部分:运煤自动化。
本部分是第一部分:运煤系统。本部分的修订工作,积极贯彻并落实“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符合国情的电力建设基本方针和原则,推广先进、可靠成熟的运煤技术,注重节水、节地、节能、环境保护和控制非生产性设施规模和标准:修订后的标准其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我国运煤技术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火力发电厂运煤在21让纪的发展和建设做好设计技术准备。
DL/T5187.1— 2004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本部分与DLGJ1一1993的主要差别如下:对水运卸煤内容作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第9章,石灰石贮存及制备运输将DLGJ144一1998《火力发电广汽车卸煤设计暂行规定》的内容合并在本部分中;
一对DLGJ1一1993的相关章节的名称、编号、条文内容进行修改、删除和补充,
本部分发布后代替DLGJ1一1993和DLGJ144--1998。本部分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附录B、C、D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华东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
本部分负责起草人:潘正潮。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周相清、胡宏、韦延河、未哲峰。1范围
DL/T5187.1—2004
DLT5187的本部分规定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与建设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燃煤发电机组容量为125MW及以上的凝汽式发电厂,也适用于50MW及以上的供热式燃煤机组的热电厂和采用洁净煤发电技术的设计。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电厂的设计,改建工程的运煤系统设计可参照使用。
PL / T 5187 1 — 200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LT518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有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白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146.1标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146.2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GB 475
商品煤样来取方法
GB 4053.1
GB 4053.2
GB 4053.3
GB 4053.4
GB4208
GB5083
GB/T 7721
GB/T 7723
GB 8978
GB/T 9770
GB 12348
GB13223
GB 50229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固定式钢斜梯安雀技术条件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工业钢半台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电子皮带秤
固定式电子秤
污水综合排放标推
普通用途丝绳芯输送带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火电广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J 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22一1987广矿道路设计规范
GB/T17119一1997连续搬运设备带承载托辊的带式输送机运行功率和张力的计算
DLT569船舶运输煤样的采取方法DLT576汽车运输煤样的采取方法DL / T 5187.1 — 2004
DLT5000一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2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
DLT5052火力发电厂辅助、附属及生活福利建筑物建筑面积标准
DL5053火力发电广劳动安全和工业卫设计规程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1
DL/T 5187.2
煤尘防治
DL/T 5187.3
运煤自动化
JJG 195
JTJ 211
火力发串广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3部分连续累计动衡器(皮带秤)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TB/T1407列车牵引计算规程
DL / T 5187.1 2004
3总则
3.0.1运煤系统设计应积极采用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并应结合工程的特点不断有所创新。
3.0.2运煤系统设计结合工程的特点,积极慎重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成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布置、新结构,努力提高运煤系统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并力求做到流程合理、布置紧凑、操作方便,为提高运煤系统的可靠性、合理性、经济性,劳动生产率和文明生产水平,为节约能源、用水、材料和舍理控制造价创造条件。3.0.3运煤系统的卸煤装置、简仓的设计应符合GB50229的技术婴求。
3.0.4运煤系统的劳动保扩工业卫生应符合DL5053的要求。运煤系统设备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拼施应符合GB5083的要求。3.0.5运煤系统煤尘治理设计应符合DLT 5187.2的要求,3.0.6运煤系统的煤尘、污水排放、噪声应符合GB13223、GB8978、GB12348的要求。
3.0.7运煤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发电厂投产后煤源和煤质变化的可能性,必要时应适当提高运煤系统对煤源和煤质变化的适应能力。
3.0.8运煤系统设计应根据发电厂燃用煤种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运煤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锅炉机纠对燃煤的要求。
3.0.9发电厂耗煤量根据设计煤种按下式计算:1小时耗煤量等于全厂锅炉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计算的小时总耗煤量。2日耗煤量0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Qa——日耗煤量,td;
Qa= QHa
DL/T 5187.1 — 2004
(3.0.9-1)
Qh一全厂锅炉机组小时耗煤量,t/h;Ha——锅炉机组日利用小时数,h(--般取20h~22h)。3年耗煤量Q按下式计算:
式中:
Q—年耗煤量,ta;
(3.0.9-2)
Qh—一全厂锅炉机组小时耗煤量,t/h;H,—锅炉机组年利用小时数,h(一般取5000h~6000h)。3.0.10运煤系统总布置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在满足远煤系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简化运煤系统和缩短流程,减少转运环节,降低煤流落差。2卸煤装置的位置要有利于缩短燃煤运距和便丁同路网连接。铁路轨面、公路路面标高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求经济合理。
3贮煤场应选择地质条件适宜、环境影响较小、便于扩建、能使整个运煤系统环节少、运距较短的地方。4最终的碎煤机室宜设在贮煤场至主厂房的运煤系统中:5附属建筑及相关道路的布置应便于进行生产活动。其建筑面积应符合DL/T5052的要求。3.0.11运煤系统设训应优先选用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生产又有运行实绩的优质产品。设备性能应与燃料特性及运行使用条件相适应。当主要设备采用新产品新材料时,应经技术经济论证。
3.0.12铁路来煤的发电厂,其日计算煤量M.可按下式计算(计算出的M.并圆整为列车车辆名义载重量的整数)Ma= KQ
DL/ T 5187.1 2004
式中:
M.—一日计算煤量,td;
K一口来煤不均衡系数(可根据年运煤量的人小和运输条件的优劣,参照本地区类似电厂来煤的实际情况确定,K一般宜取1.1~1.3);
Qa日耗煤量,td。
3.0.13水路来煤的发电厂,其日计算煤量可按下式计算:M.-KhQ/D
式中:
-日计算煤量,t/d:
船到港不均衡系数(船舶到港不均衡系数,可根据年运煤量的大小和运输条件的优劣,宜按表5.2.1选取);
Qa年耗煤量,ta:
D-煤码头年工作日数。
3.0.14电厂燃煤全部或部分采用汽车运输时,应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明确的汽车运输年来煤量作为设计依据。日计算煤量M可按下式计算:
M= KO.H/H
Ma=KQ/D
式中:
Ma—日计算煤量,t/d;
日来煤不均衡系数,宜取1.1~~1.3;-汽车运输年来煤量,ta;
电)锅炉机组日利用小时数,h;锅炉机组年利用小时数,h;
(3.0.14-1)
(3.0.14-2)
全年来煤天数,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公路交通条件和煤矿工作制度等因素确定,d。当无可靠的统计资料时,日计算煤量可按式(3.0.14-1)计6
DL/T5187.1-2004
3.0.15运煤系统全天设计运行小时数可取下列数值:三班运行一般不宜人于16h两班运行不宜大于12h。3.0.16用铁路部门的通用敲车运煤的发电厂,车型和列车编组应采用铁路部门提供的近期和远期资料。3.0.17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铁路散车卸煤用螺旋卸车机、斗链卸车机和抓斗爽御车机在人工适当辅助下其设计综合卸煤出力可按表3.0.17选取。
表3.0.17铁路傲车卸煤机综合出力序号
机械名称
螺旋卸车机
斗链卸车机
装卸桥(跨度40m)
桥式抓斗起重机
综合出力
300~400
200~-300
170~220
130--180
抓斗容积2.50m
抓斗容积2.50m
翻车机系统的卸煤能力应按翻车机的额定出力设计。3.0.181
火力发电厂从御煤接卸装置到贮煤场之间的系统出力3.0.19
接下列情凝设计:
1对水运来煤的发电厂,卸煤装置至贮煤场的带式输送机的出力,应与卸船工艺系统设备的最大能力相匹配,带式输送机的出力不应小于卸船设备额定能力的1.2倍。2对陆路米煤的发电厂,受卸煤装置有一定缓冲能力的发电厂,可不大往主厂房运煤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出力;当卸煤装置没有一定缓冲能力时,卸煤装骨的出力应与输出的出力相匹配。
3.0.20双路带式输送机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宜在下列转运点设置交叉:卸煤装置输出的第一段带式输送机头部:从煤场取煤的带式输送机头部:进入主广房的带式输送机部。7
DL/T5187.12004
3.0.21煤场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功能和台数的选取应符合DL50002000中7.4.3的要求。
3.0.22主厂房原煤仓或大型贮煤简仓的配仓方式应与煤仓布置、单仓容量及带式输送机主要参数相适应,并符合控制方便、运行可靠、煤斗充满系数高、密闭防尘、便于扩建等技术要求。3.0.23运煤系统转运设备(或部件)的选择和布置应满足煤流通畅并易调节、落差较小、控制方便、运行可菲、便子维修等技术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J353-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T 5187.1 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1部分:运煤系统
Technical Codefor
Designing Coal Handling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Part 1: Coal Handling System2004-03-09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铁路卸煤
水运卸煤
公路卸煤
贮煤场、贮煤设施和设备
筛分破碎设施
石灰石贮存、制备及输送
带式输送机
辅助设备和设施
运行维护条件
运煤系统的控制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DL/ T 5187.1 — 2004
散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
码头作业区主要生产辅助建筑
物指标(以建筑面积计)
卸船机、清舱机驾驶、码头皮带机工77
(包括履行水于职能)人员定额79运煤汽车选型计算
DL / T 5187.1 — 2004
DLGJ1一1993《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定》自颁布实施以来,在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体现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统一明确建设标准,保证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的安全、经济、可靠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米,国内的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各设计院、电厂和制造厂家等单位运煤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不仅白行开发、研制了许多国产的先进运煤技术和设备,而且也引进、消化和吸收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得运煤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DLGJ1一1993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要求。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司(局)电力[2000]22号文《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月的通知》的安排,对DLGJ1一1993进行修订。成为系列标准DL/T5187《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DLT5187《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分以下三部分:一第一部分:运煤系统:
一第一部分:煤尘防治:
一第三部分:运煤自动化。
本部分是第一部分:运煤系统。本部分的修订工作,积极贯彻并落实“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符合国情的电力建设基本方针和原则,推广先进、可靠成熟的运煤技术,注重节水、节地、节能、环境保护和控制非生产性设施规模和标准:修订后的标准其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我国运煤技术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火力发电厂运煤在21让纪的发展和建设做好设计技术准备。
DL/T5187.1— 2004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本部分与DLGJ1一1993的主要差别如下:对水运卸煤内容作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第9章,石灰石贮存及制备运输将DLGJ144一1998《火力发电广汽车卸煤设计暂行规定》的内容合并在本部分中;
一对DLGJ1一1993的相关章节的名称、编号、条文内容进行修改、删除和补充,
本部分发布后代替DLGJ1一1993和DLGJ144--1998。本部分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附录B、C、D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华东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
本部分负责起草人:潘正潮。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周相清、胡宏、韦延河、未哲峰。1范围
DL/T5187.1—2004
DLT5187的本部分规定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与建设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燃煤发电机组容量为125MW及以上的凝汽式发电厂,也适用于50MW及以上的供热式燃煤机组的热电厂和采用洁净煤发电技术的设计。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电厂的设计,改建工程的运煤系统设计可参照使用。
PL / T 5187 1 — 200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LT518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有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白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146.1标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146.2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GB 475
商品煤样来取方法
GB 4053.1
GB 4053.2
GB 4053.3
GB 4053.4
GB4208
GB5083
GB/T 7721
GB/T 7723
GB 8978
GB/T 9770
GB 12348
GB13223
GB 50229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固定式钢斜梯安雀技术条件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工业钢半台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电子皮带秤
固定式电子秤
污水综合排放标推
普通用途丝绳芯输送带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火电广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J 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22一1987广矿道路设计规范
GB/T17119一1997连续搬运设备带承载托辊的带式输送机运行功率和张力的计算
DLT569船舶运输煤样的采取方法DLT576汽车运输煤样的采取方法DL / T 5187.1 — 2004
DLT5000一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2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
DLT5052火力发电厂辅助、附属及生活福利建筑物建筑面积标准
DL5053火力发电广劳动安全和工业卫设计规程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1
DL/T 5187.2
煤尘防治
DL/T 5187.3
运煤自动化
JJG 195
JTJ 211
火力发串广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3部分连续累计动衡器(皮带秤)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TB/T1407列车牵引计算规程
DL / T 5187.1 2004
3总则
3.0.1运煤系统设计应积极采用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并应结合工程的特点不断有所创新。
3.0.2运煤系统设计结合工程的特点,积极慎重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成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布置、新结构,努力提高运煤系统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并力求做到流程合理、布置紧凑、操作方便,为提高运煤系统的可靠性、合理性、经济性,劳动生产率和文明生产水平,为节约能源、用水、材料和舍理控制造价创造条件。3.0.3运煤系统的卸煤装置、简仓的设计应符合GB50229的技术婴求。
3.0.4运煤系统的劳动保扩工业卫生应符合DL5053的要求。运煤系统设备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拼施应符合GB5083的要求。3.0.5运煤系统煤尘治理设计应符合DLT 5187.2的要求,3.0.6运煤系统的煤尘、污水排放、噪声应符合GB13223、GB8978、GB12348的要求。
3.0.7运煤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发电厂投产后煤源和煤质变化的可能性,必要时应适当提高运煤系统对煤源和煤质变化的适应能力。
3.0.8运煤系统设计应根据发电厂燃用煤种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运煤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锅炉机纠对燃煤的要求。
3.0.9发电厂耗煤量根据设计煤种按下式计算:1小时耗煤量等于全厂锅炉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计算的小时总耗煤量。2日耗煤量0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Qa——日耗煤量,td;
Qa= QHa
DL/T 5187.1 — 2004
(3.0.9-1)
Qh一全厂锅炉机组小时耗煤量,t/h;Ha——锅炉机组日利用小时数,h(--般取20h~22h)。3年耗煤量Q按下式计算:
式中:
Q—年耗煤量,ta;
(3.0.9-2)
Qh—一全厂锅炉机组小时耗煤量,t/h;H,—锅炉机组年利用小时数,h(一般取5000h~6000h)。3.0.10运煤系统总布置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在满足远煤系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简化运煤系统和缩短流程,减少转运环节,降低煤流落差。2卸煤装置的位置要有利于缩短燃煤运距和便丁同路网连接。铁路轨面、公路路面标高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求经济合理。
3贮煤场应选择地质条件适宜、环境影响较小、便于扩建、能使整个运煤系统环节少、运距较短的地方。4最终的碎煤机室宜设在贮煤场至主厂房的运煤系统中:5附属建筑及相关道路的布置应便于进行生产活动。其建筑面积应符合DL/T5052的要求。3.0.11运煤系统设训应优先选用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生产又有运行实绩的优质产品。设备性能应与燃料特性及运行使用条件相适应。当主要设备采用新产品新材料时,应经技术经济论证。
3.0.12铁路来煤的发电厂,其日计算煤量M.可按下式计算(计算出的M.并圆整为列车车辆名义载重量的整数)Ma= KQ
DL/ T 5187.1 2004
式中:
M.—一日计算煤量,td;
K一口来煤不均衡系数(可根据年运煤量的人小和运输条件的优劣,参照本地区类似电厂来煤的实际情况确定,K一般宜取1.1~1.3);
Qa日耗煤量,td。
3.0.13水路来煤的发电厂,其日计算煤量可按下式计算:M.-KhQ/D
式中:
-日计算煤量,t/d:
船到港不均衡系数(船舶到港不均衡系数,可根据年运煤量的大小和运输条件的优劣,宜按表5.2.1选取);
Qa年耗煤量,ta:
D-煤码头年工作日数。
3.0.14电厂燃煤全部或部分采用汽车运输时,应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明确的汽车运输年来煤量作为设计依据。日计算煤量M可按下式计算:
M= KO.H/H
Ma=KQ/D
式中:
Ma—日计算煤量,t/d;
日来煤不均衡系数,宜取1.1~~1.3;-汽车运输年来煤量,ta;
电)锅炉机组日利用小时数,h;锅炉机组年利用小时数,h;
(3.0.14-1)
(3.0.14-2)
全年来煤天数,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公路交通条件和煤矿工作制度等因素确定,d。当无可靠的统计资料时,日计算煤量可按式(3.0.14-1)计6
DL/T5187.1-2004
3.0.15运煤系统全天设计运行小时数可取下列数值:三班运行一般不宜人于16h两班运行不宜大于12h。3.0.16用铁路部门的通用敲车运煤的发电厂,车型和列车编组应采用铁路部门提供的近期和远期资料。3.0.17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铁路散车卸煤用螺旋卸车机、斗链卸车机和抓斗爽御车机在人工适当辅助下其设计综合卸煤出力可按表3.0.17选取。
表3.0.17铁路傲车卸煤机综合出力序号
机械名称
螺旋卸车机
斗链卸车机
装卸桥(跨度40m)
桥式抓斗起重机
综合出力
300~400
200~-300
170~220
130--180
抓斗容积2.50m
抓斗容积2.50m
翻车机系统的卸煤能力应按翻车机的额定出力设计。3.0.181
火力发电厂从御煤接卸装置到贮煤场之间的系统出力3.0.19
接下列情凝设计:
1对水运来煤的发电厂,卸煤装置至贮煤场的带式输送机的出力,应与卸船工艺系统设备的最大能力相匹配,带式输送机的出力不应小于卸船设备额定能力的1.2倍。2对陆路米煤的发电厂,受卸煤装置有一定缓冲能力的发电厂,可不大往主厂房运煤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出力;当卸煤装置没有一定缓冲能力时,卸煤装骨的出力应与输出的出力相匹配。
3.0.20双路带式输送机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宜在下列转运点设置交叉:卸煤装置输出的第一段带式输送机头部:从煤场取煤的带式输送机头部:进入主广房的带式输送机部。7
DL/T5187.12004
3.0.21煤场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功能和台数的选取应符合DL50002000中7.4.3的要求。
3.0.22主厂房原煤仓或大型贮煤简仓的配仓方式应与煤仓布置、单仓容量及带式输送机主要参数相适应,并符合控制方便、运行可靠、煤斗充满系数高、密闭防尘、便于扩建等技术要求。3.0.23运煤系统转运设备(或部件)的选择和布置应满足煤流通畅并易调节、落差较小、控制方便、运行可菲、便子维修等技术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53-2013 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287-2013 煤灰比电阻的试验室测定方法
- DL/T1298-201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