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力行业标准(DL)】 带电作业用绝缘垫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4 15:15:18
  • DL/T853-2004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L/T 853-2004

  • 标准名称:

    带电作业用绝缘垫

  •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4-03-09
  • 实施日期:

    2004-06-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4.56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气工程>>29.020电气工程综合
  • 中标分类号:

    电工>>输变电设备>>K47输电线路器材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EC61111:2002 MOD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书号:

    155083.1084
  • 页数:

    17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6-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胡毅、吴维宁、刘书来、高峰、赵志疆、吕伟宏、易辉、张丽华
  • 起草单位:

    武汉高压研究所、河南省平顶山市电业局、宁波天弘电力器具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带电作业标委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用绝缘垫的分类、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用橡胶类材料制成的、敷设在地面或接地物体上以保护作业人员免遭电击的绝缘垫。 DL/T 853-2004 带电作业用绝缘垫 DL/T853-2004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9.020
备案号:13598-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853—2004
20041600
带电作业用绝缘垫
Matting of insulating material for electrical purposes(IEC 61111: 2002, MOD)
2004-03-09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验方法
特殊性能绝缘垫的试验
检验规则
10标志、包装、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标志符号
试验项目及程序
抽样方法及判别规则
试验用油
验收试验
使用指南
DL/T853-2004
DL/T853—2004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司(局)电力[2000】70号文《关于下达2000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的任务而编制的。本标准修改采用IEC6111:1992《带电作业用绝缘垫》。本标准在绝缘垫的适用电压等级上,根据IEC标准的分级并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及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并考虑适当的安全裕度,规定了绝缘垫在我国的适用电压等级,其他条款与EC标准相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高压研究所、河南省平顶山市电业局、宁波天弘电力器具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毅、吴维宁、刘书来、高峰、赵志疆、吕伟宏、易辉、张丽华。本标准由武汉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1范围
带电作业用绝缘垫
DL/T853—2004
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用绝缘垫的分类、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用橡胶类材料制成的、敷设在地面或接地物体上以保护作业人员免遭电击的绝缘垫。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4286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IEC60060一1:1989)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其他的参见GB/T14286。3.1
橡胶类材料
elastomer
包括天然和人造橡胶、乳胶和橡胶聚合物。3.2
电极间隙electrodeclearance
从高压电极至接地电极之间的最短路径。3.3
验证试验prooftes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验证试品的电气绝缘强度高于某一规定的电压值的试验。4结构
绝缘垫应采用橡胶类绝缘材料制作,上表面应采用皱纹状或菱形花纹状等防滑设计,以增强表面防滑性能,背面可采用布料或其他防滑材料。5分类
绝缘垫按电气性能分为0,1,2,3共4级。适用于不同标称电压系统的绝缘垫见表1。表14
绝缘垫的适用电压等级
注:在三相系统中是指线电压。适用电压等级(A.C)
10000(6000)
DL/T8532004
对具有耐低温性能的绝缘垫特别标明为C类绝缘垫。6要求
6.1样式
绝缘垫可以专门设计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6.2尺寸
绝缘垫尺寸及允许误差见表2。
表2尺寸及允许误差
尺寸及允许误差
特殊型
1000±25
1000±25
1000±25
6.3厚度
600±15
1000±25
2000±25
卷简筒型
610±15
760±15
915±25
1220±25
6.3.1为了有合适的柔软度,绝缘垫的最大厚度规定见表3。应该在皱纹或菱形花纹之上测量,皱纹的深度应不大于3mm,菱形花纹的高度应不高于2mm。表3绝缘垫的最大厚度
最大厚度
6.3.2最小厚度不予限定,但必须通过本标准第7章、第8章所规定的试验。6.4工艺及成型
绝缘垫上下表面应不存在有害的不规则性。有害的不规则性是指下列特征之一,即破坏均匀性、损坏表面光滑轮廓的缺陷,如小孔、裂缝、局部隆起、切口、夹杂导电异物、折缝、空隙、凹凸波纹及铸造标志等。无害的不规则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表面不规则性。如果其不规则性是属于以下状况,则是可以接受的
a)符合表3中的厚度要求,仅需改进表面防滑设计以增大摩擦力;b)当拉伸时,凹槽或模型标志趋向于平滑的表面。7
试验方法
7.1一般要求
试验包括型式试验、抽样试验、例行试验和验收试验。进行型式试验所需的试品数量为16件。各类型试验所需试品数量、试验顺序见附录B。绝缘垫在试验前应在温度为(23土2)℃、相对湿度为(50±5)%的环境中预置(2士0.5)h。2
7.2外观检查和测量
7.2.1目视检查
对绝缘垫外观应进行目视检查。7.2.2尺寸检查
按照6.2要求,绝缘垫在展平的状态下按表2中的尺寸要求进行检查。7.2.3厚度
DL/T853—2004
按6.3要求,在整个绝缘垫上应随机选择5个以上不同的点进行厚度测量和检查。可使用千分尺或同样精度的仪器进行测量。千分尺的精度应在0.02mm以内,测钻的直径为6mm,平面压脚的直径为(3.17土0.25)mm,压脚应能施加(0.83土0.03)N的压力。绝缘垫应平展放置,以使千分尺测量面之间是平滑的。
若有争议时,应采用上述的千分尺方法进行测量。7.2.4工艺及成型检查
按6.4要求,对试品进行目测检查,应无6.4中所指出的有害的不规则性。7.2.5标志检查
对标志应进行目测检查和持久性试验。标志的持久性试验可以通过肥皂水浸泡的软麻布擦15s,然后再用酒精浸泡过的软麻布擦15s。试验结束时标志仍应是清晰的。
7.2.6包装检查
对包装应进行目视检查。
7.3机械试验
7.3.1一般要求
试验前应将试品预置在温度为(23土2)℃、相对湿度为(50土5)%的环境中24h。7.3.2抗机械刺穿试验
从被试绝缘垫上切取2个直径为50mm的圆形试品,将每个试品紧夹在2个直径为50mm的圆板之间,上板开有直径为6mm的孔,下板开有直径为25mm的孔,两孔边缘倒角为半径0.8mm的圆弧(见图1)。将一根直径为5mm的金属棒加工成一端锥度为12°、顶端半径为0.8mm的锥形针,将锥形针垂直置于试品上方,以(500土50)mm/min的速度向试品加力,测量出穿透试品所需的刺穿力。要求抗刺穿力不小于70N。
锥形针
图1抗机械刺穿试验
DL/T8532004
7.3.3防滑试验
试验前试品的表面用纯度为96%的酒精擦拭干净。将面积为300mm×300mm的试品水平置放在木板上,按照以下说明进行干燥状态下的试验(见图2):
1)用于防滑试验的重块(m),与绝缘垫的接触面积为:(100土0.5)mm×(100土0.5)mm;2)重块材料:20号钢:
3)重块底面粗糙度:粗糙等级为N6,R,=0.8um;4)边缘圆角的曲率半径:r=2mm;5)重块总重:5kg土5g。
试验中划上起始标记后,在图2所示试验装置上施加(30士0.01)N的拉力持续3min。试品的上下表面都要进行此项试验。若试验过程中重块的位移不超过15mm,则试验通过。104
1一试品:2—滑轮;3—重块;4—拉力计图中尺寸单位为mm
图2防滑试验布置
7.4电气试验
7.4.1一般要求
电气试验采用交流电压进行试验。型式试验需3个绝缘垫,例行试验需1个绝缘垫,抽样试验所需数量参照附录C。试验设备及测量系统应符合GB/T16927.1的有关规定。试验设备应具有过流保护装置。系统的测量误差应小于3%。测量仪器、仪表应每年进行一次计量校核。对于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在电气试验前,绝缘垫应浸在水中预置(16土0.5)h,例行试验不需在水中预置。
电极设计及加工应使电极之间的电场均匀且无电晕发生。电极间隙规定值见表4。
7.4.2电极
绝缘垫级别
7.4.2.1验证试验电极
表4电极间隙
电极间隙
DL/T853—2004
适用于0,1,2级绝缘垫的电极应是约5mm厚的矩形金属极板。极板边角应具有光滑的边缘。下极板的尺寸应大于表2中绝缘垫的尺寸,上极板与下极板之间的绝缘距离应满足表4中对电极间隙的规定。6mm左右的导电橡胶(泡沫)或潮湿的海绵放置在极板与试品之间。对于3级绝缘垫,一个厚度为3mm~5mm、中空为762mm×762mm、边长为1270mm×1270mm耐热型有机玻璃板置放在接地金属板上,导电橡胶或潮湿的海绵置放入玻璃板的中空部分,再把被试绝缘垫置放其上,试验电压施加在绝缘垫上部的金属极板上,试验布置见图3。1270
有机玻璃板
金属板
绝缘垫1000×1000
有机玻璃板
湿海绵
图中尺寸单位为mm
图3用于3级绝缘垫的布置
7.4.2.2耐压试验电极
金属板
耐压试验电极由两个金属圆柱组成,圆柱边缘的曲率半径为3mm,其中一个电极的高度为25mm,直径为25mm;另一个电极高度为15mm,直径为75mm。两个电极同轴布置,如图4所示。?
绝缘垫
7.4.3交流电压试验
7.4.3.1交流电压验证试验
金属电极
金属电极
图中尺寸单位为mm
图4耐压试验电极及布置图
绝缘液体
试验电压从较低值开始上升,并以1000V/s的速度逐渐升压,直至达到表5规定的试验电压或绝5
DL/T853—2004
缘垫发生击穿。试验时间从达到规定的试验电压的时刻开始计算。对于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电压持续时间为3min,对于例行试验,电压持续时间为1min。如试验无闪络、无击穿、无明显发热,则试验通过。
7.4.3.2交流耐压试验
对于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需从绝缘垫上切取5个150mm×150mm的试验样品。把试品固定在如7.4.2.2所述的金属电极之间,并且把整个装置浸泡在液体油中(例如:变压器油)。试品不应触及油壁。
对每个试品仅施加一次电压,试验电压从较低值开始上升,以1000V/s的速率逐渐升压,升压到表5规定的耐受电压值。在达到规定的耐受电压值后迅速降压至耐受值的1/2,然后断开电路。如果无击穿发生,则试验通过。
对于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电压持续时间为3min。如果无击穿发生,则试验通过。表5试验电压
交流电压(r.m.s)
认证试验电压
热老化试验
耐受试验电压
从绝缘垫上剪下两片直径为50mm的圆形试品置于温度为(70土2)℃、相对湿度为20%以下的空气恒温器中168h。
空气恒温器中应有每小时交换3~10次的空气环流,输入的空气温度应为(70土2)℃。在空气恒温器中不应有铜或铜合金物品。容器内应有悬挂试品的装置,各试品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mm,试品与恒温器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当加热周期结束后,从恒温器中取出物品,冷却时间不少于16h,然后依据7.3.2规定,对试品进行抗机械刺穿试验。
试验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抗机械刺穿强度应不低于老化试验前的80%。7.6阻燃试验
从绝缘垫切取1件150mm×150mm的试品,用钳子夹住水平地放在燃气喷嘴的中心上方40mm处。试验应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试验时应使用优质甲烷作为燃料,且有相应的调节器和表计来控制燃气量。喷嘴直径为(9.5土0.5)mm,可产生高度为(20土2)mm的蓝色火焰。试验前,燃烧试品应远离喷嘴放置。首先点燃并调节产生高度为(20土2)mm的火焰,通过调节燃烧喷嘴的燃气量和空气量,直到产生(20土2)mm尖端为黄色的蓝色火焰。随后增加空气量,直到尖端的黄色火焰消失。
调节完毕后,将燃烧喷嘴置于试品的正下方,火焰应在燃烧10s后退出,应保证没有空气流干扰试验火焰。
燃气装置退出后,观察试品上的火焰蔓延,观察时间为55s。如果在此期间内,火焰没有扩散到以燃烧中心为圆心、直径为50mm的圆以外,则认为试验通过。7.7低温试验
型式试验需从绝缘垫上截取3片200mm×500mm的试品,抽样试验所需试品数见附录C。将被试的绝缘垫置放于温度为(-25±3)℃的低温舱中1h,2块200m×200mm×5mm的聚乙烯板也一同置6
于低温舱中保持相同的时间。
DL/T853-2004
在从低温舱中移出的1min内,将每只绝缘垫对折并置放在两聚乙烯板之间,然后在板上施加100N的力并持续30s,如图5所示。试品应无破裂或无明显可见的裂纹,然后在无预湿条件下进行交流电压认证试验,若无击穿、无闪络、无明显发热则试验通过。桑乙烯板
绝续带
7.8耐酸试验
压力为100N
折叠中心线
聚乙烯板
图5低温试验布置
在环境温度为(23土2)℃时,将绝缘垫试品浸泡于32°硫酸溶液中(8土0.5)h,然后将绝缘垫用清水清洗,并在70℃左右空气中干燥(2土0.5)h。干燥完毕后,在环境温度下置放(45土15)min后进行以下试验:
1)电气试验(见7.4,在无预湿条件下进行试验);2)抗机械刺穿试验(见7.3.2),浸酸后的抗机械刺穿试验值应不小于浸酸前试验值的75%。7.9耐油试验
绝缘垫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50土5)%的空气中放置(3±0.5)h以上后,将其浸泡于(70士2)℃的1号油中(24土0.5)h。然后用不起毛的吸水布将绝缘垫擦干。在环境温度下放置(45士15)min后进行以下试验:1)电气试验(见7.4,在无预湿条件下进行试验);2)抗机械刺穿试验(见7.3.2),浸油后绝缘垫抗机械刺穿试验值应不小于不浸油试验值的50%。8特殊性能绝缘垫的试验
对用于严寒气候条件下的C类绝缘垫,应进行超低温试验。将从绝缘垫上截取的3片200mm×500mm的试品和2片200mm×200mm×5mm的聚乙烯板一同置于温度为(-40±3)℃的低温舱中(24土0.5)h。在试品从容器中取出后的1min内,将每只绝缘垫对折并置放在两聚乙烯板之间,然后施加100N的压力并持续30s,如图5所示,试品应无破裂或无明显的裂纹。然后在无预湿条件下进行交流电压验证试验,若无击穿、无闪络、无发热则试验通过。9检验规则www.bzxz.net
9.1型式试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对产品进行型式试验:1)新产品投产前的定型签定;
2)产品的结构、材料或制造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到产品的主要性能时;3)原型式试验已超过5年时。
型式试验项目及所需试品数量、试验次序见附录B。7
DL/T853—2004
9.2抽样试验
按照买方与生产厂家的协议,抽样试验可以是型式试验的全部试验项目,也可以抽样做部分试验项目。抽样试验的试验次序及所需试品数量见附录B。抽样试验的抽样方法及判别规则见附录C。9.3例行试验
出厂试验、预防性试验可按例行试验项目的要求进行。试验项目及试验次序见附录B。10标志、包装、贮存
10.1标志
10.1.1绝缘垫上应有如下标志
1)符号(双三角形)(见附录A);2)制造厂或商标;
3)种类、型号(长度和宽度)。10.1.2在使用彩色标志时,符号的颜色要符合下面的规则0级一红色
1级一白色
2级一黄色
3级一绿色
10.2包装
绝缘垫应逐一包装在有足够强度的包装袋里,不允许折叠和挤压,以避免损坏。绝缘垫的包装袋中应附有检验报告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包装袋的外面应印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种类、等级、分类、型号和数量。10.3购存
绝缘垫应贮存在专用箱内,避免阳光直射,雨雪浸淋,防止挤压和尖锐物体碰撞。禁止绝缘垫与油、酸、碱或其他有害物质接触,并距离热源1m以上。贮存环境温度宜为10℃~21℃之间。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