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力行业标准(DL)】 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27 19:08:53
  • DL/T879-2004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L/T 879-2004

  • 标准名称:

    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4-03-09
  • 实施日期:

    2004-06-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2.66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气工程>>29.020电气工程综合
  • 中标分类号:

    电工>>输变电设备>>K47输电线路器材

关联标准

  • 替代情况:

    SD 332-1989
  • 采标情况:

    IEC61230:1993 IDT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书号:

    155083.1093
  • 页数:

    25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6-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易辉、陶文秋、于长广、刁宝存、伏忠奎、张丽华、胡毅、吕伟宏
  • 起草单位:

    武汉高压研究所、辽宁省电力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的设计、制造、选择、使用与保养。本标准适用于已停电的交流输变电与配电系统以及电气设备,220kV-500kV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上及在试验室和试验设备上临时装设短路接地用的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本标准不适用于在直流高压输电设备上所用的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DL/T 879-2004 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DL/T879-2004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9.020
备案号:13629-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879—2004
代替SD332—1989
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
短路装置
Portableequipmentfor earthing orearthingandshort-circuiting for live working(IEC61230:1993IDT)
2004-03-09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电气特性参数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的选择、使用和保养说明书抽样步骤
接地操作杆的选择和试验一般规定.....
使用平行连接电缆装置的附加要求和试验.
DL/T879—2004
DL/T879—2004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司(局)电力【2000】70号文《关于下达2000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的任务而编制的。本标准等同采用EC61230:1993《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SD332一1989《携带型短路接地线技术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和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高压研究所、辽宁省电力公司、辽阳电业局、宁波天弘电力器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陶文秋、于长广、刁宝存、伏忠奎、张丽华、胡毅、吕伟宏。1范围
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DL/T879—2004
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的设计、制造、选择、使用与保养。本标准适用于已停电的交流输变电与配电系统以及电气设备,220kV~500kV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上及在试验室和试验设备上临时装设短路接地用的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本标准不适用于在直流高压输电设备上所用的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3398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及实心绝缘棒(eqVIEC60855:1985,IEC61235:1993)
GB/T14286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eqvIEC60743:2001)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IEC60060-1:1989)3术语和定义
GB/T14286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试验
型式试验typetest
按设计要求而进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的试验,以确定装置的性能是否与设计相一致。3.1.2
例行试验routinetest
每个单独的装置在生产中或生产后要进行的试验,用来确定它是否符合标准。3.1.3
抽样试验samplingtest
从一组成品或半成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试品所进行的试验。3.1.4
验收试验acceptancetest
用来向用户证明,装置达到了说明书所指定情况的契约性试验。3.2特殊术语
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量portableequipmentforearthingandshort-circuiting为了接地或接地及短路目的,用人工将其连接到电气设备上的装置。它包括接地元件,短路元件和一个或多个绝缘元件,如接地操作杆(参见图1、图2和图3)。3.2.2
接地电缆earthingcable
DL/T8792004
与有接地系统的短路装置相连接的电缆【参见图1a)、图2a)、b)和图3]。3.2.3
短路装置short-circuitingdevice为了短路,将导线内部连接的装置(见图1、图2和图3,第2、3、5、15和17)。导线的内部连接可部分通过接地系统而得到[见图2d)]。3.2.4
短路电缆short-circuitingcable组成短路装置一部分的电缆(见图1和图2)。3.2.5
短路条short-circuitingbar
短路装置的一个部件,为条状或管状硬导体(见图3)。3.2.6
接线束connectingcluster
连接短路电缆的元件。它将电缆直接或通过诸如电缆接线头之类的连接片,彼此相连或与接地电缆或接地端线夹相连【见图1a)、图2a)]。3.2.7
接地端线夹earthclamp
直接或通过连接片连接在接地电缆、短路电缆或接线束上的线夹。用来与接地系统连接,可以直接连接也可通过固定连接点连接[见图1a、图2和图3]。3.2.8
线路端线夹lineclamp
直接或通过连接片连接在接地电缆,短路条或导电棒上的线夹。用来与线路(线路导线,节点或其他传送电流的导体)连接,可以直接连接也可通过固定连接点连接(见图1、图2和图3)。3.2.9
固定连接点fixedconnectionpoint装置的一部分,特别为线夹的连接(如球形插头、圆柱形螺栓、弓弧、箍圈、接触柱等)安排的【见图1a】和图5a】]。
绝缘部件insulatingelement
为了接地或接地和短路目的,将线路端线夹与部分电气设备相连的手握绝缘部件。3.2.11
接地操作杆(接地裤)earthingpole(earthingstick)连接线路端线夹、短路条或导电延伸棒的绝部件。它具有固定或可拆卸的连接器(见图1,14和图1,L+L)。
导电延伸棒conductiveextensioncomponent绝缘杆与线路端线夹间的刚性导体,是接地或短路电缆的延伸部分。3.2.13
额定电流I,与额定时间t,ratedcurrentI,andratedtimet,一个装置指定值。用它们来限定电流的最高有效值和对装置无不良影响的最高累积焦耳()。这些值仅用于部件设计来耐受短路电流。3.2.14
峰值电流IpeakcurrentI.
电路最初激励后,瞬变周期的最大电流的峰值。4电气特性参数
DL/T879—2004
接地或接地及短路装置的每一个元件都应该能够承受短路电流,这些元件由其额定电流1,与额定时间,来表征。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额定时间t有以下六个标准值:
3s,2s,1s,0.5s,0.25s和0.1s。I,应根据这六个标准时间中的一个来确定:laatL:Lo.s:lo.2s或lo1(kA,有效值)。接地和短路装置的任何部分都不能承受:一比其额定电流1大的电流:
一大于1?·t的累积焦耳数。
5要求
5.1一般要求
接地装置应能够适应电气设备安全接地和短路的要求(见附录A)。当按使用说明书安装装置时,按照设计,装置应该能够承受故障电流所产生的所有应力,而不对人产生任何电气、机械、化学或热学方面的危害。设备在室内使用时,调节适当的温度,即可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撤离和降低有毒蒸汽的浓度,又可以避免对设备与建筑造成长期损害。根据一般气候条件,装置的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在-25℃~十55℃。另外还有暖(W)和冷(C)这两种特别分类。
分类如下(见表1):
表1特殊的温度分类
暖(w)
冷(C)
温度范围
-5℃~+70℃
40℃~+55℃
对装置的要求与验证装置是否达到要求而所要进行的必要测试,厂家与用户可协商进行,而对设备的任何附加要求及指定试验,用户可在订单中提出。接地及短路电缆
用于接地和短路目的的电缆应该满足一些特殊要求,即重量要轻以及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柔韧性与高温时的性能。绝缘护层应具备对机械、化学损伤的防护能力。绝缘护层应耐受50V的有效值。当:短路时产生较大电动力以及短路电流引起温度升高时,电缆均应满足上述要求。注:关于护层的颜色,有两种常见的:①亮色,如橘红色或红色,用来增加装置的清晰度,不同的用户可有不同的要求。②透明的,以便于观测导线的受蚀情况或表面导线束的损坏迹象,但反复使用后,透明度常会变差。
应选择在使用中能耐受可能遇到的最大电流、最大时间与累积焦耳数的接地及短路电缆。5.2.1用于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缆用于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缆应该与相连的短路电缆或短路条具有相同的横截面。5.2.2用于非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缆用于非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缆的横截面可小于相应的短路电缆或短路条,但不能小于表2所示:
DL/T879—2004
表2与短路电缆和/或短路条横截面相关的接地电缆的最小横截面短路电缓与/域短路条的等效的铜质横截面积mm
≥120
5.3短路条
接地电缆的最小铜质横截面积
所选择的短路条应能承受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电流、最大时间与累积焦耳数。5.4装置内部的连接
电缆与刚性部分(金属端头等)的连接部位的抗疲劳性能要良好(见附录A)。连接时应非常小心,以确保电缆的最小通流容量。不允许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如果主要的连接物被接在中间部分如电缆接线鼻上,则要防止连接部位松动。如果采用单个的螺钉或螺母,则应将它们直接与弹簧垫圈相连,以防止滑动或转动。
应根据6.2、6.4、6.5与6.6的试验以及通过目视检查来确定是否符合。如果用户与厂家同意对具有铜电缆的装置进行湿度渗透试验,则这一试验应按5.3进行。5.5线夹
将线夹暴露在指定大气条件(见6.6.3)后,并按说明书(见6.6.5与表4)与指定的导线或固定连结点相连时,线夹应具有可靠的接触面并能承受额定故障电流所产生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机械拉力应不对线夹或连接点(固定连接点或导线)造成破坏。导线端线夹应使用绝缘杆将其较容易地安装到连接点上,连接点具有用户与厂家达成的共同约定(如尺寸、形状、移动的自由度)。如果没有固定的连接点,在接点处,线夹应与导线的表面与形状相配。
按照6.5与6.6的试验及目视检查来鉴定符合情况。5.6完全接地和短路装置
按说明书连接后,短路装置应能抵抗意外励磁所引起的危险电压与电弧。装置的所有导线与连接应能承受短路时短时间最大电流所产生的混合热应力与机械应力。对一个装置来说,通过短路电流的所有电缆都应具有同样的横切面。装置的绝缘部分性能应良好,以确保装置各部分间的或这些部分与周围结构间的短时间的接触不会产生电弧。电缆的绝缘处理见5.2。至于接线束和导电延伸棒的绝缘要求,应从短时间接触的危险性来考虑。
应通过6.6的测试与目视检查来鉴定符合情况,5.7绝缘部件
绝缘部件应依据其绝缘性能、绝缘间隔距离、操作手柄和元件质量来保证安全。无论在其内部还是在外面,接地电缆都不能靠近接地操作杆。接地操作杆及其附件应能承受负载与各种力所产生的弯曲或扭转应力。应将偏转减至最小,以避免产生难以控制的偏移。
附录A与附录C给出了接地操作杆的选择原则及试验规定。接地操作杆与导线端线夹或导电延伸棒(见图1,14)或短路条间的可拆卸式联轴节,应允许在拉4
DL/T879—2004
力或压力不超过100N的情况下,安装与拆卸接地操作杆。如果接地操作杆只能靠推或拉来拆卸,则释放力不应少于50N。
可通过测量来鉴定符合情况。
5.8标记
5.8.1一般要求
标记应清晰明了:
一标记字母高度不应低于3mm;
标记应耐用。
可通过6.7的测试和目视检查来鉴定符合情况。5.8.2接地及短路装置上的规定标记装置标记上至少应有以下内容:一厂家名称或商标;
一产品的型号或类别;
一横截面积(mm2),材料和每个电缆上间隔1m的双三角形符号;生产年份。
5.8.3商定的短路装置的数据作为给定标记厂家性能说明中所给的短路装置的数据,在用户与厂家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可作为装置上的标记,可在各个部件单独制作标记或者当短路装置与接地电缆有相同的额定功率,可制作公用的标记,如连接束上的标记。
一装置的额定时间t(s)的额定电流1,(kA,有效值):1(kA)/t(s)(如10kA/0.5s);装置其他评估后附加的“1kV”,它可用表6中小于2.5的多个值来测试。应通过目测来鉴定符合情况。
5.8.4绝缘部件上的标记
不同类型绝缘部件标记的规则有具体的要求,附录C给出了接地操作杆的标记原则。5.9厂家的使用说明书
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至少应有如下内容:标记的解释和对安装的必要指导:一维护和检测指南:
安装与紧固说明:
扭矩值和可能会松动的辅助紧固零件的保护说明:室内使用时额定值的限值;
一温度范围分类:
装置是否只限于室内使用;
一厂家所指装置的任何附加特性的说明;经过6.2中的彻底检查后,厂家是否对装置进行重新装配:一装置通过短路电流之后必须报废。应通过目视检测来鉴定符合情况。6试验
6.1一般要求
表3给出了相应的试验参考值。在用户与厂家之间可通过协商,增加用户说明书中附加试验的有关要求。
不能采用破坏性试验对部件进行评估。5
DL/T879—2004
测试应在5℃~4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一般不需要考虑湿度,除非有特殊要求。除非有特殊要求,电气试验应使用GB/T16927.1中规定的单相交流电。注:指定了一个宽范围的气候条件是因为可能经常会选择或必须在室外试验。6.1.1型式试验
如果设计有任何变动,应对产品或材料重新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应在厂家的参与下进行,厂家应对用户保证,表3中的全部型式试验项目已通过。除非有特殊的要求,这些试验都是在3个试品上分别进行的,只有所有的试品都通过了试验,试验才认为已通过。
6.1.2抽样试验
抽样试验应在厂家的参与下进行。厂家应对用户保证,表3中的抽样试验已进行过。如果用户在说明书中提出,用户也可以参加抽样。
抽样试验应按照步骤进行,并与附录B中单个采样方式的标准检查相一致。表3试验项目及程序
非破坏性
非破坏性
非破坏性
破坏性
破坏性
破坏性
非破坏性
破坏性
非破坏性
破坏性
非破坏性
非破坏性
非破坏性
非破坏性
破坏性
破坏性
附录C
附录C
服从用户与厂家间达成的协议。1)
例行试验
试验项目
检查电缆和绝缘元件是否与指定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相符合
检查导线的指定材料和横截面
检查连接方法
带有终端配件电缆的疲劳测试
具有终端配件铜电缆的湿度渗透试验
具有线夹电缆的拉伸测试
线路端线夹的配合
测试线夹的固定连接点和装置内部连接的,看它们是否有承受连接力的能力
检查导线是否有裸露部分
短路电流试验
检查接地操作杆的可拆卸式连轴节的装配和拆卸力
检查确定杆内或沿着杆没有电缆被拉
检查标记
标记的耐久性试验
检查厂家使用说明书是否已交付并被接受
接地操作杆的弯曲试验
有联轴节的接地操作杆的扭转试验试验方法
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
人工检测
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
试验分类
产品生产和运输后需要进行例行试验,以确定是否符合指定的要求。在不触及其他协定的情况下,6
例行试验应由厂方在与用户交付的场所进行。6.1.4验收试验
DL/T879—2004
产品向用户交付前,用户可向生产厂提出验收试验的要求。验收试验的项目,除非有特殊说明,表3中的非破坏性例行试验项目可作为验收试验项目。6.2有末端配件电缆的疲劳试验
对各种类型末端配件的电缆都应进行弯曲和扭转结合的试验。试验布置见图7。
试品包括一段电缆和末端配件,试品电缆的长度应为1m。末端配件应垂直安装在测试仪器中,以便它在垂线左右60°的摆动接近水平轴线。电缆和末端配件间的接触面离轴线应有100mm。电缆较低的末端应连接在垂直、定向的螺丝钉上并负载5.6Adg的重量,这里的A是以mm2表示的电缆导线的横切面,d为以g/cm表示的导线材料的密度。在测试的半个循环内,电缆应在它展开的方向(如果有的话)缠绕90°,然后再返回。一个循环周期至少应有5s。1000个循环后,结束试验。如果试验通过,则应该是:
电缆表面没有裂缝或裙皱;
多股绞线的断裂不超过1%。
为了检测导线,应去掉电缆的保护外层且不要把导线绕进单个导线束,因为导线的损坏可能会从内部开始。
6.3有铜电缆装置的湿度渗透试验当需要对铜电缆装置进行湿度渗透试验时,它应和6.2中的疲劳试验同时进行。疲劳试验后和当试验用的试品仍在疲劳测试仪器中时,应将试品完全渗入溶液中达45min。在这段时间内,测试仪器应分别在两个最高位置和中间位置各停留15min。为了检测导线,应将外护层去掉。如果铜导线不变黑,湿度渗透试验通过。接下来再按照6.2来评估疲劳测试。湿度渗透测试所用溶液的配制:湿度渗透测试使用的是硫化钠溶液,配制如下:将600g硫化钠(NaS·9H,0)溶于3L水中,并在40℃的溶液温度下与过量(至少750g)的硫华一起搅拌6h。将未溶的硫至少沉淀6h,再将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蒸罐水或浸透的钠,将密度调到1.142g/cm。
使用前,须鉴定湿度渗透测试所用溶液的质量。将一节裸露的铜导线浸入溶液5s或不到5s,导线应变黑。
注:铝电缆装置的湿度渗透测试在探索中。6.4带线夹电缆的拉伸试验
应检测电缆与线夹,电缆与连接束以及电缆与导电延伸棒之间所有类型的连接。每个测试部分所用的拉伸力,都应在至少10s的时间内线性增至表4中的值。定值拉伸力应保持30s后再去掉。表4电缆和连接处的拉伸测量
导线的横截面(A)
*表示铝导线的数据仍在探索中。铜
100·A
拉伸力
DL/T879—2004
如果连接没有变松,试验通过
6.5线夹试验
对于固定连接点和装置内部连接进行试验,以确定它们是否能承受拉力。线夹进行试验时,应使用厂家所推荐的连接方法,将线夹与固定连接点和尺寸、形状、表面均已设计好的导线连接起来。所测的线夹的导线的尺寸是某一个范围值时,只测最大和最小的导线即可。如果厂家给出了最小紧固力,则测试所用的力应是最小紧固力的两倍。如果厂家未给最小紧固力,则应采用操作使用时的最大力。
对于能被解开的装置内部连接,测试时应使用所推荐力的两倍。如果装置或设备的任何部分都未产生变形或无其他可能妨碍其继续使用的损伤,则试验通过。6.6短路电流试验
6.6.1一般要求
短路电流试验是模拟装置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最大应力。短路时装置上的电磁力取决于设备的构造、连接点的位置和电缆设备中与连接点间的距离有关的电缆长度。应使用两杆测试设备来测试多杆短路装置,单杆测试设备应只用于测试单相系统中的单杆装置和多杆设备的接地电缆。
用理论上最大的机械应力来检测电缆装置是不实际的,因为最大应力只会在极端条件才会产生,而这种条件在操作中是可以避免的。与测试条件不同,并可增大操作时的应力的情况有:-较不利的电缆长度:
—较不利的导线几何形状:
较不利的连接点的位置;
-—较大的相距离:
较高的起始温度。
多方面的经验表明,在操作中按附录A挑选装置并使用比额定电流高15%的试验电流,可产生最大应力。以下为在所有试验中(除去在试验中可能重复产生最坏情况的时候)排除任何附加应力的步骤。
6.6.2试验原则
所有的试验都应按标准步骤进行,采用交流单相电流,频率应为45Hz~60Hz。应对连接点间所有通过短路电流的电流路径都进行试验。因此,对于指定的直接接地系统,既要测试其线路到地,也要测试线路到线路。6.6.3试验部分
如果多杆装置的各支路的连接不相同,应选择在电流路径、线夹到线夹中,触头数量最多的支路进行试验。以及300mm长的末端这一部分的试验,包括试验中没有电流通过的导线,也包括对试验有影响(例如使用同样的接地固定连接点)的其他支路、图4、图5、图6给出了测试设备的尺寸。导线的长度包括导电延伸棒(如果有的话)的长度,但除非特别指定,否则不包括线夹和连接束的长度。在试验前就应将线夹调整好,除非厂家和用户在试验报告中有其他详细的规定。用三氟三氯乙烷(CF,CICFCl2)清洗接触表面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它们放在空气中干燥15min。再将线夹放在人工气候室调整168h。此后,在试验前可不用清洁线夹与试验设备(导线和固定连接点)相连的部分。
6.6.4试验设备
图4、图5和图6所示为标准测试设备。这些应由连接点和导线组成,这些导线和固定连接点具有已设计好的被测试装置的线夹的尺寸、形状和表面。如果线夹的导线的尺寸是在某一个范围时,用于测试装置的试验设备只需测最大和最小的导线即可。与标准测试设备不相符的装置应使用特殊的测试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