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18:06:32
  • GB/T18430.2-2001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8430.2-2001

  • 标准名称: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2001-08-03
  • 实施日期:

    2002-04-01
  • 作废日期:

    2009-0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464.24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220热回收、绝热
  • 中标分类号:

    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3制冷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8025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0.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17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1-08-30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曹俊、葛传诗、黄毅飞、史敏、蒋家明
  • 起草单位:

    浙江盾安三尚机电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由电动机驱动的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的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制冷量不大于50kW,户用和类似用途的集中空调用机组。其他同类机组可参照执行。 GB/T 18430.2-20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B/T18430.2-200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 18430.2—2001
本标准是在JB/T4329--1997《容积式冷水(热泵)机组》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参考采用美国空调制冷协会AR550/590—1998《采用蒸气压缩循环的冷水机组》及日本工业标准JISB8613—1994《玲水机组》。
本标准与JB/T4329一1997相比较,在产品外观、安全要求、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项目上有较大变化。
本标准的附录 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目起,JB/T4329--1997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盾安三尚机电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俊、葛传诗、黄毅飞、史敏、蒋家明。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6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Water chilling (heat pump) packagesusing the vapor compression cycleHousehold and similar water chilling (heat pump) packages1范围
GB/T18430.2-2001
本标准规定了由电动机驱动的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制冷量不大于50kW,户用和类似用途的集中空调用机组。其他同类机组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eqvIEC68-2-11:1981)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EC529:1989)GB 4208--199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GB4343—1995
法和允许值(eqvCISPR14:1993)GB4343.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idtCISPR14-2:1997)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eqvIEC335-1:1991)GB4706.1-1998
GB 4706.32一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idtIEC335-2-40:1992)
GB/T5226.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IEC204-1:1992)GB9237—2001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eqvISO5149:1993)GB/T10870-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T13306-1991标牌
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4330-1999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3型式与基本参数
3.1型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08-30批准638
2002-04-01实施
3.1.1按机组功能分类:
3.1.1.1单冷式机组;
GB/T18430.2--2001
3.1.1.2制冷及热泵制热机组(包括热泵和电加热装置同时或切换使用制热的机组);3.1.1.3制冷及电加热制热机组
3.1.2按机组冷却方式分类:
3.1.2.1风冷式;
3.1.2.2水冷式,
3.1.2.3蒸发冷却式。
3.1.3按机组使用电源分类:
3.1.3.1使用单相交流电源;
3.1.3.2使用三相交流电源。
3.2型号
机组的型号表示方法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3.3基本参数
3.3.1名义工况
机组名义工况时的温度条件按表1的规定。表1名义工况时的温度条件
使用侧
热泵制热
冷、热水
进口水温出口水温
3.3.2机组名义工况的其他规定
水冷式
进口水温
出口水温
热源侧(或放热侧)
风冷式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a)机组名义工况时的使用侧和水冷式热源侧污垢系数为0.086m2,℃C/kW。蒸发冷却式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b)机组名义工况时的额定电压,单相交流为220V、三相交流为380V,额定频率均为50Hz。c)大气压力为101kPa。
3.3.3机组名义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机组名义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COP)应不低于表2规定的数值。表2机组名义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COP)限值名义制冷量
≥8~16
≥16~31.5
≥31.5~50
技术要求
4.1—般要求
风冷式
制冷性能系数(COP)
水冷式
蒸发冷却式
4.1.1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按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639
制造。
GB/T 18430.2—2001
4.1.2机组除配置所有制冷系统组件外,一般还应包括冷水循环水泵,蒸发式机组应包括淋水水泵。4.1.3机组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4.1.4机组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勾,不得有剥落、露底、针孔、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4.1.5机组涂装件表面应平整、涂布均勾、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皱纹和其他损伤。
4.1.6机组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4.1.7电镀件耐盐雾性
按5.3.9方法试验后,金属镀层上的每个锈点锈迹面积不应超过1mm2,每100cm2试件镀层不超过2个锈点、锈迹,小于100cm2时,不应有锈点和锈迹。4.1.8涂装件涂层附着力
涂装件的涂层应牢固,按5.3.10方法试验,其附着力应达到GB/T1720规定的二级以上。4.1.9机组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制冷压缩机应具有防振动措施。机组运转时无异常声响,管路间或管路与零部件间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热泵型机组的电磁换向阀动作应灵敏、可靠。4.1.10机组的隔热层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正常工作时表面不应有凝露现象。4.1.11机组的零部件和材料应分别符合各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使用性能要求。机组内与制冷剂和润滑油接触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机组外表面应清洁,管路附件安装一般应横平竖直,美观大方。4.1.12机组配置的冷水循环水泵,其流量和扬程应保证机组的正常工作,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或实际用途配置合适扬程的循环水泵。
4.1.13电气控制功能和设备
机组的电气控制应包括水泵、压缩机和风机的控制,一般还应具有电机过载保护、缺相保护(三相电源),水系统断流保护、防冻保护,制冷系统商压保护等必要的保护功能或器件。电气设备应符合GB/T5226.1要求。各种控制功能正常,各种保护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灵敏可靠。4.2气密性和液压要求
4.2.1气密性要求
机组制冷系统各部分应密封,按5.3.1.1方法试验时,机组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现象。
液压要求
按5.3.1.2方法试验时,水侧各部位及接头处不应有异常变形和水的泄漏现象。4.3机组名义工况性能
机组在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说下进行试验时,其最大偏差应不超过以下规定。4.3.1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应不小于名义值的95%。4.3.2机组名义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应不小于表2规定值,兼有热泵制热机组不应低于表2规定值的97%。
4.3.3带有电加热的热泵(或非热泵)制热机组的电加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机组名义电加热消耗电功率的105%。
4.3.4冷(热)水、冷却水的压力损失不应大于机组名义值的115%。4.3.5噪声
机组应进行噪声测量,按5.3.5规定进行测量,其机组平均表面声压级应不大于表3规定值1dB(A)。
名义制冷量,kw
>8~16
>16~~31.5
>31.5~50
4.4机组的考核工况
GB/T18430.2---2001
表3噪声限值(声压级)
风冷及蒸发式
水冷式
机组在表4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表中温度偏差为试验时应遵守的条件。表4机组的考核工况
使用侧
名义工况
最大负荷工况
低温工况
名义工况
最大负荷工况
融霜工况”
低温工况
冷、热水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
1)由制冷名义工况时的冷水量决定;2)由制玲名义工况时的冷却水量决定;3)补充水温33℃±2℃;
4)补充水温15℃±2℃*
5)由热泵制热名义工况时的热水流量决定;水冷式
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6)由热泵制热名义工况时的热源水流量决定;35±0.3
热源侧(或放热侧)
风冷式
干球温度
蒸发冷却式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15.5±0.5
湿球温度
27±0.53)
15.5±0.5)
7)表中融霜工况为融霜运行前的条件,融霜时的温度条件为:热水进口温度40℃士3℃,热源侧干球温度2℃士6℃,湿球温度不要求。
4.4.1最大负荷工况要求
机组按5.3.6.1方法分别进行制冷和制热最大负荷工况试验时,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机组应能正常运行。4.4.2低温工况要求
机组按5.3.6.2方法分别进行制冷和制热低温工况试验时,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高压、防冻及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风冷热泵机组融霜功能正常,机组应能正常运行。4.4.3自动融霜
装有自动融霜机构的空气源热泵机组,按5.3.6.3方法试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安全保护元、器件不应动作而停止运行;融霜功能正常,融霜彻底,融霜时的融化水应能正常排放;在最初融霜结束后的连续运行中,融霜所需时间总和不应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20%。4.4.4变工况性能
机组变工况性能温度条件如表5所示。按5.3.6.4方法进行试验并绘制性能曲线图或表。641
热泵制热
4.5安全性能
4.5.1制冷系统安全
使用侧
冷、热水
GB/T 18430.2-2001
表5变工况性能温度范围bzxZ.net
热源侧(或放热侧)
水冷式
进口水温
「出口水温
进口水温
40~~50
风冷式
出口水温【干球温度
机组的机械制冷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9237的有关规定。4.5.2机械安全
蒸发冷却式
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4.5.2.1机组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运输、安装和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机组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操作。用GB4706.1一1998中21所规定冲击试验来确定是否合格。
4.5.2.2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人员有可能触及的运行部分和高温零部件等,应设置适当的防护罩或防护网,以便对人员安全提供充分的防护。防护罩、防护网或类似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通过GB4706,1-1998中20.2规定的试验指来进行检验是否安全,试验指不应触及到危险的运动部件和高温零部件。
4.5.3电气安全性能
4.5.3.1机组为公众易触及的器具,其防触电保护应符合GB4706.11998规定的1类器具的要求。4.5.3.2电压变化性能
机组在表4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运行,按5.3.8.2方法试验,安全保护结构不动作,带有电加热的机组中其防过热保护器亦不应动作,机组无异常现象并能连续运行。4.5.3.3温度限制
机组在表4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运行,按5.3.8.3方法试验,压缩机电动机绕组温度不应超过其产品标推规定,人体可能接触的零部件、外壳等发热部位的温度应小于等于60℃,其他部位温度也不应有异常上升。
4.5.3.4泄漏电流
按5.3.8.4的方法进行试验,机组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线间的泄漏电流值不超过3.5mA。4.5.3.5电气强度
按5.3.8.5的方法进行试验,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部位之间加上规定的试验电压时,不应出现击穿。
4.5.3.6接地电阻
机组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标识明显,按5.3.8.6方法进行试验时,其接地电阻不得超过0.1Q2。4.5.3.7耐潮湿性
机组的防水等级应符合GB4208一1993规定的IPX4,按5.3.8.7方法进行试验,其泄漏电流值不超过3.5mA,电气强度试验不应出现击穿。4.5.3.8电磁兼容性
采用微处理器电气控制系统的机组,其电磁兼容性应符合以下规定:a)机组电气控制系统应具有抑制电磁于扰的性能,按GB4343—1995进行测试,应不超过该标准中规定的干扰特性允许值。
b)机组电气控制系统应具抗电磁干扰的性能,按GB4343.2一1999进行测试,应不超过该标准中642
规定的Ⅱ类器具抗扰度的要求。GB/T 18430.2—2001
4.6在用户遵守机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或开机调试运行经用户认可之日起12个月内(以两者中先到者为准),机组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更换或修理。5试验方法
5.1测量仪表精度及测量规定
5.1.1测量仪表精度:按GB/T10870-2001附录A的规定。5.1.2测量规定如下;
a)测量仪表的安装和使用按GB/T10870的规定。b)风冷机组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按GB/T18430.1-2001附录A的要求进行。c)机组冷(热)水和冷却水的压力损失测定按GB/T18430.1—2001附录B的要求进行。5.2机组的安装和试验规定
5.2.1温度条件:机组的水温及空气于、湿球温度偏差按表4的规定5.2.2电源条件:机组应在其铭牌规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运行,其偏差值不应大于额定值的±1%。
被试机组应按生产厂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的环境应符合GB/T 18430.1—~2001附录A的要求。5.2.4带冷水循环水泵的机组在试验时,水泵不通电。5.2.5机组试验的其他要求应符合GB/T10870规定。5.3试验项目
5.3.1机组气密性和液压试验
5.3.1.1气密性试验
机组制冷系统在正常的制冷剂充灌量下,不通电置于环境温度为16~~35C的室内,用灵敏度为5×106Pa·m\/s(泄漏量为7.5g/a)的检漏仪进行检验,应符合4.2.1的规定。5.3.1.2液压试验
机组水侧充人1.25倍设计压力的洁净水,观察各部位及接头处,应符合4.2.2的规定。5.3.2运转试验
机组应在接近名义制冷或制热工况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应符合4.1.9和4.1.10的规定,并测量机组的输入功率、运转电流和进、出水温度。试验检查电气控制功能和保护器件,应符合4.1.13的规定。5.3.3机组名义工况性能试验
5.3.3.1制冷量试验
制冷名义工况按表1和3.3.3以及表4的规定进行试验。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制冷量和消耗总功率,并应符合4.3.1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电流和求出功率因数。a)水冷式机组:制冷量按GB/T10870的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消耗总电功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和操作控制电路等的输人总电功率。b)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制冷量按GB/T10870的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放热侧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可采用空调装置使其达到规定的工况要求,消耗总电功率除5.3.3.1a)中包括项目外,风冷式还应包括放热侧冷却风机电功率,蒸发冷却式还应包括淋水装置水泵用电功率。5.3.3.2制热量试验
热泵制热名义工况按表1和3.3.3以及表4的规定进行试验。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制热量和消耗总功率,并应符合4.3.1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电流和求出功率因数。6.13
GB/T 18430.2—2001
a)水冷式机组:制热量按GB/T10870的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消耗总电功率同5.3.3.1a)的内容。但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电加热的制热量和电功率消耗。b)风冷式机组:制冷量按GB/T10870的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热源侧同5.3.3.1b)的规定。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电加热的制热量和电功率消耗。5.3.3.3电加热消耗的电功率
带有电加热的机组按5.3.3.2进行热泵制热量试验时,当热泵制热量的测定稳定后,给电加热通电,并测定消耗的电功率,应符合4.3.3的规定。5.3.3.4制冷性能系数(COP)
由5.3.3.1测定的制冷量Q.(kW)和消耗总电功率N.(kW)按照式(1)计算:coP =&
计算结果应符合4.3.2的规定。
5.3.4水侧的压力摄失试验
·(1)
在进行名义工况制冷和制热性能试验时,按GB/T18430.1一2001附录B的规定测定机组冷(热)水和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其结果应符合4.3.4的规定。5.3.5噪声试验
机组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以及接近制冷名义工况下,带循环水泵的机组,水泵应在接近铭牌标明的流量和扬程条件下进行运转,按JB/T4330一1999中附录C规定测量机组的噪声。其结果应符合4.3.5的规定。
5.3.6机组的考核工况试验
5.3.6.1最大负荷工况试验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以及按表4分别进行制冷和制热最大负荷工况下运行,达到稳定状态后再运行2h,应符合4.4.1的规定。
5.3.6.2低温工况试验
机组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以及按表4分别进行制冷和制热低温工况下运行6h,应符合4.4.2的规定。
5.3.6.3融霜试验
机组在表4的融霜工况下,连续进行热泵制热,最初的融霜周期结束后,再继续运行3h,应符合4.4.3的规定。
5.3.6.4变工况试验
机组按表5某一条件改变时,其他条件按名义工况时的流量和温度条件进行试验,测定其制冷量制热量以及对应的消耗总电功率。该试验应包括表4中相应的工况温度条件点。将试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图或表格,每条曲线或表格应不少于四个测量点的值。5.3.7机械安全试验:
按GB4706.1-1998中21所规定冲击试验和20.2所规定的试验指试验,其结果应分别符合4.5.2.1和4.5.2.2要求。
5.3.8电器安全试验
5.3.8.1防触电保护试验
按GB4706.1-1998中8.1进行防触电保护试验,应符合4.5.3.1规定。5.3.8.2电压变化试验
机组在表4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运行,使电源电压在额定电压值士10%的范围内变化运行1h,应符合4.5.3.2要求。
5.3.8.3温度限制试验
GB/T 18430.22001
机组在表4制冷或热泵制热试验的同时,利用电阻法测定压缩机电动机绕组温度,其余温度用热电偶丝测定,应符合4.5.3.3要求。5.3.8.4泄漏电流试验
按GB4706.1-—1998中16.2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4.5.3.4要求。5.3.8.5电气强度试验
按GB4706.1—1998中16.3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4.5.3.5要求。5.3.8.6接地电阻试验
按GB4706.1一1998中27.5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4.5.3.6要求。5.3.8.7耐潮湿性
按GB4208--1993中IPX4等级进行淋水试验和按GB4706.1—1998中15进行潮湿处理后,立即进行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5.3.7要求。5.3.9电镀件盐雾试验
机组的电镀件应按GB/T2423.17进行盐雾试验。试验周期24h。试验前,电镀件表面清洗除油,试验后,用清水冲掉残留在表面上的盐分,检查电镀件腐蚀情况,其结果符合4.1.7规定。5.3.10涂装件的涂层附着力试验机组的涂装件应按GB/T1720进行附着力试验,其附着力应符合4.1.8的规定。5.3.11试验报告
根据5.3.1~5.3.10各项试验内容,记录测试参数和结果,并根据相应试验标准的规定进行计算,试验报告的内容应符合相应试验标准的规定,并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判定是否合格,并应由试验操作人员、审核人员签字。
6检验规则
每台机组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以及装箱单等。
6.1出厂检验
每台机组应做出厂检验,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6的规定。6.2抽样检验
批量生产的机组应进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6的规定。抽样方法、批量、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等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自行确定。6.3型式检验
6.3.1机组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试制的新产品;
b)当产品在设计、工艺和材料等有重大改变时。6.3.2型式检验除按表6所列的全部试验项目外,还包括GB4706.32-1996规定的其余项目,型式试验时间不应少于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时间,其中名义工况运行不少于12h,允许中途停车,以检查机组运行情况。运行中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后应重新进行试验,前面的试验无效。645
检验项目
般检查
标志和安全标识
泄漏电流
电气强度
接地电阻
气密性试验
液压试验
运转试验
制冷量
热泵制热量
GB/T 18430. 2--2001
表6出厂、抽样和型式检验的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出厂检验
电加热制热消耗功率
制冷能效比
水压力损失
大负荷工况
低温工况
自动融霜
变工况试验
电镀件耐盐雾性
涂装件涂层附着力
耐潮湿性
防触电保护
电压变化
溢度限制
机械安全
电磁兼容性
注:“^\应做试验;“一”不做试验。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抽样检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4. 1. 2~~4. 1. 6、
4. 1. 10~~ 4. 1. 11
4.1.9、4.1.10.4.1.13
试验方法
GB 4706. 1—1998 16. 2
GB4706.1—-199816.3
GB 4706. 1 -1998 27. 5
GB 4706. 1--1998 21. 1
GB 4706. 1--
-199820.2
GB4343—1995、
GB 4343. 2—1999
GB/T18430.2—2001
7.1.1每台机组应有耐久铭牌固定在明显部位,铭牌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铭牌上应标示下列内容:
a)制造厂名称及商标;
b)产品名称和型号;
c)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名义制冷量、(热泵)名义制热量、制冷剂代号及其充注量、电源(电压、相数、频率)、额定功率(制冷压缩机和风机电机额定功率之和)和机组重量];d)产品出厂编号;
e)制造年月。
7.1.2机组相关部位上应有标明运行状态的标志(如转向、水流方向、指示仪表以及各控制按钮等)和安全标识(如接地装置、警告标识等)。7.2出厂附件及文件
每台机组上应随带下列技术文件。7.2.1产品合格证,其内容包括:a)产品型号和名称,
b)产品出厂编号;
c)检验员、检验负责人签章及日期;d)制造厂名称。
7.2.2产品说明书,其内容包括:a)产品型号和名称、工作原理、适用范围、执行标准、主要技术参数除铭牌标示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外,还应包括冷(热)水和冷却水的压力损失、电加热功率、水泵的扬程、流量及功率、机组总功率、最大运行电流等」;
b)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制冷系统图、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c)安装说明和要求;
d)使用说明、维护保养和注意事项。7.2.3装箱单。
7.2.4随机附件。
7.3包装
7.3.1机组在包装前应进行清洁处理,各部件应清洁、干燥,易锈部件应涂防锈剂。制冷系统应充人额定量的制冷剂。
7.3.2机组应外套塑料罩或防潮纸并应固定在包装箱内,其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7.3.3机组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单位名称;
b)产品型号、名称及编号;
c)净重、毛重;
d)包装外形尺寸;
e)“小心轻放”“向上”和“怕湿”等。7.4运输和贮存
7.4.1机组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应碰撞、倾斜、雨雪淋袭。7.4.2产品应贮存在干燥的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并注意电气系统的防潮。647
GB/T 18430.2--2001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型号编制方法
A1机组名义工况的制冷量(kW),按以下系列优先选用:6.381012.516202531.54050
A2机组的型式
A2.1按机组功能分类
A2.1.1单冷式机组(型号中不表示);A2.1.2制冷及热泵制热机组(型号中用R表示)[包括热泵制热和电加热装置同时或切换使用制热的机组;
A2.1.3制冷及电加热制热机组(型号中用Rd表示)。A2.2按机组冷却方式分类
A2.2.1风冷式(型号中不表示),A2.2.2水冷式(型号中用S表示)。A2.3按机组使用电源分类
A2.3.1使用单相交流电源(型号中用D表示);A2.3.2使用三相交流电源(型号中不表示)。A3机组的型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具体表示方法为:口口口
名义制冷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kW,按A1的规定使用电源代号:按A2.3的规定
冷却方式代号:按A2.2的规定
机组功能代号:按A2.1的规定
户用冷水(热泵)机组基本代号A4型号示例
制冷量为6.3kW的单冷单相风冷户用冷水机组:HLD6.3;制冷量为12.5kW的热泵三相水冷户用冷水机组:HLRS12.5;制冷量为12.5kW的制冷电加热制热三相风冷户用冷水机组:HLRd12.5。64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