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硬质合金热扩散率的测定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6 17:52:35
  • GB/T11108-198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1108-1989

  • 标准名称:

    硬质合金热扩散率的测定方法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89-03-31
  • 实施日期:

    1990-03-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87.38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5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9-03-31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中南工业大学粉末所
  •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硬质合金热扩散率的测定方法——闪光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硬质合金的热扩散率。本标准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材料的热扩散率的测定。 GB/T 11108-1989 硬质合金热扩散率的测定方法 GB/T11108-198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硬质合金热扩散率的测定方法
Test method for thermal diffusivityof hardmetal (carbide)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硬质合金热扩散率的测定方法闪光法。本标准适用测定硬质合金的热扩散率。本标准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材料的热扩散率的测定。2方法原理
GB 11108—89
当试样的正面受一~光脉冲瞬间均匀照射后,其所吸收的光能迅速转化为热能,并向背面扩散,以而导致背面温度T随时间t的增长而升高,并达到最大值Tm,见图1。Tm/2
图1试样背面温升与时间关系
根据不稳定导热理论,试样的热扩散率可出式(1)或式(6)求得:T
1+2岁
(-1)\ exp(-n2w)
(-1)n exp(-n2wz)
wi+n2at1/L2.
W2=π2at2/ L2
t 1 = 0.98t
t 2 = 1.71t 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9-02-23批准426
(3)
(4)
(5)
1990-03-01实施
式中:t
GB 11108-89
α=0.1388L2/t :
一试样背面温升达到最大温升半所需的时间,S一试样厚度,cm
α一—一试样的热扩散率,cm2/s;7——对应于时间t的温升,K,
T2—一对应于时间t2的温升,K。注:当应用式(6)测定高温热扩散率时,应进行热损修正。3试验仪器
3.1热物性综合测试仪
3.1.1:该仪器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固体脉冲
激光器wwW.bzxz.Net
加热炉
与样品架
传感器
放大器
图2热物性综合测试仪结构原理
微机系统
或示波器
3.1.2主要部件:
3.1.2.1固体脉冲激光器:激光脉冲宽度小于1ms,激光输出能量可调,最大脉冲能量不小于50J,激光束直径不小于12mm。
3.1.2.2加热炉:炉温可调,最高温度不低于1300K。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或红外测温元件。3.1.2.3
放大器:高倍、高信噪比、高保真度直流放大器。3.1.2.4
3.1.2.5微机系统或示波器:用微机系统实现对实验数据的采集、运算、显示、打印和储存。也可应用示波器记录实验曲线,再经人工计算求得热扩散率。3.2小型点焊机
用以将热电偶丝焊至试样背面。3.3千分卡尺
用以测量试样尺寸,其精度为0.01mm。4试样制备
4.1试样可用下述的方法制备,其成分和组织结构应与相应产品相同。4.1.1采用与产品相同配方和.L艺制备。4.1.2通过加工产品直接获取。
4.2试样的直径为10mm,试样厚度应按厚度与热扩散率的平方根成正比的关系选择。对钨钻硬质合金,其厚度为3~4mm,对其中钴含量较低或实验温度较低的试样,其厚度应取较大值:反之,应取较小值。
4.3试样表面应平整,其厚度不均应不大于±0.05mm。用T分卡尺测量沿试样圆周均勾分布的四个点处的厚度,取其平均值。
4.4试样背面温升用直径不大于0.1mm的热电偶进行测量。两个热偶丝应分别独立地焊在试样背面中心部位,两丝间距约1mm,在保证具有足够的焊接强度前提下,应使焊点尽可能小。4.5为减少在测试中试样的热损,样品架与试样的接触面积应尽可能小,所用材料的热扩散率及导热系数应小于试样的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t27
5测定步骤
GB 11108—89
5.1调整激光系统,以获得强度分布均匀、直径不小于12mm的光束。调整激光能量,使试样背面温升在3~8K范围内。
5.2调整样晶架,使试样与激光束间心。5.3在测定每批试样前,应先用标准样品进行测试,所测得的热扩散率应与标准值相同。5.4合理选择计算机采样时间阅隔及点数,以保证所得曲线的整个延续时间不小1t的6倍。5.5测出室温实验曲线4t!处的温升,如果其值不小于最人温升Tm的95%,测仪器作正常,否则要重新调整仪器,并再次进行试验,直至获得正确有效的曲线,方可进行下·步测试。5.6安装好被测试样,调整加热炉至所需温度,进行热扩散率的测试。5.7微机系统可自动显示打印所测试样的热扩散率。如用示波器,则需对所得实验曲线通过人工处理与计算获得热扩散率数据。
6校准
6.1按本标准5.3条进行测定。所得结果与标准样品推荐值的偏差应不大于土5%。6.2标准样品t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本标准编号;
试样名称及编号:
试验日期;
试验温度;
试样尺寸,
所用仪器型号;
所用计算公式;
试验结果;
本标准未作规定的操作;
可能影响结果的任何现象的细节。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中南工业大学粉末治金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健、张立。42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