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31002-1998 苎麻球

【纺织行业标准(FZ)】 苎麻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19:12:27
- FZ/T31002-1998
- 现行
标准号:
FZ/T 31002-1998
标准名称:
苎麻球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8-12-25 -
实施日期:
1999-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6.2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竺麻球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经脱胶、机械梳理后制得的竺麻球的品质,可作为交接验收的统一规定. FZ/T 31002-1998 苎麻球 FZ/T31002-1998

部分标准内容:
FZ/T31002—1998
为了满足国际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特别是为适应“复关”的形势需要及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大趋势,使苎麻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和试验方法方面采用通用的先进测试方法和先进标准的部分内容。本标准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中国纺织总会提出。本标推由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敏、张水泉、刘黎明。12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麻”球
Ramie top
FZ/T31002-1998
本标准规定了苎麻球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经脱胶、机械梳理后制得的苎麻球的品质,可作为交接验收的统一规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882—1986苎麻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GB/T5884--1986苎麻纤维支数试验方法GB/T 5886—1986
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GB/T 5887-1986
GB/T 8170--1987
GB/T 9995-1997
苎麻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数值修约规则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ZB/TW30001-1989温度与回潮率对苎麻纤维(精干麻、精梳麻条)断裂强度的修正方法3产品品种规格
3.1本标准中产品根据工艺和质量要求,分别以01.02、03代号表示,其中规定:01表示普通球
02表示优级球
03表示特优球
3.2苎麻球的公定回潮率为12%。4技术要求
些麻球技术要求见表1。
国家纺织工业局1998-12-25批准126
1999-07-01实施
外观品质
纤维线密度,tex(Nm)
束纤维断裂强度,cN/dtex(g/D)纤维平均长度,mm
40mm及以下短纤率,%
硬条率,%
麻粒,粒/g
条重不匀率,%
麻条单位重量,g/m
苎麻球重量,kg/个
色泽、气味、手感
FZ/T31002---1998
表1苎麻球技术要求
01普通球
≤7.14(≥1400)
≥3. 53(≥4. 00)
02优级球
≤6.25(≥1600)
≥3.53(≥4.00)
03特级球
≤5.56(≥1800)
≥3. 97(≥4.5)
每个苎麻球高度270mm,直径300mm,条子捻度适当,成球卷绕紧密,花形清晰。
每个苎麻球为一根条子连续卷绕而成,中间不允许有断头色泽要求均匀一致,无异味,手感柔软无附壳、污迹、金属硬物等杂质苎麻球以内在品质与外观品质结合评定,在外观品质未达到要求时,不进行内在品质评定;在外观4.2
品质达到要求时,则按内在品质所达到的最低档次进行评定。4.3硬条、麻粒标准见样照。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按各方法标准中所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5.2试验周期
生产检验苎麻球品质,以批为单位。规定以同品种连续生产40件(即160个蓝麻球)作为一批,每批随机取样一次,蓝麻球内在品质以每批试验结果值表示,均以一次试验结果为准。5.3取样数量
数量以批为单位,一批可在成球机上直接抽取麻条一次,也可在一批不同包内随机抽取四个苎麻球。
5.4取样方法
5.4.1在成球机上取样时,每次抽取麻条24~28m,注明产品品种、批号,并装人取样桶(或塑料袋)内。5.4.2在麻包内取样时,按5.3的规定从不同包内随机抽取苎麻球四个,首先从球内抽取麻条,扯除麻条头端纤维约0.5m,然后分别抽取麻条6~7m,注明样品品种、批号,并装入取样桶(或塑料袋内)。5.5麻条重量试验
5.5.1操作方法
首先将抽取的麻条,用周长为1m的圆简测长器摇取1m的试样共20段,再放在感量为0.01g的天平上逐段称重,并记录。然后在三处以上任取两个50g左右的麻条称重,留作回潮率试验。5.5.2计算方法
5.5.2.1麻条单位重量的计算方法见式(1):G =G(100+W.)/(100+W) ..
FZ/T 31002
式中:G,麻条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m;G—麻条实测重量,g/m;
W --公定回潮率,% ;
W实际回潮率,%。
5.5.2.2条重不匀的计算方法见式(2:1998
U -- [2n(G-G)/NG] X100 .
式中U条重量不匀率,%;
n——平均以下值的次数,个,
G—麻条重量试验的平均值,g/m;Gx——试验平均值以下平均g/m,N—试验总次数,个。
5.6回潮率试验
按GB/T9995规定执行。
5.7纤维线密度、强度、长度、短纤率、硬条、麻粒试验(2)
样品处理:将麻条重量试验的剩余样品用手扯除剪断一端的纤维约300mm,然后依次平铺于检验台上,并将每段麻条纵向分为两个部分,丢弃一部分,保留一部分,如此反复分离,直至保留部分合并为20~30g为止,留作纤维线密度、强度、长度、硬条、麻粒试验。5.7.1纤维线密度试验按GB/T5884规定执行,并将测得的公制支数折算成分特克斯。5.7.2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按GB/T5882规定执行,并按ZB/TW30001—1989附录A中的表A2进行修正。
也可按GB/T5886规定执行,将测得的单纤维断裂强度按ZB/TW30001—1989附录A中的表A2进行修正后,乘以系数0.66折算成束纤维断裂强度。仲裁试验按GB/T5882规定执行。5.7.3纤维平均长度、短纤率试验按GB/T5887规定执行。5.7.4硬条、麻粒试验
5.7.4.1操作方法
在纤维试验的总样中,任意在各处抽取纤维约10g,在感量为0.01g的天平上,称其重量为2g。然后摊在黑绒板上直接数出麻粒,同时用镊子逐根栋出硬条(不允许带出纤维),然后将硬条扭成一团,在分度值为0.02mg的天平上称其重量。5.7.4.2计算方法
5.7.4.2.1硬条率计算方法见式(3);S=(M/2000)X100 .
式中:s-
硬条率,%;
M—-出硬条重量,mg。
5.7.4.2.2麻粒计算方法见式(4):ni=N/2
式中:ni
麻粒,粒/g,
栋出麻粒数,粒。
5.8试验结果的表示
见表2。
(3))
(4)
纤维线密度
束纤维断裂强度wwW.bzxz.Net
纤维平均长度
40mm及以下短纤维
硬条率
条重不匀率
麻条单位重量
苎麻球重量
FZ/T 31002—1998
表2试验结果的表示
dtex(Nm)
cN/dtex(g/D)
5.9试验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6检验规则
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2(整数)
蓝麻球交付检验或复验,按照本标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及包装有关规定进行。6.1交货验收
6.1.1生产厂交付产品时,应根据产品检验结果,开出产品检验证,收货方根据产品检验证进行验收,收货方如因条件限制,收货时不能进行检验,也可以不验收,但收货方应按照生产厂产品检验证收货。6.1.2验收检验必须是同品种、同规格、同一批号,并仅限于收货方未经加工或使用过的整包产品。如批号不同,则条重量不勾率应按本标准中规定的值加大0.5%进行评定。6.1.3验收检验中内在品质的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次数及试验方法,按第5章的规定执行。6.1.4成包净重量的验收,应折算成公定回潮率时的实际重量,其偏差不允许少于规定重量的0.3%,否则由生产厂补偿全部重量差数。6.2复验
6.2、1苎麻球在交接验收中,如有异议,双方应协商处理或会同进行复验,如协商不妥时,交上级有关部门仲裁。
6.2.2复验的产品应符合6.1.2的规定,其取样数量依照下列规定:a)50件及以下,抽取2件,
b)51~400件,每增加50件,增抽一件,c)400件以上,每增加100件,增抽-一件。6.2.3按6.2.2规定的抽取件数中,每件随机抽取苎麻球一个,然后根据内在品质项目逐个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第5章规定,执行复验的最终结果以每个苎麻球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表示。6.2.4复验所需要的一切费用,由责任方承担。6.2.5如因收货方运输或保管不良,以致造成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或发生变化时,不得提出复验或赔偿要求。产品出厂时间超过半年以上,以产品检验证为准,不再进行复验。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标志应明确、清楚、便于识别。每个苎麻球塑料袋内应附有重量标牌。7.1.2每件盐麻球在包身的一侧,应刷有生产厂厂名、品种规格、品质、批号、件号、成包日期。7.2包装
FZ/T31002-1998
7.2.1每个苎麻球外套圆底塑料袋,袋口用麻线或棉线轧紧。封袋的宽度560mm,高度450mm。7.2.2两个苎麻球沿轴向重叠,用80g牛皮纸包装,四个苎麻球重叠组成一件,外套新麻布袋,用直径10mm的干燥麻绳成“#”字形捆扎牢固。7.2.3每件苎麻球重量必须搭配正确,净重为30kg(在公定回潮率时)。7.2.4不同品种规格的苎麻球,不得混合成包。7.3运输
必须保证产品不受损失,安全稳妥。7.4贮存
贮存要确保产品品质不发生变、变质现象。13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为了满足国际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特别是为适应“复关”的形势需要及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大趋势,使苎麻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和试验方法方面采用通用的先进测试方法和先进标准的部分内容。本标准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中国纺织总会提出。本标推由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敏、张水泉、刘黎明。12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麻”球
Ramie top
FZ/T31002-1998
本标准规定了苎麻球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经脱胶、机械梳理后制得的苎麻球的品质,可作为交接验收的统一规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882—1986苎麻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GB/T5884--1986苎麻纤维支数试验方法GB/T 5886—1986
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GB/T 5887-1986
GB/T 8170--1987
GB/T 9995-1997
苎麻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数值修约规则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ZB/TW30001-1989温度与回潮率对苎麻纤维(精干麻、精梳麻条)断裂强度的修正方法3产品品种规格
3.1本标准中产品根据工艺和质量要求,分别以01.02、03代号表示,其中规定:01表示普通球
02表示优级球
03表示特优球
3.2苎麻球的公定回潮率为12%。4技术要求
些麻球技术要求见表1。
国家纺织工业局1998-12-25批准126
1999-07-01实施
外观品质
纤维线密度,tex(Nm)
束纤维断裂强度,cN/dtex(g/D)纤维平均长度,mm
40mm及以下短纤率,%
硬条率,%
麻粒,粒/g
条重不匀率,%
麻条单位重量,g/m
苎麻球重量,kg/个
色泽、气味、手感
FZ/T31002---1998
表1苎麻球技术要求
01普通球
≤7.14(≥1400)
≥3. 53(≥4. 00)
02优级球
≤6.25(≥1600)
≥3.53(≥4.00)
03特级球
≤5.56(≥1800)
≥3. 97(≥4.5)
每个苎麻球高度270mm,直径300mm,条子捻度适当,成球卷绕紧密,花形清晰。
每个苎麻球为一根条子连续卷绕而成,中间不允许有断头色泽要求均匀一致,无异味,手感柔软无附壳、污迹、金属硬物等杂质苎麻球以内在品质与外观品质结合评定,在外观品质未达到要求时,不进行内在品质评定;在外观4.2
品质达到要求时,则按内在品质所达到的最低档次进行评定。4.3硬条、麻粒标准见样照。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按各方法标准中所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5.2试验周期
生产检验苎麻球品质,以批为单位。规定以同品种连续生产40件(即160个蓝麻球)作为一批,每批随机取样一次,蓝麻球内在品质以每批试验结果值表示,均以一次试验结果为准。5.3取样数量
数量以批为单位,一批可在成球机上直接抽取麻条一次,也可在一批不同包内随机抽取四个苎麻球。
5.4取样方法
5.4.1在成球机上取样时,每次抽取麻条24~28m,注明产品品种、批号,并装人取样桶(或塑料袋)内。5.4.2在麻包内取样时,按5.3的规定从不同包内随机抽取苎麻球四个,首先从球内抽取麻条,扯除麻条头端纤维约0.5m,然后分别抽取麻条6~7m,注明样品品种、批号,并装入取样桶(或塑料袋内)。5.5麻条重量试验
5.5.1操作方法
首先将抽取的麻条,用周长为1m的圆简测长器摇取1m的试样共20段,再放在感量为0.01g的天平上逐段称重,并记录。然后在三处以上任取两个50g左右的麻条称重,留作回潮率试验。5.5.2计算方法
5.5.2.1麻条单位重量的计算方法见式(1):G =G(100+W.)/(100+W) ..
FZ/T 31002
式中:G,麻条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m;G—麻条实测重量,g/m;
W --公定回潮率,% ;
W实际回潮率,%。
5.5.2.2条重不匀的计算方法见式(2:1998
U -- [2n(G-G)/NG] X100 .
式中U条重量不匀率,%;
n——平均以下值的次数,个,
G—麻条重量试验的平均值,g/m;Gx——试验平均值以下平均g/m,N—试验总次数,个。
5.6回潮率试验
按GB/T9995规定执行。
5.7纤维线密度、强度、长度、短纤率、硬条、麻粒试验(2)
样品处理:将麻条重量试验的剩余样品用手扯除剪断一端的纤维约300mm,然后依次平铺于检验台上,并将每段麻条纵向分为两个部分,丢弃一部分,保留一部分,如此反复分离,直至保留部分合并为20~30g为止,留作纤维线密度、强度、长度、硬条、麻粒试验。5.7.1纤维线密度试验按GB/T5884规定执行,并将测得的公制支数折算成分特克斯。5.7.2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按GB/T5882规定执行,并按ZB/TW30001—1989附录A中的表A2进行修正。
也可按GB/T5886规定执行,将测得的单纤维断裂强度按ZB/TW30001—1989附录A中的表A2进行修正后,乘以系数0.66折算成束纤维断裂强度。仲裁试验按GB/T5882规定执行。5.7.3纤维平均长度、短纤率试验按GB/T5887规定执行。5.7.4硬条、麻粒试验
5.7.4.1操作方法
在纤维试验的总样中,任意在各处抽取纤维约10g,在感量为0.01g的天平上,称其重量为2g。然后摊在黑绒板上直接数出麻粒,同时用镊子逐根栋出硬条(不允许带出纤维),然后将硬条扭成一团,在分度值为0.02mg的天平上称其重量。5.7.4.2计算方法
5.7.4.2.1硬条率计算方法见式(3);S=(M/2000)X100 .
式中:s-
硬条率,%;
M—-出硬条重量,mg。
5.7.4.2.2麻粒计算方法见式(4):ni=N/2
式中:ni
麻粒,粒/g,
栋出麻粒数,粒。
5.8试验结果的表示
见表2。
(3))
(4)
纤维线密度
束纤维断裂强度wwW.bzxz.Net
纤维平均长度
40mm及以下短纤维
硬条率
条重不匀率
麻条单位重量
苎麻球重量
FZ/T 31002—1998
表2试验结果的表示
dtex(Nm)
cN/dtex(g/D)
5.9试验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6检验规则
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2(整数)
蓝麻球交付检验或复验,按照本标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及包装有关规定进行。6.1交货验收
6.1.1生产厂交付产品时,应根据产品检验结果,开出产品检验证,收货方根据产品检验证进行验收,收货方如因条件限制,收货时不能进行检验,也可以不验收,但收货方应按照生产厂产品检验证收货。6.1.2验收检验必须是同品种、同规格、同一批号,并仅限于收货方未经加工或使用过的整包产品。如批号不同,则条重量不勾率应按本标准中规定的值加大0.5%进行评定。6.1.3验收检验中内在品质的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次数及试验方法,按第5章的规定执行。6.1.4成包净重量的验收,应折算成公定回潮率时的实际重量,其偏差不允许少于规定重量的0.3%,否则由生产厂补偿全部重量差数。6.2复验
6.2、1苎麻球在交接验收中,如有异议,双方应协商处理或会同进行复验,如协商不妥时,交上级有关部门仲裁。
6.2.2复验的产品应符合6.1.2的规定,其取样数量依照下列规定:a)50件及以下,抽取2件,
b)51~400件,每增加50件,增抽一件,c)400件以上,每增加100件,增抽-一件。6.2.3按6.2.2规定的抽取件数中,每件随机抽取苎麻球一个,然后根据内在品质项目逐个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第5章规定,执行复验的最终结果以每个苎麻球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表示。6.2.4复验所需要的一切费用,由责任方承担。6.2.5如因收货方运输或保管不良,以致造成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或发生变化时,不得提出复验或赔偿要求。产品出厂时间超过半年以上,以产品检验证为准,不再进行复验。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标志应明确、清楚、便于识别。每个苎麻球塑料袋内应附有重量标牌。7.1.2每件盐麻球在包身的一侧,应刷有生产厂厂名、品种规格、品质、批号、件号、成包日期。7.2包装
FZ/T31002-1998
7.2.1每个苎麻球外套圆底塑料袋,袋口用麻线或棉线轧紧。封袋的宽度560mm,高度450mm。7.2.2两个苎麻球沿轴向重叠,用80g牛皮纸包装,四个苎麻球重叠组成一件,外套新麻布袋,用直径10mm的干燥麻绳成“#”字形捆扎牢固。7.2.3每件苎麻球重量必须搭配正确,净重为30kg(在公定回潮率时)。7.2.4不同品种规格的苎麻球,不得混合成包。7.3运输
必须保证产品不受损失,安全稳妥。7.4贮存
贮存要确保产品品质不发生变、变质现象。13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FZ/T 31001-1998 苎麻精干麻
- 下一篇: FZ/T 32003-1994 涤麻纱(亚麻)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 FZ/T64068-2019 拒油防污机织粘合衬
- FZ/T64007-2019 树脂机织衬
- FZ/T73011-2013 针织腹带
- FZ/T01149-2019 纺织品 防风透湿性能的评定
- FZ∕T01133-2016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快速筛选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 FZ∕T01077-2018 服装衬布氯损强力试验方法
- FZ/T01031-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及伸长率的测定 抓样法
- FZ/T14019-2020 棉提花印染布
- FZ∕T10010-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 FZ/T01132-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维纶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FZ∕T01131-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天然纤维素纤维与某些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物(盐酸法)
- FZ/T01030-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 顶破法
- FZ/T54007-2019 锦纶6弹力丝
- FZ∕T10005-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 FZ∕T01078-2018 服装衬布吸氯泛黄试验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