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14002-1992 鞋用棉印染帆布

【纺织行业标准(FZ)】 鞋用棉印染帆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20:34:40
- FZ/T14002-1992
- 已作废
标准号:
FZ/T 14002-1992
标准名称:
鞋用棉印染帆布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实施日期:
1993-04-01 -
作废日期:
2006-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01.56 K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
鞋用棉印染帆布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FZ/T 14002-92
本标准规定了鞋用棉印染帆布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厕及包装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鉴定鞋用棉漂白、染色和印花帆布的品质。2 引用标准
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420纺织品耐刷洗色牢度试验方法印染棉布验收规则
GB3920
GB3921
GB3923
GB4667
GB4668
GB 7573
GB 8427
GB 8628
GB 8631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測定(条样法)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鼠孤测定织物尺寸变化时试样的准备、标记和测量织物因冷水漫溃而引起的尺寸变化的测定FZ/T 14001
服装用棉印染帆布
ZBW08003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包装和标志3术语
3.1线状:沿经向或纬向延伸,宽度不超过0.2cm的概点。3.2条状:沿经向或纬向延伸,宽度超过0.2cm的疵点。3.3条花:沿经向延伸或断续散布全匹,色泽有深有浅,两边又无明显界限的点。3.4同类布样:指与生产实样属相同纤维原料及相同织物组织的布样。3.5参考样:指与生产实样不相同纤维原料或不相同织物组织的来样。4产品品种、规格
根据用户需要及鞋用棉本色帆布产品品种规格标准结合印染工艺设计分别制订。5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纬纱密度、断裂强力、水洗尺寸变化及染色牢度等项指标,外观质量包括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点两类。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92-12-09批准370
1993-04-01实施
5.1内在质量
5.1.1纬纱密度、断裂强力
FZ/T 1400292
根据鞋用棉本色帆布的品种规格标准结合印染工艺设计,按规定的加工系数计算。加工系数及计算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
5.1.2水洗尺寸变化
漂白、染色、印花产品的水洗尺寸变化规定指标:经向不低于—5.5%;纬向不低于一3.5%;最大限度为1.5%。
5.1.3染色牢度
根据所用染料不同,其染色牢度规定指标见表1。表1
染料名称
还原染料
硫化染料
深、中色
硫化元色
一般硫化色
纳夫妥染料
注:①耐光色牢度为保证指标。②印花产品按纳夫妥染料考核。变
耐刷洗
③按规定指标允许低二个半级,不允许低一个一级,但规定指标为1-2级者,不允许再低半级。④深、中、浅色的分档,按GB250进行评级,5级及以上为深色,2级及以下为浅色,介于深、浅之间者为中色。5.1.4漂白棉帆布的焙烘泛黄为保证指标,白度值不小于90°5.1.5印染帆布布面pH值为保证指标,规定漂白帆布7~8;印染帆布7~9。5.1.6各项技术要求评等规定见表2。表2
根/10 cm
断裂强力
水洗尺寸变化
染色牢度
5.2外观质量
按设计规定bzxZ.net
按设计规定
按规定指标
按规定指标
—0.5及以内
—10,0及以内
符合标准
符合标准
5.2.1局部性疵点平均每米允许最高评分见表3。允
低于一0.5
-10.1~-16.0
低于标准
低于标准
-16. 1 ~~ -- 20. 0
允许评会
100 cm 及以内
100 cm以上
5.2.2局部性疵点允许总分计算规定FZ/T 14002-92
一等品
二等品
每段布的局部性布面疵点允许总分根据每米允许评分和段长决定。允许总分每米允许评分×段长(m)段长和总分均计算精确至小数一位,按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5.2.3局部性疵点评分方法见表4。表4
经向瘫点
纬向瘾点
深浅边
荷叶边
距边2 cm及以内
深人0.51~1 cm
深入 1.1~2 cm
深入0.5cm及以上
敏梭档
浮在布面上的结头
1~50cm
0.5~1cm
3 cm~半幅
0.5~10 cm
0.5~10 cm
每5cm
经纬共断2根
每20cm
20 cm 及以内
10.1~20 cm
10.1~20 cm
超过半幅
10.1~半幅
10.1~半幅
达到波纹程度
达到浪纹程度
50cm内满三只
注:①破损包括破洞、破边、豁边、跳花。每处
20.1~30 cm
20. 1~30 cm
5.1~10 cm
超过半幅
超过半幅
②距边2 cm及以内的破洞按破边评分,距边2 cm以上的破边按破洞评分。5.2.4局部性点量计规定
三等品
降等限度
二等品
30.1~100cm
30.1~100cm
10.1~100cm
10.1~全幅
经纬共断3根
~2 cm 及以内
20.1~100 cm
三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二等品
三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三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二等品
兰等品
三等品
三等品
三等品
三等品
5.2.4.1疵点长度按经向或纬向瓣点的最大长度量计。若疵点长度超过评分起点时,不再计评分起点,应从0.1cm开始量计。
F2/T14002—92
5.2.4.2经向100cm内,除破损外的各项疵点同时存在时,应分别量计,累计评分,其最大评分数不超过4分。
5.2.5局部性疵点评分说明
5.2.5.1局部性疵点轻微与明显程度的区别,按GB250检验评定,4级为轻微,3一4级及以下为明显,4级以上不评分。
5.2.5.2重叠的局部性疵点,按评分多的一项评定。未列入本标准的疵点,按其形态参照相似疵点评定。
5.2.5.3除破损和边外,距边0.5cm及以内的其他局部性疵点不评分,距边0.51~~2cm的疵点,按表4有关瘫点减半评分,降等限度为二等品。5.2.5.4一处评4分的疵点,一等品内不允许存在,应作降等或假开剪处理。但一次评4分的破洞不允许假开剪。
5.2.5.5难以数清、不易量计的分散疵点,根据疵点程度和分散的最大长度按经纬向疵点评定。5.2.5.6印花布的布面点,应根据对花布总效果的影响程度评定。5.2.6散布性疵点评等规定见表5。表5
鹿点程度
溧白布
散布性
左中右
染色布
印花布
漂、色布
印花布
剪后色羞
花纹不符及染色不匀
纬斜、花斜、格斜,%
按设计规定
与同类布样比较
与参考样比较
与同类布样比较
与参考样比较
与同类布样比较
与参考样比较
逐段检验
逐段检验
逐段检验
按标样
按标样
标准幅宽
100及以内
100以上
3以上
2—3以上
不影响外观
5.0及以内
+2.0及以内
1.0及以内
十2.5及以内
-1.5及以内
注:①用低级棉织造的品种,条花程度由工贸双方协商确定。二等品
影响外观
大于5.0
+2.1~+3. 0
1. 1~-2.0
+2:6~+3. 5
-1. 6~3. 0
三等品
明显影响外观
大于+3.0
低于—2.0
大于+3.5
低于-3.0
②条花在没有标样之前,暂按沿纬向两面看得出为轻微;沿经、纬间三面看得出为明显;四面看得出为严重。373
FZ/T 14002—92
5.3分等规定
5.3.1产品的分等,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段评等,分为优等品、等品、二等品、三等品,达不到三等品的为等外品。
5.3.2在同布段内,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散布性疵点,均以最低项评等,外观质量的局部性疵点与散布性疵点同时存在时,先计算局部性窥点的评分,评定等级,再与散布性疵点的等级结合定等作为该段布外观质量的等级。内在质量的等级与外观质量的等级结合评定,定等办法见表6。表6
成品等级
内在质量定等
外观质量定等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一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二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注:局部性疵点与散布性点结合定等时,结合方法参照表6定等办法。5.3.3凡在一等品各项质量指标基础上,达到下列标准指标者为优等品。a.
批内色差达到4级及以上,左、中、右色差:漂白、染色布达到4一5级,印花布达到4级。局部性疵点平均每米允许最高评分:幅宽在100cm及以内为0.2分/m,100cm以上为0.4分/m。染色牢度不允许低于规定指标。纬斜、花斜、格斜不大于4%。
e.-幅宽下偏差:
100cm及以内为0.5cm;100cm以上为1.0cm。6试验检验方法
6.1幅宽按GB4667执行。
6.2纬纱密度按GB4668执行。
6.3断裂强力按GB3923执行。
6.4耐摩擦色牢度按GB3920执行。三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等外品
6.5耐洗色牢度按GB3921执行。其中试液配方与试验条件按6.3.1方法1执行。工厂常规试验用块棉贴衬,有争议或仲裁时,采用二块贴衬,以沾色深的一块为评定依据。6.6水洗尺寸变化按GB8628和GB8631执行。工厂常规试验,漫溃时间为20min,湿态测量。6.7耐光色牢度按GB8427中方法3执行。6.8耐刷洗色牢度按GB/T420执行,刷洗50次。6.9布面pH值按GB7573执行。
6.10色差按GB250执行。
6.11漂白帆布泛黄试验按附录B(补充件)执行。6.12外观质量检验规定:
6.12.1采用灯光检验时,以40W加罩青光日光灯3~4支,照度不低于750Ix为准,光源与布面距离为1~1.2m。
6.12.2验布机上验布板的角度为45°,布行速度最高为40m/min。布段的定等检验,按验布工做出的374
疵点标记,评分定等。
FZ/T14002—92
6.12.3布段的复验、验收应平摊桌面上按纬向展开,检验人员的视线正视布面,眼与布面的距离为55~60 cm。
6.12.4规定检验布的正面(盖梢印的-面为反面)不影响正面的反面疵点不评分。6.13假开剪规定
6.13.1在一等品内,凡达到降等程度的局部性点或规定不允许存在的窥点,允许假开剪,但必须做出明显标志。
6.13.2不同段长的假开剪规定
15m允许假开剪一处,15m以上每10m增加一次,间距不限。6.13.3假开剪的加放长度,以10cm为量计单位,但经向超过50cm的瘫点不允许假开剪。7包装和标志
参照ZBW08003执行。
7.1根据产品的使用特点,规定在一等品同件内,段与段的色差不低于3一4级。零段布和其他品等布件不在此限,但须顺色成包。
7.2成件办法采取尽长拼件。每件允许10~17.9m的一段,其余各段应在18m及以上8检验规则
参照GB432执行。
9其他
9.1经、纬纱均为27.8×2或2股以下的漂白、印染帆布品种的外观质量和水洗尺寸变化按本标准执行,其他各项物理指标按FZ/T14001执行。9.2特殊品种及用户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375
幅宽、密度、断裂强力的计算
FZ/T 14002-—92
附录A
鞋用棉印染机布加工系数
(补充件)
根据鞋用棉本色帆布产品品种、规格标准,结合印染工艺设计,按规定的加工系数计算。加工系数见表Al。
密度加工系数
漂白或经漂白染色棉帆布
丝光染色棉帆布
本光、生坏染色棉帆布
印花棉帆布
A2计算方法
标准幅宽
幅宽加工系数
断裂强力加工系数
标准幅宽—鞋用棉本色帆布标准幅宽×幅宽加工系数·标准经、纬纱密度
.(A1)
标准经、纬纱密度=鞋用棉本色帆布标准经、纬纱密度×经、纬纱密度加工系数(A2)标准经、纬向断裂强力
标准经、纬向断裂强力一鞋用棉本色帆布标准经、纬向断裂强力×经、纬纱密度加工系数×经、纬向断裂强力加工系数
附录B
鞋用棉漂白帆布泛黄程度检验规定(补充件)
抽验取样
(A3)
按同布批、同加工类别及同一加工过程生产的每15000m为批,每批最少取块(不足376
15000m的一批也需取一块)。
B2取样规定
FZ/T 14002—92
在大段开小段处剪取,如果需要在大段上剪取时,须离开布端至少2m以上取样,样布上不得有影响测试结果的疵点,取样面积为整幅5~10cm。B3检验方法
B3.1将布样置于135土2℃的硫化罐或电热烘箱中,温度保持四角均匀,时间1h,取出布样冷却0.5h。
B3.2检验前,先将ZBD型蓝光白度仪调整到0度,然后将冷却后布样按四折全幅的左、中、右三处进行测定,取三处测得白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批布的检验结果。B4结果处理
凡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者,作为全批合格;不符合标准者,则取样的一批作为不合格,由工厂进行隔离处理后再从该批的其余布段中重新取样一块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者,作为全批合格,不符合标准者作为全批不合格。复验允许一次,对不合格的产品可进行回修,回修后的产品应重新检验,一次为准,回修只允许一次。
附录C
鞋用棉印染帆布断裂伸长率的规定(参考件)
断裂伸长率为内控指标。
C2断裂伸长率规定指标:
经向不小于12%,纬向不小于8%。C3断裂伸长率的试验方法按GB3923执行。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纺织工业部科技发展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青岛纺织工业总公司和上海纺织工业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基德、何如榕、吴良舫、王文清、单文杰。本标准是参考美国范友生公司的《梭织物的点分等标准》和日本纺绩检查协会《棉织品(整理后)出口检查标准》制订的。优等品标准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等品标推相当于国际一般水平。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标准GB2908.1~2908.6--82《鞋用漂染棉帆布》作废。37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鞋用棉印染帆布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FZ/T 14002-92
本标准规定了鞋用棉印染帆布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厕及包装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鉴定鞋用棉漂白、染色和印花帆布的品质。2 引用标准
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420纺织品耐刷洗色牢度试验方法印染棉布验收规则
GB3920
GB3921
GB3923
GB4667
GB4668
GB 7573
GB 8427
GB 8628
GB 8631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測定(条样法)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鼠孤测定织物尺寸变化时试样的准备、标记和测量织物因冷水漫溃而引起的尺寸变化的测定FZ/T 14001
服装用棉印染帆布
ZBW08003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包装和标志3术语
3.1线状:沿经向或纬向延伸,宽度不超过0.2cm的概点。3.2条状:沿经向或纬向延伸,宽度超过0.2cm的疵点。3.3条花:沿经向延伸或断续散布全匹,色泽有深有浅,两边又无明显界限的点。3.4同类布样:指与生产实样属相同纤维原料及相同织物组织的布样。3.5参考样:指与生产实样不相同纤维原料或不相同织物组织的来样。4产品品种、规格
根据用户需要及鞋用棉本色帆布产品品种规格标准结合印染工艺设计分别制订。5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纬纱密度、断裂强力、水洗尺寸变化及染色牢度等项指标,外观质量包括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点两类。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92-12-09批准370
1993-04-01实施
5.1内在质量
5.1.1纬纱密度、断裂强力
FZ/T 1400292
根据鞋用棉本色帆布的品种规格标准结合印染工艺设计,按规定的加工系数计算。加工系数及计算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
5.1.2水洗尺寸变化
漂白、染色、印花产品的水洗尺寸变化规定指标:经向不低于—5.5%;纬向不低于一3.5%;最大限度为1.5%。
5.1.3染色牢度
根据所用染料不同,其染色牢度规定指标见表1。表1
染料名称
还原染料
硫化染料
深、中色
硫化元色
一般硫化色
纳夫妥染料
注:①耐光色牢度为保证指标。②印花产品按纳夫妥染料考核。变
耐刷洗
③按规定指标允许低二个半级,不允许低一个一级,但规定指标为1-2级者,不允许再低半级。④深、中、浅色的分档,按GB250进行评级,5级及以上为深色,2级及以下为浅色,介于深、浅之间者为中色。5.1.4漂白棉帆布的焙烘泛黄为保证指标,白度值不小于90°5.1.5印染帆布布面pH值为保证指标,规定漂白帆布7~8;印染帆布7~9。5.1.6各项技术要求评等规定见表2。表2
根/10 cm
断裂强力
水洗尺寸变化
染色牢度
5.2外观质量
按设计规定bzxZ.net
按设计规定
按规定指标
按规定指标
—0.5及以内
—10,0及以内
符合标准
符合标准
5.2.1局部性疵点平均每米允许最高评分见表3。允
低于一0.5
-10.1~-16.0
低于标准
低于标准
-16. 1 ~~ -- 20. 0
允许评会
100 cm 及以内
100 cm以上
5.2.2局部性疵点允许总分计算规定FZ/T 14002-92
一等品
二等品
每段布的局部性布面疵点允许总分根据每米允许评分和段长决定。允许总分每米允许评分×段长(m)段长和总分均计算精确至小数一位,按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5.2.3局部性疵点评分方法见表4。表4
经向瘫点
纬向瘾点
深浅边
荷叶边
距边2 cm及以内
深人0.51~1 cm
深入 1.1~2 cm
深入0.5cm及以上
敏梭档
浮在布面上的结头
1~50cm
0.5~1cm
3 cm~半幅
0.5~10 cm
0.5~10 cm
每5cm
经纬共断2根
每20cm
20 cm 及以内
10.1~20 cm
10.1~20 cm
超过半幅
10.1~半幅
10.1~半幅
达到波纹程度
达到浪纹程度
50cm内满三只
注:①破损包括破洞、破边、豁边、跳花。每处
20.1~30 cm
20. 1~30 cm
5.1~10 cm
超过半幅
超过半幅
②距边2 cm及以内的破洞按破边评分,距边2 cm以上的破边按破洞评分。5.2.4局部性点量计规定
三等品
降等限度
二等品
30.1~100cm
30.1~100cm
10.1~100cm
10.1~全幅
经纬共断3根
~2 cm 及以内
20.1~100 cm
三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二等品
三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三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二等品
兰等品
三等品
三等品
三等品
三等品
5.2.4.1疵点长度按经向或纬向瓣点的最大长度量计。若疵点长度超过评分起点时,不再计评分起点,应从0.1cm开始量计。
F2/T14002—92
5.2.4.2经向100cm内,除破损外的各项疵点同时存在时,应分别量计,累计评分,其最大评分数不超过4分。
5.2.5局部性疵点评分说明
5.2.5.1局部性疵点轻微与明显程度的区别,按GB250检验评定,4级为轻微,3一4级及以下为明显,4级以上不评分。
5.2.5.2重叠的局部性疵点,按评分多的一项评定。未列入本标准的疵点,按其形态参照相似疵点评定。
5.2.5.3除破损和边外,距边0.5cm及以内的其他局部性疵点不评分,距边0.51~~2cm的疵点,按表4有关瘫点减半评分,降等限度为二等品。5.2.5.4一处评4分的疵点,一等品内不允许存在,应作降等或假开剪处理。但一次评4分的破洞不允许假开剪。
5.2.5.5难以数清、不易量计的分散疵点,根据疵点程度和分散的最大长度按经纬向疵点评定。5.2.5.6印花布的布面点,应根据对花布总效果的影响程度评定。5.2.6散布性疵点评等规定见表5。表5
鹿点程度
溧白布
散布性
左中右
染色布
印花布
漂、色布
印花布
剪后色羞
花纹不符及染色不匀
纬斜、花斜、格斜,%
按设计规定
与同类布样比较
与参考样比较
与同类布样比较
与参考样比较
与同类布样比较
与参考样比较
逐段检验
逐段检验
逐段检验
按标样
按标样
标准幅宽
100及以内
100以上
3以上
2—3以上
不影响外观
5.0及以内
+2.0及以内
1.0及以内
十2.5及以内
-1.5及以内
注:①用低级棉织造的品种,条花程度由工贸双方协商确定。二等品
影响外观
大于5.0
+2.1~+3. 0
1. 1~-2.0
+2:6~+3. 5
-1. 6~3. 0
三等品
明显影响外观
大于+3.0
低于—2.0
大于+3.5
低于-3.0
②条花在没有标样之前,暂按沿纬向两面看得出为轻微;沿经、纬间三面看得出为明显;四面看得出为严重。373
FZ/T 14002—92
5.3分等规定
5.3.1产品的分等,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段评等,分为优等品、等品、二等品、三等品,达不到三等品的为等外品。
5.3.2在同布段内,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散布性疵点,均以最低项评等,外观质量的局部性疵点与散布性疵点同时存在时,先计算局部性窥点的评分,评定等级,再与散布性疵点的等级结合定等作为该段布外观质量的等级。内在质量的等级与外观质量的等级结合评定,定等办法见表6。表6
成品等级
内在质量定等
外观质量定等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一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二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注:局部性疵点与散布性点结合定等时,结合方法参照表6定等办法。5.3.3凡在一等品各项质量指标基础上,达到下列标准指标者为优等品。a.
批内色差达到4级及以上,左、中、右色差:漂白、染色布达到4一5级,印花布达到4级。局部性疵点平均每米允许最高评分:幅宽在100cm及以内为0.2分/m,100cm以上为0.4分/m。染色牢度不允许低于规定指标。纬斜、花斜、格斜不大于4%。
e.-幅宽下偏差:
100cm及以内为0.5cm;100cm以上为1.0cm。6试验检验方法
6.1幅宽按GB4667执行。
6.2纬纱密度按GB4668执行。
6.3断裂强力按GB3923执行。
6.4耐摩擦色牢度按GB3920执行。三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
等外品
6.5耐洗色牢度按GB3921执行。其中试液配方与试验条件按6.3.1方法1执行。工厂常规试验用块棉贴衬,有争议或仲裁时,采用二块贴衬,以沾色深的一块为评定依据。6.6水洗尺寸变化按GB8628和GB8631执行。工厂常规试验,漫溃时间为20min,湿态测量。6.7耐光色牢度按GB8427中方法3执行。6.8耐刷洗色牢度按GB/T420执行,刷洗50次。6.9布面pH值按GB7573执行。
6.10色差按GB250执行。
6.11漂白帆布泛黄试验按附录B(补充件)执行。6.12外观质量检验规定:
6.12.1采用灯光检验时,以40W加罩青光日光灯3~4支,照度不低于750Ix为准,光源与布面距离为1~1.2m。
6.12.2验布机上验布板的角度为45°,布行速度最高为40m/min。布段的定等检验,按验布工做出的374
疵点标记,评分定等。
FZ/T14002—92
6.12.3布段的复验、验收应平摊桌面上按纬向展开,检验人员的视线正视布面,眼与布面的距离为55~60 cm。
6.12.4规定检验布的正面(盖梢印的-面为反面)不影响正面的反面疵点不评分。6.13假开剪规定
6.13.1在一等品内,凡达到降等程度的局部性点或规定不允许存在的窥点,允许假开剪,但必须做出明显标志。
6.13.2不同段长的假开剪规定
15m允许假开剪一处,15m以上每10m增加一次,间距不限。6.13.3假开剪的加放长度,以10cm为量计单位,但经向超过50cm的瘫点不允许假开剪。7包装和标志
参照ZBW08003执行。
7.1根据产品的使用特点,规定在一等品同件内,段与段的色差不低于3一4级。零段布和其他品等布件不在此限,但须顺色成包。
7.2成件办法采取尽长拼件。每件允许10~17.9m的一段,其余各段应在18m及以上8检验规则
参照GB432执行。
9其他
9.1经、纬纱均为27.8×2或2股以下的漂白、印染帆布品种的外观质量和水洗尺寸变化按本标准执行,其他各项物理指标按FZ/T14001执行。9.2特殊品种及用户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375
幅宽、密度、断裂强力的计算
FZ/T 14002-—92
附录A
鞋用棉印染机布加工系数
(补充件)
根据鞋用棉本色帆布产品品种、规格标准,结合印染工艺设计,按规定的加工系数计算。加工系数见表Al。
密度加工系数
漂白或经漂白染色棉帆布
丝光染色棉帆布
本光、生坏染色棉帆布
印花棉帆布
A2计算方法
标准幅宽
幅宽加工系数
断裂强力加工系数
标准幅宽—鞋用棉本色帆布标准幅宽×幅宽加工系数·标准经、纬纱密度
.(A1)
标准经、纬纱密度=鞋用棉本色帆布标准经、纬纱密度×经、纬纱密度加工系数(A2)标准经、纬向断裂强力
标准经、纬向断裂强力一鞋用棉本色帆布标准经、纬向断裂强力×经、纬纱密度加工系数×经、纬向断裂强力加工系数
附录B
鞋用棉漂白帆布泛黄程度检验规定(补充件)
抽验取样
(A3)
按同布批、同加工类别及同一加工过程生产的每15000m为批,每批最少取块(不足376
15000m的一批也需取一块)。
B2取样规定
FZ/T 14002—92
在大段开小段处剪取,如果需要在大段上剪取时,须离开布端至少2m以上取样,样布上不得有影响测试结果的疵点,取样面积为整幅5~10cm。B3检验方法
B3.1将布样置于135土2℃的硫化罐或电热烘箱中,温度保持四角均匀,时间1h,取出布样冷却0.5h。
B3.2检验前,先将ZBD型蓝光白度仪调整到0度,然后将冷却后布样按四折全幅的左、中、右三处进行测定,取三处测得白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批布的检验结果。B4结果处理
凡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者,作为全批合格;不符合标准者,则取样的一批作为不合格,由工厂进行隔离处理后再从该批的其余布段中重新取样一块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者,作为全批合格,不符合标准者作为全批不合格。复验允许一次,对不合格的产品可进行回修,回修后的产品应重新检验,一次为准,回修只允许一次。
附录C
鞋用棉印染帆布断裂伸长率的规定(参考件)
断裂伸长率为内控指标。
C2断裂伸长率规定指标:
经向不小于12%,纬向不小于8%。C3断裂伸长率的试验方法按GB3923执行。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纺织工业部科技发展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青岛纺织工业总公司和上海纺织工业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基德、何如榕、吴良舫、王文清、单文杰。本标准是参考美国范友生公司的《梭织物的点分等标准》和日本纺绩检查协会《棉织品(整理后)出口检查标准》制订的。优等品标准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等品标推相当于国际一般水平。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标准GB2908.1~2908.6--82《鞋用漂染棉帆布》作废。37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 FZ/T64068-2019 拒油防污机织粘合衬
- FZ/T64007-2019 树脂机织衬
- FZ/T73011-2013 针织腹带
- FZ/T01149-2019 纺织品 防风透湿性能的评定
- FZ∕T01133-2016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快速筛选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 FZ∕T01077-2018 服装衬布氯损强力试验方法
- FZ/T01031-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及伸长率的测定 抓样法
- FZ/T14019-2020 棉提花印染布
- FZ∕T10010-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 FZ/T01132-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维纶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FZ∕T01131-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天然纤维素纤维与某些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物(盐酸法)
- FZ/T01030-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 顶破法
- FZ/T54007-2019 锦纶6弹力丝
- FZ∕T10005-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 FZ∕T01078-2018 服装衬布吸氯泛黄试验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