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3188-1991 电视广播接收机机械式调谐器总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GB)】 电视广播接收机机械式调谐器总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8 20:47:03
- GB/T13188-1991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3188-1991
标准名称:
电视广播接收机机械式调谐器总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1-09-21 -
实施日期:
1992-05-01 -
作废日期:
2005-10-14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1 MB
标准ICS号: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33.160.20无线电接收机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广播、电视设备>>M74广播、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
替代情况:
作废;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广播接收机用机械调谐器术语、技术要求、测量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PAL·D/K制式的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甚高频频段(VHF)和特高频频段(UHF)机械式调谐器。 GB/T 13188-1991 电视广播接收机机械式调谐器总技术条件 GB/T13188-1991

部分标准内容:
UDC621.376.2/.3:621.397.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3188—91
电视广播接收机机械式调谐器
总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tunersof TVbroadcastingreceivers
1991-09-21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视广播接收机机械式调谐器
总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tunersof TV broadcasting receiver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3188—91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广播接收机用机械调谐器(以下简称调谐器)术语、技术要求、测量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PAL·D/K制式的电视广播接收机用其高频频段(VHF)和特高频频段(UHF)机械式调谐器。
2引用标准
GB3187
、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
广播接收机干扰特性测量方法
GB6114
GB7236
广播接收机干扰特性限额值
广播电视接收机用调谐器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SJ2949
SJ2950
广播电视接收机用调谐器验收规则3术语及符号
3.1高频幅频特性
系指信号从调谐器输入端输入时,在调谐器高频幅频特性测试端测得的电压振幅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中频幅频特性
系指信号从调谐器中频幅频特性测试端输入时,在调谐器输出端测得的电压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3.3总幅频特性
系指信号从调谐器输入端输入时,在调谐器输出端测得的电压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3.4本振频率覆盖范围
系指本机振荡器振荡频率的可调范围。3.5功率增益
系指调谐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3.6噪声系数
系指调谐器的输入端信噪比与输出端信噪比之比值。3.7输入端行波系数
由于调谐器输入阻抗与天线馈线特性阻抗不匹配引起电压波的反射,当调谐器输入阻抗的模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9-21批准1992-05-01实施
GB/T13188—91
Z,天线特性阻抗为R时,行波系数K为:K
式中 [el =
Ipl——为反射系数的模。
3.8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系指调谐器能保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一定线性关系的最大输入信号电平。3.9自动增益控制(AGC)控制深度系指调谐器在保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一定线性关系时,调谐器功率增益控制范围。3.10假象抑制比
·(1)
系指调谐器在高频通带内抑制假象干扰频率信号的能力。当调谐器在高频通带内电压增益为G%假象干扰频率电压增益为Gm,则假象抑制比Sm为:Sim
3.11中频抑制比
系指调谐器在高频通带内抑制中频电压干扰频率信号的能力。当调谐器在高频通带内电压增益为G%,中频干扰频率电压增益为G,则中频抑制比SF为:Sr
3.12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系指调谐器对于干扰信号的调制成分转移到有用信号载频上产生干扰的抑制能力。3.13U-V抑制比
·(3)
系指特高频频段(UHF)接收时,甚高频频段(VHF)及中频信号由甚高频频段(VHF)天线输入端输入时对特高频频段(UHF)接收的干扰。3.14输入端本振泄漏电压
系指本机振荡信号在调谐器输入端的泄漏电压。3.15本振辐射强度
系指调谐器本机振荡信号通过调谐器及天线向外辐射电场强度的大小。3.16本振频率漂移
系指调谐器电源电压变化或者环境温度变化时,调谐器本机振荡器振荡频率的变化量。3.17失效
系指调谐器在可靠性试验中出现失效判据中的任何一项规定时,即认为该调谐器失效。3.18独立失效
系指不是由于试验设备、仪表或规定以外的试验条件而引起的调谐器失效。3.19从属失效
这种失效是由于调谐器的失效所引起的失效。3.20多重失效
系指在同一个调谐器上同时发生两个或多个独立失效。3.21典型失效
也称重复失效。在可靠性试验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失效机理相同,一部件的两个或多个失效。2
3.22符号
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GB/T13188—91
o: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假设值上限值。91: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假设值下限值。α:生产方风险率。
β:使用方风险率。
Dm:鉴别比,Dm=
T:试验的总台时数。
n:试验方案中的抽样台数。
to:试验的截止时间。
C:试验方案中允许的失效数。
V:试验中的总失效数,=
BRDT:“贝叶斯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的缩写。百,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点估计值的均值,百=与b·+T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后验均值的点估计值,=a-l+y
a:伽玛分布参数中的形状参数。b:伽玛分布参数中的尺度参数,且b=Dm·(a一1)。α*:贝叶斯方案中的后验生产方风险率。β*:贝叶斯方案中的后验使用方风险率。m:管理周期数。
K:管理周期内试验次数,K=
T:在m个管理周期中T的总和,T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接收电视制式
PAL·D/K制式。
4.1.2接收电视频道
甚高频频段(VHF):1~12ch;
特高频频段(UHF):13~57ch。
具体频道频率划分见附录A(参考件)。注:对甚高频频段(VHF)机械调谐器要求带特高频频段(UHF)的中频放大器(UIF)。4.1.3输入阻抗
甚高频频段(VHF)机械调谐器:75Q不平衡式输入。特高频频段(UHF)机械调谐器:300Q平衡式或75Q不平衡式输入。4.1.4输出阻抗
75Q不平衡式输出。
4.1.5中间频率
图像中频频率(f):38MHz
伴音中频频率(fs):31.5MHz。4.1.6电源电压
11.5±0.5Vpco
4.1.7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
GB/T13188—91
甚高频频段(VHF)机械调谐器:正向控制3士0.2Vpc;特高频频段(UHF)机械调谐器:正向控制3士0.5Vpc。4.1.8使用条件和测试条件
见表1。
使用条件
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10~+55
+15~+35
注:①测试时应注意阻抗匹配,相对湿度
40℃时不大于95
②环境干扰对测试有影响时,应在屏蔽室内进行;气压
86~106
电源电压
11.5±0.5
11.5±0.2
③特高频频段(UHF)测试时,必要时可加中频放大器。对此中频放大器要求见附录B(参考件)。4.1.9测量频道
除特殊指明外,一般测量频道为:甚高频频段(VHF):1~~12ch;
特高频频段(UHF):13、24、25、36、48和57ch。4.1.10测量时输入信号电平
除特殊指明外,一般测量时输入信号电平为:75Q输入时:60~64dBu;
300Q输入时:65~70dBμ。
4.2电气性能要求
调谐器电气性能分为三个等级,P级表2。
甚高频频段(VHF)性能要求见表2a。序号
高频幅频特性
参数名称
曲线应落在阴影内
合格品,Q级
等品,R级一
优等品,其电气性能见
参数要求
总幅频特性
参数名称
曲线应落在阴影内
UIF幅频特性
曲线应落在阴影内
GB/T13188—91
续表2a
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
本振频率覆盖范围
相对频道标称本振频率的
频率变化应在
功率增益
1~12ch
噪声系数
1~12ch
输入端行波系数
P·S间最劣点
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当AGC电压小于或等于5V时
AGC控制深度
当AGC电压小于或等于5V时
参数要求
iMHZOMHz
±1.5~±7.5
≥100
4. 2. 1.11
4. 2. 1. 17
假象抑制比
参数名称
GB/T13188—91
续表2a
对[(fp+38)+33~38JMHz范围内中频抑制比
对33~38MHz范围内
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对相隔频道(fp士16MHz)的干扰信号抑制
U-V抑制比
输入端本振泄漏电压
f<300MHz谐波
f在300~1000MHz谐波
本振辐射强度
f<300MHz谐波
f在300~1000MHz谐波
本振频率电压漂移[Af
当电源电压变化士10%时
本振频率温度漂移△F
当温度由25℃变化到55℃时
4.2.2特高频频段(UHF)性能要求见表2b。6
—500
参数要求
≤200
—450
—400
总幅频特性
参数名称
GB/T13188—91
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
本振频率覆盖范围
本振频率的最小可调范围
功率增益
噪声系数
输入端行波系数
P·S间最劣点
最大信号输入电平
当AGC电压小于或等于5V时
75Q输入时
3002输入时
AGC控制深度
当AGC电压小于或等于5V时
假像抑制比
对[(fr+38)+33~38JMHz范围内
中频抑制比
对33~38MHz范围内
参数要求
IMHONI2
15 M1 1 r
总幅频特性曲线应落在阴影内,伴音载频(fp)电平不应高于图象载频(fs)2dB
506.75903.75
≥1001)
≥106
参数名称
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GB/T13188—91
续表2b
对相隔频道(fp士16MHz)的
干扰信号抑制
759输入时
300Q输入时
输入端本振泄漏电压
75Q输入时
3002输入时
本振辐射强度
本振频率电压漂移Af
当电源电压变化士10%时
本振频率温度漂移△
当温度由25℃变化到55℃时
频道指示
对基准频道(13、25、36、48和57ch)指示误差
注:1)对特高频(UHF)频段不带AGC调谐器此项可不测。4.3外观质量及机械性能要求
调谐器外观质量及机械性能要求见表3表3
外观质量
调谐器机构性能
外形尺寸及安装
VHF频段参数及要求
参数要求
《400
<±16(2ch)
UHF频段参数及要求
外观应无裂纹、缺陷、变形、机械损伤和涂覆起层现象,表面无锈蚀,紧固件无松动
调谐器机构应无卡死、打滑现象结构形式为13档,外形安装
尺寸及轴端尺寸应符合附录外形安装尺寸及轴端尺寸应C(补充件)的要求
符合附录D(参考件)的要求
主轴旋转力矩
主轴跳步清晰度
单向旋转最大与最小
力矩比
本振微调机构
频道指示轴止动强度
起始角度偏差
基准频道对应角度
4.4机械寿命
调谐器机械寿命要求见表4。
主轴旋转寿命
微调轴寿命
4.5敲击试验要求
GB/T13188—91
续表3
VHF频段参数及要求
从任何一频道转换到另一频
道时旋转力矩:
从任何一频道转换到另一频
道时跳步清晰度应:
微调机构应灵活协调,微调力
矩:≤0.15
VHF频段参数及要求
UHF频段参数及要求
旋转力矩应在:
0.003~0.004范围内
基准频道(13、24、25、36、48和57ch),对应角度应符合附
录E(参考件)的要求
UHF频段参数及要求
在任何一频道上敲击,总幅频特性曲线不应有大于1dB以上的变化,不应出现曲线下跌及消失,不允许出现2个以上的毛刺。
4.6高温负荷可靠性要求
本标准采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假设值下限值6作为调谐器的可靠性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其具体要求见表5。表5
4.7其他试验要求
4.7.1轴柄耐压试验要求
≥30000
≥30.000
在1500V(有效值)电压下,电流为10mA,持续时间为1min,不应击穿注:对采用金属轴直接接机壳的调谐器,此项可不考核。4.7.2静电打火试验
>50000
GB/T13188—91
在10kV直流电压条件下,通过电容器对调谐器充、放电50次,调谐器应能正常工作。4.8气候试验要求
调谐器气候试验要求见表6。
机械试验要求
高温负荷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
低温负荷试验
低温储存试验
温度变化试验
调谐器机械试验要求见表7。
测试方法Www.bzxZ.net
扫频振动试验
碰撞试验
跌落试验
5.1电气性能测量方法
5.1.1高频幅频特性
按SJ2949中2.1.1条
按SJ2949中2.2.1条
按SJ2949中2.3.1条
按SJ2949中2.4.1条
按SJ2949中2.5.1条
按SJ2949中3.1.1条
按SJ2949中3.2.1条
按SJ2949中3.3.1条
按图5接线。调谐器置被测频道,调谐器输入端的信号电平同4.1.10条。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置标称起控电压,此时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即高频幅频特性曲线。测试频道在第1~12频道上进行。
显示品
应号整生器
5.1.2总幅频特性
弃诚器十
按图6接线。调谐器置被测频道,调谐器输入端的信号电平同4.1.10条。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置标称起控电压,本振频率调到标称本振频率。信号从调谐器输入端输入,从输出端输出至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即为总幅频特性。10
5.1.3UIF幅频特性
同5.1.2条。
5.1.4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GB/T13188—91
低谢证
按图6接线。调节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调谐器输入端的信号电平同4.1.10条,由频段最低频道的总幅频特性增益的变化,找出增益最高点,该点所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电压即为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
5.1.5本振频率覆盖范围
本振频率覆盖范围的测量按图7接线。标准信号
学生治
5.1.5.1甚高频频段(VHF)本振覆盖范围图7
十航教大路
和率计
调谐器置被测频道,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置标称起控电压,标准信号发生器调到被测频道的图象载频(f)点,调谐器输入信号电平同4.1.10条。调整微调机构,从一个极限位置调到另一个极限位置,频率计所显示的中频频率变化,即为本振频率覆盖范围。5.1.5.2特高频频段(UHF)本振覆盖范围调谐器频道分别置于13、57频道附近,调谐器输入信号电平同4.1.10条。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置于标称起控电压。由标准信号发生器分别输出比第13频道fp低2.5MHz的信号和比第57频道fp高2.5MHz的信号,然后微调调谐器机构,此时频率计的指示能显示出38MHz的中频。5.1.6功率增益
按图8接线。调谐器置被测频道,调谐器输入信号电平同4.1.10条,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置标称起控电压。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校准在图像中频(f)上,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置于被测频道的图象载频(fp)上。微调本振频率,使调谐器输出的图像中频显示在频谱分析仪的中心频率位置上。记下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3188—91
电视广播接收机机械式调谐器
总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tunersof TVbroadcastingreceivers
1991-09-21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视广播接收机机械式调谐器
总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tunersof TV broadcasting receiver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3188—91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广播接收机用机械调谐器(以下简称调谐器)术语、技术要求、测量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PAL·D/K制式的电视广播接收机用其高频频段(VHF)和特高频频段(UHF)机械式调谐器。
2引用标准
GB3187
、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
广播接收机干扰特性测量方法
GB6114
GB7236
广播接收机干扰特性限额值
广播电视接收机用调谐器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SJ2949
SJ2950
广播电视接收机用调谐器验收规则3术语及符号
3.1高频幅频特性
系指信号从调谐器输入端输入时,在调谐器高频幅频特性测试端测得的电压振幅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中频幅频特性
系指信号从调谐器中频幅频特性测试端输入时,在调谐器输出端测得的电压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3.3总幅频特性
系指信号从调谐器输入端输入时,在调谐器输出端测得的电压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3.4本振频率覆盖范围
系指本机振荡器振荡频率的可调范围。3.5功率增益
系指调谐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3.6噪声系数
系指调谐器的输入端信噪比与输出端信噪比之比值。3.7输入端行波系数
由于调谐器输入阻抗与天线馈线特性阻抗不匹配引起电压波的反射,当调谐器输入阻抗的模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9-21批准1992-05-01实施
GB/T13188—91
Z,天线特性阻抗为R时,行波系数K为:K
式中 [el =
Ipl——为反射系数的模。
3.8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系指调谐器能保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一定线性关系的最大输入信号电平。3.9自动增益控制(AGC)控制深度系指调谐器在保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一定线性关系时,调谐器功率增益控制范围。3.10假象抑制比
·(1)
系指调谐器在高频通带内抑制假象干扰频率信号的能力。当调谐器在高频通带内电压增益为G%假象干扰频率电压增益为Gm,则假象抑制比Sm为:Sim
3.11中频抑制比
系指调谐器在高频通带内抑制中频电压干扰频率信号的能力。当调谐器在高频通带内电压增益为G%,中频干扰频率电压增益为G,则中频抑制比SF为:Sr
3.12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系指调谐器对于干扰信号的调制成分转移到有用信号载频上产生干扰的抑制能力。3.13U-V抑制比
·(3)
系指特高频频段(UHF)接收时,甚高频频段(VHF)及中频信号由甚高频频段(VHF)天线输入端输入时对特高频频段(UHF)接收的干扰。3.14输入端本振泄漏电压
系指本机振荡信号在调谐器输入端的泄漏电压。3.15本振辐射强度
系指调谐器本机振荡信号通过调谐器及天线向外辐射电场强度的大小。3.16本振频率漂移
系指调谐器电源电压变化或者环境温度变化时,调谐器本机振荡器振荡频率的变化量。3.17失效
系指调谐器在可靠性试验中出现失效判据中的任何一项规定时,即认为该调谐器失效。3.18独立失效
系指不是由于试验设备、仪表或规定以外的试验条件而引起的调谐器失效。3.19从属失效
这种失效是由于调谐器的失效所引起的失效。3.20多重失效
系指在同一个调谐器上同时发生两个或多个独立失效。3.21典型失效
也称重复失效。在可靠性试验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失效机理相同,一部件的两个或多个失效。2
3.22符号
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GB/T13188—91
o: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假设值上限值。91: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假设值下限值。α:生产方风险率。
β:使用方风险率。
Dm:鉴别比,Dm=
T:试验的总台时数。
n:试验方案中的抽样台数。
to:试验的截止时间。
C:试验方案中允许的失效数。
V:试验中的总失效数,=
BRDT:“贝叶斯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的缩写。百,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点估计值的均值,百=与b·+T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后验均值的点估计值,=a-l+y
a:伽玛分布参数中的形状参数。b:伽玛分布参数中的尺度参数,且b=Dm·(a一1)。α*:贝叶斯方案中的后验生产方风险率。β*:贝叶斯方案中的后验使用方风险率。m:管理周期数。
K:管理周期内试验次数,K=
T:在m个管理周期中T的总和,T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接收电视制式
PAL·D/K制式。
4.1.2接收电视频道
甚高频频段(VHF):1~12ch;
特高频频段(UHF):13~57ch。
具体频道频率划分见附录A(参考件)。注:对甚高频频段(VHF)机械调谐器要求带特高频频段(UHF)的中频放大器(UIF)。4.1.3输入阻抗
甚高频频段(VHF)机械调谐器:75Q不平衡式输入。特高频频段(UHF)机械调谐器:300Q平衡式或75Q不平衡式输入。4.1.4输出阻抗
75Q不平衡式输出。
4.1.5中间频率
图像中频频率(f):38MHz
伴音中频频率(fs):31.5MHz。4.1.6电源电压
11.5±0.5Vpco
4.1.7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
GB/T13188—91
甚高频频段(VHF)机械调谐器:正向控制3士0.2Vpc;特高频频段(UHF)机械调谐器:正向控制3士0.5Vpc。4.1.8使用条件和测试条件
见表1。
使用条件
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10~+55
+15~+35
注:①测试时应注意阻抗匹配,相对湿度
40℃时不大于95
②环境干扰对测试有影响时,应在屏蔽室内进行;气压
86~106
电源电压
11.5±0.5
11.5±0.2
③特高频频段(UHF)测试时,必要时可加中频放大器。对此中频放大器要求见附录B(参考件)。4.1.9测量频道
除特殊指明外,一般测量频道为:甚高频频段(VHF):1~~12ch;
特高频频段(UHF):13、24、25、36、48和57ch。4.1.10测量时输入信号电平
除特殊指明外,一般测量时输入信号电平为:75Q输入时:60~64dBu;
300Q输入时:65~70dBμ。
4.2电气性能要求
调谐器电气性能分为三个等级,P级表2。
甚高频频段(VHF)性能要求见表2a。序号
高频幅频特性
参数名称
曲线应落在阴影内
合格品,Q级
等品,R级一
优等品,其电气性能见
参数要求
总幅频特性
参数名称
曲线应落在阴影内
UIF幅频特性
曲线应落在阴影内
GB/T13188—91
续表2a
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
本振频率覆盖范围
相对频道标称本振频率的
频率变化应在
功率增益
1~12ch
噪声系数
1~12ch
输入端行波系数
P·S间最劣点
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当AGC电压小于或等于5V时
AGC控制深度
当AGC电压小于或等于5V时
参数要求
iMHZOMHz
±1.5~±7.5
≥100
4. 2. 1.11
4. 2. 1. 17
假象抑制比
参数名称
GB/T13188—91
续表2a
对[(fp+38)+33~38JMHz范围内中频抑制比
对33~38MHz范围内
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对相隔频道(fp士16MHz)的干扰信号抑制
U-V抑制比
输入端本振泄漏电压
f<300MHz谐波
f在300~1000MHz谐波
本振辐射强度
f<300MHz谐波
f在300~1000MHz谐波
本振频率电压漂移[Af
当电源电压变化士10%时
本振频率温度漂移△F
当温度由25℃变化到55℃时
4.2.2特高频频段(UHF)性能要求见表2b。6
—500
参数要求
≤200
—450
—400
总幅频特性
参数名称
GB/T13188—91
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
本振频率覆盖范围
本振频率的最小可调范围
功率增益
噪声系数
输入端行波系数
P·S间最劣点
最大信号输入电平
当AGC电压小于或等于5V时
75Q输入时
3002输入时
AGC控制深度
当AGC电压小于或等于5V时
假像抑制比
对[(fr+38)+33~38JMHz范围内
中频抑制比
对33~38MHz范围内
参数要求
IMHONI2
15 M1 1 r
总幅频特性曲线应落在阴影内,伴音载频(fp)电平不应高于图象载频(fs)2dB
506.75903.75
≥1001)
≥106
参数名称
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GB/T13188—91
续表2b
对相隔频道(fp士16MHz)的
干扰信号抑制
759输入时
300Q输入时
输入端本振泄漏电压
75Q输入时
3002输入时
本振辐射强度
本振频率电压漂移Af
当电源电压变化士10%时
本振频率温度漂移△
当温度由25℃变化到55℃时
频道指示
对基准频道(13、25、36、48和57ch)指示误差
注:1)对特高频(UHF)频段不带AGC调谐器此项可不测。4.3外观质量及机械性能要求
调谐器外观质量及机械性能要求见表3表3
外观质量
调谐器机构性能
外形尺寸及安装
VHF频段参数及要求
参数要求
《400
<±16(2ch)
UHF频段参数及要求
外观应无裂纹、缺陷、变形、机械损伤和涂覆起层现象,表面无锈蚀,紧固件无松动
调谐器机构应无卡死、打滑现象结构形式为13档,外形安装
尺寸及轴端尺寸应符合附录外形安装尺寸及轴端尺寸应C(补充件)的要求
符合附录D(参考件)的要求
主轴旋转力矩
主轴跳步清晰度
单向旋转最大与最小
力矩比
本振微调机构
频道指示轴止动强度
起始角度偏差
基准频道对应角度
4.4机械寿命
调谐器机械寿命要求见表4。
主轴旋转寿命
微调轴寿命
4.5敲击试验要求
GB/T13188—91
续表3
VHF频段参数及要求
从任何一频道转换到另一频
道时旋转力矩:
从任何一频道转换到另一频
道时跳步清晰度应:
微调机构应灵活协调,微调力
矩:≤0.15
VHF频段参数及要求
UHF频段参数及要求
旋转力矩应在:
0.003~0.004范围内
基准频道(13、24、25、36、48和57ch),对应角度应符合附
录E(参考件)的要求
UHF频段参数及要求
在任何一频道上敲击,总幅频特性曲线不应有大于1dB以上的变化,不应出现曲线下跌及消失,不允许出现2个以上的毛刺。
4.6高温负荷可靠性要求
本标准采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假设值下限值6作为调谐器的可靠性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其具体要求见表5。表5
4.7其他试验要求
4.7.1轴柄耐压试验要求
≥30000
≥30.000
在1500V(有效值)电压下,电流为10mA,持续时间为1min,不应击穿注:对采用金属轴直接接机壳的调谐器,此项可不考核。4.7.2静电打火试验
>50000
GB/T13188—91
在10kV直流电压条件下,通过电容器对调谐器充、放电50次,调谐器应能正常工作。4.8气候试验要求
调谐器气候试验要求见表6。
机械试验要求
高温负荷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
低温负荷试验
低温储存试验
温度变化试验
调谐器机械试验要求见表7。
测试方法Www.bzxZ.net
扫频振动试验
碰撞试验
跌落试验
5.1电气性能测量方法
5.1.1高频幅频特性
按SJ2949中2.1.1条
按SJ2949中2.2.1条
按SJ2949中2.3.1条
按SJ2949中2.4.1条
按SJ2949中2.5.1条
按SJ2949中3.1.1条
按SJ2949中3.2.1条
按SJ2949中3.3.1条
按图5接线。调谐器置被测频道,调谐器输入端的信号电平同4.1.10条。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置标称起控电压,此时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即高频幅频特性曲线。测试频道在第1~12频道上进行。
显示品
应号整生器
5.1.2总幅频特性
弃诚器十
按图6接线。调谐器置被测频道,调谐器输入端的信号电平同4.1.10条。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置标称起控电压,本振频率调到标称本振频率。信号从调谐器输入端输入,从输出端输出至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即为总幅频特性。10
5.1.3UIF幅频特性
同5.1.2条。
5.1.4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GB/T13188—91
低谢证
按图6接线。调节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调谐器输入端的信号电平同4.1.10条,由频段最低频道的总幅频特性增益的变化,找出增益最高点,该点所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电压即为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
5.1.5本振频率覆盖范围
本振频率覆盖范围的测量按图7接线。标准信号
学生治
5.1.5.1甚高频频段(VHF)本振覆盖范围图7
十航教大路
和率计
调谐器置被测频道,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置标称起控电压,标准信号发生器调到被测频道的图象载频(f)点,调谐器输入信号电平同4.1.10条。调整微调机构,从一个极限位置调到另一个极限位置,频率计所显示的中频频率变化,即为本振频率覆盖范围。5.1.5.2特高频频段(UHF)本振覆盖范围调谐器频道分别置于13、57频道附近,调谐器输入信号电平同4.1.10条。自动增益控制(AGC)起控电压置于标称起控电压。由标准信号发生器分别输出比第13频道fp低2.5MHz的信号和比第57频道fp高2.5MHz的信号,然后微调调谐器机构,此时频率计的指示能显示出38MHz的中频。5.1.6功率增益
按图8接线。调谐器置被测频道,调谐器输入信号电平同4.1.10条,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置标称起控电压。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校准在图像中频(f)上,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置于被测频道的图象载频(fp)上。微调本振频率,使调谐器输出的图像中频显示在频谱分析仪的中心频率位置上。记下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44099-2024 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GB/T41218—2021 银行营业网点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
- GB/T43241-2023 法庭科学 一氧化二氮检验 气相色谱-质谱法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T11075-2013 碳酸锂
- GB12594-1990 工作基准试剂(容量) 溴酸钾
- 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GB13851-2022 内河交通安全标志
- GB16199-1996 车间空气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卫生标准
- GB/T4726-1984 树脂浇铸体扭转试验方法
- GB8577-1988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 卡尔·费休法
- 行业新闻
- 关于Unstaked的真相:这是值得关注的看涨加密货币,还是一场高风险的AI赌注?
- ARB价格飙升——关键支撑位守住后,多头瞄准0.40美元
- 比特币达到20万美元时,将有5亿人宣布独立:马克斯·凯瑟
- 特朗普模因币新闻:邦迪为特朗普辩护,议员们就加密货币影响力和外国关系发生冲突 - 勇敢新币
- 韩国Upbit交易所新增MOODENG交易对,支持韩元、比特币和泰达币交易
- 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提出加密货币税收法案
- Arbitrum(ARB)价格预测:技术指标与基本面双双向好,ARB有望迎来看涨反转 - Brave New Coin
- SEC暂停灰度$GDLC加密货币ETF审批进行审查
- OKX 是否支持 Bonk?OKX 相关行情分析
- Binance 与 OKX 是否支持 Solaxy?交易所最新动态与计划一览
- 主要交易所下架BONE,SHIB社区反应强烈
- 突发新闻:策略新增价值5亿美元的4,980枚BTC
- 为什么交易者纷纷逃离狗狗币,而比特币和以太坊却保持强劲
- 如何购买和使用 Bonk 币?新手入门指南
- Bonk 社区最新动态:NFT 项目、跨链 DeFi 与生态合作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