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驼峰测速雷达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8 20:49:57
  • GB/T13185-1991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3185-1991

  • 标准名称:

    驼峰测速雷达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1-09-21
  • 实施日期:

    1992-05-01
  • 作废日期:

    2005-10-14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787.28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20, 字数:36000
  • 标准价格:

    13.0 元

其他信息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780厂
  • 归口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子)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驼峰测速雷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铁路编组站的测速雷达。 GB/T 13185-1991 驼峰测速雷达 GB/T13185-199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UDC621.396.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3185—1991
驼峰测速雷达
Radar speedometer for marshalling yard1991-09-21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驼峰测速雷达
Radarspeedometerformarshallingyard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 13185—91
本标准规定了驼峰测速雷达(以下简称雷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编组站的测速雷达。2引用标准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设备可靠性试验
总要求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
GB 6587.2
电子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仪器Www.bzxZ.net
温度试验
湿度试验
振动试验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
SJ2166
SJ2064
SJ1889
3术语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
电子设备可靠性试验的—般要求(暂行)电子设备可靠性验证试验(统计试验方案)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方案
雷达有效作用距离
雷达安装在铁路现场,当空平板车在雷达天线正前方以3~30km/h的速度运动,雷达能稳定显示车速时,空平板车与雷达的最大距离。4产品分类
4.1雷达型号的含义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9-21批准BBB
设计顺序号
与雷达配套设备
驼峰设备
1992-05-01实施
4.2外形尺寸
由产品标准规定。
5技术要求
5.1外观
GB/T13185—1991
5.1.1外观应光滑细致,镀层牢固,不得有斑点、突起和伤痕。5.1.2漆层应平整清洁、光滑且有较好的光泽,颜色一致,不得有皱纹、流痕、起泡等缺陷。5.2主要性能
5.2.1雷达工作频率
9375士30MHz(在温度试验中,允许9375±100MHz)。5.2.2雷达有效作用距离
≥50m[雷达天线在现场安装位置,应符合附录A(补充件)的规定】。注:50m相当于ZCL-2型驼峰雷达综合测试仪(以下简称测试仪)衰减器的衰减量等于10dB。5.2.3雷达测速范围
3~30km/h。
5.2.4雷达测速相对误差
≤土1%。
5.2.5雷达多普勒信号放大器(以下简称放大器)输出的雷达总噪声电压≤60mV。
5.2.6雷达天线水平面内方向图(主瓣半功率点处)张角≤3。
5.2.7雷达天线增益
≥26 dB。
5.2.8雷达天线驻波系数
在9375±50MHz范围内:<.2;
在9375±100MHz范围内:<1.4。b.
5.2.9振荡器(体效应振荡器)特性a.
工作频率:9375士30MHz
输出功率:80mW;
工作电流:700mA。
在温度试验中,允许频率为9375士100MHz,功率大于或等于40mW。5.2.10混频器噪声电压(含放大器)<50mV。
5.2.11放大器特性
最大放大量(在150Hz处):≥5000放大量(在150Hz处):3000士5%(在温度试验中,允许为3000士25%);b.
通频带宽度:以150Hz处放大量为1,52Hz、521Hz处的放大量均应为0.6~0.8(在温度试验中,允许为0.5~0.9);
d。放大器信号输出波形: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50Hz,幅度在0.1~100mV范围内变化时,正负半周时间差不大于半周期的士20%;e.
输出噪声电压:<30mV,
整形电路的触发灵敏度(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50Hz时):0.2V土20%。f.
2雷达电源技术指标
见表1。
输出电压范围
最大负载电流
纹波系数
技术指标
GB/T13185—1991
振荡器电源
(负载电流为700mA)
输出电压稳定度(输入电压220V士10%)温度稳定度(—40~70℃)
电源内阻
5.2.13耗电指标
供电电源:50Hz,220V士10%
耗电量:<25W。
5.3环境条件
5.3.1温度
工作范围、极限条件、贮存条件温度均为1-40~70℃
5.3.2湿度
工作范围:50℃,5~90%RH;
贮存条件:60℃,90%RH,48h
5.3.3振动
雷达处于工作状态。
5.3.3.1共振搜索
频率循环范围:5~55~5Hz;
扫频速率:≤10ct/min,
驱动振幅(峰值):0.19mm
5.3.3.2共振保持
驱动振幅(峰值):1.59mm(5Hz0.76mm(10Hz0.19mm(25Hz时间:20min。
5.3.3.3振动方向
Z轴方向。
5.3.4运输
5.3.4.1振动
频率:5、10、20、30Hz
加速度:9.8士2.5m/s2;
持续时间:每个点频30min;
振动方向:Z轴方向。
5.3.4.2自由跌落
按GB6587.6表1中2级规定进行。5.3.4.3翻滚距离(仅限75kg(负载电流为100mA)
30m。
注:G为毛重。
5.4基本安全要求
按GB6587.7规定。
绝缘电阻:>2MQ;
试验电压:>1.5kV;
GB/T13185—1991
c.泄漏电流:交流(峰值),<5mA;直流,<5mA。
5.5可靠性指标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下限):>5000h。6试验方法
试验所用仪器名称、型号、规格见附录B。6.1外观
用目测检查,应符合5.1条要求。6.2主要性能
6.2.1雷达工作频率
6.2.1.1按图1连接仪器和被测雷达。SN
6.2.1.2将雷达天线与测试仪天线相对放置。6.2.1.3接通雷达和测试仪电源,将测试仪的“工作状态”开关置“功率”档,钮子开关扳向下,置功率”位置,按图1要求调整测试仪和雷达天线的相对位置,使测试仪功率指示最大,并保持此位置。6.2.1.4用测试仪测量雷达工作频率,应符合5.2.1条要求,6.2.2雷达有效作用距离
6.2.2.1按图2连接仪器与被测雷达。鼓亩达
德不成育
谢话证
6.2.2.2在6.2.1条基础上,将测试仪的“工作状态选择”开关置“信号”档,钮子开关扳向上,置“调制”位置,且将测试仪的“衰减量”旋钮右旋到底(衰减量最小)。6.2.2.3将示波器输入端与放大器整形输出端相接。此时,在示波器上将出现一稳定方波。若扳动测4
GB/T13185—1991
试仪的“频率选择”开关,则示波器上的方波频率也随之变化,其频率必须与测试仪频率选择开关所指的频率一致。而后,将测试仪的“频率选择”开关置200Hz位置。6.2.2.4将测试仪的“衰减量”旋钮慢慢向左旋,直至示波器上200Hz方波刚开始出现不稳时立即停止,记下此时测试仪衰减量的分贝数,应符合5.2.2条要求。6.2.3雷达测速范围
该指标在整机指标分配时,已在接收机设计中,由放大器通频带宽度保证,试验方法见6.2.11.4条。
6.2.4雷达测速相对误差
该指标测量在使用现场进行。
6.2.5放大器输出的雷达总噪声电压6.2.5.1按图3连接高灵敏度晶体管电压表(以下简称交流毫伏表)和被测雷达。改辟示法
高关组院
七作件电
6.2.5.2接通雷达电源,在周围无运动目标的环境下,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应为热噪声,用交流毫伏表在放大器信号输出端测量总噪声电压,应符合5.2.5条要求。6.2.6雷达天线水平面内方向图(主瓣半功率点处)张角6.2.6.1按图4连接仪器与被测雷达天线(以下简称天线)。10
说与控缺器
清上能人
6.2.6.2接通各仪器电源。
天慧放
6.2.6.3将微波信号发生器频率调为9375MHz,旋转被测天线,调节衰减器使测量放大器指示保持不变。读出衰减量,绘出方向图。从方向图上量得半功率点处张角,应符合5.2.6条要求。6.2.7雷达天线增益
6.2.7.1仪器与被测天线连接同图4。6.2.7.2将被测天线最大幅射方向对好后,调节衰减器的衰减量,使测量放大器的指示为50,此时,衰减器的衰减量(dB)记为B1。
6.2.7.3用已知增益为G。(dB)的标准喇叭天线代替被测天线,并安装在相同位置。调节衰减器的衰减5
GB/T13185—1991
量,使测量放大器的指示仍为50,将这时的衰减量(dB)记为B2。6.2.7.4被测天线的增益,按式(1)计算。G=B1B2+Go
式中:G——被测天线增益,dB;Bi——第一次衰减量,dB;
B2——第二次衰减量,dB;
Go——标准喇叭天线增益,dB。
式1计算的结果,应符合5.2.7条要求。6.2.8雷达天线驻波系数
6.2.8.1按图5连接仪器与被测天线。利员效
微道信号
没生妥
清密衰戴器
测些编
6.2.8.2当微波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在9375士50MHz和9375士100MHz范围时,在天线前方无任何反射体的环境下,用测量线测量天线的驻波系数,应符合5.2.8条要求。6.2.9振荡器特性
6.2.9.1按图6连接仪器和被测振荡器。古光院压中通
有院来
精奔事演接
小功率计
6.2.9.2接通各仪器电源,5min后,用波长计测量振荡器工作频率,用小功率计测量振荡器输出功率,应符合5.2.9中a、b条要求。6.2.9.3接通振荡器电源后,可从直流稳压电源的电流表上测出振荡器的工作电流,应符合5.2.9c条要求。
6.2.10混频器噪声电压(含放大器)6.2.10.1按图7连接仪器与被测混频器。6
其减击
GB/T13185—1991
小功率计
最人器
玻测滤报器
艾源伙技
6.2.10.2将微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连续波频率调至9375士10MHz;调节衰减器的衰减量,使小功率计指示为1~1.8mW,将此信号加至混频器的本振输入端。6.2.10.3用交流毫伏表,在放大器信号输出端测量a.
当混频器信号输入端不加噪声时的电压记为U1b当用标准荧光噪声发生器(18dB)在混频器的信号输入端加入噪声时的电压记为U2。当U2/U,大于或等于5时,U,应符合5.2.10条要求。6.2.11放大器特性
6.2.11.1仪器与被测放大器连接按图8。4
社训放大器
低预系进器
延能优
6.2.11.2将低频信号发生器(以下简称发生器)输出信号送入放大器,并使放大器输入信号为150Hz、100μV。用交流毫伏表在放大器信号输出端进行测量,当右旋放大器放大量调节电位器到底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为最大放大量,应符合5.2.11a条要求,6.2.11.3将放大器放大量调节电位器从右极端往左旋,使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符合5.2.11b条要求。
6.2.11.4当发生器频率改变时,应保持放大器输入电压100μV不变,用交流毫状表在放大器信号输出端测量电压。当52Hz、521Hz时的输出电压为150Hz时的输出电压的0.6~0.8时,此频率范围(通频带宽度),应符合5.2.11c条要求。6.2.11.5将发生器频率调为150Hz,并调整幅度使放大器输入端电压有效值由100μV逐渐变化到100mV,在变化过程中,用示波器观测放大器的信号输出波形。按式(2)计算正负半周时间差与半周期7
之比。
式中:α——正半周宽度;
b——负半周宽度。
应符合5.2.11d条要求。
GB/T13185—1991
×100%
·(2)
6.2.11.6关闭发生器电源,用交流毫伏表在放大器信号输出端测量放大器输出噪声,应符合5.2.11e条要求。
6.2.11.7将示波器与放大器整形输出端相接,用交流毫伏表在放大器信号输出端测量,调整发生器的频率为150Hz,从小到大慢慢增大放大器输入信号幅度。当示波器上刚刚出现稳定的150Hz方波时,立即停止输入幅度的增加。此时交流毫伏表指示的电压为触发灵敏度,应符合5.2.11f条要求。6.2.12雷达电源
6.2.12.1按图9连接仪器和被测雷达电源。海户海乐省
中流长
6.2.12.2将调压变压器输出电压调为220V。调整负载电阻,使放大器电源负载为400mA,振荡器电源负载为700mA,应符合表1中第2项要求。6.2.12.3在负载电流为400mA下,检查放大器电源输出电压,应符合表1中第1项要求。6.2.12.4在负载电流为700mA下,检查振荡器电源输出电压调整范围,应符合表1中第1项要求。6.2.12.5在振荡器电源负载电流为700mA,放大器电源负载电流为100mA,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振荡器、放大器电源的纹波电压,换算后的系数应符合表1中第3项要求。6.2.12.6利用调压变压器,使被测雷达电源的交流输入电压变化士10%,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放大器电源、振荡器电源,在放大器电源负载电流为100mA,振荡器电源负载电流为700mA的输出电压变化量,该量与输出电压的百分比,应符合表1中第4项要求。6.2.12.7断开负载电阻,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雷达电源的空载输出电压o接上负载电阻,用直流电流表和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振荡器和放大器电源的负载电流和电压。用式(3)计算电源内阻R。(振荡器电源负载电流为700mA、放大器电源负载电流为100mA)。Ro=uo u
式中:Ro
雷达电源内阻,2;
空载输出电压,V;
-额定输出电压,V;
I——额定负载电流,A。
R。的计算值应符合表1中第7项要求。6.2.13耗电指标
6.2.13.1按图10连接仪器与被测雷达。8
·(3)
通上变器
GB/T13185—1991
智就电压表
战测市达电源
6.2.13.2调整调压变压器,使被测雷达输入端的交流电压表指示220V,瓦特表指示应符合5.2.13b条要求。
6.3环境条件
6.3.1温度
按照GB6587.2中第Ⅱ组(一40~70℃)进行。本标准规定工作范围温度与极限条件、贮存条件温度相同。热平衡时间至少为1h,检查性能按试验方法6.2.5、6.2.9、6.2.11、6.2.12条进行,并应符合5.2.5、5.2.9、5.2.11、5.2.12条要求。温度循环试验应按时序图(图11)进行。fa)
监治I作紊件
1作范、极正
作。位存未估,
下限庭
止施1作条样,
作范所、极院
亲情,忙存东作
上限温准
2227272
T作范田上限
禁国行
T1e h)
基工作
6.3.1.1基准工作条件(见GB6587.1表3)温度测试:在温度为20士2℃的高、低温箱内或在近似基准工作条件的室内进行试验,热平衡后,接通雷达电源,预热后,检查性能,然后断电。6.3.1.2工作范围下限温度试验:雷达仍处于断电位置,使高低温箱内温度降至时序图中对应阶梯的温度数值,热平衡后,接通雷达电源。预热后,检查性能。6.3.1.3基准工作条件温度试验:使高低温箱内温度升到基准温度,热平衡后,检查性能。在此过程中严禁受试雷达凝水。
6.3.1.4工作范围上限温度试验:雷达仍处于通电状态,使高低温箱内温度升到时序图中对应阶梯的温度数值,热平衡后,检查性能。6.3.1.5工作范围上限温度运行试验:雷达仍处于通电状态,使高低温箱内温度保持在时序图中对应阶梯的温度数值。经16h后,检查性能。6.3.1.6基准工作条件温度试验:雷达仍处于通电状态,使高低温箱内的温度降至基准工作温度,经热平衡后,检查性能。
6.3.1.7上述试验过程后,对雷达进行目测检查,应无锈蚀、裂纹、涂覆层剥落等损伤,文字和标志应清9
GB/T13185—1991
晰,紧固部位应无松动,塑料件、印制板应无起泡、裂开以及变形等现象。6.3.2湿度
按照GB6587.3中第Ⅲ组(工作范围50℃5%~90%RH:存条件60℃90%RH、48h)进行。雷达按正常工作位置放人潮湿箱中。热湿平衡时间至少1h,检查性能按试验方法6.2.5、6.2.9、6.2.11、6.2.12条进行,并应符合5.2.5、5.2.9、5.2.11、5.2.12条要求。湿度循环试验应按时序图(图12)进行。基本全记整
工作田
上限滑度
其推工
惟求神
著痛提度
工作施
下轻健脏
事准工具
作素件
肥在性度
基理工作性十
(24 b)
6.3.2.1基准工作条件湿度试验:在温度为20士2℃,相对湿度为45%~75%的条件下进行。热湿平衡后,接通雷达电源,预热后,检查性能。同时应按试验方法6.4条进行基本安全试验。6.3.2.2工作范围下限湿度试验:雷达仍处于通电状态,使潮湿箱内温、湿度分别升降至时序图中对应阶梯的数值。经热、湿平衡后,检查性能。6.3.2.3基准湿度试验:雷达仍处于通电状态,使潮湿箱内湿度升到时序图中对应阶梯的数值。经热湿平衡后,检查性能。
6.3.2.4工作范围上限湿度试验:雷达仍处于通电状态,使潮湿箱内湿度升到时序图中对应数值。经热、湿平衡后,检查性能。
6.3.2.5基准工作条件湿度试验:雷达仍处于通电状态,使潮湿箱内温、湿度降至基准工作条件的数值。经热、湿平衡后,检查性能。然后使雷达电源插头脱离电网。6.3.2.6贮存条件湿度试验:雷达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使潮湿箱内温、湿度升至时序图中对应阶梯的数值,按48h的贮存时间进行贮存。6.3.2.7基本安全试验:雷达电源开关仍处于接通位置,但仍不接入电网,使潮湿箱内的温度降至时序图中对应阶梯的数值。经热、湿平衡后,按试验方法6.4条,立即进行基本安全试验。6.3.2.8基准工作条件湿度试验:雷达处于通电状态,使潮湿箱内的温、湿度降至基准工作条件,待恢10
复24h后,检查性能。
GB/T13185—1991
6.3.2.9试验后应对受试雷达外观进行目测检查,应无锈蚀、裂纹、涂覆层剥落等损伤,文字和标志应清晰,紧固件应无松动;塑料件、印制板应无起泡、开裂、变形等现象。6.3.3振动
按照GB6587.4中的第亚组。在Z轴方向进行共振搜索和共振保持。6.3.3.1将受试雷达按模拟正常工作位置紧固在振动台上,应注意受试雷达重心应位于振动台面的中心区域,并不得附加任何缓冲装置。6.3.3.2在振动过程中,雷达应通电按6.2.2条进行检测,但须将测试仪“衰减量”旋钮右旋到底。雷达放大器整形输出端有方波输出时,可确认雷达工作正常。6.3.3.3试验顺序为共振搜索,共振保持。在Z轴方向上对受试雷达进行扫频,并记录共振点。对Z轴方向上的共振点,按规定的振幅进行共振保持试验。共振点较多时,只取4个较大的共振点。当雷达在规定的扫频范围内未出现共振点时,应在上限频率(55Hz)加0.19mm的振幅,保持20min的持续振动。
6.3.3.4上述试验结束后,按试验方法6.2.1~6.2.4、6.2.9、6.2.11、6.2.12条检查性能。应符合5.2.1~5.2.4、5.2.9、5.2.11、5.2.12条要求。还应对受试雷达进行目测检查,结构件不应有破裂、明显变形或紧固件松动等现象。
6.3.4运输
受试雷达完整满包装(以下简称受试品)后,按GB6587.6表1中流通条件2级的试验条件进行各项试验。
6.3.4.1振动试验(固定点频5、10、20、30Hz,正弦波)将受试品垂直固定在振动台上,其重心应位于振动台面的中心区域,然后进行乙方向上的固定点频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当发现受试品有异常现象时,立即停止试验,及时检查并分析原因,待故障排除后,重做此项试验。6.3.4.2自由跌落试验,将受试品处于正常运输状态,其底面与地面平行,底面与地面距离按GB6587.6表1规定,以受试品底面向水泥地面做自由跌落(初速度为零)三次,然后将前、后、左、右4个面分别朝下各跌落一次,共计跌落7次。6.3.4.3翻滚试验(仅限75kg6.3.4.4各项试验结束后,应对受试雷达按试验方法6.2.1~6.2.4、6.2.9、6.2.11、6.2.12检查性能,应符合5.2.1~5.2.4,5.2.9、5.2.11、5.2.12条要求,还应对包装箱、雷达进行外观检查。包装箱不应有较大的变形和损伤,雷达不应有变形松脱、涂覆层剥落等机械损伤。6.4基本安全要求
6.4.1雷达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处于接通位置。用通用电器耐压测试仪(以下简称耐压测试仪),在雷达电源变压器初级任一端与机壳之间,施加500V直流试验电压,当稳定5s后,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5.4a条要求。
6.4.2雷达仍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仍处于接通位置。在雷达电源变压器初级任一端与机壳之间,用耐压测试仪逐渐向上施加试验电压,直至1.5kV为止。试验中不应出现飞弧和击穿,但允许出现电晕效应及类似现象。此试验可在机壳不同部位进行,但不少于4次、应符合5.4b条要求。6.4.3将雷达电源置于绝缘工作台上,输入242V的最高额定供电电压。当雷达工作正常且温度趋于平衡后,用内阻为50k2的电压表测量可触及导电部分、测量接地端子及金属箔对地的交流电压有效值。若此电压值大于50V,则须用耐压测试仪测量雷达电源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任一端与地之间的泄漏电流,测得的泄漏电流交流(峰值)和直流电流均应符合5.4c条要求。6.5可靠性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