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组网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07:42:39
  • GB/T7262.3-200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7262.3-2001

  • 标准名称: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组网技术要求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1-07-06
  • 实施日期:

    2002-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31.04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8285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4, 字数:23千字
  • 标准价格:

    12.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05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91-07-06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河南交通厅公路局
  • 归口单位:

    交通部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交通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专用通信网的组网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路专用通信网的新建和改建工程。 GB/T 7262.3-2001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组网技术要求 GB/T7262.3-200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262.3—2001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
组网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arrangementof equipment for highway communication-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network2001-10-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04-01实施
GB/T7262.3—2001
引用标准
网络结构和组网原则
传输性能要求
数字同步网同步要求
CB/T7262.3-2001
本标准是以国际标准、国外先进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根据国际通信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生产情况,结合我国公路通信的实际情况,对GB/T7262.3-1991进行修订。本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区别:
1.修改了网络结构和组网原则:2.增加了SDH、PDH和卫星传输性能;3.增加了信令和同步要求;
4.增加了光接口、电接口、交换机设备接口、ATM接口和接入网接口的有关内容。GB/T7262在《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总标题下,分三个部分第1部分(GB/T7262.1):总则
第2部分(GB/T7262.2):设备配备第3部分(GB/T7262.3):组网技术要求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GB/T7262.3--1991。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本标准由交通部通信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青、俞磨凯、李来兴、王智、段永煌、罗锦兴。本标准于1991年7月首次发布。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
组网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arrangementof equipmentforhighwaycommunication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network本标准规定了公路专用通信网组网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路专用通信网(简称公路通信网)的新建和改建工程。2引用标准
GB/T7262.3—2001
代替GB/T7276.3—1991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611—19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GB/T15941-1995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neqITU-TG.958)JT/T404-1999
交通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体制YDN061-1997
接入网技术体制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N065--1997
YDN067-—1997
ATM交换机技术规范
3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YDN099-1998
基于ATM的多媒体宽带骨干网技术要求YDN106-—1998
数字同步网的规划方法与组织原则YDN117—1999
YD/T1012--1999数字同步网节点时钟系列及其定时特性3网络结构和组网原则
3.1网络结构
3.1.1公路通信网由公路干线通信网、本地通信网和接人网组成。3.1.2公路干线通信网由依托高速公路和封闭的一级公路建设的省际长途通信网、省内长途通信网组成。
3.2组网原则
3.2.1公路省际长途通信网、公路省内长途通信网的传输线路必须是光纤,应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组网。3.2.2公路非干线通信网的传输线路可以是光缆、电缆、短波、超短波和微波,可以采用模拟或数字通信技术。
3.2.3公路干线调度移动通信网采用集群移动通信系统。3.2.4公路通信网与公众网之间应有汇接接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0-24批准2002-04-01实施
GB/T7262.3—2001
3.2.5公路通信网与水运通信网之间应有汇接接口。4传输性能要求
4.1光缆
4.1.1光缆数字线路系统图见图1,系统中可以设有中继机,如图1a;也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光中继机,如图1b;中继机的数目取决于系统路由和长途距离。T'!!
T'T:光端机与数字设备接口。
S:紧靠在光发遂机Tx或光中继机REG的光连接器C后面的光纤点。o
R紧靠在光接收机Rx或光中继机REG的光连接器前面的光纤点。注:如果使用了光纤分配架,附加的光连接器应考虑为光纤线路的一部分,且位于S点与R点之间。图1光缆数字线路系统示意图
4.1.2光缆线路分类
a)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b)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光缆线路。4.1.3SDH光缆线路
4.1.3.1工作标称波长与光纤
a)工作标称波长:1310nm,G.652光纤;b)工作标称波长:1550nmG.652.G.653、G.655光纤;4.1.3.2光源类型
a)激光器:多纵模激光器(MLM),单纵模激光器(SLM):b)发光二极管。
4.1.3.3比特率
SDH的信号由1个或多个不同阶的同步传送模块(STM-N)信号组成,其中N为正整数。高阶模块(STM-N)信号的比特率是基本模块STM-1信号速率的N倍。本标准中N只取正整数1、4、16。同步数字体系的比特率见表1。
表1SDH信号的比特率
STM-16
4.1.3.4误码性能
比特率,kbit/s
155520
622080
2488320
根据27500km,64kbit/s全程假设参考连接,误码性能指标及分配原则,SDH光缆线路420km、280km和50km假设参考数字段(HRDS)的误码性能:误码秒比(ESR)、严重误码秒比(SESR)和背景误码比(BBER)应满足表2。
速率,kbit/s
155520
3.696×10-2
4.62X10-5
622080
2488320
GB/T7262.3--2001
误码性能指示
155520
2.464×10-
3.08×10-5
4.62×10-54.62×10-5
622080
2488320
155520
4.4×10-4
5.5×10-6
3.08×10-53.08×10-5
622080
2488320
5.5×10-8
3.08×10-
4.62×10-2.31×10-2.31×10-61.54×10-1.54×10-5.5×10~
2.75×10-72.75×10-7
抖动性能
a)SDH网络和数字段输人口抖动容限SDH设备的网络接口,STM-N输人口应能承图2的模框所施加的正弦输人抖动和漂移,其各项参数值见表3。
(i))
STM-16
112001244
斜率20dB/10oct
表3的图解说明
f抖动频率(对数)
网络STM-N输人口抖动和漂移容限的参数UI.p
b)SDH网络输出口的最大允许输出抖动fi2
15.6m0.125
15.6m0.125
15.6m0.125
1.6m15.6m0.125
率,Hz
为了实现不同SDH网元的互联而不影响传输质量,SDH网络输出口的最大允许抖动不应超过表4中规定的值。滤波器频响在高频部分按20dB/10oct滚降,低频部分应按20dB/10oct滚降,测盘时间60s.
:SDH网络接口最大允许输出抖动表4
参数值
kbit/s
STM-1(电)
STM-1(光)
STM-4(光)
STM-16(光)
注:括号内数值为数值段限值。网络接口限值
B,(UIp)
1.5(0.75)
1.5(0.75)
1.5(0.75)
1.5(0.75)
B,(UIpp)
测量滤波器参数
fs,kHz
GB/T7262.3—2001
c)由光缆线路系统构成的数字段,不论其长度为多少均不应超过表4中括弧内所规定的数值。d)SDH信号在PDH/SDH边界仍需满足原有PDH网络的抖动性能要求。4.1.3.6基准时钟的误差应不超过1×10-114.1.4.PDH光缆线路
4.1.4.1工作标称波长与光纤
a)工作标称波长:1300~1550nm,单模光纤;b)工作标称波长:820~1330nm,多模光纤。4.1.4.2光源类型:
a)激光器;
b)发光二极管。
4.1.4.3比特率及容差
光缆线路应能传送如表5所示标称比特率的信号,它们的容差见表1。表5比特率及容差
标称比特率,kbit/s
比特率容差范围
等效话路数目
4.1.4.4误码性能
±50×10-5
±30×10-*
±20×10-
139264
±15×10-5
根据27500km64kbit/s全程假设参考连接的误码性能指标及分配原则,PDH光缆线路420km、280km和50km假设参考数字段在64kbit/s口的误码性能(测试统计时间为1个月)。数字段的误码性能指标见表6。
数字段的误码性能指标
数字段长度,km
4.1.4.5抖动性能wwW.bzxz.Net
降级分
≤0.045%
a)最大容许输人抖动的下限
误码性能指标
严重误码秒
≤0.00067%
≤0.00045%
≤0.002%
在图1中T输人接口测量,输人抖动容限应不小于图3和表7给出的指标值。误码秒
≤0.054%
≤0.036%
所有测试信号的等效二进制内容为表7所规定的伪随机比特率序列,并受具有图3所规定的幅度/频率关系的率抖动所调制的数字信号。ur
20dB/10oct下降
抖动赖率
图3表7和表8的图解说明
参数值
比特率
kbit/s
139264
GB/T7262.3—2001
各次群输人抖动容限参数值
蜂一峰抖动幅度UI
b)抖动转移特性
1.2×10-5
1.2×10-5
频率,Hz
伪随机测
试信号序列
50km、280km、420km数字段抖动转移函数的最大增益不大于1dB。测试抖动的最低频率应尽量低,但到受测试仪器的限制,可测到10Hz(采用选频试)。c)无输人抖动时的输出抖动
在图1中T输出口处测量。对长度等于或小于420km、280km、50km假设参考数字段,各次群无输入抖动时的最大峰一峰输出抖动应不超过表8给出的容限值。表8各次群输出抖动的容限值
参数值
标称比特率
kbit/s
139264
输出口最大抖动限值UI,
1.5(0.75)
1.5(0.75)
1.5(0.75)
1.5(0.7.5)
4.1.4.6基准时钟误差为±(1X10-11)。4.2数字微波
4.2.1比特率:同4.1.4.3。
4.2.2假充参考数字段分类
假设参考数字段按传输质量分为四类:A2
a)第一类假设参考数字段,其长度为280km;b)第二类假设参考数字段,其长度为280km;c)第三类假设参考数字段,其长度为50km;d)第四类假设参考数字段,其长度为50km。4.2.3误码性能
测量带通滤波器带宽:低频截止频率为于或f,高题截止频率为
100kHz
400kHz
800kHz
3500kHz
根据27500km,64kbit/s全程假设参考连接的误码性能指标及分配原则,数字微波系统280km50km假设参考数字段的64kbit/s输出端的误码性能指标见表9。表9假设参考数字段误码性能指标数字段类别
(长度)
DN(恶化分)
SES(严重误码秒)
ES(误码秒)(最少含有
一个误比特的秒)
第1类\
(280km)
≤0.045%
≤0.006%
第2类
(280km)
≤0.0075%
1)第1类假设参考数字段亦适用于组成2500km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第3类
(50km)
≤0.002%
第4类
(50km)
≤0.005%
4.2.4频率稳定度:优于1×10-6。GB/T7262.3—2001
4.3卫星
4.3.1交通专用卫星通信采用甚小口径地球站(VSAT)系统,由主站和端站组成,主站通过管理软件对各端站进行监测和集中控制。4.3.2公共控制信道为星状网,使主站的网控中心完成对端站的信道的申请、呼叫和建立。4.3.3话音传输信道为网状网,网内任一端站可一跳与其他端站通话。4.3.4数据传输可以采用话音信道传输或采用数据信道传输。4.3.5多址联接方式可有如下几种:a)频分多址(FDMA);
b)时分多址(TDMA);
c)码分多址(CDMA);
d)空分多址(SDMA)。
4.3.6信道分配方式可有如下几种a)固定预分配(PAMA);
b)按需分配(DAMA);
c)动态分配(DRA)。
4.3.7话音传输性能
a)话时频带:0.3kHz~3.4kHz,b)信噪比:≤32dB;
c)话音编码:32kbit/s,ADPCM;d)话音比特率:16,24,3264kbit/se)误码率:10-4。
4.3.8数据传输性能
4.3.8.1传输速率
a)低速率:2.4,4.8,9.6,19.2kbit/sb)中速率:56,112,224,448kbit/s;c)高速率:256,512,1024,2048kbit/s。4.3.8.2误码率
a)用话音信道传输时误码率为10-*b)用数据信道传输时为10-5。
4.3.9网同步采用主从同步方式,主站的时钟为主时钟,主时钟的精度应优于1×10-6。4.4电缆
4.4.1比特率
同4.1.4.3。
4.4.2假设参考数字段分类
同4.2.2。
4.4.3误码特性
根据27500km,64kbit/s全程假设参考连接,误码性能指标及分配原则,各类电缆数字段64kbit/s的误码性能指标见表10。6
数字段类别
(长度)
DN(恶化分)
SES(严重误码秒)
ES(误码秒)(最少含有
一个误比特的秒)
4.4.4抖动
GB/T7262.3—2001
表10假设参考数字段误码性能指标第1类
(280km)
≤0.045%
≤0.00045%
≤0.036%
4.4.4.1最大允许输人抖动的下限同4.1.4.5a)。
4.4.4.2抖动转移特性
同4.1.4.5b)。
4.4.4.3无输入抖动时的输出抖动同4.1.4.5c)。
4.5短波单边带
4.5.1基本要求
第2类
(280km)
第3类
(50km)
第4类
(50km)
≤0.005%
a)单边带组网应采用同一制式的设备,主台必须配备备用设备,并应配备声控转换设备;b)频率范围:1.6MHz~23MHz
c)发射功率:≤100W;
d)音频带宽:300Hz~3400Hz
e)工作方式:单工或双工;
f)业务种类:J3E、FIB或F3E、R3E,g)应能连续工作24h(收/发为3:1)。4.5.2单边带电话
a)发射种类:J3E;
b)音频信噪比:33dB(有90%的时间保护);c)高频信噪密度比:46dB;
d)值班员之间90%的时间保护内句子可懂度为90%。4.5.350kbit/s直接印字报
a)移频间隔:200Hz~400Hz;
b)接收机检波带宽:1500Hz;
c)字符差错率等于0.001时,高频信噪密度比:4551dB;d)频率稳定度:优于5×10-7。4.5.4单边带传真
a)接收机检波带宽:3000Hz3
b)发送机输出电平在一15dB~+15dB范围可调;c)接收机输人电平:0dB~40dB
d)接收机信噪比:15dB。
4.6集群移动通信
模拟移动通信网的频率配置、话音传输质量、网络结构和基本要求按JT/T404一1999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4.7电话交换设备传输要求
GB/T7262.3—2001
交换设备传输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标准YDN065—1997中第11章的规定执行。5信令
各级长途干线通信网中心间的交换信令采用中国七号信令:各级通信网中心与公众通信网的交换信令按信息产业部的有关规定执行。6数字同步网同步要求
6.1同步方式
公路通信数字同步网采用混合同步方式。6.2同步方法
公路通信数字同步网采用主从同步方法。6.2.7与公众通信网的同步
公路通信网与公众通信网的同步采用准同步方式。6.2.2同步网分级
公路通信数字同步网分为3级,即1级节点、2级节点和3级节点。其等级结构如图4所示。同步网分级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6.3节点时钟等级
时纯等级
1级基准时钟
2级节点时钟
3级节点时钟
主用时针基准
备用时钟基准
图4数字同步网等级结构
公路通信数字同步网的分级,其节点时钟等级可分为:1级基准时钟;2级节点时钟和3级节点时钟。
6.4时钟设置
同步网1级节点采用1级基准时钟,2级节点采用2级节点时钟,3级节点采用3级节点时钟。时钟设置以及与同步网分级和时钟等级的关系见表11。表11同步网的分级和时钟设置
同步网分级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时钟等级
1级基准时钟
2级节点时钟
3级节点时钟
6.5同步网接口及其基本要求
设位暨
国家公路通信中心及各省公路通信中心具有汇接功能的公路通信分中心本地网通信分中心
同步网接口及其基本要求按照YDN117—1999第5章的规定执行。8
6.6性能指标
GB/T7262.3—2001
对同步网的滑动和漂动指标要求按照YDN117—1999中第6章和7.1.1的规定执行。6.7节点时钟的定性特性
6.7.11级基准时钟的频率准确度、噪声产生、相位不连续、基准时钟的性能劣化和接口要求按照YD/T1012—1999中4.1的规定执行。6.7.22级节点时钟和3级节点时钟频率准确度、牵引入和保持入范围、噪声产生、噪声容线、噪声传递特性、相位瞬变和保持性能、相位不连续性和接口要求按照YD/T1012一1999中4.1的规定执行。6.7.3由于公路通信数字同步网还未建成,因此各省可在本省通信网中设置临时基准时钟,该时钟的定性特性应符合公路通信数字同步网1级基准时钟的要求,待公路通信数字同步网建成并运行后,所有临时基准时钟将变为从钟。
6.8同步链路
6.8.1在网中的同步链路应具有一个主用同步链路和至少一个备用同步链路。6.8.2同步信息可通过SDH,PDH传输系统传输,也可以使用专线传输,也可以通过电话通信站局间的信息传输链路传递。
6.8.2.1基于PDH传输系统的同步链路a)组网结构采用分级树状结构。b)主用定时基准传输链路应选用PDH2048kbit/s专线。c)备用定时基准传输链路可以选用PDH2048kbit/s专线,也可以选用PDH2048kbit/s业务线。6.8.2.2基于SDH传输系统的同步链路对于用来传送定时基准的SDH传输系统,SDH传输系统应采用外定时、线路定时和通过定时三种方式。
6.9时钟的可靠性
6.9.1设备的瘫痰时间(Downtime)应小于1分钟/年,设备应能连续地、稳定地提供定时信号,设备的主要功能,如定时输入、时钟功能和定时输出功能应有允余配置,设备卡板在运行时可带电插。6.9.2当1级基准时钟的主钟发生故障时,应立即自动倒换到备用基准时钟。6.9.3当收不到基准时钟时,2级节点时钟和3级节点时钟应自动转人保持工作状态。7接口
7.1电接口
7.1.1数字信号比特率64kbit/s2048kbit/s、8448kbit/s.34368kbit/s.139264kbit/s电接口参数应符合GB7611—1987规定。
7.1.2比特率155520kbit/s、622080kbit/s和2488320kbit/s电接口参数应符合GB/T15941有关规定。
7.2光接口
7.2.1光接口分类
按照应用场合不同,光接口划分为三类:a)局间通信光接口:
b)短距离通信光接口;
c)长短距离通信光接口。
7.2.2局间通信光接口应用分类代码a)STM-1:I-l;
b)STM-4:I-4;
c) STM-16:I-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