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

【国家标准(GB)】 铸造轴承合金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0 13:29:56
- GB/T1174-1992
- 现行
标准号:
GB/T 1174-1992
标准名称:
铸造轴承合金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2-01-01 -
实施日期:
1993-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02.27 KB
替代情况:
GB 1174-1974采标情况:
neq ISO 4381:1981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锡基、铅基、铜基、铝基轴承合金的技术要求与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锡基、铅基双金属滑动轴承以及铜基、铝基合金整体滑动轴承。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 GB/T1174-199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铸造轴承合金
Cast bearing metal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图
本标准规定了铸遭锡基、铅基、铜基、铝基轴承合金的技术要求与检验规则。GB/T 1174 --92
代替GB1174—74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锡基、铅基双金屑滑动轴承以及铜基、铝基合金整体滑动轴承。2引用标准
GB228金属拉伸试验法
GB23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1173铸造铝合金技术条件
GB1176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GB1198铝化学分析方法
GB3260.13260.9锡化学分析方法GB4103.1~4103.12铅基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8002锡青铜化学分析方法
YB55铝青铜化学分析方法
3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铸造轴承合金牌号由其基体金属元素及主要合金元素的化学符号组成。主要合金元素后面跟有表示其名义百分含量的数字(名义百分含量为该元素的平均百分含量的修约化整值)。如果合金元素的名义百分含量不小于1,该数字用整数表示。如果合金元素的名义百分含量小于1,一般不标数字。必要时可用一位小数表示。
在合金牌号前面冠以字母\Z”(\铸”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属于铸造合金)。若合金化元案多于两个,除对表示合金的本质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外,不必把所有的合金化元素都列在牌号中。
在牌号中主要合金元案按名义百分含量的递减次序排列。当名义百分含量相等时,按其化学符号字母顺序排列,但对于钢基合金,要将表征合金系列的元素紧跟在基体元素的后面。4技术要求
4.1铸造轴承合金的化学成分见表1。4.2铸造轴承合金的力学性能见表2。4.2.1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硬度的单铸试样按图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5批准
1993-10-01实施
试样加工要求
GB/T1174
硬度测定规定,HB10/250/60
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硬度试样图X
4.2.2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在与村背结合过渡层中所允许的结合缺陷·脱胎(锡其、铅基等轴承合金层与衬背金属问结合不好或没有结合)可按附录A(参考件)中A7条规定逃行检验。4.2.3铸造铜基轴承合金力学性能的单铸试样按GH1176的规定。4.2.4铸造铝基轴承合金力学性能的单铸试样按CB1173的规定。4.2.5检验铸造轴承合金力学性能亦可以使用附铸试样。4.3除上述以外,对轴承合金提出其他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特殊要求。由需方在图样或有关技术义件中提出或出供需双方议定。
5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5.1,学成分
5.1.1合金化学成分检验按GB3260.1~-3260.5、G134103.1~4[03.12.GB8002、YB55进行。在保证分析精度的条件下,允许使用其他方法,当有争议时,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仲裁。5.1.2化学成分检验,按每熔炼炉次进行亦可按需方要求进行。化学成分试样可取自铸件(包括铸件附铸试样!
5.1.3化学成分检验,首次送检一个试样,分析结果如符合表1的规定,则合金化学戒分合格,如不符GB/T 1174--92
合表1规定,允许再送一个试样。分析结果如符合表1的规定,则该熔炼炉次合金化学成分合格,否则不合格。
5.1.4化学成分检验可以只分析主要元素,其他元索含量可按需方要求进行抽查、5.2力学性能
5.2.1铸造轴承合金,只检验其铸态(F)力学性能,其数值如表2所示。5.2.2检测合金的力学性能,按每一熔炼炉次,首次送检一-根试样(或一个试块)测定其力学性能,如符合表2规定,则该炉合金力学性能合格。如不符合表2规定,允许再议两根试样(或两个试块)重新送检。如两根试样(或两个试块)都合格,则该炉合金力学性能合格,否则该炉合金力学性能不合格,5.2.3当肉眼发现单铸试样存在铸造缺陷或由丁试验本身故障造成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可以不计入检验次数中,更换试样重新送检。5.2.4在生产稳定的情况下(包括:原材料、熔炼工艺、试验方法、检验等工序的稳定)。在一个作班次内熔炼的不同炉次的同一合金,可以任选一炉合金取样检验其力学性能,即可代表其他。5.2.5抗拉性能检验按GB228规定进行,硬度检验按GB231规定进行。5.3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与衬背结合的过渡层巾所存在的结合缺陷(脱胎),其检验方法见附录A(参考件)。
5.4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与村背间的结合强度检验方法见附录B(参考件)。表1铸造轴承合金化学成分
合金牌·号
ZSnSb12Pb10Cu4
zSnsh12Cu6Ca1
ZSnSb11Cu6
ZSnSb8Cu4
2SnSb4Cu4
(. D5,005
重量,%
其他元
素总和
合金牌号
ZPbSb16Sn16Cu2
ZPbSb15Sn5Cu3Cd2
ZPbSb15Sn10
zPbSb15Sn5
ZPbSb10Sn6
ZCuSn5Pb5Zn5
ZCuSnoP1
ZCuPbl0Sn10
ZCuPb15Sn8
ZCuPh20Sn5
CuPb30
ZCuAllFe3
ZAISn6CulNil
GB/T1174—92
续表1
b. 70. 005 0. 005
b. 70. 0050. 005
0. 050. 10
0. 752. 5*
重量,%
其他元
素总和
o.1 o. 6 cdo. 05
0.100.005
0. 01 0. 25
0. 25 Cd0. 05
0. 0050. 10 P0. 08
Fe+si+
注:①凡表格中所列两个数值,系指该合金主要元素含量范围,表格中所列单一数值,系指允许的其他元素最高含量。
②表中有““号的数值,不计入其他元案总和。专:高全生
GB/T 1174—92
附录A
双金属滑动轴承结合试验
对于厚度不小于2mm轴承合金层
结合缺陷的超声波检测
(参考件)
本附录参照采用IS04386/I(1982年版)。A1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轴承合金与衬村背间结合缺陷(即脱胎)的超声波检测方法,衬背材料为钢、铜合金惑铸铁件,其上浇铸有厚度不小于2 mm的铅基或锡基轴承金属。本录只说明从轴承合金层表面输人声波的脉冲回波的情况,即川结合表面反射回米的声能测定结合的质量。
A2符号
本附录使用下列符号
IS輪入信号
BE结合处回波
WE背壁回波
RE基准回波(或参考回波)。
A3:捡测设备
检测用的超声波装置应带有一个以分贝(B)为刻度的放大器,且测量范围可以调节。在正常情况下,应使用标准设计的直径为10~30 mm,频率为2 MHz 的换能器:只有当分辨率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使用高频如 4MH的换能器或使用双晶换能器,屏幕上的测量范围可用标准试样来调试,如用阶梯试样来调节。在测量范围内,至少应显示出两个回波。标催试样的材料及厚度应与实际制作的轴承相同。A4准备工作
待测表面的粒糙度为R。3.2m.待泄表面清洁。换能器可用轻质油或其他耦台介质直接与试验表面耦合,小育径的滑动轴承建议采用漫谬工艺,可以提供较均匀的耦合。
A5检测等级
检测可按不同严格程度的二个等级中的任等级进行。检测等级选定由需方在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
A5.1第--级
检测仅在轴承端面的结合区域及轴承结合表面的任选点状区域进行。A5.2第二级
检测不仅在轴承端面的结合区域进行,应包括轴承的最大负荷区域,在径向轴承中,轴承负荷垂直向下作用时,最大负荷区域应在相对轴承表面的 60°~-120°的范围。A5.3第三级
检测在轴承合金结合区域的全部表面上进行,可由换能器直径的百分之二十的行线重登来进行检测。
A6检测
46.1背壁回波检测
GB/T 1174—92
如果双金属滑动轴承的儿几何形状和衬背材料都允许时,可用结合回波法或背壁回波法的任一种方法来检验结合处,可供选择的方法如下;46.1.1根据背壁和结合面回被的相对强度进行测量,当使用标准换能器时,如果从结台表面反射的回波(结合回波)等于或小于背壁回波时,证明结果良好。见图A1。如果结合回波大于背壁回波,说明轴承台金与衬背间的结台没有满足要求,如果没有背壁回波,只有重复的(至少三次)结合回波,这种情况表示不荐在结合,见图A2。在检满过程中,这两种结果都表示存在结合缺陷。
衬背又厚又小的情况下,或是使用双晶换能器时,由于声束分散或声波减弱,即使结合良好,背壁回被也会小于结合回波。此时,理想结合与缺陷结台的两个回波间高度的比率应利用标准试样来确定。A6.1.2根据背睡回被高度减少进行检测,用一个标推钢试块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把试块安装在被测轴承上,以便得到至少两个回波。第一回波调整到3/4的屏幕高度。横向放大应调整到便于显示出总壁厚,结合缺陷或衬背材料缺陷可由出现第一个背壁回波之前的中间波的位置指示出来。缺陷的严重程度可由背回波高度减低来判定。见图A3、图A4。比如在轴承评定过程中比较显著的缺陷的回波高度不大于屏幕高度的50%。
A6.2无背壁回波检测
用标准试样(柜间厚度、相同轴承合金及衬背材料)的基准回波对结合进行检测,将基准回波调整到80%的屏幕高度。见图A5、图A7。当第一个结合回波比基准回被小时。见图A6。证明结合良好。当从结合区域反射的第一固波等于基推回波时,表示存在某种结合缺陷。见图A8,还有一误解,即在接近结合缺陷的区域中,如果存在疏蔬松,它往往被认为是结合缺陷,A7结合缺陷的标定
对于等于或大于换能器直径二分之一的结合缺陷一般都要标定。A7.1缺陷范围的标定
如果可能,缺陷范围应标出界限,通过换能器中心位置,来确定结台与非结台之间的边界,对于孤立的点状缺陷,用等于换能器直径二分之一表示。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缺陷,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该缺陷被认为是一个连续的缺陷。对于单个缺陷来说,充许其长轴比短轴在4比1之内。Ist
结合良好
喆今良好
GB/T 1174-—92
绩合不良
图A4结合不良
图A5基准回声波的调整
图 A6 结合良好
GB/T 1174—92
mmhnmrmhmhmuhm
图A7基准四波的调整
A7.2容许的缺陷
轴承结合面上容许的缺陷见表A1。缺
客许的单个
穿许的总缺陷
占轴承表面*
图A8结台不良bzxz.net
在边缘区域中所容许的缺陷\
边缘区域轴承表面
缺陷长度
注:1)h为径问轴承的宽度,推力轴承的环形宽度或分剂部分的宽度。将用毫米单位所表示出的数值代入乘积中即可得出以 mm2为单位的缺陷面积。D
2)关于轴承表面,轴颈轴承表面是()b,斜挚推力轴承,就是环形表面减去油槽,3)在检测轴承边缘区域时,不要受某些缺陷(系指小于允许缺陷长度二分之-的那些缺陷>的影响。A8标记
本附录试验级别及缺陷分组的标记如下:如;试验为 2级,缺陷分组为 C,则标记为GB/T 1174/T一2C。A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可通过供需双方协商来书写。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滑动轴承的尺寸与材料:
被测滑动轴承合金层的厚度;
检测设备:
换能器的型号与尺寸;
测试额率;
放大率、量程:
标准(基准)试样(尺寸与材料);GB/T 1174—92
在轴承表面的图样中标出缺陷的位置,尺寸等;测试日期、轴承制造广
附录B
双金属滑动轴承结合试验
对于厚度不小于2 mm的轴承合金层结合强度的测定
(参考件)
本附录参照采用ISO4386/2(1982年版)。B1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测定轴承合金与衬背间的结合强度的试验方法,衬背材料为钢铜合金或铸铁等,其上浇铸厚度不小于2mm的铅基、锡基轴承合金材料。本附录适用于结合层生产的质量控制和对各类材料与加工方法对结合强度影响的比较性研究。B2定义
在垂直下结合表而进行抗拉试验的过程中,结合强度是最人载荷F(牛顿)与试样的结合面积A(毫米)之比。
B3试样准备工作
径向滑动轴承见图B1或轴向滑动轴承的试样按表B1中尺寸制造。表B1
径向轴承
轴承内径
试验表面
d,±o. 01
径向和
向轴承
试验装置
注:对于径向轴承,内径di是选择试样和试验装置尺寸的关键参数。对于轴向轴承,按照要求可以选择100mm或200 mm2的试验表面
B4试验操作
轴承金属
试验表面
GB/T1174—92
图B1径向滑动轴承的试样
将试样固定在试验装置中,试验装置见图B2。试验装置固定在试验机上,以大约每秒10 N/mm的速度加载,直至试样断裂,从试验机刻度盘上记下最大载荷Fmx。GB/T 1174—92
图 B2试验装置
试验时应注意,在靠近试样结合处肩部的轴承内边和外边的0.1mm范围内的结合表面(参见图B1)。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受试验装置的阻碍,应确保载荷垂直地作用于结合表面。B5求值方法
对集:牌号的轴承合金,其结合强度随合金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当合金层增加到某一值时,其结合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铸造轴承合金
Cast bearing metal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图
本标准规定了铸遭锡基、铅基、铜基、铝基轴承合金的技术要求与检验规则。GB/T 1174 --92
代替GB1174—74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锡基、铅基双金屑滑动轴承以及铜基、铝基合金整体滑动轴承。2引用标准
GB228金属拉伸试验法
GB23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1173铸造铝合金技术条件
GB1176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GB1198铝化学分析方法
GB3260.13260.9锡化学分析方法GB4103.1~4103.12铅基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8002锡青铜化学分析方法
YB55铝青铜化学分析方法
3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铸造轴承合金牌号由其基体金属元素及主要合金元素的化学符号组成。主要合金元素后面跟有表示其名义百分含量的数字(名义百分含量为该元素的平均百分含量的修约化整值)。如果合金元素的名义百分含量不小于1,该数字用整数表示。如果合金元素的名义百分含量小于1,一般不标数字。必要时可用一位小数表示。
在合金牌号前面冠以字母\Z”(\铸”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属于铸造合金)。若合金化元案多于两个,除对表示合金的本质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外,不必把所有的合金化元素都列在牌号中。
在牌号中主要合金元案按名义百分含量的递减次序排列。当名义百分含量相等时,按其化学符号字母顺序排列,但对于钢基合金,要将表征合金系列的元素紧跟在基体元素的后面。4技术要求
4.1铸造轴承合金的化学成分见表1。4.2铸造轴承合金的力学性能见表2。4.2.1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硬度的单铸试样按图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5批准
1993-10-01实施
试样加工要求
GB/T1174
硬度测定规定,HB10/250/60
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硬度试样图X
4.2.2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在与村背结合过渡层中所允许的结合缺陷·脱胎(锡其、铅基等轴承合金层与衬背金属问结合不好或没有结合)可按附录A(参考件)中A7条规定逃行检验。4.2.3铸造铜基轴承合金力学性能的单铸试样按GH1176的规定。4.2.4铸造铝基轴承合金力学性能的单铸试样按CB1173的规定。4.2.5检验铸造轴承合金力学性能亦可以使用附铸试样。4.3除上述以外,对轴承合金提出其他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特殊要求。由需方在图样或有关技术义件中提出或出供需双方议定。
5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5.1,学成分
5.1.1合金化学成分检验按GB3260.1~-3260.5、G134103.1~4[03.12.GB8002、YB55进行。在保证分析精度的条件下,允许使用其他方法,当有争议时,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仲裁。5.1.2化学成分检验,按每熔炼炉次进行亦可按需方要求进行。化学成分试样可取自铸件(包括铸件附铸试样!
5.1.3化学成分检验,首次送检一个试样,分析结果如符合表1的规定,则合金化学戒分合格,如不符GB/T 1174--92
合表1规定,允许再送一个试样。分析结果如符合表1的规定,则该熔炼炉次合金化学成分合格,否则不合格。
5.1.4化学成分检验可以只分析主要元素,其他元索含量可按需方要求进行抽查、5.2力学性能
5.2.1铸造轴承合金,只检验其铸态(F)力学性能,其数值如表2所示。5.2.2检测合金的力学性能,按每一熔炼炉次,首次送检一-根试样(或一个试块)测定其力学性能,如符合表2规定,则该炉合金力学性能合格。如不符合表2规定,允许再议两根试样(或两个试块)重新送检。如两根试样(或两个试块)都合格,则该炉合金力学性能合格,否则该炉合金力学性能不合格,5.2.3当肉眼发现单铸试样存在铸造缺陷或由丁试验本身故障造成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可以不计入检验次数中,更换试样重新送检。5.2.4在生产稳定的情况下(包括:原材料、熔炼工艺、试验方法、检验等工序的稳定)。在一个作班次内熔炼的不同炉次的同一合金,可以任选一炉合金取样检验其力学性能,即可代表其他。5.2.5抗拉性能检验按GB228规定进行,硬度检验按GB231规定进行。5.3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与衬背结合的过渡层巾所存在的结合缺陷(脱胎),其检验方法见附录A(参考件)。
5.4铸造锡基,铅基轴承合金与村背间的结合强度检验方法见附录B(参考件)。表1铸造轴承合金化学成分
合金牌·号
ZSnSb12Pb10Cu4
zSnsh12Cu6Ca1
ZSnSb11Cu6
ZSnSb8Cu4
2SnSb4Cu4
(. D5,005
重量,%
其他元
素总和
合金牌号
ZPbSb16Sn16Cu2
ZPbSb15Sn5Cu3Cd2
ZPbSb15Sn10
zPbSb15Sn5
ZPbSb10Sn6
ZCuSn5Pb5Zn5
ZCuSnoP1
ZCuPbl0Sn10
ZCuPb15Sn8
ZCuPh20Sn5
CuPb30
ZCuAllFe3
ZAISn6CulNil
GB/T1174—92
续表1
b. 70. 005 0. 005
b. 70. 0050. 005
0. 050. 10
0. 752. 5*
重量,%
其他元
素总和
o.1 o. 6 cdo. 05
0.100.005
0. 01 0. 25
0. 25 Cd0. 05
0. 0050. 10 P0. 08
Fe+si+
注:①凡表格中所列两个数值,系指该合金主要元素含量范围,表格中所列单一数值,系指允许的其他元素最高含量。
②表中有““号的数值,不计入其他元案总和。专:高全生
GB/T 1174—92
附录A
双金属滑动轴承结合试验
对于厚度不小于2mm轴承合金层
结合缺陷的超声波检测
(参考件)
本附录参照采用IS04386/I(1982年版)。A1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轴承合金与衬村背间结合缺陷(即脱胎)的超声波检测方法,衬背材料为钢、铜合金惑铸铁件,其上浇铸有厚度不小于2 mm的铅基或锡基轴承金属。本录只说明从轴承合金层表面输人声波的脉冲回波的情况,即川结合表面反射回米的声能测定结合的质量。
A2符号
本附录使用下列符号
IS輪入信号
BE结合处回波
WE背壁回波
RE基准回波(或参考回波)。
A3:捡测设备
检测用的超声波装置应带有一个以分贝(B)为刻度的放大器,且测量范围可以调节。在正常情况下,应使用标准设计的直径为10~30 mm,频率为2 MHz 的换能器:只有当分辨率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使用高频如 4MH的换能器或使用双晶换能器,屏幕上的测量范围可用标准试样来调试,如用阶梯试样来调节。在测量范围内,至少应显示出两个回波。标催试样的材料及厚度应与实际制作的轴承相同。A4准备工作
待测表面的粒糙度为R。3.2m.待泄表面清洁。换能器可用轻质油或其他耦台介质直接与试验表面耦合,小育径的滑动轴承建议采用漫谬工艺,可以提供较均匀的耦合。
A5检测等级
检测可按不同严格程度的二个等级中的任等级进行。检测等级选定由需方在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
A5.1第--级
检测仅在轴承端面的结合区域及轴承结合表面的任选点状区域进行。A5.2第二级
检测不仅在轴承端面的结合区域进行,应包括轴承的最大负荷区域,在径向轴承中,轴承负荷垂直向下作用时,最大负荷区域应在相对轴承表面的 60°~-120°的范围。A5.3第三级
检测在轴承合金结合区域的全部表面上进行,可由换能器直径的百分之二十的行线重登来进行检测。
A6检测
46.1背壁回波检测
GB/T 1174—92
如果双金属滑动轴承的儿几何形状和衬背材料都允许时,可用结合回波法或背壁回波法的任一种方法来检验结合处,可供选择的方法如下;46.1.1根据背壁和结合面回被的相对强度进行测量,当使用标准换能器时,如果从结台表面反射的回波(结合回波)等于或小于背壁回波时,证明结果良好。见图A1。如果结合回波大于背壁回波,说明轴承台金与衬背间的结台没有满足要求,如果没有背壁回波,只有重复的(至少三次)结合回波,这种情况表示不荐在结合,见图A2。在检满过程中,这两种结果都表示存在结合缺陷。
衬背又厚又小的情况下,或是使用双晶换能器时,由于声束分散或声波减弱,即使结合良好,背壁回被也会小于结合回波。此时,理想结合与缺陷结台的两个回波间高度的比率应利用标准试样来确定。A6.1.2根据背睡回被高度减少进行检测,用一个标推钢试块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把试块安装在被测轴承上,以便得到至少两个回波。第一回波调整到3/4的屏幕高度。横向放大应调整到便于显示出总壁厚,结合缺陷或衬背材料缺陷可由出现第一个背壁回波之前的中间波的位置指示出来。缺陷的严重程度可由背回波高度减低来判定。见图A3、图A4。比如在轴承评定过程中比较显著的缺陷的回波高度不大于屏幕高度的50%。
A6.2无背壁回波检测
用标准试样(柜间厚度、相同轴承合金及衬背材料)的基准回波对结合进行检测,将基准回波调整到80%的屏幕高度。见图A5、图A7。当第一个结合回波比基准回被小时。见图A6。证明结合良好。当从结合区域反射的第一固波等于基推回波时,表示存在某种结合缺陷。见图A8,还有一误解,即在接近结合缺陷的区域中,如果存在疏蔬松,它往往被认为是结合缺陷,A7结合缺陷的标定
对于等于或大于换能器直径二分之一的结合缺陷一般都要标定。A7.1缺陷范围的标定
如果可能,缺陷范围应标出界限,通过换能器中心位置,来确定结台与非结台之间的边界,对于孤立的点状缺陷,用等于换能器直径二分之一表示。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缺陷,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该缺陷被认为是一个连续的缺陷。对于单个缺陷来说,充许其长轴比短轴在4比1之内。Ist
结合良好
喆今良好
GB/T 1174-—92
绩合不良
图A4结合不良
图A5基准回声波的调整
图 A6 结合良好
GB/T 1174—92
mmhnmrmhmhmuhm
图A7基准四波的调整
A7.2容许的缺陷
轴承结合面上容许的缺陷见表A1。缺
客许的单个
穿许的总缺陷
占轴承表面*
图A8结台不良bzxz.net
在边缘区域中所容许的缺陷\
边缘区域轴承表面
缺陷长度
注:1)h为径问轴承的宽度,推力轴承的环形宽度或分剂部分的宽度。将用毫米单位所表示出的数值代入乘积中即可得出以 mm2为单位的缺陷面积。D
2)关于轴承表面,轴颈轴承表面是()b,斜挚推力轴承,就是环形表面减去油槽,3)在检测轴承边缘区域时,不要受某些缺陷(系指小于允许缺陷长度二分之-的那些缺陷>的影响。A8标记
本附录试验级别及缺陷分组的标记如下:如;试验为 2级,缺陷分组为 C,则标记为GB/T 1174/T一2C。A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可通过供需双方协商来书写。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滑动轴承的尺寸与材料:
被测滑动轴承合金层的厚度;
检测设备:
换能器的型号与尺寸;
测试额率;
放大率、量程:
标准(基准)试样(尺寸与材料);GB/T 1174—92
在轴承表面的图样中标出缺陷的位置,尺寸等;测试日期、轴承制造广
附录B
双金属滑动轴承结合试验
对于厚度不小于2 mm的轴承合金层结合强度的测定
(参考件)
本附录参照采用ISO4386/2(1982年版)。B1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测定轴承合金与衬背间的结合强度的试验方法,衬背材料为钢铜合金或铸铁等,其上浇铸厚度不小于2mm的铅基、锡基轴承合金材料。本附录适用于结合层生产的质量控制和对各类材料与加工方法对结合强度影响的比较性研究。B2定义
在垂直下结合表而进行抗拉试验的过程中,结合强度是最人载荷F(牛顿)与试样的结合面积A(毫米)之比。
B3试样准备工作
径向滑动轴承见图B1或轴向滑动轴承的试样按表B1中尺寸制造。表B1
径向轴承
轴承内径
试验表面
d,±o. 01
径向和
向轴承
试验装置
注:对于径向轴承,内径di是选择试样和试验装置尺寸的关键参数。对于轴向轴承,按照要求可以选择100mm或200 mm2的试验表面
B4试验操作
轴承金属
试验表面
GB/T1174—92
图B1径向滑动轴承的试样
将试样固定在试验装置中,试验装置见图B2。试验装置固定在试验机上,以大约每秒10 N/mm的速度加载,直至试样断裂,从试验机刻度盘上记下最大载荷Fmx。GB/T 1174—92
图 B2试验装置
试验时应注意,在靠近试样结合处肩部的轴承内边和外边的0.1mm范围内的结合表面(参见图B1)。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受试验装置的阻碍,应确保载荷垂直地作用于结合表面。B5求值方法
对集:牌号的轴承合金,其结合强度随合金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当合金层增加到某一值时,其结合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GB/T 1173-1995 铸造铝合金
- 下一篇: GB/T 1175-1997 铸造锌合金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