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18-1996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GB)】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04:30:58
- GB/T218-1996
- 现行
标准号:
GB/T 218-1996
标准名称: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6-12-19 -
实施日期:
1997-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13.32 KB
替代情况:
GB 218-1983采标情况:
=ISO 925-80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褐煤、烟煤及无烟煤。 GB/T 218-1996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218-1996

部分标准内容:
GB/T218—1996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925:1980《固体矿物燃料二氧化碳测定-—重量法》和GB 483-87《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根据GB/T1.1--93和GB483—87的规定,本标准在修订中,保留了GB218—83中的主要技术内容,修改了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删除了附录A及一一些文字说明,将吸收管质量恒定和空白等试验列入到正文中,规范了表达格式。同时增加了本国前言部分,使修改后的标准更加合理并与ISO接轨。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218--83。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河北煤田地质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玉珍、邓秀敏。本标准1963年首次发布,1983年第一次修订。11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
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contentin the mineral carbonates associated with coalGB/T 218-1996
代替GB218—83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褐煤、烟煤及无烟煤。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
GB483—87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3方法提要
用盐酸处理煤样,煤中碳酸盐分解析出二氧化碳,后者用碱石棉吸收,根据吸收器质量的增加,求出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
4试剂
所用水均符合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三级水,并经煮沸除去二氧化碳。
盐酸(GB/T622);(1+3)溶液。4.2硫酸(GB/T625):相对密度1.84。4.3无水氯化钙:粒度3~6mm。
4.4碱石棉或碱石灰;粒度1~2mm。4.5粒状无水硫酸铜浮石:把粒度为1.5~3mm的浮石浸入硫酸铜(GB/T665)饱和溶液中,煮沸2~3h,取出浮石置于塘瓷盘内,然后把瓷盘放入干燥箱中,在160~~170℃下经常搅拌干燥到白色,保存在密闭瓶中备用,
4.6润湿剂:95%乙醇(GB/T679)。5仪器、设备
5.1二氧化碳测定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2-19批准1997-07-01实施
GB/T 218-1996
二氧化碳的测定装置图
①气体流量计②一弹簧夹子③洗气瓶;?.?.@.@.②、U形管·?一梨形进气管;?双壁冷凝器;?一管状带活塞漏斗;③一带橡皮塞的平底烧瓶;?—10mL气泡计;—二通玻璃活塞接水力泵
5.1.1净化系统由内装浓硫酸(4.2)的洗气瓶(3)和内装碱石棉(4.4)的U形管(4)组成。5.1.2反应系统由一个300mL的平底烧瓶(8),分液漏斗(7),冷凝器(6)和梨形管(5)组成。5.1.3吸收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U形管(9),内装无水氯化钙(4.3),用以吸收从反应系统出来的水分;U形管(10),前2/3装粒状无水硫酸铜浮石(4.5),后1/3装无水氟化钙,用以吸收煤分解的硫化氢;
U形管(11)、(12),前2/3装碱石棉,后1/3装无水氯化钙,用以吸收二氧化碳及其与碱石棉反应生成的水分。
5.2分析天平:感量0.1mg。
5.3气体流量计:量程20~500mL/min。5.4 水力泵或下口瓶。bzxZ.net
5.5方能电炉。
5.6平底烧瓶:容量300mL。
6试验准备
如图1所示将各部件连接好,夹好弹簧夹(2),关闭漏斗(7)上的活塞,打开各U形管和二通活塞(14),开启水力泵抽气,经1~2min后,如气泡计(13)每分钟漏气不超过2个气泡,即达到气密的要求。142
7测定步骤
GB/T 218-1996
7.1准确称量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5g(称准到0.001g),放入平底烧瓶中,加入50ml水,用橡皮塞塞紧,用力摇动以润湿煤样。打开瓶塞,再用50mL水将粘附在橡皮塞上的煤样洗人瓶中,若遇到难润湿的煤样,可先加5mL润湿剂(4.6)以后再加水。7.2接通仪器各部件,打开弹簧夹,以(50土5)mL/min的流量抽入空气,约10min后,关闭U形管(9),(10),(11),(12)及二通活塞,取下U形管(11),(12),用清洁干燥没有松散纤维的布擦净,在天平室冷却到室温(约15min)后称量。再将其连到仪器上,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每支U形管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时为止。
注:每天开始试验时,进行U形管质量恒定试验。7.3将质量恒定的U形管重新接好,以(50士5)mL/min的流量抽入空气。打开冷却水,在漏斗中加入25mL盐酸溶液(4.1),打开活塞,使盐酸溶液在1~2min内慢慢滴入平底烧瓶中。注意不要太快,尤其对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煤样,以免反应过猛。为了防止空气进入平底烧瓶,应在漏斗中尚存少量盐酸时,便关闭漏斗活塞。慢慢加热平底烧瓶使其中液体在7~8min后沸腾。注意,在溶液即将沸腾之际,要立即降低温度,以免溶液向外喷溅。溶液沸腾后(若煤样往烧瓶璧上爬,可轻轻摇动烧瓶),继续保持微沸30min。停止加热,关闭U形管(4),(9),(10),(11),(12)及二通活塞。然后取下U形管(11)及(12),按7.2所述擦净和称量。
8空白试验
每天开始试验时按7.1至7.3条规定(但不加煤样),进行空白试验。9结果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按式(1)计算:[Co,]ad
式中:[CO,ad
(mz - m,)
空气干燥煤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试验前U形管(11)、(12)的总质量,gmi
m2——试验后U形管(11)、(12)的总质量,g;m3
10精密度
空白值,g;
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g。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如表1规定。表1
重复性[CO,]ad,%
再现性[cO,]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925:1980《固体矿物燃料二氧化碳测定-—重量法》和GB 483-87《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根据GB/T1.1--93和GB483—87的规定,本标准在修订中,保留了GB218—83中的主要技术内容,修改了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删除了附录A及一一些文字说明,将吸收管质量恒定和空白等试验列入到正文中,规范了表达格式。同时增加了本国前言部分,使修改后的标准更加合理并与ISO接轨。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218--83。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河北煤田地质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玉珍、邓秀敏。本标准1963年首次发布,1983年第一次修订。11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
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contentin the mineral carbonates associated with coalGB/T 218-1996
代替GB218—83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褐煤、烟煤及无烟煤。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
GB483—87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3方法提要
用盐酸处理煤样,煤中碳酸盐分解析出二氧化碳,后者用碱石棉吸收,根据吸收器质量的增加,求出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
4试剂
所用水均符合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三级水,并经煮沸除去二氧化碳。
盐酸(GB/T622);(1+3)溶液。4.2硫酸(GB/T625):相对密度1.84。4.3无水氯化钙:粒度3~6mm。
4.4碱石棉或碱石灰;粒度1~2mm。4.5粒状无水硫酸铜浮石:把粒度为1.5~3mm的浮石浸入硫酸铜(GB/T665)饱和溶液中,煮沸2~3h,取出浮石置于塘瓷盘内,然后把瓷盘放入干燥箱中,在160~~170℃下经常搅拌干燥到白色,保存在密闭瓶中备用,
4.6润湿剂:95%乙醇(GB/T679)。5仪器、设备
5.1二氧化碳测定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2-19批准1997-07-01实施
GB/T 218-1996
二氧化碳的测定装置图
①气体流量计②一弹簧夹子③洗气瓶;?.?.@.@.②、U形管·?一梨形进气管;?双壁冷凝器;?一管状带活塞漏斗;③一带橡皮塞的平底烧瓶;?—10mL气泡计;—二通玻璃活塞接水力泵
5.1.1净化系统由内装浓硫酸(4.2)的洗气瓶(3)和内装碱石棉(4.4)的U形管(4)组成。5.1.2反应系统由一个300mL的平底烧瓶(8),分液漏斗(7),冷凝器(6)和梨形管(5)组成。5.1.3吸收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U形管(9),内装无水氯化钙(4.3),用以吸收从反应系统出来的水分;U形管(10),前2/3装粒状无水硫酸铜浮石(4.5),后1/3装无水氟化钙,用以吸收煤分解的硫化氢;
U形管(11)、(12),前2/3装碱石棉,后1/3装无水氯化钙,用以吸收二氧化碳及其与碱石棉反应生成的水分。
5.2分析天平:感量0.1mg。
5.3气体流量计:量程20~500mL/min。5.4 水力泵或下口瓶。bzxZ.net
5.5方能电炉。
5.6平底烧瓶:容量300mL。
6试验准备
如图1所示将各部件连接好,夹好弹簧夹(2),关闭漏斗(7)上的活塞,打开各U形管和二通活塞(14),开启水力泵抽气,经1~2min后,如气泡计(13)每分钟漏气不超过2个气泡,即达到气密的要求。142
7测定步骤
GB/T 218-1996
7.1准确称量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5g(称准到0.001g),放入平底烧瓶中,加入50ml水,用橡皮塞塞紧,用力摇动以润湿煤样。打开瓶塞,再用50mL水将粘附在橡皮塞上的煤样洗人瓶中,若遇到难润湿的煤样,可先加5mL润湿剂(4.6)以后再加水。7.2接通仪器各部件,打开弹簧夹,以(50土5)mL/min的流量抽入空气,约10min后,关闭U形管(9),(10),(11),(12)及二通活塞,取下U形管(11),(12),用清洁干燥没有松散纤维的布擦净,在天平室冷却到室温(约15min)后称量。再将其连到仪器上,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每支U形管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时为止。
注:每天开始试验时,进行U形管质量恒定试验。7.3将质量恒定的U形管重新接好,以(50士5)mL/min的流量抽入空气。打开冷却水,在漏斗中加入25mL盐酸溶液(4.1),打开活塞,使盐酸溶液在1~2min内慢慢滴入平底烧瓶中。注意不要太快,尤其对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煤样,以免反应过猛。为了防止空气进入平底烧瓶,应在漏斗中尚存少量盐酸时,便关闭漏斗活塞。慢慢加热平底烧瓶使其中液体在7~8min后沸腾。注意,在溶液即将沸腾之际,要立即降低温度,以免溶液向外喷溅。溶液沸腾后(若煤样往烧瓶璧上爬,可轻轻摇动烧瓶),继续保持微沸30min。停止加热,关闭U形管(4),(9),(10),(11),(12)及二通活塞。然后取下U形管(11)及(12),按7.2所述擦净和称量。
8空白试验
每天开始试验时按7.1至7.3条规定(但不加煤样),进行空白试验。9结果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按式(1)计算:[Co,]ad
式中:[CO,ad
(mz - m,)
空气干燥煤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试验前U形管(11)、(12)的总质量,gmi
m2——试验后U形管(11)、(12)的总质量,g;m3
10精密度
空白值,g;
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g。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如表1规定。表1
重复性[CO,]ad,%
再现性[cO,]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12031-1989 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 GB/T6346.1-2024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部分:总规范
- GBJ12-1987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 GB/T20617—2006 烟花爆竹烟火药中铁含量的测定
- GB12029.3-1989 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pH值的测定(电位法)
- GB17057-1997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
- GB/T4897.5-2003 刨花板 第5部分:在潮湿状态下使用的结构用板要求
- GB/T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
- GB13623-2003 铝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
- GB/T6751-1986 色漆和清漆 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
- GB/T18492-2001 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 GB440-1977(1988) 20号航空润滑油
- GB16326-2005 坚果食品卫生标准
- GBZ/T211-2008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