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针织用点子纱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0-24 12:58:04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12050-2015

  • 标准名称:

    针织用点子纱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Kinckebocker yarn for knitting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15-07-14
  • 实施日期:

    2016-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20纱线
  • 中标分类号:

    纺织>>棉纺织>>W12棉纱、线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6.0
  • 出版日期:

    2016-01-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胡英杰、何宇超、李琴娟、卫国、王憬义、景慎全
  • 起草单位:

    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市茂达棉纺厂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
  • 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相关标签:

    针织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针织用点子纱的产品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环锭纺,棉纯纺、棉涤混纺、化纤纯纺及混纺(含粘胶纤维、腈纶等)本色纱或有色纱为基纱的(点子含量≤3.0%)针织用点子纱。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市茂达棉纺厂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英杰、何宇超、李琴娟、卫国、王憬义、景慎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910(所有部分)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GB/T3292.1 纺织品 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电容法
GB/T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
GB/T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GB/T4743—2009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4841.3—2006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 2/1、1/3、1/6、1/12、1/25
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9862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10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FZ/T10021—2013 色纺纱线检验规则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2050—2015
针织用点子纱
Kinckebockeryarn forknitting2015-07-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
针织用点子纱
FZ/T12050—201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gb168.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010-68522006
2015年9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2-28857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FZ/T12050—2015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市茂达棉纺厂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英杰、何宇超、李琴娟、卫国、王憬义、景慎全。I
1范围
针织用点子纟
FZ/T12050—2015
本标准规定了针织用点子纱的产品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环锭纺、棉纯纺、棉涤混纺、化纤纯纺及混纺(含粘胶纤维、睛纶等)本色纱或有色纱为基纱的(点子含量≤3.0%)针织用点子纱。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3292.1
纺织品纱线条干不勾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GB/T3916
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0
纺织品1
GB/T3921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
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纺织品1
GB/T4743一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GB/T4841.3—2006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98623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10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色纺纱线检验规则
FZ/T10021—2013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kinckebockeryarn forknitting针织用点子纱
在纺纱过程中,掺人由纤维搓成点子状的原料,制成用于针织生产加工的纱。4产品分类、标记
4.1针织用点子纱以不同成分及线密度分类,分为针织用全棉点子纱、针织用棉涤点子纱、针织用化纤混纺(含粘胶、纶等)点子纱。
4.2针织用点子纱的原料代号:棉为C,涤纶为T,粘胶为R,纶为A,针织用纱代号为K。FZ/T12050—2015
4.3针织用点子纱在线密度前标明纱的颜色代号(或色卡号)、原料代号及其混纺比,并在线密度后标明针织纱代号。
示例1:麻灰精梳全棉点子纱线密度18.5tex,应写为:麻灰JC18.5texK(点子纱)。示例2:彩色精梳涤棉混纺点子纱线密度18.5tex,应写为:彩色T/C65/3518.5texK(点子纱)。5要求
5.1项目
单纱技术要求包括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纤维含量偏差、色牢度(耐皂洗、耐摩擦、耐汗渍)、色差及安全性能等。5.2分等规定
5.2.1同一规格、同一原料、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5.2.2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的指标者为等外品。5.2.3针织用点子纱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按其结果评定针织用点子纱的品等。
技术要求
针织用点子纱的技术要求
针织用点子纱技术要求按表1、表2和表3规定表1:
针织用全棉点子纱技术要求
线密度偏
公称线密度/tex
16.1~20.0
20.1~31.0
31.1~60.0
线密度变
异系数
单纱断裂强度/(cN/tex)
色棉含量
单纱断裂强
力变异系数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公称线密度/tex
13.1~16.0
16.1~20.0
20.1~31.0
31.1~60.0
公称线密度/tex
13.1~16.0
16.1~20.0
20.1~31.0
31.1~60.0
针织用棉涤点子纱技术要求
线密度变bzxZ.net
线密度偏
线密度偏差率
异系数
单纱断裂强度
cN/tex
涤纶含量
针织用化纤纯纺及混纺点子纱
线密度变异系数
单纱断裂强度
cN/tex
单纱断裂
强力变异
FZ/T12050—2015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涤纶含量
单纱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50%
条干均匀度变异
FZ/T12050—2015
针织用点子纱其他技术要求
针织用点子纱色牢度要求按表4规定。表4
耐皂洗色牢度
耐汗渍色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
针织用点子纱色牢度的技术要求优等品
3(深色2-3)
注:色别按GB/T4841.3一2006分档,>1/12标准深度为深色5.3.2.2
纤维含量允许偏差按GB/T29862规定执行,针织用点子纱批与批色差不低于4级。一等品
2-3(深色2)
二等品
单位为级
2-3(深色2)
5.3.2.4点子纱的外观风格,采用供需双方实物样确认的方式,使用30cm×30cm实物布样,查看点子的分布情况、大小、颜色与确认样是否一致产品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要求。5.3.2.5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取样规定
从检验批次中随机抽取20个简子,各项目所需样品数量及试验次数按表5规定,若检验批中的筒子数小于20个,则全部抽取作为样品表5
针织用点子纱各项目样品数量及试验次数的规定筒子数/个
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断裂强度、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色牢度
纤维含量偏差
每筒试验次数
总次数
注: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可进行在线产品取样,具体取样规定见附录A,但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则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6.3
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试验摇取绞纱长度应按GB/T4743一2009规定执行,其中线密度变异系数采用程序1,线密度采用程序3100m纱线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按附录B计算,线密度偏差率应将烘干后的绞纱折算至100m质4
量,并按式(1)计算:
式中:
线密度偏差率;
“100m”试样实测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100m\试样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单纱断裂强度及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6.4
按GB/T3916执行。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试验
按GB/T3292.1执行。
纤维含量试验
按GB/T2910(所有部分)规定执行,纤维含量以公定质量比表示。色牢度试验
FZ/T12050—2015
.(1)
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按GB/T3921一2008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试验条件粘胶纤维纯纺及混纺为A(1),其余为C(3)。
耐汗渍色牢度按GB/T3922执行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按GB/T3920执行。色差试验
按GB/T250执行。
纱线成包净重
按FZ/T10021—2013中附录B执行。试验结果的表示
一批纱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种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计算结果表示,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精准度,除已规定者外,按表6规定。
表6计算值的数值修约位数规定
单纱断裂强度/(cN/tex)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线密度变异系数/%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线密度偏差率/%
百米质量(每批平均)/(g/100m)平均线密度/tex
纤维含量偏差/%
折算重量用回潮率/%
保留小数位数
FZ/T12050—2015
检验规则
按FZ/T10021—2013规定执行。
标志、包装
按FZ/T10008规定执行,同时供货方应在所供产品上标明该产品的颜色代号(或色卡号)。其他
用户对本标准有特殊要求者,供需双方可另订协议,6
A.1在线产品取样周期及卷装形式附 录
(资料性附录)
在线产品取样及试验
FZ/T12050—2015
A.1.1一般两天取样试验一次,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十万米纱疵试验周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两周。
A.1.2取样的卷装形式为管纱。
A.2在线产品取样数及试验次数
A.2.1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如生产需要,可以在接近车间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但试验地点的温湿度应稳定,并不得故意偏离标准条件。2在线产品取样数见表A.1。
在线产品取样数
生产同一品种的开台数
每机台上采取管纱数
总管纱数
4~~5
注:取样时不得均在车头或车尾取样,不得取同一锭带上的4个管纱,10
30及以上
3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摇取1缕,总数为30次(开台数A.2.3
在5台及以下的产品,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可相应减少拔管数,拔取15个管纱,每管摇取2缕)。
A.2.4单纱断裂强度及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单纱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6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者,可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4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为每份试样20个管纱,每管测5次,总数为100次。A.2.5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需在各机台随机抽取10个管纱,试验总数为10次。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FZ/T 12050-2015针织用点子纱
FZ/T 12050-2015针织用点子纱
FZ/T 12050-2015针织用点子纱
FZ/T 12050-2015针织用点子纱
FZ/T 12050-2015针织用点子纱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