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QX/T 211-2013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标准号:
QX/T 211-2013
标准名称: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n expressway facilities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13-10-14 -
实施日期:
2014-02-01 -
作废日期:
2019-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替代情况:
被QX/T 211-2019代替

部分标准内容:
ICS 07.060
备案号:42184—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211--2013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nexpresswayfacilities
2013-10-14发布
中国气象局國发布
2014-0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检测机构和人员
工作程序
检测仪器设备
检测报告
检测周期
5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建筑物
加油加气站
机电系统
5.4阻值
附录A(资料性附录)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接地电阻值的测试方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参考文献
QX/T211—2013
QX/T211—2013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按照GB/T1.1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防雷中心、江苏省防雷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学良、冯民学、刘学春、焦雪、何兵、黄克俭、吕久平、段振中、王锡中、史雅静、程琳。
1范围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的项目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的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
QX/T211—2013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12
GB50601--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QX/T190-2013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2012和GB50343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GB50057—2010、GB501562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50057—2010、GB50156一2012和GB50343--2012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高速公路expressway
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人,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JTJ002---1987,定义2.0.1
高速公路设施
expresswayfacility
高速公路沿线各种附属建筑物、高速公路中的桥梁、隧道等主体工程,以及相关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
机电系统
mechanical&electronicsystembZxz.net
高速公路收费、交通监控、通信、照明及低压配电等电气、电子系统的统称。3.4
electricalsystem
电气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线路
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注:改写GB500572010,定义2.0.26。1
QX/T211—2013
加油加气站fillingstation
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GB50156--2012,定义2.1.1]
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伤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50057-2010,定义2.0.5]
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人大地。[GB50057.·2010,定义2.0.10]3.8
Ecommonearthingsystem
共用接地系统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或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连接在-起构成共用的接地系统。[GB50343-2012,定义2.0.6]
madeearthelectrode
人工接地体
专门埋设的、具有接地功能的各种金属构件的统称。注: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I水平接地体。3.10
接地电阻
Aearthingresistance
接地装置对远方电位零点的电阻。注1:数值上为接地装置与远方电位零点间的电位差,与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按冲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按I颗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本标准凡未标明为冲击接地电阻的均指I频接地电阻。
注2:改写DL/T475-2006,定义3.8。3.11
naturalearthingelectrode
自然接地体
兼有接地功能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混凝土中的钢筋等的统称。
[GB503432012,定义2.0.7]
equipotential bonding
等电位连接
直接用连接导体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他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措施。[GB50343-2012定义2.0.12]]
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电涌保护器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GB50057-2010,定义2.0.29]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shielding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措施。[GB503432012,定义2.0.15]
防雷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QX/T211—2013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GB500572010,定义2.0.24]
4基本要求
4.1检测机构和人员
4.1.1对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实施检测的机构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检测资质。4.1.2防雷检测人员应具有防雷检测资格证书。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4.2工作程序
4.2.1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1进行。接受检测申请
开展现场环境和有关资料调查
制定检测方案
确认检测仪器和设备状况
现场检查与测
记录和整理检测数据
计算分析与结果判定
出具检测报告
图1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
4.2.2现场环境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应包含下列内容:a)
根据GB50057一2010第3章的规定划分建筑物防雷类别;根据QX/T190·-2013第4章的规定划分防雷区;查阅受检场所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档案;查看接闪器、引下线的安装和敷设方式;查看接地形式、等电位连接和防静电接地状况;3
QX/T211—2013
f)检查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SPD的设置及安装L艺状况、管线布设和电磁屏蔽措施等。4.2.3防雷装置接地电阻的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4.2.4防雷装置现场检测的数据应记录在专用的原始记录表中,并应有检测人员签名。检测记录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楚,不应涂改;改错应使用··条直线划在原有数据上,在其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并签字或加盖修改人员印章。4.2.5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的填写参见附录A。4.3检测仪器设备
4.3.1检测所采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具有计量检定合格证,且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处于正常状态。
2用于现场检测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被测参数的准确度要求。4.3.2
4.3.3检测采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在测试中发现故障、损伤或误差超过允许值时,应及时更换或修复;经修复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经计量检定,在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使用,并对此次检测进行复检。
4.4检测报告
4.4.1现场检测完成后,应对记录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出具检测报告。4.4.2检测报告应对所检测项目是否符合本标准及相应标准的规定或设计文件要求作出明确的结论。4.4.3检测报告应包括:
委托检测机构、受检单位名称;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检测结论;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及检测周期:检测、审核和批准人员签名;
一一加盖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和检测机构公章。4.5检测周期
4.5.1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应每年检测一次,其中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4.5.2对雷击频发或有雷击破坏史的场所,宜增加检测次数。5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5.1建筑物
5.1.1接闪器
5.1.1.1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与引下线的焊接:工艺、防腐措施、保护范围、接闪网网格尺寸及其与保护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附录B表B.1的要求。5.1.1.2检查接闪器外观状况,应无明显机械损伤、断裂及严重锈蚀现象5.1.1.3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人金属管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接地,埋人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相连接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5.1.1.4测试接闪器与每一根引下线、屋面电气设备和金属构件与防雷装置、防侧击宙装置与接地装置等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规定。4
5.1.2引下线
QX/T211—2013
5.1.2.1检查引下线的设置、材料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焊接I艺、防腐措施,应符合附录B表B.2的要求。
5.1.2.2检查引下线外观状况,应无明显机械损伤、断裂及严重锈蚀现象。5.1.2.3检查各类信号线路、电源线路与引下线之间距离,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交叉净距不应小于0.3m。
5.1.2.4检套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附录B表B.2的要求。5.1.3接地装置
5.1.3.1检查接地形式、接地体材质、防腐措施、取材规格、截面积、厚度、埋设深度、焊接工艺,以及与引下线连接,应符合附录B表B.3的要求。5.1.3.2检查防直击雷的人.T.接地体与建筑物出人门或人行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附录B表B.3的要求。
5.1.3.3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进行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5.1.3.4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参见附录C。5.1.4等电位连接
5.1.4.1检食建筑物的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等大尺寸金属件所采取的等电位连接措施,并测试其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1.4.2检查穿过各防雷区交界处的金属部件,以及建筑物内的设备、金属管道、电缆桥架、电缆金属外皮、金属构架、钢屋架、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应就近与接地装置或等电位连接板(带)作等电位连接。测试其电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1.4.3检查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及连接线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连接方式及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
5.1.4.4检查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安装位置,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套的位置,且不应设置在潮混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5.1.4.5检查高度超过45m、60m的第二类、第类防雷建筑物,其相应高度及以上外墙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接地端子(或等电位连接端子)的电气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1.5电磁屏蔽
5.1.5.1检查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连接.同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1.5.2检套建筑物之间用于敷设非屏蔽电缆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两端应电气贯通,且两端应与各自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测试其电连接,应符含5.4.5的要求。
5.1.5.3检套屏蔽网格、金属管、金属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屋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等电位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1.6.1检查低压配电系统、所选SPD的技术参数应与安装场所环境要求相适应。5
QX/T211—2013
5.1.6.2检食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当低压配电线路或信号线路上安装多级SPI)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符合生产厂商提供的技术要求。如尤技术要求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I)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I)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长度达不到要求应加装退耦元件。5.1.6.3检代SPD的状态指示器应处于正常T作状态。5.1.6.4检餐各级SPI的连接线应平直,每个SPD的连接线总长度不宜超过0.5m,连接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表B.4的要求。
5.1.6.5测试SPD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1.6.6低压配电系统安装的SPD的测试参数和方法见GB/T21431的规定。5.2加油加气站
5.2.1检食油()罐、储气瓶组防雷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4的要求。5.2.2检套油()罐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放空管及安全阀等金属附件应采取电连接并接地。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4的规定。5.2.3检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及管道拐弯、分岔处的接地状况。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4的要求。
5.2.4检查进出加油加气站的金属管道的接地状况,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接地次。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4的要求。5.2.5检食半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30m作电气连接;当管道交义且净距小于100mm时,应作电么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2.6检管道的法兰应作跨接连接,在非腐蚀环境下不少于5根螺栓可不跨接。测试其跨接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2.7检查加油、加气管道与充装设备电缆金属外皮(电缆金属保护管)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2.8检套加油、加气软管(胶管)两端连接处应采用金属软铜线跨接。测试其跨接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2.9检查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车和储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金5.1.6的要求。5.2.10检套加油加气站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机电系统
5.3.1机房
检查机房所处建筑物位置.应处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的LPZ1区及其后续防葡区内。5.3.1.1
检餐机房内设备距外墙及柱、梁的距离,不应小于1m。5.3.1.3检代机房的金属门、窗和金属屏蔽网与建筑物内的结构主筋,应作可靠电气连接。检餐机房内设置的等电位连接带的规格,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5.3.1.4
5.3.1.5检餐机房内防静电装置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1.6检套机房内机柜、金属外壳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1.7检查机房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1.8检食进、出机房的金属管、金属槽、金属线缆屏蔽层,应就近与接地汇流排连接。5.3.1.9
检餐机房的接地线,应从共用接地装置引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6
5.3.2收费岛机电系统
QX/T211-2013
5.3.2.1检查计重系统、收费系统及收费天棚防雷系统接地形式,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2和5.4.3的要求。
5.3.2.2检查收费亭、自动栏杆、信号灯、车道护栏、立柱、车道摄像机支撑架(杆)、地下通道的扶栏、门等所有金属构件与收费岛共用接地装置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2.3检查收费亭内的金属机柜、各种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与收费亭内预留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电气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2.4检查计重收费系统的设备外壳、金属框架、线缆的金属外护层或穿线金属管与收费岛共用接地系统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3.2.5检查进、出收费亭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
5.3.3外场机电系统
5.3.3.1检可变限速标志、可变情报板、气象监测仪器、车辆检测器(不含路面铺设)及监控摄像探头应处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内。5.3.3.2可变限速标志、可变情报板、气象监测仪器、车辆检测器及监控摄像系统传输线路、配电线路的敷设形式、屏蔽措施,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3.3.3高杆灯的引下线及接地状况,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5.3.3.4收费广场高杆灯、外场摄像设备采取的独立接地与共用地网间距应符合附录B表B.3的要求。
5.3.3.5监控系统各路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端口处设置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3.6监控系统低压配电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3.7检查车辆检测器、气象监测仪器、可变标志的显示屏、机箱等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4通信系统
5.3.4.1通信站、通信塔的防雷装置应符合5.1.1、5.1.2、5.1.3的要求。5.3.4.2通信机房应符合5.3.1的要求。5.3.4.3通信线路的敷设形式、屏敲措施,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屏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4.4埋地光缆上方埋设的排流线或架设的架空地线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2和5.4.3的要求。5.3.4.5光缆人(手)孔处、引人机房前应将其缆内金属构件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2和5.4.3的要求。
5.3.4.6直理电缆金属铠装层或屏蔽层的各接续点应保持电气连通,两端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2和5.4.3的要求。
5.3.4.7紧急电话机箱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2。5.3.4.8通信系统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42184—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211--2013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nexpresswayfacilities
2013-10-14发布
中国气象局國发布
2014-0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检测机构和人员
工作程序
检测仪器设备
检测报告
检测周期
5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建筑物
加油加气站
机电系统
5.4阻值
附录A(资料性附录)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接地电阻值的测试方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参考文献
QX/T211—2013
QX/T211—2013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按照GB/T1.1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防雷中心、江苏省防雷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学良、冯民学、刘学春、焦雪、何兵、黄克俭、吕久平、段振中、王锡中、史雅静、程琳。
1范围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的项目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的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
QX/T211—2013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12
GB50601--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QX/T190-2013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2012和GB50343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GB50057—2010、GB501562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50057—2010、GB50156一2012和GB50343--2012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高速公路expressway
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人,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JTJ002---1987,定义2.0.1
高速公路设施
expresswayfacility
高速公路沿线各种附属建筑物、高速公路中的桥梁、隧道等主体工程,以及相关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
机电系统
mechanical&electronicsystembZxz.net
高速公路收费、交通监控、通信、照明及低压配电等电气、电子系统的统称。3.4
electricalsystem
电气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线路
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注:改写GB500572010,定义2.0.26。1
QX/T211—2013
加油加气站fillingstation
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GB50156--2012,定义2.1.1]
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伤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50057-2010,定义2.0.5]
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人大地。[GB50057.·2010,定义2.0.10]3.8
Ecommonearthingsystem
共用接地系统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或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连接在-起构成共用的接地系统。[GB50343-2012,定义2.0.6]
madeearthelectrode
人工接地体
专门埋设的、具有接地功能的各种金属构件的统称。注: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I水平接地体。3.10
接地电阻
Aearthingresistance
接地装置对远方电位零点的电阻。注1:数值上为接地装置与远方电位零点间的电位差,与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按冲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按I颗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本标准凡未标明为冲击接地电阻的均指I频接地电阻。
注2:改写DL/T475-2006,定义3.8。3.11
naturalearthingelectrode
自然接地体
兼有接地功能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混凝土中的钢筋等的统称。
[GB503432012,定义2.0.7]
equipotential bonding
等电位连接
直接用连接导体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他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措施。[GB50343-2012定义2.0.12]]
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电涌保护器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GB50057-2010,定义2.0.29]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shielding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措施。[GB503432012,定义2.0.15]
防雷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QX/T211—2013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GB500572010,定义2.0.24]
4基本要求
4.1检测机构和人员
4.1.1对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实施检测的机构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检测资质。4.1.2防雷检测人员应具有防雷检测资格证书。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4.2工作程序
4.2.1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1进行。接受检测申请
开展现场环境和有关资料调查
制定检测方案
确认检测仪器和设备状况
现场检查与测
记录和整理检测数据
计算分析与结果判定
出具检测报告
图1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
4.2.2现场环境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应包含下列内容:a)
根据GB50057一2010第3章的规定划分建筑物防雷类别;根据QX/T190·-2013第4章的规定划分防雷区;查阅受检场所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档案;查看接闪器、引下线的安装和敷设方式;查看接地形式、等电位连接和防静电接地状况;3
QX/T211—2013
f)检查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SPD的设置及安装L艺状况、管线布设和电磁屏蔽措施等。4.2.3防雷装置接地电阻的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4.2.4防雷装置现场检测的数据应记录在专用的原始记录表中,并应有检测人员签名。检测记录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楚,不应涂改;改错应使用··条直线划在原有数据上,在其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并签字或加盖修改人员印章。4.2.5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的填写参见附录A。4.3检测仪器设备
4.3.1检测所采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具有计量检定合格证,且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处于正常状态。
2用于现场检测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被测参数的准确度要求。4.3.2
4.3.3检测采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在测试中发现故障、损伤或误差超过允许值时,应及时更换或修复;经修复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经计量检定,在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使用,并对此次检测进行复检。
4.4检测报告
4.4.1现场检测完成后,应对记录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出具检测报告。4.4.2检测报告应对所检测项目是否符合本标准及相应标准的规定或设计文件要求作出明确的结论。4.4.3检测报告应包括:
委托检测机构、受检单位名称;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检测结论;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及检测周期:检测、审核和批准人员签名;
一一加盖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和检测机构公章。4.5检测周期
4.5.1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应每年检测一次,其中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4.5.2对雷击频发或有雷击破坏史的场所,宜增加检测次数。5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5.1建筑物
5.1.1接闪器
5.1.1.1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与引下线的焊接:工艺、防腐措施、保护范围、接闪网网格尺寸及其与保护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附录B表B.1的要求。5.1.1.2检查接闪器外观状况,应无明显机械损伤、断裂及严重锈蚀现象5.1.1.3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人金属管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接地,埋人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相连接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5.1.1.4测试接闪器与每一根引下线、屋面电气设备和金属构件与防雷装置、防侧击宙装置与接地装置等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规定。4
5.1.2引下线
QX/T211—2013
5.1.2.1检查引下线的设置、材料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焊接I艺、防腐措施,应符合附录B表B.2的要求。
5.1.2.2检查引下线外观状况,应无明显机械损伤、断裂及严重锈蚀现象。5.1.2.3检查各类信号线路、电源线路与引下线之间距离,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交叉净距不应小于0.3m。
5.1.2.4检套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附录B表B.2的要求。5.1.3接地装置
5.1.3.1检查接地形式、接地体材质、防腐措施、取材规格、截面积、厚度、埋设深度、焊接工艺,以及与引下线连接,应符合附录B表B.3的要求。5.1.3.2检查防直击雷的人.T.接地体与建筑物出人门或人行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附录B表B.3的要求。
5.1.3.3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进行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5.1.3.4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参见附录C。5.1.4等电位连接
5.1.4.1检食建筑物的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等大尺寸金属件所采取的等电位连接措施,并测试其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1.4.2检查穿过各防雷区交界处的金属部件,以及建筑物内的设备、金属管道、电缆桥架、电缆金属外皮、金属构架、钢屋架、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应就近与接地装置或等电位连接板(带)作等电位连接。测试其电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1.4.3检查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及连接线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连接方式及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
5.1.4.4检查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安装位置,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套的位置,且不应设置在潮混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5.1.4.5检查高度超过45m、60m的第二类、第类防雷建筑物,其相应高度及以上外墙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接地端子(或等电位连接端子)的电气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1.5电磁屏蔽
5.1.5.1检查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连接.同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1.5.2检套建筑物之间用于敷设非屏蔽电缆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两端应电气贯通,且两端应与各自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测试其电连接,应符含5.4.5的要求。
5.1.5.3检套屏蔽网格、金属管、金属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屋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等电位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1.6.1检查低压配电系统、所选SPD的技术参数应与安装场所环境要求相适应。5
QX/T211—2013
5.1.6.2检食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当低压配电线路或信号线路上安装多级SPI)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符合生产厂商提供的技术要求。如尤技术要求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I)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I)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长度达不到要求应加装退耦元件。5.1.6.3检代SPD的状态指示器应处于正常T作状态。5.1.6.4检餐各级SPI的连接线应平直,每个SPD的连接线总长度不宜超过0.5m,连接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表B.4的要求。
5.1.6.5测试SPD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1.6.6低压配电系统安装的SPD的测试参数和方法见GB/T21431的规定。5.2加油加气站
5.2.1检食油()罐、储气瓶组防雷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4的要求。5.2.2检套油()罐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放空管及安全阀等金属附件应采取电连接并接地。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4的规定。5.2.3检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及管道拐弯、分岔处的接地状况。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4的要求。
5.2.4检查进出加油加气站的金属管道的接地状况,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接地次。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4的要求。5.2.5检食半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30m作电气连接;当管道交义且净距小于100mm时,应作电么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2.6检管道的法兰应作跨接连接,在非腐蚀环境下不少于5根螺栓可不跨接。测试其跨接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2.7检查加油、加气管道与充装设备电缆金属外皮(电缆金属保护管)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2.8检套加油、加气软管(胶管)两端连接处应采用金属软铜线跨接。测试其跨接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2.9检查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车和储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金5.1.6的要求。5.2.10检套加油加气站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机电系统
5.3.1机房
检查机房所处建筑物位置.应处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的LPZ1区及其后续防葡区内。5.3.1.1
检餐机房内设备距外墙及柱、梁的距离,不应小于1m。5.3.1.3检代机房的金属门、窗和金属屏蔽网与建筑物内的结构主筋,应作可靠电气连接。检餐机房内设置的等电位连接带的规格,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5.3.1.4
5.3.1.5检餐机房内防静电装置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1.6检套机房内机柜、金属外壳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1.7检查机房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1.8检食进、出机房的金属管、金属槽、金属线缆屏蔽层,应就近与接地汇流排连接。5.3.1.9
检餐机房的接地线,应从共用接地装置引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6
5.3.2收费岛机电系统
QX/T211-2013
5.3.2.1检查计重系统、收费系统及收费天棚防雷系统接地形式,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2和5.4.3的要求。
5.3.2.2检查收费亭、自动栏杆、信号灯、车道护栏、立柱、车道摄像机支撑架(杆)、地下通道的扶栏、门等所有金属构件与收费岛共用接地装置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2.3检查收费亭内的金属机柜、各种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与收费亭内预留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电气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2.4检查计重收费系统的设备外壳、金属框架、线缆的金属外护层或穿线金属管与收费岛共用接地系统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T艺,应符合附录B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3.2.5检查进、出收费亭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
5.3.3外场机电系统
5.3.3.1检可变限速标志、可变情报板、气象监测仪器、车辆检测器(不含路面铺设)及监控摄像探头应处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内。5.3.3.2可变限速标志、可变情报板、气象监测仪器、车辆检测器及监控摄像系统传输线路、配电线路的敷设形式、屏蔽措施,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
5.3.3.3高杆灯的引下线及接地状况,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5.3.3.4收费广场高杆灯、外场摄像设备采取的独立接地与共用地网间距应符合附录B表B.3的要求。
5.3.3.5监控系统各路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端口处设置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3.6监控系统低压配电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3.7检查车辆检测器、气象监测仪器、可变标志的显示屏、机箱等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4通信系统
5.3.4.1通信站、通信塔的防雷装置应符合5.1.1、5.1.2、5.1.3的要求。5.3.4.2通信机房应符合5.3.1的要求。5.3.4.3通信线路的敷设形式、屏敲措施,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屏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4.5的要求。5.3.4.4埋地光缆上方埋设的排流线或架设的架空地线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2和5.4.3的要求。5.3.4.5光缆人(手)孔处、引人机房前应将其缆内金属构件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2和5.4.3的要求。
5.3.4.6直理电缆金属铠装层或屏蔽层的各接续点应保持电气连通,两端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4.2和5.4.3的要求。
5.3.4.7紧急电话机箱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2。5.3.4.8通信系统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NB/T20133.3-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3部分涂层系统受γ射线辐照影响的试验方法
- FZ/T90074-2021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 QB/T4892-2015 冷冻调制食品检验规则
- QB/T2613.12-2015 防爆工具 防爆用一字槽螺钉旋具
- JB/T11128-2010 印刷机械 玻璃印刷机
- QB/T1998-2015 栗(豆)羊羹
- FZ/T90055-2012 提花机花筒规格
- 07MR403 城市道路——护坡
- QDXHDL0003-2016 蜀海(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固态调味料
- QB/T4891-2015 冷冻调制食品技术规范
- FZ/T90112-2018 染色机染色浴比试验方法
- 沪S/T306-2000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44 SHF管道吊挂系统安装图
- GF013-1995 国内NO.7信令网信令转接点(STP)设备技术规范
- FZ/T98016-2017 织物缩水率试验仪 A型
- FZ/T99021-2020 间歇式染色机数控系统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