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9-02 13:57:13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15002-2011

  • 标准名称:

    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Polyacrylic sizes used in textile warp sizing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2011-05-18
  • 实施日期:

    2011-08-01
  • 作废日期:

    2021-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 中标分类号:

    纺织>>纺织综合>>W05工艺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20页
  • 标准价格:

    21.0
  • 出版日期:

    2011-08-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万国江、邢金国、王玉琦、李新顺、顺夏、张宝庆
  • 起草单位:

    上海齐力助剂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 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管部门: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 相关标签:

    纺织 浆料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的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的品质。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59.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5002-2011
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
Polyacrylic sizes used in textile warp sizing2011-05-18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1-08-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FZ/T15002—-2011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齐力助剂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国江、邢金国、王玉琦、李新顺、叶夏、张宝庆。1范围
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
FZ/T15002--2011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的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009.1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9466.2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FZ/T10014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试验方法pH值测定FZ/T10015
FZ/T10016
FZ/T10017
FZ/T10018
FZ/T10019
FZ/T10020
3术语和定义
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试验方法玻璃化温度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试验方法不挥发物含量测定
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试验方法残留单体含量测定
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试验方法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试验方法浆膜碱溶性测定
浆膜吸水率测定
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试验方法粘度测定
GB/T19466.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聚丙烯酸类浆料
polyacrylicsizes
以丙烯酸类为主要单体制备的均聚物、共聚物及其共混物。3.2
不挥发物含量involatilesubstancecontent样品在105℃电热恒温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后残留物的含量。3.3
粘度viscosity
样品的抗流动性,可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样品粘度,并以毫帕秒(mPa·s)来表示。3.4
残留单体含量residualmonomercontent样品中未聚合的残留单体含量,可以用溴滴定法来测得,并以溴值来表示。3.5
浆膜吸水率
waterabsorptionrateofsizingfilm浆膜对水侵蚀的耐受能力,喷水织机要求浆纱上的浆料必须能够承受水的侵蚀,否则达不到上浆目1
FZ/T15002—2011
的。以浆膜在一定温度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的吸水率来表示耐水性能,吸水率越大则耐水性越小。3.6
浆膜碱溶性alkali solubilityof sizingfilm浆膜在碱性条件下的溶解性能,喷水织物一般在碱性条件下退浆,在此条件下粘附在纱线上的浆料必须能够溶解而脱离,以浆膜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碱液中完全溶解的时间表示浆膜碱溶性,时间越短,碱溶性越好。
4分类与标记
4.1分类
4.1.1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按形态可分为液体聚丙烯酸类浆料和固体聚丙烯酸类浆料。4.1.2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按最大用量的单体分为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等。4.2标记
4.2.1本标准的聚丙烯酸类浆料标记为:PAL。对于共聚型聚丙烯酸类浆料,在实施本缩写代号时,按最大用量的单体进行归类;对于共混型聚丙烯酸类浆料,在实施本缩写代号时,按最大组分共聚物或均聚物的代号执行。
4.2.2聚丙烯酸(盐)类浆料Lpolyacrylicacid(salt)sizes:PAAS。4.2.3聚丙烯酰胺类浆料(polyacryamidesizes):PAMS。聚丙烯酸酯类浆料(polyacrylatesizes;polyacrylicesters):PALS。4.2.4
5技术要求
5.1分等规定
聚丙烯酸类浆料的评等分为一等品、合格品,低于合格品为不合格品。5.1.1
5.1.2聚丙烯酸类浆料的评等分为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理化性能包括不挥发物含量偏差、pH值偏差、残留单体含量、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喷水织机浆料浆膜吸水率偏差率、喷水织机浆料浆膜碱溶性偏差、聚乙烯醇、碳水化合物、尿素。5.1.3聚丙烯酸类浆料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按批次评等,有两项及以上质量同时降等时,以最低一项评等。
5.2质量要求
聚丙烯酸类浆料的分等规定见表1。5.2.1
表1分等规定www.bzxz.net
不挥发物含量偏差/%
pH值偏差
理化性能
残留单体含量/%
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喷水织机浆料浆膜吸水率偏差率/%标准
按设计规定
按设计规定
按设计规定
一等品
合格品
0.5~0.8
理化性能
外观质量
喷水织机浆料浆膜碱溶性偏差/min聚乙烯醇
碳水化合物
固体浆料
液体浆料
表1(续)
按设计规定
一等品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FZ/T15002---2011
合格品
均质颗粒或粉末
均质稳定水分散体
5.2.2粘度、玻璃化温度为内控指标,按企业标准执行,用户需要另订协议。6
试验方法
6.1不挥发物含量测定按FZ/T10016执行。6.2pH值测定按FZ/T10014执行。6.3残留单体含量测定按FZ/T10017执行。6.4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按附录A执行。6.5喷水织机浆料浆膜吸水率测定按FZ/T10019执行。浆膜吸水率偏差率计算按式(1),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一位小数。
式中:
一浆膜吸水率偏差率,%;
浆膜吸水率实测值,%;
浆膜吸水率标准值,%。
_Wl-W。× 100%
6.6喷水织机浆料浆膜碱溶性测定按FZ/T10018执行。6.7
聚乙烯醇测定按附录B执行。
3碳水化合物测定按附录C执行。6.9尿素测定按附录D执行。
.(1)
外观质量检验方法:用洁净烧杯取20g样品,在明暗适度的光线下,用肉眼观察样品的颜色、6.10
状态。
粘度测定按FZ/T10020执行。
玻璃化温度测定按FZ/T10015执行。7检验规则
7.1分批、取样规定
7.1.1分批规定:产品应按批提交检验,每釜产品为1批。7.1.2取样规定:按表2的规定进行。每桶(袋)取样量不少于250g,将试样装入洁净干燥的试剂瓶或试样袋密封。
FZ/T15002—2011
桶(袋)数
取样桶(袋)数
7.2验收
桶(袋)数的100%
表2取样数量
50~100
桶(袋)数的10%取整数
7.2.1聚丙烯酸类浆料的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内容进行。>100
桶(袋)数的平方根取正整数
7.2.2交货时,供货方根据产品评等检验结果,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及时随机抽取样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可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0天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7.2.3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可委托双方认可的仲裁检验机构进行复验,并在需方共同取样,以复验结果为最终结果,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8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8.1每桶(袋)外应注明:标记、产品名称、牌号、批号、净重、等级、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出厂日期。8.2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说明书,包括:产品名称、牌号、批号、等级、净重和件数、产品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产品保质期、检验责任章等。8.3产品存放于干燥处,不得露天放置。8.4固体运输时严防受潮。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浆料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A.2原理
FZ/T15002---2011
利用硝酸银溶液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滴定试样中的氯离子,利用氯化钡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滴定试样中的硫酸根离子,测定沉淀物的质量,计算得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以百分率表示。
A.3设备和用具
碘量瓶:250mL:
A.3.2容量瓶:1000mL。
A.3.3酸式滴定管:50mL。
A.3.4移液管:25mL。
A.3.5天平:称量范围100g以上,分度值为0.0001g。瓷埚:50mL。
电炉:1500W。
箱式电阻炉:可控温度800℃士25℃。A.4i
试剂准备
A.4.1硝酸银(AR级)。
A.4.2铬酸钾(AR级)。
A.4.3盐酸(AR级)。
A.4.4氯化钡(AR级)。
A.4.5次蒸馏水。
A.5操作程序
A.5.1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A.5.1.1制备0.1mol/L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按GB/T5009.1执行并标定。A.5.1.2制备5%铬酸钾溶液:称取5g铬酸钾,加蒸馏水至总量100g,搅拌溶解备用。A.5.1.3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称取2g试样(准确至0.0002g),用50mL蒸馏水溶解后转人250mL碘量瓶中;加入1mL5%铬酸钾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砖5
FZ/T15002-—2011
红色即为终点。
A.5.1.4对同一试样进行平行试验。A.5.2不挥发物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A.5.2.1提取灰分:称取10g试样(准确至0.0001g),置于预先800℃士25℃恒量过的瓷埚(两次灼烧后的称量偏差在士0.0003g范围内)中,在电炉上烧干并灰化,再在800℃土25℃下灼烧至恒量(两次灼烧后的称量偏差在士0.0003g范围内)。A.5.2.2沉淀硫酸根离子:向灼烧至恒量(两次灼烧后的称量偏差在土0.0003g范围内)的灰分中加入10mL蒸馏水,再加10mL0.05mol/L的盐酸,加热(40℃~50℃)至充分溶解,边搅拌边滴加10mL122g/L的氯化钡溶液,在1.5min内加人完毕;用直径90mm的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40℃~50℃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氯离子为止(取10mL洗涤液,加10mL5g/L的硝酸银溶液,放置5min,不产生浑浊)。
A.5.2.3称量硫酸钡沉淀:将附有沉淀物的滤纸转移至预先已800℃士25℃恒量过的瓷埚(两次灼烧后的称量偏差在士0.0003g范围内)中,在电炉上灰化,再在800℃士25℃下灼烧至恒量(两次灼烧后的称量偏差在士0.0003g范围内)并称量(精确至0.0001g)。A.5.2.4对同一试样进行平行试验。A.6结果计算
A.6.1不挥发物中氮化物含量的计算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含量(以氯化钠计)计算按式(A.1),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如两次测定的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含量相差不大于0.1%即采用,否则按A.5.1.1~A.5.1.3操作程序重新进行试验,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含量值取最终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Xi =V×c×0. 058 44 × 100%
式中:
试样不挥发物中氯化钠的含量,%;-试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一氯化物含量测定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中不挥发物含量,%;
0.05844—与1mL1.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所相当的氯化钠的克数。A.6.2不挥发物中硫酸盐含量的计算.(A.1)
不挥发物中硫酸盐的含量(以硫酸钠计)计算按式(A.2),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如两次测定的不挥发物中硫酸盐含量相差不大于0.2%即采用,否则按A.5.2.1~A.5.2.4操作程序重新进行试验,不挥发物中硫酸盐的含量值取最终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Xz = 0. 608 6xm × 100%
式中:
-试样不挥发物中硫酸钠的含量,%;硫酸钡换算成硫酸钠的系数;
硫酸质量,单位为克(g);
·(A.2)
硫酸盐含量测定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一试样中不挥发物含量,%。
A.6.3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的计算FZ/T15002—2011
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计算按式(A.3),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X: =Xi +X2
式中:
X—试样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含量,%。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依据的标准编号(FZ/T15002-2011);b)
试样的详细描述,如产品代号、批号、生产日期等;试验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的原始数据,测定结果;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试验日期与试验者等。
..........( A. 3)
FZ/T15002—2011
B.1范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聚乙烯醇鉴定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浆料中聚乙烯醇鉴定的试验方法。B.2原理
利用碘和聚乙烯醇反应显色来判断聚丙烯酸类浆料中是否存在聚乙烯醇。B.3设备和用具
棕色容量瓶:100mL。
2天平:称量范围100g以上,分度值为0.01g。B.3.2
B.3.3白色点滴板。
B.4试剂准备
碘(AR级)。
B.4.2碘化钾(AR级)。
硼酸(AR级)。
一次蒸馏水。
B.5操作程序
配制硼酸溶液:称取2.5g硼酸于90mL蒸馏水中,沸水浴中加热至溶解,稀释至100mL。B.5.2配制碘-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和3.6g碘化钾在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溶解后吸取25mL在100mL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B.5.3聚乙烯醇的鉴定:取0.1g样品于白色点滴板上,向样品表面相同部位依次滴加一滴碘-碘化钾液和一滴硼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6结果评定
若略显蓝色或紫红色,则证明样品中存在聚乙烯醇。B.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依据的标准编号(FZ/T15002-2011);8
试样的详细描述,如产品代号、批号、生产日期等;鉴定聚乙烯醇的结果;
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试验日期与试验者等。
FZ/T15002--20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FZ/T 15002-2011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
FZ/T 15002-2011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
FZ/T 15002-2011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
FZ/T 15002-2011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
FZ/T 15002-2011纺织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