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FZ/T 15001-2017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
标准号:
FZ/T 15001-2017
标准名称: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Commonly used modified starch in textile warp sizing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7-11-07 -
实施日期:
2018-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替代情况:
替代FZ/T 15001-2008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经纱上浆用玉米变性淀粉浆料、马铃薯变性淀粉浆料、木薯变性淀粉浆料、混合原料变性淀粉浆料。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5001—2017
代替FZ/T15001—2008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Commonly used modified starch in textile warp sizing2017-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2018-04-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15001—2017
本标准代替FZ/T15001一2008《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与FZ/T15001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调整为《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增加混合原料变性淀粉种类以及环保考核要求,并调整了部分共性质量指标;特性质量指标合并原一级、二级要求,按照原二级要求执行;调整了评等方法,评等分为合格品、不合格品;部分标准定义和产品标记、试验方法归入附录,使标准格式更加规范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新齐力助剂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兰溪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彦景、孟红彩、赵娜、傅景旺、王耀、张宝庆、张晓东、郭建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15001—2008。
1范围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FZ/T15001—2017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纺织经纱上浆用玉米变性淀粉浆料、马铃薯变性淀粉浆料、木薯变性淀粉浆料、混合原料变性淀粉浆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170
GB/T8887
GB/T10111
GB/T12087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淀粉分类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淀粉水分测定烘箱法
GB/T22427.1
GB/T22427.4
GB/T22427.5
淀粉灰分测定
淀粉斑点测定
淀粉细度测定
GB/T22427.7—2008淀粉粘度测定9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
GB/T22427.9
GB/T22427.10
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
FZ/T10022
纺织上浆用浆料的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检测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commonly used modified starch in textile warp sizing以纺织经纱上浆为目的,较为常见和普遍应用的改变原淀粉天然特性的变性淀粉浆料的统称。3.2
fineness
衡量淀粉颗粒大小的指标,以样品通过分样筛的质量对样品原质量的百分比值来表示。3.3
在规定条件下用肉眼观察到的杂色物质,以在规定条件下可见的每平方厘米的斑点数表示。1
FZ/T15001—2017
可滴定酸度titratableacidity
在规定条件下,中和10g淀粉或淀粉水解产品所必需的碱数量。用0.1mo1/L氢氧化钠的毫升数表示。
灰分ash
淀粉样品灰化后得到的剩余产品,以样品残留物质量对样品干基质量的百分比值来表示。3.6
蛋白质含量
proteincontent
淀粉水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和含氨化合物的氮含量,以淀粉中氮质量对淀粉原质量的百分比值来表示。
粘度viscosity
淀粉样品糊化后的抗流动性,可用粘度计测得样品粘度,分为旋转粘度和吊秒粘度3.7.1
旋转粘度
rotational viscosity
用NDJ-79型旋转式粘度计测定的淀粉浆液的粘度,以毫帕秒(mPa·s)来表示。3.7.2
吊秒粘度
zahn cupviscosity
用YT821型可调漏斗式浆液粘度计测定的淀粉浆液的粘度,以秒(s)来表示。3.8
粘度热稳定性
thermal stabilityof viscosity淀粉样品糊化后,在一定温度(95℃)下淀粉浆液的粘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保持稳定不波动的性能。3.9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试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以COD形式表示。
生化需氧量与五日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after5days(BODs)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以质量浓度表示)。通常情况下是指试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士1)℃的暗处培养5d士4h或(2十5)d士4h先在(0~4)℃的暗处培养2d,接着在(20士1)℃的暗处培养5d,即培养(2十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试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形式表示。3.11
BODs/COD指标theratioofBODto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与化学需氧量(COD)的比值,是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标。3.12
量carboxylcontent
羧基含量
氧化淀粉中羧基的质量占淀粉总质量的百分值。2
残留氯residual chlorine
应用含氯试剂处理淀粉后残留在淀粉中的有效氯氯化物含量
chloride content
变性淀粉生产过程中引人的或者生成的氯化物的质量与淀粉质量的百分比值取代度
degree of substitute
淀粉大分子中每个葡萄糖基环上羟基中氢的平均被取代数。总含磷量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淀粉中磷元素的全部含量,以磷元素的总质量对淀粉质量的百分比值表示。3.17
结合磷含量
bondingphosphorus content
FZ/T15001—2017
与淀粉形成化学键结合的磷元素的含量,以磷元素的总质量对淀粉质量的百分比值表示。3.18
磷利用率
phosphorus utilization ratio淀粉中结合磷与总含磷量的相对百分率,即结合磷含量/总含磷量×100%。3.19
残留甲醛
residual formaldehyde
甲醛处理淀粉后,变性淀粉中残留的甲醛量。3.20
均聚物
homopolymer
在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由单体自身聚合而成的未接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的聚合物,反应后共混于接枝物之中。
接枝聚合物
graftedpolymer
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由单体聚合且接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的聚合物。3.22
接枝率
grafting ratio
淀粉主链上接枝聚合物质量和淀粉质量比值的百分率。3.23
接枝效率
grafting efficiency
接枝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的聚合物的质量与单体转化成聚合物的质量(淀粉主链上接枝聚合物的质量与均聚物的质量之和)比值的百分率。3.24
残留单体含量
residual monomer content
淀粉成品中未参加聚合反应的剩余单体质量与淀粉成品质量比值的百分率。4分类与标记
4.1.1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分类参照GB/T8887执行。3
FZ/T15001—2017
4.1.2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按原料可分为玉米变性淀粉、马铃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混合原料变性淀粉。
4.1.3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按变性方法分类、定义以及标记见附录A。技术要求
考核项目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质量指标分为共性质量指标和特性质量指标两个方面。5.1.1
5.1.2共性质量指标包括水分、细度、斑点、酸度、pH、灰分、蛋白质含量、粘度、粘度稳定性、环保要求和外观共十一项。
5.1.3特性质量指标包括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残留氯和氯化物含量;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淀粉磷酸酯取代度和磷利用率;羧甲基淀粉取代度和氯化物含量;交联淀粉的粘度稳定性和残留甲醛含量;接枝共聚淀粉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和残留单体含量。5.1.4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共性质量指标和特性质量指标按批次考核,所有指标都合格,则该批浆料合格,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则该批浆料为不合格。5.2
质量要求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共性质量指标按表1。表1
共性质量指标
水分/%
细度/%
斑点/(个/em2)
酸度/mL
灰分(干基)/%
蛋白质含量/%
粘度/(mPa·s)
(100目筛的通过率)
颗粒状
(20目筛的通过率)
粘度热稳定性/%
环保要求
D(BODs)/p(COD)
聚乙烯醇
玉米变性淀粉
注:酶变性淀粉浆料不考核蛋白质含量。5.2.2
马铃薯变性淀粉
木薯变性淀粉
混合原料变性淀粉
高粘度≥15,中粘度9~15,低粘度<9高粘度≥90,中粘度85~90,低粘度80~850.300
不得检出
白色或者类白色的均质粉末或颗粒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特性质量指标按表2。6
变性淀粉类型
氧化淀粉
淀粉醋酸酯
淀粉磷酸酯
羧甲基淀粉
交联淀粉
接枝共聚淀粉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羧基含量/%
残留氯
氯化物含量/%
取代度
取代度
磷利用率/%
取代度
氯化物含量/%
粘度热稳定性/%
残留甲醛
接枝率/%
接枝效率/%
残留单体含量/%
表2特性质量指标
高粘度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实验中所用水均为蒸馏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6.1.2
中粘度
FZ/T15001—2017
低粘度
7(以丙烯酸乙酯为单体计)
0.3(以丙烯酸乙酯为单体计)
6.1.3取样按GB/T10111执行,可分批、分层抽样,通常抽查成品量的10%左右,也可根据品种要求及产品的一贯性质量适当增减检验量6.1.4
检验样品应充分混合,对同一样品进行两次测定,最终结果以两次平均值为准。共性质量的试验方法
水分试验方法按GB/T12087执行。细度试验方法按GB/T22427.5执行。斑点试验方法按GB/T22427.4执行。酸度试验方法按GB/T22427.9执行。pH值试验方法按附录B执行。
灰分试验方法按GB/T22427.1执行。蛋白质含量试验方法按GB/T22427.10执行。粘度试验方法按GB/T22427.7一2008方法一执行,测定浆液95℃下保温1h的粘度。粘度热稳定性试验方法如下:
按GB/T22427.7一2008方法一,测定粘度波动率,淀粉样品从升温到95℃保温开始计时,分别在95℃下保温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测定的粘度值(在95℃下共保温3h,测定5次立原
FZ/T15001—2017
粘度)的极差与95℃保温1h测定的粘度的比值,粘度波动率计算按式(1),计算结果按照GB/T8170修约至整数。
F=ln-nl/×100%
式中:
In-n'i
粘度波动率,%;
.(1)
分别在95℃下保温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5次测定的粘度值的极差,单位为毫帕秒(mPa·s);在95℃保温1h测定的粘度值,单位为毫帕秒(mPa·s)。粘度热稳定性计算按式(2),计算结果按照GB/T8170修约至整数。S=100%-F
式中:
S——粘度热稳定性,%。
(2)
6.2.10五日生化需氧量(BOD,)与化学需氧量(COD)试验方法按FZ/T10022执行,PBODs/pcoD比值计算按式(3),计算结果按照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PBODs
式中: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与化学需氧量(COD)比值;五日生化需氧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化学需氧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聚乙烯醇试验方法按照附录C执行。6.2.11
(3)
外观质量检验方法:用洁净烧杯取20g样品,在明暗适度的光线下,用肉眼观察样品的颜色、状态。
特性质量的试验方法
特性质量的试验方法按附录D执行。7检验规则
分批、取样规定
7.1.1分批规定:产品应按批提交检验,同一生产日期内,经包装出厂的,具有同一批号和同样质量检验报告的变性淀粉视为同一批产品。否则,则按不同批次产品进行取样。7.1.2取样规定:按照GB/T10111执行。7.2验收
7.2.1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内容进行。7.2.2交货时,供货方根据产品评等检验结果,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及时随机抽取样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可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0d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7.2.3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可委托双方认可的仲裁检验机构进行复验,并在需方共同取样,以复验结果为最终结果,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6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
FZ/T15001—2017
8.1.1按GB7718执行并明确标出变性淀粉浆料产品使用标准的代号,外包装上的文字内容与图示应符合GB/T191标准。
8.1.2每袋外应注明:标记、产品名称、牌号、批号、净重、等级、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出厂日期。8.1.3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说明书,包括:产品名称、牌号、批号、等级、净重和件数、产品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产品保质期、检验责任章等。8.2包装
产品的包装应袋质结实,标签清晰整洁,袋口密封,能保证在装卸、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无破现象。
8.2.2袋装淀粉质量50kg以下,允许公差为土0.3%;50kg以上,允许公差为土0.2%。8.3运输
运输时,应用篷布遮盖,不得受潮。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干燥、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品混装、混运,避免日晒和雨淋。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直接钩、扎包装袋。8.4储存
产品存放于干燥处,不得露天放置,严禁火种,不得与强氧化剂、酸类、碱类等物质堆放在一起。9其他
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立良
FZ/T15001—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定义、标记A.1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定义(按变性方法分类)A.1.1
native starch
原淀粉
由农作物原料经物理破碎,分离纤维、蛋白质后,再经多次漂洗,粉浆用吊包过滤,得到的淀粉。A.1.2
变性淀粉
modified starch
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加工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制得的淀粉A.1.2.1
玉米变性淀粉
modifiedcornstarch
玉米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加工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制得的变性淀粉。
马铃薯变性淀粉
modifiedpotapostarch
马铃薯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加工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制得的变性淀粉。
modified cassavastarch
木薯变性淀粉
木薯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加工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制得的变性淀粉。
混合原料变性淀粉
mixing material modified starch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淀粉原料经过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生产的变性淀粉。A.1.3
dextrin
不加或加少量化学试剂的条件下,加热处理干淀粉而制得的淀粉。A.1.4
酸解淀粉
hydrolyzed starch
对原淀粉进行酸催化水解而制得的淀粉。A.1.5
氧化淀粉
oxidized starch
通过氧化原淀粉而制得的淀粉。A.1.6
交联淀粉
crosslinked starch
用有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的化学试剂,使淀粉分子之间形成交联而制得的淀粉。o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5001—2017
代替FZ/T15001—2008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Commonly used modified starch in textile warp sizing2017-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2018-04-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15001—2017
本标准代替FZ/T15001一2008《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与FZ/T15001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调整为《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增加混合原料变性淀粉种类以及环保考核要求,并调整了部分共性质量指标;特性质量指标合并原一级、二级要求,按照原二级要求执行;调整了评等方法,评等分为合格品、不合格品;部分标准定义和产品标记、试验方法归入附录,使标准格式更加规范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新齐力助剂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兰溪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彦景、孟红彩、赵娜、傅景旺、王耀、张宝庆、张晓东、郭建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15001—2008。
1范围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FZ/T15001—2017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纺织经纱上浆用玉米变性淀粉浆料、马铃薯变性淀粉浆料、木薯变性淀粉浆料、混合原料变性淀粉浆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170
GB/T8887
GB/T10111
GB/T12087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淀粉分类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淀粉水分测定烘箱法
GB/T22427.1
GB/T22427.4
GB/T22427.5
淀粉灰分测定
淀粉斑点测定
淀粉细度测定
GB/T22427.7—2008淀粉粘度测定9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
GB/T22427.9
GB/T22427.10
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
FZ/T10022
纺织上浆用浆料的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检测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commonly used modified starch in textile warp sizing以纺织经纱上浆为目的,较为常见和普遍应用的改变原淀粉天然特性的变性淀粉浆料的统称。3.2
fineness
衡量淀粉颗粒大小的指标,以样品通过分样筛的质量对样品原质量的百分比值来表示。3.3
在规定条件下用肉眼观察到的杂色物质,以在规定条件下可见的每平方厘米的斑点数表示。1
FZ/T15001—2017
可滴定酸度titratableacidity
在规定条件下,中和10g淀粉或淀粉水解产品所必需的碱数量。用0.1mo1/L氢氧化钠的毫升数表示。
灰分ash
淀粉样品灰化后得到的剩余产品,以样品残留物质量对样品干基质量的百分比值来表示。3.6
蛋白质含量
proteincontent
淀粉水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和含氨化合物的氮含量,以淀粉中氮质量对淀粉原质量的百分比值来表示。
粘度viscosity
淀粉样品糊化后的抗流动性,可用粘度计测得样品粘度,分为旋转粘度和吊秒粘度3.7.1
旋转粘度
rotational viscosity
用NDJ-79型旋转式粘度计测定的淀粉浆液的粘度,以毫帕秒(mPa·s)来表示。3.7.2
吊秒粘度
zahn cupviscosity
用YT821型可调漏斗式浆液粘度计测定的淀粉浆液的粘度,以秒(s)来表示。3.8
粘度热稳定性
thermal stabilityof viscosity淀粉样品糊化后,在一定温度(95℃)下淀粉浆液的粘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保持稳定不波动的性能。3.9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试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以COD形式表示。
生化需氧量与五日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after5days(BODs)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以质量浓度表示)。通常情况下是指试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士1)℃的暗处培养5d士4h或(2十5)d士4h先在(0~4)℃的暗处培养2d,接着在(20士1)℃的暗处培养5d,即培养(2十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试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形式表示。3.11
BODs/COD指标theratioofBODto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与化学需氧量(COD)的比值,是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标。3.12
量carboxylcontent
羧基含量
氧化淀粉中羧基的质量占淀粉总质量的百分值。2
残留氯residual chlorine
应用含氯试剂处理淀粉后残留在淀粉中的有效氯氯化物含量
chloride content
变性淀粉生产过程中引人的或者生成的氯化物的质量与淀粉质量的百分比值取代度
degree of substitute
淀粉大分子中每个葡萄糖基环上羟基中氢的平均被取代数。总含磷量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淀粉中磷元素的全部含量,以磷元素的总质量对淀粉质量的百分比值表示。3.17
结合磷含量
bondingphosphorus content
FZ/T15001—2017
与淀粉形成化学键结合的磷元素的含量,以磷元素的总质量对淀粉质量的百分比值表示。3.18
磷利用率
phosphorus utilization ratio淀粉中结合磷与总含磷量的相对百分率,即结合磷含量/总含磷量×100%。3.19
残留甲醛
residual formaldehyde
甲醛处理淀粉后,变性淀粉中残留的甲醛量。3.20
均聚物
homopolymer
在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由单体自身聚合而成的未接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的聚合物,反应后共混于接枝物之中。
接枝聚合物
graftedpolymer
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由单体聚合且接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的聚合物。3.22
接枝率
grafting ratio
淀粉主链上接枝聚合物质量和淀粉质量比值的百分率。3.23
接枝效率
grafting efficiency
接枝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的聚合物的质量与单体转化成聚合物的质量(淀粉主链上接枝聚合物的质量与均聚物的质量之和)比值的百分率。3.24
残留单体含量
residual monomer content
淀粉成品中未参加聚合反应的剩余单体质量与淀粉成品质量比值的百分率。4分类与标记
4.1.1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分类参照GB/T8887执行。3
FZ/T15001—2017
4.1.2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按原料可分为玉米变性淀粉、马铃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混合原料变性淀粉。
4.1.3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按变性方法分类、定义以及标记见附录A。技术要求
考核项目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质量指标分为共性质量指标和特性质量指标两个方面。5.1.1
5.1.2共性质量指标包括水分、细度、斑点、酸度、pH、灰分、蛋白质含量、粘度、粘度稳定性、环保要求和外观共十一项。
5.1.3特性质量指标包括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残留氯和氯化物含量;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淀粉磷酸酯取代度和磷利用率;羧甲基淀粉取代度和氯化物含量;交联淀粉的粘度稳定性和残留甲醛含量;接枝共聚淀粉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和残留单体含量。5.1.4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共性质量指标和特性质量指标按批次考核,所有指标都合格,则该批浆料合格,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则该批浆料为不合格。5.2
质量要求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共性质量指标按表1。表1
共性质量指标
水分/%
细度/%
斑点/(个/em2)
酸度/mL
灰分(干基)/%
蛋白质含量/%
粘度/(mPa·s)
(100目筛的通过率)
颗粒状
(20目筛的通过率)
粘度热稳定性/%
环保要求
D(BODs)/p(COD)
聚乙烯醇
玉米变性淀粉
注:酶变性淀粉浆料不考核蛋白质含量。5.2.2
马铃薯变性淀粉
木薯变性淀粉
混合原料变性淀粉
高粘度≥15,中粘度9~15,低粘度<9高粘度≥90,中粘度85~90,低粘度80~850.300
不得检出
白色或者类白色的均质粉末或颗粒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特性质量指标按表2。6
变性淀粉类型
氧化淀粉
淀粉醋酸酯
淀粉磷酸酯
羧甲基淀粉
交联淀粉
接枝共聚淀粉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羧基含量/%
残留氯
氯化物含量/%
取代度
取代度
磷利用率/%
取代度
氯化物含量/%
粘度热稳定性/%
残留甲醛
接枝率/%
接枝效率/%
残留单体含量/%
表2特性质量指标
高粘度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实验中所用水均为蒸馏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6.1.2
中粘度
FZ/T15001—2017
低粘度
7(以丙烯酸乙酯为单体计)
0.3(以丙烯酸乙酯为单体计)
6.1.3取样按GB/T10111执行,可分批、分层抽样,通常抽查成品量的10%左右,也可根据品种要求及产品的一贯性质量适当增减检验量6.1.4
检验样品应充分混合,对同一样品进行两次测定,最终结果以两次平均值为准。共性质量的试验方法
水分试验方法按GB/T12087执行。细度试验方法按GB/T22427.5执行。斑点试验方法按GB/T22427.4执行。酸度试验方法按GB/T22427.9执行。pH值试验方法按附录B执行。
灰分试验方法按GB/T22427.1执行。蛋白质含量试验方法按GB/T22427.10执行。粘度试验方法按GB/T22427.7一2008方法一执行,测定浆液95℃下保温1h的粘度。粘度热稳定性试验方法如下:
按GB/T22427.7一2008方法一,测定粘度波动率,淀粉样品从升温到95℃保温开始计时,分别在95℃下保温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测定的粘度值(在95℃下共保温3h,测定5次立原
FZ/T15001—2017
粘度)的极差与95℃保温1h测定的粘度的比值,粘度波动率计算按式(1),计算结果按照GB/T8170修约至整数。
F=ln-nl/×100%
式中:
In-n'i
粘度波动率,%;
.(1)
分别在95℃下保温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5次测定的粘度值的极差,单位为毫帕秒(mPa·s);在95℃保温1h测定的粘度值,单位为毫帕秒(mPa·s)。粘度热稳定性计算按式(2),计算结果按照GB/T8170修约至整数。S=100%-F
式中:
S——粘度热稳定性,%。
(2)
6.2.10五日生化需氧量(BOD,)与化学需氧量(COD)试验方法按FZ/T10022执行,PBODs/pcoD比值计算按式(3),计算结果按照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PBODs
式中: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与化学需氧量(COD)比值;五日生化需氧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化学需氧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聚乙烯醇试验方法按照附录C执行。6.2.11
(3)
外观质量检验方法:用洁净烧杯取20g样品,在明暗适度的光线下,用肉眼观察样品的颜色、状态。
特性质量的试验方法
特性质量的试验方法按附录D执行。7检验规则
分批、取样规定
7.1.1分批规定:产品应按批提交检验,同一生产日期内,经包装出厂的,具有同一批号和同样质量检验报告的变性淀粉视为同一批产品。否则,则按不同批次产品进行取样。7.1.2取样规定:按照GB/T10111执行。7.2验收
7.2.1纺织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内容进行。7.2.2交货时,供货方根据产品评等检验结果,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及时随机抽取样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可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0d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7.2.3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可委托双方认可的仲裁检验机构进行复验,并在需方共同取样,以复验结果为最终结果,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6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
FZ/T15001—2017
8.1.1按GB7718执行并明确标出变性淀粉浆料产品使用标准的代号,外包装上的文字内容与图示应符合GB/T191标准。
8.1.2每袋外应注明:标记、产品名称、牌号、批号、净重、等级、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出厂日期。8.1.3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说明书,包括:产品名称、牌号、批号、等级、净重和件数、产品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产品保质期、检验责任章等。8.2包装
产品的包装应袋质结实,标签清晰整洁,袋口密封,能保证在装卸、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无破现象。
8.2.2袋装淀粉质量50kg以下,允许公差为土0.3%;50kg以上,允许公差为土0.2%。8.3运输
运输时,应用篷布遮盖,不得受潮。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干燥、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品混装、混运,避免日晒和雨淋。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直接钩、扎包装袋。8.4储存
产品存放于干燥处,不得露天放置,严禁火种,不得与强氧化剂、酸类、碱类等物质堆放在一起。9其他
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立良
FZ/T15001—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定义、标记A.1纺织经纱上浆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定义(按变性方法分类)A.1.1
native starch
原淀粉
由农作物原料经物理破碎,分离纤维、蛋白质后,再经多次漂洗,粉浆用吊包过滤,得到的淀粉。A.1.2
变性淀粉
modified starch
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加工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制得的淀粉A.1.2.1
玉米变性淀粉
modifiedcornstarch
玉米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加工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制得的变性淀粉。
马铃薯变性淀粉
modifiedpotapostarch
马铃薯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加工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制得的变性淀粉。
modified cassavastarch
木薯变性淀粉
木薯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加工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制得的变性淀粉。
混合原料变性淀粉
mixing material modified starch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淀粉原料经过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生产的变性淀粉。A.1.3
dextrin
不加或加少量化学试剂的条件下,加热处理干淀粉而制得的淀粉。A.1.4
酸解淀粉
hydrolyzed starch
对原淀粉进行酸催化水解而制得的淀粉。A.1.5
氧化淀粉
oxidized starch
通过氧化原淀粉而制得的淀粉。A.1.6
交联淀粉
crosslinked starch
用有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的化学试剂,使淀粉分子之间形成交联而制得的淀粉。o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QJMS0005S-2016 焦作市米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果汁饮料
- YS/T254.7-2011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水分量的测定 重量法
- QX/T170-2012 台风灾害影响评估技术规范
- HG/T4670-2014 改性塑料用阻燃剂黑点和异色点的测定
- QB/T2025-2013 平版印铁油墨
- YS/T358.1-2011 钽铁、铌铁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钽、铌量的测定 纸上色层重量法
- 沪S/T306-2000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44 SHF管道吊挂系统安装图
- Q/GDW1876—2013 多功能测控装置技术规范
- QB/T4646-2014 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
- JB/T9426.1-2011 电影摄影物镜 第1部分:定焦距和变焦距电影摄影物镜
- JB/T11234-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 04SG309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
- QJJH0006S-2016 焦作市健国怀药有限公司 怀山药粉制品
- QMYJHZ0001-2016 建宏中天(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果粒
- QX/T556-2020 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流程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