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8-12 11:53:46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NB/SH/T 0864-2013

  • 标准名称:

    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metals in lubricating grease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2013-06-08
  • 实施日期:

    2013-10-01
  • 作废日期:

    2024-06-28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石油及相关技术>>75.100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
  • 中标分类号:

    石油>>石油产品>>E36润滑脂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标准价格:

    25.0
  • 出版日期:

    2013-10-01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未使用过的润滑脂中多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金属元素包括铝、锑、钡、钙、铁、锂、镁、钼、硅、钠和锌,也可用于磷和硫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本标准的测定范围为:铝(10mg/kg-600mg/kg)、锑(10mg/kg-2300mg/kg)、钡(50mg/kg-800mg/kg)、钙(20mg/kg-50000mg/kg)、铁(10mg/kg-360mg/kg)、锂(300mg/kg-3200mg/kg)、镁(30mg/kg-10000mg/kg)、钼(50mg/kg-22000mg/kg)、磷(50mg/kg-2000mg/kg )、硅(10mg/kg-15000mg/kg)、钠(30mg/kg-1500mg/kg)、硫(1600mg/kg-28000mg/kg)和锌(300mg/kg-2200mg/kg)。含量低于此范围的元素,可以采取增加样品量的方法进行测定,含量高于此范围的元素,可以采取减少样品量的方法,或者样品溶解后增大稀释倍数的方法进行测定。但是,尚未确定这些条件下的精密度,这些条件下的精密度可能与表3所给出的不同。 本标准也可用于其他金属,如铋、硼、镉、铭、铜、铅、锰、钾、铁等的测定。 但尚无足够的数据确定其精密度,这些金属可认为是润滑脂的杂质或添加元素。在制备试样时,用多种酸(及其混合物)分解润滑脂样品。 本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酸的类型。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5.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NB/SH/T 0864—2013
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metals in lubricating greases b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2013-06-08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3-10-01实施
NB/SH/T0864—2013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7303-0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润滑脂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本标准与ASTMD7303-06的技术性差异及原因如下: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部分引用标准采用了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和石化行业标准;本标准将ASTMD7303-06中8.9条~8.16条内容移到第7章,因为这些内容与第7章“仪器”的标题更符合;
-本标准7.10条中增加了玻璃容量瓶的使用,因为除了氢氟酸的使用需用到聚丙烯材料的容量瓶外,其余均可以使用玻璃容量瓶;将ASTMD7303-06的8.13条中的250mL的蒸发皿改为50mL的埚,灰化时通常使用埚盛装样品,蒸发皿使用不方便;将ASTMD7303-06的8.16条中的红外灯改为电炉,因为硫酸盐灰分消解法中样品的炭化通常在电炉上进行,ASTMD7303.-06的8.16条中提及的红外灯在样品灰化时儿乎未用;在10.1条中增加了关于硫元素测定的注,因为加硫酸会干扰硫元素的测定,在样品燃烧和灰化时硫元素也会挥发损失;
在10.1条中增加了关于钡元素测定的注2,因为加人硫酸会与钡生成硫酸锁沉淀,使锁元素的测定值偏低;
在10.1.1中增加了关于埚使用的注,埚受到腐蚀后会影响元素测定;-在表1及表2中将波长小数点后的位数统一为三位。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SAC/TC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重庆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上海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萍、陆美玉、徐衡、张燕、罗玉兰。NB/SH/T0864-2013
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警告:本标准可能涉及某些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具体的一些防范措施于第8章和第10章中给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未使用过的润滑脂中多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金属元素包括铝、锑、钡、钙、铁、锂、镁、钼、硅、钠和锌,也可用于磷和硫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本标准的测定范围为:铝(10mg/kg~600mg/kg)、锑(10mg/kg~2300mg/kg)、锁(50mg/kg~800mg/kg)、钙(20mg/kg~50000mg/kg)、铁(10mg/kg~360mg/kg)、锂(300mg/kg~3200mg/kg)、镁(30mg/kg~10000mg/kg)、钼(50mg/kg~22000mg/kg)、磷(50mg/kg~2000mg/kg)、硅(10mg/kg~15000mg/kg)、钠(30mg/kg~1500mg/kg)、硫(1600mg/kg~28000mg/kg)和锌(300mg/kg~2200mg/kg)。含量低于此范围的元素,可以采取增加样品量的方法进行测定,含量高于此范围的元素,可以采取减少样品量的方法,或者样品溶解后增大稀释倍数的方法进行测定。但是,尚未确定这些条件下的精密度,这些条件下的精密度可能与表3所给出的不同。本标准也可用于其他金属,如铋、硼、镉、铬、铜、铅、锰、钾、钛等的测定。但尚无足够的数据确定其精密度,这些金属可认为是润滑脂的杂质或添加元素。在制备试样时,用多种酸(及其混合物)分解润滑脂样品。本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酸的类型。如果灰分溶解后产生肉眼可见的不溶物(假设该不溶物包含了部分待测元素),则本标准就不适用于测定该类型的润滑脂。
当样品中待测元素浓度超出标准曲线上限时,可以对溶解的试样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这样并不会降低方法的测量精密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配制(GB/T602—2002,ISO6353-1:1982,NEQ)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ISO3696:1987,MOD)GB/T17476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NB/SH/T0824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NB/SH/T0843石化行业分析测试系统的评价统计技术法SH/T0229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ASTMD6792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测试实验室的质量系统指南NB/SH/T0864—2013
3术语和定义
GB/T17476界定的本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4方法概要
将经过准确称量的润滑脂试样,经马弗炉硫酸盐灰分法或用酸在密闭容器中微波消解的办法进行分解,最后,用ICP一AES对这些稀释的酸溶液进行分析,使用水溶性标准溶液。用自由唆人或蛎动泵将试样溶液导人ICP仅器进行测量。通过比较试样溶液与标准溶液中元素的发射强度,计算试样溶液中被测定元索的含组。
5方法应用。
组成,
几乎所有机械装置的轴承都会用到润滑脂,润滑脂出90%(质量分数)的油和虽或其他化剂滑
中通常含有十土种以上的金属及非金属光素,不是作为提高性能的添加剂或稠化剂雨引就使用过的润滑脂中的污染物和魔损金属。测定这些元索含量是润滑脂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入
金属含证还可以表明润滑脂中稠化剂的含量。另外,可靠的分析技术有助于对新的和现场在用的润滑脂问题的诊断处理。
虽然C/T17476或NB/SH/T0824-两种-ICP-AES-方法在油品王业的其他领域广流用于金属分5.2
析,但雨至润滑脂不溶于其使用的有机溶剂,不能用于润滑脂分析。因此,润滑脂样品应通过酸介解转化成水溶液后,进行ICPAES测定。5.3本标准提供了一种润滑脂样品多元素同时分析的测试方法。于扰
光谱干抚:通过合理选择分析波长,可避免光谱干扰。当使用表1所列的谱线时,本标准毂盖的6.1
产生已知的光谱干扰。然而,如果闲为其他开扰元素或选用其他谱线产生光干扰,元素相志间不产
可按照GB17476的技术校正。
可按照仪器制造商的操作指南,确定并应用校正因子对干扰进行校准。6.2化学卡扰如果润滑脂样品含有难熔的添加剂,如硅或钼,这些元素就可能留在不溶解的残留物中,导致回收率偏低。
6.2.1如果用氢氟酸来溶解润滑脂的残渣,-硅元素可能会以-SiF-的形式挥发而损失,面残余的氢氮赖也会腐蚀ICP的进样系统。可以通过加人稀硼酸来减弱氢氟酸的腐蚀作用6.2.2如果用干灰化法制备样品,燃烧时某些元素如硫会挥发。7仪器
7.1天平:感量为0.001g或0.0001g*量程能够满足配制溶液及样品称取的需要。7.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无论顺序扫描型或向时测定型,只要具备有ICP石英炬管和射频发生器,能产生和维持等离子体均可使用。已溶解的润滑脂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推荐波长见表1。12
表1润滑脂样品中测定元素的推荐波长a,b波长/nm
“这些波长仪为建议,并不代表全部可能的选择。中测定硼
螺动泵
280:278
396 847
硫等元素使用低于190nm的波长时,需要真空或用情性气体吹扫光路NB/SH/T0864—2013
(推荐使用):强烈推荐使用蠕动泵以提供稳定的溶液流量。泵速应在0.5mL/rin~3mL/min
范围内蠕动泵进样管应确保与溶液接触至少6h性质不变。7.4试样容器:有螺旋盖但不带金属垫片的,尺寸合适的玻璃瓶或塑料瓶。7.5微波炉:商用实验室微波消解炉,应有足够的功率(如至少1000W)。微波消解盘电应是商用的。警告:采取必要措施以防高频射线辐射。7.6微波样品消解系统,不含硅的聚四氟乙烯(PTFE)密闭容器:容器能够承受消解6.2g样品所产生的压方个100mL的容器,0.2g样品所产生的压力可能超过690kPa)。推荐用带有温度和压力探头的微波消解系统,以保证样品准备的安全性和准确度。7.7本标准要求可透过微波、耐溶剂的惰性聚合物材料(如四氟乙烯-全氟烷氧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和改性聚四氟名烯TFM
来盛装酸和样品。对于更高的压力,消解罐可以采用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层的、可透过微波的内衬
以保证强度、受力和安全性。内罐容积至少为45L,并至少能承受3040kPa的压直能控制压力释放。7.8旋转盘:可保证在多数系统中微波辐射均勾分布。旋转盘的转速至少为3rsmin。7.9:50mL,瓷墙、石英埚或铂埔埚。7.10容量瓶:玻璃容量瓶或聚丙烯或类似材料制成,25mL和50mL7.11马弗炉:·部保特温度525℃±25℃,并且可容纳数个50mL的蜗。可选用有通氧能力的马弗炉。
警告: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接触过热的表面。7.12电炉:1kW(可调)
8试剂和材料
8.1试剂纯度:全部试剂均应使用分析纯。如果事先经过验证,其他级别的试剂能达到足够的纯度而3
NB/SH/T0864—2013
不影响测定的精确度,也可使用。8.2硫酸:浓硫酸。
警告:可引起严重烧伤,具腐蚀性。8.3硝酸:浓硝酸。
警告:可引起严重烧伤,具腐蚀性。8.4盐酸:浓盐酸。
警告:可引起烧伤。
8.5氢氟酸:浓氢氟酸。免费标准bzxz.net
警告:可引起严重烧伤。
8.6水溶性标准溶液:单元素水溶性标准溶液浓度为100mg/L。可按GB/T602配制,或者直接购买8.6.1多元素水溶性标准溶液更方便使用。8.6.2内标:是指水溶性的钻、铟、、钇或其他单元素标准,润滑脂试样或校准标样不含此组分、它们的标称浓度均为500mg/kg。8.7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除非另有说明,水应符合GB/T6682一2008中二级水的要求。8.8质量控制(QC)样品:最好是一个或多个稳定的并具代表性的润滑脂样品的一部分,质量控制样品可用于检查第15章所描述的测试过程的有效性。9取样
取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份能够代表整个产品质量的试验样本。因此,按照SH/T0229方法的要求,获取试验样品。取样方法会影响本标准的精确度。10试样的准备
10.1硫酸盐灰分消解法:
注1:加硫酸会干扰硫元素的测定,在样品燃烧和灰化时硫元素也会挥发损失,硫元紊的测定不宜使用本分解法。注2:加硫酸会干扰锁元素的测定,元素的测定不宜使用本分解法。10.1.1在容量合适的中准确称取(1~2)g±0.1g的润滑脂样品。在电炉上将样品炭化至样品量减少到约0.5g。
注:某些皂基润滑脂呈碱性,会腐蚀瓷埚和石英埚,在处理皂基脂时宜用铂埚。10.1.2待炭化物残渣冷却后,加人1mL~2mL浓硫酸,在电炉上小心加热,注意不要让内容物出,继续加热直到不冒烟为止。
10.1.3把炭化好的样品置于温度为525℃±25℃的马弗炉中,直到碳差不多完全氧化,一般需要2h。10.1.4如果存在黑色残渣,表明未灰化完全,则应重复10.1.2步骤以达到完全硫酸盐化。10.1.5加人大约5mL硝酸、盐酸或其他合适的无机酸到残留物中,缓慢加热溶解剩下的固体残余物。
注:若使用高氮酸,应将样品经硝酸充分酸化后加人。10.1.6在25mL或50mL容量瓶里用去离子水稀释溶液并定容。注:可以质量或体积为基准进行稀释。10.2密闭容器微波炉消解法:
10.2.1在带有泄压装置的PTFE消解罐内准确称量0.1g~1g润滑脂样品,加人4mL浓硝酸、浓盐酸或者其他合适的无机酸。
注1: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如果消解的样品含有挥发性或者易于氧化的有机成分,最初的称样量不要超过0.1g,并且在盖好盖子之前观察样品的反应。如果有剧烈反应发生,待反应停止后才盖好盖子。若没有出现明显的反4
应,可以最大称到1g样品。
注2:某些型号的微波炉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样品消解罐。NB/SH/T0864-2013
10.2.2密闭容器微波消解仪的温度控制器为消解方法提供主要的反馈控制装置。在整个消解过程中,需要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来实施温度控制(无论一个罐或多个罐)。微波消解系统应能敏感地检测出:±2.5℃内的温度变化,并允许在2s内调节微波系统的功率输出。10.2.3所有的消解罐和容器应仔细用酸洗然后用水清洗。当交替处理高浓度的样品和低浓度的样品时,所有消解罐的聚四氟乙烯内衬应使用1:1的热盐酸(大于80℃,但低于沸点)至少浸泡2h,再用1:1的热硝酸(大于80℃,但低于沸点)至少浸泡2h,然后用水清洗并且在洁净的环境中干燥。如果不知道消解罐以前是否使用过或怀疑有交叉污染,该清洗步骤也适用。聚合材料或者玻璃材质的定容器皿和储存容器应使用更稀的酸(约10%体积分数)浸泡,然后用水清洗并且在洁净的环境中干燥。其他的清洗方法如果满足要求,也可以使用。10.2.4分析人员要注意潜在的剧烈反应。如果在开始加入试剂即发生激烈的反应或者怀疑样品中含有容易氧化的物质,可以让样品在未加盖的消解罐内预消解。出于安全的考虑(例如,二氧化碳快速从碳酸盐中释放,容易氧化的有机物等),可以在这一步加热。一且初始反应停止,样品可以按消解步骤继续消解。
按照仪器使用要求,密封消解罐并将其正确地置人微波炉中,连接好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如果仪器操作条件是用温度控制来确定,对特定基体的样品,也可以使用压力控制系统。由10.2.6
于不同基体样品有不同的反应特性,因此,对各种特殊基体类型的样品,在用压力控制之前,应使用温度控制来确定适合的条件。在消解完成后,至少让消解罐在微波消解炉内冷却5min后才取出。10.2.7设置微波炉程序在125W时加热15min,然后斜升到190W再加热15min。注1:不同型号的微波消解系统要求不同的升温速率和保持温度的参数。注2:应考虑使用的消解罐能够承受的温度和压力。过热和过大的压力会导致消解罐变形和潜在的泄漏。10.2.8本标准难以针对具体型号的微波消解系统和制造商制定出安全建议,但建议本标准的使用人员仔细阅读设备手册,咨询制造商和查阅其他正确使用微波消解系统的文献。建议操作人员注意,使用本标准消解样品可能会快速产生超过消解罐承受能力的高压,引起罐的破裂和损坏消解系统。警告:处理加热后的消解罐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其可能具有较高的内压。警告:消解罐的外罐耐酸和溶剂的性能不如内衬材料,不应受到化学或物理损伤,以确保使用性能和安全的需要。需要对罐的材料进行例行检查以确保使用的安全。警告: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没有泄压装置的密封消解罐的安全性。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可变的控制反应的参数。在安全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加压力来提升温度。有些消解罐会在一定的压力下破裂,破碎甚至爆炸。只有带有泄压装置的合适的惰性聚合材料(比如PFA或者TFM和其他的)制成的消解罐,或者带有泄压装置的合适的情性聚合材料内村的消解罐,才可以作为本方法消解罐使用。建议使用者不要使用家用微波炉或者没有泄压装置的消解罐进行样品的消解。一定要使用实验室级的微波设备来避免这些危险。警告:不宜在实验室使用家用微波炉来进行本实验。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首先,在一个密闭容器消解微波单元中,当用酸(如硝酸)来实现样品的消解时,释放出来的酸蒸气可能腐蚀系统的安全装置(开门时自动断开微波炉磁控管的装置)。而这会导致操作者暴露在微波场内。可以使用带有隔离装置及抗腐蚀的消解系统来避免这些风险。
警告:在消解反应中,通常会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氟化氢和氯气(来自于加入的盐酸)等气体。因此,必须在通风效果良好的通风橱内打开反应罐。警告:分析人员应戴防护手套并做好脸部防护,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含酸溶液接触皮肤和被吸入肺内。10.2.9加热循环完成后,将热的压力罐置于冰浴内至少冷却1h,然后将消解好的样品全部转移到25mL的容量瓶内,并用去离子水定容到刻度(见10.1.6注)。注1:在打开消解罐时应加倍小心以防止液体溅出。注2:如果润滑脂样品中含有难熔元索如硅,钼,等,在溶解的最后阶段溶液内可能出现一些不能溶解的的残留5
NB/SH/T0864—2013
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加人氢氟酸溶解这些物质,在定容过程虫应使用耐氢氟酸器皿。同样,如果需要定量分析硅含量,宜使用耐氢氟酸的ICP样品引人系统,这样可以减少氢氟酸对ICP样品引入系统玻璃成分的潜在损害。一些消解后的有机残留物也同样残留在消解罐和盖子内。他们可被认为是漂浮的不相混合的有机残留物,或者是微波消解罐内液体表面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器的准备11
环”,最好从被分析物中滤掉,但不使其含有任何金属元素。11.1设备:由于客种仪器设计及ICP激发源之间的差异及各种分光光度计选择分析波长的不同,故不能给出详细的(统一固定的一仪器操作条件。请参阅生产厂家的仪器操作指南。11.2蠕动泵:如果需要用蛎动泵,每次启动前先检查泵进样管,必要时更换。检查溶液提取率,将其调节到所需要的值。
11.3ICP激发源在试样分析前30min就要点燃等离子体,在此预热周期内吸人去离子水或稀酸(5%)溶液进行雾化。
注:某些仪器制造者推荐较长的预热周期,以便使标准曲线斜率的变化减少到最小。11.4
郭扫描:按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波长轮廓扫描。轮
操作参数选择:建立适当的仪器操作工作条件,以便能测量所希望的元素。这些参数包括:元波长一翟景校正点(可选)元素间于扰系数(见6.1)_和积分时间。每次测量要求多次积分(通素、
常为β次)积分时间一般为10s。差:常用的cP操作条件如卡,不同的仪器可以用不同的条件。发射功率
冷却气,
辅助气,
雾化气,
样品提升率
校准标样的制备
10mg/L
1100W~1500W
12L/min~17L/min
0.2L/min ~ iL/min
0.7L/min-1. 1L/min
1mL/min~2mL/min
白溶液:用和溶解样品相同浓度的酸来制备空白溶液(通常是体积分数为5%的硝酸)。L作标准溶液:稀释标准储备溶液(见8.6)到合适浓度,溶液中通常含稀硝酸1mg/L检查标准溶液:用制备工作标准溶液同样的方法准备仪器检查标准溶液,检查标准溶液中元索的浓度与试样溶液中元素浓度接近。12.4内标储备液(可选):
12.4.1ICP-AES仪器的性能(波长的可选择性、灵敏度)可能影响分析人员对单元索内标的选择润滑脂试样或校准标样的成分中应不含所选内标元素。表2列出了本标准推荐的常用内标物、建议波长及其使用时的近似浓度
内标的建议波长及使用浓度
4.238.892
建议波长/nm
371. 029 317. 306
“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内标、波长及浓度。6
224g306
使用时的近似浓度/(mg/kg)
NB/SH/T0864--2013
12.4.2内标储备液的制备:称取适量的500mg/kg单元索标准物质并用稀酸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准备一份内标储备溶液,该溶液内标元素浓度是润滑脂试样和工作标准浓度的50倍。每周制备一次新鲜内标储备液。
13校准
13.1对特定仪器应确定测的线性范围。通过测定空白溶液和标准系列溶液,建立各元素的标准曲线,试样溶液的测量浓度必须落在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13.2在开始每组样品测试之前,用空白和工作标准溶液建一条两点校准曲线。用检查标推来确认每个元素是否处于校准状态。当用检查标准测量所得的结果对于所有欲测元素浓度在预期浓度5%误差范围,则可进行试样分析。否则需要对仪器进行必要的调整,每分析5个试样,要用检查标准溶液重复进行这
检查我骤
强度计算校正因子。还可通过仪器制造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校准仪器。试样分析
方法测定所关注的所有元素的ICP检出限:制备含内标(可选)的稀酸空自溶液:移取1000L的内标储备液至50mL的量瓶里,用稀酸稀释至刻度定容,盖好瓶盖后混合均匀。用与两点校准标样尚的象件或者参数对此溶液的所有待测元素进行10次连续分析。期ICP仪器提供的软件,测定所关注的每合元素10次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每个元素的检出限就是其标准偏差的三倍。检出限应每天在仪器校推后测定。
铵照校准标样的条件(即和同的积分时间,背景校正点(可选),等离子体维持的条件等),以14.2
相同的方式分析试样溶液,在两个试样之间至少要用水喷雾清洗60s。如果分析物的浓度超过了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就应将试样溶液稀释到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之14.3
内,然后重新分析。
14.4每分析5个试样后测试-
一次检查标准溶液。
仪器,
重新分析检测样品。
15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根据需要)如果所得结果超过预期浓度的5%时,需要重新校正15.1通过分析质量控制(QC)样品确认仪器性能和试验过程的有效性。15.1.1如果在测试设备中带有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方法,厕可采用以确认测试结果可靠性如果在测试设备中未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方法15.1.2
控制。
注:进一步的关
则可参照附录A进行质量保征/质量控制金空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的指南见NB/SH/T0843。15.2如果合同中将本标准作为指定方法,建议将附录A作为强制执行的内容。16计算
用稀释因子乘以稀释试液中试样检测浓度可计算出试样中元素的浓度。如果仪器电脑软件可用,也可通过电脑软件计算。
NB/SH/T0864—2013
17报告
结果报至三位有效数字,单位为mg/kg或%(质量分数)。18
精密度和偏差
按下述规定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18.1重复性:
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操作者使用同一仪器按相同方法对同一试样连续测定两个试验结果之差不能超过表3的要求。
18.2再现性: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试验者使用不同仪器按相同方法对同一试样测定的两个单一、独立结果之差不能超过表3的要求。
18.3偏差:
由于没有合适的涉及润滑脂中元素含量的标准物质,因此本标准的偏差无法确定。表3润滑脂分析的精密度
范围/(mg/kg)
10~600
10~2300
50~800
20~50000
10~360
300~3200
30~10000
50~22000
50~2000
10~15000
30~1500
1600~28000
300~2200
注:X为用mg/kg表示的平均浓度。8
重复性/(mg/kg)
0.2163.x0.9
0.3051x0.8191
0.3165.x0.7528
2.2853.x0 7067
0.8808xo.7475
0.0720.Xl.0352
0.6620.xo.6813
0.1731X0.9474
1.2465.x0.6740
1.3859.xo.9935
6.5760.xo.5
1.0507x0.8588
0. 1904x0o.8607
再现性/(mg/kg)
6.8156.x0.9
4.6809x0.8191
2.9503.x0.7528
3. 0571,0 7067
2.5737x0.7457
0.1476XIl.0352
2.6155,0.6913
0.4717X0.9474
4.0758.0.6740
4. 8099.0.935
11.571x0.5
1.5743.0.8588
0.5912x0.860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质量控制方法
NB/SH/T0864—2013
A.1通过分析质量控制样品(QC)来确认仪器性能和测试过程可靠性(如果可能可用经分析过的代表性样品)。
A.2在测量程序开始前,方法使用者需要测定QC样品的平均值和控制限(见NB/SH/T0843和ASTMMNL7)。
A.3记下QC结果,利用控制图表或其他相当的统计技术进行分析,确定整个实验过程的统计受控状态(见NB/SH/T0843和ASTMMNL7)。任何超出控制范围的数据都应查找根本原因,其结果可能(并非必须)会导致仪器重新校准。A.4如果试验方法中无明确要求,质量控制测量的频率取决于被测样品质量风险、测试过程显示的稳定性以及用户要求。通常,在每个试验工作日应随常规样品分析一次QC样品。如果常规分析的样品数量大,就应增加QC样品的分析频次。然而当测试表明试验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即可减少QC测量的频次(见ASTMD6792中减少QC测试频次指南)。A.4.1QC样品的精密度应符合方法的精密度要求以确保数据可靠。A.5定期分析的QC样品的类型应能代表常规分析的样品。QC样品应足够提供周期分析使用,同时在预期的储存条件下必须是均匀和稳定的。A.6如果在质量控制及控制图表技术方面希望获得进一步的指导,参阅相关文件(见NB/SH/T0843,ASTMD6792和ASTMMNL7)。
注:ASTMMNL7数据表示和控制图分析手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NB/SH/T 0864-2013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NB/SH/T 0864-2013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NB/SH/T 0864-2013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NB/SH/T 0864-2013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NB/SH/T 0864-2013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