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QX/T 560-2020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规范
标准号:
QX/T 560-2020
标准名称: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规范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s for operation safety on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0-06-16 -
实施日期:
2020-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的基本要求,以及高处危险场所、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配电室、数据中心机房、建筑施工现场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处危险场所、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配电室、数据中心机房、建筑施工现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作业安全。

部分标准内容:
ICS 07. 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560—2020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operation safety on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system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20-09-01实施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高处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配电室作业安全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作业安全要求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安全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检测人员自身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安全标志·
布放检测用线和布设接地极安全要求高温作业安全要求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应急处置预案范本高处危险场所使用梯子作业安全要求QX/T560—2020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QX/T560—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湖北省防雷中心、北京市通雷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河北宇翔雷电灾害防御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京校、李如箭、吕东波、程向阳、曾金全、王学良、韩孟磊、张磊、肖再励、朱传林、朱浩、张春龙、陈晨、冯鹤、魏德君、张华明、鞠晓雨、张小兵。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范围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规范QX/T560—2020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的基本要求,以及高处危险场所、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配电室、数据中心机房、建筑施工现场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高处危险场所、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配电室、数据中心机房、建筑施工现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作业安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11—2016安全帽
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
GB6095—2009安全带
QX/T406一2017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雷电防护装置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雷电防护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QX/T406—2017,定义3.1]
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checkupand measure防雷装置检测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服务平台
处理全过程。
[GB/T21431—2015,定义3.23]
workingat height
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JGJ80—2016,定义2.1.1]
climb operation
攀登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JGJ80—2016,定义2.1.4
QX/T560—2020
高处危险场所dangerous siteatheight进行高处作业、临边作业、攀登作业等的场所。注:临边作业指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0.8m时的高处作业,包括楼板边、楼梯段边、屋面边阳台边以及各类坑、沟、槽等边沿的高处作业。3.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explosiveandfirehazardousplace凡用于生产、加工、存储和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
[GB/T32937—2016,定义3.1]
数据中心data center
为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可以是一栋或几栋建筑物,也可以是一栋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LGB50174—2017,定义2.1.1
4基本要求
4.1防雷装置检测作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4.2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制定检测作业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预案,实行检测作业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负责人,建立健全检测作业安全制度和监督机制。4.3防雷装置检测机构所用的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应符合计量技术法规要求,并处于正常状态。4.4检测人员:
a)身体素质应符合QX/T406一2017第4.2条规定要求:b)疲劳过度、视力不佳、心理状态不佳时不应进行检测作业;c)自身安全防护基本要求见附录A。4.5检测现场应设有检测安全员,负责安全指导和监督等,确保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程和仪器操作规程。
4.6现场检测应在受检单位专人配合下进行,检测人员就现场作业方案与受检单位做好沟通,并进行安全交底。
4.7在检测过程中,宜在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检测完毕后检测人员应检查、清理、恢复现场。4.8检测人员应根据检测场所设置的安全标志开展检测工作,遵守安全标志管理,具体标志参见附录B。
4.9现场检测时应严格遵守受检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听从安全指挥,未经同意不应私自接电源,私自进工作区间。
4.10布放检测用线和布设接地极安全要求见附录C。4.11户外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雷暴、暴雨、冰、浓雾、超过40℃高温等恶劣天气下不进行作业;b)在6级以上大风时不进行高处作业;c)高温作业安全要求符合附录D4.12检测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检测作业应急处置预案,并执行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应急处置预案参见附录E。2
5高处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
5.1检测人员:
QX/T560—2020
a)身体状况应符合高处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患有恐高症的人员不应进行高处危险场所检测作业;
b)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具体要求见附录A。5.2高处作业和攀登作业人员:
不应乘坐吊车、塔式起重机、龙门架升降机至检测点;a)
b)不应在阳台间或非正规通道处进行登高、跨越;c)
不应利用吊车臂架进行攀登;
d)不宜利用脚手架杆件进行攀登;使用梯子时安全要求见附录F。
5.3检测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a)在屋面隔热层上行走时,以隔热层的支撑点为落脚点;b)
在承重能力不确定的屋面作业时,先向受检单位人员咨询确认承重情况;攀爬无栏杆、无女儿墙或女儿墙低于0.8m保护的屋面时,采取系安全带措施或其他保护措c
施,不在楼顶屋面倒退行走。
5.4对于大桥、烟窗、塔(杆)等特殊建(构)筑物的检测,应由具备登高作业证的人员登高检测5.5检测人员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应符合GB/T3608一2008表1规定的要求5.6高处作业区域下方不应有行人通过,传递工具材料的下方也不应有行人逗留5.7检测所需的仪器、工具和辅材,应使用绳子传递或装人工具袋(包)随身携带,不应抛掷,使用绳子传递时应避开架空供电线路
5.8作业过程中不应将检测仪器或所用工具放置在女儿墙、房檐上等地方。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6.1检测人员在进入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作业应接受受检单位的培训,遵守该场所的安全规定6.2现场检测时应使用防爆型通信工具、防爆型检测仪器。6.3在爆炸性气体或粉尘场所检测前,应使用气体或粉尘浓度测试仪测量现场的可燃气体或粉尘浓度,或者查询受检单位的可燃气体或粉尘测试仪实时数据,当检测区域内可燃气体或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方可进行检测。
6.4在起爆药、雷管、导火索、黑火药、导爆药、延期药等生产、加工、存储房间以及爆炸性粉尘、爆炸性气体等场所检测前,检测人员应在场所入口处按要求做静电泄放处理。6.5进入化工储存库、化工车间、油漆车间等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场所检测时,检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且符合国家标准的防中毒或室息器具(如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口罩和护目镜等),每次在库(车间)内检测作业时间不宜超过30min,6.6现场检测时:
a)使用的锤子和锉刀,应采取防止火花产生的措施;b)打人接地极时应采用橡胶锤、木质锤或在接地极上垫湿布,现场不应随意敲打金属物;除锈或清除表层覆盖物应使用铜质锉刀,锉刀应紧贴被检对象缓慢推拉;c)
d)检测用线除两端外不宜离开地面,检测用线接头应与被测对象紧密接触后再开始测试,每点测试结束后应使仪器退出测试状态;3
QX/T560—2020
e)非防爆检测仪器应放置于该场所的非爆炸性危险区域或放置于被检测场所上风向区域,7配电室作业安全要求
7.1检测人员应具有低压电工作业证,遵守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2检测人员进人配电室检测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带绝缘手柄的工具。7.3遇配电室进水、漏雨和桥架电缆渗水等情况,检测人员不应进入配电室检测。7.4当发现被检配电柜内部有异味、异声时,应立即停止检测,撤出检测人员,并告知值班人员。7.5在进行低压配电柜的检测作业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a)先确认配电柜不漏电;
b)由受检单位人员配合打开柜门,不自行打开柜门;c)
先检测进线柜的接地,然后检测金属桥架的等电位7.6在对电气设备机柜进行等电位检测时,应选取设备裸露点或者受检单位人员指定的点,不宜损坏设备机柜的漆。
7.7在使用验电器前应先检查验电器外观有无损坏,再在带电部分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完好后方可使用。
7.8检测电涌保护器性能时:
a)由受检单位人员操作断开电涌保护器前端过流保护器,经确认无电后再进行检测;b)可热插拨电涌保护器宜从底座上拨出后再进行检测。7.9对TN-S方式供电系统的检测时应注意先确认PE线、N线后再进行检测7.10在检测配电柜时,应明确带电部位及相应额定电压等级,确保安全距离,不应把手伸进配电柜指点,不应把头伸进配电柜查看。7.11检测过程中需要断电时应提前告知受检单位,由受检单位人员操作断、送电。开关处应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等警示牌
8数据中心机房作业安全要求bzxZ.net
8.1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数据中心机房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8.2使用的对讲机发射功率不宜大于0.5W。8.3对于防静电地板下的等电位或接地电阻检测,应使用专用地板吸盘打开防静电地板。8.4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检测时,应按7.7和7.8规定执行8.5在检测各机柜接地或等电位连接时,不应用力触碰信号线,不应触碰其他开关、按钮。8.6当发现机柜、设备外壳、桥架、管道等金属体带电时,应停止对其检测。8.7当需要对被测物进行开启、移动、分离等时,应由受检单位人员操作完成9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安全要求
9.1在进人建筑施工现场前应遵守该建筑工程作业安全要求。P
9.2在建筑施工现场应从规定的通道出人、上下,不应在未固定的横梁、构件上行走,不应从正在起吊、运吊中的物件下通过
9.3在施工层面检测作业时检测人员应沿着梁、板筋马镜附近行走。9.4在建筑施工现场应注意头部和脚部的安全,应注意露出的钢筋头、锚杆头以及铁钉、铁丝等尖锐物。
QX/T560—2020
9.5在以下位置处应先确认安装的防护栏或者架设的安全网牢固后再进行检测,避免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坠落:
沟、坑、槽、深基础周边;
b)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出人口;c)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9.6在施工现场的车辆、机械、设备等下面或有倒塌危险的地点附近不应摆放检测仪器。9.7检测用线不宜在水平面悬空或架空,尽量沿地面铺设,同时避免施工现场车辆、机械、设备碾压。9.8当建筑物内光线较暗或夜间作业时,应使用有效光源照明,9.9对于线缆、电气设备等,应先确认不带电后,再接触作业,同时电源开关处应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等警示牌。
对于施工现场配电室及配电箱的电涌保护器检测,应按7.7和7.8规定执行。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560—2020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operation safety on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system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20-09-01实施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高处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配电室作业安全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作业安全要求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安全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检测人员自身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安全标志·
布放检测用线和布设接地极安全要求高温作业安全要求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应急处置预案范本高处危险场所使用梯子作业安全要求QX/T560—2020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QX/T560—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湖北省防雷中心、北京市通雷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河北宇翔雷电灾害防御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京校、李如箭、吕东波、程向阳、曾金全、王学良、韩孟磊、张磊、肖再励、朱传林、朱浩、张春龙、陈晨、冯鹤、魏德君、张华明、鞠晓雨、张小兵。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范围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规范QX/T560—2020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的基本要求,以及高处危险场所、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配电室、数据中心机房、建筑施工现场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高处危险场所、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配电室、数据中心机房、建筑施工现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作业安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11—2016安全帽
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
GB6095—2009安全带
QX/T406一2017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雷电防护装置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雷电防护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QX/T406—2017,定义3.1]
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checkupand measure防雷装置检测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服务平台
处理全过程。
[GB/T21431—2015,定义3.23]
workingat height
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JGJ80—2016,定义2.1.1]
climb operation
攀登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JGJ80—2016,定义2.1.4
QX/T560—2020
高处危险场所dangerous siteatheight进行高处作业、临边作业、攀登作业等的场所。注:临边作业指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0.8m时的高处作业,包括楼板边、楼梯段边、屋面边阳台边以及各类坑、沟、槽等边沿的高处作业。3.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explosiveandfirehazardousplace凡用于生产、加工、存储和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
[GB/T32937—2016,定义3.1]
数据中心data center
为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可以是一栋或几栋建筑物,也可以是一栋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LGB50174—2017,定义2.1.1
4基本要求
4.1防雷装置检测作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4.2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制定检测作业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预案,实行检测作业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负责人,建立健全检测作业安全制度和监督机制。4.3防雷装置检测机构所用的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应符合计量技术法规要求,并处于正常状态。4.4检测人员:
a)身体素质应符合QX/T406一2017第4.2条规定要求:b)疲劳过度、视力不佳、心理状态不佳时不应进行检测作业;c)自身安全防护基本要求见附录A。4.5检测现场应设有检测安全员,负责安全指导和监督等,确保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程和仪器操作规程。
4.6现场检测应在受检单位专人配合下进行,检测人员就现场作业方案与受检单位做好沟通,并进行安全交底。
4.7在检测过程中,宜在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检测完毕后检测人员应检查、清理、恢复现场。4.8检测人员应根据检测场所设置的安全标志开展检测工作,遵守安全标志管理,具体标志参见附录B。
4.9现场检测时应严格遵守受检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听从安全指挥,未经同意不应私自接电源,私自进工作区间。
4.10布放检测用线和布设接地极安全要求见附录C。4.11户外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雷暴、暴雨、冰、浓雾、超过40℃高温等恶劣天气下不进行作业;b)在6级以上大风时不进行高处作业;c)高温作业安全要求符合附录D4.12检测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检测作业应急处置预案,并执行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应急处置预案参见附录E。2
5高处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
5.1检测人员:
QX/T560—2020
a)身体状况应符合高处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患有恐高症的人员不应进行高处危险场所检测作业;
b)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具体要求见附录A。5.2高处作业和攀登作业人员:
不应乘坐吊车、塔式起重机、龙门架升降机至检测点;a)
b)不应在阳台间或非正规通道处进行登高、跨越;c)
不应利用吊车臂架进行攀登;
d)不宜利用脚手架杆件进行攀登;使用梯子时安全要求见附录F。
5.3检测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a)在屋面隔热层上行走时,以隔热层的支撑点为落脚点;b)
在承重能力不确定的屋面作业时,先向受检单位人员咨询确认承重情况;攀爬无栏杆、无女儿墙或女儿墙低于0.8m保护的屋面时,采取系安全带措施或其他保护措c
施,不在楼顶屋面倒退行走。
5.4对于大桥、烟窗、塔(杆)等特殊建(构)筑物的检测,应由具备登高作业证的人员登高检测5.5检测人员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应符合GB/T3608一2008表1规定的要求5.6高处作业区域下方不应有行人通过,传递工具材料的下方也不应有行人逗留5.7检测所需的仪器、工具和辅材,应使用绳子传递或装人工具袋(包)随身携带,不应抛掷,使用绳子传递时应避开架空供电线路
5.8作业过程中不应将检测仪器或所用工具放置在女儿墙、房檐上等地方。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6.1检测人员在进入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作业应接受受检单位的培训,遵守该场所的安全规定6.2现场检测时应使用防爆型通信工具、防爆型检测仪器。6.3在爆炸性气体或粉尘场所检测前,应使用气体或粉尘浓度测试仪测量现场的可燃气体或粉尘浓度,或者查询受检单位的可燃气体或粉尘测试仪实时数据,当检测区域内可燃气体或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方可进行检测。
6.4在起爆药、雷管、导火索、黑火药、导爆药、延期药等生产、加工、存储房间以及爆炸性粉尘、爆炸性气体等场所检测前,检测人员应在场所入口处按要求做静电泄放处理。6.5进入化工储存库、化工车间、油漆车间等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场所检测时,检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且符合国家标准的防中毒或室息器具(如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口罩和护目镜等),每次在库(车间)内检测作业时间不宜超过30min,6.6现场检测时:
a)使用的锤子和锉刀,应采取防止火花产生的措施;b)打人接地极时应采用橡胶锤、木质锤或在接地极上垫湿布,现场不应随意敲打金属物;除锈或清除表层覆盖物应使用铜质锉刀,锉刀应紧贴被检对象缓慢推拉;c)
d)检测用线除两端外不宜离开地面,检测用线接头应与被测对象紧密接触后再开始测试,每点测试结束后应使仪器退出测试状态;3
QX/T560—2020
e)非防爆检测仪器应放置于该场所的非爆炸性危险区域或放置于被检测场所上风向区域,7配电室作业安全要求
7.1检测人员应具有低压电工作业证,遵守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2检测人员进人配电室检测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带绝缘手柄的工具。7.3遇配电室进水、漏雨和桥架电缆渗水等情况,检测人员不应进入配电室检测。7.4当发现被检配电柜内部有异味、异声时,应立即停止检测,撤出检测人员,并告知值班人员。7.5在进行低压配电柜的检测作业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a)先确认配电柜不漏电;
b)由受检单位人员配合打开柜门,不自行打开柜门;c)
先检测进线柜的接地,然后检测金属桥架的等电位7.6在对电气设备机柜进行等电位检测时,应选取设备裸露点或者受检单位人员指定的点,不宜损坏设备机柜的漆。
7.7在使用验电器前应先检查验电器外观有无损坏,再在带电部分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完好后方可使用。
7.8检测电涌保护器性能时:
a)由受检单位人员操作断开电涌保护器前端过流保护器,经确认无电后再进行检测;b)可热插拨电涌保护器宜从底座上拨出后再进行检测。7.9对TN-S方式供电系统的检测时应注意先确认PE线、N线后再进行检测7.10在检测配电柜时,应明确带电部位及相应额定电压等级,确保安全距离,不应把手伸进配电柜指点,不应把头伸进配电柜查看。7.11检测过程中需要断电时应提前告知受检单位,由受检单位人员操作断、送电。开关处应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等警示牌
8数据中心机房作业安全要求bzxZ.net
8.1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数据中心机房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8.2使用的对讲机发射功率不宜大于0.5W。8.3对于防静电地板下的等电位或接地电阻检测,应使用专用地板吸盘打开防静电地板。8.4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检测时,应按7.7和7.8规定执行8.5在检测各机柜接地或等电位连接时,不应用力触碰信号线,不应触碰其他开关、按钮。8.6当发现机柜、设备外壳、桥架、管道等金属体带电时,应停止对其检测。8.7当需要对被测物进行开启、移动、分离等时,应由受检单位人员操作完成9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安全要求
9.1在进人建筑施工现场前应遵守该建筑工程作业安全要求。P
9.2在建筑施工现场应从规定的通道出人、上下,不应在未固定的横梁、构件上行走,不应从正在起吊、运吊中的物件下通过
9.3在施工层面检测作业时检测人员应沿着梁、板筋马镜附近行走。9.4在建筑施工现场应注意头部和脚部的安全,应注意露出的钢筋头、锚杆头以及铁钉、铁丝等尖锐物。
QX/T560—2020
9.5在以下位置处应先确认安装的防护栏或者架设的安全网牢固后再进行检测,避免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坠落:
沟、坑、槽、深基础周边;
b)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出人口;c)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9.6在施工现场的车辆、机械、设备等下面或有倒塌危险的地点附近不应摆放检测仪器。9.7检测用线不宜在水平面悬空或架空,尽量沿地面铺设,同时避免施工现场车辆、机械、设备碾压。9.8当建筑物内光线较暗或夜间作业时,应使用有效光源照明,9.9对于线缆、电气设备等,应先确认不带电后,再接触作业,同时电源开关处应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等警示牌。
对于施工现场配电室及配电箱的电涌保护器检测,应按7.7和7.8规定执行。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285-2015 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格式
- QX/T286-2015 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数据文件格式
- QX/T294-2015 太阳射电流量观测规范
- QX/T175-2012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S-VISSR数据接收系统
- QB/T4155-2010 自动号码机
- QX/T174-2012 大气成分站选址要求
- QX/T176-2012 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
- QMYC0001S-2014 勐海县云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普洱茶膏(粉)
- QX/T173-2012 GRIMM 180测量PM10、PM2.5和PM1的方法
- CECS372:2014 石灰粉料投加系统技术规程
- QX/T122-2011 船舶自动气象观测数据格式
- QX/T288-2015 翻斗式自动雨量站
- Q/GDW382——2009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 沪J/T702-1997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8 彩色涂层钢板门窗
- 92R423 变角形过滤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