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它国内标准】 地震观测仪器型号编码及名称命名规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7-08 13:32:15
  • DB/T87—202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T 87—2021

  • 标准名称:

    地震观测仪器型号编码及名称命名规则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816.23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DB/T 87—2021.
1范围
DB/T 87规定了地震观测仪器(以下简称仪器)的仪器型号编码及仪器名称命名的原则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震观测仪器的列装和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88——199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震观测仪器earthquake observation instrument
在地震观测中,获取特定地球物理量(或化学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专用测量仪器。[来源:DB/T 26—2008,3.2]
3.2
仪器基型instrument based type
某型号仪器在批量生产后所确定的首个仪器型号。
3.3
仪器改型instrument modificat ion
在不变动原基型仪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和主要功能的前提下﹐仪器厂家对仪器进行局部调整形成的新仪器型号。
4仪器型号编码
4.1编码原则
4.1.1在力求仪器型号编码简洁的条件下﹐体现仪器的观测项目、布设方式,组成部件等信息。
4.1.2在力求仪器型号编码稳定的前提下,体现仪器改型信息﹐满足仪器型号代码的可追溯性。
4.2代码结构
4.2.1仪器型号代码由仪器型号标志段、半角连字符(“")和仪器型号信息扩展段组成,其结构见图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91.120.25
CCSP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
DB/T 87—2021
地震观测仪器型号编码及名称命名规则The rules of model coding and nomenclature for earthquake observation instrument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1-11-11发布
中国地震局
2022-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仪器型号编码
仪器名称命名
附录A(资料性)
参考文献
仪器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示例
DB/T87—2021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T87—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文件由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重庆市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刚、肖武军、陈虹、李江、陈敏、赵楠、何案华、贾鸿飞、邓卫平、卫清。重要提示:本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意见建议发送至jcybfbw@163.com并抄送biaozhuncca.gov.cn,或寄送至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横街5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邮政编码:100045),并注明联系方式。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范围
地震观测仪器型号编码及名称命名规则DB/T87—2021
本文件规定地震观测仪器(以下简称仪器)的仪器型号编码及仪器名称命名的原则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震观测仪器的列装和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88一199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地震观测仪器
earthquake observation instrument在地震观测中,获取特定地球物理量(或化学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专用测量仪器。[来源:DB/T26—2008.3.2+
instrumentbasedtype
仪器基型
标准信
某型号仪器在批量生产后所确定的首个女器型号。3.3
instrumentmodification
仪器改型
在不变动原基型仪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和主要功能的前新仪器型号。
仪器型号编码
4.1编码原则
在力求仪器型号编码简洁的条件下,体现仪器的观测项目、布设方式、组成部件等信息4.1.2
在力求仪器型号编码稳定的前提下,体现仪器改型信息,满足仪器型号代码的可追溯性。4.2代码结构
仪器型号代码由仪器型号标志段、半角连字符(“”)和仪器型号信息扩展段组成,其结构见图1。1
DB/T 87—2021
仪器立号信息展级
连学符
图1仪器型号代码结构
器南号怀志段
仪器型号标志段由类别、组别、列别和型别组成,其要求如下:4.2.2
类别:表示仪器在地震观测中的观测类别和观测项目;a)
组别:表示仪器安装布设方式;列别:表示仪器的独立部件;
型别:表示在仪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和主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对仪器进行局部改变设计的次数。
仪器型号信息扩展段表示仪器生产厂家和仪器的特征信息4.3编码方法
仪器型号代码采用大写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符号混合编码,其代码应使用GB/T19884.3.1
1998中规定的7位编码字符集中的字符。4.3.2仪器型号标志段代码由7位大写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从左至右,第1位至第3位为类别代码,第4位为组别代码,第5位为列别代码,第6位和第7位为型别代码。4.3.3类别代码用3位大写拉丁字母表示,从左至右,第1位表示观测类别,第2位和第3位表示观测项目。表1给出了类别代码。
类别代码表
观测类别
地震动
观测项目
位移型短周期观测
位移型中周期观测
位移型长周期观测
速度型短周期观测
速度型宽频带观测
速度型甚宽频带观测
速度型超宽频带观测
加速度型观测
期震仪起录质点运动位移的振幅响应最大灵敏度全Hz%10.0Hz频率范围内
地震仪记录质动位移的振幅响应至少在0.1Hz~1.0领率节用内近乎平坦
地震仪记录质点运动位移的振情响应最大灵敏度在0.02Hz~0.1Hz频率范围内地震仪记录质点运动速度的振幅响应最更灵敏度在1Hz~20Hz频率范围内
地震仪记录质点运动速度的振幅响应至少在0.1Hz~20.0Hz频率范围内近乎平坦地震仪记录质点运动速度的振幅响应至少在0.01Hz~20.0Hz额率范围内近乎平坦地震仪记录质点运动速度的振幅响应至少在0.003Hz~10.0Hz频率范围内近乎平坦加速度仪记录质点运动加速度的振幅响应至少在0.1Hz~50.0Hz频率范围内近乎平坦观测类别
地壳形变
地下流体
类别代码表(续)
观测项目
绝对重力观测
连续重力观测
相对重力观测
水平摆倾斜观测
垂直摆倾斜观测
水管倾斜观测
钻孔倾斜观测
洞体应变观测
分量钻孔应变观测
体应变观测
激光测距观测
水准观测
GNSS观测·
地磁绝对观测
地磁相对记
地电阻率观测
地电场观测
电磁扰动观测
近地表大气电场观测
电离层观测
水位观测
流量观测
压力观测
离子浓度观测
电导率观测
地下水其他项目观测
水氢浓度观测
测定测点的绝对重力值
DB/T87—2021
在重力台站测定重力随时间的连续相对变化测量两个观测点间重力差值
观测地面法线相对垂直方向的变化观测地面法线相对垂直方向的变化观测连通管两端液面高差的变化通过在钻孔中观测地面法线相对垂直方向的变化来反映地倾斜随时间变化
观测洞室内两点之间距离的相对变化观测钻孔中不同方向孔径的相对变化观测钻孔中体积的相对变化
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短基线观测使用水准仪进行室内水准、定点水准、场地水准、区域水准观测
使用GNSS仪进行断层形变、区域形变、连续地面点位移观测
对地磁要素的绝对测量
对地磁要素相对变化量的记录
由一个或多个装置进行的地电阻率观测由一个或多个装置进行的地电场观测以地震监测为目的,在指定频段内的地表的电场观测、磁场观测或同点(站)地表电场与磁场高步观测
大气和也面之问存在的电场观测对电离层电手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布的多维度的观测
通过井-含水层系统对地下水亩柜对变化的观测
观测单位时间内由井(泉)中流出的水观测地下水面以下某一深度的压力观测溶解于地下水中的无机化学离子或化合物浓度
观测地下水的导电能力
观测地下水的其他物理化学性质观测地下水中溶解氢(22Rn)的浓度3
DB/T 87—2021
观测类别
地下流体
通用数据
采集器
类别代码表(续)
观测项目
气氢浓度观测
水汞浓度观测
气汞浓度观测
氢浓度观测
氨浓度观测
二氧化碳浓度观测
气体量观测
地球化学辅助项目观测
并水温度观测
泉水温度观测
地温观测
观测类别组合观测
辅助温度观
辅助气压观测
辅助降雨量观测
辅助井水水位观测
辅助井水水温观测
辅助井水流量观测
通用数据采集
注:*表示未包括在DB/T3—2011。代码
观测地下水逸出气或者断层气中氢(22Rn)的浓度
观测地下水中溶解汞(Hg)的浓度观测地下水逸出气或者断层气中汞(Hg)的浓度
观测地下气体中氢气(H2)的浓度观测地下气体中氨(He)的浓度
观测地下气体中二氧化碳(CO2)的浓度观测各种溶解气、逸出气或者断层气的浓度、总量或通量
地球化学组分观测中必备的辅助项目观测观测井中某一深度的水温
观测泉中某一点地下水出露处的水温观测地表土层中的温度
个仪器可同时对地震动观测、地壳形变观测、电磁观测和地下流体观测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类别进行观测
观测点环境的温度状态要素
观测点环境的气压状态要素
观测点环境的降雨量状态要素
在非地下流体观测井中观测的地下水水位状态要素
在非地下流体观测井中观测的地下水水温度状态要
在非地下流体升中观测的地下水水流量状态要素
个数据采集器能够同时采集英光或两类以上不同仪器的传感器输出信号
组别代码表示仪器安装布设方式,用1位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其代码见表24.3.4
组别代码表
组别代码
仪器安装布设在地面、山洞、地下室、地埋等位置内容
仪器部件
组别代码
表2组别代码表(续)
列别代码用1位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其代码见表3。表3列别代码表
-体化仪器
传感器
校标装置
控制装置
数据采集器
独立装置
列别代码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主要部件集成为一体的仪器实现在线校准、标定的独立装置,为仪器的一个部件DB/T87—2021
控制传感器实现某些特定功能(如调零)的独立装置,为仪器的一个部件与特定传感器配套使用,只能采集某特定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独立装置,为仪器的一个部件
组成仪器或与仪器配套使用的其他独立装置,为仪器的一个部件6型别代码由2位代码组成,从左至右,第1位表示基型仪器,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第2位表示该4.3.6
基型仪器的改型次序,具体要求如下:a)当仪器为未进行过改型的基型时.使用阿拉伯数字0表示;b)使用阿拉伯数字1~9大写拉丁字母A~Z顺序表示该基型仪器的改型次序。4.3.7仪器型号信息扩展段由7位大写拉丁字母、符号(半角连字符_”和半角字符#”除外)或阿拉伯数字组成,从左至右应按厂家简称标志,隔号,“7”)、仪器简称标志依次排列,具体要求如下:a)厂家简称标志由2位代码组成,不足见位代码时,在厂家简称标志后使用半角字符“#”补足2位:
息服务平台
仪器简称标志由4位代码组成,不足4位代码时,在织器简称标志后使用半角字符“#”补足4位。
附录A给出了仪器型号代码示例。4.3.8
仪器名称命名
仪器名称命名应遵循含义确切、简短、明了的原则,并兼顾沿用习惯5.2
仪器名称应采用中文汉字表示.字数宜不超过10个,其内容宜体现以下三方面信息:仪器的应用领域、安装位置等信息;a
仪器的测量原理与方式、观测类别、观测对象或观测项目等信息:仪器的性能特征、结构特点等信息。5.3附录A给出了仪器名称命名示例。5
DB/T87—2021
附录A
(资料性)
仪器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示例
A.1地震动类观测仪器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示例图A.1给出了地震动类速度型短周期观测地震计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的一个示例。7VS.ICAOATI/FF十上用潮地震
仪名称
议器型信息扩段
议器型书标认段www.bzxz.net
图A.1ZVSJCAO-AB/FFS#井下短周期地震计该仪器型号代码具体含义如下:a)ZVS为类别代码,代表地震动类速度型短周期观测:b)J为组别代码,代表安装布设于井下;c)C为列别代码,代表传感器部件;d)Ao为型别代码,代表A系列仪器的基型;e)AB表示厂家简称,FFS#代表仪器简称。A.2地壳形变类观测仪器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示例图A.2给出了地壳形变类垂直摆倾斜观测仪器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的二个示例。XCBZTAR/S表直授供斜仪
仪器名称
.仪器型为信息扩展段
仪要型为标志段
服务平台
图A.2XQCBZAC1-AB/VS##地表垂直净须斜仪该仪器型号代码具体含义如下:a)XQC为类别代码,代表地壳形变类垂直摆倾斜观测:b)B为组别代码,代表安装布设于地表;c)Z为列别代码,代表一体化仪器;d)C1为型别代码,代表C系列仪器的第1次改型;e)AB表示厂家简称,VS##代表仪器简称。A.3电磁类观测仪器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示例图A.3给出了电磁类地磁绝对观测仪器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的一个示例,6
DMABZJ2-AB/H地表质厂天至设
聚名称
仪器型乎信息“减款
仪带型号标志段
图A.3DMABSP2-AB/FHD#地表质子量磁力仪该仪器型号代码具体含义如下:a)DMA为类别代码,代表电磁类地磁绝对观测;b)B为组别代码,代表安装布设于地表;c)Z为列别代码,代表一体化仪器;d)P2为型别代码.代表P系列仪器的第2次改型;e)AB表示厂家简称,FHD#代表仪器简称。A.4地下流体类观测仪器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示例图A.4给出了地下流体类水位观测仪器型号代码与名称命名的一个示例。LSWJCH3-AB/SWY+川下正方式术位仪夜器名称
仪器司号信息扩展段
-收器南号标志段
图A.4LSWJCH3-AB/SWY#井下压力式水位仪该仪器型号代码具体含义如下:a)LSW为类别代码,代表地下流体类水位观测;b)丁为组别代码,代表安装布设并下;c)C为列别代码,代表传感器部件:一DB/T87—2021
准信息服务平台
d)H3为型别代码,代表H系列仪器的第次政型e)AB表示厂家简称,SWY#代表仪器简称。7
DB/T 87—2021
GB/T10113—2003
GB/T15834—2011
参考文献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标点符号用法
GB/T18207.2—2005
GB/T20001.3—2015
DB/T32011
DB/T262008
防震减灾术语:第2部分:专业术语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分类标准地震测项分类与代码
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DB/T 87—2021 地震观测仪器型号编码及名称命名规则
DB/T 87—2021 地震观测仪器型号编码及名称命名规则
DB/T 87—2021 地震观测仪器型号编码及名称命名规则
DB/T 87—2021 地震观测仪器型号编码及名称命名规则
DB/T 87—2021 地震观测仪器型号编码及名称命名规则
  • 热门标准
  • 其它国内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