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T/CTES 1021—2019 汉服分类

【其它国内标准】 汉服分类
- T/CTES1021—2019
- 现行
标准号:
T/CTES 1021—2019
标准名称:
汉服分类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7.53 MB
相关标签:
分类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CTES 1021—2019.
1范围
T/CTES 1021规定了汉服的分类的通则,以及体服、首服、足服﹑配饰纹样、基本结构,部件与款型的分类和说明。
T/CTES 1021适用于汉服相关的活动。
2通则
2.1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2.2汉服按照部位与结构分为中缝、襟、衽、褶等。
2.3 汉服按照功能及穿着部位分为体服﹑首服、足服、配饰。
2.4汉服按照部件与款型分为襟型、衣摆等。
2.5︰汉服按照裁剪方式分为通裁制、分裁制。
2.6汉服按照穿着场合分为:便装、正装、盛装、礼服(参见附录A)。
3基本部位与结构
3.1中缝;衣身正中的竖直缝线,见图1。
3.2襟;衣的前幅,见图2。
3.3衽:衣襟,同襟。
3.4 袖:上衣在胳膊上的圆简状部分,见图3。
3.4.1袂:袖身,见图4。
3.4.2祛:袖口,见图5。
3.5摆:衣服前后幅的下端,见图6。
3.6裾:衣服的前后摆下部,见图7。
3.7缘:包住衣服边缘的狭长布帛﹐见图8。
3.7.1 撰;包住衣服边缘的有花纹的狭长布帛,见图9。
3.8襟:系衣服的带子,见图10。
3.9衩:衣服下侧开口的部位,见图11。
3.10裆;两条裤腿相连的部位,见图12。
3.11︰w:衣与裳相连的长衣下摆所加的作为下裳形制的横幅,见图13;也可指上下衣相连的服装;或指横向装饰纹路。
3.12托肩;缝制于上衣肩部的长条状布料,见图14。
3.13小腰;缝制于衣服腋下的袖裆布料,为立体结构,见图15。

部分标准内容:
2019-10-24发布
Hanfu classification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T/CTES 1021—2019
2020-04-24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滩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标滩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滩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归口,T/CTES1021—2019
本标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华文版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智美之城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鲁丰织染有限公司、苏州仲澜卿丝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如梦霓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标滩主要起草人:唐侯、许威、段英、张战旗、仲健民、李隐、汤泳韬、常舒梦、白洁。1范围
汉服分类
T/CTES 1021—2019
本标准规定了汉服的分类的通则,以及体服、首服、足服、配饰纹样、基本结构、部件与款型的分类和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汉服相关的活动,2通则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2.1
2.2汉服按照部位与结构分为中缝、襟、、褶等,汉服按照功能及穿者部位分为体服、首服、足服、配饰,2.3
汉服按照部件与款型分为襟型、衣摆等。2.5
汉服按照裁剪方式分为道裁制、分裁制。2.6
汉服按照穿差场合分为:便装、正装、盛装、礼服(参见附录A)。3基本部位与结构
中缝:衣身正中的竖直缝线,见图1。3.1
襟:衣的前幅.见图2.
:衣襟,同襟,
袖:上衣在胳膊上的圆筒状部分,见图3。3.4
3.4.1袂袖身.见图4
3.4.2祛:袖口,见图5
3.5摆:衣服前后幅的下端,见图6。3.6
裙:衣服的前后摆下部,见图7
缘:包住衣服边缘的狭长布吊,见图83.7
講:包住衣服边缘的有花纹的狭长布帛,见图93.7.1
:系衣服的带子,见图10.
役:衣服下侧元口的部位,见图[1,裆:两条裤腿相连的部位,见图123.11:衣与裳相连的长衣下摆所加的作为下裳形制的横幅,见图13;也可指上下衣连的服装;或指横向装饰纹路,
托肩:缝制丁上衣肩部的长条状布料.见图14。小腰:缝制于衣服腋下的袖裆布料.为立体结构·见图15。3.13
3.14贴腋:缝制于衣服腋下的方形贴布,为平结构,见图163.15裙头:子最上端部位,见图173.16褶:使布料交叠形成的褶皱。3.16.1马所裙:侧所打树中间形成的光叫的裙.见图18。1
T/CTES 1021—2019
顺褶:顺者-个方向形成的褶,见图19。抽褶:用线收紧产牛的褶,见图20,马牙褶:在大顺褶之上叠加小褶见图21。3.16.4
工字褶:呈T字形的裙,见图22。碎裙:较小的无规律裙皱,见图23,4体服
基础体服
4.1.1衫,单层通裁1衣,见图244.1.2夹衣:双层薄料道裁上衣.见图254.1.3夹袄:双层厚料通裁上衣.图同25,4.1.4袄:带有填充物的夹层通裁上衣,见图26。4.1.5端:衣长不过膝或齐膝、两侧不开被、有腰澜的分裁短衣,见图27.4.1.6裙:围穿于下身的片状服装.所有裙片连缀于同,-裙头.见图28。4.1.6.1裳:共裙头的两片式裙,即礼裙,搭配礼服使用.见图29;或指礼服的下衣。4.1.6.2
裙裙:裙幅上使用打褶子工艺的裙子,见图30,3斜裁:俗称被裙,指用斜裁拆接方法做成的裙子,见图31。4.1.6.3
4.1.7袍:衣长过膝、穿着时衣襟朴互交掩的夹层长衣,见图32.4.1.8祷:通\裤”,大裤腰的裤子。多用作外裤,见图334.1.9裤:连裆短裤,通常贴身穿,见图344.1.10
罩衣:衣襟互不交掩的外家长衣,见图35.裂衣:贴身穿着的内衣,见图36,:通裁短衣的统称.
深衣:上下分裁制的袍服的统称,通常上衣为四片,下摆为斜裁成「二片,不开被。盘领服:领口为盘领的奖服饰的统称,服:衣服下摆接一道横,两侧不开的衫或袍服,见图37。缺膀服:两侧或后而开被的衫或袍服,见图38:衬袍:外装的内衬袍服.多为素色,见图39.半警:半袖的服饰统称,见图404.2特定体服
明制深衣:上下分裁制的袍服·上身为直领交襟,见图41,4.2.2朱子深衣:采代朱衰所创制的上下分裁制的袍服,上身为直领对襟,见图42,4.2.3曲裙袍:属丁上下分裁式,类似深衣,故又称曲裙深衣。曲裙袍右片衣襟加长形成角绕至背后,称续钩边,见图43。
4.2.4占裙袍:点领交襟分裁长衣,交襟下摆部分剪裁成垂直线.位丁身侧或侧后方.两侧不开被,搭配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见图44。4.2.5道袍:占领交襟通裁长衣,两侧仪,打褶,接内摆,见图45。4.2.6史撤:白领交襟,前身分裁,打可面褶,后为通裁,两侧有外、开夜接内摆的袍服见图46。4.2.7贴里袍:领交襟·上下分裁,腰以下满褶的袍服,亦可做马面式裙门,见图47。4.2.8袍:圆领交襟,上下通裁,多为点袖·侧面开被接内摆,背后缝有长带的袍服,见图48,4.2.9中衣;直领交襟短衣,多为素色.用作外装的内衬,见图49。2
4.2.10中单衣身为素色,镀深色缘边的袍服,用作礼服的内对,见图50。T/CTES1021—2019
4.2.11直设:古领交襟通裁长衣,不必加摆.两侧可开被,也可不开,可加护领,见图51。4.2.12
直身:直领交襟通裁长衣,侧边开被.打褶子,接外摆,见图52,3搭护,半袖或无袖的古领交襟长衫,两侧打褶子或开被接外摆,见图53。4.2.13
4.2.14褚子:属罩衣,衣领为古领对襟,衣身两侧开被至腋下.见图54。披风:属胃衣,衣领为古领对襟,领缘通常止于胸口并用系带或子丹扣系结,见图55。4.2.15
大擎:属罩衣,又称擎衣、鹤擎,衣领为直领对襟,大袖.两侧不开被,见图56。比甲:属罩衣,又名罩甲,半袖的对襟开被上衣,领子可做成古领、方领、圆领等样式,见图57.背心:属罩衣,无袖的古领对襟开被上衣.见图58。裘衣:属罩衣,通常为平袖,绒毛在外,见图59,中式斗筐:属罩衣,披在肩上的宽大无袖无帖的御寒外衣,见图60。4.2.21大衫:属罩衣,直领对襟大袖,后身用三角形插片来固定震,衣长指脚而,后摆可史地,见图61。
马而裙:前后其右四个裙门,两两重合,巾间有马而裙的裙子,见图62。鞠衣:上下分裁制的女装,上身为古领交襟或盘领交襟,下身不开被,斜裁「二片下摆,见图63抹胸:属裹衣,胸部贴身小衣,股以方尺之布制成,紧束于胸前,以系带系结,见图64:4.2.24
主腰:属囊衣,类似抹胸,为对襟,中问以纽扣系结,见图65。鼻祥:属亵衣,一种连裆短裤.形如鼻,见图66宋祷:由双层构成,单层为开裆,外层为侧边打裙开被的合科裤,也可将两层进行合并,见唐半臂:一种接的半臂,见图684.2.29裤褶服:上衣为直领浅交襟逍裁短衣,下身穿裤,搭配有革带等配件。4.2.30
祭服:祭祀时所着服装,为上衣下裳,搭配有大绶、蔽膝、组配等配件朝服:原为古代官员的最高等级礼服。现为在重大庆典时所着服装,为上衣下裳,搭配有大绶、4.2.31桌
蔽膝、组配等配件
4.2.32冕服:原为古代皇帝最高等级的礼服:现为重大庆典时重要人员所穿,为上衣下裳,搭配有大绶、蔽膝、组配等配件
4.2.33补服:原为古代官员的常服。现为前胸后背装饰有补子纹样的衣服统称。5首服
5.1巾类
5.1.1方巾:四方平古的软质巾,也叫四方平定巾,见图695.1.2四明巾:带有角的软质巾,为方巾的一种,见图70.5.1.3幅巾:即用整幅的布从额往后包发的一种头巾,间后把巾系紧,余幅使具百然垂后,垂长一般至肩,也垂长至背,见图71。
5.1.4乌纱折上巾:后有一对硬翅往上翘起的硬质巾,又名翼善冠,为樸头帽的一种,见图72.5.1.5儒市:四方平直,前低后高,并有两带垂丁脑后的软质巾,见图73。5.1.6介字巾:市顶部形如*介”字的软质巾,见图74。5.1.7东坡巾:因苏东坡所制而得名,以较硬的材质制作,具巾制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稍窄小前后左右各以角相间,戴之则有角,介两后问。见图75。5.1.8网市:编结如渔网,是一种系束发、暨的网罩,见图765.1.9唐市;以乌纱制成,形制与横头相似,区别在丁其后下垂二脚,里面有胎,向两旁分开,呈八字形3
T/CTES1021—2019
的软质巾,见图77.
5.1.10将巾:由武十模头加抹额演变而米,较为华丽的软质巾.为模头的一种,见图78,5.1.11老人巾:前高后低的软质巾,占吋多为老年人所戴而得名,见图79。飘飘巾:尖顶、前后都有一块帽顶片,后有长而细的飘带的软质市,见图80,5.1.12
5.1.13樸头:方形,四角有系带,包裹头部的黑色软巾、须搭配巾子使用,见图81:5.1.14,巾子:用来貿住发馨的较破樸头内衬,使樸有形。有平头小样、开元内样、英土蹄样、武家诸工样等多种样式,见图82,
5.1.15抹额:以布或革条箍于发际,制成扁平冠饰,有的还在结处缀以玉石等饰物,或是用皮毛制成,见图83。
5.2帽类
5.2.1模头帽:有硬质胎,黑色纱作表,也称“乌纱帽”。造型可圆可方,脑后可有多种样式的硬翅的帽了,见图84。
5.2.2大帽:通体黑色,帽檐平占且多宽大的帽子,见图85:5.2.3惟帽:支你幂篱,情檐较宽,檐下制有下乘的网纱,用于遮阳或掩而的,见图865.2.4六合帖:义称小帽、瓜皮帖,帖身用六片布拼成·无檐帖的帖子,见图87,5.2.5折檐帽:帽檐向1.翻折,多为毛毡制成的帽了,见图88。5.2.6风帽;多用厚实布料制成,左右两片,丁当中缝缀而成的帽子。戴时帽顶遮至前额,侧兜两颊,左右有带可系于下颌。
5.3.1平市愤:义称平1愤,一种硬质、平顶,后山翘起的帽了,见图89。5.3.2介:黑色的愤,后山翘起的尖顶呈介字形的帽子,见图90,5.4冠类
5.4.1小冠:体积较小,形如手状,穿戴时正束于头顺,用辫贯于馨,用系带系于颈的一种冠,见图91。5.4.2梁冠;一类冠的统称,指有横脊的一种冠,通大冠、逊贤冠、高山冠、远游冠、忠静冠等都属丁梁冠,与祭服、朝服等服饰搭配,见图92、图93:5.4.3皮介冠:以皮革为冠衣,冠上有饰物。股是皮革缝隙之间缀有珠玉宝石的-种冠,与朝服等服饰搭配使用,见图94,
5.4.4笼冠:用硬挺轻薄的材料制成,呈桶形,罩作巾愤之上的一种冠,与朝服、公服等服饰搭配使用,见图95
5.4.5缔布冠:用黑色的布制,穿戴时坚向置于头上的-种冠,在冠礼时使用,见图965.4.6武介冠:一奖冠的统称,指武官的礼冠,通常为漆纱制成,罩在愤1,有冠、武介人冠等多种类型,见图97
5.4.7貂蝉冠:一类冠的统称,以貂尾和金蝉为装饰。5.4.8风冠:饰有风凰纹样及珠宝的女性发冠,搭配婚服在婚礼时使用,见图98.5.5冕类
5.5.1冕:在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冠顶平占(称为冕),冠身呈占筒型(称为冠武),冠前后有垂下来的珠饰(称为巅),与冕服搭配使用,见图99.5.5.2爵介:形制如冕.无疏,与祭服、朝服、公服等服饰搭配使用,见图100。6足服
6.1鞋身
6.1.1履:浅口的鞋子,即鞋。
6.1.2靴:高简的鞋子,即子。
6.1.3履:木制底的鞋,
6.1.4袜;用织物缝制或编织的足套。6.2鞋头
圆头:鞋尖为圆形·鞋而平直。6.2.1
6.2.2方头:鞋尖为方形,韩鞋面平直。6.2.3云头:鞋尖有云纹装饰.鞋面平直。6.2.4翘头:鞋头有向上翘起的装饰。6.2.5马头:鞋头降起呈弓形
7配饰
T/CTES1021—2019
狄馨头所:圆锥形头饰.内置填充物、外覆黑纱.佩戴时罩于头顶发馨之1,并配以各种饰品,统称为“狄馨头面”
释:用来缩定发馨或冠的长针状发饰。7.3
钗:由两股警了合并而成的发饰。7.4
步摇:具有缩发功能的发饰,饰有垂珠。7.5
梳篦:整理头发的用具,齿稀的称“梳”,芮密的称\篦”,一般梳理头发用梳,清除发垢用篦。也川用作发饰
花:女性脸「的花饰,通常为贴饰,也可描绘,7.7
假:一种人上制造加配丁头上的发。供装饰或代直发。耳饰:戴在耳垂上的饰物,有耳挡、耳坠、耳钉、耳环等种类:璎珞:将项圈或项链以及长命锁等颈饰融为一体的一种饰物。镯:套在手腕或脚腕1的坏形装饰品,7.11
:戴在臂腕问的饰物:金属条盘绕成螺旋状、或山数个镯子组合而成。披帛:长条形状的巾子,-股由轻薄布料裁成。通常有花纹,也可为素色。禁步:将各种不同形状玉佩.以彩线穿合成串系在腰闻·用于压往裙摆云:置于府部的华丽饰品,宛如云霞。熟带:缝制于衣服侧而的装饰带。鱼袋:·种有鱼型装饰物的长方形饰品,志挂于腰间,腰牌:刻有化绶、文宁的木质或金属质腰牌,感挂于腰间岐:山披帛泄变而来,有竖和横被之分,搭配大衫在婚礼上使用敲膝:态垂于身前腰下的长条饰物,为上古服饰礼制遗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搭配冕服、朝服服使用
7.20组绶:用丝线织成、有装饰图案的织物悬挂丁身后.搭配冕服、朝服、祭服使用。7.21
组佩:由多件卡器中联组成、悬丁身体两侧的佩饰卡.搭配冕服、朝服、紧服使用:7.22
板:多为术质的长方形板子,搭配冕服、朝服、祭服等礼服在典礼场合使用,玉丰:为玉质的长条形板了,一头为炎二头为方,搭配冕服在典礼场合使用5
T/CTES 1021—2019
方心曲领:为布制,上圆下方,形似珞.象征天圆地方,搭配冕服,朝服、祭服在礼仪场合使用。7.24
带:为腰饰,用丝线编织成的化边或扁平的带了。革带:为腰饰·皮制的腰带,可搭配绮饰和躁屡带使用、鸾带:为腰饰,多为布制,常有精致绣花,两端有排穗的宽腰带。躁蝶带:为腰饰,挂载在革带上的竖状小带,用于装饰或衔挂物品。饰:为腰饰,附丁腰带上的装饰品。带钧:为腰饰,腰带上的挂钩。大带:为腰饰,又称为绅,礼服所用的布制腰带8纹样
8.1云肩纹
位于庐部.纹样外轮廓呈云庐形.义称柿蒂纹.见图101:8.2澜纹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8.2.1袖纹:横向连通左右衣袖的纹样,见图102,8.2.2膝纹:横向置于衣服下部接近膝盖处的纹样.见图1038.2.3腰纹:横间置于衣服腰部的纹样,见图104,8.2.4底纹:横向置于衣服底部的纹样,见图105,8.3团纹
适合圆形外形的纹样,见图106。8.4连续纹
以一个单位重复排列形成无限循坏、连续不断的纹样,见图107。8.5补子纹
置于胸口和背部、具有官服特征的方形或圆形纹样,见图108。8.6衣缘纹
位于衣服缘边呈长条状的纹样.见图109。9部件与款型
9.1襟型
9.1.1交襟:衣服前襟左右村交.又称大,见图110。9.1.2右祈:衣襟交叠时,左前襟掩向右,将右襟掩于内,见图1119.1.3对襟:衣服前襟相对,不相交,见图1129.2领型
领:领子展开平铺为直线.见图113。9.2.2
盘领:领子呈曲线,系结处超过人体中线,见图1149.2.3
曲领:领了呈曲线,长度人人超过人休的哮颈国见图,6
圆领:领子呈平圆形·系结处不超过人体巾线,见图116,立领:领子竖立,包裹脖颈,见图117祖领:领口开得很大,并Ⅱ散开呈U形,见图118。方领领口呈方形,见图119。
同肘:衣袖超出于指尖一个小臂的长度回腕:衣袖超出手指尖个手掌的长度,百袖:袖口与袖根同宽,袖身平直的袖型,见图120,窄袖:义称箭袖,袖口窄于袖根,袖身呈直线的袖型,见图121。广袖:又称大袖.袖口宽于袖根,袖身有较大曲线的袖型.见图122,垂胡袖:长度达到肘.袖身平占,袖口收小的袖型,见图123:琵琶袖:袖口收小、下部缝合,袖身形状曲线似琵琶的袖型,见图124。平袖:袖长及时的短衣袖,见图【25,9.4
内摆:又称暗摆,在衣服开被处的内侧缝制摆贴布的结构,见图126T/CTES 1021—2019
9.4.2外摆:又称明摆,在衣服开被处的外部缝制布料结构,有时可放置内撑,见图127。裁剪方式
通裁制:上下衣身不分开裁剪.无横向接缝,见图128.分裁制:上下衣身分开裁剪、然后再缝缀在-起,见图12910.2
图1中缝
图4袂
图2襟
图3袖
图6摆
T/CTES 1021—2019
图7裙
图10褂
图13澜
图16贴腋
图8缘
图11被
图14托肩
图17裙头
图12裆
图15小腰
图18马面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它国内标准标准计划
- JB/T10327-2011 耐火母线干线系统(耐火母线槽)
- QB/T4578-2013 溶剂基喷绘墨水
- QB/T4538-2013 水性柔性版耐高温预印油墨
- Q/QJA26-2005 航天型号飞行试验(任务)通用放行准则
- QCHM0001S-2016 复合调料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TB/T3523.1-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 第1部分:输出特性试验
- JB/T11880.2-2014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 第2部分:尿素溶液罐
- CECS214-2006 自承式给水钢管跨越结构设计规程
- NB/SH/T0832-2010 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 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 DGTJ08-2137-2014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 HG/T3287-2000 马拉硫磷原药
- JB/T11222-2011 低速汽车 钢板弹簧可靠性试验方法
- CB/T4114-2011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 JB/T11880.1-2014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