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CB/T 4525-2022船舶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要求

【其他行业标准】 船舶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08 16:35:38
- CB/T4525-2022
- 现行
标准号:
CB/T 4525-2022
标准名称:
船舶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要求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Hazards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shipbuilding enterprises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2-04-24 -
实施日期:
2022-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下载大小:
5.50 MB
标准ICS号:
造船和海上建筑物>>船舶和海上建筑物综合>>47.020.01造船和海上建筑通用标准中标分类号:
船舶>>船舶综合>>U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行业企业危险源的管理职责、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的分级、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清单和档案、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申报、危险源控制措施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船舶行业企业的危险源管理,船舶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外包工程承包单位可参照使用。

部分标准内容:
ICS47,020.:01
CCSU09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4525—2022
船舶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要求Hazardsidentificationandmanagementrequirementsoftheshipbuildingenterprises2022-04-08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船舶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要求CB/T 4525—2022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行业企业(简称企业)危险源的管理职责、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的分级、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清单和档案、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申报、危险源控制措施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船舶制造企业的危险源管理,船舶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外包工程承包单位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CB20617舰船建造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及隐患排查基本要求3术语和定义
3.1危险源Hazard
受技术、工艺、材料等条件限制,不可消除的,只能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可能性的安全风险。例如: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物品的场所、压力容器、动能源设备设施等4职责
4.1危险源归口管理部门
4.1.1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本企业危险源各项管理要求。4.1.2负责汇总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危险源清单(示例参见附录A),形成企业级危险源清单,并在需要时监督清单的更新情况。
4.1.3对危险源的隐患排查进行监督。4.1.4负责确定企业重要危险源的种类和范围。4.1.5负责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如发现有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按相关要求到当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4.2其他各部门
4.2.1负责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1
CB/T4525—2022
4.2.2定期更新本部门危险源清单并交危险源管理归口部门汇总。4.2.3负责建立本部门危险源档案。4.2.4负责对本部门危险源进行隐患排查。5危险源分类
按照造成伤害的原理不同,危险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化学能类: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给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失。化学能类危险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腐蚀、中毒等事故;b)电能类:电能类危险源产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原理是人体直接接触电源,受到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使组织损伤和功能性障碍甚至死亡。电能类危险源可能造成触电、灼伤、火灾等事故热能类:热能作用于人体或物品导致事故。热能类危险源可能导致烫伤事故、火灾等事故;c)
辐射能类:辐射能作用于人体或物品导致事故。辐射能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记忆力、免疫力下降,d)
严重者可致癌:
势能类:由于高度差、压力差等转化成动能作用于人体或物品导致事故。势能类危险源可能导e)
致爆炸事故、物体打击事故、高处坠落等事故;动能类:运动的物件作用于人体或物品导致事故。动能类危险源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物体打击f)
等事故;
g)其他类:有毒性的化学品等。6危险源分级
6.1危险源的分级
按照危险程度,企业危险源一般分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一般危险源。6.2重大危险源
6.2.1长期的或者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6.2.2企业应根据GB18218对企业内部现场环境进行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6.3重要危险源
6.3.1是指控制措施失效的情况下能造成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例如:各类重点站房等。6.3.2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判定重要危险源,可以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判定。6.3.3企业重要危险源一般包含但不仅限于:燃气站、乙炔站、氧气站、二氧化碳气站、危险化学品仓库、危险化学品废品仓库、变配电站、压缩空气站、气体供应间、锅炉房、泵站、油库及加油站、加油车、危险品运输车等。
6.4一般危险源
6.4.1其他危险源为一般危险源,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级。CB/T4525—2022
6.4.2一般危险源可以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造成事故的后果的综合情况进行分级,应根据具体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分级标准。
6.4.3一般危险源可参照采用下列适用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分级:作业安全分析法(JSA评价法,见附录B);a)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法,见附录C);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评价法,见附录D);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A评价法,见附录E);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评价法,见附录F);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评价法,见附录G);其它适用的方法。
7危险源辨识
7.1重大危险源应由企业危险源管理归口部门依据GB18218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辨识。7.2企业可根据CB20617对科研、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7.3以下内容可直接判定为危险源:a)固定危险源一站房类危险源:变电站;
配电站;
分配电间/柜;
压缩空气站;
一氧气站;
二氧化碳气站;
燃气站/汇流排间;
危险化学品仓库;
危险废弃物仓库;
加油站/油箱柜;
工业窑炉;
化学品处理槽/柜;
探伤房;
锅炉房;
-水泵房;
其他站房;
b)固定危险源一箱柜点类危险源:配电箱;
气体分配器;
CB/T4525—2022
气瓶存放点;
油品、油漆临时存放/使用点;
有毒化学品、放射源、射线装置等存放点;一其他箱柜、点。
c)移动危险源:
移动液压泵站;
移动高压电源:
一危险化学品运输车:
液化天然气(LNG)加注槽车;
加油船;
-其他移动危险源。
8危险源清单和档案
8.1企业可参照附录A的格式建立危险源清单。8.2重大危险源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建立档案。8.3企业应形成公司、部门一般危险源清单、重要危险源清单,清单应至少每年度进行更新;当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四新)时,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8.4企业应对确定的重要危险源建立档案。8.5危险源档案应包括的内容:
a)站房类危险源档案包括:
-概况(位置图、设备布置图、站房功能和设备设施技术性能说明);-站房安全管理规定;
相关相关方安全和作业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相关作业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电话;人员资质清单及证件;
防护装备清单;
-运行记录格式(交接班记录等);安全检查记录格式;
建设及“三同时”文档清单(可归档另存);-相关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记录;
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定期检验记录;消防、防雷、防静电定期检验记录;-相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资料汇总;安全警示标识布置图示;
其它必要的文件、资料、记录。4
b)箱、柜、点类危险源档案包括:定置位置图(必要的名称、技术参数、安全及防护设备等);一安全警示标识配置示意图;
一安全检查记录格式;
一相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资料汇总:有毒危险品管理规定(有毒物品):其它必要的文件、资料、记录。9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申报
CB/T4525—2022
9.1危险源辨识中符合GB18218及相关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申报、备案。
9.2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9.3对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按AQ3035的规定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实行日常监控,形成记录,并按相关要求将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数据、安全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监测数据与有关安全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网。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10.1技术控制措施包括:
a)消除措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b)预防措施。当消除危险源有困难时,可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排风装置、防护栏杆等;减弱措施。在无法消除危险源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轻危险因素的措施,如选择降温c)
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等;d)隔离措施。在无法消除、预防危险源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源隔离并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采取遥控作业,设置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等;连锁措施。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e)
f)警告措施。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g)个体劳动防护措施。在不能采用其他技术措施时,受危险源威胁的职工可以通过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防护。
10.2管理控制措施包括:
a)重要危险源的特殊管理措施。重要危险源的档案应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保管,定期对危险源进行评估整理;应在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对于有设计储量的危险源存放场所,应在场所标明最高存量:5
CB/T4525-2022
制度管理。危险源确定后,应依据危险源的特性及风险大小确定是否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b)
规定,内容如操作人员培训考核要求、日常管理要求、交接班要求、检查要求、信息反馈要求、危险作业审批、异常情况应急措施等;日常管理。企业应依据相关要求贯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好安全值班、安c
全交底,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相关制度、规定的安全检查要求进行检查;隐患排查。企业应按照本单位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对危险源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事d)
故隐患,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照规定分级实行信息反馈和整改,作好记录,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安全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应熟悉掌握本部门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一线员工熟悉岗位所有的e
危险源,明确危险源的特性及应急措施。重要危险源管理人员中需要取证的员工应按相关规定培训取得资格证;
应急救援措施。重大、重要危险源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当事故发生时,应立f)
即启动相关预案。
危险源清单示例见表A.1。
危险源
氧气瓶存放
桥式起重机
危险源
一般危险
源/X级
一般危险
源/X级
附录A
(资料性)
危险源清单示例
表A.1危险源清单示例
易发生事故/
职业病类型bzxz.net
控制措施
1)氧气瓶有防倾倒措施;
2)存放区域明确,有禁止烟火标志及氧气存放点告知牌;
3)附近10M内无易燃物;
火灾/爆炸
起重伤害/物
体打击
4)附近10M内有消防器材/设施;5)有管理责任人;
6)区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7)附近区域工作人员熟悉氧气特性
1)相关人员遵守企业《起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起重设备安
全操作规程》:
2)桥式起重机按公司相关要求定期进行保养、检维修;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4)操作人员、指挥人员持证上岗,掌握应急措施
CB/T4525—2022
相关标准
GB/T 150.1~4-
2011钢制压力容器
1)GB/T6067.1起
重机械安全规
2)CB4288船厂起
重设备安全技
术要求;
3)GB/T6067.5桥
式和门式起重
CB/T4525—2022
附录B
(资料性)
工作安全分析法(JSA)说明
B.1.工作安全分析法(JobSafetyAnalysis,简称JSA)是用来评估任何与确定的活动相关的潜在危害,保证风险最小化结构简单的方法。B.2JSA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与作业有关的基本风险分析工具,以确保风险得以有效的控制。JSA使用下列标准的危害管理过程
识别潜在危害并评估风险;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控制消除危害);b))
c)计划恢复措施(以防出现失误);这个过程适用于任何作业任务。d)
B.3JSA一般在控制房或作业现场进行。对于大型或复杂的任务,初始的JSA可以作在办公室以桌面练习的形式进行。其关键是JSA应由熟悉现场作业和设备的、有经验的人员进行作业安全分析。B.4JSA通常采取下列步骤:
实施作业任务的小组成员负责准备JSA。将作业任务分解成几个关键的步骤,并将其记录在作a)
业安全分析表中。JSA小组成员成员(通常3-4人),要求有相关的经验。建议:有1位了解作业区域和生产流程设备的操作人员,有1位负责实施作业小组的成员和1位安全专业人员;审查每一步作业,分析哪一个环节会出现问题并列出相应的危害。JSA小组可以使用由专业人b)
员针对具体作业任务而制定的危害检查清单:c)
针对每一个危害,应对现有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d)对于那些需要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的危害,可通过提问“针对这项危害,如何预防于控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以将风险控制在更低的范围?”,考虑在分析单内增加进一步的控制措施;审查完所有作业步骤后,安全主管或协调员或经理应将所有已识别的控制措施在安全分析工作e)
表中列出,包括:作业危害、控制要求、在作业期间谁负责实施执行等;安全主管或协调员或经理应将所有JSA文件存档,如果某项作业任务以后还可能进行,应考虑f)
建立JSA数据库,以备将来审查时借鉴和使用;负责该项作业任务的监督应确保在审批该项作业许可证时,作业安全分析表应和作业许可申请g)
单附在一起;
作业任务的负责监督负责向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介绍作业危害、控制措施和限制(通常通过作h)
业前安全会),确保所有控制措施都按照JSA的要求及时实施。8
附录C
(资料性)
格雷厄姆评价法(LEC评价法)说明CB/T4525—2022
C.1格雷厄姆评价法(又称LEC评价法),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XC。C.2具体赋分标准如下: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的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以此为基础,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个中间值,如表C.1所示。表C.1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L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Exposure):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到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C.2所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L表C.2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的暴露
CB/T4525—2022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Consequence):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范围变化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治疗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100之间,如表C.3。表C.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值C分数值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Danger):d)
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根据经验,危险性分值在20分或以下为低危险性;危险性分值在21~70之间,则需要加以注意;危险性分值在71~16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整改;危险性分值在161~320之间,有高度危险,必须立即整改;危险性分值大于或等于321,极度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按危险性分值划分危险性等级的标准如表C.4。表C.4危险等级划分D
危险性分值(D)
≥321
161~320
71~160
21~7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CCSU09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4525—2022
船舶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要求Hazardsidentificationandmanagementrequirementsoftheshipbuildingenterprises2022-04-08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船舶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要求CB/T 4525—2022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行业企业(简称企业)危险源的管理职责、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的分级、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清单和档案、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申报、危险源控制措施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船舶制造企业的危险源管理,船舶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外包工程承包单位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CB20617舰船建造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及隐患排查基本要求3术语和定义
3.1危险源Hazard
受技术、工艺、材料等条件限制,不可消除的,只能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可能性的安全风险。例如: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物品的场所、压力容器、动能源设备设施等4职责
4.1危险源归口管理部门
4.1.1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本企业危险源各项管理要求。4.1.2负责汇总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危险源清单(示例参见附录A),形成企业级危险源清单,并在需要时监督清单的更新情况。
4.1.3对危险源的隐患排查进行监督。4.1.4负责确定企业重要危险源的种类和范围。4.1.5负责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如发现有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按相关要求到当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4.2其他各部门
4.2.1负责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1
CB/T4525—2022
4.2.2定期更新本部门危险源清单并交危险源管理归口部门汇总。4.2.3负责建立本部门危险源档案。4.2.4负责对本部门危险源进行隐患排查。5危险源分类
按照造成伤害的原理不同,危险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化学能类: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给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失。化学能类危险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腐蚀、中毒等事故;b)电能类:电能类危险源产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原理是人体直接接触电源,受到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使组织损伤和功能性障碍甚至死亡。电能类危险源可能造成触电、灼伤、火灾等事故热能类:热能作用于人体或物品导致事故。热能类危险源可能导致烫伤事故、火灾等事故;c)
辐射能类:辐射能作用于人体或物品导致事故。辐射能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记忆力、免疫力下降,d)
严重者可致癌:
势能类:由于高度差、压力差等转化成动能作用于人体或物品导致事故。势能类危险源可能导e)
致爆炸事故、物体打击事故、高处坠落等事故;动能类:运动的物件作用于人体或物品导致事故。动能类危险源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物体打击f)
等事故;
g)其他类:有毒性的化学品等。6危险源分级
6.1危险源的分级
按照危险程度,企业危险源一般分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一般危险源。6.2重大危险源
6.2.1长期的或者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6.2.2企业应根据GB18218对企业内部现场环境进行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6.3重要危险源
6.3.1是指控制措施失效的情况下能造成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例如:各类重点站房等。6.3.2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判定重要危险源,可以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判定。6.3.3企业重要危险源一般包含但不仅限于:燃气站、乙炔站、氧气站、二氧化碳气站、危险化学品仓库、危险化学品废品仓库、变配电站、压缩空气站、气体供应间、锅炉房、泵站、油库及加油站、加油车、危险品运输车等。
6.4一般危险源
6.4.1其他危险源为一般危险源,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级。CB/T4525—2022
6.4.2一般危险源可以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造成事故的后果的综合情况进行分级,应根据具体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分级标准。
6.4.3一般危险源可参照采用下列适用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分级:作业安全分析法(JSA评价法,见附录B);a)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法,见附录C);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评价法,见附录D);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A评价法,见附录E);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评价法,见附录F);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评价法,见附录G);其它适用的方法。
7危险源辨识
7.1重大危险源应由企业危险源管理归口部门依据GB18218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辨识。7.2企业可根据CB20617对科研、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7.3以下内容可直接判定为危险源:a)固定危险源一站房类危险源:变电站;
配电站;
分配电间/柜;
压缩空气站;
一氧气站;
二氧化碳气站;
燃气站/汇流排间;
危险化学品仓库;
危险废弃物仓库;
加油站/油箱柜;
工业窑炉;
化学品处理槽/柜;
探伤房;
锅炉房;
-水泵房;
其他站房;
b)固定危险源一箱柜点类危险源:配电箱;
气体分配器;
CB/T4525—2022
气瓶存放点;
油品、油漆临时存放/使用点;
有毒化学品、放射源、射线装置等存放点;一其他箱柜、点。
c)移动危险源:
移动液压泵站;
移动高压电源:
一危险化学品运输车:
液化天然气(LNG)加注槽车;
加油船;
-其他移动危险源。
8危险源清单和档案
8.1企业可参照附录A的格式建立危险源清单。8.2重大危险源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建立档案。8.3企业应形成公司、部门一般危险源清单、重要危险源清单,清单应至少每年度进行更新;当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四新)时,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8.4企业应对确定的重要危险源建立档案。8.5危险源档案应包括的内容:
a)站房类危险源档案包括:
-概况(位置图、设备布置图、站房功能和设备设施技术性能说明);-站房安全管理规定;
相关相关方安全和作业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相关作业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电话;人员资质清单及证件;
防护装备清单;
-运行记录格式(交接班记录等);安全检查记录格式;
建设及“三同时”文档清单(可归档另存);-相关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记录;
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定期检验记录;消防、防雷、防静电定期检验记录;-相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资料汇总;安全警示标识布置图示;
其它必要的文件、资料、记录。4
b)箱、柜、点类危险源档案包括:定置位置图(必要的名称、技术参数、安全及防护设备等);一安全警示标识配置示意图;
一安全检查记录格式;
一相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资料汇总:有毒危险品管理规定(有毒物品):其它必要的文件、资料、记录。9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申报
CB/T4525—2022
9.1危险源辨识中符合GB18218及相关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申报、备案。
9.2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9.3对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按AQ3035的规定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实行日常监控,形成记录,并按相关要求将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数据、安全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监测数据与有关安全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网。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10.1技术控制措施包括:
a)消除措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b)预防措施。当消除危险源有困难时,可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排风装置、防护栏杆等;减弱措施。在无法消除危险源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轻危险因素的措施,如选择降温c)
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等;d)隔离措施。在无法消除、预防危险源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源隔离并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采取遥控作业,设置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等;连锁措施。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e)
f)警告措施。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g)个体劳动防护措施。在不能采用其他技术措施时,受危险源威胁的职工可以通过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防护。
10.2管理控制措施包括:
a)重要危险源的特殊管理措施。重要危险源的档案应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保管,定期对危险源进行评估整理;应在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对于有设计储量的危险源存放场所,应在场所标明最高存量:5
CB/T4525-2022
制度管理。危险源确定后,应依据危险源的特性及风险大小确定是否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b)
规定,内容如操作人员培训考核要求、日常管理要求、交接班要求、检查要求、信息反馈要求、危险作业审批、异常情况应急措施等;日常管理。企业应依据相关要求贯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好安全值班、安c
全交底,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相关制度、规定的安全检查要求进行检查;隐患排查。企业应按照本单位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对危险源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事d)
故隐患,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照规定分级实行信息反馈和整改,作好记录,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安全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应熟悉掌握本部门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一线员工熟悉岗位所有的e
危险源,明确危险源的特性及应急措施。重要危险源管理人员中需要取证的员工应按相关规定培训取得资格证;
应急救援措施。重大、重要危险源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当事故发生时,应立f)
即启动相关预案。
危险源清单示例见表A.1。
危险源
氧气瓶存放
桥式起重机
危险源
一般危险
源/X级
一般危险
源/X级
附录A
(资料性)
危险源清单示例
表A.1危险源清单示例
易发生事故/
职业病类型bzxz.net
控制措施
1)氧气瓶有防倾倒措施;
2)存放区域明确,有禁止烟火标志及氧气存放点告知牌;
3)附近10M内无易燃物;
火灾/爆炸
起重伤害/物
体打击
4)附近10M内有消防器材/设施;5)有管理责任人;
6)区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7)附近区域工作人员熟悉氧气特性
1)相关人员遵守企业《起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起重设备安
全操作规程》:
2)桥式起重机按公司相关要求定期进行保养、检维修;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4)操作人员、指挥人员持证上岗,掌握应急措施
CB/T4525—2022
相关标准
GB/T 150.1~4-
2011钢制压力容器
1)GB/T6067.1起
重机械安全规
2)CB4288船厂起
重设备安全技
术要求;
3)GB/T6067.5桥
式和门式起重
CB/T4525—2022
附录B
(资料性)
工作安全分析法(JSA)说明
B.1.工作安全分析法(JobSafetyAnalysis,简称JSA)是用来评估任何与确定的活动相关的潜在危害,保证风险最小化结构简单的方法。B.2JSA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与作业有关的基本风险分析工具,以确保风险得以有效的控制。JSA使用下列标准的危害管理过程
识别潜在危害并评估风险;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控制消除危害);b))
c)计划恢复措施(以防出现失误);这个过程适用于任何作业任务。d)
B.3JSA一般在控制房或作业现场进行。对于大型或复杂的任务,初始的JSA可以作在办公室以桌面练习的形式进行。其关键是JSA应由熟悉现场作业和设备的、有经验的人员进行作业安全分析。B.4JSA通常采取下列步骤:
实施作业任务的小组成员负责准备JSA。将作业任务分解成几个关键的步骤,并将其记录在作a)
业安全分析表中。JSA小组成员成员(通常3-4人),要求有相关的经验。建议:有1位了解作业区域和生产流程设备的操作人员,有1位负责实施作业小组的成员和1位安全专业人员;审查每一步作业,分析哪一个环节会出现问题并列出相应的危害。JSA小组可以使用由专业人b)
员针对具体作业任务而制定的危害检查清单:c)
针对每一个危害,应对现有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d)对于那些需要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的危害,可通过提问“针对这项危害,如何预防于控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以将风险控制在更低的范围?”,考虑在分析单内增加进一步的控制措施;审查完所有作业步骤后,安全主管或协调员或经理应将所有已识别的控制措施在安全分析工作e)
表中列出,包括:作业危害、控制要求、在作业期间谁负责实施执行等;安全主管或协调员或经理应将所有JSA文件存档,如果某项作业任务以后还可能进行,应考虑f)
建立JSA数据库,以备将来审查时借鉴和使用;负责该项作业任务的监督应确保在审批该项作业许可证时,作业安全分析表应和作业许可申请g)
单附在一起;
作业任务的负责监督负责向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介绍作业危害、控制措施和限制(通常通过作h)
业前安全会),确保所有控制措施都按照JSA的要求及时实施。8
附录C
(资料性)
格雷厄姆评价法(LEC评价法)说明CB/T4525—2022
C.1格雷厄姆评价法(又称LEC评价法),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XC。C.2具体赋分标准如下: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的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以此为基础,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个中间值,如表C.1所示。表C.1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L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Exposure):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到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C.2所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L表C.2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的暴露
CB/T4525—2022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Consequence):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范围变化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治疗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100之间,如表C.3。表C.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值C分数值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Danger):d)
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根据经验,危险性分值在20分或以下为低危险性;危险性分值在21~70之间,则需要加以注意;危险性分值在71~16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整改;危险性分值在161~320之间,有高度危险,必须立即整改;危险性分值大于或等于321,极度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按危险性分值划分危险性等级的标准如表C.4。表C.4危险等级划分D
危险性分值(D)
≥321
161~320
71~160
21~7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NB/T20133.2-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2部分涂层系统在模拟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评价试验方法
- SJ/T11242.2-2001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Ⅰ区)汉字64点阵字型 第2部分:黑体
- TB/T3193-2016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HG/T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 CB/T8523-2011 机械化滑道设计规范
- 06SG515-2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
- CB/T425-2011 低压粗油滤器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ZJBK34007-1988 舰用电气设备的外壳
- 97D302-2 双电源切换及母线分段控制接线图D302-1~3(2002年合订本)
- CB/T4167-2011 船用电气电铃、警钟和鸣音器
- CB/T4114-2011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 QB/T4398-2012 聚全氟乙丙烯(FEP)薄膜
- QB/T4273-2011 洗衣机排水泵技术要求
- SD218.4-1987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标准 球墨铸铁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