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QB轻工标准】 扣式电池组装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1 07:40:05
  • QB/T1759-199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B/T 1759-1993

  • 标准名称:

    扣式电池组装线

  • 标准类别:

    轻工行业标准(Q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2.76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B/T 1759-1993.
4.1.5电气系统应符 合CB 5226有关规定。
4.1.6气动系统应 符合GB 7932有 关规定。
4.1.7液压系统应符 合CB 3766有关规定。
4.1.8组装线及 单机应配备必要的操作使用的工、量、器具。
4.1.9安全卫生
4.1.9.1各单机应有安全防护装置,并应设有安全标志。
4.1.9.2电气系统应编号, 接线正确,接头连接牢固,布线整齐,安全保护装置措施可靠,安全要求应符合GB5226的有关规定。
4.1.9.3短接的动力电路和保护电路各导线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9。
4.1.9.4组装线空 运转时噪声声压值不得超过85dB (A)。
4.1.9.5组装线及单机操作工操作时应有防止静电的措施。
4.1.9.6正极成型机,负极组装机及涂布机应安装透明可开启式防尘罩。
4.1.10工作性能
4.1.10.1各 单机制造的扣式电池半成品、成品质量应符合《锌银扣式电池工艺制造规程》规定。
4.1.10.2组装线制造的扣式电池应符合GB 7168规定,成品事不得低于98%。成品电池经480h陈化后,应进行电池性能测试和外观检查,其合格事应不低于99%。年生产量应不低于400万只。
4.1.11寿命.
在遵守操作规程的情况下,两班制生产,大修期不少于5年。
4.2零件 加工与装配质量
4.2.1机械加工零件应不低于QB 1588. 2的有关规定。
4.2.2焊接件应符 合QB 1588.1中的有关规定。
4.2.3装配时 应按图样及有关要求进行,零件应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并应符合QB/T1588.3的有关规定。
4.3外观质量
4.3.1零部件表面应无锈蚀、磕碰及其它影响外观质量的机械损伤。
4.3.2表 面应无图样规定外的凸起凹陷等明显缺陷。
4.3.3发黑、 电镀等零件外露表面应光洁、无明显缺陷。
4.3.4油漆质量应 符合QB/T 1588.4有 关规定。
4.3.5组装线 上应固定有表示转向、安全等标志和产品标牌,标牌应清晰耐久,安装在规定位置,并应平整、牢固、符合GB/T 13306中的有关规定。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电池机械
1993-03--28发布
199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
QB/T1694-93电池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B/T1758-93R6电池贴标、套管热缩机QB/T1759-93扣式电池组装线
QB/T1819-93R6纸板电池生产线·.QB/T1820-93
调粉机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扣式电池组装线
QB/T1759-93
本标准规定了扣式电池组装线(以下简称“组装线”)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组装线及其所属单机。2引用标准
QB/T1694
电池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5226
GB7932
GB3766
GB7168
机床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锌银扣式电池
QB/T1588.1
QB/T1588.2
QB/T1588.3
QB/T1588.4
GB/T13306
轻工机械
轻工机械
轻工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轻工机械
产品标牌
ZBJ50004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的测定JB2759
9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3.1型号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组装线的型号应符合QB/T1694的规定。3.2基本参数
组装线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表1
额定生产能力
总功率
气压系统压力
液压系统压力
真空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4-15批准-14-
只/min
1993—1201实施
3.3结构型式
QB/T1759-93
按单机转盘运动状态分两种型式:间歇旋转式和间歇直进式,见表2。3.3.13
型式I
型式Ⅱ
组装线包括单机
1.正极成型机
2.正极组装机
3.负极组装机
4.封口机
5.装盘机
1.正极成型机
2.正极组装机
3.负极组装机
4.封口机
5.装盘机
6.涂布机
机械结构型式(以单机转盘运动状态分)间歇旋转式
间歇旋转式
间歇直进式
间歇旋转式
3.3.2各单机应分别采用P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控制应灵敏可靠。整条组装线应采用脑集中控制、监测。
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组装线及各单机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1.2组装线工作环境条件
4.1.2.1工作环境温度23±3℃。4.1.2.2工作环境相对湿度(RH)不高于60%。4.1.3运行性能
4.1.3.1组装线及各单机运行性能。。启动和运行应平稳:
b。转盘各工位定位应精确
c。各部位动作应协调可靠。
4.1.3.2气动、液压、真空元件应无失控现象。4.1.3.3气动、真空管路排列应整齐、畅通,不应有泄漏。4.1.3.4液压管路应畅通,压力应在4~7MPa间可调,管路不应有明显滴漏。4.1.3.5电脑监控系统应有断电记忆功能。-15-
QB/T1759-93
4.1.3.6可编程序控制器(PC)控制应灵敏准确,运行程序满足机械动作要求。4.1.4精度
正极成型机如表3。
正极组装机如表4。
负极组装机如表5。
封口机如表6。
涂布机如表7。
塞规塞人处
检测项目
盘上端
面跳动
转盘最
大间隙
孔与上
冲头重
指示器
按图示要求,将指示器
固定于工作台面,指示器
触头垂直触及转盘上端
面,手动旋转转盘360°,
以指示器读数最大差值计
按图示位置塞入0.05mm
厚塞规,如不能通过,则
用0.04mm厚塞规再塞,
如下依次类推,以能塞入
的塞规厚度计转盘该点间
隙。手动旋转转盘,当转
盘定位置时塞测,一周
360°,共停测6次,以塞
测6次最大间计
手动旋转转盘360°,转
盘定位置时手动将上冲头
插人下模,共检测6个位
置,12个工位,要求上冲
0.05主加压冲头
头顺利进人下模,精度值
S= (Dmax-dmin)×1
式中:Dmar为下模最大尺
寸;dmin为主加压冲头最
小尺寸
专用检验杆
QB/T175993
续表8
检测项目
盘工位
孔与预
加压冲
头重合
检测项目
上端面
工位孔
与冲模
重合度
0.1预加压冲头
指示器
0.15专用检验杆
检验方法
手动旋转转盘360°,转盘
定位置时,手动将冲头插
入转盘工位孔,共检测6个
位置,12个工位,要求冲
头顺利进人下模。精度值
S=(Dmax-dmin)×l
式中:Dmax为副转盘工
位孔最大尺寸+dmin为预
加压冲头最小尺寸
检验方法
按图示要求,将指示器
固定于工作台面,指示器
触头垂直触及转盘上端面,
手动旋转转盘360°,以指
示器读数最大差值计
手动旋转转盘360°,转
盘定位置时,手动将专用
检测杆插入转盘工位孔,
共检测8次,16个工位,
要求检测杆顺利进入转盘
工位孔。精度值
S=(Dmax-dmin)×
式中,Dmax为转盘工位
孔最大尺寸;dmin为专用
检验杆最小尺寸
主转盘
工作台
上冲杆
专用检验工具(1)
专用检验工具(2)
主转盘
上冲杆
专用检验工具(1)
预封口模
QB/T1759-93
检测项目
盘端面
杆与主
转盘工
位孔重
杆与预
封口模
重合度
指示器
专用检
验工具
专用检
验工具
检验方法
按图示要求,将指示器
固定于工作台面,指示器
触头垂直触及转盘上端
面,旋转主转盘360°,以
指示器读数最大差值计
按图示要求分别将专用
检验工具(1)(2)装入
上冲杆中孔及主转盘任意
一对等分孔内,使主转盘
摇至“定位置”后,手压
动上冲杆使检验工具(1)
无明显阻力地插入检验工
具(2)的孔内5mm,两
检验工具之间的配合间隙
值即为上冲杆与主转盘等
分孔的位置精度。精度值
S=(Dmax-dmin)x
式中:Dmax为检具(2)
中孔最大尺寸,dmin为检
具(1)最小尺寸
按图示要求将检验工具
(1)装人上冲杆中孔固
定,然后将预封口模装到
已确定的模架上固定,用
手压动上冲杆使检验工具
(1)无明显阻力地插人预
封口模中孔内5mm处,
检验工具(1)与预封口
模中孔的配合间随值即为
上冲杆与预封口模位置精
度。精度值S=
dmin)×1
式中Dmax为预封口模
中孔最大尺寸,dmin为
检具(1)最小尺寸
负极盖转盘
工作台
工作台
上冲杆
检验工具
封口模
QB/T1759-93
检测项目
盖转盘
端面跳
检测项目
端面跳
杆与封
口模重
指示器
指示器
专用检
验工具
检验方法
按图示要求,将指示器
触头垂直触及负极盖转盘
端面固定,打开操纵板上
的手动开关,使转盘旋转,
转盘转动一周,以指示器
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按图示要求将指示器垂
直触及转盘端面固定,手
动使转盘回转一周,以指
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封口模固定在已确定的
模架上,
再按图示要求书
检验工具装人上冲杆中
然后将与上冲
孔内固定,
杆连接的传动件拆掉,
手压动上冲杆使专用检验
工具无明显阻力地插入封
口模中孔内5mm,检验工
县与封口模中孔间的配合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简隙值,即为上冲杆与封
口模的位置精度。精度值
S=(Dmax-dmin)x1
式中.Dmax为封口模中
孔最大尺寸,dmin为检
真最小尺寸
77777777777
QB/T1759—93
检测项目
盘端面
盘径向
盘端面
盘径向
指示器
指示器
指示器
指示器
检验方法
按图示,将指示器触头
垂直触及转盘下端面,手
摇主转盘间歇转动一周,
以指示器读数最大差值计
按图示,将指示器触头
垂直触及被测表面,手摇
主转盘一周,以指示器读
数最大差值计
按图示,将指示器触头
垂直触及副转盘上端面,
手摇副转盘间歇转动
周,以指示器读数最大差
按图示,将指示器触头
垂直触及被测表面,手摇
副转盘间歇转动一周,以
指示器读数最大差值计
QB/T1759-93
4.1.5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有关规定。4.1.6气动系统应符合GB7932有关规定。4.1.7液压系统应符合GB3766有关规定。4.1.8组装线及单机应配备必要的操作使用的工、量、器具。4.1.9安全卫生
4.1.9.1各单机应有安全防护装置,并应设有安全标志。4.1.9.2电气系统应编号,接线正确,接头连接牢固,布线整齐,安全保护装置措施可靠,安全要求应符合GB5226的有关规定。4.1.9.3短接的动力电路和保护电路各导线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9。4.1.9.4组装线空运转时噪声声压值不得超过85dB(A)。4.1.9.5组装线及单机操作工操作时应有防止静电的措施。4.1.9.6正极成型机,负极组装机及涂布机应安装透明可开启式防尘罩。4.1.10工作性能
4.1.10.1各单机制造的扣式电池半成品、成品质量应符合《锌银扣式电池工艺制造规程》规定。
4.1.10.2组装线制造的扣式电池应符合GB7168规定,成品率不得低于98%。成品电池经480五陈化后,应进行电池性能测试和外观检查,其合格率应不低于99%。年生产量应不低于400万只。
4.1.11寿命
在遵守操作规程的情况下,两班制生产,大修期不少于5年。4.2零件加工与装配质量
4.2.1机械加工零件应不低于QB1588.2的有关规定。4.2.2焊接件应符合QB1588.1中的有关规定。4.2.3装配时应按图样及有关要求进行,零件应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并应符合QB/T1588.3的有关规定。
4.3外观质量
4.3.1零部件表面应无锈蚀、磕碰及其它影响外观质量的机械损伤。4.3.2表面应无图样规定外的凸起凹陷等明显缺陷。4.3.3发黑、电镀等零件外露表面应光洁、无明显缺陷。4.3.4油漆质量应符合QB/T1588.4有关规定。4.3.5组装线上应固定有表示转向、安全等标志和产品标牌,标牌应清晰耐久,安装在规定位置,并应平整、牢固、符合GB/T13306中的有关规定。5试验方法
5.1运行性能通过目测及听觉检验组装线的运行情况应符合4.1.3条的要求。5.24.1.4条精度检验按表3~7进行。5.34.1.9.3条试验用500V摇表按GB5226中有关规定测试。5.44.1.9.4条试验用声级计按ZBJ50004中有关规定测试。—21
5.5目测外观,符合4.3条规定。QB/T1759-—93
5.64.1.10工作性能检验采用实物投料试车考核法,考核一班,每班8h计(称量,工艺调整,工艺清扫等工艺辅助时间除外计算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应达到表1中指标要求,生产的电池质量应符合GB7168规定。
5.7寿命试验,必要时可在用户单位进行。5.8其它项目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检验。5.9计算公式按附录A(补充件)规定。6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1出厂检验
6.1.1每条组装线出厂前应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6.1.2单机出厂前应按4.1.3条进行运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出厂。6.1.3组装线出厂前应按4.1.10条进行工作性能试验,按4.1.3条进行运行性能试验,按4.1.4条进行精度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6.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应包括技术要求全部内容及基本参数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产品停产二年后,恢复生产时;C。当累计生产10条生产线时,周期性进行一次;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3判定
验收、型式检验时应用主要指标全部达到法。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在组装线明显位置应安装标牌,并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7.2包装应符合JB2759中有关规定。7.3包装储运指示标志应符合GB191中有关规定。7.4运输、贮存应符合陆路、海路有关部门的规定。7.5随机文件
随机文件应齐全,内容确切,并采用防潮资料袋封装。7.5.1
7.5.2随机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使用说明书:
b。产品出厂合格证:
c.装箱单。
7.6组装线包装后应在库房中贮存,严禁露天堆放,贮存期超过一年必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22—
QB/T1759—93
计算公式
(补充件)
年生产量二每班产量×制度工作日装盘机输出电池成品数×100%
组装线成品率一
组装线投入正极壳数
涂布机成品合格率=途布机输出合格成品数×100%涂布机投人负极盖数
合格成品数
×100%
组装线成品合格率=
装盘机输出电池成品数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技术装备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常州电池厂广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敖大,郑文佳,陈焕良。—2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