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D通讯标准】 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 VPN)测试方法
- YD/T1945-2009
- 现行
标准号:
YD/T 1945-2009
标准名称:
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 VPN)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09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945-2009.Test Method of BGP/MPLS VPN.
1范围
YD/T 1945规定了对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 VPN)进行测试的项目和内容,包括网络功能和业务测试、服务质量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及管理测试等。
YD/T 1945适用于支持BGP/MPLS VPN业务的设备和网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156路由器测试规范一高端路由器
YD/T 1440-2006路由器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一中低端路由器 (基于Pv4)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虚拟专用网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对连接到骨千网上的站点集合施加某种控制策略,生成站点的子集,当某一子集同时包含 两个或更多的站点,且这些站点之间通过骨干网连接具有可达性时,称这个子集为VPN。
当VPN所有站点属于同一.企业时,VPN被看 作是内联网(Intranet) 。当VPN站 点属于不同企业时,VPN被看作是外联网(Extranet)。单个站点可以属于多个VPN,可以同时属于一个Intranet或多个Extranet.
本标准的VPN中,不再区分Intranet和Extranet.
3.1.2
站点Site
对于特定的骨干网,一个不需要通过骨千网就能完成互联的IP网络系统,被称之为一个站点(Site) 。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945-2009
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VPN)测试方法Test Method of BGP/MPl S VPN2009-06-15发布
2009-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测试拓扑环境……
5 BGP/MPLS VPN 接入侧测试
6 BGP/MPLS VPN 网络侧测试
7 BGP/MPLS VPN 功能测试-
7.1组网功能测试.
7.2VPN访问Internet功能测试·7.3跨域功能测试
7.46PE功能测试
7.5Carrier's Carnier功能测试.8 BGP/MPLS VPN服务质量测试-
9 BGP/MPLS VPN 性能测试..
10 BGP/MPLS VPN 安全测试-
11 BGP/MPLS VPN 管理测试.....11.1网管拓扑功能
11.2故障管理功能
11.3性能管理功能
11.4配置管理功能
11.5安全管理功能.
11.6告警管理功能··
11.7基于VPN的流最采集功能
11.8业务网管功能
KNiKAa-
YD/T 1945-2009
....20
本标准是“IP虚拟专用网(VPN)”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YD/T 1190-2002
—YD/T 1471-2006
YD/T1943-2009
YD/T 1476-2006
-YD/T 1945-2009
-YD/T 1477-2006
-YD/T 1942-2009
基于网络的虚拟P 专用网(IP-VPN)框架基于P 的二层虚拟专用网(VPN)业务技术要求公用三层虚拟专用网业务技术要求YD/T 1945-2009
基T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VPN)技术要求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IPLSVPN)测试方法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IPLSVPN)组网要求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技术要求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测试方法YD/T1476-2006《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VPN)技术要求记套使用。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辉、马科、商巍1范围
YD/T1945-2009
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VPN)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对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VPN)进行测试的项目和内容,包括网络功能和业务测试、服务质量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及管理测试等。本标准适用于支持BGP/MPLSVPN业务的设备和网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期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木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透用于本标准。YD/T 1156
YD/T1440-2006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路由器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
路由器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中低端路由器(基于Pv4)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
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对连接到骨干网上的站点集合施加某种控制策略,生成站点的子集,当某一子集同时包含两个或更多的站点,且这些站点之间通过臂干网连接具有可达性时,称这个了集为VPN。当VPN所有站点属于同一企业时,VPN被看作是内联网(Intranet)当YPN站点属于不同企业时,VPN被看作是外联网(Extranet)。单个站点可以属于多个VPN,可以同时属于一个Intranet或多个Extranet。本标准的VPN中,不再区分Intranet和Extranet。3.1.2
站点Site
对于特定的骨于网,一个不需要通过骨千网就能完成互联的IP网络系统,被称之为一个站点(Site)。通常,这些主机和网络设备系统在地理上比较集中。但是两个地理位置较远的站点通过租用线路连接,运行适当的路由协议(如OSPF)来传播路由,并且这个租用线是这两个站点问数据转发的优选通道,那么这两个站点对于PE可以认为是一个VPN站点,即使每个站点有自己的CE路由器。这里的站点是一个拓扑概念,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如果站点间的租用线失效,则一个站点变成两个站点,两个站点间可以使用VPN来通信。
骨干网Backbone
-TIKANIKAa
YD/T 1945-2009
骨干网指的是包括P路由器、PE路由器等设备组成的网络,由运营商或ISP管理和运营,在本标准中特指为用户提供BGP/MPLSVPN业务的运营商网络3.1.4
用户边缘(CE)设备
用户边缘(CE)设备位于客户网络的边缘,它通过到一个或多个运营商边缘(PE)设备的数据连接链路为用户提供对运营商的接入。这里的连接可以是ATM、中继、以太网、PPP以及各种隧道等。CE设备可以是一台主机、以太网交换机或路由器,通常情况下,CE设备是一台路由器,一个站点可能包含多个路由器,仅将连接到PE的路由器称为CE。CE与直连的PE设备建立路由邻接关系。CE路由器将站点的本地路由广播给PE路由器,并从PE路由器学习远端VPN路由。不同站点的CE路由器之间不能直接交换路由信息。
运营商边缴(PE)设备
运营商边缘(PE)设备位于运营商网络的边缘,通常是路由器设备。PE路由器使用静态路由、RIPv2、OSPF或BGP与CE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为了增强VPN的可扩展性,对于PE路由器来说只需维护与其直接相连的VPN路由信息,而不要求PE路由器维护运营商网络中所有VPN的路由信息。当使用MPLS对VPN业务进行转发以穿越运营商网络时,入口PE路由器的作用相当于入口LSR,而出口PE路由器的作用相当于出口LSR。3.1.6
运营商(P)路由器
运营商(P)路由器是运营商网络中不连接CE设备的路由器。如果骨干网采用MPLS技术,当PE路由器对VPN数据业务进行转发时,P路由器的功能相当于传输LSR。由于数据在MPLS骨干网中被转发时使用了多层标记堆栈,P路由器只需要维护到达运营商PE路由器的路由,所以P路由器不需要为每个站点维护特定的VPN路由信息。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utonomous System
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RouterBorder Gateway Protocol
Custonier Edge
Device Under Test
External Border Gateway ProtocolInternal Border Gateway Protocol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Protocol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自治系统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边界网关协议
用户边缘设备
被测设备
外部边界网关协议
内部边界网关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互连网协议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协议
互连网业务提供者
4测试拓扑环境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ahel Switched Path
Mul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Opcn Shortest Path First
Provider
Provider Edge
Quality of Service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esourceReservation Prolccol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Routing and Forwarding
YD/T 1945-2009
标记分发协议
标记交换路径
多协议标记交换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运营商路由器
运营商边缘设备
服务质量
路由信息协议
资源预留协议
虚拟专用网
VPN路由转发表
本标准的测试用例采用以下几种测试拓扑环境配置,在采用以下拓扑环境时都假定在包括P、E路由器的骨干网络中已经为VPN1和VIN2进行了相应的BGP/MPLSVPN配置。BGP/MPLSVPN测试拓扑1如图1所采。VPN2
图 1 BGP/MPLS VPN 测试拓扑 1BGP/MPLSVPN测试拓扑2如图2所示。VPN2
图 2 BGP/MPLS VPN 测试拓扑 2BGP/MPLSVPN测试拓扑3如图3所示。VPNI
图3BGP/MPLSVPN测试拓扑3
-IKANIKAa-
站点2
站点:
站点2
站点2
站点3
YD/T 1945-2009
BGP/MPLSVPN测试拓扑4如图4所示。VPN2
站点军
图4BGP/MPLSVPN测试拓扑4
BGP/MPLSVPN测试拓扑5如图5所示:VPN2
站点1
站点#
PEaient/Spake
(RR/Hub)bZxz.net
PL 2 (Cie ntpoke )
站点3
图5BGP/MPLSVPN测试拓扑5
BGP/MPLSVPN测试拆扑6如图6所示。VPNI
图6BGP/MPLSVPN测试拓扑6
BGP/MPLSVPN测试拓扑7如图7所示。YPNG
图 BGP/MPLS VPN 测试拓扑 7BGP/MPLSVPN测试拓扑8如图8所示。VPN2
站点1
图8BGP/MPLSVPN测试拓扑8
站点2
站点2
站点2
站点1
站点3
站点:
站点2
站点2
BGP/MPLSVPN测试拓扑9如图9所示。VPNI站点1
仅表/选量发生器
站点2
图9BGP/MPLSVPN测试拓扑9
BGP/MPLSVPN测试拓扑10如图10所示。SUT: PE 1
图10BGP/MPLSVPN测试拓扑10
5BGP/MPLSVPN接入侧测试
YD/T1945-2009
在BGP/MPLSVPN的组网中,PE设备与CE设备之间的路HI分发可以采用静态路由的方式,也可以采用OSPF、BGP(IRGP或EBGP)、RIP或ISIS等路由协议。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CE端采用静态路由接入PE时的BGP/MPLSVPN建立测试测试目的:检验PE设备与CE设备间配置静态路由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在PE1上分别配置到CE1和CE2的静态路由,在PE2上分别配置到CE3和CE4的静态路由预期结果:
在步骤(2)中,相同VPN的站点间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间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ikNiKca
YD/T1945-2009
测试编号:2
测试项目:CE端采用OSPF协议接入PE时的BGP/MPLSVPN建立测试测试目的:检验PE设备与CE设备间配置OSPF协议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PE1与CE1、CE2间运行OSPF协议,PE2与CE3、CE4间运行OSPF协议预期结果:
在步骤(2)中,相同VPN的站点间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间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测试编号:3
测试项目:CE端采用BGP协议接入PE时的BGP/MPLSVPN建立测试测试目的:检验PE设备与CE设备间配置BGP协议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PE1与CE1、CE2间分别建立EBGP邻接关系,PE2与CE3、CE4问分别建立EBGP邻接关系预期结果:
在步骤(2)中,相间VPN的站点间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间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测试编号:4
测试项目:CE端采用RIP协议接入PE时的BGP/MPLS VPN建立测试测试目的:检验PE设备与CE设备间配置RIP协议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測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PE1与CE1、CE2间运行RIP协议,PE2与CE3、CE4间运行RIP协议:预期结果:
在步骤(2)中,相同VPN的站点间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间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6
测试编号:5
测试项目:CE端采用ISIS协议接入PE时的BGP/MPLSVPN建立测试(可选)测试月的:检验PE设备与CE设备间配置ISIS协议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PE1与CEI、CE2间运行ISIS协议,PE2与CE3、CE4间运行ISIS协议预期结果:
在步骤(2)中,相同VPN的站点问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间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6BGP/MPLSVPN网络侧测试
YD/T1945-2009
在BGP/MPLS VPN的组网中,骨干网的PE与P设备之间可以采用OSPF、ISIS等域内路由协议;对标签分发协议也可以采用LDP或RSVP-TE。测试编号:6
测试项H:骨干网络IGP采用OSPF协议时的BGP/MPLSVPN建立测试测试目的:检验骨干网络的设备问运行OSPF协议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骨干网的PE与P设备之间运行OSPF协议预期结果:
在步骤(2),相同VPN的站点间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间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测试编号:7
测试项目:骨干网络IGP采用ISIS协议时的BGP/MPLSVPN建立测试测试I1的:检验骨下网络的设备间运行ISIS协议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骨干网的PE与P设备之间运行ISIS协议预期结果:
在步骤(2)中,相同VPN的站点间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问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iiNiKca
YD/T 1945-2009
测试编号:8
测试项目:标签分发协议采用LDP时的BGPMPLSVPN建立测试测试目的:检验骨于网络中标签分发协议采用LDP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骨干网的PE与P设备之间运行OSPF协议;(3)骨干网标签分发协议采用LDP协议预期结果:
在步骤(3)中,相同VPN的站点间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间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测试编号:9
测试项目:标签分发协议采用RSVP-TE时的BGP/MPLSVPN建立测试测试目的:检验骨干网络中标签分发协议采用RSVP-TE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骨干网的PE与P设备之间运行OSPF协议:(3)骨于网标签分发协议采用RSVP-TE协议预期结果:
在步骤(3)中,相同VPN的站点间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问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BGP/MPLSVPN功能测试
7.1组网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10
测试项目:CE端采用不同链路接口的BGP/MPLSVPN建立测试测试目的:检验CE端采用不同链路类型时BGP/MPLSVPN的建立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CE端采用不同链路接口(包括HDLC、PPP、以太网等)预期结果:
在步骤(2)中,相同VPN的站点间可以正常通信,不同VPN的站点间不能通信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8
测试编号:11
测试项目:不向VPN间地址重叠测试测试目的:检验不同VPN的内部地址是否可以重叠测试配置:测试拓扑1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在相应设备上进行BGP/MPLSVPN配置,并保证配置的正确性;YD/r 1945-2009
(3)在VPN1的站点I内配置一个A.A.A.A的地址,在VPN2的站点1内也配置一个A.A.A.A的地址,并分别通过骨干网发布到各白的VPN内:(4)从VPN1的站点2向A.A.A.A发送Ping包,从VPN2的站点2向A.A.A.A发送Ping包预期结果:
(1)在步骤(3)中,在CE3和CE4上都存在A.A.A.A的路由:(2)在步骤(4)中,从VPN1的站点2和VPN2的站点2都可以Ping通各自VPN内的A.A.A.A地址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测试编号:12
测试项:一个站点连接网个PE
测试目的:检验同一个站点同时连接两个PE时的功能测试配置:测试拓扑2
测试过程:
(1)按测试环境连接设备,并保证网络的连通性;(2)在相应设备上进行BGP/MPLSVPN配置,并保证配置的正确性(3)在PE1和PE2上分别配置CE5属于VPN1:(4)从VPN1的站点|向VPN1站点3内的地址发送Ping包,从VPN1的站点2向VPN1站点3内的地址发送Ping包
预期结果:
(1)在步骤(2)中,在CE2和CE4上部存在到VPN1站点3的路由;(2)在步骤(4)中,从VPN1的站点1和站点2都可以Ping通VPN1站点3内的地址判定原则:
应符合预期结果要求,否则为不合格KNiK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