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 GA/T 1152-2014 安全防范手持式视频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

【GA公共安全标准】 安全防范手持式视频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
- GA/T1152-2014
- 现行
标准号:
GA/T 1152-2014
标准名称:
安全防范手持式视频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0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A/T 1152-2014.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andheld video detectors in security use.
1范围
GA/T 1152规定了手持式视频检查仪(以下简称“检查仪")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分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随机技术文件.运输和贮存。
GA/T 1152适用于安全防范用手持式视频检查设备,是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此类设备的基本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2008 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
GB/T 2423.2-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
GB/T 2423.3-2006电工电 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5- 1995 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2008电工电 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Fc:振动(正弦)
GB 4208- 2008 外壳防 护等级(IP代码)
GB/T6593--1996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 6996- -2012 透 射式电视测试图
GB/T 7401- 1987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 8897.4-2008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
GB 15208.1-2005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1152—2014
安全防范
手持式视频检香仪
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guirements for handheld video detectors in security use2014-04-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14-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A/T1152—2014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太和银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重庆市公安局公交治安管理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彩霞、吴炬、郑文、黄瑾、张文熙、刘一麟、刘川平、高昂、刘晓新、潘志福、兰涛、王宇轩。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安全防范手持式视频检查仪
通用技术要求
GA/T1152—2014
本标准规定了手持式视频检查仪(以下简称“检查仪”)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分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随机技术文件、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防范用手持式视频检查设备,是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此类设备的基本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4208—2008
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65931996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6996—2012
透射式电视测试图
GB/T7401-19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8897.4-2008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GB15208.1—2005
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T17799.1一1999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2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GB17799.3-201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handheldvideodetector
手持式视频检查仪
一种可以通过控制部分操作前端的视频采集设备,对车辆底部、狭窄空间等人员介人和观察困难的场合或环境进行检查或搜索的仪器。该类仪器一般由前端组件、传输和延展部分、控制和显示部分组成。
前端组件fore-end subassembly由视频采集设备、辅助光源、调整机构或通讯模块等共同组成的现场探测构件1
GA/T1152—2014
传输和延展组件transmissionandextensionsubassembly用于检查仪前端组件与控制和显示组件之间信息传输并延展前端组件与控制和显示组件距离的构件。可以是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形式,有线传输一般包括折叠支架、伸缩套管和柔性软管。3.4
控制和显示组件controlanddisplaysubassembly用于控制前端视频采集设备,显示视频采集结果及记录采集内容的构件。3.5
辅助光源auxiliaryillumination环境光线不足时,用于环境照明、提高检查仪拍摄清晰度的照明组件。4分类分级
4.1分类
4.1.1按传输方式分,手持式视频检查仪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类型。4.1.2按结构形式分,检查仪分为折叠支架、伸缩套管、柔性软管、分体结构四种类型。4.1.3按功能分,检查仪分为单纯检查式、含记录功能式、含软件系统式、含夜视功能式等类型。4.2分级
根据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同,检查仪分为A、B、C三级(见表1)。检查仪至少应满足C级要求。
表1检查仪等级
检查仪等级
图像主观评价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力
灰度等级
5技术要求
外观、重量及机械结构要求
5.1.1外观
≥1000万像素
≥500线
检查仪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800万像素
>350线
≥500万像素
≥250线
a)外观应完好,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裂纹、褪色及永久性污渍,无明显变形和划痕,金属件应无毛刺、无锈蚀;
b)前端组件应无裸露的导线、传输线缆和勾扯物体的尖角锐棱;C
外壳表面的标记和字符应清晰可辨。5.1.2重量
检查仪重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整机重量应小于或等于5kg;
b)有线传输式检查仪手持部分重量应小于或等于3kg;c)无线传输式检查仪手持部分重量应小于或等于1.5kg。5.1.3机械结构
检查仪机械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GA/T1152--2014
a)应能够承受正常使用和运输中的振动和冲击,而不致引起机械结构和性能受损机械连接构件应无松动、位移或脱落;b)
c)手柄、脚轮等控制机构应操作灵活:d)有线传输式检查仪传输和延展组件应具备一定的支撑强度,且检查仪延展组件弯曲或延伸到机械极限位置时,应不致引起仪器受损。极限位置应在检查仪外壳表面相应位置和产品说明书中予以明确规定。
5.1.4前端组件外径
检查仪的前端组件外径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示,且实际外径应与标称外径一致。5.1.5外壳防护等级
检查仪应具有良好的外壳防护。其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以下要求:a)检查仪整机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一2008中IP50的要求;b)检查仪前端组件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一2008中IP66的要求。5.2功能要求
5.2.1视频采集
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应能够采集到清晰的被摄目标图像5.2.2角度调节
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的拍摄方向与角度应能够灵活调节。5.2.3聚焦/变焦
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应具备手动或自动聚焦/变焦功能。5.2.4辅助光源
检查仪应具备辅助光源。且辅助光源应符合以下要求:a)亮度应可以调节;
b)应能采用手动或自动的方式打开与关闭;c)具备夜视功能的检查仪的辅助光源应可强制关闭。5.2.5控制
检查仪应能通过控制和显示组件实现控制功能。控制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3
GA/T1152—2014
a)应能对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的拍摄方向、角度、聚焦/变焦、辅助光源等进行调节控制:b)应能对控制和显示组件的显示屏角度、亮度等进行调节控制;c)无线传输式检查仪应能通过控制和显示组件灵活操控前端组件移动方向及位置。5.2.6实时显示
检查仪应能实时显示前端组件的视频采集结果。5.2.7信息存储(仅适用于具备存储功能的检查仪)检查仪应能够连续录像、抓拍图像并能存储所拍摄的视频资料或静态画面。5.2.8软件功能(仅适用于具备软件功能的检查仪)检查仪软件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能够进行日期和时间设置:b)应能够选加日期和时间等标识信息;c)应可进行屏幕显示亮度调整;d)应能够对所拍摄的视频资料或静态画面进行局部放大、调整对比度等图像处理。5.2.9夜视功能(仅适用于具备夜视功能的检查仪)检查仪应具备夜视功能。
5.2.10通信接口(仅适用于具备存储功能的检查仪)检查仪宜具备有线或无线通信接口并能通过接口导出存储的视频资料或静态画面记录。5.3性能要求
5.3.1电源要求
检查仪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以下要求:a)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变化时,检查仪应不需要调整而能正常工作;b)检查仪应自备电源,自备电源的工作时间应大于或等于4h;c)检查仪应有电量指示。当电量不足时,应有字符或声光告警提示。5.3.2延展长度
检查仪的延展长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有线传输式检查仪,延展后的总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8m;b)无线传输式检查仪,传输距离在无遮挡情况下应大于或等于5.0m。5.3.3近摄距离
检查仪在距离被摄目标小于或等于10mm处应能清晰看到被摄目标相关细节。5.3.4视场角度
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的视场角度应大于或等于45.0°。5.3.5照明范围
检查仪的辅助光源照明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覆盖视频采集范围;
GA/T1152—2014
b)辅助光源开启后,视场角内距离光源1.0m的任意处光照强度均应大于或等于501x。5.3.6显示屏尺寸
检查仪的显示屏尺寸应大于或等于5.5in。5.3.7
图像主观评价
环境照度大于或等于501x时,检查仪显示的图像主观质量至少应符合GB/T7401--1987中图像主观评价等级的第4级要求。
具备夜视功能的检查仪,环境照度为31x时,检查仪显示的图像应能基本分辨被摄目标的轮廊特征;环境照度为101x时,检查仪显示的图像应能辨识被摄目标的基本特征。5.3.8图像分辨率
根据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同,检查仪图像分辨率分为A,B,C三级(见表2)。检查仪至少应满足C级要求。
表2图像分辨率等级
图像分辨率等级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力
≥1000万像素
≥800万像素
≥500万像素
根据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同,检查仪图像分辨力分为A、B、C三级(见表3)。检查仪至少应满足C级要求。
图像分辨力等级
图像分辩力等级
图像分辨力
5.3.10灰度等级
≥500线
≥350线
≥250线
根据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同,检查仪的图像灰度等级分为A、B、C三级(见表4)。检查仪至少应满足C级要求。表4图像灰度等级
图像灰度等级
灰度等级
GA/T1152—2014
5.3.11存储容量(仅适用于具备存储功能的检查仪)在符合5.3.8、5.3.9和5.3.10给出的技术要求的条件下,顿率不小于15顿/s时,检查仪应能存储不小于1h的视频资料或不少于2万张的抓拍图片。5.4电磁兼容性要求
5.4.1抗扰度要求
对使用交流电源供电的检查仪进行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辐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通(冲击)、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以及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共6项抗扰度试验,对使用直流电源供电的检查仪进行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辐射、浪涌(冲击)、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共4项抗扰度试验,检查仪的抗扰度性能应符合GB/T17799.1一1999中表1、表2和表4中规定限值的要求。5.4.2发射要求
检查仪的辐射和传导发射值应符合GB17799.3一2012中表3所规定限值的要求。5电气安全要求(仅适用于使用交流电源供电的检查仪)5.5
5.5.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应符合以下要求:
a)检查仪应具有可供连接保护接地导线的保护接地端子,并应有明显标识;b)保护接地端子与保护接地的所有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应小于或等于0.1α。5.5.2绝缘电阻
检查仪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大于或等于100Ma,湿热环境条件下应大于或等于2MO。5.5.3抗电强度
检查仪电源插头或电源引端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交流1.5kV、45Hz~65Hz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抗电强度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飞弧现象。5.5.4泄漏电流
检查仪的外壳泄漏电流极限值应小于或等于5mA5.6环境适应性要求
5.6.1工作环境
检查仪应在下述环境下正常工作且不致引起外观和机械结构以及基本性能受损:a)环境温度范围:-10℃~55℃;b)相对湿度范围:≤93%。
5.6.2振动、冲击
检查仪在下述试验后应不致引起外观、机械结构及基本性能受损:a)机械振动:
1)频率范围(Hz):10Hz55Hz~10Hz(正弦波);速率:loct/min;
振幅:0.35mm
扫频耐久循环数:5:
定频耐久时间:(10土0.5)min;5)
振动方向:XY.2Z.
b)冲击:Www.bzxZ.net
1)峰值加速度:150m/s;
2)持续时间:11ms;
冲击方向:6个轴向;
冲击次数:每轴向3次。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除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外,所有试验均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环境温度:15℃~28℃;
相对湿度:45%~8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外观、重量和机械结构检查
6.2.1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仪外观,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1.1的要求。6.2.2重量试验
GA/T1152—2014
使用精度大于或等于0.01kg的仪器对检查仪进行称重试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1.2的要求。6.2.3机械结构试验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并对检查仪机械结构进行检查。对有线传输式检查仪,将检查仪延展部分弯曲或延展到标称极限位置,检查其支撑强度。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1.3的要求。6.2.4前端组件外径检查
使用精度大于或等于0.1cm的千分尺对检查仪前端组件外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产品说明书中明示的前端组件外径尺寸进行比较,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1.4的要求。6.2.5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分别对检查仪的整机外壳和前端组件外壳进行外壳防护试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1.5的要求。6.3功能要求试验方法
6.3.1视频采集试验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检查仪,检查采集图像,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1的要求。7
GA/T1152—2014
6.3.2角度调节试验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检查仪,进行拍摄方向与角度调节试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2的要求。
6.3.3聚焦/变焦试验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检查仪,进行聚焦/变焦试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3的要求。6.3.4辅助光源试验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检查仪辅助光源,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4的要求。6.3.5控制试验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检查仪控制和显示组件,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5的要求。6.3.6实时显示试验
开启检查仪,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观察实时显示情况。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6的要求。6.3.7信息存储试验(仅适用于具备存储功能的检查仪)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检查仪,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7的要求。6.3.8软件功能试验(仅适用于具备软件功能的检查仪)在环境照度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检查仪软件,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8的要求。夜视功能试验(仅适用于具备夜视功能的检查仪)6.3.9
在环境照度小于或等于101x的条件下开启检查仪,检查其视频采集情况,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9的要求。
6.3.10通信接口试验(仅适用于具备存储功能的检查仪)对检查仪通信接口进行检查并进行数据导出试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10的要求。6.4性能试验方法
6.4.1电源要求试验
电源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电压为标称值的85%、标称值和标称值的110%三个电压点上各试验15min,判定检查仪的ay
性能指标是否符合5.3.1a)的要求;b)开启检查仪并确认各部分组件处于工作状态开始计时,检查仪自备电源电力不足致使检查仪无法正常工作结束计时,判定自备电源工作时间是否符合5.3.1b)的要求;c)5.3.1b)试验过程中观察检查仪满电指示及电量不足出现时的情况,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1c)的要求。
6.4.2延展长度试验
延展长度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90
GA/T1152—2014
将有线传输式检查仪的延展部分延伸至极限,使用精度大于或等于1cm的钢卷尺对检查仪延a)
展后的总长度进行测量,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2a)的要求;b)
在无遮挡条件下,将检查仪控制和显示组件、前端视频采集设备分别置于相互距离大于或等于5.0m的位置,通过显示屏观察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的视频采集情况。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2b)的要求。
6.4.3近摄距离试验
将被摄物放置于距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10mm处,通过显示屏观察被摄物细节特征并与被摄物实际细节特征进行比对。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3的要求。6.4.4视场角度试验
说明:
9-视场角;
1-测角器:
2——视频采集组件。
图1视场角度试验布局
按照图1所示的视场角度试验布局,使用测量精度大于或等于1°的测角器,将前端视频采集设备放置于测角器中心,通过控制和显示组件观察视场范围,读取边界夹角,即为视场角度。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4的要求。
6照明范围试验
照明范围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检查仪,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5a)的要求;a
将检查仪辅助光源的照明强度调至最高档,使用精度大于或等于0.11x的照度计,测试距离光b)
源1.0m处的光照强度。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5b)的要求。5显示屏尺寸检查
检查并确认控制和显示组件的显示屏尺寸。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6的要求。6.4.7图像主观评价试验
环境照度为(50士5)1x时,按照GB/T7401一1987中A.2的要求检验图像主观质量。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7的要求。
GA/T11522014
对具备夜视功能的检查仪,模拟环境照度,使其分别达到(3土0.3)1x,(10土1)1x,检查图像主观质量,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7的要求。6.4.8图像分辨率试验
对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图像分辨率及相应等级。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8的要求。
6.4.9图像分辨力试验
用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组件摄取GB/T6996—2012的图像分辨力测试图,在监视器上用目视法测量可分辨的图像分辨等级,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9的要求。6.4.10灰度等级试验
用检查仪前端视频采集组件摄取GB/T6996-2012的灰度测试图,在监视器上用目视法测量可分辨的最大灰度鉴别等级,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10的要求。6.4.11存储容量试验(仅适用于具备存储功能的检查仪)在计算机上使用存储设备容量检测程序对检查仪记录组件的存储介质容量进行检查,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11的要求。
6.5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
6.5.1抗扰度试验
按GB/T17799.1一1999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逐项进行试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4.1的要求。
6.5.2发射试验
按GB17799.3—2012规定的试验方法逐项进行试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4.2的要求。6.6电气安全要求试验方法
按GB15208.1--2005中5.9规定的试验方法逐项进行试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5的要求。6.7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6.7.1工作环境试验
工作环境试验见表2。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6.1的要求。表5工作温度和湿度试验
试验项目
恒定湿热
严酷等级
—10℃,持续时间:4h
55℃,持续时间:4h
工作温度:40±2℃
相对湿度:93%
持续时间:24h
试验方法
GB/T2423.1-2008试验Ab
试验过程通电。试验后检验5.2.1GB/T2423.2-2008试验Bb
试验过程通电。试验后检验5.2.1GB/T2423.3—2006
试验过程不通电。试验后检验5.2.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GA公共安全标准标准计划
- GA/Z1736-2020 基于目标位置映射的主从摄像机协同系统技术要求
- GA/T755-2008 电子数据存储介质写保护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 GA/T792.1-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标准第1部分:图像信息采集、接入、使用管理要求
- GA401-2002 消防员呼救器
- GA408.4-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 第4部分:交通违法处罚种类代码
- GA/T1354-2018 安防视频监控车载数字录像设备技术要求
- GA/T852.3-2009 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信息规范第3部分:业务登记序号编码规则
- GA/T697-2007 信息安全技术静态网页恢复产品安全功能要求
- GA/T685-2007 信息安全技术交换机安全评估准则
- GA30.2-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消防自动恒压给水设备
- GA/T1030.3-2017 机动车驾驶人考场使用验收规范第3部分:道路驾驶技能考场
- GA/T1030.1-2017 机动车驾驶人考场使用验收规范第1部分:驾驶理论考场
- GA/T1063-2013 感应加热设备校准规范
- GA/T1062-2013 IC卡光标测试系统校准规范
- GA274-2001 警用服饰星徽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