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970.1-2009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

【YD通讯标准】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
- YD/T1970.1-2009
- 现行
标准号:
YD/T 1970.1-2009
标准名称: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798.2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970.1-2009.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of Power Supply for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 Part 1: General Rules.
1范围
YD/T 1970.1规定了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结构组成、维护原则、维护技术目标、主要设备的有效使用年限和通用检测方法。
YD/T 1970.1适用于通信局(站)中的高、低压变配电系统、直流系统、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系统、逆变系统、发电机组系统、接地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蓄电池等系统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YD/T 1051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T 1429-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交流基础电源
经由市电或备用发电机组(含移动电站)提供的交流电源。
3.2
直流基础电源
由交流基础电源经过整流或后备电源向各种通信设备提供的-48V(24V)直流电源。
3.3
市电(或电源系统)不可用度
市电供电的可靠性以市电不可用度、停电时间、停电次数作为表征。其中,市电电压、频率不符合通信局站电源系统要求的时间为不可用时间。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970.1-2009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
Maintenance Reguirements of Power Supply for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Part1:GeneralRules
2009-06-15发布
2009-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结构与组成·5
维护原则--
维护技术目标要求
主要电源设备的有效使用年限·通用检测方法·
YD/T1970.1-2009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分为1D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高低压变配中系统
一第3部分:直流系统
-第4部分:交流不间断-UPS系统一第5部分:逆变系统
第6部分:发电机组系统
-第7部分:防雷接地系统
一第8部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第9部分.光伏及风力发电系统
--一·第10部分:阀控式密封铅酸蕾电池本部分为《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技术要求》的第1部分。YD/T1970.1-2009
本部分主要依据YD/TI051(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有关规定,参考了《中国电信通信电源、空调维护规程》、《中国移动配套设备维扩规程电源、空调部分》、《中国联通运行维护规程第十八分册一一通信电源运行维护规程》和《中国铁通通信机房及线路区段的标准和要求》等规程制定。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创力电子有限公司、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熊兰英、侯福平、杨世忠、刘宝庆、高健、许伟杰、王平、王殿魁、牛志远、陈成辉、蒋文、张焱、张安成、杨戈戈、王艳萍1范围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
YD/T 1970.1-2009
本部分规定了通信局(站)中源系统结构组成、维护原则、维护技术目标、要设备的有效使用年限和通用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通倍局(站)中的高、低压变配电系统、直流系统、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系统、逆变系统、发电机组系统、接地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蓄电池等系统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丸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T 1051
YD/T 1429-2006
YD/T 1821-2008
3术语和定义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交流基础电源
经由市电或备用发电机组(含移动电站)提供的交流电源。3.2
直流基础电源
由交流基础电源经过整流或后备电源向各种通信设备提供的一48V(24V)直流电源。3.3
市电(或电源系统)不可用度
中供电的可靠性以市电不用度、停电时间、停电次数作为表征。其中,市电电压,频率不符合通信同站电源系统要求的时间为不可用时间。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供电等级以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停电时间、停电次数作为表征。市电(或电源系统)不可用度=
电源设备的有效使用年限
不可用的时问
不可用时间+可用时间
通信电源设备能够保证正常可靠使用的时闻。3.5
交流电压
平均值为零的周期电压,称为交流电压,用字母u表示。其单位为V(伏特)。交流电压有峰值、峰1
YD/T 1970.1-2009
-峰值、有效值、全波整流平均值之分。3.6
交流电流
平均值为零的周期电流叫交流电流。交流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A(安培)表示。3.7
交流电完成一次正负变化,叫做一周,完成一周所需的时间叫做周期,用符号“T”来表示,单位是秒。交流电每秒完成的周期数叫频率,用符号“”来表示,单位是赫兹,用符号“Hz”表示。频率与周期的数学关系为F一1/ T。
交流电压波形正弦畸变因数
周期性交流量的谐波含量的均方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均方根值之比(均方根值即有效值)。3.9
三相输出电压相位差
在一给定瞬间,满相正弦电压间的相位的差值,3.10
兰相电压不平衡度
指三相系统中三相不平衡的程度,用电压或电流负序分量与正序分量的有效值百分比表示。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度分别用划和表示。3.11
交流正弦电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交流正弦电的功率用下列公式表示:S=yp?+Q?
式中:
Q一无功功率,单位是乏;
P一有功功率,单位是W(瓦);S一视在功率,单位是V·A(伏·安)。功率因数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表达式为:P_Urlicosd_l.cosrcosd
PF-=ULR
式中:
I—基波电流有效值:
一电网电流有效值:
UL一电网电压有效值;
Pr一功率因数。
r一电网电流基波因数
cos一基波相移因数。
3.12电话衡重杂音电压
YD/T 1970.1-2009
整流设备输出电压中的交流分量通过国际电联规定的电话衡重网络(A)后测得的杂音电压值。3.13宽频杂音电压
整流设备输出电压中定频宽内的交流分量的方均根值。3.14峰-蜂值杂音电压
整流设备输出电压中交流分量的峰-峰值。3.15离散频率杂音电压
整流配电设备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中各个频率的准峰值,它分为4个频段。即:3.4~150kHz; 150~~200kHz; 200~~500kHz; 0.5~30MHz.4通信商(站)电源系统结构与组成4.1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结构内容4.t.1高、低压变配电系统
主要设备有高压配电柜、直流操作电源和低压配电柜和变压器等。4.1.2直流系统
主要设备有交流配电设备、整流设备、直流配电设备、DC/DC设备和蓄电池等。4.1.3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系统
正要设备有UPS设备、配电设备和蓄电池等。4.1.4逆变系统
主要设备有逆变设备和配电设备等。4.1.5发电机组系统
主要设备有发电机组设备及外围设备和启动蓄电池等。4.1.6接地系统
主要设备有地网、接地体和防雷器件等。4.1.7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主要设备有采集设备,计算机设备,系统软件平台和通信接口等。4.1.8光伏及风力发电系统
主要设备有太阳能电池、控制器、蓄电池、风力发电机和变换设备等。4.2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组成及框图4.2.1大型通信枢纽局(站)电源系统应出两路市电供电,主要有高压变配电、低压配电、整流器、蓄电池组、宣流配电、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系统)、备用发电机组、空调设备、动力监控系统、接地系统及其他负荷等设备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YD/T 1970.1-2009
市电1
市电2
高压变配电
互为联络备用
高玉变配电
固定油机
移动汕机
动方环境
监控系统
注:(a)不间断:
AC (b)
220/380V
AC (b)
整流器
器电池
UPS系统
AC (b)
220/380V
AC (e)
220/380V
(b)可短时间中断:
真流配电
蓄电池
AC (a)
220/380V
其他负荷間
接地系统
(c)允许中断。
图1大型通信枢纽局(站)电源系统组成示惠4.2.2一般综合通信局站电源系统EC (a)
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
般应由一路市电供电,生要有高压配电、低压配电、整流器、蓄电池组、直流配电、交流不间断电源(UPS)、备用发电机组、空调设备、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及其他负荷等设备。但重要的局站可设两路市电供电:有些局站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移动油机设备等。框图如图2所示。市电
市电2
高压变配电
互为联络备用
高压变配电
固定油机
移动油机
动力环境
监控系统
AC (b)
220/380V
AC (b)
注:(a)不间断:
整流器
蓄电池
UPS系统
Ac (b)
220380V
Ac (e)
220/380V
(b)可短时间中断:
直流配电
蓄电池
220/380V
其他负荷
接地系统
()充许中断。
图2一般综合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组成示意4.2.3小型局站电源系统
通信设客
通信设备
·般应由一路市电供电,主要有低压配电、整流器、直流配电、蓄电池组、动力监控系统、接地系、统及其他负荷等设备。有些基站可根据实际需求还配置变压器、稳压器、固定油机、移动油机、空调设备、太阳能光伏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及远供等设备。框图如图3所示。电
5维护原则
1220380V1
变压器
稳汗器
固定油权
移动淤机
风力发电系统
新力蓝控
随控系统
注:(a)不间断;
太阳能光快系统
AC (h)
220/380V
整流器
蓄电池
AC (b)
220/380V
AC (c)
220/380V
【b)可短时间中断:
滋DC (a)
其他负荷
接地系统
(c)允许中断。
图3小型局站电源系统组成方框示意图5.1保证安全供电
要确保通信网络安全供电不中断,提供良好的供电环境。5.2建立完善的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要建立完善可行的通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利专业化的管理。5.3健全电源专业维护管理制度
要健全电源专业维护、专业管理制度,并要求专业人员持证上岗。5.4通信局(站)中的维护原则
5.4.1通信电源系统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YD/T 1970.1-2009
通信设备
应符合YD/T1051和产品标准的要求,保证系统设备在有效使用期内稳定可靠运行。5.4.2通信电源系统和设备的接地接地措施要完善并符合YD/T1429-2006中有关规定要求,有利于提高通信设备的防护能力,保障通信设备安全运行。
5.5加强检测、分析动力系统及设备运行状况要加强捡测、分析动力系统及设备运行状况,主动维护、预防事故和故障的发生。提升重人灾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与手段,提高系统设备的可维护性。5.6合理调整系统配重,提高设备利用率,节能增效在保证通信畅通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系统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效能,降低能耗,节约运行维护费用,提高企业整体效益。5.7积极采用新技术
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维护技术手段。6维护技术目标要求
6.1通信局(站)的电源维护
应以保证稳定、可靠和安舍供电为其总技术目标要求。YD/T 1970.1-2009
6.2交流基础电源供电标准及技术指标6.2.1市电供电时的交流供电电压、频率、功率因数以及允许变化范围见表 1。
表 1交流供电电压、频率、功率因数以及允许变化范围表标准电压(V)
电压变动范围(V)
187~242
323~418
频率标称值(Hz)
频率变动范围(Hz)
注:当市电供电电压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可通过配置交流调(稳)压器来达到电压充许变化范围要求6.2.2油机供电时,交流供电电压、频率、功率因数以及允许变化范围见表2。
表2、交流供电电压、频率。功率因数以及允许变化范围表标称电压(V)
6.2.3电压波形正弦畸变率
应小于等于 5%。
电压变动范围(V)
209231
361~399
6.2.4三相供电电压不平衡度
应小于等于4%。
6.2直流基础电源电压标准及技术指标6.3.1直流电压、范围、杂音电压及压降见表3。
频率标称值(Hz)
表 3直流电压、范围、杂音电压及压降表标准电压
通信设备受电端子上
电压变动范围
-40~ --57
—19~ —29
+19~+29
衡重杂音
注:杂音电压指标是在直流配电屏输出端子处的测鱼值6.3.2新建局(站)的直流基础电压杂音电压(mV)(注)
峰-峰值
O~20MHz
宽频杂音
(有效值)
频率变动范禹(Hz)
供电回路全程最
大充许压降
3.4~150kHz: ≤100mV
150kHz~30MHz:≤30mV
新建局(站)应采用一48V直流电源,原有局(站)通信设备使用的24V、60V直流基础电源仍可继续使用,不再扩容,到这些通信设备停用为止。6.3.3直流供电回路中每个接线端子(指直流配电屏以外的)压降指标一1000A以下,每百安培:≤5mV。一1000A及以七,每百安培:≤3mV。6.4通信局(站)市电供电的分类及不可用度6
6.4.1一类市电供电方式及不可用度YD/T1970.1-2009
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电线,两个供电线路不应有同时检修停电的供电方式为一类市电供电方式。
类市电供电方式的不可用度指标:年总停电次数不大于12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不大于0.5h,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小于6.8x10~。6.4.2二类市电供电方式及不可用度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之一者为二类市电供电方式;(a)从两个以上独立电源构成的稳定可靠的环形网上引入一路供电线的供电方式。(6)从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或从稳定可靠的输电线路上引入一路供电线的供电方式。二类市电供电方式的不可用度指标:年总停电次数不大于42次,乎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不大于6h,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小于3x10~。6.4.3三类市电供电方式及不可用度从外界-个电源引入路供电线的供电方式为三类市电供电方式。三类市中供电方式的不可用度指标:年总停电次数不大于54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问不大于8h,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小于5×102。6.4.4四类市电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a)出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三类市电供电要求,市电的年不可用度不小于5x10;
(b)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6.5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可以提供的供电等级的不可用度参考指标见表4。
表4通信局(站)电源系统不可用度等级
不可用度
按定义公式计算约
按定义公式计算约
N1x106
按定义公式计算约
按定义公式计算
按定义公式计算
按定义公式计算
按定义公式计算
停电次数
(/系统年)
6.6通信局(站)接地系统要求
停电时长
(小时/次)
适用范围举例bZxz.net
省会城市和大区中心的交换枢纽、数据枢纽、传输枢纽、网间关口:高等级ⅡC中心及数据灾备中心主要通信局站的交换枢纽。数据枢纽、传输枢纽、网间关门:高等级IDC中心及数据灾备中心;有非常重要的大用户
一般通信局站;万门以下的市话、远端模块局:有数据专用UPS系统的局站:移动主控基站;有重要大用户5000门以下的市话、远端模块局;有重要用户1000门以下的模块局,接入网点:室外一体化移动基站300门以下的接入层网点
偏远区域的接入层网点
各类通信局站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按YD/T1821-2008中9.1.3小节的规定,具体内容见表5。7
YD/T 1970.1-2009
表5各类局站接地电阻值
通信局站名称
综合楼、国际电信局、汇接局、万门以上程控交换局、2000线以上长话局2000门以上10000门以下的程控交换局、2000线以下长话扇2000门以下程控交换局、光缆端点、载波增音站、卫量地球站、微波枢纽站微波中继站、光缆中继站
数据局、移动基站(无线基站)农村接入网当土壤电阻率大时可到202微波无源中继站当土壤电阻率大时可到30F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适合大地电阻渐<1000·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适合人地电阻率100k2·m~5001 ·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适合人地电阻率5012·m~10002·m)注 1:表中电、磁强度是频率范围为 0.15~500MHz时的要求。注 2:表 5 中的接地电阻要求按 YD/T1051 的修订而更新6.7
通信局(站)电气设备通过额定电流时各电器元件和部件的温升不得超过表6的规定。
表6各电器元件和部性的温升
部件名称
接触处无被覆层
铜母线的接头
铝母线的接头
其他金母线接头
熔断器触头
刀开关融头(紫铜或其合金制品)可能会触及的壳体
接触处锡
接触处镀银或镀镍
接触处超声波携锡
接触处键铜
接触处镀银或镀镍
金属表面
绝缘表面
塑料绝缘导线表面
注:衡量温升的基准温度是室内温度,如室温超过28°℃,按28°℃计算>
主要电源设备的有效使用年限
正常使用及维护条件下设备的有效使用年限7.1
不低于以下要求:
(a)高压配电设备:20年或按供电部门的规定。(b)交、直流配电设备:15年。(c)高频开关整流变换设备:10年。(d)交流不间断电源(UPS)主机:8年。(e)蓄电池:
接地电阻(a)
温升(℃)
(1)全浮充供电方式的防酸隔爆式铅酸蓄电池,使用10年或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80%。(2)直流供电系统全浮充供电方式的阀控式密封蓄电池:2V系列,使用8年或容量不低丁额定容量80%8
。6V以上系列,使用6年或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80%。YD/T1970.1-2009
(3)UP5供电系统中全浮充供电方式的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使用6年或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80%。(4)油机供电系统中的著电池,便用3年。(f)交流稳压器:8年。
(g)发电机组暴计运行小时数不超过大修时限或使用10年以上。(h)监控系统前端采集设备:10年。(i)太阳能电池:20年。
7.2对存在设计缺陷、故障率高的设重的处重对于存在设计等先天缺陷,正常使用故障率高等原因造成运行维书成本过高的设备,经专家和维护主管部门的评估与审批,可提前报废或更新。7.3对已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的处置对于已超过有效使用年限的设备,经过检测评估,性能仍然良好者并满足运行质量要求,具有使用价值的,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可继续使用。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设备,应做报废和退网处理。7.4对超期使用设备的维护
对于已超过有效使用年限仍继续使用的设备,应适当缩短维护和检测的周期。8通用检测方法
8.1交流电压的测量
8.1.1交流电压
8.1.1.1测量使用的仪表
方用表或交流电压表(不低于1.5级)、用小波器。8.1.1.2测量方法
目前现场维护中交流电压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万用表、交流电压表直读测量法或示波器测量法。8.1.1.3直读测量法
(a)定文:根据被测电路的状态将方用表或电压表放在适当的交流电压量程上:接开接在被测电路两端从电压表的读数决定电压值的测量方法称为电压表的直读测量法。(b)测试接线如图4所示,
交流电压表
图4交流电压测试接线示惠
(c)方法:将交流中压表根据所测量范围放在适当位置,按图4所示将仪表接入被测电路中,从交流电压表中直接读出被测中压值。所测得的电压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d)测量时应注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