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移动通信用 50Ω 集束同轴电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04 18:43:10
  • YD/T2163-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2163-2010

  • 标准名称:

    移动通信用 50Ω 集束同轴电缆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8.27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163-2010.50Ω Bundled coaxial cabl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1范围
YD/T 2163规定了移动通信用5092集束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YD/T 2163适用于移动通信设备与天线连接用50Ω集束同轴电缆,最高使用频率为2500MHz。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 3198铝及铝合金箔
GB/T 3953电工圆铜线
GB/T 4909.2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 尺寸测量
GB/T 4910镀锡圆铜线
GB/T 6995.3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15065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GB/T 17737.1-2000射频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一总则、 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8380.1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 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EC 60332-1-2: 2004 IDT)
YD/T 322-1996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
YD/T 837.2-1996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2部分: 电气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2163-2010
移动通信用502集束同轴电缆
50Q Bundled coaxial cabl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2010-12-29 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作
3产品分类…
5试验方法-
6检验规灿
7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集束电缆结构目
TYKANIKAca-
YD/T2163-2010
YD/T2163-2010
本标准参考了固内外同类*品的结构模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参照了YD1319-2004《通信电缴-无线通信用502范聚1烯绝缘缩织外导体射频同电缆》本标雅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由小国通倍标淮化协会提山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北京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斌、露、刘幻峰、龙永会、刘中华。本标准上要起草人:丁袜、潘照红、刘湘葉、余1范围
移动通信用500集束同轴电缆
YD/T 2163-2010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者用502集点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推适用了移动通信设备与天线连接用502集束同轴电缆,最高使用频率为2500MHz。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川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足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间于本标准。GB/T 2951.11
GB/T 3198
GB/T3953
GB/T4909.2
GB/T4910
GB/T 6995.3
GB/T15065
GB/T 17737.1-2000
GB/T 18380.12
YD/T 322-1996
YD/T 837.2-1996
YD/T 837.3
YD/T 837.4
YD/T 837.5-1996
YD/T886-1997
YTD/T 897.1-1997
YD/T 1113
JB/18137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扩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泌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革机械性能试验
铝及铝合金箔
电工圆铜线
裸中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小测量镀锡圆铜线
电线电缆识别标点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缴识别标志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射频中缆第1部分:总规范一一总则、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EC60332-1-2:2004IDT)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介护套市内通信地缆铜芯聚烯经绝缘铝兜综合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气性能试验方法
铜芯聚烯烃缘储望综合护套计内通信中缆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部分: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钜芯聚烯烃绝缘侣塑综合扩套再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5部分:电缆结构试验方法
无卤阻燃成端电缆
接入网而同轴电缆第1部分:同轴用户中继一般要求光缆护餐川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特性电线电缆交货盘
TYKANIKAca-
YD/T2163-2010
SJ/T 11223
SJ/T 11363
SJT 11365
3产品分类
电缆型号
铜包线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电缆型号由型式代号、规格代号和单元数组成,其中型式代号由产品分类,内导体类型、绝缘类型、外导体类型、护套类型和特性阻抗的代号组成,电缆型号如图1所示。型式代号见表1,规格代号见表2。Hx
单元数
规桦代号
特性抗
护套类型
外导体类型
鲍缘类型
内子体类型
产品分类
图1电缆型号
表1型式代号及含义
规格代号
内导体标称外径
绝缘标称外径
3.2产品标记
内导你
铜包锅线
实心线
泡沐聚
外导体
铝塑复合
带-编织
金属丝
表2规格代号
产品标记由电缆型号和本标准号组成。4要求
4.1单元电缆
4.1.1内导体
4.1.1.1内导体材料
聚艺烯
低烟无卤阻
燃聚烯烃
特性阻抗
标称特性阻
抗为502
单位:mm
内导体应为铜包铝线或实心铜线,铜包铝线应符合SJ/T11223规定的CCA-10A型或CCA-15A型软态倒包铝线的性能要求:实心铜线应符合GB/T3953规定的TR型软圆铜线性能要求。4.1.1.2内导体外径及偏差
内导体外径及偏差见表3
规格代号
4.1.2绝缘
表3内导体外径及偏差
YD/T 2163-2010
绝缘应由聚乙烯内皮层、闭孔结构的泡沫聚乙烯层利聚乙烯外皮层同心、连续地挤包在内导体上的组合材料构成:也允许由聚乙烯内皮层和闭孔结构的泡沫聚乙烯层组合材料按上述条件构成。4.1.2.1绝缘材料
使用的泡沫绝缘料应是一种聚乙烯树脂的掺合物,聚乙烯树脂掺合物所使用的低密度,线性低密度、高密度聚乙烯基础树脂,在添加成核剂之前,其性能应符合YD/T897.1-1997中4.2.2的规定:内皮层宜采用能满足本标准规定的相关性能要求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外皮层宜采用能满足本标准规定的相关性能要求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4.1.2.2绝缘的外观、完整性
绝缘应完整连续,表面光滑、均匀、圆整、无缺陷、不允许修补。4.1.2.3绝缘外径及偏差
绝缘外径及偏差见表4。
表4绝缘外径及偏差
规格代号
4.1.2.4绝缘同心度
绝缘同心度不小于94%,绝缘同心度按下式计算:1_ Tmax - Tmim
绝缘同心度=1
Tmax +Tmin
式中:
×100%
个截面上的绝缘最大厚度,单位为mm:与工mx同一个截面上的绝缘最小厚度,单位为mm。4.1.2.5绝缘附著力
绝缘附着力应不小于98N。
4.1.2.6绝缘热收缩
绝缘的总热收缩量应不超过6.4mm,切割试样时引起的绝缘收缩量应计入总收缩量内。4.1.2.7绝缘的热氧化稳定性
绝缘试样老化前后的氧化诱导期(OIT)应符合下列要求:-老化前的氧化诱导期应小于30min。-老化盾的氧化诱导期应小」-21min。4.1.3外导体
4.1.3.1外导体材料
电缆外导体由铝翘复合带和编织金属线组成。TYKAONrKAca
单位:mm
YD/T 2163-2010
4.1.3.2铝塑复合带
钙塑复合带是由铝箔和聚酯薄膜复合而成,铝箔的厚度应为(0.015土0.002)mm:聚脂薄膜的厚度应为(0.020±0.002)mm,铝箱应符合GB/T3198的规定。4.1.3.3编织金属线
缩织金属线宜采用外径为(0.12~0.16)mm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4910的规定。4.1.3.4铝塑复合带的搭盖率
铝塑复合带以最小18%的搭盖率箔朝外纵包在绝缘上。4.1.3.5编织密度
金属线编织密度应不小于60%。
4.1.3.6连续性
外导体应连续,整个编织层不允许接续:铝塑复介带不允许出现漏包。4.1.3.7外导体外径及偏差
外导体外径及偏差见表5。
表5外导体外径及偏差
规格代号
4.1.4护套
4.1.4.1护套料
单位:mm
中缆护套料应采用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扩食料,聚乙烯护料应符台GB/T15065的规定:低烟无卤限燃聚烯烧扩套料应符合YD门1113的规定。4.1.4.2护套的外观和完整性
电缆护套应光滑、整、连续,无孔洞、裂缝、气泡和凹陷等缺陷。电缆扩衰生产过程中应使用直流或交流火花在线检查,应无止穿点,电火花电压见表6。表6电火花电压值
规格代号
直流电压值
工额电压有效值
4.1.4.3护套外径及最小厚度
护套外径及最小厚度见表7。
规格代号
殿小厚度
4.1.4.4电缆护套的颜色
表7护套外径及最小厚度
扩套颜色宜为熙色,也可为其它颜色。4
单位:kv
单位:mm
4.1.4.5护套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YD/T2163-2010
聚乙烯护套抗张强度宜不小于10Mpa,断裂伸长率大于350%;阻燃聚烯烃护套抗张强度宜不小于10Mpa,断裂伸长率大于125%。
4.1.4.6标识
为了便于在集束电缆两端正确识别单光电缆,应在单元电缆护套上以不超过100mm的问隔加喷(印)数学标识,数字标识见表8,
表8数字标识
单元序号
4.2集束缆芯和总护套
4.2.1集束缆芯
4.2.1.1集束缆芯结构
数字标识Www.bzxZ.net
单元序号
数字标识
集束缆芯由多个单元电缆围绕中心件绞合而成,集束缆芯结构参见附录A,本标准规定的集束缆芯结构中的单元数不大于9。绞合后的缆芯应绕包一层包带,中心件可以是单元电缆、圆形塑料或外覆塑料层的单元电缆(外覆塑料应易与单元电缆剥离)。4.2.1.2中心件外径及偏差
中心件外径及偏差见表9。
表9中心件外径及偏差
规格代号
单元数
中心件
中心件外径
4.2.1.3集束缆芯包带
外覆塑料
单元拖缆
外覆塑料
单元电缆
集束缆芯宜采用无纺布纵包或重叠绕包:其外可用带(丝)扎紧。4.2.2总护套
4.2.2.1总护套材料
外覆塑料
单元缆
外塑料
单元电缆
电缆总护套料应采用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聚乙烯护套料应符合GB/T15065的规定;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应符合YD1113的规定。4.2.2.2总护套的外观和完整性
总护套外观应光滑、圆整、连续、无孔洞、裂缝、气泡和凹陷等缺陷。4.2.2.3总护套最小厚度和最大外径总护套最小厚度和最大外径见表10。5
TYKNIKAca-
YD2163-2010
规格代号
单元数
最小厚度
最大外径
4.2.2.4总护套的颜色
总护套最小厚度和是大外径
总护套颜色宜为黑色,也可为其它颜色。4.2.2.5总护套机械物理性能
单位:u
电缆的聚乙烯护套应符合YD322-1996中3.7.13对聚乙烯护套机械物理性能的要求,低烟无肉阻燃聚烯烃护套应符合YID/T886-19971F4.13对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的要求。4.2.2.6撕裂绳
电缆内可放置撕裂绳,撕裂绳应连续地贯穿整根电缆,并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开启电缆、4.2.2.7标志
电缆护套上的标志应符合GB/T6995.3的规定。应在电缆扩套上沿长度方间以不大于1m的间隔加喷(印)制造厂名或其代号、电缆型号、制造作份,标志应清晰可辨,长度标志以m为单位,其标称问距为1m,误差应不大于5%:
4.3电缆性能要求
4.3.1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
4.3.1.1高温性能
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护套电缆应在(80土3)℃下进行高温试验,试验时间为168h,当用正常或校正视力检查时,试样应无任何可见的开裂、裂纹或其它损伤,在进行视力检查之前,允许试样恢复至室温。4.3.1.2低温性能
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护电缆应在(一30土3)℃下进行低温试验,试验时间为20h,卷绕用芯轴径为电缆标称外径的20倍,当用正常或校正视力检查时,试样的护套和绝缘应无开裂、纹或其它损伤。4.3.1.3弯曲
电缆应在室温下进行弯曲试验,弯曲芯轴直径为电缆标称外径的20倍,当用正常或校正视力检查时,电缆的金属构件不应有裂纹或断裂,电缆的护套不应开裂,电缆电气性能应满足4.3.2的规定。4.3.1.4阻燃电缆的阻燃性
阻燃电缆应能通过GB18380.12关卡单根电缆诉百燃烧试验内费求。4.3.2电气性能
电气性能要求见表11。
4.4,封头
电缆的两端应密封良好,以防止潮气侵入。4.5交货长度
电缆交货长度宜为100m或100m的整数倍。4.6环保性能
当需要时,电缆及其包装应符合SJ/T11363中的相关要求。6
导依连续性
绝缘介电强度
(DC,Imin)
绝缘电阻
特性阻抗
Mo·kni
衰减常数,20℃,MaxldB/100m
旭东驻波比
试验方法
5.1单元电缆试验方法
5.1.1内导体的试验方法
表11电气性能要求
90~100
320~480
820-960
1 700-~1 900
1860~2100
2100:-2250
2 300-2 500
内导体外径及偏差的测鼠应按GB/T4909.2的规定选行。5.1.2绝缘的试验方法
5.1.2.1绝缘的外观、完整性
绝缘的外观规、完整性应目测检查。5.1.2.2绝缘外径及偏差
绝缘外径及偏差的测量应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5.1.2.3绝缘同心度
规格代号
内,外导体连续
绝缘同心度应按GB/T2951.11的规定测量,并按本标准4.2.4的方法计算。5.1.2.4绝缘附着力
YD/T2163-2010
50上2
绝缘附差力试验应按GB/T17737.1-2000中10.1的规定,斤截取总长度约300mm的试样产保留(75±2)mm长的绝缘层进行,
5.1.2.5绝缘热收缩
绝缘热收缩试验应按YD/T897.1-1997中5.4.5的规定进行。7
YKIKAca
YD/T 2163-2010
5.1.2.6绝缘的热氧化稳定性
绝缘的热氧化稳定性试验应按YD/T897.1-1997中15.4.6的规定进行。5.1.3外导体(屏蔽)的试验方法5.1.3.1铝塑复合带的措盖率
铝塑复合带纵包的搭盖率应按YD/T837.5-19964.3的规定进行。5.1.3.2编织密度
编织密度的测量和计算应按YD/T897.1-1997中5.5.2的规定进行。5.1.3.3外导体外径及偏差
外导体外径及偏差的测量应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5.1.4护套的试验方法
5.1.4.1护套的外观和完整性
护套的外观应目测检查,完整性应按GB17737.1-2000巾11.6.3.2的规定进行。5.1.4.2护套外径及最小厚度
护套外径及最小厚度的测量应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5.1.4.3护套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护套的抗张强度知断裂伸长率应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5.2集束缆芯和总护套的试验方法5.2.1集束缆芯的试验方法
中心件外径及偏差的测量应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5.2.2总护套的试验方法
5.2.2.1总护套的外观和完整性
总护套的外观应且测检查,完整性应按GB/T17737.1-2000中11.6.3.2的规定进行5.2.2.2总护套最小厚度和最大外径总护套最小厚度和最人外径的测量应按YD/T837.5-1996中4.1的规定进行5.2.2.3总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
总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试验应按YD/T837.3、YD/T837.4的规定进行。5.2.2.4电缆长度标志误差
电缆长度标志误差测应按YD/T837.5-1996中4.4的规定进行。5.3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试验方法5.3.1高温试验
高温试验应按GB/T17737.1-2000中10.7的规定进行。5.3.2低温试验
低温试验应按GB/T17737.1-2000中10.3的规定进行。5.3.3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应按GB/T17737.1-2000中10.2的规定进行。5.3.4阻燃电缆的燃烧试验
阻燃电缆垂.直燃烧试验应按GB/T18380.12的规定进行。8
5.4电气性能试验方法
5.4.1导体连续性
导体连续性试验应按YD/T837.2-1996中4.9的规定进行。5.4.2绝缘介电强度
YD/T2163-2010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应按GB/T17737.1-2000中11.5的规定进行,试验电压为500V,加压时间为1min。5.4.3绝缘电阻
内外导体间的绝缘电阻试验应按GB/T17737.1-2000中11.2的规定进行。5.4.4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试验应按GB/T17737.1-2000中11.8的规定进行,或使用等效方法(例如网络分析仪)进行。5.4.5衰减常数
衰减常数试验应按GB/T17737.1-2000中11.13的规定进行。5.4.6电压驻波比
电压驻波比试验应按GB/T17737.1-2000中11.12的规定进行。5.5环保性能
环保性能的试验应按SJ/T11365的规定进行。6检验规则
6.1总则
电缆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按检验项目包括100%检验和抽样检验。6.2.1100%检验
出厂检验的100%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2。表12100%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序
内导体外径及偏差
绝缘的外观,完整性
绝缘外径及偏差
外导体外径及偏差
护套外观和完整性
护套外径及最小厚度
中心件外径及偏差
总护套的外观和完整性
总护套最小厚度和最大外径
导体连续性
绝缘介电强度
绝缘电阻
绝缘和护套的外观、完整性应在生产时进行要求
TYKAKAca
试验方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